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的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
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
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
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
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
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
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等工作程序。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如何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1. 增强信息意识:保持对媒体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关注不同媒体平台上的新闻报道、评论和分析,以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2. 提高辨别能力:学会区分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了解不同媒体平台的报道风格和偏见,以更全面地理解信息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媒体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不盲目接受媒体的观点和立场。
学会提出质疑和批判,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 拓宽信息渠道:不仅关注主流媒体,也要关注其他渠道的信息来源,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
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观点。
5. 学习媒体知识:了解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新闻传播学、媒体伦理等。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媒体运作的规则和背后的逻辑。
6. 参与媒体互动:积极参与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的讨论和互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同时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7. 持续学习:媒介素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定期回顾自己的媒介消费习惯和信息处理方式,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
同时,关注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新技术的出现,保持对媒介素养的持续关注和学习。
总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拓宽信息渠道、学习媒体知识、参与媒体互动以及持续学习,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体信息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
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
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新媒体超时空、超媒体、自主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渠道。
但同时也必需看到新媒体的“双刃剑”性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侵略极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要适应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是一个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
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巨大的挑战。
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
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
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摘要: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其负面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和“使用与满足”理论,针对目前大学生沉迷网络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以下对策: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媒介的基本知识;通过专题讨论和技能训练,寓媒介素养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参与实践和举办竞赛,实现对媒介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途径一、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1.媒介对大学生生活的“入侵”调查发现,大学生业余时间,网络活动所占时间最多,平均每天上网达2.4小时[1]。
根据CNN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7年1月的统计,我国网民中18~24岁的年青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2%,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然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 4岁的年青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2]。
我国的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8~24岁之间,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说明对网络媒体的接触和使用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对传统媒体的使用也是如此。
可以说,媒体已经成为学校的第二教学园地,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于家庭教育的影响。
2.媒介产品的特殊性及其负面影响(1)主观因素影响媒介信息表达根据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媒介通常根据自身的性质、需要和所要达到的宣传目的来选择报道的重点及对某一个事件报道的侧重点和角度等。
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是一种解码——编码——解码的过程。
传播者最先接触到传播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进行编码,其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主观因素,即在内容选择、报导角度和方式上必然跟媒体的立场、记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关。
这样就使媒介有意无意地按照它的立场来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渐渐地对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由于家庭环境、成长过程、性别、职业和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受众各自有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诠释和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也不同,所以媒介传播的一些狭窄的、不平衡的观点容易使受众误读。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引言】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项全方位的数字化技能,媒介素养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准确、批判地使用媒体和信息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对数字世界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本文将从媒介交流、数字文化、信息素养和数字创意四个方面阐述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交流】随着社交媒体、微博、直播等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媒介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致力于提升学生在使用和交流媒体信息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避免虚假信息对学生的错误引导,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获取可靠、有效的信息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分析。
另外,学生应该学习如何正确、礼貌地与他人进行社交媒体和网络交流,避免出现过度依赖和畸形社交等问题。
【二、数字文化】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文化也逐渐从边缘社会走向主流,进而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媒介素养教育也应关注数字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和应对数字文化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做到对数字文化充分接受和理解的同时保持理性和批判思维。
此外,学生还应掌握起草和发表数字化作品的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考方式来表达对数字文化的理解和观点。
【三、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
信息素养教育应该强调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来源、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筛选和组织信息内容,避免过度关注无意义的信息,保持学术独立性和创新性。
此外,信息素养教育还应该涵盖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保护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和自主权。
【四、数字创意】数字创意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点,通过数字化的媒介手段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增强创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媒介素养教育也应该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字创意能力,探索和实践以数字方式创造的方式和思维,同时了解和应用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艺术创造力,在数字音乐、数字画廊等领域创造新的数字艺术。
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012年第2期/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媒介资源的同时,思想、道德、行为也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
大学生是受媒体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媒体已成为他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成为除学校、家庭之外的第三大教育系统。
