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
关于危机干预分享 课件(共31张PPT)
![关于危机干预分享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eacd5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d.png)
⑤商讨学生可能需要的安全和支持t措o pla施y he。re ⑥安抚家长的情绪,表达同理与关心。 ⑦要求监护人尽快到校履行监护责任。
班主任面临危机干预时的困惑
危机学生/监护人/家人坚决不配 合怎么办?
关于危机干预的建议 04
当您面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时
保证生命安全是最高原则
一、安全第一原则(层层递进)
①积极关注的倾听 ②上报学校、告知价值 ③通知监护人/家属送医
三、行动原则
①倾向必报 ②计划必管(监管:24h) ③行为必医(不能侥幸)
1、安全
2、合作
3、行动
4、冗余
五、界限与关系平衡原则 恪守法律界限 兼顾师生关系
是危机,也是转机
关注!这些人哪怕笑着也可能想自杀
① 世卫组织估算,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
② 中国抑郁症12个月内的患病率为3.6%,终身患病率为6.9%——依据
9500万 这个数据,可以推算出中国约有 输入您的标题 的抑郁症患者。 OUR COMPANY
③ 高发人群包括: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paste in this box, and
to play here
③在经历处理严重危机事件之后,更要觉察自己状态,如果发现自己可能因为
处理危机过程受到影响,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
④在日常生活中照顾好自己,好好休息。
危机干预的启示
危机危机,是危更是机。
05
危机干预启示
①及时干预 ②及时上报 ③灵活运用 ④积极沟通 ⑤适当跟进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樊富珉 徐凯文)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樊富珉 徐凯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f45b8f7cd184254a353561.png)
张亚林、曹玉萍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八章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规范与示范研究”子课题)樊富珉徐凯文(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基本理论(一)危机及其干预概述(二)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三)危机干预的原则和过程二、基本操作(一)危机个别干预1、危机干预中的会谈技术2、危机干预的五个步骤3、危机评估的具体方法(二)危机团体干预1、危机团体干预的目的2、危机团体干预的过程3、危机团体干预的技术三、注意事项(一)危机干预工作团队的建立(二)危机干预者的自我保护(三)危机干预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四)关注自杀传染的预防资料来源:张亚林曹玉萍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八章,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危机及其干预概述1.1 危机的定义危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包括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不被预期的意外事件、死亡等,也称危机事件;二是指当人处在紧急状态时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导致情感、认知、行为功能的失调,而进入的一种失衡状态,也称心理危机。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3、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心理危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
1.2常见的危机反应当人遭遇危机事件,心理平衡状态对打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
常见的危机反应表现在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
1、认知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与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如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危机情景出现、强迫性思考、失去信心、内疚自责、丧失安全感等2、情绪方面:在暂时性的震惊之后,出现混乱、害怕、恐惧、沮丧、麻木、怀疑、悲伤、绝望、无助、羞愧、易怒、平静不下来等。
《危机干预》PPT
![《危机干预》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2dd2b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5.png)
在危机干预中,认知行为理论指导我们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 为模式,并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如何应对困境。通过教授个体 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我们能够协助他们 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危机。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
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是综合性的干预框架,它整合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理 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该模型认为危机干预应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问题量身定 制,并包括评估、干预和随访三个阶段。
概念
危机干预主要关注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通过提供支持 和指导,促进其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恢复平衡和解 决危机的目的。
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帮助个体应对突发事件和压力
危机干预可以为个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压力,避免情绪崩 溃和产生负面影响。
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通过危机干预,个体可以学会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实践应用
在危机干预中,理论模型指导我们评估个体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干预应该包括情感支持、应对技能培训和提供资源等。随访阶段 则关注个体的长期恢复和预防再次发生危机。
03
危机干预流程
评估危机程度
01
确定危机性质
对危机事件进行初步评估,明确危机类型、触发因素和影响范围。
02
收集相关信息
04
危机干预技巧与策略
沟通技巧
倾听与理解
积极倾听,不打断对方,给予情感 支持,理解对方的感受。
明确表达
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不过度解释或辩解。
情绪管理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对方的情绪 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尊重与包容
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包容不同 的意见和看法。
《危机干预》课件
![《危机干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762d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6.png)
欢迎来到《危机干预》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干预 各种危机情况,为您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和技巧。
破题引言
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将引发大家对危机干预的兴趣,并介绍本课 程的目标和内容。
危机介绍
了解不同类型的危机,包括心理危机和紧急情况,并探索危机对个人和社区的影响。
制定安全计划
与个人或团体合作制定安全计划,以应对危机和 减轻不安感。
积极沟通
建立积极的沟通方式,以帮助个人和团体解决问 题和采取行动。
提供资源
提供适当的资源和链接,以帮助个人和团体获得 所需的支持。
案例分析
个人危机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了解如何应对个人危机,并帮 助个体恢复和成长。
社区危机
探索社区危机的复杂性,并提供解决方案,以促进 社区的恢复和团结。
结语与总结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程,您能掌握危机干预的关键技巧和策略,并将其应用到 实际情况中。谢谢您的参与!
