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论文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294c9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5.png)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给予患者于腹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从我院行肺大泡切除术的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
其中,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与对比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中,实验组各项指标(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相较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患者于腹腔镜下切除肺大泡切除术必须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在改善患者病情和术后康复方面效果显著,可于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肺大泡病变后使患者体内小支气管受阻,增加了肺泡内压,体内空气无法排出体外,从而造成体内出现巨大气囊腔。
近年来临床上广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主要因为该技术安全、手术创伤小,很少对患者肺部组织产生影响[1]。
手术治疗后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胸痛等临床效果。
但手术期间必须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行肺大泡切除术的5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29例。
其中,对比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5例、14例;年龄最小22岁,年龄最大不超过65岁,平均年龄(43.68±3.74)岁;左侧、右侧病变分别17例、12例。
实验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2例;年龄最小23岁,年龄最大不超过67岁,平均年龄(45.85±3.64)岁;左侧、右侧病变分别18例、11例。
将两组患者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给予对比组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核实患者基本资料,综合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精神及肢体运动情况,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工作。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配合与术中护理研究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配合与术中护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c2ab54fe4733687e21aafd.png)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53 ・
单孑 L 胸 腔 镜 肺 大 泡 切 除 手 术 的 配 合 与 术 中护 理 研 究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l u n g bu l l o u s r e s e c t i o n.M e t ho ds Th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p a t i e nt s who un d e r we n t s i n g l e — h o l e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l u n g b u l l o u s r e s e c t i o n we r e c o l l e c t e d,a nd 5 0 p a t i e n t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t o c o n t r o l
武春 霞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 医院 手术 室 , 北京 ,1 0 1 1 4 9 )
摘 要: 目的 对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的配合 与术 中护理的研究分 析。方法 回顾 分析行单 孔胸腔镜肺 大泡切
除手术患者的临床 资料 , 随机选取 5 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 象 , 分为对 照组 与实验组 , 各2 5 例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进行护
理干预 , 实验组 患者应用术 中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 对 2组患者手术前后 的血气状况 、 手术指标状况进 行分析 对 比, 评估 2 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的 P ( 0 2 ) 水平、 P ( C O 2 ) 水平 比较差异不显著 ( P>0 . 0 5 ) ;手术后 2组 患者 的P ( O 2 ) 水平和P( C O 2 ) 水平均有所改善 , 且实验组患者经过手 术配合 与术 中护 理后 的血气改善状 况优 于对照组 患者 ( P< 0 . 0 5 )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 时间低于对照组 , 且术 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 ; 实验组患者 的护理满意度 ( 9 6 . 0 0 %) 高 于对 照组 患者( 7 6 . o 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孔胸腔镜肺 大泡切除手术 配合与术 中护理的应用价 值高 , 不 仅 可以改善患者 的血气状况 , 缩短手术治疗 时间 , 减少术 中出血量 , 还 可以提 高患者 的护理满意度 ,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关键词 : 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手术配合 ;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2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7 ) l 2 . 0 5 3 3 D O I : 1 0 . 7 6 1 9 / j c m p . 2 0 1 7 1 2 0 1 6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feac4d336c1eb91a375d99.png)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通过接受肺大泡切除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进行护理总结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
结果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术后6个月回访,有1例复发,后经保守治疗(小的肺大泡)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及复发。
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通过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肺大泡是胸外科常见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下两种,多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先天性肺大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年轻人,后天性肺大泡多继发于慢性炎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PCD)[1]。
后者除表现自发性气胸外,亦可因巨大肺大泡而出现进行加重的胸闷、憋气等症状。
