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
桥课文原文及阅读答案
![桥课文原文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abaf5d83d049649a665897.png)
桥课文原文及阅读答案《桥》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课文,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示意义,下面是桥课文原文及阅读答案,欢迎参考阅读!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似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工地惊醒。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在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一嗓子,100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
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声:“党员也是人。
”有人响应:“这不是拍电影。
”竟没人再喊。
100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是个党员?你最后一个走。
”小伙子狠狠地瞪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
水,爬上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
小伙子被吞没。
老汉好像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她儿子。
试题:1.试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将这篇小说分为四个层次.2.这篇小说设置的典型环境是:3.这篇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4.文中与结尾处点出的“儿子”相照应的地方是:5.文中最悲壮的情节是:6.你认为文中最震撼人心之处是:7.文中的写“水”的句子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他们写在下面:8.你认为这篇小说构思的最妙之处在哪里?答案:1.试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将这篇小说分为四个层次.1—7 8—16 17—26 27—302.这篇小说设置的典型环境是:山洪暴发的环境3.这篇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临危不惧一心为民不徇私情舍己为人4.文中与结尾处点出的“儿子”相照应的地方是: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5.文中最悲壮的情节是:突然,那木桥轰地塌,小伙子被吞没.老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他.白茫茫的世界.6.你认为文中最震撼人心之处是:一个老太太被人搀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7.文中的写“水”的句子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将他们写在下面: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老汉的胸膛.8.你认为这篇小说构思的最妙之处在哪里?设置悬念,前后照应.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桥》课文内容-五年级课文《桥》原文
![《桥》课文内容-五年级课文《桥》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717a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4.png)
《桥》课文内容|五年级课文《桥》原文在人教版学校课本,《桥》是学校五班级语文下册(课文),下面是五班级课文《桥》原文,欢迎阅读。
《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慌张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靠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护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嘶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慢慢窜上来,放纵(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jiū)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dèng)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头颤抖,开头苦痛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终,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淹没了。
老汉好像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淹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chān)扶着,来这里祭(jì)奠(diàn)。
她来祭祀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老师点拨《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
以人群慌张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终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b640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8.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员在面对洪水肆虐时,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主人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英勇的举动,展现了共产员的高尚品质,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优秀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共产员的形象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共产员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共产员精神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赞美和崇敬英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老共产员、肆虐、共产员、英勇、无私奉献等。
2.课文理解:主人公在面对洪水时的心理活动、坚定信念和英勇举动。
3.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主人公的英勇行为。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增强学生的语感。
2.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3.作业设计:准备相应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随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共产员的认知,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在面对洪水时的心理活动、坚定信念和英勇举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课文
![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桥》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74589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8.png)
桥。
走在桥上,只见桥下是一片平平的湖面,静静地伫立着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树根藏在湖水之中,犹如一个翠绿的帐篷。
桥的上面散发着淡白的气息,缓缓地漂流,清澈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河流中游动的鱼儿把水纹激起,如何憩息如何欢畅。
桥身不大,宛如一把轻柔的扇子,俯视桥上,垂涎于那里可以看到来
来往往的车辆,可以听到令人舒畅的唤醒,仿佛在向桥头表达对美景的感
恩之情。
走在桥上,只有对着大自然的颂歌,只有对着桥头的一汪碧水的祈祷。
桥,是一座伟大的工程,是一座联系千里家园的桥梁,它用自己的智慧和
美丽的创造,给我们带来欢乐,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课堂教学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课堂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945629ba1aa8114431d962.png)
他 像 一 座 山
在势不可当的洪水面前,在惊慌失措的 村民面前,我仿佛看到老汉—— 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 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 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 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 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 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 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 。
难道他 。 不爱他的 儿子吗? 。
• 在洪水面前,老支书选择了让村民先走; • 在群众与党员面前,他选பைடு நூலகம்了 ( ); • 在自己与小伙子之间,他把生的希望 ( ); • 唯一没有想到的是( ), • 老支书真是( )!
此时,你会觉得这是怎样的桥?
他像一座桥,一座联结生命的桥。 他像一座山,一座屹立不倒山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丫着他们 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 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 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仔细读课文,找出描写老汉的语句,边读 边品悟: • 这是一位_________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 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桥
这是一座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 起的不朽的生命之桥!是老支书将 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这 座桥也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 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
一座山
我不知道 你的姓,你的名 但我知道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 ——老汉! 啊,老汉! 你是一座山 一座镇定的山 征服了肆虐(nüè)的洪水 一座刚毅的山 抵挡了可怕的灾难 更是一座深情的山 饱含着宽广无私的爱 啊,老汉! 你将牢牢驻留在 我们心间 永远,永远!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 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 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 只豹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概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bd44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c.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说课概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洪水肆虐时,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桥梁,让村民们撤离的故事。
课文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文中的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如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恐惧心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的发展线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主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
2.突破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素材。
2.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卡片、图片等,用于角色扮演等活动。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关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资料,用于拓展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洪水肆虐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灾害的可怕。
然后引入课文,讲述一位老共产党员在面对洪水时,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毅然决定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桥梁,让村民们撤离的故事。
《桥》(教案+学习单)
![《桥》(教案+学习单)](https://img.taocdn.com/s3/m/a7d80ca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8.png)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虽然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在情感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在朗读和表演中融入情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课文中所传递的精神。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无私和勇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学生在理解老支书形象时,可能难以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联系起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运用描写手法时,可能难以把握如何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融入文本,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示例。
举例:
-针对抽象词语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示这些词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如“老支书神态自若,指挥若定”,理解老支书在危难时刻的冷静和果断。
-学习并运用“无私无畏”、“英勇献身”等词语,结合实际情境进行造句,加深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2.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课文中较为抽象的词语和成语的理解,如“神态自若”、“指挥若定”等,需要联系实际情境帮助学生具体化理解。
-在分析老支书形象时,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人物事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老支书形象的理解。
桥课文内容介绍《桥》课文主要内容
![桥课文内容介绍《桥》课文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5c4a12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a.png)
桥课文内容介绍《桥》课文主要内容(一)《桥》是谈歌写的小小说,被入选人教版五年级课文。
以简洁生动的语言、生动具体的描写震撼了人心; 赞颂了老汉与儿子的精神品格。
文章内容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号人很快排成一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二)关于课文16课桥(已选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6课)本文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三)作者简介谈歌,原名谭同占。
1954年出生,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
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在河北省龙烟铁矿西二区小学、宣钢铁厂第一小学读完小学段,又在河北宣化第四中学读完中学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组 16《桥》词句解析 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组 16《桥》词句解析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efb6ba00975f46527d3e1bf.png)
《桥》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在山洪暴发时“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里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中、在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急情景,也为下文写木桥的轰塌埋下了伏笔。
二、对词语的理解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课文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狂奔:迅猛地奔跑。
本课是形容洪水奔流而下、势不可挡。
狞笑:凶恶地笑。
本课是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拥戴:拥护推戴。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本课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的响声。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阻挡。
跌跌撞撞:形容走路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