危机干预原则
介绍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关注安全、保护隐私、尊重个人选择和提供支持。
危机干预模型
1
评估
了解危机的性质和紧急程度预方法。
采取适当的行动,包括提供情绪支持、
提供信息和协调资源。
3
处理
帮助个人或团体处理危机,并提供必要 的后续支持。
危机干预技巧
倾听和理解
通过有效的倾听和理解来建立信任,并提供情感 支持。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培训课件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409c9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7.png)
干预者:组长、副组长、看门人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12
CISD
一般需要3-4小时,中间不休息,准备食物。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13
CISD步骤
导入期:参加者圆形围坐。相互介绍认识, 解释CISD的目的,向参加者强调CISD的规 则,如将为参加者保守隐私。
2.4.2.4 告诉当事人在进行下一步“眼动时”,闯 入性的映像、幻觉的亮度逐渐变暗;痛苦的颜色 变浅;对适应性信念的信心会增强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30
2.4 眼动脱敏
2.4.3 治疗者用自己伸直的食指(或一根短 细的小棍棒或移动光亮装置)在双眼前3040厘米处移动,同时要求当事人双眼专注 于治疗者的移动物体并跟随运动 每轮移动约10-20次,作2-3轮移动,第一 轮速度要慢,第二轮速度加快,每次移动 完后都要进行2.4.4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16
CISD步骤
症状期:依时间从心理、生理、认知、行 为等各方面顺序回顾,确定个人出现的症 状。如“”身体颤抖、“腿都软了”、 “脑子空白”,“简直要发疯了”等。
注意事项:避免将个体的反应病理化,避 免使用症状用语,特别不要贴疾病的标签。 应该对每个成员进行症状评估,以便提供 进一步服务。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23
2.2 认知述谈
2.2.1 就发生的地震事件、感受到的创伤、 急性应激反应的症状表现、痛苦体验,以 及学习、人际交往、生活功能受损等表现 进行共同协商性质的自由述谈。 2.2.2 本干预程序中述谈内容不应当涉及当 事人任何早期生活经历,请注意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24
2.2 认知述谈
危机干预的几种方法
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
![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37101c233d4b14e8424680f.png)
危机的评估与行动干预:理论,伦理与法律徐凯文天津爆炸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消防队员应该接受长期的心理干预,需要本地化。
发生危机最焦虑的是哪些处理危机的人。
伦理原则:保密原则与危机干预的矛盾“你要是告诉我爸妈我就死给你看。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菩萨心肠但是,如果在危机干预的时候,为避免风险要采取——霹雳手段大概三分之的危机干预之后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有限,至少保证生命安全。
但是咨询师没有权利把来访者送到精神病医院。
如何做?涉及法律问题。
危机干预的三阶段(危机评估)先评估危机有多严重,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
危机程度越高,需要动用越多的资源,尤其是人。