肺大泡切除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见方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已被基层胸外科医师所接受、认可,并作为肺大泡切除术的首选术式,它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2],疗效可佳,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应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27例,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共做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手术27例,男23例,女4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27岁。
自发性气胸发生2次以上者9例,首次发生自发性气胸18例,单侧发生21例,双侧均有者6例。
1.2 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1.2.1 适应证①两次以上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
②虽然是首次发作,但伴有以下情况者:胸部CT示有明显肺大泡者;自发性血气胸者;双侧同时发生的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长期漏气(≥7 d)且没有明显减轻、甚至加重者;自发性张力性气胸者。
1.2.2 禁忌证①心肺功能不全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麻醉者。
②既往有胸膜炎,肺部感染或结合病史患者,胸腔内有粘连者。
关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
![关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3b27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e.png)
关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肺大泡是肺组织膨胀形成的囊袋,直径大小超过2厘米。
肺大泡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如咳嗽、喘息、肺不张等症状。
一旦发现肺大泡,应尽早治疗。
目前,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那么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呢?术前准备1.健康教育在手术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详细介绍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相关知识、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常见并发症等。
同时,护士还应告知患者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术前体位等。
2.体位准备为了使手术顺利进行,患者需要采取合适的体位。
在胸腔镜手术中,患者一般采用侧卧位或仰卧位,为手术提供便利。
在术前,由护士负责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
3.皮肤清洁为预防手术感染,护士应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清洁消毒。
清洁消毒要根据不同手术部位进行合理选择,最好采用无菌消毒剂进行彻底清除。
4.麻醉准备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接受麻醉。
在手术前,由麻醉医师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药物。
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术中护理1.确保患者安全手术过程中,护士应随时关注患者的安全情况,如呼吸情况、氧气饱和度、血压、脉搏情况等。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2.维持通气道畅通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不能主动呼吸,需要通过人工辅助通气维持呼吸。
护士需要掌握呼吸机的操作技巧,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对患者进行吸痰。
3.维持体温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体表散热能力降低,容易出现低体温。
护士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测量患者体温,并采取措施维持体温稳定,如保暖毯、温水袋等。
术后护理1.监测指标术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进行观察,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监测项包括呼吸频率、体温、心率、血压、氧气饱和度等。
2.疼痛管理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针对不同程度的疼痛采取不同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镇痛、冰袋敷冷等。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63bdaf7fd5360cbb1adba5.png)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经电视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26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肺功能训练,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做好胸腔引流管护理与呼吸道的护理。
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8天,术后2~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无肺泡漏气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同时对患者术后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疱围手术期护理我院胸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
该术式具有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26例,其中男23例,女3例;年龄19~70岁,平均37.5岁。
均为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其中16例为反复发作性、自发性气胸;左胸10例,右胸14例,双侧2例;术前胸片或胸部CT片可见肺内有一至数个肺大疱存在。
手术方法: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90°健侧卧位。
首先于患侧第7肋间与腋中线交界处切1.5cm小口置入胸腔镜套管探查胸腔,胸腔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膨胀术侧肺,以发现漏气部位。
根据大疱位置,做2个操作孔,置入无齿卵圆钳,显露全肺组织。
提起肺大疱,用内腔镜缝合切开器在肺大疱基底部正常肺组织缘切除肺大疱。
肺叶边缘一些小的肺大疱可结扎或电凝棒灼闭。
探查无活动性出血与漏气,予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胸腔镜手术在国内尤其是我院开展时间不长,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治疗但又对手术存在一定的顾虑,担心其疗效和安全性。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解释,给予诚挚的安慰和鼓励,介绍术式的优点及本院开展情况,并请同类手术病人现身说教,消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②术前评估: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心肺功能情况、心理状况及对手术的耐受力。
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论文
![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73a7e0e009581b6bd9eb3a.png)
