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6680a6f01dc281e43af0b2.png)
A相 PcA2=KdPeA=0.35×40.73=14.26kW QcA2=KdQeA=0.35×37.74=13.21kvar
B相 PcB2=KdPeB=0.35×40.4=14.14kW QcB2=KdQeB=0.35×42.4=14.84kvar
C相 PcC2=KdPeC=0.35×36.5=12.78kW QcC2=KdQeC=0.35×39.84=13.94kvar
3.各相总的计算负荷(设同时系数为0.95) A相 PcA=K∑(PcA1+PcA2)=0.95×(28+14.26)=40.15kW QcA= K∑(QcA1+QcA2)=0.95×(0+13.21)=12.55kvar B相 PcB= K∑(PcB1+PcB2)=0.95×(35+14.14)=46.68kW QcB= K∑(QcB1+QcB2)=0.95×(0+14.84)=14.10kvar C相 PcC= K∑(PcC1+PcC2)=0.95×(35+12.78)=45.39kW QcC= K∑(QcC1+QcC2)=0.95×(0+13.94)=13.24kvar
解 : (1) 冷加工机床:查表A-1,可得Kd1=0.2,cosφ1=0.5,tgφ1=1.73
Pc1= Kd1Pe1=17.72kW Qc1=Pc1tgφ1=17.72×1.73=30.66kvar (2)通风机:Kd2=0.8,cosφ2=0.8,tgφ2=0.75 Pc2= Kd2Pe2=0.8×1.5×4=4.8kW Qc2=Pc2tgφ2=4.8×0.75=3.6kvar (3)电阻炉:因只1台,故其计算负荷等于设备容量
计算负荷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b844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a.png)
计算负荷的方法在电力系统中,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需的电能。
计算负荷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中的重要工作,合理的负荷计算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负荷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计算负荷的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负荷的日、月、年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负荷的峰值、谷值等特点。
这种方法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提供依据,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其次,还可以采用负荷曲线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按照负荷大小的顺序排列的曲线,通过绘制负荷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负荷的变化规律。
利用负荷曲线,可以进行负荷分段、负荷平滑等操作,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依据。
另外,还可以采用负荷率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率是指实际负荷与额定负荷之比,通过对负荷率的计算,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的负荷利用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以采用负荷预测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预测是指通过对负荷变化规律的分析,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和模型来进行负荷的预测。
通过负荷预测,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预测性的依据,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最后,还可以采用负荷抽样法来计算负荷。
负荷抽样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负荷进行抽样观测,通过对抽样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负荷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通过负荷抽样,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实时的负荷数据,为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计算负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负荷计算,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18a955a417866fb84a8e53.png)
如果
I e 20 A
I qd 20 A 7 140 A I jf
Ie
----尖峰电流 ----启动电流 -----额定电流
(2):单台绕式电动机:
I jf I qd (2 3) Ie
18
例9:某系统,使用2台10kW电动机;2台5kW电动机
多台电动机:公式为
I jf Iqd1 Ie(台) n
Pe1 10kW,I e1 20 A,I qd1 140 A Pe 2 5kW,I e 2 10 A,I qd2 20 A I jf 20 A 7 20 A 10 A 10 A 180 A
7
第二节 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负荷计算
一、负荷计算的内容:
1、设备容量:也称装机容量。是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或额定 功率。 2、计算容量:也称计算负荷。是选择变压器、确定备用电源容 量,确定无功功率补偿容量的依据。 3、计算电流:是计算负荷下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是选择变压 器、选择电气元件、确定电缆、导线、计算电压偏差、功率损 耗的依据。 4、尖峰电流:是负荷起动时的最大电流。是计算电压降、电压 波动、选择电缆、导线、选择电气元件及保护元件的依据。
8
二、设备容量的计算:
1、单台设备的容量为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的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计算时,不包括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的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
2、在工程中220V单相负荷的计算电流: Pjs Pjs 4.55Pjs I js U ed cos 0.22 cos cos
负荷计算的方法.pptx
![负荷计算的方法.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353769a52ea551810a687e4.png)
2020-5-30
谢谢阅读
14
