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条拾级而上的路

合集下载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教师对教育的理解

1、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

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

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

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2、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老师放弃了,你又做何感想呢3、宽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

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可我们有时候,又为什么容不下一小点沙粒和微尘!一个人的胸襟能容多少物,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

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学养+见识+气质+品质=容量。

宽容,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狭隘足以让人的心灵流血、两败俱伤.心不容物会失去英才,海纳百川沃野娇秀,大肚能容天高地阔。

4、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

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

“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5、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6、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

读教育文摘心得体会

读《教育文摘》感言张丕红在假期里学校开展了让每一位老师读《教育文摘》的活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下发的《教育文摘》,在读的过程中,我会结合着自己的教育经历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教育是事业,在其献身,教育是科学,在其求真,教育是艺术,在其创新。

我被这话深深地感动着,深深地吸引着。

当我读到这样一篇文章:《宽容是老师应有的一种态度》时,我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对一名老师来说,宽容、理解、与教育的机智会时刻影响着我们自己,会时刻影响我们的学生们。

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会希望我们进入教室上课时学生能立刻安静下来。

但有时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的情况也是有的。

当班级中的纪律有些乱时,我们有些教师一进门,就开始要求学生们马上在学生乱哄哄的情况下立刻安静下来,一些小学生是不会在教师的要求下立刻安静的。

这时的有些教师就会对学生们进行批评。

点几个教师平日就认为比较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再就是大声、再大声地批评其他学生。

对于我们作教师来说,宽容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我们采用的教育方式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无原则地迁就,面是以正面引导为主,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们寻找良性过渡的途径。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达到有效性的前提,当没有各谐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已不再喜欢信任你了,这样的关系就是你说的再有理对学生来说已没有任何效果了。

——学《文摘》用《文摘》感言项俊兰读罢《教育文摘》2009年第6期的《为师者请三思而言》一文,使我深受触动,并且也引发我的深思。

因为与我亲身经历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文中引用了两个事例:一个事例是讲述一位老师用她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名身有残疾的二年级学生对人生的看法,并从此鼓足勇气不懈努力,终于成了一名学有所成的人。

而另一个事例则是讲述一名校长在高中时因一位语文老师的话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和刺痛,并导致他放弃了爱好的语文改修数学。

拾级而上——读《山东教育报》有感

拾级而上——读《山东教育报》有感

拾级而上——读《山东教育报》有感
仔细想来,学生时代的自己心比天高,只想辩驳书中的一切;踏入岗位的自己求知若渴,对身边书的所有盲从无疑。

直到现在,巧遇《山东教育报》并成为它忠实读者的我终于体会到培根的话中深意。

读报时间虽不长,却在不断地权衡和思考中稳踏它的地基——拾级而上!
报纸的结构并不复杂,报版也不花哨,但就是这简单却充实的内容却让我流连其中,深切感受那真对真的传承,心与心的交流。

“校长视线”“新闻关注”“教师园地”三大版面以不同学校领导、教师或学生的故事及观点充实,让人感受到学校教育中最真实的状态,最接地气的问题。

农村教育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问题多的同时又无法得到实际的解决。

该报近期的版面将问题瞄向农村教育环境下的“说说普通话那些事儿”,多位农村教师现身说法,将自己在学校教学中遇到的说话问题(甚至是涉及到个人面子的例子)摆上台面,说明问题的同时摆明观点,与读者进行深层次的讨论。

同为乡村教师,想到自己身边多数教师的方言味儿,听到课堂教学无数学生混杂方言的普通话,我仿佛在这里找到了思路契合的知己。

如何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冲突问题,如何正确规范学生课堂上的普通话出不了嘴现象,真实的例子为我提供借鉴,真心的交流让我不觉孤单。

往后的很多时光里,这句话被抛在脑后,无数学习的机。

拾级而上逐光同行

拾级而上逐光同行

拾级而上逐光同行作者:陈惟萌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2年第02期【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4-0000-022019年,一次机缘巧合,我告别了工作5年的原单位,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以下简称“民主路小学”)。

短短三年的“民主时光”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肉眼可见的成长:连续两年获得市级和区级“优秀个人”称号,执教六次市区级展示课,近十篇论文获奖,承担的市级课题成功结项……从当初的“新人”到今天的语文教研组长,这盏灯始终温暖着我,指引着我。

而这持灯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

我们一路同行相随,就像一群逐光者,尽管彼岸犹如星星之火,但始终坚信,只要携手趋往就能燎原。

“你应该去试试。

”犹记得刚来民主路小学的时候,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一方面庆幸自己能加入这个优秀的团队,另一方面也为未知的挑战惴惴不安。