大学生的人格成长、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更多地受到了媒体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优势和弊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也逐渐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和反映能力。
”[1]国内学者也对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张开副教授指出:“媒体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2]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将其界定为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3]简言之,媒介素养是指人们正确认识、理解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运用各种媒介的能力或修养。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可使学生防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自觉追求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
如今,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媒介素养教育被列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教学科目,走进了课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博客、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手机报、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应用不断涌现,媒介素养越发显现出独特的价值。
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1.与媒介接触的不良倾向(1)在接触媒介动机和行为方面,大学生接触媒介有明确的目的性,无意识、消极接触媒介的学生也部分存在。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媒介素养什么是媒介素养?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
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一般而言,大学生时期,正是公民规范的媒介素养的初步形成的时期现代教育体系下,年轻人大多时间封闭在学校里,还处在成人化的过程中,很多难关都不是自己独立通过的。
尽管网络语言已经可以成功表达个人的生命体会,但是仍然没有超越自言自语。
目前阶段,年轻人自身的特质仍然被流行文化掩盖起来。
要真正解放年轻人,还需要社会和个人真正认识到网络语言的作用,真正把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当做主要问题来重视。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又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目前在媒介接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来分析:1、多数情况下,仍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表现在许多学生热衷的只是媒介上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无论是来自海外或港台的电视剧,还是各种搞笑类的脱口秀节目他们都乐此不疲的观看,甚至上瘾。
2、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不知道通过媒介怎样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很多人在接触媒介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有的人在网上停留一天也没有信息方面的收获。
3、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不强,对污染性信息的抵抗能力不强。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信息,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是否接受,缺乏深入了解信息背景的自觉意识。
4、临时抱佛脚、完全出于实用目的的接触媒体,有的人只是在需要完成作业或完成毕业论文时匆匆接触媒体,应付差事。
5、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较差,不具有知识产权意识。
整篇的从网上下载论文冒充自己的成果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
有的学生专门在网上从事论文出售活动,据说生意还不错。
6、社会阅历短,社会经验少,以校园生活为主体的年轻人的生命过程还比较单一,至少95%都是间接经验,是通过长辈、师长或教材言传身教,而非亲身体验。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2023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
和媒介越来越多,对学生媒介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
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媒
介素养。
首先,高校可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和活动。
在教
育科技的帮助下,高校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进行媒介素
养教育,让学生更加全面理解媒介与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可以开设一些新媒体实战课程、新媒体写作、视听
语言等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
其次,高校可以加强学生媒介素养的用途与实践。
除了
传授媒介素养知识,还需要将理性运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媒介素养的价值与必要性。
通
过模拟广告制作、文案撰写、新闻报道等方式,让学生深
入了解媒介素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
第三,高校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引入“素养证书”制度。
根据学生媒介素养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认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通过认证,对学生的媒介
素养提高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并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和
提高的积极性。
最后,高校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媒介素养评价体系。
目前,评价媒介素养的标准和方式并不统一,因此应该根据不同
的应用场景,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根据自
身优缺点定制化地提高媒介素养。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加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全
面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这不仅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也有
助于我们社会信息的准确传播和良好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挑战、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策略、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针对挑战和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教育策略,推崇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
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本文呼吁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媒介环境。
这对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挑战、重要性、问题、策略、跨学科融合、模式、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和虚假信息泛滥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相关技能和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
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和信息化发展,有效地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通过结合学科知识、实践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使其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下主动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2. 正文2.1 新媒体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给大学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往往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流,如何筛选、甄别和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过多的信息可能会导致大学生们无法有效地获取并利用信息,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如何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如何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大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对自身进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学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
这些媒介各有其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快,信息量也大,访问量大,关注者多。
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微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关键的是更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广播在校园的多个角落都能听到,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泼生动,但转瞬即逝。
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来说单调一些,但是画面对受众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对这些媒介的特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介工作的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媒介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道德应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
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
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传媒专业学什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教师若能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够基本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不断自觉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会使实际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学生媒体素养方案