5、北京地区的住宅,在方案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的户型, 可按4-8kW/户估算用电容量(设备容量)。
例7:一住宅小区8幢高层住宅楼,每个楼224户。在方案设计 阶段,如何确定本工程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
解:本工程总装机容量:
Pe总=4kW/户×8×224户=7168kW
2020-5-30
谢谢阅读
7
二、设备容量的计算:
1、单台设备的容量为设备名牌上的额定容量和额定功率。 2、多台设备的容量为总设备容量之和,再乘以需要系数。 3、季节性负荷,如:空调制冷设备和采暖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 设备容量。 4、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计算时,不包括备用设备。 5、消防设备遇火灾时,必须切除的设备取其大者,计入总设备容 量。
2020-5-30
谢谢阅读
12
注:1、同类设备的计算容量,将设设备的算数和乘以需用系数。 2、不同类型设备的视在功率,应该为不同类型设备有功负荷
之和的平方和无功负荷之和的平方相加后,求其平方根。
Sc Pc2 Qc2
3、一般动力设备为3台或以下时,需用系数取值为: Kx =1
例5:某工程:景观喷水池,有3台水泵,其中两台额定容量 为2.2kW,另一台额定容量为5.5kW,该工程的动力设备的设备容
n
Pc Kp Kd PNi i 1
Qc KQ Pctg
Sc Pc2 Qc2
Ic
Sc 3U t
式中:K —有功功率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所共范围的计算负荷, K取值范 围一般在0.8.~0.9;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
在0.85~1。
K Q—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对于配电干线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 0.93.~0.97;对于变电站总计算负荷,K取值范围一般在0.95~1。
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e73e92daef5ef7ba0d3c10.png)
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dPe Q30=P30tanφS30=P30/cosφI30=S3 0/(1.732UN)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p∑P30,i Q30=K∑q∑Q30,i S30= (P²30+Q²30)½ I30=S30/(1.732UN)注: 对车间干线取K∑p=0.85~0.95 K∑q=0.85~0.97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80~0.90 K∑q=0.85~0.95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90~0.95 K∑q=0.93~0.97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Sncosφ(εN)½(PN.SN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 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Pe=3Pe.mφ( Pe.m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1.732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 Pe=1.732P1+(3-1.732)P2Qe=1.732P1tanφ1+(3-1.732)P2 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P30.mφ的3倍.即P30=3P30.mφQ 30=3Q30.m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 线严格分开使用。
负载计算方法
![负载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c0c13d6c175f0e7cd1377c.png)
tanwm值见附录表3。
(3)视在计算负荷:Sca2
P2 ca2
Q2 ca2
计算目的:用于选择各组配电干线及其上的开关设备。
28
当Kd值有一定变动范围时,取值要作具体分析。如台 数多时,一般取用较小值,台数少时取用较大值;设 备使用率高时,取用较大值,使用率低时取用较小值。 当一条线路内的用电设备的台数较小(n<3台)时, 一般是将用电设备额定容量的总和作为计算负荷,或 者采用较大的Kd值(0.85~1)。
者用于低压母线的选择及车间变电所电力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30
4. 确定车间变电所中变压器高压侧的计算负荷
Pca·4=Pca·3+ΔPT Qca·4=Qca·3+ΔQT
Pca·4、Qca·4、Sca·4-车间变电所中变压器高压侧的有功、无功及视在计算 负荷(kW、kvar及kVA) ΔPT、ΔQT-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与无功损耗(kW、kvar)。
4
5
6
2.年最大负荷和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1)年最大负荷Pmax 年最大负荷Pmax就是全年中负荷最大的工作班内消耗
电能最大的半小时的平均功率,因此年最大负荷也称为 半小时最大负荷P30。 (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又称为年最大负荷使用时间 Tmax,它是一个假想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 最大负荷Pmax (或P30)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 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
供配电技术
第3章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3章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3.1 负荷曲线与计算负荷 3.2 用电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 3.3 负荷计算的方法 3.4 功率损耗与电能损耗 3.5 变电所中变压器台数与容量的选择 3.6 功率因数与无功功率补偿
计算负荷公式
![计算负荷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6cf23e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1.png)
计算负荷公式
计算负荷的公式可以因应用领域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负荷计算公式,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应用:
1.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电力负荷(单位:瓦特)= 电流(单位:安培)× 电压(单位:伏特)
