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繁体

合集下载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 :‘无wú念niàn 尔ěr 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子zǐ曰yuē:“爱ài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恶è于yú人rén ;敬jìng 亲qīn 者zhě;不bù敢gǎn 慢màn 于yú人rén ..爱ài 敬jìng 尽jìn 于yú事shì亲qīn;而ér 德dé教jiào 加jiā于yú百bǎi 姓xìng ;刑xíng 于yú四sì海hǎi ..盖gài 天tiān 子zǐ之zhī孝xiào 也yě..甫fǔ刑xíng 云yún :‘一yì人rén 有yǒu 庆qìng ;兆zhào 民mín 赖lài 之zhī..’”在zài 上shàng 不bù骄jiāo ;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制zhì节jié谨jǐn 度dù;满mǎn 而ér 不b ù溢yì..高gāo 而ér 不bù危wēi ;所以suǒyǐ长cháng 守shǒu 贵guì也yě..满mǎn 而ér 不bù溢yì;所以suǒyǐ长cháng 守shǒu 富fù也yě..富fù贵guì不bù离lí其qí身shēn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保bǎo 其qí社shè稷jì;而ér 和hé其qí民mín 人rén ..盖gài 诸zhū侯hóu 之zhī孝xiào也yě..《诗》shī云yún :“战zhàn 战zhàn 兢jīng 兢jīng ;如rú临lín 深shēn 渊yuān ;如rú履lǚ薄bó冰bīng..”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法fǎ服fú不bù敢gǎn 服fú;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法fǎ言yán 不bù敢gǎn 道dào ;非fēi 先xiān 王wáng 之zhī德dé行xíng 不bù敢gǎn 行háng..是shì故gù非fēi 法fǎ不bù言yán ;非fēi 道dào 不bù行xíng ;口kǒu 无wú择zé言yán ;身shēn 无wú择zé行háng ;言yán 满mǎn 天tiān 下xià无wú口kǒu 过guò;行háng 满mǎn 天tiān 下xià无wú怨yuàn 恶è:三sān 者zhě备bèi 矣yǐ;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守shǒu 其qí宗zōng 庙miào ..盖gài 卿qīng 大dà夫fū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ī云yún :“夙sù夜yè匪fěi 懈xiè;以yǐ事shì一yī人rén..”资zī于yú事shì父fù以yǐ事shì母mǔ;而ér 爱ài 同tóng ;资zī于yú事shì父fù以yǐ事shì君jūn ;而ér 敬jìng 同tóng ..故gù母mǔ取qǔ其qí爱ài ;而ér 君jūn 取qǔ其qí敬jìng ;兼jiān 之zhī者zhě父fù也yě..故gù以yǐ孝xiào 事shì君jūn 则zé忠zhōng ;以yǐ敬jìng 事shì长cháng 则zé顺shùn ..