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36ee994551810a6f52486da.png)
精品文档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
泻胆火
龙胆草青黛大青叶
散胆热
柴胡连翘青蒿秦艽薄荷
散胆风热
木贼
泻胆热
熊胆胆矾前胡
泻胆热痰
前胡
燥湿热
龙胆草虎杖黄芩郁金茵陈金钱草
镇胆
龙骨皂矾磁石赭石
化石
虎杖郁金金钱草海金沙硝石芒硝内金核桃仁皂矾熊胆琥珀泻胆气
木香
泻胆汁
茵陈金钱草大黄熊胆青蒿姜黄玉米须石膏栀子黄柏郁金芫花乌梅醋柴胡五味子沉香川楝子胡黄连
敛胆汁
皂矾
泌胆汁
玫瑰花荜澄茄青皮桃仁半夏密蒙花
行胆气
川芎郁金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二
精品文档
安胆
枣仁山芋白芍
催胆
大黄
温胆
枣仁半夏
利胆
柴胡黄芩大黄生姜栀子茵陈竹叶薄荷小茴香白术青皮川芎
蒲公英小蓟
利湿退黄
金钱草
清热化痰
天竹黄
收缩胆囊
枳实栀子
引经药
柴胡川芎
松胆道平滑肌
密蒙花。
2021《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8)
![2021《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8)](https://img.taocdn.com/s3/m/28dbab31b9f3f90f77c61bba.png)
2021《中药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专业学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既能退虚热,又可凉血的药物是A、生地黄、赤芍B、黄柏、知母C、地骨皮、白薇D、地骨皮、胡黄连E、牡丹皮、银柴胡答案: C解析:地骨皮可用于阴虚发热,盗汗骨蒸。
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之佳品,常与知母、鳖甲、银柴胡等配伍。
白薇可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2、治疗虚冷便秘,宜选用A、明矾B、雄黄C、硫黄D、升药E、硼砂答案: C解析:硫黄的主治病证包括:1.外用治疥癣,湿疹,阴疽疮疡。
尤为治疗疥疮的要药。
3、患者突然昏倒,面青身凉,口噤不开,苔白,脉迟有力,治疗宜首选A、苏合香B、石菖蒲C、郁金D、冰片答案: A解析:苏合香性能:辛,温。
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应用:1.寒闭神昏。
为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之要药。
2.胸腹冷痛,满闷。
3.冻疮。
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经通阳的药是(D)A.干姜B.香薷C.细辛D.桂枝5、广防已药材的鉴别特征术语(A)A.车轮纹B. 槟榔纹C.罗盘纹D.云锦花纹6、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见胸胁胀满疼痛,阴疽流注等,以何药治A、橘络B、丝瓜络C、白芥子D、海藻E、威灵仙答案: C解析:白芥子的主治病证包括:①寒痰喘咳,悬饮。
②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
善散皮里膜外之痰。
7、治疗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房胀痛,首选A、香附C、丹参D、当归E、益母草答案: A解析:香附应用: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
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3.气滞腹痛。
8、下列哪项不是薄荷的适应证A、风热感冒B、肝郁气滞C、咽喉肿痛D、麻疹不透E、痈肿疮毒答案: E解析:薄荷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风热感冒,温病初起;②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③麻疹不透,风疹瘙痒;④肝郁气滞,胸闷胁痛;⑤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2021年[一枝黄花的功效与作用]
![2021年[一枝黄花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649b7d0029bd64793e2c93.png)
[一枝黄花的功效与作用]●一枝黄花的功效【性味】辛苦,凉。
《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 ___常用中草药》:辛苦,凉.【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胆经。
【功用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
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
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
治蛇伤,痧气,疮肿。
《湖南药物志》: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
《闽东本草》:发汗解表。
治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广东中药》:破血,通关窍。
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缠身疮。
1、疏风清热用治感冒发热,咳嗽,可配贯众、鲜松针等同用;小儿惊风等。
2、解毒消肿用于疮疡肿痛,痈肿,黄疸,毒蛇咬伤等。
外用跌打损伤。
3、和解少阳少阳为三阳之枢,半表半里。
邪犯少阳,枢机不利。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舌苔薄黄,脉来弦数。
一枝黄花,经归少阳,辛香清散,寒凉泄热。
和解表里,枢机一合,少阳之邪自解。
4、止咳化痰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郁而化热,痰热互结,肺失清肃,气逆而上,咳嗽阵作,痰出不爽,或顿咳至百声,咳出大痰乃缓。