2.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空调负荷(单位:瓦特)= 室内空气温度差(单位:摄氏度)× 室内空气流量(单位:立方米/小时)× 空气的比热容(单位:焦耳/千克·摄氏度)
3. 结构荷载计算公式:结构荷载(单位:牛顿)= 单位面积上的荷载(单位:牛顿/平方米)× 结构面积(单位:平方米)
4. 水流负荷计算公式:水流负荷(单位:立方米/秒)= 水流速度(单位:米/秒)× 水流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
1/ 1。
计算负荷的方法
![计算负荷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20dfc5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e5.png)
计算负荷的方法在电力系统中,负荷是指电力系统所需要供给的电能,它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
正确地计算负荷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将介绍计算负荷的方法。
首先,计算负荷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
静态负荷计算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负荷的统计数据和负荷特性,对负荷进行分析和计算。
静态负荷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负荷种类、获取负荷数据、负荷分析和负荷计算。
首先是确定负荷种类。
负荷种类包括工业负荷、商业负荷、居民负荷等。
不同种类的负荷具有不同的特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
其次是获取负荷数据。
获取负荷数据是进行负荷计算的基础。
负荷数据包括负荷的大小、负荷的变化规律、负荷的峰值等。
通过对负荷数据的获取和整理,可以为后续的负荷分析和计算提供依据。
然后是负荷分析。
负荷分析是指对负荷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负荷的特性和规律。
通过负荷分析,可以揭示负荷的变化规律、负荷的峰谷差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负荷计算提供依据。
最后是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是根据负荷数据和负荷分析的结果,进行负荷的预测和计算。
通过负荷计算,可以得到负荷的大小、负荷的分布规律等重要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动态负荷计算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对负荷进行实时预测和计算。
动态负荷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负荷预测、负荷调整和负荷优化。
首先是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指根据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负荷进行预测。
通过负荷预测,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提供依据。
其次是负荷调整。
负荷调整是指根据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负荷的需求。
通过负荷调整,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是负荷优化。
负荷优化是指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综上所述,正确地计算负荷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的重要基础。
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是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们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住宅小区负荷计算
![住宅小区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12e68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7.png)
住宅小区负荷计算
摘要:。
一、负荷计算的方法
- 负荷密度法
- 单位指标法
- 需要系数法
二、影响负荷计算的因素
- 住宅小区的类型和规模
- 居民的用电需求和用电习惯
- 供电设备的容量和性能
三、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 某住宅小区负荷计算的实例
- 负荷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然后,我将按照,详细具体地写一篇文章。
正文:
住宅小区负荷计算是电力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供电设备的容量和性能,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负荷计算的方法主要有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和需要系数法。
负荷密度法是根据住宅小区的面积和用电量来计算负荷,适用于住宅小区的总体负荷计算。
单位指标法是根据每户居民的用电量和住宅小区的总户数来
计算负荷,适用于住宅小区的详细负荷计算。
需要系数法是根据居民的用电需求和用电习惯来计算负荷,适用于住宅小区的长期负荷计算。
影响负荷计算的因素包括住宅小区的类型和规模、居民的用电需求和用电习惯、供电设备的容量和性能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得出准确的负荷计算结果。
某住宅小区的负荷计算实例表明,采用需要系数法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负荷计算结果。
该实例中,根据居民的用电需求和用电习惯,计算得出住宅小区的负荷需求为500kW,供电设备的容量和性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总之,住宅小区负荷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电力工程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49c32c7375a417866f8f85.png)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一、需要系数法(二)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2.单组设备计算负荷当分组后同一组中设备台数>3台时,计算负荷应考虑其需要系数。
∑==ni Ni d c P K P 1φtg P Q c c =3.多组设备计算负荷∑=∑=mj cj P c P K P 1∑=∑=mj cj Q c Q K Q 122c c c Q P S += rc c U S I 3=二、二项式法1.单组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台数≥3时的计算负荷x ni Ni c cP P b P +=∑=1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m ax 11)()(x m j ni Nij j c cP P b P +=∑∑==φφtg cP tg P b Q x j m j ni Nij j c m ax 11)()(+=∑∑==三、利用系数法四、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适合于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时所作的负荷计算。
