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上课讲义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df5543f12d2af90242e66a.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 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项目评分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 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c215c12e87101f69e31957f.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d8541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b.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前言急诊室是医院中最复杂、最忙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往往需要医护人员在高压下迅速作出决策。
而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在早期识别患者危险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治疗方案,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本文将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系统是指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体温等)进行定量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系统。
早期预警评分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比如心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通常包括常规测量的生命体征,将这些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出一个得分,根据得分来确定患者病情的稳定性及危险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改良版,由英国杜伦大学医院神经科的Jones等人在1997年设计。
MEWS 评分的项目包括呼吸、心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况等五项,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得分分布在0~14分之间。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将常规的生命体征与患者意识状况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急诊室是最常用到MEWS评分系统的地方之一。
由于急诊室的工作高度集中和复杂,常常需要急诊医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而MEWS评分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危险提醒,识别患者危险状况,从而启动早期干预。
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使用,医护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风险,尤其是在预测心脏骤停、呼吸衰竭以及休克等情况时。
此外,MEWS评分系统还可以为医生提供较好的患者筛查工具,帮助医生分离出需要更严密监护和治疗的高危及低危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094be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d.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急诊内科是医院重要的门诊科室之一,负责对急危重患者进行急救抢救和治疗。
在这一环境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并及时干预,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为急诊内科患者的病情多变,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发现患者存在生命体征异常的情况。
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需要一种有效的评分系统,帮助护理人员早期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MEWS的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由皇家免疫学会(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评分系统,旨在帮助医院的护理人员早期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
MEWS评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率、体温和意识状态)进行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累加起来,得出患者的总分。
根据患者的总分,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干预。
评分的范围一般在0-13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命体征的异常程度越高,需要及时干预的可能性也越大。
MEWS评分系统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操作、方便推广,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只需要通过常见的医疗仪器来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即可。
而且,MEWS能够对多种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情况。
MEWS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水平MEWS评分系统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高效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决策,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和判断水平。
通过多次应用MEWS评分系统,护理人员可以逐渐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加强对患者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3. 降低误诊漏诊的风险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d2bd8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3.png)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是指在急诊患者到达医院后,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以
确定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适时、准确的医疗护理服务。
校正改良早
期预警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用于对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以确定患者
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本文将讨论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施效
果。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快速、简单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
该评分法主
要考虑患者的血压、呼吸率、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通过将这些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得分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这种评估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以在短时间
内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帮助医护人员快速确定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
分级,可以将危重患者和急需治疗的患者优先安排在前,同时减少对轻症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整体的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分配资源,合理
安排患者的就诊顺序,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可以提高急诊的管理效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可以为医院提供有关患者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和数据可以归纳总结,用于医院的管理
和决策。
可以根据患者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来调整医疗资源的分配,优化医疗队伍的排班
和配备,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73f0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1.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对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关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已经成为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重要工具。
MEWS是一种通过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来评估病情严重性和预测患者病情发展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危重患者并进行及时干预,从而降低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MEWS的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MEWS的原理和意义、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推广和挑战以及对患者护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MEWS的原理和意义MEWS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分,旨在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体温、收缩压、意识状态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根据不同的生命体征数值,给予相应的评分,然后将各项评分相加得到总分,从而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性。
