歌剧《弄臣》赏析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61c80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8.png)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威尔第是意大利歌剧的巨匠,他的歌剧作品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弄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歌剧中,男中音角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演唱艺术对于歌剧的成功演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弄臣》中的男中音角色进行浅析,探讨他们的演唱艺术及对整部歌剧的贡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弄臣》这部歌剧。
《弄臣》是威尔第于1851年创作的一部歌剧,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
故事主要讲述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与他的弄臣朋友朗索的友情故事,以及朗索深爱国王的妻子玛丽的爱情纠葛。
在这部歌剧中,男中音角色扮演着朗索和路易十一两位主要角色,他们的演唱艺术直接影响着整个剧情的进展和情感的表达。
朗索是《弄臣》中的男主角之一,他是国王路易十一的忠诚朋友,也是整部歌剧中最具有悲剧性的角色之一。
在歌剧中,朗索的角色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深厚的音乐功底。
他需要能够表现出朗索对国王的忠诚和友情,这需要他在演唱时能够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变化,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完美地诠释朗索的内心世界。
朗索还需要有出色的音乐技巧,因为威尔第的作品始终以音乐表达为主,朗索的演唱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技巧,才能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
朗索在歌剧中还有很多高潮部分的演唱,如“当朗索发现玛丽对他的爱”的那场戏,朗索需要有足够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来应对这些高难度的演唱。
演唱朗索这个角色的男中音需要具备扎实的声乐技巧以及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诠释朗索这一角色,为整部歌剧增色不少。
演唱《弄臣》中的男中音角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需要具备非常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高超的音乐技巧以及出色的表演功底,才能够演绎好朗索和路易十一这两位角色,为整部歌剧增色不少。
由于威尔第的歌剧作品在表达情感和音乐性方面要求都非常高,演唱者还需要对歌剧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才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的内心世界。
论歌剧《弄臣》的艺术价值
![论歌剧《弄臣》的艺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63092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d.png)
论歌剧《弄臣》的艺术价值论歌剧《弄臣》的艺术价值我非常幸运能够在研究生期间选修《歌剧名作》这门课,特别是能在李老师教导下,自己得以去系统的了解歌剧知识,并逐渐对歌剧产生了兴趣。
同时,在课余时间我欣赏了一些歌剧作品,也阅读了一些与歌剧有关的书籍和文章,从而对歌剧有了些粗浅的了解和认识。
在接触过的歌剧作品中,我对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三幕歌剧《弄臣》这部作品更为情有独钟。
它是由被誉为“意大利歌剧大师”的著名作曲家威尔第所创作。
歌剧《弄臣》是威尔第创作中期的一部典型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通过学习和了解,我认为这部作品是深刻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的高度统一,不仅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更是世界歌剧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标志着传统歌剧阶段的结束,同时又是现代新型歌剧的诞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歌剧《弄臣》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一、时代感鲜明突出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家,他的歌剧作品数量众多,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威尔第生活在一个意大利遭受异族统治、民族解放运动此起彼伏的时期。
那个时期的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仍然处于风起云涌的阶段,统治阶级日益腐化,社会政局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而威尔第出生于一个家境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七岁学习音乐,十八岁时已是当地负有盛名的音乐家。
正是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念使威尔第具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的热情,作品中经常用到鞭挞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反映社会底层人民悲惨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手法。
歌剧《弄臣》的剧本就是来源于意大利著名作家皮亚威,是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创作于1832年的讽刺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
原著是以16世纪上半叶,法国瓦罗亚王朝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宫廷生活为写作蓝本,抨击了昏庸的封建君主制度。
《弄臣》在改编上忠实于原著的创作意图,形成了以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生活为内容的三幕歌剧。
该歌剧对封建统治阶级骄横、腐朽、糜乱的政治生活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
弄臣赏析
![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608489d0d233d4b14e69f0.png)