忠zhōng 顺shùn 不bù失shī;以yǐ事shì其qí上shàng ;然rán 后hòu 能néng 保bǎo 其qí禄lù位wèi ;而ér 守shǒu 其qí祭jì祀sì..盖gài 士shì之zhī孝xiào 也yě..诗sh ī云yún :“夙sù兴xīng 夜yè寐mèi ;无wú忝tiǎn 尔ěr 所suǒ生shēng..”用yòng 天tiān 之zhī道dào ;分fēn 地dì之zhī利lì;谨jǐn 身shēn 节jié用yòng ;以yǐ养yǎng 父fù母mǔ;此cǐ庶shù人rén 之zhī孝xiào 也yě..故gù自zì天tiān 子zǐ至zhì于yú庶shù人rén ;孝xiào 无wú终zhōng 始shǐ;而ér 患huàn 不bù及jí者zhě;未wèi 之zhī有yǒu 也yě..曾céng 子zǐ曰yuē:“甚shèn 哉zāi ;孝xiào 之zhī大dà也yě”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天tiān 之zhī经jīng 也yě;地dì之zhī义yì也yě;民mín 之zhī行háng 也yě..天tiān 地dì之zhī经jīng;而ér 民mín 是shì则zé之zhī..则zé天tiān 之zhī明míng ;因yīn 地dì之zhī利lì;以yǐ顺shùn 天下tiānxià..是shì以yǐ其qí教jiào 不bù肃sù而ér 成chéng ;其qí政zhèng 不bù严yán 而ér 治zhì..先xiān 王wáng 见jiàn 教jiào 之zhī可kě以yǐ化huà民mín 也yě;是shì故gù先xiān 之zhī以yǐ博bó爱ài ;而ér 民mín 莫mò遗yí其qí亲qīn ;陈chén 之zhī于yú德dé义yì;而ér 民mín 兴xìng 行háng ..先xiān 之zhī以yǐ敬jìng 让ràng ;而ér 民mín 不bù争zhēng ;导dǎo 之zhī以yǐ礼lǐ乐lè;而ér 民mín 和hé睦mù;示shì之zhī以yǐ好hào 恶wù;而ér 民mín 知zhī禁jìn ..《诗》shī云yún :‘赫hè赫hè师shī尹yǐn ;民mín 具jù尔ěr 瞻zhān..’”子zǐ曰yuē:“昔xī者zhě明míng 王wáng 之zhī以yǐ孝xiào 治zhì天tiān 下xià也yě;不bù敢gǎn 遗yí小x iǎo 国guó之zhī臣chén ;而ér 况kuàng 于yú公gōng 、侯hóu 、伯bó、子zǐ、男nán 乎hū故gù得dé万wàn 国guó之zhī欢huān 心xīn ;以yǐ事shì其qí先xiān 王wáng ..治zhì国guó者zhě;不bù敢gǎn 侮wǔ于yú鳏guān 寡guǎ;而ér 况kuàng 于yú士shì民mín 乎hū故gù得dé百bǎi 姓xìng 之zhī欢huān 心xīn ;以yǐ事shì其qí先xiān 君jūn ..治zhì家jiā者zhě;不敢bùgǎn 失shī于yú臣chén 妾qiè;而ér 况kuàng 于yú妻qī子zi 乎hū故gù得dé人rén 之zhī欢huān 心xīn ;以yǐ事shì其qí亲qīn ..夫fū然rán ;故gù生shēng 则zé亲qīn 安ān 之zhī;祭jì则zé鬼guǐ享xiǎng 之zhī..是shì以yǐ天tiān 下xià和hé平píng ;灾zāi 害hài 不bù生shēng ;祸huò乱luàn 不bù作zuò..故gù明míng 王wáng 之zhī以yǐ孝xiào 治zhì天tiān 下xià也yě如rú此cǐ..《诗》shī云yún :‘有yǒu 觉jiào 德dé行xíng ;四sì国guó顺shùn 之zhī..’”