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学重点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脊索动物们动物特征
①具脊索,在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位于消化管背面、神经管腹面,终生存在于低等脊索动物(文昌鱼)或仅见于幼体时期(如尾索动物)。(脊椎动物中的圆口累脊索终生保留,其它类群只在胚胎期出现脊索,后来被脊柱所取代,成体的脊索完全退化或保留残余)②背神经管,是一条位于脊索上方的中空的管状神经索,是脊索动物的神经中枢,管内腔为神经腔。前端膨大为脑,后部为脊髓。
③咽鳃裂,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称为鳃裂,鳃裂之间的壁上着生布满毛细血管的鳃,有呼吸作用。
④具肛后尾。
⑤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除尾索动物),大多数脊索动物血液中具有红细胞。
⑥具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2、脊索出现的意义
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提高了定向、快速运动的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也是躯体的大型化成为了可能,是脊椎动物头部(脑和感官)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条件。
3、头索动物在研究脊索动物演化上的意义
是典型的桥梁动物。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个主要特征: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除此之外,还具肌节、有奇鳍、肛后尾、闭管式循环,但无头、无骨骼、无心脏、排泄器官为肾管。躯体前部的中胚层以肠体腔法形成(与棘皮和半索动物一致),身体中后部则是由裂体腔法形成(与高等脊椎动物一致),另外,躯体两侧的一对腹褶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的雏形。
4、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点
①神经系统发达,神经管的前端分化为脑,又进一部分化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集中在身体前端并具有保护他们的头骨,形成了明显的头部,神经管后端分化为脊髓。
②脊柱代替了脊索+,脊椎动物以由许多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代替柔软的脊索作为支持身体的中轴,大大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及支持、保护的强度。
③除圆口纲外,均出现了能动的上下颌(极大的增强了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极大增强了脊椎动物的运动、摄食、求偶和躲避敌害的能力)
④循环系统完善,具有能搏动的心脏,血液中具有红细胞,其中的血红蛋白能高效氯携带氧气。
⑤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在胚胎期有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⑥排泄系统出现了构造复杂的肾,代替了简单的分节排列的肾管。(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更有效地排出体外)
5、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
①体多呈纺锤形,常有保护性鳞片;②以鳃在水中呼吸,单循环;③以鳍为运动器官,具成对的偶鳍;④皮肤上有粘液腺;大多具完备的侧线系统,感知水流的大小和方向。
6、粘液的生物学意义
①减少水与鱼体表面的摩擦阻力,增加鱼的游泳速率;②可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对鱼体的侵袭;③润滑鱼体,使其不易被捕捉,或被捕后易于挣脱;④协助调节皮肤表面的渗透作用。
7、肝脏的机能
①制造胆汁,胆汁由胆细管汇集到胆管,然后贮藏在胆囊中,胆囊有输胆管通到肠的前端;
②抗毒,能从血液中扣留无关的物质,并通过胆管把它们排除出去;③储存糖原,调节血糖平衡。
8、鳔的机能
①比重调节作用:鱼类在不同深度借放气或吸气来调节鱼体比重,使其可以不费力地留在水的各层;②呼吸作用:肺鱼、多鳍鱼、雀鳝及弓鳍鱼的鳔有肺的作用;③感觉机能:鳔能起测压计或水中传声器的作用,有些鱼的与内耳发生联系,因而具有较灵敏的听觉和感受压力的能力;④发音作用:鲤形目鱼类的韦伯器对附近器官所产生的声音起着共鸣器的作用,使声音扩大。
9、简述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淡水鱼类:肾脏排水,从食物中补充、鳃上的氯细胞(吸盐细胞)水中吸收氯离子;
海水硬骨鱼类:从食物中获取水分、吞食海水、鳃上的泌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海水软骨鱼类:通过血液中多量的2~2.5%的尿素,保持高渗透压、水渗入体内,多余的由肾脏排出,板鳃亚纲的直肠腺是泌盐腺。
海水和淡水洄游鱼类鳃上有氯细胞(泌氯腺),转运盐类方向可以转变。
10、简述鱼类各种生殖方式的特点
①卵生:体外受精和发育,也有少数鱼(如一些鲨鱼)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的。
②卵胎生: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来自自身的卵黄,与母体没有关系,或主要依靠卵黄营养。