一枝黄花,辛能发散上焦风热,寒凉清降肺络之火,故肺热清,痰湿化,咳嗽止。
5、清热解毒一枝黄花,辛能发散,芳香辟秽,寒凉降火,苦能泄热。
有疏散风热,解毒消痈,辟秽去浊之功。
用于背痈,虫蛇咬伤,手足癣等症。
●一枝黄花的作用1、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红色癣菌及禽类癣菌有极强的杀菌作用。
一枝黄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念球菌作用,其疗效与制霉菌素相当。
2、平喘祛痰作用对家兔实验性支气管炎吸人氨蒸气法,内服煎剂,可解除喘息症状,亦有祛痰作用。
3、其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
对急性出血性肾炎有止血作用。
提取物经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反口,使尿量减少。
对实验性气管炎(家兔吸入氨水蒸气形成)煎剂内服,有治疗作用,喘息状态解除,哮鸣音消失,干性罗音减轻。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f1ee1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a.png)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归肝经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个经络,与肝脏相关联。
归肝经的主要功能是调理肝脏的功能和平衡阴阳。
中药中有很多与归肝经相关的药材,这些药材有不同的中药功能分类,如下所示。
1.疏肝理气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疏通肝脏的气机,调理肝脏的功能,缓解气滞的症状。
例如:枳实、香附、柴胡等。
2.清肝泻火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泻火,对于由肝火上升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黄连、龙胆草、柴胡等。
3.养肝滋肾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滋养肝肾,调理肝肾之间的阴阳平衡,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杜仲、枸杞子、山药等。
4.祛风除湿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祛风除湿,改善湿热引起的症状,对于肝与风湿湿热病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秦艽、土鳖虫、防风等。
5.调血活血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调节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于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肝气郁滞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川芎、当归、红花等。
6.安神益智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安抚肝阳,安神益智,对于由肝阳上亢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远志、菊花、灵芝等。
7.舒筋活络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舒缓筋络,活络通经,对于肝与筋络不调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川断、桑寄生、杀虫花等。
8.明目散结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明目,散结,对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眼疾有很好的疗效。
例如:丹参、虎骨、龙骨等。
总结起来,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主要包括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养肝滋肾、祛风除湿、调血活血、安神益智、舒筋活络和明目散结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在调理肝脏功能和平衡阴阳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中医药理论中强调治疗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病情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中药及图片3
![常用中药及图片3](https://img.taocdn.com/s3/m/45b29e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8.png)
2021/10/10
23
2021/10/10
24
牵牛花(牵牛子)
❖ 【来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 干燥成熟种子。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 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炮制】 牵牛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 炒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 至稍鼓起。用时捣碎。
❖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 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2021/10/10
76
❖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 处。
