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思考题讲课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出山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陆军大臣荫昌赶赴武昌前线,调兵镇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然而,因为北洋军大部分将领为袁世凯的心腹爪牙,所以荫昌指挥失灵。
10月14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但袁世凯为了逼迫清政府交出更多的权力,一面借口“足疾”尚未痊愈留在河南彰德,继而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军事全权等条件;一面指使冯国璋、段祺瑞等北洋军将领暂取观望态度,致使清军进攻武汉受挫。
27日,清政府被迫召荫昌回京,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
当时,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正秘密组织燕晋联军直捣北京,而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则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等发动“兵谏”,于10月29日在滦州联名电奏清政府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特赦“国事犯”。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11月1日,在北洋军攻克汉口的当天,皇族内阁被迫辞职,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来京组织责任内阁。
袁世凯取得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后,立即派人刺杀了吴禄贞,同时进京组阁。
可是袁世凯并不打算立即攻占武昌,而企图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夺取全国政权。
11月26日,经过袁世凯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密谋,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议南北停战议和。
为了创造议和的有利条件,27日,北洋军攻陷汉阳,威胁武昌。
2、南北议和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协议,开始停战。
18日,各省军政府议和代表伍廷芳和袁世凯派出的议和全权大臣总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开始和谈。
南北代表除讨论军队停战的具体措施外,主要就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展开争论。
袁世凯在议和期间一面以倡言君主立宪要挟革命党,一面以革命党要求共和立宪来逼迫清政府。
20日,当南北议和代表举行第二次会议时,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同时向双方代表提出照会,表面上要他们“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实际上是压迫南方革命势力尽快向袁世凯妥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课件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 思想大解放。
42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经济、 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 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 涨。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 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 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1、内容: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2、论战结果
瓦解
袁
寻找代理人
袁 世 凯 就 任 临 时 大 总 统
帝
企图武力干涉 辛亥革命失败
1912.9,任命赵秉钧(前为唐绍仪、陆征祥)为内阁总理, 控制政府。
1913.3.20,刺杀宋教仁。 4月“善后大借款”,7-9月镇 压“二次革命”,10月当上正式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
1914.1,取消国会,5月废除孙中山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1915.5.9,签订《二十一条》,12月12日复辟帝制。
1908年,云南河口起义
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 1911年,黄花岗起义
喻培伦
林觉民
2、保路运动和武昌首义及各地响应
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 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 日,清廷在邮传大臣 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 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 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 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 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由于拒不归还四川的 股金。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 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 动。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成为武昌起义的 导火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出山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派陆军大臣荫昌赶赴武昌前线,调兵镇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三。
然而,因为北洋军大部分将领为袁世凯的心腹爪牙,所以荫昌指挥失灵。
10月14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但袁世凯为了逼迫清政府交出更多的权力,一面借口“足疾”尚未痊愈留在河南彰德,继而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予他军事全权等条件;一面指使冯国璋、段祺瑞等北洋军将领暂取观望态度,致使清军进攻武汉受挫。
27日,清政府被迫召荫昌回京,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湖北水陆各军。
当时,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正秘密组织燕晋联军直捣北京,而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则联合第三镇协统卢永祥等发动“兵谏”,于10月29日在滦州联名电奏清政府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特赦“国事犯”。
这一举动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11月1日,在北洋军攻克汉口的当天,皇族内阁被迫辞职,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来京组织责任内阁。
袁世凯取得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后,立即派人刺杀了吴禄贞,同时进京组阁。
可是袁世凯并不打算立即攻占武昌,而企图利用南北对峙的局面夺取全国政权。
11月26日,经过袁世凯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密谋,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议南北停战议和。
为了创造议和的有利条件,27日,北洋军攻陷汉阳,威胁武昌。
2、南北议和12月初,南北双方达成协议,开始停战。
18日,各省军政府议和代表伍廷芳和袁世凯派出的议和全权大臣总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开始和谈。
南北代表除讨论军队停战的具体措施外,主要就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展开争论。
袁世凯在议和期间一面以倡言君主立宪要挟革命党,一面以革命党要求共和立宪来逼迫清政府。
20日,当南北议和代表举行第二次会议时,英、美、俄、法、日、德六国驻上海总领事同时向双方代表提出照会,表面上要他们“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实际上是压迫南方革命势力尽快向袁世凯妥协。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细教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细教案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详细教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难点: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辛亥革命的意义。
对学生的要求:掌握:三民主义的内容,辛亥革命的意义理解: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走不了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
★辅助教学情况:板书、课堂讨论★授课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
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年2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课件
国民政府的建立
1
北洋政府内乱的原因和影响
剖析北洋政府内乱的根源和对国民政府建立的影响。
2
多次政治危机与抗日战争的影响
探讨多次政治危机及抗日战争对国民政府建立的影响。
3
国民政府成立与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消息
介绍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孙中山亲自领导的重要意义。
国共分裂
土地革命导致的国共矛盾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索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
概述
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国民政府建立之前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情况。
国民政府建立和存在的原因
探讨国民政府建立的原因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存在意义。
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什么?