曾céng 子zǐ曰yuē:“敢gǎn 问wèn 圣shèng 人rén 之zhī德dé无wú以yǐ加jiā于yú孝xiào 乎hū”子zǐ曰yuē:“天tiān 地dì之zhī性xìng ;人rén 为wéi 贵guì..人rén 之zhī行háng ;莫mò大dà于yú孝xiào ..孝xiào 莫mò大dà于yú严yán 父fù..严yán 父fù莫mò大dà于yú配pèi 天tiān ;则zé周zhōu 公gōng 其qí人rén 也yě..昔xī者zhě周zhōu 公gōng 郊jiāo 祀sì后hòu 稷jì以yǐ配pèi 天tiān ;宗zōng 祀sì文wén 王wáng 于yú明míng 堂táng ;以yǐ配pèi 上shàng 帝dì..是shì以yǐ四sì海hǎi 之zhī内nèi ;各gè以yǐ其qí职zhí来lái 祭jì..夫fū圣shèng 人rén 之zhī德dé;又yòu 何hé以yǐ加jiā于yú孝xiào 乎hū故gù亲qīn 生shēng 之zhī膝xī下xià;以yǐ养yǎng 父fù母mǔ日rì严yán ..圣shèng 人rén 因yīn 严yán 以yǐ教jiào 敬jìng ;因yīn 亲qīn 以yǐ教jiào 爱ài ..圣shèng 人rén 之zhī教jiào 不bù肃sù而ér 成chéng ;其qí政zhèng 不bù严yán 而ér 治zhì;其q í所suǒ因yīn 者zhě本běn 也yě..父fù子zǐ之zhī道dào ;天tiān 性xìng 也yě;君jūn 臣chén 之zhī义yì也yě..父fù母mǔ生shēng 之zhī;续xù莫mò大dà焉yān ..君jūn 亲qīn 临lín 之zhī;厚hòu 莫mò重zhòng 焉yān ..故gù不bù爱ài 其qí亲qīn 而ér 爱ài 他tā人rén 者zhě;谓wèi 之zhī悖bèi 德dé;不bú敬jìng 其qí亲qīn 而ér 敬jìng 他tā人rén 者zhě;谓wèi 之zhī悖bèi 礼lǐ..以yǐ顺shùn 则zé逆nì;民mín 无wú则zé焉yān ..不bù在zài 于yú善shàn ;而ér 皆jiē在zài 于yú凶xiōng 德dé;虽suī得dé之zhī;君jūn 子zǐ不bù贵guì也yě..君jūn 子zǐ则zé不bù然rán ;言yán 思sī可kě道dào ;行xing 思sī可kě乐lè;德dé义yì可kě尊zūn ;作zuò事shì可kě法fǎ;容róng 止zhǐ可kě观guān ;进jìn 退tuì可kě度dù;以yǐ临lín 其qí民mín ..是shì以yǐ其qí民mín 畏wèi 而ér 爱ài 之zhī;则zé而ér 象xiàng 之zhī..故gù能néng 成chéng 其qí德dé教jiào ;而ér 行háng 其qí政zhèng 令lìng ..《诗》shī云yún :‘淑shū人rén 君jūn 子zǐ;其qí仪yí不bù忒tuī..’”子zǐ曰yuē:“孝xiào 子zǐ之zhī事shì亲qīn 也yě;居jū则zé致zhì其qí敬jìng ;养yǎng 则zé致zhì其qí乐lè;病bìng 则zé致zhì其qí忧yōu;丧sàng 则zé致zhì其qí哀āi ;祭jì则zé致zhì其qí严yán ..五wǔ者zhě备bèi 矣yǐ;然r án 后hòu 能néng 事shì亲qīn ..事shì亲qīn 者zhě;居jū上shàng 不bù骄jiāo ;为wéi 下xià不bù乱luàn ;在zài 丑chǒu 不bù争zhēng ..居jū上shàng 而ér 骄jiāo 则zé亡wáng ;为wéi 下xià而ér 乱luàn 则zé刑xíng ;在zài 丑chǒu 而ér 争zhēng 则zé兵bīng ..