1.负荷密度法 S P c ρ= 2.单位指标法 N P c α= 3.住宅用电指标法 N K P c β∑=五、各种负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指标法中除了住宅用电量指标法外的其他方法一般只用作供配电系统的前期负荷估算。
2、需要系数法计算简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适合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且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
3、二项式法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大容量设备的作用,因此,当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使用二项式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4、利用系数法是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沦与数理统计,因此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095abbbf78a6529657d531a.png)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负荷计算的方法有: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等。
1)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利用负荷密度或者单位用电指标来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
2)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3)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1、单位面积功率确定计算负荷是已知不同类型的负荷在单位面积上的需求量,乘以建筑面积或使用面积得到的负荷量。
式中 P js——有功计算负荷,KWP eˊ——单位面积功率,或称负荷密度,WM2S——建筑面积,m2单位面积功率法一般在方案阶段使用。
(已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未知用电设备的数量和额定容量)2、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已知不同类型的负荷在单位核算单位上的需求量,乘以单位核算单位得到的负荷量。
式中 Pjs——有功计算负荷,KWPeˊ——单位用电指标,W∕户,W∕人,W∕床N——单位数量,如户数、人数、床位数单位指标法一般在方案阶段使用需要系数法1、需要系数确定计算负荷定义需要系数是表示配电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的程度。
通常其值小于1.用电设备的工作制设备:能长期连续运行,每次连续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运行时负荷比较稳定。
在计算其设备容量时直接查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短时工作制设备:这类设备的工作时间较短,停歇时间较长,在计算其设备容量时,直接查取其铭牌上的额定容量。
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这类设备的工作呈周期性,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且工作时间与停歇时间有一定比例。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1.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是指所有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但不应包括备用设备在内。
2.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时,用电设备组应是本配电干线内的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
3.变压器计算负荷时,用电设备组应是本变压器内的单个用电设备功率之和。
负载计算方法
![负载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3f032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6.png)
式中:Sca·3-变压器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kVA)。
30
5. 确定全车间变电所中高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
Pca·5=ΣPca·4+P4m
Qca·5=ΣQca·4+Q4m
Sca5
P2 ca5
Q2 ca5
P4m、Q4m—车间高压用电设备的有功及无功计算负荷。
计算目的:用于选择车间变电所高压配电线及其 上的开关设备
29
在计算负荷时,车间变压器尚未选出,无法根据变 压器的有功损耗与无功损耗的理论公式进行计算,因此 一般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
对SJL1等型电力变压器:
ΔPT≈0.02Sca·3 (kW) ΔQT≈0.08Sca·3 (kvar)
对SL7、S7、S9、S10等低损耗型电力变压器:
ηwl——线路供电效率; η——用电设备组在实际运行功率时的平均效率。
22
实际上,上述系数对于成组用电设备是很难确定 的,而且对一个生产企业或车间来说,生产性质,工 艺特点,加工条件,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以及工人 操作水平等因素,都对Kd有影响。所以Kd只能靠测量 统计确定,见附录表3~5。上述各种因素可供设计人员 在变动的系数范围内选用时参考。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
计算目的:用于选择分支线导线及其上的开关设备。
25
2. 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1)有功计算负荷:Pca·2=Kd∑Pe
Kd—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见附录表3; ∑Pe—用电设备组的设备额定容量之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
(2)无功计算负荷:Qca·2=Pca·2tanwm
tanwm值见附录表3。
负荷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88fa5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负荷计算⽅法负荷计算⽅法加,⽽需将不同⼯作制的⽤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规定的⼯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之为⽤电设备功率P Nµ。