果不其然,在我上班第三天的傍晚,就接到特级教师王晓红的电话,说第二天想来听听我的课。

课后,我忐忑地走进王特的办公室,刚坐下,王特就微笑着说:“惟萌,其实你不知道,我们关注你很久了。

”原来,之前我参加区青年教师赛课时,王特就是评委之一,对我印象十分深刻。

随后,王特对我的课堂教学提出诸多建议,并询问了我的的成长规划和教学理念。

听了我热情四射的倾诉,王特突然对我说:“惟萌,你知道咱们学校的‘博雅’团队吗?我觉得你很适合,你应该去试试。

”这时,我才知道民主路还有一支“精英团队”——“博雅”四有好教师团队。

这原是学校里的一群有志教师自发组成的读书社,后来发展成近二十人的教师发展团体。

这个团队秉持“博观雅达”的理念抱团前进,教研相长,每两周举行一次主题沙龙,还会定期在学校网站的“博雅之约”专栏更文分享。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未名书社”吗?我心中一动。

可我刚来民主路小学,自己有这个能力吗?王校看出了我的心思,一笑:“你先去试试吧,没准儿会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学陶铸师魂 兴教育真才——有感于福州屏西小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学陶铸师魂  兴教育真才——有感于福州屏西小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育 真谛 与 人 格 魅 力 。通 过 实 行 “小先 生 制 ” “ 干 制 ” 及 评 选 、轮 以
慨 良多 : 校 不 仅 为 学 生 展 示 书 画 才 华 搭 建 舞 台 , 且 也 让 陶 行 学 而
知 的 教 育思 想 更 深 入 人 心 。
“ 阳光 小 陶 子 ” , 更 多 的“ 陶 子 ” 康 快 乐 地 茁 壮 成 长 。 学 等 使 小 健
期 都刊 载 了 陶行 知 的故 事 、 言 、 歌 等 内容 。学 校 把 学 陶 活 动 名 诗 与 教科 研 活 动 紧 密 相 结 合 , 辑 校 本 课 程 教材 《 近 陶 行 知》 每 编 走 , 周 在 校 本 课 程 上 进 行 教 学 。同 时 ,还 经 常 性 地 举 行 了 讲 行 知 故 事 、 行 知 诗 歌 、 行 知 歌 曲 、 宣 陶 小 报 、 陶诗 与读 书 心 得 等 诵 唱 编 写 丰 富 多彩 、 闻 乐 见 的 活 动 , 学 生 从 中感 受 到 陶 行 知 先 生 的 教 喜 让
“ 陶角 ” 持之 以恒 地 弘扬 陶行 知 的精 神 。校 园 网 站 还特 设“ 学 , 学
行 知 路 上 展 风 采
屏 西 小 学 是福 州 市 第 一 所 省 行 知 实 验 学 校 , 也 是 福 州 市 目 前 唯 一 的 一 所 省 行 知 实验 学校 。 步入 绿 色 掩 映 、 团 锦 簇 的 美 丽 花 校 园 , 先 映 入 眼 帘 的是 镶 嵌 在 教 学 楼 上 十 个 熠 熠 生 辉 的 大 字 : 首 “ 陶铸 师 魂 , 教 育 真 才 ” 一 股 浓 郁 的 学 陶 研 陶 的 气 氛 在 周 身 学 兴 , 环 绕 。 我 陪 同福 建 省 陶行 知 研 究 会 顾 问刘 宜 勇老 师 沿 着 教 学 楼 拾级而上 , 一个楼道 , 一条走廊 , 一问教室 , 一 道墙体 , 每 每 每 每 都 挂 满 了 学 生 书 写 的 陶行 知 语 录 。 着 眼 前 的 这 一 切 , 不 禁 感 看 我

拾级而上,觅得珍馐——《台阶》教学偶得

拾级而上,觅得珍馐——《台阶》教学偶得

213 和背景下理解古诗词、运用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同时此诗句还蕴含人陷入困境,又看到希望,找到出路的哲理,故成为历代的名句。

赋予它新的内涵:遇到困难要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给了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的信心。

三、把弟子规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读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更应该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而《弟子规》主张先道德教育后文化知识教育。

恰好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

《弟子规》是道德修养的规范,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细致,实践性强,极力于躬行。

在国家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亟须加强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

把弟子规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很有必要。

因此,节选弟子规通过第二课堂的阅读和家长监督背诵难度适宜的重点章节,不仅打通了家长、学生和学校的重要关节,还使学生通过诵读这种歌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在教育背景上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尤其要提到的是《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和“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做事习惯。