三sān 者zhě不bù除chú;虽suī日rì用yòng 三sān 牲shēng 之zhī养yǎng ;犹yóu 为wéi 不bú孝xiào 也yě..”子zǐ曰yuē:“五wǔ刑xíng 之zhī属shǔ三sān 千qiān ;而ér 罪zuì莫mò大dà于yú不bú孝xiào ..要yào 君jūn 者zhě无wú上shàng ;非fēi 圣shèng 人rén 者zhě无wú法fǎ;非fēi 孝xiào 者zhě无wú亲qīn ..此cǐ大dà乱luàn 之zhī道dào 也yě..”子zǐ曰yuē:“教jiào 民mín 亲qīn 爱ài ;莫mò善shàn 于yú孝xiào ..教jiào 民mín 礼lǐ顺shùn ;莫mò善shàn 于yú悌tì..移风易俗yífēngyìsú;莫mò善于shànyú乐lè..安上ānshàng 治zhì民mín ;莫mò善于shànyú礼lǐ..礼lǐ者zhě;敬jìng 而ér 已yǐ矣yǐ..故gù敬jìng 其qí父fù;则zé子zǐ悦yuè;敬jìng 其qí兄xiōng ;则zé弟dì悦yuè;敬jìng 其qí君jūn ;则zé臣chén 悦yuè;敬jìng 一yī人rén ;而ér 千qiān 万wàn 人rén 悦yuè..所suǒ敬jìng 者zhě寡guǎ;而ér 悦yuè者zhě众zhòng ;此cǐ之zhī谓wèi 要yào 道dào 也yě..”子zǐ曰yuē:“君jūn 子zǐ之zhī教jiào 以yǐ孝xiào 也yě;非fēi 家jiā至zhì而ér 日rì见jiàn 之zhī也yě..教jiào 以yǐ孝xiào ;所suǒ以yǐ敬jìng 天tiān 下xià之zhī为wéi 人rén 父fù者zhě也yě..教jiào 以yǐ悌tì;所suǒ以yǐ敬jìng 天tiān 下xià之zhī为wéi 人r én 兄xiōng 者zhě也yě..教jiào 以yǐ臣chén ;所suǒ以yǐ敬jìng 天tiān 下xià之zhī为wéi 人rén 君jūn 者zhě也yě..《诗》shī云yún :‘恺kǎi 悌tì君jūn 子zǐ;民mín 之zhī父fù母mǔ..’非fēi 至zhì德dé;其qí孰shú能néng 顺shùn 民mín 如rú此cǐ其qí大dà者zhě乎hū”子zǐ曰yuē:“君子jūnzǐ之zhī事shì亲qīn 孝xiào ;故gù忠zhōng 可kě移yí于yú君jūn ..事shì兄xiōng 悌tì;故gù顺shùn 可kě移yí于yú长ch áng ..居jū家jiā理lǐ;故gù治zhì可kě移yí于yú官guān ..是shì以yǐ行háng 成chéng 于yú内nèi ;而ér 名míng 立lì于yú后hòu 世shì矣yǐ..”曾céng 子zǐ曰yuē:“若ruò夫fú慈cí爱ài 恭gōng 敬jìng ;安ān 亲qīn 扬yáng 名míng ;则zé闻wén 命mìng 矣yǐ..敢gǎn 问wèn 子zǐ从cóng 父fù之zhī令lìng;可kě谓wèi 孝xiào 乎hū”子zǐ曰yuē:“是shì何hé言yán 与yǔ;是shì何hé言yán 与yǔ昔xī者zhě天tiān 子zǐ有yǒu 争zhēng 臣chén 七qī人rén ;虽suī无wú道dào;不bù失shī其qí天tiān 下xià;诸zhū侯hóu 有yǒu 争zhēng 臣chén 五wǔ人rén ;虽suī无wú道dào ;不bù失shī其qí国guó;大dài 夫fu 有yǒu 争zhēng 臣chén 三sān 人rén ;虽suī无wú道dào ;不bù失shī其qí家jiā;士shì有yǒu 争zhēng 友yǒu ;则zé身shēn 不bù离lí于yú令lìng 名míng ;父fù有yǒu 争zhēng 子zǐ;则zé身shēn 不bù陷于xiànyú不bù义yì..