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论文]
留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浅析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而留守中学生作为当前中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应受到关注,特别是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本论文将从留守中学生的不良现状和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对留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作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留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52-01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许多方面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那么,对[1]缺失了品德教育的留守中学生,他们又会走向何方呢?本文从两个方面来作简单的论述:一、当前对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利状况及原因分析;二、对策建议。
一、对留守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利现状及原因分析学校教育是各种教育的中心,学校道德教育显得更为突出,然而传统观念下的思想道德教育却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对身心迅速发展变化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十分脱节。
1、思想道德教育不利现状(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唯智倾向”显得苍白无力。
德育是一种触及心灵深处的教育,是“唤醒唤起的教育”。
目前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苍白的道理说教,其结果可能导致知识高深却道德败坏的现象,要使中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必须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德育知识的误区。
(2)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
青少年只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
(3)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
就目前学校有关道德教育的政策来说,有的还是很具有科学性和可实施性的。
然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个人教育方法、社会、家庭环境、传统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时代的发展知识观念的更新,导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加强对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加强对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兴旺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是否经久不衰,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进一步实施,使学校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了明确的方向,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和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并呈多元化趋势。
尽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等优良品德仍受到赞同与发扬,但那些脱离社会现实,高尚而空洞的价值观常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学生在养成教育、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生活态度和社会公德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其主要原因在于:1.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1对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差,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德育教育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弹性大,工作成绩难以量化,与实绩难以挂钩,因此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而学生的升学率才是衡量学校好与坏的硬性标准,因此德育课经常给智育课让路,有些学校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甚至向德育课要课时,使本已经十分有限的德育课,经常被挤到自习课或安排在周末班会的时间,不仅使德育课的课时难以得到保证,同时教学质量变差,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1.2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简单、呆板,许多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不多,缺乏创新意识,教育中总是用老办法,没有新意。
比如几十年来一直使用的办法有:正面强化教育,反面教育,批评说服等。
当然有些老办法只要使用得当,得法,适时,还是能收到一定成效的,但也不排除失当失灵现象的发生。
因为学生从家庭到学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所接触的德育方法手段都是如此,免不了令人厌烦。
很多学生反映:“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听得没有味道。
中学生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中学生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浅析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面临着三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学校忽视、老师厌教、学生逆反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提出并始终坚持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念并加以中国化的创新。
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其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深化,我国建立了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发展时期。
各个中学都在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健全、教育过程偏误等诸多的问题。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我国转型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条件与环境的同时,也因为社会变革涉及范围和程度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着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尚具有不成熟性、不定型性。
经济政治的转型也促进着社会文化的转型,社会存在多变性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主体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2. 消极的社会现象与思想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成熟,造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特殊情况都衍生了各种社会腐败和消极现象。
这些社会消极现象和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极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向“自我”倾斜,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并鼓励中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深化思想政治认知,提高综合素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引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很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且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不利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顺应中学生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强化多学科的交叉整合,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二、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响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号召。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具体而言,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基本矛盾,而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全面分析其思想发展现状,坚持。
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2) 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下面是我作为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首先,通过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我对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他人、如何明辨是非、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知识帮助我做出了更明智的选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其次,学习思想道德教育还让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明白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仅要关心自己的成长和学习,还要关心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
在课堂上,我学到了很多社会实践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改变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此外,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也让我更加自律和自觉。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我发现只有自己做好规划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后,学习思想道德教育还加强了我对团队合作的意识。
在课堂上,我们会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倾听和接纳他人的不同声音。