弄臣赏析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对歌剧这种艺术形式了解得太少。
到现在似乎连“什么是歌剧”都还说不清楚,因此赏析也就无从谈起。
鉴于课程学习要求,现将观看歌剧时的课堂感受叙述如下。
观看歌剧的第一感受是听不懂,也看不懂,觉得这种艺术难以接受。
不仅在于语言障碍,更由于许多人听不惯美声唱法。
那种似歌非歌,不知何时能唱完的“咏叹调”使我望而生畏。
歌唱家们一个劲儿地卖力气地唱,我却有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
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中,花了很大精力去“研读”字幕,努力弄懂故事情节。
如果硬要提升到“欣赏层次”,也就觉得歌剧的味道挺新鲜,演员扮相挺漂亮,动作挺有趣。
再往后看,没坚持多久,就觉得疲劳。
如此高雅的艺术,我对之却如此不恭,说起来也挺难为情的。
虽然如此,通过这次的尝试,对歌剧这种艺术有了些许了解。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
了解歌剧是个漫长的过程,学要多听,多体验,了解每一部歌剧的故事。
时间成了便能领略到这种艺术的魅力。
《弄臣》为三幕歌剧,原名《里戈莱托》。
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的。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谱曲。
故事概述:主人公里戈莱托貌丑背驼,在宫廷里当一名弄臣。
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
公爵年轻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
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
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后,骗得了她的爱情。
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
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
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剧情赏析:作品中,作曲家创造了性格优柔寡断、内心感情变化多端的弄臣,风流浮华、多情善变的公爵和纯真深情、富于诗意幻想的吉尔达三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ae693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f.png)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威尔第的歌剧《弄臣》是一部经典的意大利式歌剧,该剧中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对于整部歌剧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音乐特点、角色人物以及演唱技巧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音乐特点在威尔第的音乐作品中,男中音角色经常扮演着主角或配角的角色。
在《弄臣》中,男中音角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武装爵士贝里佐,他是歌剧中的反派角色;一类是主角费尔南多王子的朋友里卡尔多。
武装爵士贝里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他的唱腔通常非常高亢有力,具有一定的音乐急速感和紧张感。
例如在第一幕中,他的艺术歌曲“赞歌”(Inno)就是一首具有极强旋律性和吸引力的高难度唱腔作品。
这首歌曲有非常快速的音符和连续的高音,需要演唱者拥有非常出色的音乐技巧和高超的演唱能力。
里卡尔多则是比较温和和细腻的男中音角色,他的音乐形象更加亲和和易于接近。
例如在第二幕的合唱中,里卡尔多唱的《君王的平安》,是一首非常婉转、温柔的歌曲,需要演唱者更加注重音乐的质感,完美地诠释歌曲的意境。
二、角色人物歌剧《弄臣》中,男中音角色的角色人物非常丰富多彩,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两位男中音角色的角色形象截然不同,这也给演唱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武装爵士贝里佐是一位有着强烈自尊心和野心的军人,在剧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反派角色。
演唱者需要把握好贝里佐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主角王子的敌意和仇恨。
在演唱艺术上,演唱者需要非常注重音乐上的气势和气场感,通过紧张、有力的唱腔展现贝里佐的强烈情感和性格特点。
里卡尔多则是一位忠诚、正直的朋友,在剧中担任着主要的配角。
演唱者需要把握好里卡尔多的性格特点,展现出他的细腻、温和的性格特点。
在演唱上,需要更加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和质感,通过轻柔、婉转的歌唱方式,为角色形象注入更多的人物情感和情感细腻。
三、演唱技巧对于演唱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演唱者需要拥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以此诠释好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弄臣赏析
![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20db4ea8956bec0975e3e3.png)
弄臣(维克赛尔、格鲁贝洛娃、帕瓦洛蒂)赏析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岑思莹2012301040104《弄臣》的剧本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皮亚威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而成,音乐的创作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
雨果的原作以描写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为主,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歌剧的创作上,《弄臣》大体上忠于原作,主要还是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的生活。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它不仅在剧本上脱离了剧情简单、人物面谱化的窠臼,而且在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大胆突破。
此外,它还通过增加剧中的主要角色,丰富了歌剧的表演效果,使歌剧有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建筑文化伴随着频繁的政权更替和文艺思潮的演进,加上舶来文化的影响,意大利的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风格和别样的独特风韵。