MEWS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危重病患者,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病患者因病情恶化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MEWS还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二、MEWS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 MEWS的测量与评估2. 基于MEWS的干预措施根据患者的MEWS总分,医护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当患者的MEWS总分较低时,可以采取观察和监测的措施;当患者的MEWS总分较高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增加监测频率、增加患者的护理人员等,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 MEWS的推广和挑战MEWS的推广需要医疗机构的积极参与和鼓励。
医疗机构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MEWS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积极应用MEWS,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MEWS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医护人员需要对MEWS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正确应用MEWS评估患者的病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b849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8.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文献综述发现早期预警评分在患儿急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急诊科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相关数据。
结果分析显示实施改良后的预警评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讨论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实施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
实施效果评估表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科患儿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意义在于为急诊科提供更有效的诊疗手段,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完善评分体系并推广到更多医疗领域。
结论总结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提高患儿急诊护理质量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科、患儿、实施效果、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实施效果评估、研究意义、展望、结论总结、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在急诊科患儿中,早期预警评分是评估患儿疾病严重性和预测病情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提高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入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对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急诊科患儿中常见疾病复杂多样,有些疾病症状隐匿,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出现危急情况。
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适应急诊科患儿的特点。
有必要开展关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以探讨其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前景,为提升急诊科患儿的诊疗水平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人流量大的科室之一,患儿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
早期预警评分被广泛应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风险,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666b9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4.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引言急诊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
在急诊内科,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复杂、状况多样,传统的护理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有效地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并将其应用在急诊内科患者的护理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将围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一、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和意义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EWS)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定量评估,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方法。
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是在早期评估患者危险度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在临床实践中,早期预警评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内容和特点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在传统早期预警评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而成的,它包括了更多患者相关的指标和更科学的评分标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呼吸、循环、神志、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量评估,可以对患者危险度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综合考虑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2. 易操作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采用了简单易操作的评分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评估。
3.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采用了更科学准确的评分标准,能够更加敏感和特异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4. 易推广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体系易于推广和普及,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类患者。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ddc1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f.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研究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急诊科患儿的诊疗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患儿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表现出病情波动快、病情变化大、对治疗反应敏感等特点。
对急诊科患儿的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医疗机构纷纷引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以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为提高急诊科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一、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意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来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识别患者病情的变化,提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
在急诊科患儿中,病情的变化可能更为迅速和剧烈,因此使用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实施效果为了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患儿中的实施效果,我们选取了某市某医院的急诊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作为实验组,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该系统的实施效果。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在急诊科入院后,首先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分,得出相应的评分结果,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定期对患者进行评分,以判断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未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则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抢救治疗。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