现在学校里出现了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学生不交试卷,老师要求他交试卷的时候,居然敢群殴老师等事件。

《弟子规》中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将时刻唤醒人们的感恩心,提高爱父母、爱老师、爱国家、爱环境的心,从而减少抱怨和埋怨。

总而言之,对弟子规的阅读和背诵不仅仅是传承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行为提供了指引和方向。

在语文教学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能全盘接受,而是要“扬弃”,即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拾级而上,名师成长的教育科研之路——以我的教职与人生为例

拾级而上,名师成长的教育科研之路——以我的教职与人生为例

他们一把 , 也 许 他们 仍 考 不 上 大 学 , 但 对 他们 今 后 的 局 , 终 以 一比 二失 利 。 当时赛场 十分 紧 张 , 队 长张 秀玲 成 长 却有 着深 远 的影响 。 这 是 由我 的第一 个教 育案 例 的嘴被 球 垫破 肿得 老 高 , 仍 坚 持打 完三 场 球 。比 赛后
当代教育科学 2 0 1 3 年第6 期
教 职 与 人 生
拾 级 而 上 3 名 师 成 长 的 教 育 科 研 之 路
— —
以我的教职与人生为例
● 崔 佃 金
教 育科 研是 教育 发展 的 第一 生产 力 。 是教 师 专业 上他 结 交了 几个 不三 不 四 的朋 友 , 染 上 了吸 烟喝 酒 的

对 学 习相对 差 一 点 的 学 生不 仅 要 爱 , 而且要“ 偏爱” 。
排球 赛 失 利之 后 。高一 女 排 决赛 在 我 们 9 1 级2
这 些 学生 往往 是站 在一 条 “ 好” 与“ 坏” 的临界 线 上 。 拉 班 和 8班 之间进 行 。2班 结果 第一 局取 胜后 又连 输两
们 的称 呼并 不 十分 重要 ( 以下仍 用加 引号 的 差生 ) , 重 在 我们 的教 育 过程 中总 要 举行 很 多活 动 , 如 果 对 要 的 是 老 师对 他 们 的 态度 以及 对 他们 施 加 的教 育措 每 次活 动都 作 为案例 进 行研 究 , 以 研究 者 的眼 光审 视 施 是否 有效 。 优生 老师 喜欢 , “ 差生” 往往 不爱 。 这 样 学 活 动 过程 , 以研 究 的方 法 科 学 指 导 活动 , 其 意 义 和 影 生 本 来就存 在 的差 距会 越来 越大 。 不 给他们 更 多 的温 响就 会大 大超 出活 动本 身 。这 是 1 9 9 1 年 我调 入桓 台 中第一 次担 任高 中班 主任 后 一个案 例 的体会 。 暖 更 多 的爱 , 就 无法 对 “ 差生 ” 进行 卓 有 成 效 的转 化 ,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守拙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守拙

守拙弓长①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

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

《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

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

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

“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

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

③齐白石年过九旬,发现自己画功不如以前,便每天苦练描红,临摹历代名画经典。

儿子不解:“您早就盛名于世,怎么想起描红这般初级的东西?”旁人更是戏其“呆拙”。

描红乃初学者入门功课,是“小儿功”。

而这位书画名家,却临池不辍,焚膏继晷,从最基础的一笔一画,虔诚砥砺,法度严谨,回炉作业。

④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

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

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

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

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所以曾国藩在《送郭筠仙南归序》中说:“(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

德不苟成,业不苟名。

艰勤错迁,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

既其纯熟,则圣人之徒。

”⑤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

巾帼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拾级而上,找寻教育的味道

巾帼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拾级而上,找寻教育的味道

十七年来,一个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携着一颗朴素的心,微笑而淡然地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途上,执著地找寻着眸间心上那属于教育的风景和味道。

她,就是**第一中学的**老师。

“教育的味道,一定是生命成长的味道。

”教育专家李政涛如是说。

在**老师看来,真正的教育是素面朝天、循序渐进的教育;而教育的味道应是充满着阳光质感的丰润,释放和吸纳于每一个学生的一呼一吸之中。

于是为了寻得那一缕久存于心的气息,她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一、坚毅起步:以乐观的心态,品尝自我成长的味道1999年,她大学毕业,满怀憧憬来到**一中。

这是一所刚刚开始高中四轨制的农村完中校,设备陈旧,条件恶劣。

全校仅有2名高中物理教师,学校甚至不能给她安排一个可以带她的教学师傅。

没有怨天尤人的牢骚,没有知难而退的畏缩,没有专业受阻的懈怠,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认真地学习,反复地揣摩,精心地备课,热情地上课。