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139-01【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护理水平,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0例行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我院2010年2月开始进行的围术期护理系统强化为节点,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接诊的27例患者的护理为对照组,以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我院接诊的23例患者的护理为实验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全部痊愈,无不良事件发生,术后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又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休克,有1例在6个月后复发;结论强调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又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胸腔镜大肺泡切除围手术期护理胸腔镜手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它具有创口较小,患者痛苦较轻,恢复较快等特点。
对患者行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能够在基本上不影响患者肺部功能的前提下,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创口对患者的美容要求影响不大。
然而,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如何在围手术期中强化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就成为了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现以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0例行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我院2010年2月开始进行的围术期护理系统强化为节点,将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50例行胸腔镜下小切口大肺泡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龄跨度为18岁到54岁,平均年龄为34.2±5.1岁。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e3982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f.png)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这项手术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的护理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认为对于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需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手术的具体步骤、术前准备、麻醉方式、手术时间与操作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还应该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有清晰的认识。
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术后护理工作,做到有备无患。
针对术后护理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和措施。
在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术后伤口愈合、气胸等并发症的出现。
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还需注意保持患者术后的情绪稳定,减少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另外,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康复期间,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康复按摩和营养调理等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地康复。
对于患者的家属和护理者来说,也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使他们对手术的效果和术后护理有清晰的认识,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工作需要我们具备综合能力。
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要有耐心和责任心,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有效交流,协助医生做好术后康复护理工作;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与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
通过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体会的深入探讨,我相信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我会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应对这一类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细心,确保患者在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护理和关爱。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248c617fd5360cba1adb93.png)
保持 引流管在 位 、固定 、通 畅 ,防 止打折 、受压 、滑脱 等 。保 持 引流瓶液 面低 于引流 管胸腔 出 口平 面 6 0 c m,防止 患 者 翻身 、坐 起 或抬 高 床栏 时 ,倾 倒 、打 翻 引流 瓶 或将 引 流 瓶抬 高 超过 引 流 口,引起 逆行 感 染 。观 察 引流 瓶 内水 柱 波动情 况 、引流液 的量 、颜 色等 。
2 . 2 . 8 术 后 随 访
术后加 强 营养 ,避免感 冒 ,1月 内避 免剧 烈运 动 。术 后 定 期对 患 者进 行 随访 及 健康 教 育 ,嘱 患 者定 期 随访 ,如 再 次感 胸 痛 、胸 闷 、气 促等 不 适 ,及 时就 诊 ,避 免 自发 性 气
胸再 次发生 。全组术 后随访 1 — 1 3个月 ,无气胸 复发者 。
O 引 言
目前 ,胸腔 镜微创肺 大泡 切除术 已成为 治疗 自发性气胸
预 防感 染 。本 组患 者切 口感 染率为 零 。
2 . 2 . 4 术后 疼 痛 护 理
的首选 方 法 。单 孔 腔镜 手术 是 近 年来 开 展 的新 技 术 ,既具 有 微 创 的特 点 , 更 符合 美 容 的要 求 , 已逐 步 应用 于腹 部外 科 、泌 尿 外科 等 领 域 ,在胸 部 外科 应 用较 少 。笔 者 总 结分 析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4年 4月 在 我 院 接受 单 孔 胸 腔 镜 下肺 大 泡切除术 患者在 围手术 期的护理 经验 ,现报道 如下 】 。
应鼓 励患者进 行积极 有序 的早期活 动 。依据 患者 自身情 况 ,可 考虑 术 后 当天 或 术后 第 一 天下 床 活动 ,保 持 大便 通 畅等 。 2 . 2 . 6 术后 呼吸道管理 术后 给予 患 者 吸氧 ,维 持 血 氧饱 和 度 ≥ 9 5 %,并 保 持
胸腔镜下单孔操作切除肺大疱的可行性研究
![胸腔镜下单孔操作切除肺大疱的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4c97c10b4c2e3f5627634f.png)
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
表]两组临床资料比较(x + s, n/%)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
女
年龄(岁)
观察组
48
37 (77.08)
11 (22.92)
35.45 ±4.63
对照组
48
35 (72.92)
13 (31.25)
35.72 ±4.75
X?值
一
综上所述,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应用于颅内宽 颈动脉瘤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Mohlenbruch M, Herweh C, Behrens L, et al.The LVIS Jr. microstent to assist coil embolization of wide-neck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linical study to assess safety and efficacy[J].NeuraradiQlogy, 2014, 56 ( 5 ) : 389.