这对我今后加入社会、参与团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总的来说,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关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知识,还让我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
这对我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只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中学生才能充分发展自己潜在的优势,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作为中学生参加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更能够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
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它承担着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的重任,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来代替应试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存在某些误区,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予以解决和澄清。
本文试图从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在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推动中学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它对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发挥着它的德育功能。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的必修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思想政治课同其他学科相比,同其他方面德育工作相比,无论从时间上,形式上还是任务上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各大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与未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2000字篇一《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探索》摘要: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各项素质的第一位,是灵魂。
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之后倍感满足,身心愉悦,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知、情、意、行同时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知是道德认识。
认识是否正确,关系极为重大。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放在各项素质的第一位,是灵魂。
让道德实践者在道德行为之后倍感满足,身心愉悦,是德育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建设和谐中国、和谐社会的今天,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我,看到了教育工作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而最重要的手段是从中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抓起。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
只有我们的少年从小就具备小公民意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思想德育教育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根据这一时期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正确引导,则能促进中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品德。
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坐起:一、知、情、意、行是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四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协调作用,不可分割现在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在一些青少年学生中是非颠倒: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友谊为"哥们义气",视尊敬教师为"拍马",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忠诚"表现,视破坏公物为"英雄行为"等等。
中学生道德教育心得体会5篇
中学生道德教育心得体会5篇中学生道德教育心得体会1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中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道德水平,学会做人之道,使中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这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这些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方向,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德育系列化方案为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扎实德育展示实效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矗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矗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应语忌语、应行忌行》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
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一日常规要求》、《在校十不准》、《文明礼仪常规》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作者:张丽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年第03期一、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1. 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但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是一定的,是个不变量,德育内容这个量在不断变大,那教育的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果再加上学校德育活动跟风跑、赶时髦的现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就在所难免。
2. 德育与智育被人为地主次化。
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家长和教师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向了智育,德育则成了无关轻重的“鸡肋”。
学校方面由于智育考核的可量化性和德育考核的复杂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被弱化和挤占,导致教育内容片面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心态,如果老师夸自己孩子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往往不屑一顾,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
就学生自身来说,对德育的态度更是模糊。
现在中学生的苦恼,主要来自于学业上的压力,而对于是否能达到德育的目标,则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
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参加,也往往只选择与学业有关的活动。
3. 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层面互相脱节。
一是学校与社会脱节。
社会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化,使得许多学校采取了消极的“圈养政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更说不上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习惯及行为。
二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脱节。
学生长期与父母缺乏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家庭对学生的过度溺爱等原因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衔接,各唱各的戏,甚至唱对台戏,势必影响教育的效果。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外在表现1.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
一部分中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人为我”,而较少想到“我为人人”,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缺乏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上“各自为政”,生活中对人对事更是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教室里椅子倒了没人扶,地上的纸片更是无人问津。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浅析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摘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乎民族的兴盛和社会的进步、关乎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的任务。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21世纪的教育要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本文就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12-01长期以来,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以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考核机制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重知识、轻德育”的突出问题,明显德育教育处于被忽视状态。
因此,在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又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结合自己的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1 树立科学发展观,掌握系统科学的管理艺术班主任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深刻影响着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
