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解析几何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精华-例题和练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由l1 l 2,则直线l 2的方程为y 4 ( x 2) k 4 l1与x轴交点A的坐标为(2 , 0), k 2 l 2 与y轴交点B的坐标为(0, 4 ), k
∵M 为 AB 的中点,
4 2 k 1 2 x 2 k (k为参数) 2 4 k 2 1 y 2 k
化简,得 x+2y-5=0,此即 M 的轨迹方程。 分析 3: :设 M(x,y) ,由已知 l1⊥l2,联想到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k1k2=-1,即 可列出轨迹方程,关键是如何用 M 点坐标表示 A、B 两点坐标。事实上,由 M 为 AB 的中点, 易找出它们的坐标之间的联系。 解法 3:设 M(x,y) ,∵M 为 AB 中点,∴A(2x,0) ,B(0,2y) 。 又 l1,l2 过点 P(2,4) ,且 l1⊥l2 ∴PA⊥PB,从而 kPA·kPB=-1,
消去 k,得 x+2y-5=0。 另外,当 k=0 时,AB 中点为 M(1,2) ,满足上述轨迹方程; 当 k 不存在时,AB 中点为 M(1,2) ,也满足上述轨迹方程。 综上所述,M 的轨迹方程为 x+2y-5=0。 分析 2:解法 1 中在利用 k1k2=-1 时,需注意 k1、k2 是否存在,故而分情形讨论,能 否避开讨论呢?只需利用△PAB 为直角三角形的几何特性:
。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 2:一动圆与圆 O: x y 1 外切,而与圆 C: x y 6 x 8 0 内切,那么动圆的圆
2 2 2 2
心 M 的轨迹是: A:抛物线 B:圆 C:椭圆 D:双曲线一支 【解答】令动圆半径为 R,则有
| MO | R 1 ,则|MO|-|MC|=2,满足双曲线定义。故选 D。 | MC | R 1
40 4 2y ,k PB 2 2x 20 4 4 2y · 1,化简,得x 2 y 5 0 2 2x 2 而k PA
注意到 l1⊥x 轴时,l2⊥y 轴,此时 A(2,0) ,B(0,4) 中点 M(1,2) ,经检验,它也满足方程 x+2y-5=0 综上可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y-5=0。 【点评】 1) 解法 1 用了参数法,消参时应注意取值范围。解法 2,3 为直译法,运用了 kPA·kPB= -1, | MP |
5 sin C , 求点 C 的轨迹。 4 5 5 【解析】由 sin B sin A sin C , 可知 b a c 10 ,即 | AC | | BC | 10 ,满足椭 4 4 sin B sin A
圆的定义。令椭圆方程为
x2 a
'2
y2 b
'2
1 ,则 a ' 5, c ' 4 b ' 3 ,则轨迹方程为
四: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例 4.
x2 y 2 点B是椭圆 2 2 1上的动点 ,A(2a, 0)为定点 ,求线段 AB的中点 M的 a b
轨迹方程。
【变式】如图所示,已知 P(4,0)是圆 x2+y2=36 内的一点,A、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 APB=90°,求矩形 APBQ 的顶点 Q 的轨迹方程
高中解析几何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一)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 1. 定义法:如果动点 P 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 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 方程。 2. 直译法:如果动点 P 的运动规律是否合乎我们熟知的某些曲线的定义难以判断,但点 P 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则可以先表示出点 P 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 P 的 坐标(x,y)表示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3. 参数法:如果采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难以奏效,则可寻求引发动点 P 运动的某个几何 量 t,以此量作为参变数,分别建立 P 点坐标 x,y 与该参数 t 的函数关系 x=f(t) , y=g(t) ,进而通过消参化为轨迹的普通方程 F(x,y)=0。 4. 代入法(相关点法) :如果动点 P 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 P'的运动引发的,而该点的 运动规律已知, (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方程) ,则可以设出 P(x,y) ,用(x,y)表示 出相关点 P'的坐标,然后把 P'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5: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种问题通常 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求得所求的轨迹方程(若能直接消去 两方程的参数,也可直接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 ,该法经常与参数法并用。 一: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 1:已知 ABC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4,0) , (4,0) ,C 为动点,且满足
sin B sin A
5 sin C , 求点 C 的轨迹。 4
【变式】 :已知圆
的圆心为 M1,圆
的圆心为 M2,一动圆与
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
二: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 此类问题重在寻找数量关系。 例 2: 一条线段两个端点 A 和 B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滑动, 且 BM=a, AM=b, 求 AB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x-1)2+y2=1,过原点 O 作圆的弦 0A,则弦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是
2 2
4.当参数 m 随意变化时, 则抛物线 y x 2m 1 x m 1 的顶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 5:点 M 到点 F (4, 0) 的距离比它到直线 x 5 0 的距离小 1, 则点 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6:求与两定点 O O1 , 0 、A 3, 0 距离的比为 1:2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 7.抛物线 y 4 x 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动点 C
x2 y2 。 1 ( x 5) ,图形为椭圆(不含左,右顶点) 25 9