2021/10/10
43
鬼针草
❖ 【来源】 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夏、秋 间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 性味】 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
❖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2021/10/10
44
2021/10/10
45
2021/10/10
❖ 【用法用量】 9~15g。
2021/10/10
6
金银花
❖ 【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 山银花(毛萼忍冬). 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 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 【性味】 甘,寒。 ❖ 【归经】 归肺、心、胃经。
2021/10/10
7
2021/10/10
8
2021/10/10
2021/10/10
51
❖ ②治宁小儿腹泻
❖ 取鲜鬼针草6~10棵(干的3~5棵)加水浸 泡后煎成浓汁,连渣倒入盆内,用于熏洗患 儿两脚。腹泻轻者每天熏洗3~4次,较重者 熏洗6次。1~5岁洗脚心,5~15岁冼至脚面, 腹泻严重者熏洗位置可适当提高。民间有熏 洗超过内踝将引起便秘之说,有待证实。
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8)
![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8)](https://img.taocdn.com/s3/m/9816cfdc376baf1ffd4fadbb.png)
2021《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专业学号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70分)1、以下哪项是蕲蛇功效A、祛风,通络,止痉B、补肝肾,强筋骨C、祛风湿,和胃化湿D、祛风通络,利水E、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答案: A解析:蕲蛇性能: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2、栀子的归经是A、心、肝、肺经B、心、肺、胆、膀胱经C、心、胃、肝、胆经D、心、胃、肺、膀胱经E、心、肺、三焦经答案: E解析:栀子性能: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3、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功效的是A、石膏B、生地黄C、黄柏E、知母答案: E解析: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应用:1.热病烦渴。
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
2.肺热燥咳。
3.骨蒸潮热。
入肾经而能滋肾阴、泻肾火、退骨蒸。
4.内热消渴。
5.肠燥便秘。
4、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结的药物是A、石膏B、夏枯草C、知母D、决明子E、黄连答案: B解析:①夏枯草的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②石膏生用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可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③知母的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④决明子的功效:清热明日,润肠通便。
⑤黄连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5、功能温肾,补精,养血,益气的药物是A、蛤蚧B、山药C、黄精D、龙眼肉E、紫河车答案: E解析:紫河车的功效:补肾益精,养血益气。
6、桑叶、菊花合用,常用于(A)B.暑温初起C.风湿初起D.风寒初起E.暑湿初起7、患者,女,29岁,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宜选(A)A.龙胆草B.知母C.苍术D.黄连8、下列哪项是蒲黄的功效A、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B、止血,敛肺,下气C、收敛止血,消肿生肌D、止泻,活血,定痛E、止血,化瘀,利尿答案: E解析:蒲黄性能:甘,平。
归肝、心包经。
功效:止血,化瘀,利尿。
9、以下关于檀香、沉香、木香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香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B、沉香善于温胃降气而止呕C、檀香可用于胸腹寒凝气滞D、三种药物均能够行气止痛E、木香使用时可以磨汁冲服答案: E解析:使用时可以磨汁冲服的是沉香。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https://img.taocdn.com/s3/m/a134fee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6.png)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1】
泻胆火
龙胆草青黛大青叶
散胆热
柴胡连翘青蒿秦艽薄荷
散胆风热
木贼
泻胆热
熊胆胆矾前胡
泻胆热痰
前胡
燥湿热
龙胆草虎杖黄芩郁金茵陈金钱草
镇胆
龙骨皂矾磁石赭石
化石
虎杖郁金金钱草海金沙硝石芒硝内金核桃仁皂矾熊胆琥珀泻胆气
木香
泻胆汁
茵陈金钱草大黄熊胆青蒿姜黄玉米须石膏栀子黄柏郁金芫花乌梅醋柴胡五味子沉香川楝子胡黄连
敛胆汁
皂矾
泌胆汁
玫瑰花荜澄茄青皮桃仁半夏密蒙花
行胆气
川芎郁金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二
安胆
枣仁山芋白芍
催胆
大黄
温胆
枣仁半夏
利胆
柴胡黄芩大黄生姜栀子茵陈竹叶薄荷小茴香白术青皮川芎蒲公英小蓟