③胎生(假胎生):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靠本身的卵黄,而且也依靠母体来供给。这类鱼类形成类似胚盘的构造,母体的营养通过胚盘输送给胚体。这种胚盘的构造和哺乳动物是不同的,称之为卵黄胚盘。
11、水陆环境差异
①空气含氧量比水中充足,且水中溶氧量的弥散率低于空气;
②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水的密度约比空气大1000倍,比粘液约大50倍;
③水温具有恒定性,水体由含有巨大热值的介质构成,水温的变化幅度较小,而陆地温度则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变化;
④陆地环境具有多样性,陆地环境地形复杂、植被多样,例如苔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沼泽、高山和盐地等,为动物的栖居、隐蔽等提供了较水域优越的条件。
12、水生到陆生面临的矛盾
①在陆地支持体重并运动;②呼吸空气中的氧气;③防止体内水分蒸发;④在陆地繁殖;⑤维持体内生理变化所需的温度条件;⑥适应于陆地的感官和更为完善的神经系统。
13、五趾型附肢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对于陆地动物来说,重力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由于空气密度较低,不仅需要强大的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抵抗重力,而且还必须驱动躯体在地面上移动。这就要求具有强有力的附肢以及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五趾型附肢正是这种类型的运动器官。四足动物肢骨与中轴骨联接,肩带借肌肉联结,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与前肢功能的多样性有关。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
14、简述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①具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四肢较强大,一般具有五趾,且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不仅整个附肢可以相对躯体做运动,而且复制的各部分彼此可做相对的杠杆运动。
②具有肺作为呼吸器官及不完善的双循环;
③脊柱更加坚固,分化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
④皮肤开始轻微角质化;
⑤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
⑥出现中耳——鼓膜和听骨(由耳柱骨演化而来)。
15、两栖类对陆地生活适应的不完善性
①皮肤角质化程度低(仅是表层1~2层细胞轻微角质化),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故还不能离开潮湿的环境。
②不能在陆地繁殖,必须回到水中生殖,卵子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
③五趾型附肢较为原始,四肢还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
⑤代谢水平不够④肺呼吸不够发达和完善,皮肤的辅助呼吸必不可少。
高,相关调控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两栖类动物的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有休眠的习性。
16、羊膜卵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①羊膜卵可以产在陆地上并在陆地上孵化;②体内受精,受精过程可无需借助水作为介质。
③羊膜卵的卵外包有卵膜(蛋白膜、壳膜和卵膜)卵壳是石灰质的硬壳或不透水的韧性纤维质厚膜,能防止卵的变形、损伤和水分的蒸发;④胚胎悬浮于羊水中,使胚胎在自身的水域中发育,环境更加稳定,既避免了陆地干燥的威胁,又减少振动,以防机械损伤;⑤羊膜卵的出现,使脊椎动物完全摆脱了在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而真正适应了陆地生活,成为完全的陆生脊椎动物。
17、爬行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①出现了羊膜卵,具有了陆上繁殖的能力;②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外被角质鳞片或角质盾片,皮肤干燥缺乏腺体,有效地防止了体内水分的蒸发;③大脑皮层开始出现新脑皮,是高级神经中枢向大脑集中的开始;④五趾型附肢及带骨发达,指端具爪;⑤骨骼坚硬,颈椎分化出寰椎和荐椎,躯干椎也开始分化为胸椎和腰椎;⑥头骨为单枕髁,两侧有颞孔(咬肌的肌腹可自颞孔突出,提高了咬合力);⑦呼吸道增长,肺的结构更为复杂(出现小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出现胸廓(胸椎肋骨和胸骨围成);⑧心室间出现不完全的分割,富氧血和缺氧血进一步分开,循环系统的效率提高;⑨由后肾泌尿,排出的含氮废物主要为尿酸等。
18、鸟纲的主要的进步性特征
①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②迅速飞翔的能力,可通过主动迁徙来适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