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体知识大全2015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猫》。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方式。
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
a.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b.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①顺序记叙:a.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b.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②倒叙a.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b.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
c.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
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2.说明文(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3)分类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4)说明对象(5)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文艺性说明文 平实性说明文 事理——事理说明文 事物——事物说明文 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 空间顺序 事物的内部结构 建筑物的方位、布局 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 从整体到部分 从原因到结果 从概括到具体 从特点到用途 认识顺序 由浅到深 由近到远 由已知到未知 由具体到抽象(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中国古代文体常识
古代文体常识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
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赠序。
文体名。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
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其后凡是惜别赠立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
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迹,寄托哀思,激励生者。
如袁枚的《祭妹文》。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
古代文体常识
1、表:议论文的作用,多是臣下的奏议,也是进呈给皇帝的奏章的总称。
2、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
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
3、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4、铭: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5、序: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6、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文体基本常识整理
文体基本常识整理识记基本文体常识1、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常见的文章体裁:一般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说明文四大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寓理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寄情于事。
记叙文文体知识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6、段落层次。
7、中心思想。
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9、描写方法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
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
11、剪裁详写、略写。
阅读方法与技巧(一)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
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
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
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
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
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章主题。
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
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义。
(二)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
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
文体常识
借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思想情感
抒情散文
• • • • • • •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张岱《西湖七月半》 东山魁夷《听泉》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梭罗《湖光水色》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郁达夫《故都的秋》
•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慨叹山川人物,来激起读者的爱憎;
• 2 意境深邃
•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 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 入深,由实而虚的依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 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 的道理。
• 3 语言优美凝练
•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 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 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 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 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 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 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 华的文采。
古典小说分类
• (5).章回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 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 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 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 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 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 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 (6).谴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 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 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 (7).演义小说: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 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 来的。
文体知识完整版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文章表情达意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它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它们常常相互交织和渗透。
叙述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空间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都可以包括在记叙的范畴中。
记叙常常离不开描写,两者相互渗透,可以说叙述一中粗略的描写,描写是一种精细的叙述。
一.叙述的方法: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它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符合人们的传统接受心理。
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后写事件经过的叙述方法。
所谓“倒”,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的前面,写完结局和断面,行文仍按照时间顺序写。
这种笔法能够产生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
它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某种纵深感。
二.叙述的一般要求1.交代明白。
使读者对所叙述的对象有具体、全面的了解。
2.线索清楚。
脉络分明、井然有序地把客观对象叙述清楚。
3.详略得当。
适当剪裁叙述材料,浓墨重彩呈现与主题表达关系密切的材料;惜墨如金地运用起陪衬作用的次要材料。
4.生动曲折。
着重展现人物事件变化的内在节奏,处理好表现对象的动静、张弛、起伏、明暗、快慢等关系,“文喜看山不喜平”,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描写(描绘摹写)描写,是把某一对象的状貌、情态,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给读者。
描写运用的好,文章就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描写的对象:1.人物描写。
肖像描写。
对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笔法。
它具体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神态、姿势、衣着等的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
文体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记叙文知识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2. 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时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3.顺序A顺叙:以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
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B倒叙:先写结局,再追述顺序叙述事情经过,回忆性文章多用这种顺序(注意与插叙的区别)C 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如《驿路梨花》。
作用:对缘由做补充,对人物做介绍。
4识别叙述表达方式的方法 :叙述是对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待,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5识别描写表达方式的方法;:描写是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 .人物描写分为: 肖象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作用: 交待环境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细节描写的作用: 具体生动6识别抒情表达方式的方法: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
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说明文知识1.特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2;分类按说明对象分:①事物说明文:解释、介绍实体性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②事理说明文:解释、说明抽象性事物,如《死海不死》。
]3.说明方法A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B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C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D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E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F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G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语文各种文体知识
议论文文体知识一、议论文的定义1、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2、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分论点:除了中心论点之外,有的文章还设有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者证明中心论点的,它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中心论点始终是整篇文章的统帅。
分清区分论题和论点:论题是作者要议论的话题,可以是现象、问题或者事实等,没有任何褒贬感情倾向。