各种流派在这里汇聚、交替、融合,为意大利的建筑历史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a.拜占庭式建筑(Byzantine Architecture)“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
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
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b.罗马式建筑(Roman architecture)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c.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d.巴洛克式建筑(Baroque Architecture)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音乐剧《弄臣》赏析
![音乐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3d431aa8114431b90dd837.png)
成绩:论文题目:音乐剧《弄臣》赏析课程名称:外国音乐作品赏析授课教师:王旭院(系):国际艺术学院年级、班:08级8班学号:080200818姓名:钱悦音乐剧《弄臣》赏析1851年3月11日在威尼斯费尼斯歌剧院,《弄臣》被正式地展现在大众眼前,它是根据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剧本《逍遥王》改编而成。
昨日慢慢地听了一遍,虽然存在语言的障碍,但男女高中音浑厚的声音及其声音所表现的嬉笑怒骂彻底征服并感染了我。
每一出歌剧都有其故事的线索和发生的背景,《弄臣》自然也不例外,那我们先从字面的意思解释一下什么是“弄臣”。
“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狎玩之臣的意思。
英文名称是:Rigoletto而本剧的作曲则是…意‟威尔第。
作曲家威尔弟为这部歌剧写了一首很短的前奏曲,冰冷的铜管音色和不协和的和声由此奠定了充满了不祥之兆的悲剧气氛。
这首前奏曲为整个剧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随着音乐的深入故事的情节也娓娓道来。
故事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曼都瓦城发生的事,该城的公爵是一位风流潇洒的年轻贵族。
他所豢养的弄臣是个上了年纪的驼子。
为了娱悦公爵,弄臣除了要哭笑逗乐和百般阿谀之外,他还得常常物色美女来满足公爵贪色的本性。
甚至当这种事发生在弄臣的妻子和女儿的身上的时候,弄臣还会嘲弄那些愤怒的丈夫和悲痛的父亲。
最后所有的报应终于降临在弄臣的身上。
而他所珍爱并且怕被人发现的女儿,也成为天谴之下的牺牲者。
这个歌剧从华丽的宫廷盛会开始,一步步地推向悲剧的高潮。
故事的情节虽然没有脱离欧洲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影子,但是巧妙地人物关系,及其悬念性的结尾确十足是一出好剧目的体现。
剧中人物出场次序鲜明首先是主公曼图亚公爵亲王(男高音),依次是弄臣里戈莱(男中音),接着是弄臣可怜的女儿吉尔达(女高音),然后依次是弄臣的女儿切普拉诺朝臣伯爵(男低音),切普拉诺太太(女中音),蒙泰罗内伯爵 (男低音),史巴拉夫刺客 (男低音) ,乔瓦娜保姆 (女中音) ,博尔萨朝臣 (男高音),玛达莲娜刺客之妹 (女中音) ,贵妇、朝臣、待卫、仆厮等。
歌剧《弄臣》赏析
![歌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01d24a804d2b160b4ec03a.png)
歌剧《弄臣》赏析一、简介意大利正歌剧《弄臣》被视为意大利作曲家G.威尔第中晚期第一部歌剧大作,创作谨慎,精炼简洁,戏剧性强烈,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冲突激烈,故事情节发展曲折引人入胜,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
其中我最为喜欢的人物是弄臣Rigoletto,他的丑陋面与良善面都十分突出,解读也都十分多样。
同时Rigoletto的女儿Gilda和曼图亚公爵也是剧中主要人物。
威尔第在创作时尤为善于表现男性角色,因此我的赏析也主要侧重两位主要男性角色的唱段上。
《弄臣》这部歌剧六十多年来被无数名家演绎过,录音版和现场版都不计其数,此次我主要选取了老师上课时播放的1981法尔内塞剧院电影版(Ingvar Wixell饰Rigoletto,Luciano Pavarotti饰Duca di Mantova,Edita Gruberova饰Gilda),也参照了大都会版、帕尔玛剧院版以及苏黎世歌剧院版本的部分唱段。
剧中主要人物:Rigoletto, the Duke's jester(弄臣) 男中音Gilda, his daughter(吉尔达) 抒情花腔女高音Duke of Mantua(曼图亚公爵) 男高音Sparafucile, an assassin(刺客) 男低音Maddalena, his sister(刺客妹妹) 女中音二、序曲在威尔第此部歌剧中,序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弄臣》原定标题为《诅咒》,而序曲正体现着“诅咒”的主题内涵,乐曲的开始是一段伴着号角、微弱鼓声的弦乐,气氛阴冷,带着悲伤和愤怒,音阶不断上行,接着会有带有纯洁柔软感觉的微弱下行,反复两次后更为愤怒的旋律占据上风,三个层次音阶不断上行,到达顶峰。
紧接着音阶不断下降,更为凄婉。
短暂停息后,音乐再次上行又渐渐无力,直至沉降,鼓点声凸显,号角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仿佛是命运的脚步,诅咒的节拍。
序曲中包含的情感十分复杂,我认为既是Rigoletto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复杂的体现,也是威尔第对待这个人物的情感复杂体现。
歌剧 《弄臣》 赏析
![歌剧 《弄臣》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4892ac336c1eb91b375d2c.png)
论文题目:歌剧《弄臣》赏析——利哥莱托人物形象分析科目:外国音乐作品赏析院系:韩国语系班级:10级4班姓名:芮雪学号:1001404281850年, 威尔第获威尼斯凤凰剧院委托,创作一部新歌剧。
由于威尔第彼时已经颇有名气,因此剧院给予了他自由选择题材的权力。
威尔逊为雨果的法语戏剧《国王的弄臣》的剧本所吸引,决定以此为蓝本写作。
雨果的这部戏本身在法国本已饱受争议,而威尔第那时所处的北意大利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因此威尔第的创作阻力,自然就是来自奥地利派驻北意地区的审查当局。
剧本的改编是由威尔第与作家皮亚威合作完成的,当年8月,威、皮二人退居威尔第的家乡布塞托(Busseto),继续创作并制定了反制审查当局的措施。
而在两人和剧院的通信中,“诅咒”成了该剧的代称。
但很快,奥地利审查当局内部也用了这个名称代称威尔第的新作,这是当局头子德·高日科夫斯基从间谍口中得知的。
正是此人掌握著《弄臣》一剧的生杀大权。
这期间,皮亚威曾因怕剧本通不过当局的审查,为免浪费威尔第优美的曲谱,想将剧名改为《旺多姆公爵》,并把驼背的弄臣和对他的诅咒抹掉。
但威尔第完全反对这个变动,并且决心与当局讨价还价。
最终得以保留这一重要剧情——弄臣所遭受的命运的诅咒,也是《弄臣》一剧的核心。
威尔弟为这部歌剧写了一首很短的前奏曲,冰冷的铜管音色和不协和的和声由此奠定了充满了不祥之兆的悲剧气氛。
第一幕中,蒙特罗内伯爵对弄臣怒骂道:“我作为父亲,向玷污女儿的人发怒,你竟然毫不理解。