详细分析土地革命对国共关系的冲 突和分裂。
加入共产国际的影响
讨论加入共产国际对国共分裂的影 响和进一步发展。
内部派系斗争的加剧
探索国共内部派系斗争的加剧,以 及其对国共团结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
取代北洋政府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介绍南京国民政府如何取代北洋政府并成为中国的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宣传部和教育部的措施和成果
评估宣传部和教育部在落实国民政府政策中所采取 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胡适代表青年派进入政府
讨论胡适作为青年派代表进入政府,为国家发展带 来了哪些新的思想和观点。
对文化艺术和传媒的影响
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文化艺术和传媒领域产生 的影响。
总结
1
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存在对中国历史
和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与现实的联系和启示有哪些?
2
归纳总结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存在对中国历史 和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中国近现代纲要第三章
革命派与改良派关于革命的论战:
“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 之祸可以免乎?革命之时,杀人流血于双方争 斗见之。若夫不革命之杀人流血,则一方鼓刀 • 革命是 而屠,一方觳觫而就死耳。为国而死,则吝惜 “杀人流 之;为野蛮异族政府所蹂躏而死字则忍受之, 血” 何死之不择也。”(精卫:《驳革命可以生内 乱说》(民报)第9号。)他们还指出:革命可 以“救人救世”,“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 败而已,苦痛而已”。( 思黄:《中国革命史 论》,《民报》第1号。)革命战争杀人流血是 不可避免的。革命正是要以流血换来不流血, 换来广大人民群众免受反动统治阶级的蹂躏、 屠杀,免受帝国主义的蹂躏 、屠杀。
• 1911年底,全国17省
代表在南京选举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 1912年1月1日 晚,时年46岁的 孙中山宣誓就任第 一任临时大总统, 改国号“中华民国”, 定1912年为民国 元年,并成立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在 就职仪式上,孙中 山宣读了大总统誓 词。
主 持 第年 一 次月 内日 阁, 会孙 议中 。 山 1911 1 5 统中 办华 公民 旧国 址临 时 大 总
【重点和难点】
•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 (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 2、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 意义与局限。 • 3、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 4、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和教训。
一、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列宁:“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 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 生活下去。” 辛亥革命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严重和社 会矛盾尖锐的产物,是十分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 或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国际环境。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过程。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5. 晚清社会变革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小组研究的成果展示。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源与背景。
2.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与主要事迹。
3.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4. 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小组研究的成果展示。
第三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2. 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动机。
2. 洋务运动的过程与主要成就。
3.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4.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5.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
2. 引导学生讨论洋务运动的过程及其失败的原因。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第3章教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教学目的: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2.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握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深刻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的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建设。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如何理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
教学时数:3学时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国情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很软弱。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军阀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专政。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二]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1月,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燕山大学)之二。
1906年,孙中山、黄兴、章炳麟等又编定《革命方略》,规定同盟会纲领的实施计划和其他各项具体方针政策。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16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他通过《军政府宣言》等文件对三民主义作了具体阐述。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理论概括。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要推翻满洲贵族当权的清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孙中山在解释这一款时,曾一再强调,“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
”“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这样,孙中山就将他的民族主义与带有封建色彩的种族复仇主义划清了界限。
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被孙中山称为政治革命的根本,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孙中山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出发,认为中国沿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是不合理的、违反人道的,因此“政治革命”势在必行。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他还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
”这样,他便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军政府宣言》对未来的民主共和国的特征概括如下:“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 第三章
组建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一、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 年 8 月 20 日, 全国性革命政党
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中国近代 第一个 资产阶级 革命政
共同的 奋斗目标
统一的 领导机构
主张 武装斗争 的手段
公认的 领袖
一、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 了帝国主义势力,而且推动 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 制度的终结
三、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宋教仁案 二十一条 镇压二次革命 正式大总统 西原借款
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及买办资产 阶级的利益 文化上:尊孔复古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
民族主义
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 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 的国家”。
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 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民生主义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现在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 本”,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 要不要社会革命
中国现在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地主强权”, “地权失平”,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 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行社会革命,才 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
不能充分发 动和依靠人 民群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
第三章民族复兴的准备一、教学目的:通过这一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国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进行了反抗和斗争,但是无一能够取得胜利,这样就为认识到只有中国的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打下了基础。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运动能够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而有的运动却只能遏制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甲午战争都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重大影响。
空前的民族危机是戊戌变法发生的基本原因,也是中国近代化由技术层面发展到政治层面的主要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残局”的出现是此后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的主要原因。
辛亥革命的昙花一现再次表明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和曲折。
二、重点和难点:1.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2.百日维新述评?3.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4.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5.你怎样评价太平天国的纲领和其失败?三、计划课时:4课时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一、农村社会变动与太平军起义(一)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1. 农村经济更加残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战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
(1)鸦片输入的激增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小民重困"等问题更加严重就缴纳的田赋而论,"东南产米之区,大率石米卖钱三千,自古迄今,不甚悬远。