而论点是作者针对论题发表的观点。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根据。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及统计数字等,具有典型、真实、准确的特点。
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是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3)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与论据的纽带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常见的结构形式:(1)并列式结构(2)层进式结构(3)总分式结构。
3、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证法):引用……名言,充分有力论证……(观点), 增强了论证的权威性,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用……来比喻……, 生动形象论证了……,使论述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把……和……进行比较,鲜明突出的论证了----使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论证了论点。
4、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
反驳方法有三个:①驳论点②驳论证③驳论据5、品味语言的方法(1).解析词句的含义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
(2).特点:准确严密有力生动形象(比喻论证)二、议论文方法指津1、第一步:面对一篇议论文首先要看题目,边读边思考,初步领会整篇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
注意明确作者所持的见解与主张(即论点)第二步:结合文后的问题,了解问的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找准答案所在段落,逐题解决。
语文文体常识
一、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戏剧、小说、散文、诗歌二、一般文章体裁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表达方式有五种:1、记叙:(叙述)描述人物或叙述事件,写人或记事。
2、描写:描写人物或景物。
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描写景物的称为景物描写,也叫自然环境描写。
3、说明: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构造、功能或成因等4、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或看法。
5、抒情:抒发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1达方式。
2、分类:写人记叙文、记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3、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记叙顺序: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5、记叙的人称:多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也有的文章用第二人称“你”、“你们”,直接与读者交流,一般多是出现在一、三人称的叙述里,而且是站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
6、结构:(1)层次划分:①按时间、空间变化划分;②按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划分;③按选材角度的变化划分;④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⑤按“总—分—总”结构特点划分。
(2)过渡、照应:使文章上下连贯,线索清晰,结构严谨、完整,中心突出。
7、描写方法:(1)描写人物的方法: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②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的性格。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
语言禁忌:利用谐音避开一些与“凶险”义相关的词语。
戏班子最忌讳“散”字。因为散班是戏班里最大的 灾难,凡事与“散”字同音的,也必须用别的字代 替。比如雨伞,因为“伞”字与“散”同音,得叫 “雨盖”、“雨挡”、“雨遮”、“雨拦”。 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 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 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 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儿童识字教材: 周代《史籀篇》,秦代李斯《仓颉篇》西汉史 游《急就章》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 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儿童教材;北 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元朝初年 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有限的, 其次学习者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 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认为古人和古文 是不可企及的,无形中限制了人们的思维 和创新精神。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面对文字使用和 讲解中的混乱情况,以小篆字形为主,作 《说文解字》,展示出汉字的形体是一个 相互联系的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 妄自解说。 正字著作:颜师古《颜氏字样》颜元孙 《干禄字书》张参《五经文字》唐玄度 《九经字样》
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文字规范 工作。一是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 大力推行普通话;二是针对汉字繁难问题, 成功开展了简化字运动,并不断针对语言 文字应用中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规范工作。
1、早期的汉字崇拜 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 表。“河图”说认为,汉字是神派龙马、 灵龟、凤凰等灵物驮到人间的。“洛书” 说龙马之文画成的八卦是汉字之源。 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认为汉字是远古圣人仓颉所造。
文体知识
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
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辞即楚辞,属诗歌。
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
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
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
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
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
各大文体知识点总结归纳
各大文体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叙事文体叙事文体是一种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以一个或多个人物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为线索,通过描述情节的起承转合展现故事的发展,通过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从而揭示出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主题和意义。
叙事文体一般包括小说、散文、传记、历史、游记等形式,其中小说是最为广泛和常见的一种叙事文体。
在叙事文体中,语言的描述和情节的情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家需要通过精准的描述和生动的情节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同时还需要通过语言和情感的交织来表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叙事文体的写作中,作家常常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比如描写手法、对比手法、象征手法、比喻手法等等。
此外,作家还需要注意结构的安排和情节的展开,以及角色的刻画和对话的运用等方面,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鲜活。
总之,叙事文体是一种通过叙述情节和人物来展示主题和意义的文学体裁,通过对情节、人物、语言和修辞的处理,作家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叙事作品。
二、抒情文体抒情文体是一种着重表达情感和体验的文学体裁,它通常以诗歌形式呈现,通过语言的音韵和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达到抒发情感、抒发情怀、抒写心情的目的。
在抒情文体中,语言的表现力和意象的构建非常关键,作家需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作品更加深情、动人。
抒情文体通常包括爱情诗、思乡诗、哀歌、颂诗、咏物诗等形式,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了作者的情感和体验,通过情感的表现和情绪的抒发来吸引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和精神交流的效果。
在抒情文体的写作中,作家需要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用词的精准和意象的构建,以及情感的真挚和深刻等方面,从而使作品更加抒情和感人。
总之,抒情文体是一种通过表达情感和体验来引发读者共鸣的文学体裁,通过对语言、意象、情感和节奏的处理,作家可以创作出充满韵味和情感的抒情作品。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基本文体知识
基本文体知识基本文体知识一、文体知识:1、记叙文:记叙的六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类有以写人为主的、以写事为主的、以状物为主的、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常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的文章中运用第二人称,也是为了表达需要临时改变;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文的范围较大,凡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大都可以叫作记叙文。
通讯、新闻、传记、小说、回忆录、散文等都属于记叙文。
2、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整理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一种文体;分类有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等。
3、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分析事理,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在写法上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文学常识:1、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
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三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是虚构的,因此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和作者要分开。
2、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揭示中心的方式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散文的线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用人、事物、感情、景物、时间、地点等作为线索。
3、诗歌:诗歌的分类: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古今文体常识解读
2.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3.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为: 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4.说明文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便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
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本质
5.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逻辑顺序有以下几种: 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
5.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 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 散曲可分小令、套曲两类。 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押韵等
6.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是四折 (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 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 宾白(人物对白、独白等)、唱词。
18.诗歌的主要特点:
集中性、凝炼性、音乐性。
19.按表达方式,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诗歌可以分为: 格律诗、自由诗,民歌。
20.散文诗: 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
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有 《海燕》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下次相见!