我诅咒你! 你将遭老天的报应!” 不知怎的,这话击中了里戈莱的心,他一下子呆住了,两眼直愣愣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众人面前失态,这在弄臣的个人世界里还是第一次呢。
利哥莱托是整部歌剧的中心人物,他虽常伴公爵身边,却是不折不扣的处在社会底层且又身患残疾,但即使是在那样一个世俗观念明显、道德标准遭扭曲的时代,他渴望自由、平等,赢得他人尊重的愿望却十分的强烈。
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多重且性格矛盾的人物身上,威尔第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手段,对利哥莱托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和矛盾心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将丰富的旋律性和强烈的戏剧性结合在一起,使音乐的色彩时而温柔细腻,时而疯狂怒吼,时而悲痛无助,极具戏剧性的表现。
歌剧弄臣赏析
![歌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6c1b01be1e650e52ea99aa.png)
歌剧《弄臣》赏析我们只要把这样几个名字列在一起,就会发现EMI公司推出了一批什么样的CD唱片。
他们是:作曲家威尔第、指挥家穆蒂、米兰斯卡拉大剧院和EMI公司自己。
当我们在唱片封套上看到这几个名字同时出现时,脑子里便会马上闪现出‘精品’这样一个概念;而仔细聆听后,便会将这个概念变成结论。
让我们首先来听一下歌剧《黎哥莱托》吧。
《黎哥莱脱》(《弄臣》)创作于1851年,是威尔第的惊人巨作之一。
一个多世纪以来,它久演不衰。
歌剧是根据雨果的剧本《国王取乐》改编而成的。
剧本中的社会思想吸引着威尔第,在歌剧中他同样表现了原著中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谴责和对被压迫被侮辱者的深切同情。
剧中那普通人民的纯洁高尚的道德与贵族老爷的堕落腐朽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不平等制度而产生的悲剧结局深深地震撼着人心。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
曼图阿公爵是一个年轻放荡的花花公子,只要见到美貌的女子决不放过;并还恬不知耻地向别人吹嘘自己如何征服爱情。
公爵有一个名叫黎哥莱脱的弄臣,丑陋而又畸形,他经常对贵族们加以嘲弄,遭到贵族的痛恨和厌恶,并计划寻机报复他。
其中一贵族说弄臣在家中藏着一个年青的情妇,大家说:“拐走他的情妇,让我们来惩罚这个小丑!”蒙特罗内的伯爵的女儿也被公爵诱骗了,他闯进正在举行的舞会里,咒骂公爵,而黎哥莱脱还卖弄他尖刻的语言嘲笑伯爵,蒙特罗内气愤地向他发出可怕的咒语:“你不是作父亲的人。
”这个诅咒使他十分害怕,因为他藏起来的女人并不是他的情妇而是他美丽的女儿。
当他被诅咒后,心神不宁,特地赶回家去叮嘱女儿姬尔达千万不要离开家到外面去,女儿答应了,但是没有敢把一个年轻人从教堂追随她的事告诉父亲。
黎哥莱脱离家后,那个年青人(即曼图阿公爵)又来和姬尔达相会,并谎称自己是个穷学生。
姬尔达信任地并痴心地爱上了他。
贵族们要实现报复的计划,他们对弄臣说请他帮助去抢公爵喜爱的伯爵夫人,弄臣十分同意参加这种恶作剧,于是贵族给他带上假面具,蒙上眼睛。
《弄臣》赏析
![《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db4f1655270722192ef7e5.png)
弄臣下面来具体看看《弄臣》中,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唱段--《亲爱的名字》与《女人善变》。
16世纪曼图阿城里,有位年轻的公爵。
他行为放荡,诱骗过许多妇女,也祸及朝臣的妻女。
朝臣对他深为不满。
弄臣黎哥莱托却维护公爵,取笑朝臣。
他有个美丽的女儿--吉尔达。
为了防备公爵,把她秘密的迁居在城郊一座别墅里。
除了上教堂外,平时不让她出门。
公爵打扮成学生模样,自称是穷学生名叫格瓦尔蒂·马尔代,并且向姬尔达表达了爱情。
她被公爵潇洒的谈吐、英俊的外貌和文雅的举止所迷惑而动了情。
他们分手之后,这个青年的影子总是占据着姬尔达的心,她默默念着格瓦尔蒂·马尔代的名字,唱起了著名的咏叹调--《亲爱的名字》。
"多可爱的名字啊,你使我的心激动,爱的幸福和欢乐,永远牢记在心中!我的一切思想愿望,总是跟随你飞翔,对你死也不能忘,你铭刻在我心上。
……"唱段采用中庸的快板(每分76拍),E大调四四拍。
与之相对的《女人善变》是《弄臣》第三幕里,公爵在小酒店里唱的一段小曲。
纯洁、善良的姬尔达对公爵的真实行为并不知情,更不相信他是个卑鄙的好色之徒。
这天晚上,公爵正和刺客的妹妹玛德琳娜在小酒店里寻欢作乐,黎哥莱托为让女儿认清公爵的真面目,带姬尔达也来到这家酒店。
《女人善变》是公爵来到小酒店,玛德琳娜还没来之前演唱的,深刻揭露了公爵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本性。
"女人爱变卦,像羽毛风中飘,不断变主意,不断变腔调,看上去很可爱,功夫有一套,一会儿用眼泪,一会儿用微笑。
……"看到这样一个曲名,听到这样一些歌词,很可能误认为这首歌谴责的是某些水性杨花、朝三暮四的轻浮女人。
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对那些玩世不恭、侮辱女性的达官贵人的深刻揭露。
唱段采用小快板(每分138拍),B大调八三拍。
姬尔达的咏叹调与公爵的咏叹调在反映人物性格,使用节奏变幻形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了十几年的音乐,接触了包括钢琴、竹笛、箫、黑管在内的近十种乐器,最后是我对音乐的一点看认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在一代代的音乐人不断奋斗中成长起来的,音乐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沧桑,岁月的尘埃,更重要的是--它是作为最聪明的动物--人的价值体现与智慧结晶。
歌剧弄臣赏析
![歌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eedad227d3240c8547ef56.png)
歌剧弄臣赏析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浅析歌剧《弄臣》摘要歌剧《弄臣》以一个伯爵的弄臣及其女儿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了对那个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抨击以及对弄臣女儿吉尔达的爱情悲剧的同情。
歌剧表演效果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优秀的音乐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歌剧悲剧音乐特色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弄臣》的剧本是意大利着名作家皮亚威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而成,音乐的创作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
