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教案

合集下载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legal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曹操短歌行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操《短歌行》 教案

曹操《短歌行》 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短歌行》的背景及作者曹操。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曹操的时代背景。

简述曹操的文学成就。

引入《短歌行》的创作背景。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曹操时代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学生阅读《短歌行》并了解其创作背景。

第二章:诗词解析2.1 教学目标分析《短歌行》的韵律特点。

解读诗中的意象与寓意。

2.2 教学内容分析《短歌行》的韵律结构。

解读诗中的意象与寓意。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短歌行》的韵律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读诗中的意象与寓意。

第三章:词句品味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句的品味能力。

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3.2 教学内容品味《短歌行》中的经典诗句。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经典诗句。

学生展示对诗句的品味成果,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诗词创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诗词创作的热情。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诗词。

4.2 教学内容分析《短歌行》的创作特点。

指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分析《短歌行》的创作特点。

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展示并互相评价。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进一步学习。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第六章:文学背景探究6.1 教学目标深入了解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

探究曹操创作《短歌行》的文学背景。

6.2 教学内容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介绍。

曹操的文学成就及《短歌行》的创作动机。

6.3 教学活动教师详细讲解东汉末年的历史背景。

学生研究曹操的文学成就及其与《短歌行》的关系。

第七章:诗歌形式分析7.1 教学目标掌握《短歌行》的诗歌形式。

理解其韵律、节奏和格律。

7.2 教学内容分析《短歌行》的诗歌形式。

讲解五言诗和七言诗的特点。

《短歌行》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短歌行》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短歌行》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句所流露出的曹操的思想感情。

2、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他曾经叱咤风云,几经起落,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无限风光。

作为军事家,官渡之战的辉煌难掩火烧赤壁,华容道败走的凄凉。

作为政治家,面对社会动乱、民生凋敝,他曾吟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千古悲音;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让人看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枭雄姿态。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舞台上,他是一个个性极度张扬的英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他就是—曹操。

他多重性格,让我们难以给他的品行下一个准确的定论,到底曹公何人?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掀开她神秘面纱的一角,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短歌行》,走近曹操。

二、作者简介采用简历形式介绍作者主要文学成就,代表作品,诗歌风格。

三、吟咏诗作,整体感知(1)自由诵读张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思绪回到1800多年前,想象自己就是一代枭雄曹操,入情入境的自由朗读。

(2)比较朗读生朗读,学生评价听录音,感受诗歌情感四、品析诗句,探寻情感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你能否用诗歌中的一个字概括诗人的情感?忧。

竟然是“忧”,这么一个具有豪迈气概,有着赫赫战功的人他到底因何而“忧”?你是从何处探知曹操心理的?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贤才难得(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从“青青……断绝”功业未就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山不厌高……天下归心”(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问题探讨:1、诗人为何要感叹人生短暂?此时的曹操已54岁,忧人生短暂,是感慨自己的壮志没有实现,感叹得不到贤士来帮助自己实现统一霸业。

面对短暂的人生,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一种积极进取,为国效力的人生态度,曹操面对人生短暂,他想到的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广招贤士,为我所用,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了解曹操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1.1.2 掌握《短歌行》的诗意、结构和韵律。

1.1.3 解读《短歌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1.4 领悟《短歌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1.1.5 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2.1 曹操生平简介1.2.2 《短歌行》的背景介绍1.2.3 诗歌的意象分析1.2.4 诗歌的修辞手法分析1.2.5 诗歌的主题与情感解读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2.1.1 引入:曹操生平简介,激发学生兴趣。

2.1.2 诗歌朗读:学生齐读《短歌行》,感受诗歌的韵律。

2.1.3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1.4 主题与情感讨论: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1.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法:讲解曹操生平背景和诗歌解析。

2.2.2 朗读法:通过齐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2.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思考能力。

2.2.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句分析,让学生掌握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3.1.1 教材:相关曹操《短歌行》的教材或诗词选集。