1.行动干预目标——保证生命安全2.心理干预危机是机遇危机发生的时候,是改变最有可能发生的时候。
如:天津事件会带来消防系统的变革所以危机干预不能只看到危险,还要看到机遇。
3.心理治疗大部分个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危机的树理论树根:家庭与依恋关系如:一个动物恐惧的个案,可以追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树根的问题,症状就会消失。
没有办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必然存在幼年时的家庭问题。
树干:社会支持、信仰、价值观四大宗教都产生于乱世。
宗教本来就是人类发展出来应对自己痛苦、创伤、死亡的方式。
如:对消防战士的心理干预:你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感,认同感,意义感,这些都可以成为心理资源树叶:成就感、自我实现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亲密关系。
财富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成就感也一样。
阳光、雨露:社会环境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做干预。
举例北大女生室友矛盾的危机事件:打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室友,因为父母离异,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见到关系好的室友与他人吃饭会觉得愤怒。
大一时候就表现出危险性:剪室友衣服,涂红墨水扔掉她在什么情况下情绪更不稳定??是什么点会引发她自杀?资源:父母、朋友都没有。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培训课件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d0ae00b4c2e3f5627633c.png)
• 住院治疗
• 与人隔绝
• 感知的/真实的缺乏支持
• 连续发生的改变或丧失
• 自杀的方式容易获得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8
如何评估自杀危险
通过直接询问:
➢ “你刚刚提到你不想活了。 你在考虑自杀吗?”
➢ “有时当人们处于相似的情境时会想到结束自己的 生命。 我想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想法?”
➢ “你说你走不出来。 你在考虑做些什么来结束自 己的生命吗?”
自杀的行为线索
• 行为上明显的或突然的改变(例如,退缩或增加的 冒险行为)
• 抑郁的迹象(情绪改变,睡眠或饮食问题) • 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 经常发生意外 • 药物或酒精使用量增加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7
现实因素增加了自杀的危险
• 重大事故或疾病
• 现实的或感觉到的近期内的丧失
• 无法战胜的情境 (没有好的方法摆脱目 前的困境)
痛苦。”(暗示自杀/谋杀) ➢ “我找到了一个解脱的办法,我们再也不会分开
了。” (暗示自杀/谋杀)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5
自杀危机的言语线索 (C)
• 谈论自杀或拿自杀开玩笑 • 谈论自杀计划,包括方法,日期和地点 • 表达出无助或无望 • 告别 • 谈论可获得的自杀方式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16
10.你有什么其他的方法? 11.你写遗书了吗?如果写了,遗书上说了些什么
呢?你将遗书放什么地方了? 12.在什么情况下你不实施自杀行为呢 ?
危机干预的技巧和原则
23
既往自杀史
过去任何时候是否有过自杀行为?(如果有, 询问下列 的问题) ➢ 有过几次?
➢ 什么时候? 最近的一次是什么时候? 第一次是 什么时候?