雨果的原作以描写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为主,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歌剧的创作上,《弄臣》大体上忠于原作,主要还是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的生活。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它不仅在剧本上脱离了剧情简单、人物面谱化的窠臼,而且在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大胆突破。
此外,它还通过增加剧中的主要角色,丰富了歌剧的表演效果,使歌剧有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人物形象关于《弄臣》,我这里只想分析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弄臣和他的女儿,吉尔达。
弄臣,“弄”,是指“玩弄”、“戏弄”。
的确,弄臣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的狎玩之臣。
说的通俗点,就是个高级小丑。
在歌剧开始时候的一个狂欢的场景中,面对着曼图亚伯爵——他的主人,调戏切普拉诺伯爵夫人的时候,他,一个丑陋的驼背家伙,凑到切普拉诺伯爵跟前。
他幸灾乐祸地戏弄伯爵,嘲笑他的嫉妒。
可实际上,他对主人的做法也有点不以为然,他私下里对包尔萨嘀咕:公爵做得实在过分。
弄臣是个可悲的角色,他必须不断地为主人找乐,帮助主人实行一切寻欢作乐的计划,因而遭到他人的厌恶和鄙视。
对这一切他心里很明白,却无可奈何,谁让他无钱无势无地位,只得以此谋生!你瞧他,浑身披挂着稀奇古怪的装饰物,头上戴着尖顶帽子,脸上画得五颜六色的,一副丑态。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驼背,严重的残疾使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加上他的特殊地位,更显得怪诞而毫不令人同情了。
歌剧赏析
![歌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96cb98dd88d0d233d46a8f.png)
2威尔第《弄臣》剧情: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孟图阿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
公爵年青貌美,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有关朝臣们的不满。
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嘲讽,得罪了许多人,终致失女之祸: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娟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
朝臣们为了对利哥莱托施行报复,用计把吉尔达抢去,献与公爵。
利哥莱托为此悲愤至极,顿起杀心,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
黎明前,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装有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闻公爵高歌之声,急忙打开口袋,里面却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
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
莫扎克:魔笛:《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在首场公演后的两个月后,莫扎特就与世长辞了。
该剧讲述埃及王子塔米诺在山中遇巨蟒袭击,在飞奔中不慎摔倒晕了过去。
夜后(黑夜皇后)的三个侍女正巧路过,于是合力把巨蟒杀死。
她们走后捕鸟人帕帕盖诺正巧路过,对王子说巨蟒是他所杀。
他的谎言遭到了惩罚,三位侍女重现,把他的嘴封了起来。
三位侍女拿出了美丽的少女帕米娜的肖像,塔米诺对她一见钟情。
此时夜后赶到了,她告诉王子:帕米娜被坏蛋萨拉斯特罗掳走,如果王子能救出她,就把女儿嫁给他。
夜后给了塔米诺和帕帕盖诺两件宝物--魔笛和银铃,于是王子踏上了拯救心上人的征途。
本剧最著名的有以下三个唱段:夜后咏叹调--快去解救可爱的姑娘;帕米娜咏叹调--欢乐的时刻永不再来;帕帕盖诺之歌--我捕捉小鸟本领高。
比才:法国作曲家。
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57年曾获罗马大奖。
比才是现实主义歌剧的先驱,对法国和欧洲的歌剧创作产生过关键性的影响。
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是他创作道路上起决定作用的作品,而最后一部歌剧《卡门》则标志着他创作上的最高成就。
这部最优秀的作品是法国歌剧史上重要里程碑,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歌剧的杰作,并直接启发了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威尔第歌剧《弄臣》剧本、人物形象及其主题分析
![威尔第歌剧《弄臣》剧本、人物形象及其主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e9a7c028ea81c758f57887.png)
内 容提要
。
》剧
本
、
人 物 形 象
文 高 巧艳
威
尔 第
歌剧《 弄
臣
》
无 论从 内 容 到 形 式 从 美 学 特 征 到 具 体 的 技 法 都 达 到
、 ,
了
成 熟 的境
界 本 文 拟 对 威 尔 第 歌 剧 《弄 臣
》
的剧 本 人 物 形 象 及 其 主 题 方 面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从 而 为 歌 剧 演 唱 者
、 。
我 要伟 大的 优美 的 富 于变化 的 大胆
” 。
极端 大 胆的 情 雨果 剧 本 复 杂
节 要 形式 新颖 而 同 时 又 适 于音 乐 创 作
起 使 得人物形 象的 塑造 更 具个性化 典型 化
的 剧 情和 鲜 明 的 人 物形 象 深深 地 吸 引 着 威 尔 第 作 曲 家 的 创作 灵 感 被激 发 了 这 部 话 剧和威 尔 第 的艺 术 审美 不 谋而
。
正 是欧 洲大革 命余 波未平 之际
此 时 的 威尼 斯 共和 国正 受到 年代末 年 代初 也 是意大
。
从而 引 起 他 们 对
奥匈帝王 寻 乐 》就 是 特里布莱 虽是地 位
利 反 对 奥 地利 压 迫 的 解 放 斗 争 尖 锐 化 的 时 期 与 以 往 时 期 的
。
义 就 是 要 对 情 感 对戏 剧 对 人 和 生 活 表 现 出 应 有 的 忠 诚
(
作 曲 家 威 尔 第 和 作 家雨 果 在 对 戏 剧 人 物
“ 。
改 为 里 戈 莱托
“
来命 名
” 、 )
音乐歌剧《弄臣》赏析
![音乐歌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bd19d3b9f3f90f76c61bc6.png)
威尔第-弄臣VERDLRigoldto这部3幕歌剧由皮亚维(Piave)据雨果的戏剧(欢乐之王)(LeRoiS'Amuse)撰脚本,原题为(利戈莱托),把雨果剧中的地点从巴黎改到意大利北部的曼图瓦。
剧中人物曼图瓦公爵Duke of Mantua公爵男高音利戈莱托Rigoletto 公爵弄臣男中音吉尔达Gilda弄臣的女儿女高音切普拉诺Count Ceprano朝臣伯爵男低音切普拉诺太太Mrs.Ceprano女中音蒙特龙内Monterone伯爵男低音斯帕拉夫奇利Sparafucile刺客男低音乔瓦娜G1ovanna吉尔达的奶妈女中音波尔萨Borsa朝臣男高音马达莱娜Maddalena刺客之妹女中音3幕分别为:第一幕第一场,曼图瓦公爵宫廷。