提高学生媒体素养方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扮演着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窗口。
媒体素养指的是个人对媒体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等。
提高学生媒体素养是当今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提高学生媒体素养的方案。
一、引起学生对媒体素养的重视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们的生活充斥着来自各个媒体的信息。
然而,学生们往往缺乏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容易受到误导。
因此,应该引起学生对媒体素养的重视。
二、培养学生对媒体的批判思维学生应该学会拥有批判思维,对媒体传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他们需要意识到媒体的立场和角度,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利害关系,并学会运用逻辑分析和辨别对媒体的误导。
三、加强学校对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视学校应将媒体素养纳入课程体系,并设立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媒体的历史、本质和作用,提高他们对媒体的理解能力。
四、利用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利用多种媒体资源来提高学生对媒体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电子图书、互动多媒体等,让学生通过操作不同的媒体资源,加深对媒体的理解。
五、提供媒体素养培训和工作坊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组织媒体素养培训和工作坊,向学生介绍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和提高媒体素养的方法。
这种交互式的培训和工作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媒体素养。
六、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媒体素养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实践项目,例如学校广播台、报刊社等。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媒体的运作过程,了解媒体工作者的职责和挑战,提高媒体素养。
七、利用社交媒体教育学生媒体素养社交媒体已成为当今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教育学生媒体素养。
例如,老师可以设置专门的学习群组,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讨论媒体问题。
八、倡导媒体教育与家庭共同努力家庭是媒体素养的重要环节,倡导媒体教育应与家庭共同努力。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成为了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种媒体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升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媒体技能。
一、培养媒体素养的意识学生需要认识到媒体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意识:1.课堂教学: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不同媒体形式的内容,并探讨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的影响。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组织讨论和辩论: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表达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体。
3.邀请媒体从业者进行讲座:教育工作者可以邀请媒体从业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媒体行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要求。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二、培养媒体分析能力媒体分析能力是学生媒介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价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媒体背后的意图和影响。
以下是培养学生媒体分析能力的措施:1.教授媒体分析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媒体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六顶思考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分析媒体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意图。
2.提供案例分析: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媒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媒体分析方法,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3.开展媒体项目: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媒体项目,例如制作媒体报道、拍摄微电影等。
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媒体制作的过程,并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媒体创作能力除了分析能力,学生还需要培养媒体创作能力,以便能够主动地运用媒体进行表达和交流。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及提升策略研究与实践当前,新媒体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它们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在向数字媒体转型。
大众传媒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尤为重要。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媒介的理解、使用和创造能力。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当包含对于媒介的了解和批判能力,掌握基本的媒体技巧和数字服务使用能力,以及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提升媒介素养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的信息和传播格局。
其次,提高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媒体习惯和媒体拥有者的利益,从而使自己的判断更加独立和准确。
最后,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技术和数字工具,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为自己的事业提供助力。
那么,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呢?以下是一些提升媒介素养的策略和实践:1.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大学可以在学习计划中加入媒介素养课程,通过讲解现代社会中媒体的结构和作用,加强媒体消费者对于媒体的理解和认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
2.提供数字技术培训数字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大学里,学生应该接触更多的数字技术,并增强实践经验,例如编程语言、数据分析、网络设计、文本编辑等等。
这些技能将使他们更适合未来复杂的工作环境。
3.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寻找信息探索并寻找信息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或教授学生有效搜索、获取、评估和整合网站、数据库、社交媒体等源的技能。
4.增加国际交流和境外实践参与国际交流和境外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良好机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市场需求可为学生提供另一种信息收集和判断的视角,可增加学生对于全球事物的认知,提高其全球视野和竞争力。
总之,综合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媒介素养也是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养,是提高大学生优秀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2023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考2023年,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里,媒介素养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而现行教育体系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逐步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在教育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从基础入手,强化媒介素养的根基媒介素养由基础技能和高级技能组成。
基础技能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如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整合和发布等;高级技能则是进一步提升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如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理解等。
因此媒介素养的教育需要从强化基础入手,包括加强语文基础、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能力等,使大学生能够在信息社会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
二、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媒介素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大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力。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实践课程、媒体实习、制作课程、学术会议等,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三、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媒介素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关注社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助推公益活动等,可以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到媒介素养带来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责任意识。
四、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立足于提高综合素质,打造多元化人才。
在媒介素养的讲授中,需要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不断扩展个人能力,包括提高语言表达、锻炼思辨能力等等。
并且,学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内容,鼓励学生成为胸怀多元文化的时代新人。