3.1.2 参考书目:曹操相关传记、诗词评论等。

3.1.3 网络资源:相关曹操和《短歌行》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3.2 教学材料3.2.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

3.2.2 教案: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步骤、方法等。

3.2.3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4.1.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4.1.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和逻辑思维。

4.2 教学反馈4.2.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短歌行教案(共25篇)

短歌行教案(共25篇)

篇1:短歌行教案【目标】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教学重点】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体味忧情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设疑讨论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

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1、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

当年,汝南名士许劭(三国曹魏时名士,喜评人物,)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

短歌行优质教案

短歌行优质教案

短歌行优质教案 《短歌行 》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 曲的名称。

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

以下是小编带来短歌行优质教案的相关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短歌行优质教案【1】 一.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 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

他以具有个性特色的古直悲凉的 诗句 ,抒发他政治家、军事家的抱负和胸襟,慷慨悲歌,雄伟壮阔,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诗歌 风格,正如前人所说“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短歌行》正是这种风格 的代表作品之一。

曹操《短歌行》有二首,这是第一首。

二.解题 在汉末动荡丧乱、分裂割据的社会里,曹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因而渴望贤 才,“唯才是举”,以成就其大业。

他曾多次下令求贤,这首《短歌行》其一也 可以视为形象的求贤令。

其诗通过宴会的歌唱生动地直抒“忧思难忘”的胸臆, 显现出他为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而产生的求贤若渴的心情。

三.反复诵读,总体把握 1. 指导朗读 2. 思考:全诗可分为几层?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全诗分为四节,首八句为第一节,写人生有限,诗人苦于得不到众多贤才来 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立功业。

次八句为第二节,诗人两次引用《诗经 》成句来表现求贤思想:一则求之不得而沉吟忧思,再则求之既得而以笙瑟 酒宴加以款待。

再次八句为第三节, 前四句写愁苦, 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 分别照应前两节。

最后八句为第四节,先以情景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后则披肝沥胆, 表白自己能容纳贤才,使天下归心统一。

四.研读 (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欢宴之际,感到年华易逝,慨叹人生短暂如朝露易干。

这是表现及时行乐的 思想吗? 不是,这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建安时期的作家,常常感 到人生短暂,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曹操如此,他的儿子曹植也如此,曹植《求自 试表》云:“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身名并灭。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精选5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精选5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菁选精选5篇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1、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忧”。

2、引用诗句、妙用比喻、巧用用典故来表达感情的技巧。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的确如此,当今时代是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么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期,被称为“治世之能臣”的曹操又是怎样对待人才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短歌行》,体会他求贤若渴的心情!二、解题“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音节的长短区分。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知人论世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下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天空,回到三国,与曹操对话。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营造氛围: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曹操吟唱《短歌行》片段。

(鲍国安的吟唱,慷慨悲凉,扣人心弦。

曹操当年是不是也是这么唱的?请大家注意,《短歌行》这首乐曲在东汉时期是怎么个唱法已经失传了,鲍国安演唱的《短歌行》是现代人重新谱曲演唱的。

)(指出版本的区别,见幻灯片。

)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

(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无读错的字音。

)3、教师范读或播放名家诵读。

学生齐读课文。

4、大家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本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明确:忧(板书)——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5、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短歌行》。

(2)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作者曹操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短歌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短歌行》的意境和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情怀。

(2)认识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短歌行》。

(2)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曹操的生平和思想。

(3)分析《短歌行》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短歌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深入理解《短歌行》所表现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曹操的生平和事迹。

(2)阐述曹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短歌行》,感受其韵律和气势。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短歌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曹操的英雄气概和豪放情怀。

(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培养自己的品格和情怀。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短歌行》。

2. 写一篇关于《短歌行》的赏析文章,不少于300字。

3. 深入了解曹操的其他文学作品,下节课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分享,评价学生对《短歌行》的朗读、背诵以及诗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观察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赏析文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曹操英雄气概和豪放情怀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完整版)曹操《短歌行》教案.doc