前奏曲为C小调,持续的行板,中心旋律是诅咒动机。
舞会上曼图瓦公爵(IlDmdiMantova)和贵族波尔萨交谈着上场,好色的公爵称他最近的收获,称:"3个月前在教堂发现一个可爱的姑娘,她住在市郊,每晚都有一个男人去那里,我多希望尽快把她弄到手。
"这时一群贵妇与骑士走过,公爵向最漂亮的切普拉诺伯爵夫人唱咏叹调〈美女如云〉P1(02:10-02:58)。
他称:"全是美人,我绝不只有一人,今天即使与我亲密,但明天就难预料,恋爱一定要自由。
"公爵走近切普拉诺伯爵夫人身边,邀她同舞。
乐队奏小步舞曲,切普拉诺伯爵见公爵拉他妻子进里屋跳舞,妒火中烧,这时驼背的弄臣利戈莱托登场嘲笑切普拉诺伯爵,伯爵追公爵而去,利戈莱托也随之下场。
P1(02:58-03:57)台上出现贵族马鲁洛,称听到一则新闻,说利戈莱托在郊外金屋藏娇。
大家听驼子也有艳事,不禁惊奇不已。
P1(04:00-04:18)公爵与利戈莱托回来,公爵称伯爵夫人美丽,但她丈夫实在碍事。
利戈莱托称"把他投入地牢或驱逐出境,再不就砍头",贵族们听后都非常气愤。
切普拉诺伯爵上场臭骂利戈莱托 ,大家都与他一起讽刺,惩罚利戈莱托。
歌剧《弄臣》中重唱美的艺术呈现
![歌剧《弄臣》中重唱美的艺术呈现](https://img.taocdn.com/s3/m/36d4d135ee06eff9aef80711.png)
歌剧《奔臣》由重唱美的艺术呈坝口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8级研究生杨云慧摘要:歌剧《弄臣》是意大利歌剧家威尔第的成名作.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确立了威尔第歌剧改革家的地位。
歌剧中有很多优美的唱段.尤其几首重唱唱段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借对歌剧《弄臣》中两首代表性重唱唱段在旋律手法和形象塑造两个方面的分析.对威尔第歌剧重唱的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和探析.关键词:《弄臣》;重唱唱段;音乐特征:表现形式一、歌剧《弄臣》的创作背景及故事梗概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三幕歌剧《弄臣》写于1851年.剧本由雨果的话剧《逍遥王》改编。
当时意大利的一位警察十分想听到这部新作.建议威尔第将作品作一些无损于歌剧整体价值的改动。
40天后威尔第带回全部总谱.这部歌剧也因此在1851年3月首演于威尼斯。
故事梗概:16世纪意大利曼图阿公爵纵情声色.驼背弄臣为虎作伥.群臣恨之入骨。
弄臣有一个漂亮而善良的女儿。
被公爵勾引。
弄臣极力阻止,雇人刺杀公爵,但却将其女刺死。
二、歌剧《弄臣》中重唱唱段的音乐分析一般说来.戏剧冲突总是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而展开,因此,他们之问以及和剧中其他人物之间关系的二、三、四重唱就比较常见。
歌剧《弄臣》中有很多著名的霞唱唱段.如第一幕中弄臣与女儿吉尔达的男女二重唱,唱出了父女在短暂的相见之后又不得不分开的复杂的感情:有如第三幕中那首经典的四重唱.将其富有戏剧性和抒情性的感情冲突送至高潮。
1、二重唱《女人!请照顾这朵纯洁的花》的音乐分析(1)旋律手法:重唱的前半部分中,主旋律是男低音声部.采用八分音符连续进行.以女高音声部的跳音作为点缀。
旋律舒缓轻柔,尤其是男低音声部,拉长的声音线条.将他对女儿不舍与担心的复杂心情诠释地淋漓尽致。
两个声部平稳地在降E大调上纵横交错.互相修饰。
节奏无太大变化.整首重唱结束在紧张激烈的音乐中.为后面歌剧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
(2)形象塑造:此时的利哥莱托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胜过一切.和他在宫廷罩虚假、恶毒的样子判若两人。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2539e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f.png)
浅析威尔第歌剧《弄臣》男中音角色的演唱艺术《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最著名的歌剧之一,讲述了王宫中的弄臣穆科和他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中,男中音角色是主角穆科,其演唱艺术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唱腔、音色、情感等方面对穆科角色的演唱艺术进行浅析。
首先,穆科角色的唱腔要求丰富、生动、情感真挚。
在第一个场景中,穆科面对女主角洛多维科的出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之情。
在这首歌曲中,穆科角色的演唱要求动情、激昂,将自己心中的爱意全部倾注在歌声之中,唱出浓烈的爱情之情。
在第二场景中,穆科被发现与洛多维科私奔,被抓回宫中。
这时,穆科的情感变得沉重,演唱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这首歌曲中,穆科的演唱要求悲愤交加,情感自然流露,将自己的愤怒、不甘心情感传递到观众之中。
其次,穆科角色的音色要求醇厚、稳定、富有表现力。
在第一个场景中,穆科的声音笔直、发自内心的感情,在低音区表现得比较醇厚暖和。
而在高音区,则要求声音的表现力和稳定性更强,以突出穆科强烈情感的表达。
在第二场景中,穆科的音色表现也要求有所不同。
由于穆科的情感变得激烈和沉重,要求音色更加有力、有质感,以富有表现力的嗓音将穆科的情感真切地传达给观众。
最后,穆科角色的情感要求真实、动人、富有感染力。
穆科在歌剧中有着浓烈的爱情,要求演唱时要表达出其深情、真挚的爱情。
此外,在第二场景中,穆科的情感变得激烈和沉重,要求演唱者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调控能力,将穆科愤怒、不甘心情感传递给观众。
穆科角色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唱者有深入的理解和共鸣,才能真正地将角色情感还原和传达出来,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波动和感受。
综上所述,穆科这一男中音角色在威尔第歌剧《弄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演唱艺术需要演唱者对音乐、角色、情感有着深入了解和认识,用醇厚稳定的音色、富有表现力的唱腔和真实感人的情感表达,将角色生动形象地还原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内核,从而感受到音乐和角色带来的视听上的双重享受。
歌剧《弄臣》赏析
![歌剧《弄臣》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a13394ad51f01dc381f110.png)
浅析歌剧《弄臣》摘要歌剧《弄臣》以一个伯爵的弄臣及其女儿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了对那个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抨击以及对弄臣女儿吉尔达的爱情悲剧的同情。
歌剧表演效果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优秀的音乐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歌剧悲剧音乐特色艺术价值一.创作背景《弄臣》的剧本是意大利着名作家皮亚威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而成,音乐的创作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