故gù当dāng 不bù义yì;则zé子zǐ不bù可kě以yǐ不bù争zhēng 于yú父fù;臣chén 不bù可kě以yǐ不bù争zhēng 于yú君jūn ;故gù当dāng 不bù义yì;则zé争zhēng 之zhī..从cóng 父fù之zhī令lìng ;又yòu 焉yān 得dé为wéi 孝xiào 乎hū”子zǐ曰yuē:“昔xī者zhě明míng 王wáng 事shì父fù孝xiào ;故gù事shi 天tiān 明míng ;事shì母mǔ孝xiào ;故gù事shi 地dì察chá;长zhǎng 幼yòu 顺shùn ;故gù上shàng 下xià治zhì..天tiān 地dì明míng 察chá;神shén 明míng 彰zhāng 矣yǐ..故gù虽suī天tiān 子zǐ;必bì有yǒu 尊zūn 也yě;言yán 有yǒu 父fù也yě;必bì有yǒu 先xiān 也yě;言yán 有yǒu 兄xiōng 也yě..宗zōng 庙miào 致zhì敬jìng ;不bù忘wàng 亲qīn 也yě;修xiū身shēn 慎shèn 行xing ;恐kǒng 辱rǔ先xiān 也..宗zōng 庙miào 致zhì敬jìng ;鬼guǐ神shén 著zhù矣yǐ..孝xiào 悌tì之zhī至zhì;通tōng 于yú神shén 明míng ;光guāng 于yú四sì海hǎi ;无wú所suǒ不bù通tōng ..《诗》shī云yún :‘自zì西xī自zì东dōng ;自zì南nán 自zì北běi ;无wú思sī不bù服fú..’”子zǐ曰yuē:“君jūn 子zǐ之zhī事shì上shàng 也yě;进jìn 思sī尽jìn 忠zhōng ;退tuì思sī补bǔ过guò;将jiāng 顺shùn 其qí美měi ;匡kuāng 救jiù其qí恶è;故gù上shàng 下xià能néng 相xiāng 亲qīn 也yě..《诗》shī云yún :‘心xīn 乎hū爱ài 矣yǐ;遐xiá不bú谓wèi 矣yǐ..中zhōng 心xīn 藏cán 之zhī;何hé日rì忘wàng 之z hī..’”子zǐ曰yuē:“孝xiào 子zǐ之zhī丧sàng 亲qīn 也yě;哭kū不bù偯yǐ;礼lǐ无wú容róng ;言yán 不bù文wén ;服fú美měi 不bù安ān;闻wén 乐lè不bú乐lè;食shí旨zhǐ不bù甘gān ;此cǐ哀āi 戚qī之zhī情qíng 也yě..三sān 日rì而ér 食shí;教jiào 民mín 无wú以yǐ死sǐ伤shāng 生s hēng ..毁huǐ不bù灭miè性xìng ;此cǐ圣shèng 人rén 之zhī政zhèng 也yě..丧sàng 不bú过guò三sān 年nián ;示shì民mín 有yǒu 终zhōng 也yě..为wéi 之zhī棺guān 椁guǒ衣yī衾qīn 而ér 举jǔ之zhī;陈chén 其qí簠fǔ簋guǐ而ér 哀āi 戚qī之zhī;擗pǐ踊yǒng 哭kū泣qì;哀āi 以yǐ送sòng 之zhī;卜bo 其qí宅zhái 兆zhào ;而ér 安ān 措cuò之zhī;为wéi 之zhī宗zōng 庙miào ;以yǐ鬼guǐ享xiǎng 之zhī;春chūn 秋qiū祭jì祀sì;以yǐ时shí思sī之zhī..生shēng 事shì爱ài 敬jìng ;死sǐ事shì哀āi 戚qī;生shēng 民mín 之zhī本běn 尽jìn 矣yǐ;死sǐ生shēng 之zhī义yì备bèi 矣yǐ;孝xiào 子zǐ之zhī事shì亲qīn 终zhōng 矣yǐ..”。