《危机干预》PPT课件
![《危机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1a518f48d7c1c709a1456d.png)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psychosocial transition model)。该模式认为个体是遗传和社 会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要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 源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最适合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只有等待当事者情绪已有改善,方可问及有关细节, 令其补充说明,同时根据情况给与相应的解释、建议和 鼓励,以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
危机干预工作者要避免走入以下两个误区:
1、劝阻危机个体陈述或痛哭。
2、凭着自己的感觉问过多问题,或评价危机个体的经
历或感受。
返回
干预技术
此方法是通过启发、引导、鼓励、提供卖个信息等方式帮 助当事人处理面临的问题。基本的干预策略有: 1、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与心理上的支持; 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当事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 3、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人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 他人的情感,树立自信;给与希望和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 4、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 5、 主义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多与家人、朋友、同事接触 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3、危机水平的评估
帮助者一般要完成两个水平的评估,
一是需要评定求助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即、 他杀、冲动攻击等,这一水平的评估至关重要;
二是评定危机者是否已丧失了原有的社会角色 能力,是否与周围环境隔绝或离开原先所处的 自然社会环境。
4、危机评估的注意事项
(1)危机评估与危机干预是紧密相关的。 (2)危机评估要求尽快完成。 (3)评估的关键是明确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不是做人格分 析。 (4)既往经历或童年期创伤体验不是重点,强调“此时此 地”。 (5)帮助是建立在双方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双方相互尊重 和理解。 (6)评估需要考虑到有关的生活方式、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危机与危机干预讲座(PPT 91页)
![危机与危机干预讲座(PPT 91页)](https://img.taocdn.com/s3/m/85ffd6c3f61fb7360b4c656b.png)
■ 42岁的重庆某派出所民警彭世杰在执行 任务途中心跳骤停导致心肌梗塞死亡。
■ 35岁的重庆某派出所所长郭林因连续加 班过劳,突发心肌梗塞死亡。
■ 49岁的重庆刑警总队副总队长杜成华因 肝功能衰竭、肺部感染去世。
第三节 危机干预的模式
一、平衡模式 根据: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
情绪的失衡状态,在此种状态下,原有的 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 的需要。
★ 一生中没有作出任何有影响的事情; ★ 一个40多岁的人还是独身,从未离开过父母, 从没过独立的生活,而到现在却永远丧失了机会; ★ 一个60岁的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
警察心理危机的表现
■ 2004年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分局民警彭雪 松因工作压力过大、身心疲惫、失眠乏力、 情绪低落从12楼跳下身亡。
四、折衷模式 根据: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独特的,即虽
然是类似的事件导致的危机,但危机的影响对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作用;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危机都是类 似的,即各种特殊的危机类型中存在一致的成分
基本原则:鼓励危机干预者从所有可以帮助求助 者的方法中,选择、整合和应用有效的概念和策略。
第四节 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
二、确定危机的三个标准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生活事件; 2、引起了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
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 3、当事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
应对无效。
三、危机的特征
1、危险与机遇并存; (危险:自杀与精神崩溃;机遇:学会应对技巧)
2、危机的情境和症状复杂; (不遵守一般规律;个体环境;家庭、同事的因 素;整个生态系统的干预)
(二)求助者情绪状态的评估 1、求助者的危机是急性状态还是慢性状态 • 急性危机需要直接的干预,逐步恢复平衡; • 慢性危机需要较长时间的咨询,应付机制、资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樊富珉 徐凯文)
![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樊富珉 徐凯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f45b8f7cd184254a353561.png)
张亚林、曹玉萍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八章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种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规范与示范研究”子课题)樊富珉徐凯文(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基本理论(一)危机及其干预概述(二)危机干预的基本理论(三)危机干预的原则和过程二、基本操作(一)危机个别干预1、危机干预中的会谈技术2、危机干预的五个步骤3、危机评估的具体方法(二)危机团体干预1、危机团体干预的目的2、危机团体干预的过程3、危机团体干预的技术三、注意事项(一)危机干预工作团队的建立(二)危机干预者的自我保护(三)危机干预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四)关注自杀传染的预防资料来源:张亚林曹玉萍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八章,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第一节危机及其干预概述1.1 危机的定义危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包括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不被预期的意外事件、死亡等,也称危机事件;二是指当人处在紧急状态时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导致情感、认知、行为功能的失调,而进入的一种失衡状态,也称心理危机。