(⼀)长期连续⼯作制这类⼯作制的⽤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负荷⽐较稳定,如通风机、空⽓压缩机、⽔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般变动较⼤,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的。
对长期⼯作制的⽤电设备有P Nµ=P(2-9)N(⼆)短时⼯作制这类⼯作制的⽤电设备⼯作时间很短,⽽停歇时间相当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泵等。
对这类⽤电设备也同样有P Nµ=P(2-10)N(三)短时连续⼯作制⽤电设备这类⼯作制的⽤电设备周期性地时⽽⼯作,时⽽停歇。
如此反复运⾏,⽽⼯作周期⼀般不超过10分钟。
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断续周期⼯作制设备,可⽤“负荷持续率”来表征其⼯作性质。
负荷持续率为⼀个⼯作周期内⼯作时间与⼯作周期的百分⽐值,⽤ε表⽰0100%100%t t T t t ε=?=?+(2-11)式中 T ——⼯作周期,s ;t ——⼯作周期内的⼯作时间,s ;t 0——⼯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s 。
断续周期⼯作制设备的设备容量,⼀般是对应于某⼀标准负荷持续率的。
应该注意:同⼀⽤电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率⼯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负荷持续率的设备容量(铭牌容量)必须换算为同⼀负荷持续率下的容量才能进⾏相加运算。
并且,这种换算应该是等效换算,即按同⼀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换算。
由于电流I 通过设备在t 时间内产⽣的热量为I 2Rt ,因此,在设备电阻不变⽽产⽣热量⼜相同的条件下,I t ∝⽽在同电压下,设备容量P ∝I 。
由式(2-11)可知,同⼀周期的负荷持续率ε∝t 。
因此,P ε∝即设备容量与负荷持续率的平⽅根值成反⽐。
假如设备在εN 下的额定容量为P N ,则换算到ε下的设备容量P ε为:P P ε= (2-12)式中ε——负荷的持续率;εN ——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P ε——负荷持续率为ε时设备的输出容量,kW 。
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3c6f6f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d.png)
负荷计算公式一.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1. 单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dPe Q30=P30tanφS30=P30/cosφI30=S3 0/(1.732UN)2. 多组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P30=K∑p∑P30,i Q30=K∑q∑Q30,i S30= (P²30+Q²30)½ I30=S30/(1.732UN)注: 对车间干线取K∑p=0.85~0.95 K∑q=0.85~0.97对低压母线①由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80~0.90 K∑q=0.85~0.95②由车间干线计算负荷直接相加来计算时取K∑p=0.90~0.95 K∑q=0.93~0.973. 对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组①电焊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 Pe=PN(εN)½=Sncosφ(εN)½(PN.SN为电焊机的铭牌容量;εN为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cosφ为铭牌规定的功率因数. )②吊车电动机组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 Pe=2PN(εN)½二.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单相设备接在三相线路中,应尽可能地均衡分配,使三相负荷尽可能的平衡.如果三相线路中单相设备的总容量不超过三相设备总容量的15﹪,则不论单相设备容量如何分配,单相设备可与三相设备综合按三相负荷平衡计算.如果单相设备容量超过三相设备容量15﹪时,则应将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等效三相设备容量,再与三相设备容量相加.1. 单相设备接于相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Pe=3Pe.mφ( Pe.mφ最大单相设备所接的容量)2. 单相设备接于线电压时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①接与同一线电压时Pe=1.732Pe.φ②接与不同线电压时 Pe=1.732P1+(3-1.732)P2Qe=1.732P1tanφ1+(3-1.732)P2 tanφ2设P1>P2>P3,且cosφ1≠cosφ2≠cosφ3,P1接与UAB,P2接与UBC,P3接与UCA.③单相设备分别接与线电压和相电压时的负荷计算首先应将接与线电压的单相设备容量换算为接与相电压的设备容量,然后分相计算各相的设备容量和计算负荷.而总的等效三相有功计算负荷为其最大有功负荷相的有功计算负荷P30.mφ的3倍.即P30=3P30.mφQ 30=3Q30.mφ5施工用电准备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 线严格分开使用。
配电箱负荷计算公式
![配电箱负荷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3d438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配电箱负荷计算公式计算配电箱的负荷,需要使用以下公式:
1. 有功计算负荷(Pc):Pc=KdPe
2. 无功计算负荷(Qc):Qc=Pctg φ
3. 视在计算负荷(Sc):Sc=Pc2+Qc2
4. 计算电流(Ic):Ic=Sc/UN
以上公式中的符号代表的含义如下:
Pc: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Qc: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Sc: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Ic:计算电流,单位为A。
Pe: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单位为kW。
Kd:需用系数。
φ:功率因数角。
Sc2:视在计算负荷平方,单位为kVA2。
Ic2:计算电流平方,单位为A2。
UN:额定电压,单位为V。
请注意,不同情况下需用系数和功率因数角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
另外,以上公式中的符号和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和代入。
负荷计算的目的、方法以及原则,一网打尽!