利湿退黄
金钱草
清热化痰
天竹黄
收缩胆囊
枳实栀子
引经药
柴胡川芎
松胆道平滑肌
密蒙花。
归膀胱经的36种中药
![归膀胱经的36种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eeb898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7.png)
归膀胱经的36种中药常见的443种中药(不含附药),归膀胱经的有36种,约占8%。
这些归膀胱经的中药性味功效如下:1.发散风寒(5)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藁本【辛,温。
归膀胱经。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2.发散风热(2)蔓荆子【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浮萍【辛,寒。
归肺、膀胱经。
】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3.清热燥湿(3)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苦参【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苦,寒。
归脾、胃、膀胱经。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4.清热解毒药(2)穿心莲【苦,寒。
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四季青【苦、涩,凉。
归肺、大肠、膀胱经。
】清热解毒,消肿祛瘀,凉血止血,敛疮。
5.祛风寒湿(2)独活【辛、苦,微温。
归肾、膀胱经。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解表。
威灵仙【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骨鲠。
6.祛风湿热(1)防己【苦,寒。
归膀胱、肺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7.利水消肿(3)猪苓【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
泽泻【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玉米须【甘,平。
归膀胱、肝、胆经。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8.利尿通淋(7)滑石【甘、淡,寒。
归膀胱、肺、胃经。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
木通【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萹蓄【苦,微寒。
归膀胱经。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地肤子【辛、苦,寒。
归肾、膀胱经。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海金沙【甘、咸,寒。
2021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学部分试题精选及答案 (3)
![2021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学部分试题精选及答案 (3)](https://img.taocdn.com/s3/m/ae11f9f04b73f242326c5f40.png)
2021卫生资格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学部分试题精选姓名分数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蝉蜕功效不包括的是A、明目退翳B、宣通鼻窍C、疏散风热D、透疹止痒E、利咽开音答案: B解析:蝉蜕性能:甘、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2、沙苑子又名“潼蒺藜”主产于(D)A.甘肃B.河北C.山西D.陕西E.湖北3、善于清相火,除骨蒸的药物是A、黄芩B、黄柏C、黄连D、金银花E、苦参答案: B解析: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4、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之长的中药是A、三七B、藕节C、艾叶D、蒲黄E、棕榈炭答案: A解析:三七应用:1.出血证。
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为伤科之要药。
3.虚损劳伤。
5、清热药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A、易伤脾胃B、耗伤阳气C、易化燥伤阴D、禁用于阴盛格阳证E、食少便溏者慎用答案: B解析:清热药使用注意事项1.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
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
3.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6、患者,女,30岁,腹痛腹泻数日,大便有脓血,赤白相兼,舌红苔黄,脉数宜选(A)A.黄连配黄芩B.甘草配白芍C.苦参配白蔹D.黄连配夏枯草7、龟甲与鳖甲相同的功效是A、滋阴潜阳B、益肾健骨C、养血补心D、软坚散结E、清心安神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的龟甲、鳖甲的鉴别用药:龟甲与鳖甲的共同功效:滋阴潜阳,退虚热,同用可治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及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
不同功效:龟甲长于滋肾,又可健骨、补血、养心,常用治肝肾不足,筋骨痿弱,腰膝酸软,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及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等证。