国学经典《孝经》权威完整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附翻译)

国学经典《孝经》权威完整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附翻译)

yǐ shùn tiān xià
mín
德 要 道 ,以 顺 天 下 ,民
yòng hé mù
shàng xià wú yuàn

用 和 睦 , 上 下 无 怨 。汝
zhī zhī hū
知 之 乎 ?”
zēng zǐ bì xí yuē
shēn
曾 子 避 席 曰 :“ 参
bù mǐn
hé zú yǐ zhī zhī
fú xiào shǐ yú shì qīn zhōng yú shì
夫 孝 ,始 于 事 亲, 忠 于 事
jūn zhōng yú lì shēn
dà yǎ yún
君 ,终 于 立 身 。《大 雅》云:
wú niàn ěr zǔ yù xiū jué dé
‘无 念 尔 祖,聿 修 厥 德。’”
-2-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xiào jīng
《孝 经》
kāi zōng míng yì zhāng dì yī
开 宗 明 义 章 第一
zhòng ní jū
zēng zǐ shì
仲 尼 居 , 曾 子 侍。
zǐ yuē
xiān wáng yǒu zhì
子 曰 :“ 先 王 有 至
dé yào dào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tiān zǐ zhāng dì èr
天 子 章 第二
天子章第二
zǐ yuē
ài qīn zhě
子曰:“爱亲者,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
bù gǎn wù yú rén jìng qīn zhě bù
不 敢 恶 于 人 ;敬 亲 者 ,不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完整版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完整版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

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

夫fū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忠zhōng 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g 于yú立lì身shēn 。

孝经全文精校注音完整版

孝经全文精校注音完整版

孝xiào 经jīnɡ开kāi 宗zōnɡ明 mínɡ义yì章zhānɡ第dì一yī仲zhònɡ尼ní居jū,曾zēnɡ子zǐ侍shì。

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ɡ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ɡ和hé睦mù,上shànɡ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zēnɡ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shē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ú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 yóu 生 shēnɡ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ù汝rǔ。

”“身shēn 体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fù母mǔ,不bù敢ɡǎn 毁huǐ伤shānɡ,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xínɡ道dào ,扬yánɡ名mínɡ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ɡ也yě。

夫fú孝xiào ,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 ,中zhōnɡ于yú事shì君jūn ,终zhōnɡ于yú立lì身shēn 。

《孝经》全文(注音朗诵释义)

《孝经》全文(注音朗诵释义)

《孝经》全文(注音朗诵释义)《孝经》全文(注音)开kāi宗zōng明míng义yì章zhāng第dì一yī仲zhòng尼ní居jū,曾céng子zǐ持chí。

子zǐ曰yuē:“先xiān王wáng有yǒu至zhì德dé要yào道dào,以yǐ顺shùn天tiān下xià,民mín用yòng和hé睦mù,上shàng下xià无wú怨yuàn。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不bù敏mǐn,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德dé之zhī本běn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生shēng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身体s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毁huǐ伤shāng,孝xiào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行háng道dào,扬yáng名míng于yú后hòu世shì,以yǐ显xiǎn父fù母mǔ,孝xiào之zhī终zhōng也yě。

夫fū孝xiào,始shǐ于yú事shì亲qīn,忠zhōng于yú事shì君jūn,终zhōng于yú立lì身shēn。

《大dà雅yǎ》云yún:‘无wú念niàn尔ěr祖zǔ,聿yù修xiū厥jué德dé。

孝经精校注音(繁体完整版)

孝经精校注音(繁体完整版)

孝xi ào 经j īn ɡ开k āi 宗z ōn ɡ明 m ín ɡ义y ì章zh ān ɡ第d ì一y ī仲zh òn ɡ尼n í居j ū,曾z ēn ɡ子z ǐ侍sh ì。

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 ɡ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 ɡ和h é睦m ù,上sh àn ɡ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曾z ēn ɡ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 ē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子z ǐ曰yu ē:“夫f ú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 y óu 生 sh ēn ɡ也y ě。

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ù汝r ǔ。

”“身sh ēn 体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f ù母m ǔ,不b ù敢ɡǎn 毁hu ǐ伤sh ān ɡ,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

立l ì身sh ēn 行x ín ɡ道d ào ,扬y án ɡ名m ín ɡ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 ɡ也y ě。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目录第一章开宗明义 (1)第二章天子 (1)第三章诸侯 (2)第四章卿大夫 (2)第五章士 (3)第六章庶人 (3)第七章三才 (3)第八章孝治 (4)第九章圣治 (5)第十章纪孝行 (6)第十一章五刑 (7)第十二章广要道 (7)第十三章广至德 (7)第十四章广扬名 (8)第十五章谏诤 (8)第十六章感应 (9)第十七章事君 (9)第十八章丧亲 (10)第dì一yī章zhāng开kāi 宗zōng 明míng 义yì仲zhòng 尼ní居jū,曾céng 子zǐ持chí。