这一年她如同勤奋上进的学生一样主动地而不知疲倦地补习着在她看来欠缺的各种知识,不断地行走在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之间。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需要业务精湛的领路人,更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

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她被推荐参加各类好课比赛,工作十七年先后参加了四届双优课的比赛,从区级二等奖终于拿到了国家一等奖。

在一次次的比赛中让她结识了天津市物理教研室主任高杰,物理特级教师张世云、宋金萍等等并和他们成为朋友。

与名师为伍她的眼界开阔了,遇上问题寻求帮助的途径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多了。

这些同行前辈的耐心指导,让她把沉重的压力化作成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负重的过程固然是艰辛异常的,但负重的结果却是让人欢欣雀跃的,它使李老师的生命在常态下之迸发出惊人的潜力。

她先后获得多个市区级奖项,曾经的“学生”成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师傅”,津南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

二、奋力前行:与科研相伴,亲吻高效课堂的味道“不是捶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真正的教育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露痕迹。

教师从专业发展走向生命成长——《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教师从专业发展走向生命成长——《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夏青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各地各校都开展了大量培训。

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实更多是靠自我修炼和内在成长。

真正的修炼没有太多巧办法,而是要下“笨功夫”。

教育修养,在情感层面主要体现为是否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否真正爱孩子;在认知和理解层面主要体现为是否真的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是否真正懂孩子。

从情感层面来讲,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炼。

第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人,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情感的,不是我们给什么他就获得什么。

教育必须在孩子的内心起作用,才能收获效果。

第二,孩子是不成熟的人,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提升的,因此教师要有宽容心、包容心,等待孩子成长。

第三,孩子正处于发展阶段,儿童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可能性”。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师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

从认知和理解层面来讲,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炼:第一,除了课堂之外,也要多与孩子聊天,学会与学生交往;第二,每天对班上学生的情况做一些记录和思考,长此以往就会加深对他们的了解;第三,多阅读孩子的书,尽量弥补思维代沟;第四,多参加孩子喜欢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去体会孩子的感受,修炼自己懂孩子的能力。

张海兰:建校伊始,我们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创建一流学校的根本任务。

目前,学校共有省市区骨干教师31 人。

为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我们从师资力量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面,就我校教师专业成长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忘初心,肩负立德树人责任。

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注定个人成长路径的不同。

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要比其他职业多些责任心,多些忧患意识,更多些自律自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也是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在“和·润”校园文化的引领下,我校主要从教师的师德师风抓起,通过每周一例会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读一本好书、分享身边的教育故事,以及通过教育教学研讨沙龙进行一周教学工作反思等,不断深化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知。

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记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黄冈实验中学的教育探索之路

办有温度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记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黄冈实验中学的教育探索之路

我的老本行是建筑行业,这所学校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施工,乃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挑选都是我亲自监今年6月6日,高考前一日,河源黄冈校门口的送考队伍中,有两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穿着厚厚的粽子玩偶服,在烈日下扮演萌萌的粽子,依次和学生们击掌鼓劲,祝学生们一举高中。

当送考车驶向远方,他们才脱下玩偶头套,原来是总校长胡体树和校长蔡中华。

胡体树是湖北名校长,曾获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首届十大最有影响力校长、湖北省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当年离开体制后,有多所民办学校邀请他担任校长,可他最后却选择远离家乡来到河源。

回溯他与河源黄冈的渊源,便要追溯到2018年胡体树与张亮途的一场对话。

胡体树向张亮途讲述了他关于学校文化的思考,在他看来,学校文化应是一种价值的引领,办学者要用文化建设有灵魂的教育,用文化建设有魅力的积不大,硬件条件有限,那几年教师流失率较大,我一直觉得欠了孩子们的账。

”今年3月,学校搬入新校区。

张亮途在那时暗暗对自己说:“从这一刻起,我们要走好每一步,力争不辜负每一个孩子!”每每步入校园,他都是以一名家长、而非董事长的视角去审视学校,孩子们吃得是否营养健康、住得是否舒适、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面对教育,张亮途格外谦虚。

“教育是一件专业的事,别的我做不到,只能从衣食住行上为师生解决问题。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将正式施行。

在张亮途看来,这预示着民办教育的环境将越来越公平,“做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心扑在学生身上”。

立足当下的教育形势,张亮途确立了初中办品质教育、高中办特色教育的总基调。

曾经,为了吸引高分学生,河源黄冈高中部各年级有2个班实行免收学费政策,后来,张亮途发现,这批高分学生并不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