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3、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心理危机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情感危机的反应。
1.2常见的危机反应当人遭遇危机事件,心理平衡状态对打乱,会出现一系列身心反应。
常见的危机反应表现在生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
1、认知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与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如否认、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危机情景出现、强迫性思考、失去信心、内疚自责、丧失安全感等2、情绪方面:在暂时性的震惊之后,出现混乱、害怕、恐惧、沮丧、麻木、怀疑、悲伤、绝望、无助、羞愧、易怒、平静不下来等。
COPYRIGHT徐凯文培训课件.ppt
![COPYRIGHT徐凯文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9d75d25ef7ba0d4a733b4e.png)
大规模的交通事故 Large-scale Transportation Accidents
• 空难,海难,火车出轨等。 • 主要心理症状
– PTSD – 焦虑 – 抑郁 – 分离 – 吸毒
• 空难后症状:54%事后存在,10%15%一年后仍患有PTSD。
• 陈晶琦(2004) 892名女生 – 在被调查的892名女生中,有25.6%(2128/892)报告 16岁以前经历过或非身体接触或身体接触的性虐待(身 体接触的性虐待中包括被试图性交和被强行性交)。 – 其中129人经历过身体接触的性虐待,占14.5%。 – 52.6%的儿童首次性虐待经历发生在12岁及以下。
交通事故 Motor Vehicle Accidents(MVA)
• 在美国,19%-23%美国人经历过严重的交通事故。 • 其中,大约7-45%会发生PTSD。 • 主要心理症状
– PTSD – 广泛性焦虑 – 抑郁 – 分离 – 吸毒 – 躯体化 – 恐惧症(驾驶恐惧)
暴露于创伤的急救人员
折磨torture
• 特赦国际(2002)估计111个国家认可或默许折 磨。
• 主要心理症状
– 焦虑障碍 – 自我憎恨 – 性困难(障碍) – 自杀 – PTSD – 抑郁 – 内疚 – 睡眠障碍 – 心身症状
卖淫与性交易 Prostitution and sex-trafficking
• 与贫穷、社会剥夺以及先前被伤害有关。 • 在妓女中,童年性虐待发生率50%-90%。 • 40-80%可能性被强奸。 • PTSD患病率68%。
• 案例三:某大学大三女生,来咨询中心求询,BDI:35分。
《危机干预》PPTppt
![《危机干预》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50d9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a.png)
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
评估个体需求
危机干预前需对个体的需求进行全面评 估,明确干预的目标和重点。
积极倾听和理解
给予个体充分的关注和倾听,理解他们 的感受和困境。
提供信息支持
为个体提供有关生活危机和应对策略的 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处境并 采取有效行动。
鼓励寻求专业帮助
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帮助个体应对重大生活事件
01
危机干预为个体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如失业、亲人死
亡、重大疾病等生活危机,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个体的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02
危机干预通过教授应对策略和自我调节技巧,帮助个体在面临
生活压力时更加冷静、自信,提高应对能力。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03
危机干预通过及时的干预和帮助,可以预防个体因生活压力而
心理动力学策略
总结词
心理动力学策略强调解决心理内部冲突和 追求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主要涉及探索个 体的无意识动机和需要,促进自我认知和 理解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心理动力学策略认为危机是个体内部心理 动力学的表现,即无意识的动机和需要与 自我认知和理解之间的冲突。干预者通过 深入了解个体的无意识动机、情感和需要 ,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从而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改变。
心理社会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到家庭、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通过了解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关系,帮助个体获得更多的社会 支持和资源,从而缓解危机。
03
危机干预策略
心理教育策略
总结词
心理教育策略是危机干预中的重要方法,主要涉及提供信息、传授技能和建立积 极应对方式等方面。
(完整word版)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簿
![(完整word版)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簿](https://img.taocdn.com/s3/m/49f6749a6c175f0e7dd13702.png)
危机的评估与行动干预:理论,伦理与法律徐凯文天津爆炸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消防队员应该接受长期的心理干预,需要本地化。
发生危机最焦虑的是哪些处理危机的人。
伦理原则:保密原则与危机干预的矛盾“你要是告诉我爸妈我就死给你看。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菩萨心肠但是,如果在危机干预的时候,为避免风险要采取——霹雳手段大概三分之的危机干预之后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有限,至少保证生命安全。
但是咨询师没有权利把来访者送到精神病医院。
如何做?涉及法律问题。
危机干预的三阶段(危机评估)先评估危机有多严重,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
危机程度越高,需要动用越多的资源,尤其是人。