![负荷计算的目的、方法以及原则,一网打尽!](https://img.taocdn.com/s3/m/4583c2f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9.png)
负荷计算的目的、方法以及原则,一网打尽!负荷计算目的和意义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负荷的统计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负荷计算结果对供电容量报装、选择供配电设备及安全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的作用。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1)计算变配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2)计算流过各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熔断器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设备的依据。
(3)计算流过各条线路(电源进线、高低压配电线路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线路电缆或导线截面的依据。
(4)计算尖峰负荷,用于保护电器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电动机的启动条件。
负荷计算方法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其中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最为简便;而二项式系数法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各台设备容量差别大的分支干线计算负荷时比较合理;在建筑配电中,还常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统计计算负荷。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负荷计算原则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原则计算设备功率: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
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
当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一般电力、照明负荷计算有功功率,应按未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低压总的设备功率、计算负荷。
否则计算低压总负荷时,不应考虑消防负荷。
当消防负荷中有与平时兼用的负荷时,该部分负荷也应计入一般电力、照明负荷。
单相负荷应均衡分配到三相上,当单相负荷的总计算容量小于计算范围内三相对称负荷总计算容量的15%时,全部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与三相负荷相加。
举例电线负荷:电力系统中的负荷一般是指的有功功率,而我们口头上长说的电线的负荷,一般是指它能承受的电流值,目前1KW相当于2A的电流。
负载计算方法
![负载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c0c13d6c175f0e7cd1377c.png)
7. 确定总降压变电所低压侧母线的计算负荷
Pca·7=KΣΣPca·6 Qca·7=KΣΣQca·6
Sca7
P2 ca7
Q2 ca7
注意:如果在总降压变电所6~10kV二次母线侧采用高压电容器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则在计算总无功功率Qca·7时,应减去补偿设
备的容量时Qc7 ,即Qca·7=KΣΣQca·6- Qc7
KL——负荷系数,用电设备不一定满负荷运行,此系数表示 工作着的用电设备实际所需功率与其额定容量之比;
ηwl——线路供电效率; η——用电设备组在实际运行功率时的平均效率。
24
实际上,上述系数对于成组用电设备是很难确定 的,而且对一个生产企业或车间来说,生产性质,工 艺特点,加工条件,技术管理,和劳动组织以及工人 操作水平等因素,都对Kd有影响。所以Kd只能靠测量 统计确定,见附录表3~5。上述各种因素可供设计人员 在变动的系数范围内选用时参考。
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 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 度,这是短暂工作的特点。如机床上的某些辅助电动 机(如横梁升降、刀架快速移动装置的拖动电动机) 及水闸用电动机等设备。这类设备的数量不多。
15
断续周期工作制(重复短暂工作制)
用电t0)相互交替。工作时间内设备温 度升高,停歇时间温度又下降,若干周期后,达到一 个稳定的波动状态。如电焊机和吊车电动机等。断续 周期工作制的设备,通常用暂载率ε表征其工作特征, 取一个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 即为ε ,即: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 需要系数法、二项式法、利用系数法、形状系数
法、附加系数法 需要系数法比较简便因而广泛使用。这里仅介绍
需要系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计算方法 供电设计常采用的电力负荷计算方法有:需用系数法、二项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单位产品电耗法等。