“河源的本科录取率大概是34%,我们要重点培养的是处于35%~55%的学生,若能把这群位于本科临界点的孩子都送往他们理想的高校,我们的高中教育便是成功的。

迷笛学校:现代音乐教育的拾级而上 --史凛

迷笛学校:现代音乐教育的拾级而上 --史凛

迷笛学校:现代音乐教育的拾级而上——迷笛音乐考级史凛2016年6月11日,深圳和沈阳的两拨10来岁的小学生分别在两地的考级教室外,时而笑语连篇,时而又交头接耳问同学练得怎么样了。

两处童心,一种期待,天真的孩子们也许意识不到,自己有可能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史上第一批被文化部认可学习等级的学生,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有点怯生生却又雀跃兴奋地候考,有的学鼓的宝贝们拿着鼓棒打着“空气鼓”,有的学电吉他和电贝司的宝贝们则在下意识地动动手指。

随着考场里传来“迷笛音乐考级,爵士鼓,一级…”的考级导语,第一个孩子开始了考级,节奏明快旋律流程的迷笛考级曲目回响在考场外的空间里,家长们也被这些富于轻快的氛围所感染,相互之间微笑着交流起各自孩子学习的情况。

“变化挺大的”、“自己很想参加考级”、“做完作业自己会去练练”、“胆子比以前大了”是常提及的话题。

随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陆续考完出来,这样愉悦的交流又扩大到了孩子们中间,说着以后要和谁谁组乐队,或者是“你要加油,以后我们要一起表演”之类的憧憬。

快乐是整个考级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如果说孩子们来参加的是迷笛的考级,那么“敏于审美,快乐人生”则是学生和家长检视迷笛的考级指标。

作为中国音乐发展和音乐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现代音乐在音乐市场中的地位,与基础培养在教育市场中的地位严重失衡。

现代音乐在全球都是音乐市场中的主力,在中国却一直缺乏一个像古典音乐一样的考级认证制度。

而中国文化部唯一认证的现代音乐考级——迷笛考级具备一个里程碑的含义,给现代音乐制定了一种学习规范,也是经过长期总结得出的规范,为现代音乐教育正了名,文化部能够认可并审定迷笛的考级,也是看到了现代音乐对于群众文化的重要性,还有规范的必要性。

而迷笛作为国内第一家现代音乐学校,恰好承接了这个时代的需求。

迷笛考级让国内的现代音乐教育体系有据可循、有章可查,让现代音乐教育更加完善、步入正轨,这对于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应该是更加放心和贴心,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得到及时的检验,另一方面学习成果不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还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

教育还需拾级而上

教育还需拾级而上

与学生“平分奖金”,还可拾级而上,引导学生从物质层面的追求过渡到向精神层面追求的更高境界,让分奖金之举体现出浓浓的爱心。

建议见仁见智读完江老师和同学们平分奖金的故事,我既为江老师变革班级管理方法后尝到甜头而高兴,又因江老师没有持续创新教育手段、浅尝辄止而遗憾。

小投资,大回报对于“不把‘文明班’放在眼里”的“熊孩子”,江老师采取扣分和严惩的手段都无济于事。

由此可见,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班主任和学生没有形成共同的班级愿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教育依然是因势利导和循循善诱。

江老师适时提出的“共享成果,平分奖金”的构想,不啻为班级管理的良方。

班主任对学生施以恩惠,得到了“全班拥戴”——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因此亲师信道,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的潜能得到激发,班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似乎正应了一句俗语:“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在江老师的班上,对学生来说,为什么“文明班”的名不如奖金之利更有吸引力?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层面上去指责他们的“拜金主义”,而应该从心理方面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菜根谭》中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

”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待完善的人,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人。

班主任只有站在关爱学生和促进学生成长的立场上,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才能达成积极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班级构建初期,借助类似于“平分奖金”的物质奖励作为师生间的润滑剂,增强班主任的亲和力,推动班规的执行力,这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方法。

登门槛,拾级上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

因此,班主任应在学生的不同认知阶段和发展阶段,持续不断地深入探索、创新自己的教育手段。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真正影响人情绪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对事情的看法。

”“平分奖金”之举可行,但应让学生准确理解到,这是师爱的表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收买行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体会个人成就感,提升自我认同感,进而使之自觉地实现自我管理。

“台阶”“支架”教育策略运用

“台阶”“支架”教育策略运用

“台阶”“支架”教育策略运用作者:刘晓丹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2年第01期“微处寻趣”引导我们教师要从小事着眼,关注细节,孩子一个小小的兴趣或许就是我们的一个教育契机,值得我们去全力支持,进一步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搭建逐级递进的台阶,帮助幼儿一步一步地在探索中获得成长。