雨果的原作以描写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为主,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歌剧的创作上,《弄臣》大体上忠于原作,主要还是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的生活。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它不仅在剧本上脱离了剧情简单、人物面谱化的窠臼,而且在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大胆突破。
此外,它还通过增加剧中的主要角色,丰富了歌剧的表演效果,使歌剧有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人物形象关于《弄臣》,我这里只想分析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弄臣和他的女儿,吉尔达。
弄臣,“弄”,是指“玩弄”、“戏弄”。
的确,弄臣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的狎玩之臣。
说的通俗点,就是个高级小丑。
在歌剧开始时候的一个狂欢的场景中,面对着曼图亚伯爵——他的主人,调戏切普拉诺伯爵夫人的时候,他,一个丑陋的驼背家伙,凑到切普拉诺伯爵跟前。
他幸灾乐祸地戏弄伯爵,嘲笑他的嫉妒。
可实际上,他对主人的做法也有点不以为然,他私下里对包尔萨嘀咕:公爵做得实在过分。
弄臣是个可悲的角色,他必须不断地为主人找乐,帮助主人实行一切寻欢作乐的计划,因而遭到他人的厌恶和鄙视。
对这一切他心里很明白,却无可奈何,谁让他无钱无势无地位,只得以此谋生!你瞧他,浑身披挂着稀奇古怪的装饰物,头上戴着尖顶帽子,脸上画得五颜六色的,一副丑态。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驼背,严重的残疾使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加上他的特殊地位,更显得怪诞而毫不令人同情了。
然而,他对自己女儿的爱却是无私的,伟大的。
2021年3月整理歌剧《弄臣》赏析.pptx
![2021年3月整理歌剧《弄臣》赏析.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7164a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9.png)
2021年3月整理歌剧《弄臣》赏析.pptx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将音乐、戏剧和舞台表演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艺术体验。
其中,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迪的歌剧《弄臣》以其引人入胜的音乐、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舞台表演而广受赞誉。
本文旨在对《弄臣》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与背景、音乐、故事情节以及舞台表演的方方面面。
我们将考察该歌剧的历史背景,包括历史事件和故事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上下文和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探索作曲家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迪的音乐风格,分析《弄臣》中的主要音乐段落,以及音乐在表达情感和推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在剧情分析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弄臣》的故事情节,包括剧情梗概和角色介绍。
通过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我们将探讨作品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诠释和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此外,我们还将探究故事所传递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以及其对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的影响。
在舞台表演方面,我们将研究《弄臣》的舞台设计与视觉效果,包括舞台布景、灯光和道具的运用。
我们还将探讨导演和设计师对剧本的理解和创意解读,以及演员和演唱家的表演技巧如何将角色和音乐完美呈现给观众。
最后,我们将回顾《弄臣》的影响与评价。
我们将考察该歌剧在当代的演出和影响,并研究学术界对其的评价和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将收集观众和评论家的反馈和观点,以全面评估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弄臣》的综合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该歌剧的历史背景、音乐风格、故事情节和舞台表演的魅力。
这将增进我们对《弄臣》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并为进一步探索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弄臣》:历史与背景在本节中,我们将探讨《弄臣》歌剧的历史与背景,以了解该作品的起源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研究历史事件与故事背景,包括弄臣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弄臣在历史上的角色和地位。
我们将探讨弄臣与宫廷政治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歌剧《弄臣》
摘要歌剧《弄臣》以一个伯爵的弄臣及其女儿的悲剧故事,表现出了对那个时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抨击以及对弄臣女儿吉尔达的爱情悲剧的同情。
歌剧表演效果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优秀的音乐创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歌剧悲剧音乐特色艺术价值
一.创作背景
《弄臣》的剧本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皮亚威根据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而成,音乐的创作则由“意大利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
雨果的原作以描写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为主,旨在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歌剧的创作上,《弄臣》大体上忠于原作,主要还是揭露君主王朝统治下的荒淫无道的生活。
