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殡葬观探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冲
(赤峰学院图书馆,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是民众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反映。在中国传统殡葬观念中,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构成了中国传统殡葬文化的两条主线。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殡葬与殡葬文化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殡葬习俗人文化特征,逐渐与现代文明日相融合。
关键词:传统文化;殡葬;殡葬观念;殡葬改革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2-0127-02 殡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以及具体的殡葬行为方式上,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殡葬观念(以儒家、墨家为主),并且厚葬与薄葬交织更替,使中国的殡葬习俗成为文明传承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一、殡与殡葬
殡葬,即殡殓埋葬。周制:利用“属纩”方法确认亲人生命终结,次日举行“小殓”仪式,即在卧室为死者净身着寿衣。第三天举行“大殓”仪式,即在堂前东阶上(即主位)进行入棺仪式。亡人入殓后要停柩待葬,迁柩于西阶(客位),即“殡”。《礼记·檀弓上》记载,“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1]。《说文》:“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2]停柩待葬期间要举行一系列社会性活动以表达人们对于死者的感情。“殡”还可以理解为“埋葬”,如《荀子·礼论》:“三月之殡。”此处的“殡”就有“埋葬”的意思[3]。“葬”有“藏”的意思,如《礼记·檀弓上》:“国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4]狭义的殡葬一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殡葬活动并不是从人类之初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尚处于萌芽状态。“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5],这种比较原始的埋葬方式,谈不上殡葬。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待死者便由无意识的处理转变为有意识的安葬,殡葬观念逐步形成。当时的殡葬非常简陋,人死后用荒草包裹好后,埋入土中即可,不用棺椁,不起坟堆,无任何标志。
真正意义上的殡葬活动和是在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灵魂不灭”观念的产生而产生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当时的遗址中,对死者遗体有了“化妆”处理(如将遗体染色),死者有了随葬品。这说明氏族社会的人们开始对血缘关系有了认同,对死者的遗体有了保护意识,对祖先有了追念意识。“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6],当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性活动来对待死者时,殡葬就具有了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也就产生了殡葬伦理观念。
最早的职业殡葬始于西周,当时从事殡葬工作的人是国家一级的官吏“冢大夫”和“墓大夫”。汉代皇帝指派官员来“典丧事”,东汉时已经有了专门制造棺椁的机构,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载,洛阳“市北有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槨为业,赁輀车为事”
[7]。不过当时的殡葬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来操作。殡葬的进一步专业化和火葬与佛教在中国的流行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火葬很快得到汉族人认可,寺庙承担殡葬事宜,僧人诵经,为死者超度灵魂。“焚尸之所”,就是寺庙经营的火葬场。由于佛教的日益传播,丧葬活动在民间推广开来。
二、殡葬观念的发展
殡葬文化是传统文明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在殡葬观念上一直承袭着儒、墨两家的两种殡葬观念。儒家所倡导的“礼”和“孝”,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殡葬观念的基本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厚葬的殡葬观,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中国普通民众。孔子主张“慎终追
远”[8]、“事死如生”[9]、“三年守丧”[10],其殡葬观念影响深远。“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11],其弟子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作为殡葬观的内核贯穿始终。
孟子对孔子的“孝悌为本”以及“礼”的思想有所超越和发展。“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他认为父母在世时要侍奉他们,这是最大的事情[12]。但同时孟子又强调“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13],可见孟子把为父母“送死”看的更重。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记载了孟子厚葬母亲之事[14],孟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节省钱财。荀子将儒家的厚葬主张进一步系统化,他的“君子敬始而慎终”与孔子的“慎终追远”一脉相承。荀子在《礼论》中强调:“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15]可见荀子是把生死终始若一的理论与儒家的礼紧密结合,视为为人的最高准则,人不能厚生而薄死。墨家的“节葬论”直接针对儒家的“厚葬论”。据《淮南子》记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16]墨子对儒家厚葬久丧、劳心伤财等进行直接否定,认为“……久丧伪哀以谩亲”[17],直接导致“丧天下”:“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18]春秋战国时期,厚葬之风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厚葬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库府,……若殉从,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19]贵族极尽奢侈,厚葬随葬场面大盛。厚葬导致国库空虚,社会财富遭受巨大损失。儒家殡葬观从社会礼制以及伦理道德出发,有它的合理性一面,而墨家的丧葬观是从底层社会出发,亦具有节俭、安民的积极意义。庄子对死亡则持一种超然态度。《庄子》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20]这不仅表明了庄子对死亡的超然态度,更表明了他对世俗厚葬的不屑一顾。列子对生死的态度比庄子更为豁达,列子曾说:“既死,岂在我哉?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衣薪而弃诸沟壑亦可。”[21]可见列子对死后的火葬、水葬、天葬、埋葬等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他的这种豁达,难能可贵。在《吕氏春秋》的《节丧》、《安死》中亦有反对厚葬的论断。
中国社会厚葬风气长盛不衰的原因错综复杂。首先,厚葬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系。人们只有在有了剩余产品的前提下,厚葬才有可能。其次,厚葬与原始的灵魂不灭观念以及人们对于鬼神的敬畏有关。灵魂不灭观念认为,人死精神在,灵魂能够干预人事,祸福后人。其三,厚葬与宗教信仰有关。人人都有“善终”的愿望,厚葬既是对逝者的“善终”,又能给世人带来心灵的慰籍。佛教对于死亡问题上的轮回转生观,对人们影响很大。其四,厚葬与儒家所提倡的殡葬观念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儒家所倡导的“礼”制和“孝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殡葬观念的基本内核,汉代儒家以其“独尊”的特殊地位,为业已存在的厚葬风气推波助澜,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殡葬观念及实践体系。
三、中国现代社会的殡葬改革
在现代社会,殡葬与殡葬文化同样不可或缺,只是进行了改革,以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中国的殡葬改革始于鸦片战争。1844年,在上海出现了第一个外国公墓。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由中国人开设的第一家殡仪馆,殡仪馆以恢复中华传统礼仪为口号,布置庄严肃穆的祠堂。从1949年至1981年,中国殡葬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的法制化建设与管理等工作都进一步加强,人们的丧葬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后来殡葬礼俗逐渐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殡葬经济。殡葬礼仪的根是文化,反映民众的道德追求和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殡葬习俗也不断变异,渗入了诸多现代文明元素,使得古老的祭奠仪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民众的世俗化生活。如端午节祭屈原,关帝庙祭关公,岳王庙祭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