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的多晶衍射分析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Y——点阵常Y数值kXb
• X——外延函数值,一般取
• k——斜率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X1(co2sco2s)
• b——直线的截距,就是θ为90°时的2点s阵in常数。
(2)线性回归法
• 外延函数可消除大部分系统误差, 最小二乘又消除了偶然误差,这样 回归直线的纵轴截距即为点阵常数 的精确值。
(3)标准样校正法
轴平行于纵轴,张口朝下的抛物线,以其 对称轴与横轴的交点定为峰位。
①三点法
抛物线方程
• 在高于衍射峰强度85%的峰顶区,
任取3点2θ1、2θ2、2θ3,其对应强 度为I1、I2、I3,
Ia 0a 1(2 )a 2(2 )2
Ia 0a 1(21)a 2(21)2
Ia 0a 1 (22)a 2(22)2 Ia 0 a 1 (23) a 2(23)2
sinθ的精度
• 取决于θ的测量误差,包括偶然误差和系统 误差,
➢偶然误差:由偶然因素产生,没有规律可循, 也无法消除,只有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统计平 均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系统误差:由实验条件决定的,具有一定的规 律,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使其减小甚至消除。
4.3.2 误差源分析
• 对布拉格方程两边微分,dλ=0, • 相对误差为d/d=-θctanθ, • 立方晶系时:
1)峰位确定法
(1)峰顶法→衍射峰非常尖锐时,以峰顶所 在位置定为峰位。
(2)切线法→衍射峰两侧的直线部分较长时 以两侧直线部分的延长线的交点为峰位。
(3)半高宽法→
➢Kα1和Kα2不分离时: ➢Kα1和Kα2分离时:Kα1的7/8峰高处的峰宽中点
半高宽法
1)峰位确定法
• (4)抛物线拟合法→ • 峰形漫散时,将衍射峰的顶部拟合成对称
4.4 宏观应力的测定
• 4.4.1 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 其衍射效应
• 4.4.2 宏观应力的测定原理 • 4.4.3 宏观应力的测定方法 • 4.4.4 应力常数K的确定
4.4.1 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其衍 射效应
• 内应力:产生应力的各种因素(如外力、温度变 化、加工过程、相变等)不复存在时,在物体内 部存在并保持平衡着的应力。按存在范围的大小 分:
• 采用比较稳定的物质如Si、Ag、SiO2等作为 标准物质掺入待测试样,由标准物的点阵 常数和已知的波长计算出相应的角的理论 值,再与衍射花样中相应的角相比较,其 差值即为测试过程中的所有因素综合造成 的,并以这一差值对所测数据进行修正, 就可得到较为精确的点阵常数。
• 精度取决于标准物的测量精度。
• 特点:存在范围仅在数个晶粒范围,应变 分布不均匀,不同晶粒中,同名HKL面的 晶面间距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导致衍射 峰位向不同的方向发生位移,引起衍射峰 漫散宽化。
4.4.1 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其衍 射效应
• 第三类内应力:在若干个原子范围存在并 保持平衡着的应力,一般存在于位错、晶 界和相界等缺陷附近。释放此应力时不会 引起宏观体积和形状的改变。
a—f(θ)曲线,求解θ=90°处的a值。
• 外延函数一: fco2s
• θ>60°时符合得较好,低θ角时,偏离直线较 远,很多场合满足条件较难。
• 外延函数二(尼尔逊函数):
f1 2(csoi2 nsco2s)
• 曲线在较大θ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直线关系。
(1)外延法
YkXb
(2)线性回归法
• 对多个测点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得回归直线 方程,再通过回归直线的截距获得点阵常数的方法。 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外延法中主观性较强的不足。
d/d=a/a • 所以有: a/a=-θctanθ • 点阵常数的相对误差取决于θ和θ角的大小。
θ和θ对d/d或a/a的影响
①对于一定的θ,当 θ→90°时,d/d或 a/a→0,此时d或a 测量精度最高,故在 点阵常数测定时应选 用高角度的衍射线; ②对于同一个θ角时, θ愈小,d/d或 a/a就愈小,d或a的 测量误差也愈小。
4.3.3 测量方法
• θ角的测量误差取决于衍射仪本身和衍射峰 的定位方法;
• 当θ的测量误差一定时,θ角愈大,点阵常 数的测量误差就愈小,θ→90°时,点阵常数 的测量误差可基本消除,获得最为精确的 点阵常数。
4.3.3 测量方法
• 虽然衍射仪在该位置难以测出衍射强度, 获得清晰的衍射花样,算出点阵常数,但 可运用已测定的其他位置的值,通过适当 的方法获得θ=90°处精确的点阵常数,如外 延法、最小二乘法等。
• 特点:应力仅存在于数个原子范围,应变 会使原子离开平衡位置,产生点阵畸变, 由衍射强度理论可知,其衍射强度下降。
4.4.1 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其衍 射效应
• 通常将第一类内应力称为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 第二类内应力称微观应力,第三类内应力称为超 微观应力。
• 宏观应力或残余应力的存在对工件的力学性能、 物理性能以及尺寸的稳定性均会产生影响。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4.3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 4.3.1 测量原理 • 4.3.2 误差源分析 • 4.3.3 测量方法
4.3.1 测量原理
• 衍射花样→干涉面指数(HKL)、2θ→布 拉格方程计算
a2sin
H 2K2L 2
λ的有效数字已达7位,可认为无误差λ=0,
HKL为正整数,H2+K2+L2也没有误差, sinθ→精确测量点阵常数的关键因素。
• 第一类内应力: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并保持平衡着 的应力,释放该应力时可使物体的体积或形状发 生变化。
• 特点:存在范围较大,应变均匀分布,方位相同 的各晶粒中同名HKL面的晶面间距变化相同,从 而导致各衍射峰位向某一方向发生漂移。
4.4.1 内应力的产生、分类及其衍 射效应
• 第二类内应力:在数个晶粒范围内存在并 保持平衡着的应力。释放此应力时,有时 也会引起宏观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
解得a0、a1、a2,
峰位——对称轴位置
2P
a1 2a2
②多点法
• 运用最小二乘原理拟合 出最佳的抛物线,该抛 物线的对称轴与横轴的 交点所在位置即为峰位。
• 多点拟合法的计算量较 大,一般需通过编程由 计算机来完成。
ff c12(ocs2soi2nsco2s)
2)点阵常数的精确测量法
(1)外延法 • 计算点阵常数a,确定外延函数f(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