需用系数法计算简便,对于任何性质的企业负荷均适用,且计算结果基本上符合实际,尤其对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较小,且用电设备数量较多的用电设备组,因此,这种计算方法采用最广泛。
二项系数法主要适用于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大的场合,如机械加工企业、煤矿井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等。
利用系数法以平均负荷作为计算的依据,利用概率论分析出最大负荷与平均负荷的关系,这种计算方法目前积累的实用数据不多,且计算步骤较繁琐,故工程应用较少。
单位产品电耗法常用于方案设计。
一、设备容量的确定用电设备铭牌上标出的功率(或称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 N ,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额定的输出功率。
各用电设备,按其工作制分,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周期工作制三类。
因而,在计算负荷时,不能将其额定功率简单地直接相加,而需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的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之为用电设备功率P N μ。
(一)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设备有P N μ=P N (2-9)(二)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相当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有P N μ=P N (2-10)(三)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地时而工作,时而停歇。
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可用“负荷持续率”来表征其工作性质。
负荷持续率为一个工作周期内工作时间与工作周期的百分比值,用ε表示0100%100%t t T t t ε=⨯=⨯+(2-11)式中 T ——工作周期,s ;t ——工作周期内的工作时间,s ;t 0——工作周期内的停歇时间,s 。
断续周期工作制设备的设备容量,一般是对应于某一标准负荷持续率的。
应该注意:同一用电设备,在不同的负荷持续率工作时,其输出功率是不同的。
因此,不同负荷持续率的设备容量(铭牌容量)必须换算为同一负荷持续率下的容量才能进行相加运算。
并且,这种换算应该是等效换算,即按同一周期内相同发热条件来进行换算。
由于电流I 通过设备在t 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I 2Rt ,因此,在设备电阻不变而产生热量又相同的条件下,I ∝备容量P ∝I 。
由式(2-11)可知,同一周期的负荷持续率ε∝t 。
因此,P ∝负荷持续率的平方根值成反比。
假如设备在εN 下的额定容量为P N ,则换算到ε下的设备容量P ε为:P P ε= (2-12) 式中 ε——负荷的持续率;εN ——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P ε——负荷持续率为ε时设备的输出容量,kW 。
1.电焊机组电焊机的铭牌负荷持续率εN 有50%、60%、75%和100%等4种,为了计算简便与查表求需用系数,一般要求统一换算到ε=100%,因此其设备容量为N N cos cos P P S S ε=== (2-13)式中 P N ——电焊机铭牌上的有功容量,kW ;S N ——电焊机铭牌上视在容量,kV A ;ε100——其值为100%的负荷持续率(计算中取1);cos φ——铭牌的额定功率因数。
2.吊车电动机组吊车电动机的铭牌负荷持续率εN 有15%、25%、40%和50%等4种,为了计算简便与查表求需用系数,一般要求统一换算到ε=25%。
因此,其设备容量为2P P P ε== (2-14)式中 ε25——其值为25%的负荷持续率(计算中为0.25);P N ——吊车电动机的铭牌容量,kW ;εN ——与铭牌容量对应的负荷持续率。
例2-1 有一电焊变压器,其铭牌上给出:额定容量S N =42kV A ,负荷持续率εN =60%,功率因数cos φ=0.62,试求该电焊变压器的设备容量P ε。
[解]电焊装置的设备功率统一换算到ε=100%,所以设备功率为例2-2 某车间有一台10吨桥式起重机,设备名牌上给出:额定功率P N =39.6kW ,负荷持续率εN =40%。
试求该起重机的设备容量。
[解]起重机应换算到ε=25%,因此设备容量为2239.6P P ε==⨯二、需用系数法对于用电户或一组用电设备,当在最大负荷运行时,所安装的所有用电设备(不包括备用)不可能全部同时运行,也不可能全部以额定负荷运行,再加之线路在输送电力时必有一定的损耗,而用电设备本身也有损耗,故不能将所有设备的额定容量简单相加来作为用电户或设备组的最大负荷,必须要对相加所得到的总额定容量∑P N 打一个折扣。
所谓需用系数法就是利用需用系数来确定用电户或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方法。
其实质是用一个小于1的需用系数K d 对用电设备组的总额定容量∑P N 打一定的折扣,使确定出来的计算负荷P ca 比较接近该组设备从电网中取用的最大半小时平均负荷P max 。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P ca =K d ∑P N (2-15)在确定了设备容量之后,可分别按下列情况按需用系数确定计算负荷。
1.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用电设备组是由工艺性质相同、需用系数相近的一些设备合并成的一组用电设备。