子zǐ曰yuē:“先xiān 王wáng 有yǒu 至zhì德dé要yào 道dào ,以yǐ顺shùn 天tiān 下xià,民mín 用yòng 和hé睦mù,上shàng 下xià无wú怨yuàn 。

汝rǔ知zhī之zhī乎hū?”曾céng 子zǐ避bì席xí曰yuē:“参cān 不bù敏mǐn ,何hé足zú以yǐ知zhī之zhī?”子zǐ曰yuē:“夫fū孝xiào ,德dé之zhī本běn 也yě,教jiào 之zhī所suǒ由yóu 生shēng 也yě。

复fù坐zuò,吾wú语yǔ汝rǔ。

”“身体s hēntǐ发fā肤fū,受shòu 之zhī父母fùmǔ,不bù敢gǎn 毁huǐ伤shāng ,孝xiào 之zhī始shǐ也yě。

立lì身shēn 行háng 道d ào ,扬yáng 名míng 于yú后hòu 世shì,以yǐ显xiǎn 父fù母mǔ,孝xiào 之zhī终zhōng 也yě。

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全文(繁体版)

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全文(繁体版)

《弟子規》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出則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謹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親仁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余力學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完整版)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目录第一章开宗明义 (1)第二章天子 (1)第三章诸侯 (2)第四章卿医生 (2)第五章士 (3)第六章庶人 (3)第七章三才 (3)第八章孝治 (4)第九章圣治 (5)第十章纪孝行 (6)第十一章五刑 (7)第十二章广要道 (7)第十三章广至德 (7)第十四章广扬名 (8)第十五章谏诤 (8)第十六章感觉 (9)第十七章事君 (9)第十八章丧亲 (10)dì yīzhā ng k āi zō ngmíng yì第一章开宗明义zh ò ng n í j ū c é ng z ǐ ch íz ǐyu ēxi ān wá ngy ǒu zh ìd é y ào d ào仲尼居,曾子持。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y ǐsh ùn ti ān xi àmín yò ngh é mùsh à ngxi àwú yu àn r ǔ zh īzh īh ū以顺天下,民用友善,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c é ngz ǐ b ì x íyu ē c ān b ù mǐn h é z úy ǐ zh īzh ī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z ǐyu ē f ūxi ào d é zh īb ěn y ějiào zhīsuǒy óu shē ngyě f ù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zu òwúy ǔ r ǔ坐,吾语汝。

”sh ē nt ǐf ā f ūsh òu zh ī f ù mǔ b ù g ǎn hu ǐsh ā ng xi ào zh īsh ǐy ě“身体发肤,受之父亲母亲,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三字经》繁体字版

《三字经》繁体字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遠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蒿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穀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中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榖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係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傳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於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创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後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後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於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五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遲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彼既成眾稱異尔小生宜立志螢八歲能咏詩泌七歲能賦棋彼穎悟人稱奇尔幼學當效之蔡文姬能辯琴谢道韞能咏吟彼女子且聰敏尔男子當自警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已仕有爲者亦若是犬守夜鷄司晨苟不學曷爲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全文带拼音版

[孝经原文] 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z éng 子z ǐ持ch í。

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曾z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she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

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

立l ì身sh ēn 行x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

夫f ū孝xi ào ,始sh ǐ于y ú事sh ì亲q īn ,忠zh ōng 于y ú事sh ì君j ūn ,终zh ōng 于y ú立l ì身sh ēn 。

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全文(繁体版)

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全文(繁体版)

《弟子規》總敘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複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出則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謹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親仁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余力學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劄記就人問求確義房室清牆壁淨幾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