[2] 邱礼明,洪映标,蔡洁波,等•应用L¥IS密网支架辅助弹簧 圈栓塞颅内宽颈小动脉瘤32例临床分析[JJ.中国基层医药,2017, 24 (14): 2110-2113.
[3] 冀方愿,宋英,杨新健.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
56
肺大疱或气胸合并肺大疱需行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
其中48例行胸腔镜下单孔操作(纳入观察组),48 例行胸腔镜下双孔操作(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一
型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8, 40 (3) : 384-388. [7] 薛锦,陈姝娟,文立利,等•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宽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e8af0b28ea81c759f5784f.png)
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出院指导。
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疱自发性气胸围术期护理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perioperativenursingintreatingspontaneouspneum othoraxbyBullaeresectionwiththoracoscopic,tosummarizenursingexperienceandboostq ualityofcare.Methods:30patientssufferingspontaneouspneumothoraxwhoweretreatedb yBullaeresectionwiththoracoscopic.Nursingwerecarriedoutbeforeandaftersurgery,inclu dingpreoperativepsychologicalcare,respiratorytraining,strengtheningtherespiratorytrac t,thedrainagetubecare,preventionandcareofthecomplications,todischargeguidance.Resu lts:Allthe30patientsrecovered,haven’tseriouscomplication.Conclusion:Improveperiope rativenursinginpatientswiththoracoscopiccanimprovethesuccessrateofsurgeryandreduc ecomplications.KeyWordsThoracoscopic;Lungbullae;Spontaneouspneumothorax;Perioperativen ursing肺大疱患者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临床症状也主要由这些疾病引起,只是在肺大疱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bd741a58f5f61fb6366630.png)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附属医院手术室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护理配合2008年3月~2010年6月开展56例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在术中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6例肺气肿患者,男49例,女7例,年龄14~46岁。
均完全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
护理配合要点与注意事项手术场所:该类手术医生须通过胸腔镜术野进行操作,主刀医生和第一助手均需直接观看监视器上的图像,因此通常是两套监视器,呼吸机以及高频电刀等也会占据较大空间,防止术中发生意外,便于中转开胸,为了方便病情观察颜色及抢救,需在40~50m2大手术间。
术前准备: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设备功能是否完;数量是否齐备,消毒是否合格[1],还应注意患者皮肤保护。
①器械的准备:此手术器械需专用的胸腔镜器械如:胸腔镜套管、抓钳、组织分离钳、内镜剪、胸腔镜肺钳、吸引器头、施夹器、内镜持针器、电凝钩、内镜切割缝合器等。
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而中转开胸,另需准备常规开胸器械以备急用[2]。
②手术体位的摆放,此手术为患者在全麻下支气管插管后取健侧卧位。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是在胸壁上打孔,通过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术野转换到监视屏幕上,手术医生根据图像来确定手的操作,操作角度将受到限制,为获得尽可能宽的术野,患者体位需侧卧,腰桥顶起第7~9肋间,从而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
全身麻醉,由于患者全身松弛,全身关节处于无支撑无保持状态[3],在摆放体位时应注意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转动。
同时要保证患者手术体位的舒适、安全,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肢体功能位置及皮肤受压的情况,防止肢体过度伸展。
③高频电刀分散电极(负极板)的使用,由于手术操作对组织的游离主要依赖高频电刀,高频电刀使用时间相对较长,分散电极应粘贴在皮肤完整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以防电灼伤。
术中配合要领:手术中要求建立清晰的术野,一次性腔内切割缝合器正确使用,标本的便捷取出方法和准确的腔镜配合。
总结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要点
![总结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2aad5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3.png)
总结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要点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肺大泡患者40例;进行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观察结果。
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0.05)。
结论:针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肺大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破裂的肺泡相互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直径>1cm的含气囊腔[1]。