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两千,则石迷仅得银一两五钱。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教案
“尝中夜起而大哭。嗟乎!谁其知 之!”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工 具。 1901年2月,清朝政府发出上谕
宣布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声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 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2、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的发展 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 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产 阶级的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 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第三讲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 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后 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争夺 和控制中国 另一方面清政府甘心充当帝国 主义的走狗 中国进一步堕入半殖民地深渊, 民族危机更为加深。
中国人痛切地感到国家已面临被瓜 分和灭亡的直接威胁。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当时给友人 的一封信中写道: “大抵东方变局不出数年之中”
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 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 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 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 变化了。
——毛泽东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世界潮流,浩浩荡 荡,顺之则昌,逆 之则亡。” ——孙中山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远历史变革, 是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伟 大的里程碑
二、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局限
(一)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是由中国民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 导的。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是与 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分不 开的。
1.弃医从政 立志救国
视频《中山伟业》vcd
2.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1894年,孙中山向李鸿章送交了《上
高一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第一节教与学用书[原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和清朝的覆亡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魔法导学】1.毛泽东在1936年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中,回忆少年时代读了一本讲革命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时说:“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并背了其中一句诗:“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思考:①你能判断出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吗?作者是什么人?②你同意毛泽东对这本书的评价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③同一时期另一位作者宣传革命、被誉为“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的小册子是什么书?答案:①《警世钟》。
陈天华。
②同意。
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向民众指明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危亡局势,提出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的政治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水平的提高,唤起了人民的觉醒,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③邹容的《革命军》。
2.在中国近代史上,冯懋隆阅读了《民约论》(现在译为《社会契约论》)和《万法精理》(现在译为《论法的精神》)等书后,改名为:“冯自由”,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
思考:①冯自由投身于民主革命,受到了世界上什么思想的影响?②当时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是哪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具备了哪些相应的有利条件?答案:①他受到了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
启蒙思想传播到了中国,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清朝的封建统治。
②上海和东京。
上海成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究其原因有四点:1)上海是中国近代化工业的中心,经济发达。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上海比较集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比较雄厚。
3)上海的新式学堂比较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较集中。
4)在清朝被迫打开国门后,上海是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浸润的前沿。
东京成为海外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中心,其原因有:1)东京聚集了为数众多的中国留学生,1901年仅100多人,到1905年激增到8000多人。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二、三节++思想、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教案)《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
第二节《思想、教育和科学技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封建顽固派同维新派的论战;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新式学堂的建立;京帅同文馆;中国最早的留学生;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近代科学家李善兰、徐寿、华蘅芳。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学习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顽固派与维新派的论战,认识中西文化冲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进程:维新变革和因循守旧的斗争是两种政治势力、两种文化思语的斗争;培养学生正确观察、比较社会文化现象,明辨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认识它是与西学东渐的历史同步发展的。
中国近代科学家既有学习西方的一面,又有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一面,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
三、思想教育目标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扬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变革求生存、图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必由之路爱国主义传统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2.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
应正确评价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3.中国近代科学家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世界先进科学知识和为国争光的赤子之心,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学重难点】本节重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本节难点:顽固派与维新派的论战、康有为的变法著作和变法思想。
【教学内容】一、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1、组织学会,创办报刊2、顽固派和维新派的论战顽固派认为:祖宗之法不能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新派认为:世界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
通过辩论,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二、维新派思想家1、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2、梁启超:《变法通议》3、严复:翻译《天演论》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
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戊戌派)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三章
第二节主要讲述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的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灭亡,讲授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并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接着讲授袁世凯复辟与辛亥革命的流产,讲授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讲授“二次革命”的起因与经过,并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2、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
教学难点
1、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
2、辛亥革命的意义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
课外作业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后记
本讲主要仍然是围绕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出路的探索,资产阶级中的部分社会精英与知识分子对甲午战争失败后的中国陷入被帝国主义瓜分的狂潮之情势有了崭新的认识,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他们在思想上逐渐与维新派的改良思想划清界限,转向革命排满,最后埋葬了清王朝,并做了短暂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关于革命,在社会与课堂上,存在不少否定或批判革命的错误言论,青年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也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与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摆事实,讲道理,释疑解惑。本讲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分析,也是必须跟学生讲清楚的。
2.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
3.割据一方,连年混战
课堂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1.教学手法:采取讲授式与研讨式教学。布置专题(如“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再组织学生登台作学术报告,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当场答辩。或组织学生观看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录象资料(如电视连续剧《孙中山》),组织学生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思考题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初,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