鳖甲长于退虚热,又可软坚散结,常用治癥瘕积聚。
常用中药功效分类归经大全
![常用中药功效分类归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d281466fab069dc502201e7.png)
常用中药功效分类五味归经大全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
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
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二、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归肝胆经。
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三、清热燥湿药:黄芩: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6b23a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f.png)
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
1.行气活血类
行气活血类中药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气血不畅所导致的症状,有
助于舒缓肝经的病变。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的功效,常
用药物有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
2.益肝疏肝类
益肝疏肝类中药主要能够滋养肝血、调理肝脏功能,改善肝经失调所
导致的症状。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养肝血、疏肝理气的功效,常用药物有枸
杞子、山楂、柴胡、柚皮等。
3.清肝泻火类
清肝泻火类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泻火泄热,舒缓肝经过于亢盛所产生
的症状。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清肝泻火、平肝降火的功效,常用药物有黄连、龙胆草、栀子、决明子等。
4.滋养肝肾类
滋养肝肾类中药主要能够滋养肝肾经络,改善肝肾虚损所导致的症状。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补肝益肾、滋养肝肾的功效,常用药物有首乌藤、枸杞子、菟丝子、山药等。
5.祛风除湿类
祛风除湿类中药能够祛风除湿,消除湿邪对肝经的影响,缓解湿气侵
袭肝经所导致的症状。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祛风除湿、疏肝散结的功效,常
用药物有白芷、防风、藁本、独活等。
6.理气解郁类
理气解郁类中药主要能够调节气机,舒缓肝经郁结所导致的症状。
这类中药一般具有理气解郁、舒肝理气的功效,常用药物有柴胡、郁金、香附等。
总之,归肝经的中药功能分类主要包括行气活血、益肝疏肝、清肝泻火、滋养肝肾、祛风除湿、理气解郁等类别。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理机制和临床症状来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归入胆经的苦味中药列表
![归入胆经的苦味中药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492bda8bd63186bcebbcae.png)
归入胆经的苦味中药列表归入胆经的苦味中药列表白鸡屎藤(臭皮藤、臭茎子、迎风子、飞龙接骨、青龙跌打)味性:苦;寒。
归经:脾;肝;胆经。
治黄疸,痢疾,食积,痞块,经闭。
白毛藤(苻、蜀羊泉、谷菜、鬼目草、白草、排风、白幕、鬼目菜、天灯笼、和尚头草、望冬红、酸尖菜、排风藤、土防风、耳坠菜、金线绿毛龟草、葫芦草、毛风藤、毛老人、红道士、毛和尚、野猫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龙毛龟、毛燕仔、红麦禾、彀菜、排风草、耳坠风、毛见藤、生毛稍、毛相公、望风藤、毛千里光、毛秀才、鹰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芦、葫芦藤)味性:甘苦,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请热,利湿,祛风,解毒。
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
报春花(橡只玛尔布)味性:苦,寒。
归经:肝;胆;脾;胃经。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止血。
治小儿高热抽风,急性胃肠炎,痢疾。
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味性:苦,凉。
归经:归肝;胆经。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臭梧桐(八角梧桐、山梧桐、臭桐柴、楸茶叶、后庭花、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凤眼子、泡花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百日红、臭牡丹)味性:苦、甘,平。
归经:肝;胆;脾经。
祛风湿,降血压。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
胆木(乌檀、山熊胆、熊胆树、药乌檀、黄胆木、黄心木、树黄柏)味性:苦;寒。
归经:肺;大肠;胆;膀胱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泌尿系感染,肠炎,痢疾,胆囊炎;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脓肿。
胆星(胆南星)味性: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肝;胆;肺经。
清火化痰;熄风定惊。
主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疔毒草(亚尔母堂)味性:味苦;性寒。