【点评】熟悉一些基本曲线的定义是用定义法求曲线方程的关键。 (1) 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2) 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 (3) 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 (4) 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 【变式 1】: 1:已知圆 的圆心为 M1,圆 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 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 。 ∴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是以 M1、M2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c=4,a=2,b2=12。 , 的圆心为 M2,一动
【变式】 : 动点 P (x,y) 到两定点 A (-3, 0) 和B (3, 0) 的距离的比等于 2 (即 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 PA | , 2) | PB |
三:用参数法求轨迹方程 此类方法主要在于设置合适的参数,求出参数方程,最后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注意参数的 取值范围。 例 3.过点 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l1,l2,若 l1 交 x 轴于 A 点,l2 交 y 轴于 B 点, 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2
在抛物线上,求△ABC 重心 P 的轨迹方程。
8.已知动点 P 到定点 F(1,0)和直线 x=3 的距离之和等于 4,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9.过原点作直线 l 和抛物线 y x 4 x 6 交于 A、B 两点,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 程。
2
参考答案
例 1:已知 ABC 的顶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4,0) , (4,0) ,C 为动点,且满足
x 2 y 2 a, x 2 y 2 a 2
M 点的轨迹是以 O 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周. 【点评】此题中找到了 OM=
1 AB 这一等量关系是此题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直译法有下 2
列几种情况: 1)代入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若动点的规律由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明显给出,则采用 直接将数量关系代数化的方法求其轨迹。 2)列出符合题设条件的等式:有时题中无坐标系,需选定适当位置的坐标系,再根据题设 条件列出等式,得出其轨迹方程。 3)运用有关公式:有时要运用符合题设的有关公式,使其公式中含有动点坐标,并作相应 的恒等变换即得其轨迹方程。 4)借助平几中的有关定理和性质:有时动点规律的数量关系不明显,这时可借助平面几何 中的有关定理、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中线定理、连心线的性质等等,从而分析出其 数量的关系,这种借助几何定理的方法是求动点轨迹的重要方法. 【变式 2】 : 动点 P (x,y) 到两定点 A (-3, 0) 和B (3, 0) 的距离的比等于 2 (即 求动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答】∵|PA|= ( x 3) y , | PB |
| MP |
1 | AB | 2
解法 2:设 M(x,y) ,连结 MP,则 A(2x,0) ,B(0,2y) , ∵l1⊥l2,∴△PAB 为直角三角形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 MP |
1 | AB | 2
1 ( x 2) 2 ( y 4) 2 · (2 x) 2 (2 y ) 2 2
线交椭圆于 P1、P2,求 A1P1 与 A2P2 交点 M 的轨迹方程.
六、用点差法求轨迹方程 例 6. 已知椭圆
x2 y2 1, 2
(1)求过点 P , 且被 P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斜率为 2 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 A2, 1 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二:用直译法求曲线轨迹方程 此类问题重在寻找数量关系。 例 2: 一条线段 AB 的长等于 2a,两个端点 A 和 B 分别在 x 轴 和 y 轴上滑动,求 AB 中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 设 M 点的坐标为 ( x, y ) 由平几的中线定理:在直角三
角形 AOB 中,OM=
1 1 AB 2a a, 2 2
1 1 2 2
练习 1.在 ABC 中,B,C 坐标分别为(-3,0) , (3,0) ,且三角形周长为 16,则点 A 的轨迹方 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条直线 x my 1 0 与 mx y 1 0 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__________ . _____
2 2
| PA | , 2) | PB |
( x 3) 2 y 2
( x 3) 2 y 2 | PA | 2 ( x 3) 2 y 2 4( x 3) 2 4 y 2 代入 2得 | PB | ( x 3) 2 y 2
化简得(x-5)2+y2=16,轨迹是以(5,0)为圆心,4 为半径的圆. 三:用参数法求曲线轨迹方程 此类方法主要在于设置合适的参数,求出参数方程,最后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注意参数的 取值范围。 例 3.过点 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l1,l2,若 l1 交 x 轴于 A 点,l2 交 y 轴于 B 点, 求线段 AB 的中点 M 的轨迹方程。 【解析】 分析 1: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发现,点 M 的运动是由直线 l1 引 发的,可设出 l1 的斜率 k 作为参数,建立动点 M 坐标(x,y)满 足的参数方程。 解法 1:设 M(x,y) ,设直线 l1 的方程为 y-4=k(x-2) , (k≠0)
新疆 源头学子小屋
http://www.xjktyg.com/wxc/
特级教师 王新敞
wxckt@126.com
新疆 源头学子小屋
http://www.xjktyg.com/wxc/
特级教师 王新敞
wxckt@126.com
y
B
Q R A
o
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
五、用交轨法求轨迹方程 例 5.已知椭圆
x2 y 2 1(a>b>o)的两个顶点为 A1 ( a, 0) , A2 (a, 0) ,与 y 轴平行的直 a 2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