通过及时的评分和调整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得到了更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2.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该系统的患儿。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21b94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6.png)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急诊预检分诊是医院急诊科的重要环节,它关乎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围绕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展开讨论。
一、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是一种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进行评分,来确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
实施该方法的首要步骤是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评分标准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全面、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信息,然后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后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二、实施效果的评估1. 对患者的影响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及时地识别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能够更快地采取急救措施。
这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快地得到急救治疗,减少了因病情延误治疗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2. 对医护人员的影响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使得医护人员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工作更加有条理、高效。
他们能够通过评分结果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可以更加迅速地做出治疗决策,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评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三、局限性与改进尽管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评分结果受到医护人员主观认知和操作技能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误差。
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需要进一步的统一和规范。
对评分结果的使用和分析也需要更加科学和系统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实施效果,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评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评分标准,使评分结果更具可靠性和实用性。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3f65ed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5.png)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早期预警评分(Early Warning Score, EWS)是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常用的一种工具。
它是一种通过多种生命体征指标,以便快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的方法,以便在可能出现危机之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早期预警评分被广泛应用,并且已经得到了改良,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几种不同的版本,包括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和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等。
在这些评分中,每个评分指标的权重不同。
一些评分系统还将年龄和患病历史等因素考虑在内。
但是,无论使用哪个评分系统,评估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体温、神志、氧饱和度等多种指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有助于保持急诊内科患者的安全。
当评分值高于预设的阈值时,护理人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患者状态恶化并降低患者的风险。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进一步测试和监测、调整治疗计划和转诊至重症监护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也有利于护理人员的通信和协作,因为患者的状况能够清晰地反映在其评分中。
此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也有助于优化急诊内科患者的治疗计划。
根据评分结果,护理人员可以确定特定的治疗计划,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例如,当评分表明患者出现呼吸问题时,护理人员可能会安排进行氧气治疗或使用呼吸机协助。
当评分表明患者循环不良时,护理人员可能会使用点滴输液和进行循环支持。
在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时,护理人员需要确保准确和及时地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并适当地采取预防措施。
此外,护理人员应注意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以平衡评分和患者自身状况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浅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
![浅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08a87869b6648d7c0c74638.png)
浅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临床工作中患者病情复杂多变, 护理人员如能早期识别患者病情变化, 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可以避免一些严重的不良事件, 有效地改善临床结局。
但单纯以轻、中、重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变化速度, 即使同一患者不同医生或护士的判断结果也有很大出入。
1999 年英国提出建立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warning scoring, EWS), 同年提出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 MEWS)。
MEWS 是一个患者快速评分系统, 不受场地、设备、仪器的限制, 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预后预测准确性高、方法简单, 在危重患者鉴定中应用广泛。
本文就目前临床对MEWS 评分系统的应用进行如下综述, 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1 MEWS 评分系统的组成MEWS 是一种快速床边评估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情况进行测量和评定, 总分为0~14分。
五个生理指标具体评分标准, 见表1。
对ICU 的患者还可增加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 和尿量(urint output, UO) 的观察项目。
目前各研究者多将MEWS 5 分作为病情危重的区分点, 而王承辉等则提出将4 分作为区分病情危重度和收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及预测患者死亡危险的分界值, 彦志文等则提出MEWS 7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
但所有研究结果均提示MEWS 的评分越高, 病情越重, 病死率越高。
临床护士及时发现这些指标变化, 医疗团队及时采取有效干预, 对减少死亡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MEWS 评分的临床有效性MEWS 评分包括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五个生理指标。
国内学者黄文祺却提出将体温作为对患者评估的一项标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急诊住院患者的危险程度;同时由于对呼吸频率的正常范围定义(MEWS 评分为9~14次/min, 我国为12~20 次/min) 不同, 也可能导致影响评分的效能。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综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46a142fe4733687e21aa63.png)
种医疗行为包括现场病情诊断 、 评估 , 以及采取相应 的急救措 施 ,均 因现 场状 况 各异 而 无法 形成 统 一 的
规定 , 从 而对 抢救 成功 缺 乏统 一 的标 准 , 只 能参 考 院
N E WS评 分 是 院 内采 用 的 一个 病 情快 速 评估 系 统, 基 本 评 价指 标 仅 仅 是 意识 、 心率 、 血压 、 体温 、 呼 吸等基础 生命 体征 。 衡 量评价 系统 优劣 的重要 指标 是 R O C曲线 下 面积 , 曲 线 下 面积 越 大 , 表 明该 评 价
天 ,尤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中 日 益受到社会广泛 关注 , 逐 渐成 为衡量 社 会进 步 的标 准 之一 , 但 其也 存
在不 少 问题 。 当前 , 因体 制与 管理 模 式不 统 一 , 院前 急救 行 为存在 不少 非标 准 化 的 问题 。 院前急 救 的各
后, 已较广泛的应用到院前急救工作中, 现对其应用
延误 了抢 救 的黄金 时间『 2 1 。
系统 的分辨度越高 , 评价性能越好 , 应用价值越大。
根据 S w e t s 1 4 1 的判 断标 准 : R O C曲线 下 面积 0 . 5以下 ,