在一个车间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用电设备分为若干组,再分别计算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其计算公式为ca d N,ca N ca ca ca N kW kvar kVA ),P K P Q P S I S ϕ⎧=⎪=⎪⎪⎨⎪⎪=⎪⎩∑∑ t an , AQca 公式错误,需要再乘以K d (2-19) 式中 P ca 、Q ca 、S ca ——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视在功率计算负荷;ΣP N ——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总额定容量,kW ;U N ——额定电压,V ;tan φ ——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I ca ——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电流,简称计算电流,A ;K d ——需用系数,由表2-2查得。
例2-3 已知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组拥有电压为380V 的三相电动机7.5kW 3台;4kW 8台;3kW17台;1.5kW10台。
试求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解]此机床电动机组的总容量为∑P N =7.5kW ×3+4kW ×8+3kW ×17+1.5kW ×10=120.5kW查表2-2中“小批生产的金属冷加工机床”项,得K d =0.12~0.16(取0.15),cos φ=0.5,tan φ=1.73。
因此得有功计算负荷 P ca =0.15×120.5kW=18.1 kW无功计算负荷 Q ca =18.1 kW ×1.73=31.3 kvar视在计算负荷 S ca =18.1kW /0.5=36.2 kV A计算电流ca I须要指出:需用系数值与用电设备组的类别和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计算时首先要正确判明用电设备组类别和工作状态,否则将造成错误。
例如机修车间的金属切削机床应该属于“小批生产的冷加工机床”,因为机修不可能是大批生产的,而金属切削属冷加工。
又如压塑机、拉丝机和锻锤等应属热加工机床。
再如起重机、行车、电葫芦应属吊车类设备。
2.多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在配电干线上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常有多个用电设备组同时工作,而各个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也非同时出现,因此在求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的计算负荷时,应再计入一个同时系数K si 。
具体计算公式为()()ca si di Ni i=1ca si di Ni i=1ca ca ca N 1,2,3,,)m m i P K K P i m Q K K P S I S ϕ⎧==⎪⎪⎪⎪=⎨⎪⎪=⎪⎪=⎩∑∑∑∑L t an (2-20) 式中 P ca 、Q ca 、S ca ——为配电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的有功、无功、视在计算负荷; K si ——组间同时系数,其值见表2-3;m ——该配电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上所接用电设备组总数;K di 、tan φi 、∑P Ni ——分别对应于某一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功率因数角正切值,总设备容量;I ca ——该干线或变电站低压母线上的计算电流,A ;U N——该干线或低压母线上的额定电压,V。
表2-3工矿企业各级组间同时系数K si注:无功负荷同时系数一般采用与有功负荷同时系数相同的数据。
在计算多组用电设备组的总计算负荷时,为了简化和统一,一般各组设备的台数不论多少,各组的计算负荷均按表2-2所列K d和cosφ的值来计算,而不必考虑设备台数少而适当增大K d和cosφ值的问题。
例2-4某机加工车间380V线路上,接有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30台,共100kW;通风机4台,共6kW;电阻炉4台共8kW。
试确定此线路上的计算负荷。
[解]先求各组的计算负荷1.金属切削机床组查表2-2,取K d=0.2,cosφ= 0.5,tanφ=1.73P ca.1= 0.2×100 = 20 kWQ ca.1= 20×1.73 = 34.6 kvar2.通风机组查表2-2,取K d=0.8,cosφ=0.8,tanφ=0.75P ca.2 = 0.8×6 = 4.8 kWQ ca.2 = 4.8×0.75 = 3.6 kvar3.电阻炉查表2-2,取K d=0.7,cosφ=1,tanφ=0 P ca.3= 0.7×8 = 5.6 kW查表2-3,取K ai=0.9,得总计算负荷3.对需用系数法的评价1)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只用一个原始公式P ca=K d∑P N就可以表征普遍的计算方法。
该公式对用电设备组、车间变电站乃至一个企业变电站的负荷计算都适用。
2)对于不同性质的用电设备、不同车间或企业的需用系数值,经过几十年的统计和积累,数值比较完整和准确,查取方便,因而为我国设计部门广泛采用。
3)需用系数法没有考虑大容量电动机对整个计算负荷P ca、Q ca的影响,尤其是当用电设备组内设备台数较少时,影响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二项系数法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