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不同体积、病灶大小的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单发、体积较小的肺大泡可无任何症状,多发、体积较大的肺大泡患者可出现一系列肺部疾病症状,如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自发性气胸或继发感染,需采取积极治疗[2]。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是现临床上治疗该病常见的一种方式,可直接切除患者病灶组织。
除给予患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外,还需加强患者的护理。
本院针对该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要点探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肺大泡患者共40例;患者均在2021.1~2021.12期间行手术治疗。
分为2组(随机)。
对照组男女占比为12:8,年龄36~73岁,平均55.05±6.16岁。
研究组男女占比为13:7,年龄35~72岁,平均55.12±6.34岁。
两组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以下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宣教、术前准备、饮食护理、基础护理这几个方面;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如下:1.2.1 术前护理术前评估,术前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和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包括各个方面,如身体、疾病、认知度和心理等方面,根据以上了解到的情况为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健康教育,了解患者情况,采用适宜方式完成患者的宣教工作。
1例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楔形切除术的护理
![1例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楔形切除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08b6c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1c.png)
1例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楔形切除术的护理【关键词】右侧多发肺大疱破裂护理胸腔镜手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切口小,创口小,出血少,痛苦轻,粘连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正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和普及[1],我科于2022年01月在全麻下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楔形切除术1例,为专科护理的高度重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患者自诉:1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闷、胸痛,胸痛加重时伴有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无昏迷等症状,起病后院外未做任何处理,自感病情无好转,于2022年1月15日到我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右侧气胸,肺压缩70%,门诊以“右侧自发性气胸”收住院。
患者曾有“肺结核病”病史多年;手术史:曾在普洱市人民医院行“左侧肺大泡切除术”人院:体温:36.4℃,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5 /92mmHg,人院后:进一补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复查胸部CT,B超等,);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症治疗;2022年1月17日胸部CT复检查示:1.右侧气胸,肺压缩约30%左右;2..双肺肺气肿征象,.右肺多发肺大疱。
2022年01月25日胸部CT复检查示:1右肺压缩约10%左右,2..双肺肺气肿征象,右肺上叶多发肺大疱;因患者在2019年曾在普洱市人民医院行肺大疱楔形切除术,现右侧肺大疱破裂,目前破裂已基本愈合但仍有较大几率复发破裂,有明确的手术指征,于2022年01月26日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楔形切除术。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术前的心理无论手术多么重要、大小,对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紧张刺激,患者对手术顾虑重重、焦虑、紧张、不安、恐惧。
这是术前患者最常见的应激反应。
因而,临床护士要有针对性的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
稳定调整和控制病人的情绪,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2]。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7226e5a32d7375a5178022.png)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发表时间:2016-10-21T15:20:19.9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作者:江丽丽[导读] 掌握手术的关键内容,从被动性操作转变为主动性配合,从而实现手术疗效的最大化,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72011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和临床护理要点。
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40例患者实行胸腔镜瞎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和临床护理要点。
结果:经过护理人员术前访视、术前准备工作、手术配合、等方面的护理工作,所有患者均在7天内痊愈出院,术后无任何感染与并发症发生。