总之,在2023年的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中,需要注重基础能力的重要性、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关注以及多元化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还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进行交流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具备媒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普遍存在不足的现象。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以及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1.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众所周知,当代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许多人在这个时代中日复一日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的获取能力明显不足。
这部分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手段落后,对于信息的鉴别、筛选和评价认识不清、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
2.信息安全意识不高在快速的媒介传播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意识不足:密码保护和数据备份不足,隐私保护方面的意识不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不断提高。
3.专业能力不足目前,许多大学生仅能学习教材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于更深入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学习不足,致使大学生在应对工作实际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不足。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策略1.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培训媒介素养是一门综合学科,学习媒介素养将为大学生提供更全面、系统和实用的信息素养技能,教师们应该将其纳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
这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水平,还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途径,让他们更加适应未来个人的求学和职业生涯。
2.扩充信息获取渠道和技术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技术是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
使用更广泛的平台,包括使用搜索引擎、订阅RSS等订阅器来快速获取信息,学习和使用相关的基础技术和工具,比如更加广泛的工作和沟通平台、更加务实的行业知识和技能资料库,在技术上让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更加广泛和专业。
3.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除了以上的培训教育和技术支持,在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过程中,信息技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必要的。
扩大大学生的安全认知范围,让他们能够正确学习规范和规则,以及行业惯例,遵循合理的互联网行为准则。
学生媒体与网络素养教育方案
学生媒体与网络素养教育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媒体和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进行学习。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学生们在使用媒体和互联网时,常常缺乏相关的素养和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媒体和互联网,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育方案。
一、为学生提供媒体素养培训学生媒体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的基础。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媒体素养培训课程,包括媒体相关知识、媒体运用技巧以及信息评估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学会识别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加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了解很多学生对互联网的理解局限于娱乐和社交,而忽略了它在学习和获取信息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们意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教授他们有效搜索和筛选信息的方法,培养他们识别可信度的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文化课程,让他们了解网络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培养他们对网络发展的把握能力。
三、教育学生媒体和互联网的道德规范借助媒体和互联网,我们可以轻松地传播信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传播的滥用和不良行为。
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媒体和互联网,并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范。
通过开设网络伦理课程,告诉学生们网络行为的规范,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防范与网络滥用相关的问题。
四、鼓励学生参与媒体创作和分享通过鼓励学生通过学生媒体进行创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对媒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学生媒体俱乐部或组织学生参加媒体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利用媒体来表达自己,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五、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可忽视。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的风险和威胁,并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组织网络安全培训课程,教授学生防止网络钓鱼、网络欺诈等安全技能,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一、自媒体的内涵和传播特性自媒体作为伴随着时代到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在传播方式上日益形成了融合文化的特性。
各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分化,“把原先彼此间很少交流互动的各种不同受众汇聚到一起”,使信息以数字化、电子化的形式瞬间在全球传播,形成了“意义与知识的合作生产、问题解决的共享”等全新的传播文化。
具体而言,它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接收者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中心化的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彼时的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居于中心地位,拥有话语的主导权。
在传播内容上,信息会经过媒体把关人的筛选和审查才予以公开发布。
与之迥然有异,自媒体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是去中心化的。
数字技术打破了少数人对传媒资源绝对垄断的格局。
只要符合媒介平台的相关规定,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源,人人享有媒介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地发布信息。
区别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就像是信息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在信息传播中呈现出了多节点放射性的传输结构,消减了原有传统媒体时期传播中心的存在。
去中心化的特点赋予了自媒体用户平等使用媒介的权利,使其能够相对自由地行使自身的媒介话语权。
2. 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虚拟社交在传统媒体时期,信息的发送、传播与接收方式是单一的、扁平的、自上而下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中心,而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具有信息反馈滞后的特征。
而借助于移动互联网良好的交互特点,自媒体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高效便捷地实时交互,让接收者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
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交互、跟帖、弹幕等多种交流方式,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第一时间就可以发表观点,即时反馈,形成有效的参与式交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手机智能终端功能的不断完善,自媒体可以更好地提供虚拟社交的拟态环境,满足用户个体的社交需求。
但与此同时,在个体缺乏自律的情况下,受众容易满足于自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沉迷于虚拟的社交体验,忽略了真实社交的重要性。
加强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 ) 加 强 网络 能 力教 育 。网络 能力 是 网络 媒 四 要
密情报 , 破坏他人的数据 , 使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或 攫取 他人 隐 私 的事 件 时有 发生 ” 3 外 ,对 于 ‘ 。[) 另 “ 黑 客 问题 ’有 3.% 的高 校 学 生认 为 这 是 ‘ , 1 2 网络 发 展 中 的正 常现 象 ’2 .% 的 大学 生 ‘ 崇 拜 他们 高超 ,41 很 的技 能 ’ ,仅 有 3 %的人 认 为 这 是一 种 不 道 德 的甚 9
、
如何有 效利 用 网络 ,开展好 高 校 网络媒 介素 质 教育 ,是当前高校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20 年 1 09
良信息 ,9 %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中存在的不 良信息 6. 7 “ 不太会” 绝对不会” 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其 或“ 对
三, 大学 生 网络 接触 行为 自我 管理 能力较 差 。 6 5 %的
阔了视野 , 在他们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 , 面对这样一 种功能优越 、影响强大而又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传
近年来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学者
[ 收稿 日期 ] 0 0 1 — 2 2 1 — 2 2
[ 基金项 目]太原科技 大学青年基金课题 项 目“ 当代 大学生敬畏信仰的缺失与重建研 究” 2 10 7 。 (0 0 0 )
2 1 年 2月 01
中共 山西 省委党 校学报
Ac d mi o r a f h n i rvn il o a e cJ un l a x o ica mmi e a t c o l f P C oS P C t eP r S h o . t y o C.