台阶,顾名思义,就是逐级升高,最终通向目的地的路径。

在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附属幼儿园“追梦”课程构建中,台阶的运用可以让教师的教育思路更加清晰,设计逐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进而让幼儿的活动可以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环环相扣。

每一步台阶的设置都是在为幼儿登上下一步台阶打好基础,台阶之间的关系是逐级上升的,而台阶的“高度”要适宜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

起初,针对孩子的兴趣或梦想,我们思考更多的是通过怎样的活动来帮助幼儿实现,忽略了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

因为幼儿“追梦”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需要许多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支持他们,这些不同的活动看似独立,却都是为“梦想”而生成的,找到这些活动之间的递进关系,便可以顺着这个“追梦”的过程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了,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幼儿实现“梦想”。

在大小教研活动中,我们利用《地球上的星星》《银河补习班》等电影的观看、学习、研讨,真正理解了搭建台阶策略的重要意义与途径,尝试在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中搭建台阶来支持幼儿探索、挖掘幼儿的学习品质。

例如在“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海绵宝宝这一形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幼儿天生喜欢探究,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更是充满了好奇,他们提出:为什么它叫海绵宝宝?它是海绵做的吗?它是海里的动物吗?它的身体有什么特点?……针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开始为孩子们搭建寻找答案的台阶。

台阶1:通过动画片加强对海绵宝宝的认识与了解。

班中一些幼儿看过海绵宝宝的动画片,对该动画片也十分感兴趣,所以利用过渡环节让幼儿重温动画片中的内容,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海绵宝宝的形象特点。

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治理

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治理

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治理民⼩编说天下⽆⼀物⽆礼乐,校园每⼀物可育⼈。

在众多课程之中,物型课程是⼀种独特的存在,它存在于学校空间⽂化的构建,存在于学科知识的延展,存在于对器物精神的再认识……教育是基于物质、超越物质的⼈的精神与灵魂的再造。

如何将这种理念融⼊到打造有品位的育⼈环境之中,本⽂给了我们深度的思考与启⽰,⼀起看看吧~~课程分类多种多样。

按载体不同,可分为纸质载体的⽂本课程、互联⽹载体的⽹络课程、活动载体的经验课程和物质载体的物型课程。

物型课程是指以⼉童能⼒素质发展为⽬标,以知识和见识的物化造型为载体,以⼈与物的在场互动、实践⽣成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综合课程,是传承优秀传统⽂化、回归认知原点、落实⽴德树⼈、建设美好学习的时代创新和教育表达。

物型课程旨在以物化⼈、以⼈化物,开发环境育⼈的课程⼒量,指向在万物、关键在成型、突破在寓意、⽬的在树⼈、重在“物”的⽂化塑型及课程意象的⽣成,是培养学⽣创新能⼒和实践精神的新维度、新聚焦。

把握物型课程,⼀是切⼊点在“物”,是基于世界是物质的哲学思维,⽽⼈⼜是唯⼀能够接受暗⽰的动物。

万物有灵、取物造境、感物喻志、万象之美,都是⼈对物质世界的体悟。

⼆是着⼒点在“型”,强调可视化、⽴体感。

校园审美向形成⽂化⼼智和教育意义载体的物象倾斜,⾃然意象表现为负载⼈格精神的⼈⽂符号,形成基于⼈类⼼智活动的⼈⽂⽓象。

三是核⼼点在“课”,就是将源于⽣活的课⽂内容还原到⽣活情境中,引导学⽣⽤⼼体悟。

作家创作,源于⾃然的感悟思考,形成作品的精神意蕴,是现实到⽂学的提炼过程;学⽣读书,要领悟作品中的精神⾼度,要回到⾃然体察感受,是⽂学到现实的体验感悟。

以物情助学情,借物启学。

正如宋代理学家程颢所说“天下⽆⼀物⽆礼乐”,万物都承载着⽂化要素,以物⼊⼼,格物致知。

总之,物型课程是基于⽂化传承⼊古出新视野下学⽣学习的课程创造。

物型课程要建什么?主要包含以下四个⽅⾯。

01地表⽂化追求天⼈合⼀的⾃然境界,突出⾃然景象地表⽂化主要指校园地⾯表层呈现的富于教育意义的物质⽂化资源,追求天⼈合⼀传统哲学⽂化。

向上的台阶周大新高考作文向上的台阶

向上的台阶周大新高考作文向上的台阶

向上的台阶周大新高考作文:向上的台阶常言说得好:“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

为了爬得高,让我们一路走来好辛苦!从我们刚刚能听懂人话开始,父母就在耳边灌输着自强不息学为好人一类的理念。

街坊邻居亲朋好友谁家出了人才露了脸,这家人的事迹就会成为日常生活中避都避不开的话题。

那种情况下,不拘你将其理解为羡慕也好,理解为忌妒也罢,反正会让你感到如果你也能做得到的话,你一样会受到别人的艳羡。

但是,生活的逻辑却告诉我们,没有哪个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从小到大,我们谁没有进行过艰苦的努力?作为田舍郎也许我们还不至于有要登上天子堂的宏图大志,但至少也该有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念想吧?列席课堂之上也许不曾有过做什么科学巨匠艺术大师的奢望,但力图成为受老师青睐被同学认可的好学生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是为了这些哪怕些些小小不起眼的目标,我们费心费力地跋涉。