实验没有诊断价值 ;面积 0 . 5 ~ 0 . 7 有较低的准确性 ;
面积 0 . 7 ~ 0 . 9有 一 定准 确 性 ;面 积 > 0 . 9则有 较 高 的
中国城 乡企业卫 生 2 0 1 3年 4月第 2 期( 总第 1 5 4期 )
【 临床 医学 】
改 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综述)
告 斌
摘要 : 本文综述 了近年关于改 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N E WS ) 在院 前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 分析 N E WS评分在创伤 、 急性脑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72ca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7.png)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
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解释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然后探讨了其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优势、实践操作以及效果评价。
结论部分展望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于呼吸内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有望成为未来呼吸内科护理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早期预警评分、改良、应用、优势、实践操作、效果评价、前景、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呼吸内科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专门研究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和护理。
在呼吸内科护理中,早期预警评分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具,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但是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如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有必要对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概念、应用、优势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应用分析,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效果,为进一步推动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早期预警评分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识别并干预患者的病情变化,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在呼吸内科领域,患者常常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及时的预警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理质量。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还可以促进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建立统一的评分系统,可以让不同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病情时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护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91350c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a.png)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引言急诊室是医院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过渡和延伸,对于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急诊室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且患者种类繁多,医疗情况也非常复杂,这就需要医院建立一个高效的预检分诊系统来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及时发现危急情况,优先治疗。
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预警评分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级处理。
而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则是在现有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改进,使其更加准确、高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
本文将对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
一、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1.1 早期预警评分法的概念及意义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指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及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从而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分级处理,保证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早期预警评分法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工具,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以保障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照顾。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将对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它能够提高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帮助医生更客观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从而提高医疗的效率和质量。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还能够帮助医院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对急救工作起到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其实施意义非常重大,将对医院的急救工作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2.1 实施前的基础调研和准备工作在实施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之前,首先需要对医院内部的急诊预检分诊工作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目前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
还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设备更新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相应的设备进行工作。
2.2 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普及,更新相关设备和工具,建立相关制度和流程等。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d6050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f.png)
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增加,急诊就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急诊预检分诊是医院急诊科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患者初步评估和分诊,可以实现对急诊患者的合理分流和优先处理,提高急诊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急诊预检分诊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预测,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是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校正和改良。
本文将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中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实施效果。
一、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命体征等综合因素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管理。
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 参考标准不够严谨: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中的评分标准多来自于国外研究或者临床经验,与国内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不够贴合,导致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2. 缺乏个性化评估: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缺乏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考虑,对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充分考虑,导致评估结果不够精准。
3. 治疗建议不够及时: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只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和预测,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治疗建议和措施,对于急救和抢救性治疗的指导不够明确。