(完整版)曹操《短歌行》教案.doc

曹操《短歌行》教案甘泉县职业中学吴雪青《短歌行》曹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知识与能力】1.理解曹操的 " 忧" 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 , 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2.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诗中情调的起伏、断续、变化的特点。

3.能够客观全面的评价曹操这一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感知情调;讨论分析,鉴赏形象。

灵活点拨,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珍惜光阴、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形象。

探究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诗歌中运用典故、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环节活动一: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教师导课: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浪一花淘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在三引入足鼎立的政治舞台上 , 他堪称一个拥有文韬武略的英雄;在古代新课文学的长廊中 , 他又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他曾经叱咤风云 , 他死后功过成败至今还令人评说不尽。

问题一:同学们能告诉我他是谁么?问题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他的哪首诗?问题三:谁能简单回顾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活动二:播放多媒体听课文录音二活动三:讲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体新课会诗人的情感的同时寻找本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聆听在聆听和小声哼唱中同学们已经慢慢地走入了三国,走入了那个群雄逐鹿、诸侯激战的时代,走入了那个“乱世出英雄”的动乱岁月,也走近了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曹操。

(回顾上堂课内容)答 1:曹操答 2:《短歌行》答 3: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均用铁锁连舟之后, 53 岁的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席间有感而发,作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于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词却被人们广为传唱!边看聆听注意字词读音。

[总结范文]短歌行教案6篇

[总结范文]短歌行教案6篇

[总结范文]短歌行教案6篇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短歌行》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特色。

2.背诵本诗歌。

3.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难点: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透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情绪。

教学方法:①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②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教学用具:磁带、录音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演义》卷首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就应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曹操:老师总结,并启发他们去联系:我们学过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有《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祢衡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

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其实小说戏剧不必须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述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

二、解题1.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2.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全文,梳理文意。

2、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的豪情,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学习本诗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解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诗的风格、诗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

)一、整体感知[预设互动1]美美地忆一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脱口说出对他的评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汉臣贼子”。

周瑜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裴松之认为:“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如是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毛泽东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鲁迅先生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以学激思请写出你的疑惑,由组长整合后交老师。

三、合作学习[预设互动2]美美地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情感真挚,境界开阔,慷慨深沉。

[预设互动3]美美地思1、通过朗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诗人心中之“忧”,他到底在忧什么?是如何解忧的?第一步:自己诵读诗歌,寻找问题关键。

第二步:小组交流合作,商定问题观点。

第三步: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探讨。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优秀7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优秀7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菁选优秀7篇《短歌行》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计的说明《短歌行》是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按照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先后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基础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是了解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是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教育学生要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基于上述“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旨,揭示诗人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表现手法掌握不好的现状,我们把难点定在探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上。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②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探究,得出答案③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常山赵子龙于曹营几十万大军中救出吴蜀后主刘禅,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无比威猛,于是感慨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正是曹操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义举。

这是小说中曹操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作,看看其内心深处是如何渴求贤士的,感受一下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这次秀丽的我为您带来了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挂念,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短歌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找到本诗的诗眼“忧”,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诗人人物形象和诗歌情感(2)简洁了解建安风骨和歌行体的特点,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中常用手法:比兴、用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新旧学问联想、师生共读、反复吟诵等方式进行文本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感受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乱世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引导同学树立时不我待、应有担当的人生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的“三忧”(人生苦短,求贤不得,功业难成),体会诗人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兴的手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过曹操的哪些诗句?《观沧海》《龟虽寿》结合你之前的阅读经受,曹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从名著、电视剧等分析)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简洁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看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确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我们必需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解题:1诗歌体裁:歌行体“行”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与“歌”并称,可配乐唱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

“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依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通常长歌吵闹奔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们可以从音律节奏和风格来推断长短歌行。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篇一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篇二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

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

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

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短歌行篇一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课前先发“补充阅读材料”,板书题目、作者)?一、熟悉诗歌1、导入: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自唱《短歌行》。