作为班主任,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大背景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能力素养系统以及个性品质,掌握系统科学的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所富有的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在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娴熟、巧妙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技艺。
它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融会贯通领会于心,升华于行的教育活动,刻苦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的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慑力,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幽默,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
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态度、动机、兴趣都是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思维敏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求知欲望,能排除各种干扰,想象丰富,积极动脑,参与意识强烈,并富有情感。认识掌握某种观点,参与课堂活动,带有积极情结色彩的心理倾向。
(2)被动学习心态
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在新课中所学的观点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生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兴趣低沉,思维冷缩,思域狭窄,安于运用机械重复的办法进行学习,认识水平比较低,不善明辨事非,死记硬背某种观点。
一、存在问题
1.教师客观方面:
(1)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2)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3)传授知识单一,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2.学生主观方面:
由于个别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课没有语文、数学等学科重要,由于追求分数第一,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态:
二、对策思考
1.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深入学生,常和孩子谈心,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2.激发兴趣,调节情感,深入研究授课艺术。
3.中学德育工作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大德教育和小节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除了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理想壮志等“大德”的教育外,也应该重视学生在日常行为,文明礼貌,沟通与交流,理解与尊重,等“小节”方面的教育。
4.切实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
由于中小学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成熟,加上目前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都影响着我们的中学生德育工作,对于一些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采用心理教育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及有不同程度心里问题的孩子,心里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正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
、
出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 部分学生知行不一 , 即思想道德 理论 与思想道德实 践不一致 。 由于受家庭教育 、 学校的系统教育 及社会 舆论 的影响 , 学 生对绝 大多数 思想道德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相对 于掌握的理论 , 学生 的道德实 践是 十分 匮乏 , 甚 至可 以说是 “ 理论 的巨人 , 实践 的矮子 ” 。例如 , 2 0 1 5 年 3月县城 当街发生杀人案件 , 部 分学生 在案发 现场 围观拍照 , 但 无一
人 施 以援 手 。
教育的问题。 通过接待来访家长, 反映出两类 问题: 第一类 , 物质型教育。该 类家长只对孩子物质方面有求必应, 对其他方面问之甚少, 甚至灌输 “ 有钱能 使鬼推磨” 的 思想。第二类, 专制型教育。该类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处理方法
简单粗暴 , 长此以往, 容易形成缺陷人格。因此 , 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一 手抓智育 , 一手抓德育 , 为孩子德育教育增加有效助力。 三、 完善主阵地 作用 。 提升德育教 育水平 第一 , 完 善德育教育体 系 , 使所 有教 育者 明确德育 教育是 自己的首 要工作 , 而不是思想政 治教师和班 主任 的工作 , 从而形成 全员参与 、 全 方 位覆盖的德育教 育局 面。 第二 , 教 育工作 者要转 变教 育工作 观念 , 将德 育教 育 由以往的灌输 为主转变为以引导为 主 , 教 学案 例要从 高、 大、 远 转变 为贴近实 际、 贴 近 生活、 贴近学生 , 使学 生在鲜 活富有生命 力的案例 中得 到启发 , 促进 自身 道德素养的提升。 四、 加强 自我修 养 , 升华 自我 品质 。 社会 、 家庭、 学 校是 提升 自我道德 品质 的外因 , 成败的 关键 在 自我 。 因此 中学生不但要在 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思想道德 理论 , 更要运 用于实 践之中去 , 通过实践 发现 自身 的缺陷 , 弥补缺 陷 , 循环往 复 , 从 而推 动 自 身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 德育教育是一项 系统工程 , 需要教 育者 和受教育 者不 断努力 , 只有 这样 , 才能将德育水平推上一个新 台阶。 ( 作者单位 : 甘 肃省 定西市漳县 第一 中学 7 4 8 3 0 0 )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
这就决定了德育教育与法治普及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各个方面。
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需要从小扶正其思想,建立其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起着循循善诱的作用,在课堂上培养的道德品质以及法治思维,可以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托底。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在一个法治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里,教育与社会环境存在着相互顺应的关系,因此道法课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就目前我所在的乡镇教学的现状来说,出现如下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道德与法教师的课堂往往只注更说教,久而久之造成教学手段单一的局限。
仍有部分教师并未能够接受新潮的教育教学手段,仍旧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注重教材输出,没有兼顾学生的理解程度,及知识转化率。
并且在这部分教师在课堂学中,没有找好切入点也没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学生积极性不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教育观食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日渐凸显,但课堂实效师仍旧存在薄弱环节。
尤其是乡镇农村学校学生的见识少,日常生活的常识积累也不多.很多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产生了“云里雾里”的现象。
(三)师生课堂互动性不强课堂互动是教学中一个“教”与“学”的必要过程。
互动性不强降低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吸收,影响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及对法律常识的认知甚至影响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激发学习兴趣,根据身边的事例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法、改革课堂形式。
应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及提高智慧的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结合典型事例做到融会贯通感同身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建立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如何加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如何加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5月10日又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我们国家重视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表现。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全民性的伟大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初中生是未成年人中占比例很大的群体,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所以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肩负者特殊的使命,那么我们应如何加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呢?一、加强领导“建设精神文明关键在党。
”各级党委要十分重视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应有规划、有目标、有部署、有检查。
学校党组织应切实具体地抓好思想和组织领导,组织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德育组织的作用。
首先是校长应该切实保证德育首位的地位。
二、完善网络学校内部应建立起德育领导小组,以政教处、团组织、班级为德育的主要阵地德育网络,同时与家庭、社区联网,做到三管齐下,共抓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抓好队伍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是思想道德的建设者,因此,应抓好教师队伍,尤其尤其是领导者要克服轻视德育工作的思想。
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言行,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行素质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四、营造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为此,应在校园醒目之处设置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等,作为学校来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主要是倡导文明的校风,培养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2)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深刻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学习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有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自己。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了自我反思和改善。