有必要对传统的早期预警评分法进行校正和改良,以提高其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二、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的设计和实施针对传统早期预警评分法存在的不足,我们团队进行了校正改良,设计了一套更加准确、全面和实用的早期预警评分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考虑国内患者情况:我们对国内急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统计,构建了一个适用于国内患者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
我们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对于病情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
2. 引入多元指标评估:我们在早期预警评分法中引入了更多的评估指标,包括炎症指标、凝血功能、内分泌水平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ab6a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3.png)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呼吸内科护理领域也在不断进步。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病情发展趋势的工具。
对于呼吸内科患者来说,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常常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干预。
本文将分析在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探讨其对患者护理的意义和价值。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更早地发现患者病情恶化的迹象。
呼吸系统疾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咳嗽等症状,如果能够及时观察和评估这些症状的变化,就能够更早地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趋势。
通过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士可以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及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护士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每位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和症状表现都有所不同,传统的评分系统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患者的特点。
而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监测。
这样一来,护士就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与患者个体特点相适应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还可以帮助护士提高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水平。
呼吸系统疾病常常伴随着呼吸困难、焦虑、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常常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通过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护士可以更快地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更及时、更准确的评估和监测,护士可以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制定和调整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因病情失控导致的并发症和事故发生,提高护理工作的品质和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护士更早地发现患者病情的恶化趋势,还可以促进个性化护理的实施,提高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水平,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9efc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7.png)
呼吸内科护理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预警评分已经成为呼吸内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期预警评分的主要作用是对呼吸系统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预测患者的病情
变化,早期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患者的病情恶化,确保患者的安全。
然而,现有的早期预警评分存在一些缺陷。
例如,现有评分表大多只考虑了生命体征
指标,忽视了完整的临床表现;评分标准过于简单,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
受不同护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我们需要对早期预警评分进行改
良。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早期预警评分表。
早期预警评分表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和临床
表现,将评分标准分为多个等级,以反映不同等级的病情变化。
二是引入新的评估指标。
除了传统的生命体征指标外,还可以引入其他指标,例如氧
合指数、呼吸窘迫指数等,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是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培训护士和医生,制定相关的
评估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减少评估结果的误差。
四是采用科技手段。
应用科技手段,例如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帮助护士
和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及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通过以上的方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
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护理中的应用进展为了及时识别潜在急危重患者,以尽早进行高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生理学评分,即“早期预警评分”(eraly warning score,EWS)。
经过改进后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MEWS)。
2001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将它正式规定为医疗机构评估病情的一种方法,随后英国重症监护协会和伦敦皇家医学院推荐其用于综合病房患者病情评估[1]。
该评分系统在英国急诊和ICU普遍使用,并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肯定。
我国引入后应用于院前急救、急诊、ICU等领域。
现将我国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的报告综述如下。
1 MEWS的概念[2]MEWS是对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5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该评分的最大特点为:对常用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并给与相应的分值(见表1),根据不同的分值制定出不同级别的医疗处理干预原则。
一旦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必须尽快进行更积极的医疗处置。
国内外资料显示MEWS评分4~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多不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5分时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大,多需要住院治疗;当患者MEWS评分≥9分时,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表1英语诺福克与诺里奇大学医院使用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35.1~36.5 36.4~37.4 ≥37.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表2 NEWS评分项目3 2 1 0 1 2 3心率(次/min)≤40 41~50 51~100 101~110 111~129 ≥130收缩压(kPa) ≤9.33 9.33~10.66 10.80~13.33 13.43~26.47 ≥26.60呼吸频率(次/min)<9 9~14 15~20 21~29 ≥30体温(o C) <35.0 35.0~38.4 ≥38.5意识清楚对光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2 MEWS的护理临床应用情况及意义2.1 对划分护理级别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有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的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划分的[3],缺乏有效的病情评估工具,凭经验或主观判断护理级别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国内外资料显示[4 5],MEWS评分为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5分以下的急诊患者往往不需要住院治疗,留观治疗和普通护理(﹤Ⅱ级)即可;MEWS评分为5分以上时,预示着患者病情变化潜在危险性大,需收治专科病房,甚至ICU,护理等级在Ⅰ级以上;当评分≥8分时,其死亡危险性增加,必须给予特别护理。
谭雯等[6]人也对急诊留观的326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4分以下患者予一般急诊护理,按医嘱对症处置,建立护理计划,可选择普通静脉穿刺针建立输液通道,依据护理常规1~2小时巡视一次,注意观察病情和治疗情况,根据病情需要给与相应的护理。
5~7分患者急诊治疗期间实施一级护理,根据病情评分和医嘱制定详尽的护理计划,在急诊重症室治疗,监测生命体征,使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经救护后有护士护送入专科病房。
8分以上患者实施特别护理,为方便抢救,使用22G以上规格的套管针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急救、监护等处置,对病情危重暂不宜搬动的患者,在抢救室实施急救,制定特别护理计划,24h专人护理,床边交接病情,记录特护记录单,急诊救护后绝大多数患者进入ICU监护,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护送。