跋涉的过程恰如攀登一级一级向上的台阶,总是刚越过一级又看到更高的一级,一级接一级,通往不见边际的高远之地。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我们一路走来,不停地拾级而上。

感到有了一定的高度,就想停下来歇歇脚,看看被甩到身后的同行者,却发现追赶者蜂拥而至,再看走到前边的先行者仍在不懈前行,越攀越高。

气还没缓一口,身不由己地上路!谁让我们不甘于平庸?谁让我们抵御不了高处的诱惑?不是早有贤哲告诫我们“高处不胜寒”吗?不是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的哲理吗?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般地往前冲呢?感到不可解不奇怪。

因为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血液中注入了一种元素,这种元素早已内化为我们的特质!就如同嗜血的猛兽嗅到了猎物的味道,即便是饱食终日没有任何食欲,它仍会一如既往冲向前去。

不断攀越不断挑战无限向上的台阶,不为别的,好像就是为了不使已经越过的一级一级的台阶失去意义,就是为了数得出向上的台阶究竟还有多少级。

这才是人生的宿命!尽管我们知道向上的台阶其实永远也数不清,尽管我们顶着一身的疲惫,但我们已经走在了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条拾级而上的路
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有老师问:优秀班主任是如何优秀起来的?我说,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追问非常有必要,大家关注优秀班主任的名号和光环时,最需要关注他“来时的路”,起初他和大家一样,有过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冲动,遇到过一个又一个的棘手的问题,甚至也有过彷徨、放弃等,但后来他却坚持下来了,他坚持保有原有的教育冲动,坚持读些教育专著,坚持进行教育改良和创造……他走的是一条拾级而上的路。

一、起于阅读
我最开始是在一所乡镇中学,那时手边可以用来读的东西不多,但《中国教育报》和《教育文汇》几乎成了我的必读,阅读让我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与“理解”:教育,不只是教书,也不是站够了45分钟,而是让每个45分钟师生都受益良多,让每个相伴都能真心实意;我还明白了:好的教育应该就在当下,在手边、案头,在那间教室。

班主任对学生往往会有更多的影响,毕竟在孩子生长的旺盛时节,有着我们重要的存在。

后来,就又有意识地买些教育类的论著和杂志,越读越有感觉,越读越觉喜悦,因为读到了自己想说但却说不出的言辞,偶尔也会觉得自己做得并不比他们差啊!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基础。

二、尝试写作
刚有了网络,我便开始在“班主任之友”和“教育在线”等教育论坛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读、写和回复,当时写得很碎,也不成体系,但长时间的积淀让我开始体悟教育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一名好的教师往往不会太轻闲,一节好课需要反复推敲、精心准备,课后的反馈、辅导及与同事、家长的交流,不是“信马由缰”就能做得好的。

要写出显得有水平的文字,就要不断地学习、
提升,要深入地阅读、反刍,以及宽泛的交流、被激发,要有更开阔的教育视野,要接收更多的教育“资讯”。

相比之下,班主任可记述的故事会很多,从流水似的记述,到教育叙事,再到颇见条理的文字:拾级而上,越写越有感觉;反复修改,越改越耐看。

教育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不知不觉中把问题想得更清楚、思考得更深入。

但文章的发表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写的热情,第一篇文章发表时,大概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再后来几乎每年都有发表,最多的年份约有十来篇,与之配套的随笔每年约有十几万、几十万字。

虽然,现在重读当初的文字,感觉甚是肤浅、粗糙,但当时还是很投入的,毕竟文字不是理科生的专长。

写作,是更高一级的教育成长,是教师对自我的教育抬升。

三、向优学习
这些年,我有幸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耕耘者,他们身上的多种特质:人格峻洁、思想丰华、学养深厚、专业精湛、行为端翔、身心安乐等。