我明白了努力奋斗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励我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他人。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要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学会了团结合作和与人为善。
我学会了包容他人的过失和不足,尽可能理解和宽容他人。
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权益和尊严,让我成为一个具有同情心、关爱他人的人。
再次,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挫折和困难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它们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我学会了积极面对挫折,坚持努力,不放弃,不气馁。
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让我成为一个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
最后,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国家。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自己要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学会了珍惜社会环境、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思想道德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和国家,让我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人。
让我们珍惜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作为中学生,在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
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中学生学习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篇一:思想道德心得体会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的细胞,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力军。
企业能否实现与社会、员工、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广大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特殊的作用。
针对当前企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动向,认真研究和把握企业职工思想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提高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公信力、影响力,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探索的课题。
思想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生活的灵魂,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
多年来,宝塔石化集团在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收益良好。
立足思想教育,夯实道德根基。
这是加强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道德素质的基础。
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强化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纪律作风整顿,引导职工坚定正确的思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根本上夯实思想道德教育根基,把职业道德的要求贯穿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融入于员工的言行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环境,增强职工的荣辱观和职业道德责任感。
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
这是加强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
近几年,我们车间对所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编纂完成了规章制度的管理、开停工方案和正常操作的工艺参数等内容的制度汇编,真正做到有规可依,考核量化,便于操作。
从2021年开始,我们实行对全员进行目标化管理,建立全员目标责任制、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将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寓于企业内部的监督和管理之中,不断增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论文]
浅议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摘要: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与社会结合,是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下,要让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思想品德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知与行结合。
这就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素质教育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那么,思想品德课教师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呢?在此,我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提高教师素质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两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政治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满足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
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榜样,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身立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激励学生、引导学生。
二、改进教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
”要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读、议、讲、练”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读”是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好方法。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思考
浅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思考作者:崔蓉彬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1年第10期中学生年龄大多在12-19岁之间,从思想道德教育上看,他们是未成年人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中学生杀父弑母案,花季少年酿造血案,骇人听闻。
这些事例不断地警示我们:如果对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放松了思想道德教育,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人生的航船就会迷失方向。
所以在中学生初涉人生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重要。
纵观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应值得我们深思。
一、德育首位有待加强。
学校教育中将“以教学为中心”与“德育为首”对立起来。
表现在学校管理上,认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政教工作是为教学服务的。
抓教学的不管德育,抓德育的不管教学。
教学工作是学校“业务”,抓德育不是抓“业务”,一方面中学生问题多发,教育管理困难增大,许多教师不愿当班主任;另一方面教育管理上忽视德育,认为思想道德教育是空的、虚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在学校工作中思想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得不到保证。
二、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
重智轻德,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观念在中学阶段并未彻底改变,中学教育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许多学校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在一些人心目中教学质量就是升学率。
“只有分数好,才是真的好!”对学校教师的评估就是看分数。
如此分数挂帅,智育第一,中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德育内容落实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三、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社会多元的精神文化、思想观念的开放、市场经济金钱意识,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的死灰复燃,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灵。
例如:①志趣低下、不负责任的“爱”。
如学生传唱的歌谣流行歌曲“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等,反映了一些中学生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态度。
②精神空虚、心理脆弱、不满现实。
浅析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浅析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表时间:2017-07-19T13:51:16.64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5月总第119期作者:周维琴[导读]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城关中学721100摘要: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
教师在工作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培养高尚情操,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然而,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却时常发生,有些甚至触目惊心。
由于多种原因,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问题日益严重,自私自利、毫无担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一切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一、开展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丰富,自我认识的深入,中学生的思想也越来越现实,他们觉得小时候所谈的理想是遥远的,不现实的。