结果认为将患者病情分值化,使护士制定护理计划依据更充分,护理个性化更强,提升护理效果。
林小玲[7]将急诊内科患者根据评分客观分为轻、重、危3个等级,即轻病:评分0~4分,重病:评分5~8分,危重病:评分≥9分。
护理方法:对于评分为0~4分的患者,由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其保持乐观心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后部分病人专人普通专科病房;评分5~8分的患者,患者病情变化危险增大,有“潜在危重病”危险,护士主动与病人家属谈话,及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讲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病情观察要点和护理注意事项,由医护人员、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和鼓励,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根据不同病种,采取不同的专科护理措施,转入专科病房或ICU时由护士护送;对评分≥9分的患者严格按时完成治疗计划,持续对患者进行意识、瞳孔、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及时完成必要的检查如:血糖、血气分析、胸片、心电图等,随时做好抢救准备,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及时护送患者入ICU。
结果认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设计合理、使用简便及时、结果准确可靠,用于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可以更好的指导护理工作,合理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医疗质量。
2.2 使用MEWS判断病情快捷准确并动态监测患者病情MEWS所需的参数简单,应用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5项指标综合评分,可以床旁进行,无需高精密仪器,将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值化,具有快速、简洁、科学及对患者危险性进行预测等[8]优点,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利用MEWS评分能早期收集到患者病情变化信息,从而及早正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使护士对危重患者的判断由过去的经验型向应用客观指标进行评估的科学型转变,使医护人员对病情分析及转归的预测性更强。
周燕[9]等对进入急诊留观室的患者填写MEWS评分表,护士根据评分级别,进行动态监测并记录。
新患者评估1次/h,连续2次后若病情稳定,MEWS评分2分者1次/4h;MEWS评分3分者1次/2h;MEWS评分4分者1次/h。
MEWS评分动态升高,则病情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要求急诊医生及时查看病人,做进一步处理。
谭雯等[10]的监测方法是对留观患者采用MEWS评分不同信息卡标记不同颜色并注明评分,4分以下在信息卡上做蓝色标记,5~7分做黄色标记,8分以上做红色标记,使护士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有重点、有层次地监护患者,及早发现问题。
其研究并统计了护士利用MEWS评分表以打√方式对1028例急诊内科患者从来到急诊科接受检查到病情评估结束所需3-10min/例,平均7min,认为MEWS系统操作简便,获取信息快捷。
2.3 预测病人去向及转归.严培玲等[11]在社区医院应用改良预警评分,对1194例住院患者在入院24h内分别昨APACH EⅡ与MEWS(意识、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和尿量)分对所有患者均作终点观察,结果MEWS评分在3~6分及>6分自动出院/死亡、转上级医院抢救患者比例高,与<3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评分15~20分及>20分自动出院/死亡、转上级医院抢救患者比例高,与<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评分方法分辨均有较高分辨力及鉴别能力,而MEWS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和便于操作等优点更适合基层医院。
刘谦民等[12]对全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利用存放病人生命体征及检验结果的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改进后的MEWS评分,即临床早期预警评分软件(CEWS),评分项目包括意识、体温、心率、呼吸、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计数、年龄。
评分超过5分的予以警示。
一年里经CEWS筛选进入ICU的病人557人次,其中CEWS评分〈5分者86人次,6~8分者273人次,〉9分者161人次。
死亡病例32人,其中CEWS评分6分者2人,7分者5人,8分者8人,〉9分者17人。
CEWS能较好的识别普通病房中潜在危重病患者,可作为甄别进入ICU的工具,并能预测患者的死亡率。
阮海林等[13]对2625例院前急救患者进行现场MEWS评分,统计90d后患者的生存或病死率,并计算患者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找出截断点。
结果生存组2438例,MEWS评分(1.98±1.47)分;死亡组187例,MEWS评分(7.64±3.84)分。
判断院前急救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4分。
李燕[14]对急诊就诊的19810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认为MEWS分值5分是鉴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最佳临界点,≥5分的患者病情恶化风险增大,有潜在危重风险和需入住专科病房甚至ICU的风险增大,MEWS分值≥9分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需送抢救室紧急救治,病情稳定后尽快收ICU监护治疗。
2.4 提高护士竞争力谢晓梅等[15]将MEWS评分引入危重患者抢救护理工作中,制定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流程,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由实施前85%提高到96.95%。
并使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8.79%提高至97.98%。
周艳等[9]应用MEWS对急诊留观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分流患者,结果示实施组与未实施组比较患者就诊满意率及科室对护理质量满意率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谢晓梅[16]在急诊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中应用MEWS评分,提高了转运的安全性,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率,也提高了科室间合作满意率。
综上所述,MEWS评分在我国已被应用到急诊、院前急救、普通病房、社区医院等领域,多侧重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与监测、合理分流与预后预测等方面研究报道。
研究者根据需要对MEWS的观察项目进行改良,除收缩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5项常规生理指标外增加了血氧饱和度、年龄、尿量、白细胞计数等项目,而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已达成共识。
护理人员使用该表根据不同分值给予不同的护理级别与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
但实践中仍会有由于当班护士或医生经验不足,虽高分值患者已引起其注意,但处理措施不恰当,导致监护失效。
我国已实行护理分层级管理制度,当MEWS达到一定分值应向上级汇报甚至跨级汇报,以取得技术支持,这方面的报道尚未见,可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Sbbbe CP,kruger M,Rutherford P,et al .Validation of modified eraly warning score in medical admissions[J].QJMED,2001,94:521-526.[2] 邓跃林.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介绍[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32(1):24.[3] 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5.[4] 蔡国华,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应用的回顾性分析[J].陕西医药杂志,2007,36(3):173.[5] Pamer ing MEWS in a medical assessment unit Nurs Times,2004,100(48):34[6] 谭雯,侯丹,沈建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1B):50-51.[7] 林小玲,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5):619-620[8] 盂新科,杨径,吴华雄,等MEWS与APACH EⅡ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内临床医药杂志,2005,9(8):1-4.[9] 周艳,金丽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B):61-62[10]谭雯,袁媛,田华. 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探讨[J].370-372[11] 严培玲,刘海丰,柯纪定.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社区医院的应用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6(22)648-649.[12] 刘谦民,陈毓,杨立宇等.临床早期预警评分软件的开发及临床应用[J].147-148[13] 阮海林,杨春旭,黄福文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评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21):97-98.[14] 李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临床研究,2011,9:126-127[15] 谢晓梅,孔悦,杨大金.,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在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63-364.[16] 谢晓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7(24):1954-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