我得到了许多指正和鼓励,也会模仿他们的样子,珍惜三尺讲台,热爱一间教室;会学他们坐住冷板凳,让自己热血沸腾。

熬炼的岁月,也让我收获最多,直到今日为完成一篇文稿或是拟定一个方案,我仍然会连续工作三、五小时,偶尔也能通宵达旦(不建议朋友们这样,过度疲劳是很伤身体的)。

当然,学习中,大家需要带着判别去重置、重构,因事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品格和能力的迭代升级(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环境和背景,我们会面对“十分复杂”的图景)。

否则,要么是画地为牢,要么只是画了“一个圈”(位移为零)。

向优秀者学习,是教师教育成长的捷径。

教师除了自己要成长,还要能带领学生一步一个清晰的脚印,向高处进发……如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是要和学生一起达到可喜的状态,让其成为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要让大家看到的多是关系的融洽,做事的利索、果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色与锃亮,抬头
就是抬头,埋头便很专注。

整个班级,不是没有影子,而是诸事都有它的轮廓;不乏独立空间,却极少有疙疙瘩瘩;事事都能理解到位,鲜有扯皮和猜忌……大家都很爱惜自己,爱惜这个班级,每个人都会很努力,努力的样子闪闪发光。

四、名师视角
1、他主张“建一间温暖的教室”(明亮的、充满希望的、富有凝聚力的)。

以“班级建设”替代“班级管理”,靠师生共同的努力,将班级一天一天地建设好,一个行动接着一个梦想,再一个梦想接着一个行动搭接起来的,把班级建设成各种德育“场域”——活动场、文化场、生活场。

让其承载着更多的喜悦和美好,让其能直面各种选择与问题,让其多年之后,还能成为师生共同的美好记忆,毕竟这间教室之内有他们过往的印迹、曾经的呼吸,有徐徐的清风,有涩涩少年的身影,有老师的关爱、注视的眼睛。

2.他主张“让教育,为生命导航”。

(1)为梦想插上翅膀。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梦想,梦想的起初,往往都是模糊的,就像是种下的种子,不知道哪天才能发芽,也不知道将会生长得多么高大。

但凡种子,总能落地生根、破土而出……梦想还会飞翔,会把孩童的眼眸和思绪带向远方,令其欣喜、奋力,给其方向、力量。

(2)为心灵植入善良。

善良是什么?是有人摔倒,我们能扶起来;是在见到乞讨的人,我们能递去一些零钱;是我们能打心眼里尊重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尊重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个日出,尊重周围和自己。

教育要让学生知悉感恩和珍惜,让学生学会帮助和尊重,而不是让他们学会占据和算计。

(3)为成长适时助力。

教育,是帮助孩童更好地帮助他们自己。

成长就像流水一样,总能顺势流淌,但往往都是蜿蜒、折转……这本是孩子应有的模样,
老师注视着、鼓励着即可,偶尔呐喊助威也是需要的,孩子也会有受阻且无力推开阻碍的时刻,教育要助他一臂之力,以便其更好向前。

(4)为迟疑打开门窗。

教育,当是面向不同层级而设立的事项。

许多时候,不是孩子走慢了,而是教育走得太急了。

教育需要不急不躁地“跟随着孩子”,教育最在意的不是“第几”,而是“每一个”“每一次”;教育是以鼓励的眼神、舒缓的语气,教育需要的是适时的反观、自由的呼吸和变更的勇气。

3.他主张“教育之路,是不断的创造之路”。

“教育中的365天,如同365颗珍珠穿成的项链,没有一颗是多余的,也没有一颗不曾经受磨砺,虽不如钻石华贵,但都是生命浸润过的,典雅、温婉。

我们携手并肩,我们审问笃行,我们博文约礼……每一天,从早安,到晚安!”好的教育不是一潭死水,也不是一尊雕塑,更不是坐享其成,固步自封,而是一条奔腾着的河流,是鲜活的生命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天建成的罗马绝不经典!教育的当下,有太多的可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只有创造,才能让所谓的“教育情怀”得以落地、生长。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贺老师积极参加南京市“名师空中课堂·金陵微校”等视频录制工作,主动承担南京市中小学生“疫情教育必修课”教育活动作品评选工作,积极指导班级学生在做好防疫工作同时,做好个人的居家学习,给学生先后做了《困窘,挡不住信奉》《风乍起,合当奋起写青春》《春在手,夏无忧》《乘风起,到高处看自己》《中考在即,颗粒归仓》等线上主题班会,和学生细谈了什么是“笨工夫”,指导学生建立起“健康优秀的自我模型”等。

“我们身边,我们心里,都有很多不是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直到我们睁开双眼,才能看见。

因为,我们不远万里去寻求的东西,
常常就在我们的触手可及的地方。

”贺老师就像《微光》歌词所述那样,也许我只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他灿烂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