汉书艺文志原文繁体版竖排版

汉书艺文志原文繁体版竖排版

汉书艺文志原文繁体版竖排版 English Answer:漢書·藝文志。

卷一。

經部。

《易》二十卷。

《書》五十卷。

《詩》三十卷。

《禮》一百三十九卷。

《樂》三十三卷。

《春秋》一百二十卷。

《孝經》五卷。

子部。

《儒家》九十二卷。

《道家》三十七卷。

《法家》三十卷。

《名家》十八卷。

《墨家》七卷。

《縱橫家》十五卷。

《雜家》四十六卷。

史部。

《正史》十一卷。

《別史》六十五卷。

《雜史》一百二十八卷。

《譜系》四十六卷。

《地理誌》三十卷。

《諸子略》六十五卷。

集部。

《辭賦》四十五卷。

《詩賦》二十二卷。

《雜賦》二十卷。

《歌詩》十六卷。

《俳諧》二卷。

卷二。

經部。

《小學》五十七卷。

《天文》二十四卷。

《歷譜》二十八卷。

《五行》十八卷。

《醫經》十一卷。

《經方》一百一十八卷。

《神僊》二十六卷。

子部。

《農家》十三卷。

《小說家》四十七卷。

《天文家》二十卷。

《五行家》二十卷。

《醫方家》八卷。

《數術家》二十九卷。

《方技家》八十八卷。

史部。

《稗官》五十三卷。

《兵書類》三十卷。

《術數略》四十四卷。

《方技略》六十五卷。

集部。

《楚辭》十七卷。

《別錄》十五卷。

《總錄》二十二卷。

《中經》八卷。

《外經》二十卷。

中文回答:汉书·艺文志。

卷一。

经部。

《易》二十卷。

《书》五十卷。

《诗》三十卷。

《礼》一百三十九卷。

《乐》三十三卷。

《春秋》一百二十卷。

《孝经》五卷。

子部。

《儒家》九十二卷。

《道家》三十七卷。

《法家》三十卷。

《名家》十八卷。

《墨家》七卷。

《纵横家》十五卷。

《杂家》四十六卷。

史部。

《正史》十一卷。

《别史》六十五卷。

《杂史》一百二十八卷。

《谱系》四十六卷。

《地理志》三十卷。

《诸子略》六十五卷。

集部。

《辞赋》四十五卷。

《诗赋》二十二卷。

《杂赋》二十卷。

《歌诗》十六卷。

《俳谐》二卷。

卷二。

经部。

《小学》五十七卷。

《天文》二十四卷。

《历谱》二十八卷。

《五行》十八卷。

《医经》十一卷。

《经方》一百一十八卷。

《神僊》二十六卷。

子部。

《农家》十三卷。

贺知章草书《孝经》附释文

贺知章草书《孝经》附释文

贺知章草书《孝经》附释文贺知章《孝经》草书,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本卷以草书写“孝经”,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字,无署款。

据卷末小楷款识“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的作品,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

《孝经》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气息高古,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其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一贯直下,充分地体现了贺知章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历来为文人学者所称誉。

《孝经》全文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孝经 繁体

孝经 繁体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

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繁体字楷书《孝经》(有译文)

繁体字楷书《孝经》(有译文)

繁体字楷书《孝经》(有译文)孝經—————相关经典·点击链接—————繁体字楷书《弟子规》(有拼音)刘炳森隶书《百家姓》黄自元楷书《文昌帝君百字铭》简体规范字柳体楷书《弟子规》潘龄皋楷书《百家姓》———必须收藏颜体小楷《千字文》,疑为明清时期伪托颜鲁公所书漂亮——成亲王草书《百家姓》卢中南硬笔书法《楷书5000常用字》2500字篆书对照表文证明小楷千字文附:孝经全文及译文【孝经原文】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盖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庶人章第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經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忠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

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
孝治章·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讙心,以事其先王。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讙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讙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

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助祭。

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其父母日嚴。

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禮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

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

』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后世矣。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

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
有先也,言有兄也。

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