与传统意大利歌剧相比,它不仅在剧本上脱离了剧情简单、人物面谱化的窠臼,而且在音乐创作上也取得了大胆突破。
此外,它还通过增加剧中的主要角色,丰富了歌剧的表演效果,使歌剧有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人物形象
关于《弄臣》,我这里只想分析一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个人,弄臣和他的女儿,吉尔达。
弄臣,“弄”,是指“玩弄”、“戏弄”。
的确,弄臣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弄臣”其实就是为帝王所宠幸的狎玩之臣。
说的通俗点,就是个高级小丑。
在歌剧开始时候的一个狂欢的场景中,面对着曼图亚伯爵——他的主人,调戏切普拉诺伯爵夫人的时候,他,一个丑陋的驼背家伙,凑到切普拉诺伯爵跟前。
他幸灾乐祸地戏弄伯爵,嘲笑他的嫉妒。
可实际上,他对主人的做法也有点不以为然,他私下里对包尔萨嘀咕:公爵做得实在过分。
弄臣是个可悲的角色,他必须不断地为主人找乐,帮助主人实行一切寻欢作乐的计划,因而遭到他人的厌恶和鄙视。
对这一切他心里很明白,却无可奈何,谁让他无钱无势无地位,只得以此谋生!你瞧他,浑身披挂着稀奇古怪的装饰物,头上戴着尖顶帽子,脸上画得五颜六色的,一副丑态。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驼背,严重的残疾使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加上他的特殊地位,更显得怪诞而毫不令人同情了。
然而,他对自己女儿的爱却是无私的,伟大的。
这个,兴许是天下所有父亲的共同特点。
尽管他在外面是这样辛苦、卑微,可是,他却好好的保护着自己的女儿——吉尔达,这个他生命中的至宝。
为了他的女儿,他不惜最后做出买凶刺杀自己的主人,那个有着无限财富及权利的伯爵。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将话题转向这部歌剧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
她就是弄臣的女儿,吉尔达。
起初,吉尔达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女孩儿,虽然他们并不富有,可是,她有一个爱她的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倒也宁静。
她每天还可以去教堂祈祷。
可,也许,冥冥中自有天定。
就是在经过教堂的路上,她被那个花心的曼图亚伯爵相中。
结果,在伯爵那一群专门帮助伯爵拐来美丽女子的人的“努力”下,吉尔达来到了伯爵的身边。
可笑的是,吉尔达居然还爱上了这个多情的人,这更加剧了整部歌剧的悲剧氛围。
吉尔达的命运是悲惨的,我们唏嘘,我们感叹,我们惋惜,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不自觉的还会带有一丝的鄙夷——鄙夷那可怜的姬尔达对公爵的“爱”的执迷不悟、鄙夷她在事实面前顽固的愚蠢、鄙夷她最终无谓的牺牲。
尽管最后,她的父亲让她看清了这个花心的伯爵的真面目,然而,被爱冲昏头脑的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谁是她该爱、该去陪伴的人。
在亲情与爱情面前,她抛却亲情,抛却生命,只为成全自己那卑微的爱情。
但是,作为局外人的我们又能去评价些什么呢?虽然她爱的盲目,可是她爱了,便是爱了,她宁愿为爱抛弃一切,也只能说是,一种选择,决定一种人生吧。
三、艺术价值
《弄臣》的艺术价值,由它在歌剧史上的地位便可见一斑。
《弄臣》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威尔第深谙原作者的思想精髓,并且在创作这部歌剧的时候,运用他高超、娴熟的音乐技法,对封建统治阶级骄横、腐朽、糜乱的政治生活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批判,进而揭示出“弄臣”这一奇怪现象是昏庸封建君主制度下的产物,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渴望改革的思潮。
此外,在音乐创作上,威尔第也开创了一个时代。
歌剧发展到19世纪,人声的音域、音色及表现功能有了广阔的天地,声音的运用更趋于科学化,使得各种音色能够在歌剧表演中充分地发挥其特点,从而很
大程度上增强了歌剧艺术的感染力。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威尔第在创作《弄臣》的时候,突破了以往作曲家不能随意用自己选定的音色来创造角色的限制,在该剧的角色安排上大大扩充了主要角色的数量。
同时,还扩大运用了各种声音类型,不再仅仅局限于常用的男高、女高声部,而且较多使用了男中、男低及女低声部,并能让各种中间的音色协调、糅合起来,既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
而在节奏的运用方面,作曲家也是根据每个角色的主要情感和性格特征来精心安排,采用了多种律动规律和起伏形态不同的节奏。
如剧中为公爵所设计的音乐,其主要唱段的节奏形态均为3/4、6/8或3/8拍。
由于这种节奏本身的律动感很强,具有鲜明的舞蹈性,花哨跳跃、激动、活泼,所以恰合公爵轻浮放荡的性格特征,使这一角色形象显得更加生动、鲜活。
与此同时,威尔第也把意大利丰富的民间歌曲、舞曲的因素以及其他地区(像西班牙、法国)音乐的特点,带进自己的歌剧创作里,这样就使作曲家执着的追求优美流畅的旋律,注重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咏叹,以及用歌剧概括人性,直面人生的沧桑与欢欣,来揭示社会内涵的本意,得以更充分地表达,也能让观众更易接受。
在歌剧的音乐创作完成后,观其效果,不论是在准确的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在渲染舞台气氛上,都充满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此外,《弄臣》还大量运用咏叹调和喧叙调的相互配合来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以这种手法使各场、各幕成为了更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而剧中恰到好处的重唱应用,使得主要人物的情感矛盾与冲突达到一种无法遏制的跌宕或纠葛的时刻。
其中最出名的,便要数在歌剧中的四重唱了。
它发生在郊外的一个小房子的内外。
在那里,伯爵和刺客妹妹,弄臣和他的女儿,四个人的四重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协调,充分的表达了人物的情感纠葛及其中的矛盾冲突。
就声乐艺术的角度讲,剧中的许多唱段早已成为经典,如:《亲爱的名字》、《美女如云》、《女人善变》、《爱之骄子》等等。
即便在一些通俗音乐会上演唱,也能博得满堂喝彩。
四、结语
《弄臣》首演虽未取得完全成功,但随着它上演次数的增多,得到的观众认同度也在增多,它是威尔第及雨果的思想的集中,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批判。
凝聚在它里面的,是当时人们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厌恶以及渴望改革的强烈愿望。
总结起来,无论是它的思想高度,还是它在音乐上的极高造诣,都注定了它是世界
歌剧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带给人类的巨大的影响,注定不会局限在那个年代。
它必将会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刘波《歌剧<弄臣>艺术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