(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叫2个学生个读诗歌。

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

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过渡语:……之后,我们再来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1、讨论分析“名句”。

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结合板书,提问: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9篇】《短歌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预习(课前印发资料)(一)看课文注释,给生字注音(幻灯片)譬(pì)如朝露青青子衿(jīn) 呦呦(yōu)鹿鸣何时可掇(duō) 契(qì) 阔谈?(yàn)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二)了解曹操,知人论世(三)曹操“横槊赋诗”的背景(四)解释题目板块二:品析诗歌(怎一个忧字了得)(一)初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哪一个字可以作为全诗的诗眼?2、文章几次写“忧”?分别是什么?(二)品读师生合作,品析诗歌。

在品析诗歌过程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写忧呢?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

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三)美读1、基本二二节拍。

2、注意节奏与轻重的变化。

3、注意停顿与延长的变化。

板块三:课外延伸结合学习过的《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撰写一幅评价曹操的对联。

教学难点:篇二1、背诵全诗。

2、理解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短歌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本诗歌。

2、过程与方法: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教学难点: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②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短歌行》教案(优秀10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10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短歌行》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短歌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以俗语引入对作者的介绍):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devil”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把“魔鬼”翻译为曹操呢?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曹操。

(展示幻灯片)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合作学习、赏析诗歌:(微观入诗)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2.大家再一起来听听录音,听完后我会请同学起来回答朗读带读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受?和刚才这位同学读的一样吗?你觉得怎么读这首诗歌会更好?明确:要把那种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节奏多二二式,语速要慢点。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体会曹操四言诗的语言风格特点。

2.分析、品读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

3.学习、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4.理解诗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背诵《短歌行》。

教学重点:1.分析、品读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

2.学习、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1.曹操的真挚感情与高尚情操。

2.丰富学生的诗歌积累与文化素养。

教学方法:品读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语: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纷争不断,各路英雄各显神通,意欲荡平宇内,一统天下。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建安十三年,即公元 208 年,正值赤壁大战的前夕。

曹操带领文武将士,陈兵江上。

这天夜里,月光皎洁,风平浪静,澄江如练。

曹操与诸将士饮酒狂欢,纵论天下。

此情此景,曹操来了兴致,取槊立于船头,满饮三杯,在将士面前慷慨高歌,他所唱的就是后来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短歌行》。

二、老师范读:(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英雄的黎明》,老师亲自上场,如陶醉状,深情诵读)三、学生齐读:这《短歌行》本来是古乐曲的名称,属于汉乐府旧题。

曹操的《短歌行》,虽然借用了乐府旧题,抒发的却是自我的情感。

这种运用乐府旧题来补做新词的诗歌,就是所谓的“拟乐府”。

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其中,这一首名气最大,流传最广。

全诗一共四节,每一节八句,层层递进,情感浓烈,含蓄婉转,意蕴深长。

下面有请同学们一起来品读一下。

四、分节品读:1.品读第一节:(教师点评并提问)诗人一开篇就表现出一副愁苦不堪的样子。

一边享用美酒佳肴,一边慷慨高歌。

此情此景,按理说应该让人感到快乐,可是曹操却以悲凉的情调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感叹,情绪的这个陡转,好像有些突兀。

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八句的呢?明确:其实,诗人的这种心理很好理解,因为越是快乐的时光,越容易让人产生时光易逝的感慨。

人生苦短,不经意中,日子一天天就过去了。

正如早晨的露珠,常常无声无息地消失。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

曹操《短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曹操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分析《短歌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解读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运用文本分析,解读诗中的象征和隐喻。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曹操的文学才华和人文精神。

感受《短歌行》中的忧患意识和英雄气概。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曹操生平简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短歌行》背景:描绘战争场景,表达英雄情怀。

2.2 课文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2.3 文本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如“短歌”、“行”等。

解读诗中的寓意和哲理:如英雄短暂的一生、对未来的思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曹操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短歌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