归经:心;胆;脾;肝经。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疔疮肿毒;麻疹热毒;肺炎;胸膜炎;淋浊;白带;肾炎定心散(定心散莲座蕨)味性:微苦;凉。
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5bf66d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6.png)
咸味中药列表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是指中药五味属性中属于咸味的中药。
中药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
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
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鳖虫软坚消癥等。
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
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
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
”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
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按归经细分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胃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脾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大肠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肾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肺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心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肝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膀胱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胆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三焦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小肠经的咸味中药列表•归入心包经的咸味中药列表按药性细分咸味中药列表•咸味的温性中药列表•咸味的平性中药列表•咸味的寒性中药列表•咸味的凉性中药列表•咸味的热性中药列表咸味中药列表•(鱼彭)鱼脑味性:味咸;性寒。
化瘀通络。
主跌打损伤•(鱼彭)鱼鳃味性:味咸;性寒。
归经:肺;脾经。
清热透疹;解毒。
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八节毛味性:咸,寒。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慢性气管炎。
•白贝(贝子、贝齿、白海肥、海肥、白贝齿)味性:味咸;性凉。
归经:膀胱;肝经。
清热;利尿明目退翳。
主水气浮种;淋痛尿血;小便不通;眼生翳障;鼻渊脓血;下疳阴疮•白背三七茎叶味性:咸微辛,寒。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891ba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e.png)
中药的性味归经要点一、中药的性味1.性味的定义性味是描述中药的性质的术语,反映了药物的特点和作用。
其中,性是指药物对人体的整体作用特点,味是指药物对人体的味觉感受。
2.性味的分类(1)性:中药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寒性、凉性、平性、温性和热性五性。
-寒性:具有寒凉的性质,能降低体温、散寒、清热。
-凉性:具有凉爽的性质,能清热、解毒、止血。
-平性:既不热也不寒的性质,具有调和作用。
-温性:具有温热的性质,能补益、温中、散寒。
-热性:具有热燥的性质,能祛寒、温里。
(2)味:中药的味道一般可分为五味,即酸味、苦味、甘味、辛味和咸味。
-酸味:具有收敛的特性,能止泻、收敛、固涩。
-苦味:具有清热的特性,能燥湿、泄火、解毒。
-甘味:具有滋润的特性,能益气、养阴、补血。
-辛味:具有散发的特性,能发散表里、解表、止痛。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特性,能软坚散结、软坚下气。
二、中药的归经1.归经的定义中药归经是指中药和相应的经络关系的归属关系。
中药对人体各个经络都有所影响,每种中药都有自己的主要归经。
2.归经的分类(1)十二经脉归经:-归肝经:属于肝经的中药。
-归心经:属于心经的中药。
-归脾经:属于脾经的中药。
-归肺经:属于肺经的中药。
-归肾经:属于肾经的中药。
-归胆经:属于胆经的中药。
-归小肠经:属于小肠经的中药。
-归胃经:属于胃经的中药。
-归大肠经:属于大肠经的中药。
-归膀胱经:属于膀胱经的中药。
-归心包经:属于心包经的中药。
-归三焦经:属于三焦经的中药。
(2)奇经八脉归经:-归任脉:属于任脉的中药。
-归督脉:属于督脉的中药。
-归冲脉:属于冲脉的中药。
-归带脉:属于带脉的中药。
-归阴维脉:属于阴维脉的中药。
-归阳维脉:属于阳维脉的中药。
-归阴跷脉:属于阴跷脉的中药。
-归阳跷脉:属于阳跷脉的中药。
3.归经的应用(1)根据归经选择中药:了解中药的归经有助于选择适用于特定经络相关疾病的中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经络归属,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中药的归经
![中药的归经](https://img.taocdn.com/s3/m/1afedd19e53a580217fcfe79.png)
生地紫菀
涩肺血
白芨
清肺结
连翘海藻昆布海浮石
解毒
穿心连 连翘 金钱花 大青叶 鱼腥草 射干 马勃 贝母 黄 苓野菊花
利咽
马勃桔梗河子 金银花 连翘 山豆根 射干牛蒡子 元参 大青叶