其中,华兴会的会长是(C )A.蔡元培B.章太炎C.黄兴D.孙中山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著名人物是( B )A.孙中山B.宋教仁C.黎元洪D.黄兴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 C )A.封建地主阶级政权B.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共和国D.小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4.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C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资产阶级5. 挫败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的运动是( B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6.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保路运动中,斗争尤为激烈的省份是( D )A.广东B.湖北C.湖南D.四川7.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逃亡至日本,于1914年7月,在东京正式成立(C )A.中国国民党B.国民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同盟会8.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当夜占领武昌,三日之内,革命党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被推为都督的是( B ) A.汤化龙 B.黎元洪C.焦达峰D.孙中山9.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内容是指( C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0.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社会革命D.要不要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11.窃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头领是(B )A.李鸿章B.袁世凯C.张作霖D.段琪瑞12.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
这个内阁被讥为( A )A.皇族内阁B.影子内阁C.贵族内阁D.立宪内阁13.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是在( C )A.香港B.广州C.东京D.檀香山1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的事件是(D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战争的爆发C.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发动D.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15.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使民主革命思想迅速地传播开末。
其中,章炳麟的歌颂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著作是( B )A.《革命军》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猛回头》 D.《警世钟》16.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文章是( D )A.《猛回头》 B.《革命军》C.《警世钟》 D.《民报》发刊词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它是( C )A.《中华民国宪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18. 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是( D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9.标志中国延续两千余年封建帝制覆灭的历史事件是( C )A.武昌起义爆发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皇族内阁解散20.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是(C )A.光复会 B.同盟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2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22.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战争D.北伐战争23.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B )A.惠州起义B.黄花岗起义C.护国战争D.护法战争24.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25.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将其不远”,中国应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C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26.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人们对待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A.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有了极大增强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人们认识到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不能取得胜利D.资产阶级改革未能成功27.189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这个团体是( C )A.华兴会B.光复会C.兴中会D.同盟会28.盛赞革命是“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并驳斥康有为中国“公理未明”、“民智未开”,只能实行君主立宪制观点的是( D )A.孙中山B.黄兴C.邹容D.章炳麟29.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因为它( D )A.成立最早B.实现了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使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有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30.1905年11月出版的《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三大主义,并将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然而,在随后的革命斗争中,三民主义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D )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31.辛亥革命中,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地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材料表明列强的态度是( C )A.继续保持中立立场B.维护中国的和平和稳定C.压迫南方代表妥协D.力图尽快结束中国革命32.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中国后,一部分革命者幻想像西方那样建立“议会政治”和“政党内阁”,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这一主张引起了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在其疯狂反扑下,“政党政治”的梦想最终破灭。
标志着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破产的是( B )A.袁世凯称帝B.宋教仁被刺杀C.护国运动失败D.护法运动失败33.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三次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比较这三次运动,他们相似的因素是( C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C.强调改良D.受西方进化论影响34.载泽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曾写道:“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内乱可弭。
海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
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籍,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由此可见,清政府实行“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B )A.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B.应付危机,遏制革命C.满足立宪派的要求D.借机组织“皇族内阁”35.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
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并下令从( B )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A.1905B.1906C.1907D.1908二、多项选择题1. 袁世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不惜投靠帝国主义。
主要表现为( BC )A.向日本借款扩充自己的势力,准备武力统一中国,其中“西原借款”前后共8项,总数达1.45亿日元。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C.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D.与列强签订出卖铁路利权合同2.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新总统必须遵守的条件包括( ACD )A.定都南京B.维护共和C.新总统到南京就职D.遵守临时约法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占主体地位,是因为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碍,这些阻碍来自于(ABCD )A.外国资本的压迫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4.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具体组织者和发动者是(BD )A.兴中会B.文学社C.华兴会D.共进会5. 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政权情况复杂,表现为(ABCD )A.革命党人主动把权力让给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B.政权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旧军官篡夺C.旧官僚和旧军官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D.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6. 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一系列斗争包括(ABCD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规定有(ABD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分设行政、司法、立法机关C.实行君主立宪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8.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过程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有(ABC )A.章炳麟B.邹容C.陈天华D.康有为9.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将其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CD )A.反满,推翻清政府B.排斥不同种族的人,建立汉族政权C.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D.民族平等10.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指的就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的民生主义(ABD )A.“平均地权”主张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B.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C.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D.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11.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通过这次论战(ABCD )A.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反满革命的广泛宣传,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C.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D.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12.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