诗中的意象和寓意的解读。

3.2 教学难点诗中象征和隐喻的理解和解读。

对诗歌情感和哲理的深入感悟。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曹操的生平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有何独特之处?4.2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现个性化的理解。

4.3 文本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引导学生思考其寓意和哲理。

探讨诗中的英雄情怀和忧患意识,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短歌行》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选择其他曹操的诗作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其文学风格和主题。

5.2 评价通过课堂讨论、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关注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的表现,鼓励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六、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世之杰,非常之作——曹操《短歌行》赏析授课对象:教学目的:了解曹操和建安文学特点,掌握《短歌行》的诗歌内容和情感,感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魅力。

教学内容:一、作家作品介绍二、《短歌行》内容分析和情感把握三、《短歌行》的深刻内涵教学重点:诗歌内容和情感、深刻内涵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盖世英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汉篡逆”、“巨奸大滑”。

但,也不断有人为他翻案,毛泽东和鲁迅就对他极为赞赏。

他是谁呢?他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借着官渡大战胜利后的声威,以及成功统一北方后形成的昂扬的战斗意志与雄厚的军事实力,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列阵长江之岸,要一举荡平孙权刘备的势力。

大战前夕,曹操设宴犒劳众文臣武将,酒宴进行至半夜,忽然听见夜空中传来鸦鹊的叫声,一会儿,鸦鹊往南飞去。

此情此景激发了曹操的灵感和思维。

他手持长矛走出营帐,面对浩瀚的天宇和苍茫大地,当场赋诗一首。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短歌行》。

一、超世之杰与非常之作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是影视作品中对这首《短歌行》的演绎。

(插入视频)这段视频中,扮演曹操的是张丰毅,他吟诵的《短歌行》,慷慨激昂,富有气势。

我们说,张丰毅的这种处理不是随意的,《短歌行》这首诗歌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诗歌的这种特点,与曹操的胸怀和气势有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坛特点有关。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连年战乱,社会动荡,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

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么一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时代中,涌现了一批胸怀宏伟抱负、奋发努力、富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曹操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位。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公元155年—220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曹操是“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

这是非常高的一种评价。

曹操在北方实行了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等一系列进步的政策,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使残破的北方日渐恢复,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统一了北方。

在他有生之年,奠定了统一南方的物质基础。

曹操一生戎马倥偬,在汉末风云突变的乱世中纵横驰骋三十年, 成了一方霸主。

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

从军事理论到战争实践, 都取得卓越的成绩。

不可否认,曹操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不管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在小说中用艺术处理手法突出放大了他的“奸诈”一面的曹操。

曹操具有雄才大略,具有宏伟的抱负。

他站立的高度是远超一般人的,他的境界也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

在当时而言,可谓独步天下的英雄,一位“超世之杰”。

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在当时而言,还是一位独步天下的作家,他是当时建安文学的代表性的人物。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当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建安七子”如王粲、孔融、陈琳等也大都死于建安年间,这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时期的一些文人,多受曹操的影响,有一颗热情的心,想干出一番事业。

这些文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国家危亡,更加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诗中多有雄心壮志,想建功立业,实现宏伟政治抱负,开辟一个新时代。

当时的很多作品有着共同的特点:风骨遒劲,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

这种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

在这一时期的文学舞台上,曹操是当之无愧的领衔主演,他的作品正是“建安风骨”的典型作品,像《短歌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歌流传很广。

毛泽东对曹操的诗歌赞叹不已:“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短歌行》就是如此的一首诗歌。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古代很多文人都用这个乐府旧题进行过创作,作品很多,但以曹操的作品最为出名,他的这首诗歌正如毛泽东的评价:“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堪称“非常之作”。

究其原因,可能就与英雄人物的那种胸怀、气魄有关,与棱角分明、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有关。

二、慷慨激昂的《短歌行》(一)内容分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平调曲》。

这是一首四言诗,全诗共32句,八句为一层次。

我们就按照这个层次,八句八句地进行分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当:对着。

去日:过去的日子。

苦多:恨多。

苦:感到痛苦、烦恼。

慨当以慷:即为“慷慨”,这里形容歌声激越。

这八句的意思是:面对美酒与乐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内心的忧愁长久难以散去。

靠什么来排忧解闷?唯有喝酒方可解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衿:同"襟",古称衣服的交领。