薄荷 胖大海 生甘草 丹皮 赤芍 诃子 荆芥 蝉蜕
清喉痹
络石藤
开窍
白芷细辛苍耳子 辛夷竹沥远志穿山甲 蟾蜍
归肾经的中药
鹿含草
仙茅
纳气平喘
补骨脂核桃
虫草
蛤蚧磁石五味子沉香
肉桂 鹿含草
紫河车
云母 紫石英
固精止遗
桑螵蛸
山药
金樱子五味子山茱萸菟丝子
莲须
生龙骨
生牡蛎
刺猬皮 核桃 覆盆子 补骨脂 葡萄 沉香 秦皮
涩精缩尿
金樱子 覆盆子 沙苑子 山药 桑螵蛸 益智仁 五味子 山茱 萸
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增血流量
枳实 金钱草 坤草 半枝莲 鹿含草川芎麻黄鱼腥
草
消尿蛋白
山海棠 穿山龙 黄芪 肿节风 石菖卜 萆解 坤草 半枝莲川断 生龙骨
生牡蛎 山茱萸 一米 芡实 莲子 米须蜈蚣乌梅槐花老头草
小蓟水蛭天虫川芎大黄文术黄芪
祛风
萆解 天葵子 鹿含草 防风 苏叶
浮萍 白鲜皮连翘蒺藜
强肾壮骨
牛膝 寄生 鹿含草 龟甲杜仲 续断 皮千年健
勾藤天麻地龙全虫蜈蚣僵蚕蝉蜕白蒺藜
蜈蚣 玳瑁 紫贝齿 珍珠 白花蛇
散肝风:
谷精草凌霄花薄荷薄荷冰蝉蜕桑叶菊花 防风 天南星 全虫 蜈蚣 僵蚕 白附子 白花蛇 荆芥 天葵子 川芎 茺蔚子 勾藤 蛇蜕蒺藜浮萍桂枝石楠藤
散肝结:
青蒿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青蒿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fe4c17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7.png)
. All Rights Reserve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护肤方式已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更注重护肤品成分的安全性、功效性及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近年来,化妆品中多添加具有功效性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其以安全、低敏、低刺激等诸多优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成为化妆品行业的发展风口。
由于青蒿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逐渐成为化妆品行业越来越感兴趣的研究对象。
本文从青蒿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青蒿在化妆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青蒿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等成分,具有抗疟、抑菌、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在化妆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赵一帆 张 东 赵晓昂 杨 岚109China Cosmetics Review青蒿入药始载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帛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牝痔方”。
东汉《神农本草经》以草蒿为正名,以青蒿为别名。
记载青蒿用于治疗暑热、外治疥疮等。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是最早记录青蒿截疟的文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其后,宋元明清各医籍本草均沿袭了青蒿截疟的记载[1]。
近年来,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青蒿在抗炎、抑菌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化妆品领域已逐步开展青蒿的开发应用。
随着人们对化妆品安全的追求,天然来源化妆品新原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从青蒿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青蒿在化妆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青蒿化学成分青蒿含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等。
其中倍半萜类是青蒿中重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01倍半萜类成分倍半萜是青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尤其以抗疟成分青蒿素最为著名。
屠呦呦研究员于1972年从青蒿中发现的具有抗疟活性的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2]。
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发出多种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蒿乙醚等),对全球疟疾防控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一
欧阳光明(2021.03.07)
泻胆火
龙胆草青黛大青叶
散胆热
柴胡连翘青蒿秦艽薄荷
散胆风热
木贼
泻胆热
熊胆胆矾前胡
泻胆热痰
前胡
燥湿热
龙胆草虎杖黄芩郁金茵陈金钱草
镇胆
龙骨皂矾磁石赭石
化石
虎杖郁金金钱草海金沙硝石芒硝内金核桃仁皂矾熊胆琥珀泻胆气
木香
泻胆汁
茵陈金钱草大黄熊胆青蒿姜黄玉米须石膏栀子黄柏郁金芫花乌梅醋柴胡五味子沉香川楝子胡黄连
敛胆汁
皂矾
泌胆汁
玫瑰花荜澄茄青皮桃仁半夏密蒙花
行胆气
川芎郁金
归胆经的中药分类二
安胆
枣仁山芋白芍
催胆
大黄
温胆
枣仁半夏
利胆
柴胡黄芩大黄生姜栀子茵陈竹叶薄荷小茴香白术青皮川芎蒲公英小蓟
利湿退黄
金钱草
清热化痰
天竹黄
收缩胆囊
枳实栀子
引经药
柴胡川芎
松胆道平滑肌
密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