结论:强化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并着重于手术护士的培训工作,促使手术护士能更加熟练的掌握手术步骤,掌握手术的关键内容,从被动性操作转变为主动性配合,从而实现手术疗效的最大化,保障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配合;护理要点胸腔镜手术是近些年所兴起的一种全新治疗方式,既具备微创的临床治疗特点,还有一定的美容作用,目前在泌尿外科、腹部外科等医疗领域中有应用广泛,在胸部外科当中的应用并不多[1]-[2]。
为了更好提高肺大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此,本文对我院行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采用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手术期间的配合以及临床护理重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和治疗标准。
40例患者平均年龄(25.8±7.2)岁,手术时间平均(25±5)min,手术中均未发生任何意外情况或事故,手术均顺利,手术中有少量的出血,并均在7天内痊愈出院,术后无任何感染与并发症发生。
2.结果2.1术前临床访视与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手术实施前一天巡回护士到患者的病房进行巡视,掌握患者的实际病情,并详细观察和分析手术前各项检查的结果,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37-01
【摘要】胸腔镜外科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开展的一种手术形式,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疼痛小、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疗效可
靠、时间短、符合美容等优点。
【关键词】胸腔镜;肺大泡;护理
肺大泡是因肺泡内压力升高,使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
病人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肺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
本院四月收治了一例肺大泡引起的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1 病例
男,28岁,2011年4月以自发性气胸收入院,其两个月前也因自发性气胸收入院,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好转出院。
现患者无明显诱因胸闷、胸痛,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胸廓形态尚正常,肋间隙无明显增宽,气管偏向左侧,胸廓挤压征(—),各瓣膜未闻病理性杂音,左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干湿啰音,右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右侧气胸,肺组织压缩40%。
术中取右第5肋间隙前线,肩胛线第6肋间,腋前线第三肋间小切口腔镜下行肺大泡切除术,术中顺利切除肺大泡,在第8肋间隙腋前线放置引流管,术后3天拔管,10天
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心有顾虑,对手术疗效的怀疑和手术本身的恐惧及手术风险大小、治疗费用等疑问,我们应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并把既往病例的诸多成功案例告诉病人,使他们了解电视腔镜手术的方法及治愈率,以消除他
们的顾虑。
2.2 术前护理
2.2.1 病人准备。
术前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能量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指导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有效地咳嗽训练,掌握有效咳痰方法。
对于自发性气胸病人要加强唇式呼吸训练,术前对痰多粘稠病人给予抗生素和超声雾化吸入,同时禁烟禁酒,改善氧供减少分泌物。
2.2.2 手术室准备。
手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如设备功能是否完善、数量是否齐备、消毒是否合格,还应注意患者皮肤保护。
(1)器械准备。
摄像系统包括内镜、摄像头,摄像机、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和导光纤维束。
电切割系统包括高频电刀、超声刀。
手术器械包括穿刺套管、抓钳、组织分离钳、内镜剪、吸引器头、施夹器、内镜持针器、电凝勾等。
为防止术中发生意外而转开胸,另需准备常规开胸器械以备急用。
(2)手术体位的摆放。
此手术是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行健侧卧位,麻醉后病人全身松弛,故全身关节处要放软及保护垫,防止拉伤或挤压伤。
(3)消毒隔离。
腔镜器械在使用及消毒过程中容易受损伤,故
手术前应仔细检查手术器械是否有划痕、破裂及未清洗干净的痕迹,并放进戊二醛薰柜进行薰蒸五小时以达到灭菌。
2.3 术中护理
2.3.1 继续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了解术前一日的饮食与睡眠情况,进行必要的查对工作,注意保暖。
2.3.2 协助麻醉师行双腔气管插管。
器械护士提前15分钟上台整理器械并于巡回护士一同清点器械、敷料,协助医师常规皮肤消毒铺巾。
巡回护士正确连接各导管及电刀、超声刀,术中根据需要调整参数,及时记录术中用药,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
术毕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清点用物配合缝合。
2.4 术后护理: 术后三天内回访病人,观察引流管及伤口疼痛情况等,并向病人报告手术成功的消息,以安定情绪加速康复。
同时解释病人提出的护理问题,征求反馈意见,有助提高术中护理效
果。
3 体会
自发性气胸引起的肺大泡的特点是反复发作,对病人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使病人经济上承受巨大的负担。
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手术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术后气胸复发可能性小。
参考文献
[1]熊飞云,全科护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病人的护理,〔j〕,2010;8(5c);1375—1376。
[2]刘秋秋、刘益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手术配合,〔m〕,2004;113。
[3]史晋红、刘新风,实用护理杂志,16例胸腔镜下肺大泡
结扎术的护理,〔j〕,1999;15(2)16—17。
[4]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2006(5)726—727;777。
作者单位: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