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后来以“青衿”指代读书人。

苹:艾蒿。

这八句的意思是:穿着青领衣服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牵挂。

只因为你的缘故啊,让我思念到如今。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相呼相鸣。

我要是有了嘉宾,一定要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缠绵深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

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是比喻了对读书人、对“贤才”的思念。

曹操的引用,实在是太巧妙了。

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曹操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又自己加上“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二句,便把本是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了。

“呦呦鹿鸣”四句是《诗经·小雅·鹿鸣》中诚恳热情欢宴宾客的诗篇,曹操又信手拈来,表示自己期待贤者的热诚。

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八句虽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但他借用典故,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

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沉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

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中:中心,内心。

“越陌”句:这句说客人远道来访。

阡、陌:都是田间的道路。

枉用相存:枉劳存问。

枉:屈驾。

用:以。

存:问候。

契阔:聚散。

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谈宴:饮宴谈心。

旧恩:旧日的情谊。

这八句的意思是:那皎洁的月亮呦,何时可以摘取呢?因此而忧心啊,一直不曾断绝。

来吧朋友!越过那田间小道,别管他阡陌纵横。

有劳你枉驾前来,让我们永远相依。

欢饮畅谈,重温那往日的情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匝:周。

周公:姬旦。

周武王之弟,虚心招纳贤才,辅佐成王治理天下。

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

归心,人心归服。

这八句的意思是: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显得黯淡了,一群鸦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大海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广。

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在寻找寄身之地。

动乱时期,那些人才的寄身之地是哪里呢?在这首诗歌里,答案是明确而肯定的,就是曹操。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借用《管子形解》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撑起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曹操忧愁人才不够用,明确表达尽可能多地招纳人才的愿望,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史记鲁周公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日: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忧恐失天下之贤人。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

这句话字面是说,洗澡要多次拧干长发,吃饭要多次吐出口中所含的食物,意思是为了招待来访的贤士,连洗一次澡、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便以“吐哺握发”形容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作者在这儿引用这个典故,说贤才应多多益善,以周公的求贤若渴来表明自己同样有渴望贤才帮助建功立业的心思。

以上是我们对《短歌行》内容的分析,下面我们来看看诗歌表现出来的情感。

(二)情感把握我们先来找一找: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表示情感的一个词是哪一个?诗中出现得最多的表示情感的一个词是“忧”字。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

曹操反复写到“忧”,并且说这种忧“不可断绝”,可见他胸中之忧何其重,何其深。

那么他“忧”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忧”?如何解忧?能否解忧?“忧”是不是消极的表现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1、“忧”的内容。

通观全诗,我们可以发现,曹操在这首诗中的忧有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为人生苦短而忧。

其二,为贤才难得而忧。

其三,为功业未就而忧。

对于曹操来说,这三种内容的“忧”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人的一生有多少时光?可是时光易逝,人生短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是如此短暂的存在。

逝去的日子越快越多,有生之日就越短越少。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陷入苦难无望之境或对生活平淡之极、无聊之极、厌倦之极,那他对有生之年的短暂和稀少也许会不动情色,而当一个人的生活处在快乐之中或人生尚有未曾实现的愿望、抱负,那么他对时光的疾逝、人生的短暂,就会大悲大痛。

“去日苦多”正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大悲大痛的心境。

诗歌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开始,大量的文字都在表达招纳贤才的急迫心情,我们在刚才对诗歌进行内容分析时已经讲得很多了。

诗歌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以“周公”自比,要一统天下。

曹操手下有许多人才,但如果要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大业,自然是希望人才多多益善。

我们前面说了,曹操在当时可谓是独步天下的英雄,他具有雄才大略,宏伟抱负,他的政治理想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才帮他一起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