但由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又找不到现实的奋斗目标,以致于部分人没有理想,毫无目标,有的甚至失去自信,不思进取。
这是中学生思想方面的一种普遍存在而又非常不利的因素。
所以,每带一级学生,我都把理想教育作为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
具体做法是读名人书刊,开展主题演讲活动,办手抄报等。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我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勤劳俭朴、文明礼貌等是一个人的美德,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了其意义,在生活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朝这些方面去努力,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素质。
由于受年龄的限制,中学生的认知还是感性高于理性,所以用直观的活动代替抽象的说理,更有利于他们接受。
通过演讲、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抓住点滴小事,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体验思想道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把它具体化了那就是规范,即从各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明确了,记住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就提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但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是一定的,是个不变量,德育内容这个量在不断变大,那教育的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果再加上学校德育活动跟风跑、赶时髦的现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就在所难免。
2. 德育与智育被人为地主次化。
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家长和教师几乎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向了智育,德育则成了无关轻重的“鸡肋”。
学校方面由于智育考核的可量化性和德育考核的复杂性,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被弱化和挤占,导致教育内容片面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家庭方面,学生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心态,如果老师夸自己孩子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往往不屑一顾,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
就学生自身来说,对德育的态度更是模糊。
现在中学生的苦恼,主要来自于学业上的压力,而对于是否能达到德育的目标,则基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
大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参加,也往往只选择与学业有关的活动。
3. 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教育层面互相脱节。
一是学校与社会脱节。
社会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化,使得许多学校采取了消极的“圈养政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基本停留
在知识层面上,无法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更说不上内化为学生自觉的习惯及行为。
二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脱节。
学生长期与父母缺乏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家庭对学生的过度溺爱等原因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难以衔接,各唱各的戏,甚至唱对台戏,势必影响教育的效果。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缺失的外在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现象普遍存在。
一部分中学生,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人人为我”,而较少想到“我为人人”,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缺乏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上“各自为政”,生活中对人对事更是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教室里椅子倒了没人扶,地上的纸片更是无人问津。
2. 公德意识减弱,责任意识缺乏。
中华民族勤奋、节俭、尊老、谦让等传统美德对现代中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中学生中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人越来越多,学校规定穿校服,他们就比鞋子,比书包,比手机款式。
班级垃圾桶里每天都有很多食品和饮料,浪费现象极为普遍。
考试作弊,甚至吸烟、赌博等不诚信、不文明的现象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
少数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将精神寄托于虚拟世界,久而久之,形成交际障碍,变得难以融入社会。
3. 自律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脆弱。
很多中学生往往生活在自我矛盾当中,他们也想努力学习,好好表现,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又不由自主地退缩了;面对老师的教导,他们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
误和不足,暗下决心,克服缺点,但当真的要付诸努力的时候,畏难情绪又让他们选择了逃避,本来应该“立志长”,结果变成了“常立志”。
特别是近年来,离异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特困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他们很容易焦虑、空虚、怀恨在心、难以把握自己,往往因为考试不理想、挨老师批评、和同学闹矛盾等生活小事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4. 知行不统一,亚道德现象突出。
中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现象比较普遍。
例如,很多学生并不否认劳动最光荣,但他们自己并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
有的中学生还实行双重道德标准,要求他人遵守纪律,关心集体,而自己却一切为自己着想,对集体和公共事物漠不关心。
部分中学生对道德教育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学校里文明守纪,但一出校门,他们上下车拥挤、乱扔杂物、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就暴露无遗,亚道德现象开始在校园内蔓延。
“能攀龙附凤”、左右逢源在他们看来是有本事,“为朋友两肋插刀”被认为是讲义气;明星们的一些不雅或与道德要求相违背的行为被校园“追星族”们竞相效仿;甚至历史和现实中的一些反面人物也成了少数中学生的崇拜对象,而一些值得学习的英雄、模范人物却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
三、解决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途径
1. 突出学校教育的主体阵地作用。
学校要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
起着主导作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教师“身教”的力量往往比“言传”更直接,更具体,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被现代的中学生所接受。
身边道德榜样的力量远远胜于喋喋不休的说教。
二是加强学科教育建设。
要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德育目标,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形成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网络,对学生形成全面而持久的德育影响。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积极营造互动、合作、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中学生自觉践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准则,并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学校成为一个最漂亮、最文明、最有文化感的地方。
2.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示范指导作用。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世界观、方法论、政治表现和道德行为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家长,必须匡正陈旧落后的“成才观”,担负起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引导孩子欣赏、品味一些优秀的文化作品,并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将正面教育和引导行动相结合,帮助孩子形成明辩是非善恶的能力,保证孩子的思想道德认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 增强社会教育的实践育人作用。
道德的养成、信念的确立仅仅靠知识和理念的灌输是无法完成的,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没有符合中学生发展特点的实践活动,思想道德教育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只有广泛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明白
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提高。
4. 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协同推进作用。
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减少各种消极因素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成效的抵消和冲击。
要扎实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通报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家庭德育方面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克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同步、不协调的弊端,避免“5+2=0”现象的发生。
社会要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给予大力的支持,积极开辟德育基地,为学校德育提供实践场所。
只有全社会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形成由学校教育、家庭巩固、社会实践共同组成的科学、完整德育的链条,才能实现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