Fe 2 l b. 01
( 作者简 介]樊艳丽( 9 8 , , 17 -)女 山西新绛人 , 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 系教师 。 王卫红( 9 5 , 山西保德人 , 17 -) 男, 中共 山西省委党校助理研 究员。 康永征( 9 9 , 山西文水人 , 17 -) 男, 太原科技 大学人文社科 系讲师。
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方案
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方案一、引言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媒体可能存在的虚假信息、混淆视听以及侵犯隐私的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套针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方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媒体挑战。
二、理解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媒体素养是指个人对媒体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
它包括批判性地思考媒体信息的能力、有效使用媒体资源的能力以及识别和避免不良媒体内容的能力。
媒体素养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还能促进他们运用媒体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沟通。
三、制定媒体素养课程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媒体素养课程,将其纳入学生的日常学习计划中。
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媒体知识的讲解、媒体信息的辨别技巧、媒体技术的应用、媒体伦理和法律等。
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可以全面学习媒体知识,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水平。
四、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在接收媒体信息时,应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或相信媒体的一切。
学生应该学会提出问题、核实事实并分析媒体报道的可信度。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
五、提供资源和指导学校和教育机构应提供丰富的媒体资源,并提供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学生应该了解哪些媒体是可靠的、有权威性的,并学会使用支持学习和扩展知识的媒体工具。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研究和学习,但要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
六、组织媒体素养竞赛和活动通过组织媒体素养竞赛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媒体素养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可以参与媒体利用案例分析、媒体写作比赛、媒体数字技术创新等活动,从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水平,并实践所学知识。
七、合理规划媒体使用时间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合理规划媒体使用时间。
长时间过度使用媒体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学生需要认识到媒体的娱乐性和吸引力,但也要明确媒体与学习的关系,切勿过度沉迷。
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教育方案
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教育方案一、了解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媒体素养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技能。
媒体素养包含对各类媒体的理解、判断和使用能力,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媒体素养有助于他们准确获取信息、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建立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
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辨别真伪信息,提高信息筛选的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会他们欣赏和评价不同形式的媒体作品。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媒体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我们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了解媒体的运作过程和工作环境,拓宽他们的视野。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创作,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媒体素养。
还可以开设媒体素养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各类媒体,以及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在学生媒体素养培养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学会筛选出准确、可靠的信息。
其次,学生需要学会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电影、报纸等获得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来源多样化能力。
最后,学生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五、提升学生的媒体创作能力学生应具备媒体创作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课程,教授学生媒体创作的基本技能,如写作、摄影、剪辑等。
此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媒体创作比赛,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媒体创作能力的提升,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媒体。
六、加强师资培训和监督为了有效开展学生媒体素养培养教育,需要加强师资的培训和监督。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班,不断更新媒体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媒体素养水平,保证教育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
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而进行系统讲授。
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
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
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
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
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而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
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
目前, 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编辑等工作程序。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编辑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大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对自身进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学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
这些媒介各有其传播特点。
网络新闻快,信息量也大, 访问量大,关注者多。
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微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关键的是更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广播在校园的多个角落都能听到,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泼生动,但转瞬即逝。
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来说单调一些,但是画而对受众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对这些媒介的特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介工作的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媒介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道德应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
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傅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
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
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警惕“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
“第三人效果”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在《民意季刊》发表的《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提出的。
“第三人效果假说”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信息对他人在态度及行为层而上的影响。
当受众接触到传播的信息时,会预期该信息对
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对自己造成的影响。
简而言之, 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大,对自己的影响小”,就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之所以会出现“第三人效果”,一方面是由于认知不足或偏差,更多地是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
心理学研究显示,人有一种“自助”倾向,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是对自身的一种“批评”,因为它意味着承认自身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
因为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放松了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解读,可能会让人们忽视了暴力、色情等媒介内容对自身品格的不良影响,放松对于不良信息的批判和抵制,对自己的过分自信, 也可能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
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