散文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性散文。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着感情,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 野先生》、《背影》等。
抒情散文:
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 怀。比如《春》、《济南的冬天》等。
17.诗歌: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 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 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13.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
托人物、发展情节等服务的。
文体知识
二、语文文体知识1 记叙文文体知识要点(1) 以记叙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语言特点,生动,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就是记叙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这些材料来表的。
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3) 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几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记叙.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写,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写事件的经过.插叙:在记叙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然后再按着记叙原来的事情。
(4) 记叙文中的详略安排应该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应该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应该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应该舍弃。
这样,才能使记叙的中心集中,鲜明,突出。
(5) 记叙文的样式常见有:对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迹作具体报道的通讯。
用文字语言和文学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写。
记叙山川景物,旅途见闻为主的游记. 追忆本人或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回忆录,传记,访问记等。
它们共同特点是:所写内容必须真实,不容许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更不能编造虚构,即要有真实性;对所写的内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
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鲜明,构思精巧(6) 特写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样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个片断,细致地加以描述。
(7) 传记一般分两类:一类记叙自己的生平;一类记叙他人的生平。
传记的主要特点是实录,要求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夸张。
传记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插入议论,描写。
传记记叙的顺序一般以时间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区别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体写出人物的某个事件或某几件事就行了。
小传则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等。
人物自传的繁简区别在于自传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写法,可以写自己全部经历,也可以写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
2 说明文文体知识要点(1)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称为说明文。
文体知识大全
文体知识大全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中国文学常识问答题
中国⽂学常识问答题中国⽂学常识问答题导读: 1. 在先秦作品中,“重章叠句,⼀唱三叹”是哪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诗经》2. 《诗经》收录的是什么年代的作品,共多少篇?《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初年⾄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作品,共305篇。
3. 中国古代⽂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离骚》,作者屈原4.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5. 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哪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6. 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部?主要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7. 我国第⼀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哪⼀部?《左传》8. 《汉书》、《左传》、《论语》和《国语》,哪个属于语录体散⽂集?《论语》9.《战国策》这部历史著作采⽤的是什么体例?国别体10. 秦代李斯的代表作品是哪篇?《谏逐客书》11.《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是什么⾝份?门客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不义必⾃毙”⼀语所指斥的对象是谁?共叔段13.“汉赋四⼤家”是哪四位?司马相如,班固,杨雄,张衡14. 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学的先河的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史记》,作者司马迁15. 我国现存最早的⼀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录是哪部作品,作者是谁?《汉书·艺⽂志》,作者班固16. 收录了从汉代到隋唐的全部乐府作品的诗集是哪部作品,编者是谁?《乐府诗集》,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17.被后⼈誉为“五⾔之冠冕”的是哪部作品?汉末⽂⼈⽆名⽒的《古诗⼗九⾸》18.建安⽂⼈的作品具有什么特⾊?多写五⾔诗,抒发了忧国治世的愿望,作品具有“慷慨悲凉”之⽓,被誉为“建安风⾻”。
19.我国最早⼤量创作⽥园诗的诗⼈是谁?陶渊明20.苏轼所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园诗⼈是指哪⼀位?王维21. 鲍照诗作风格劲健,富有⽂采,他对哪种诗体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七⾔诗22.“永明体”具有怎样的特⾊,是谁创造的?“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仗,是沈约、谢朓等⼈创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中国文体知识大全2015〕
▲一、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
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
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
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二、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
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
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
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
二者的区别是?quot;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三、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
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
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四、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
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
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
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1、志怪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
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
如《搜神记》。
▲2、轶事小说
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3、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
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
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
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
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
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拟话本小说)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
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
每回开头常有诗词。
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