1.行动干预目标——保证生命安全2.心理干预危机是机遇危机发生的时候,是改变最有可能发生的时候。
如:天津事件会带来消防系统的变革所以危机干预不能只看到危险,还要看到机遇。
3.心理治疗大部分个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危机的树理论树根:家庭与依恋关系如:一个动物恐惧的个案,可以追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树根的问题,症状就会消失。
没有办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必然存在幼年时的家庭问题。
树干:社会支持、信仰、价值观四大宗教都产生于乱世。
宗教本来就是人类发展出来应对自己痛苦、创伤、死亡的方式。
如:对消防战士的心理干预:你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感,认同感,意义感,这些都可以成为心理资源树叶:成就感、自我实现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亲密关系。
财富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成就感也一样。
阳光、雨露:社会环境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做干预。
举例北大女生室友矛盾的危机事件:打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室友,因为父母离异,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见到关系好的室友与他人吃饭会觉得愤怒。
大一时候就表现出危险性:剪室友衣服,涂红墨水扔掉她在什么情况下情绪更不稳定??是什么点会引发她自杀?资源:父母、朋友都没有。
《危机干预》PPT
![《危机干预》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3e3e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3.png)
强调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生态系统理论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强调个体在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和互动。
整合模型
强调将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整合起来,以全面了解和干预危机。
危机干预的整合模型
03
危机干预的应用领域
包括家庭成员丧失、家庭暴力、离婚、孩子离家出走等。
家庭危机的种类
通过制定评估问卷,对危机干预对象进行定期的测评,以获取危机干预效果的数据。
问卷调查法
观察危机干预对象的情绪、行为、社交表现等指标,以及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环境因素,从而评估危机干预的效果。
观察法
通过与危机干预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心理变化、社会功能恢复及应对方式,以评估危机干预的效果。
访谈法
通过对危机干预的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危机干预对象的变化情况,从而评估危机干预的效果。
案例分析法
干预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危机干预方法会对干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法。
危机情境的复杂性
不同危机情境的复杂性不同,干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的干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
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是影响危机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缺乏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会导致干预效果不佳,而得到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则可以增强危机干预的效果。
心理防御机制
强调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时,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焦虑和压力。
心理动力学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
强调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行为理论
强调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行为是学习而来的,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刺激来改变行为。
认知行为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
![危机干预徐凯文课件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965599fa58da0116c174995.png)
危机的评估与行动干预:理论,伦理与法律徐凯文天津爆炸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消防队员应该接受长期的心理干预,需要本地化。
发生危机最焦虑的是哪些处理危机的人。
伦理原则:保密原则与危机干预的矛盾“你要是告诉我爸妈我就死给你看。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菩萨心肠但是,如果在危机干预的时候,为避免风险要采取——霹雳手段大概三分之的危机干预之后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有限,至少保证生命安全。
但是咨询师没有权利把来访者送到精神病医院。
如何做?涉及法律问题。
危机干预的三阶段(危机评估)先评估危机有多严重,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
危机程度越高,需要动用越多的资源,尤其是人。
1.行动干预目标——保证生命安全2.心理干预危机是机遇危机发生的时候,是改变最有可能发生的时候。
如:天津事件会带来消防系统的变革所以危机干预不能只看到危险,还要看到机遇。
3.心理治疗大部分个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危机的树理论树根:家庭与依恋关系如:一个动物恐惧的个案,可以追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树根的问题,症状就会消失。
没有办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必然存在幼年时的家庭问题。
树干:社会支持、信仰、价值观四大宗教都产生于乱世。
宗教本来就是人类发展出来应对自己痛苦、创伤、死亡的方式。
如:对消防战士的心理干预:你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感,认同感,意义感,这些都可以成为心理资源树叶:成就感、自我实现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亲密关系。
财富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成就感也一样。
阳光、雨露:社会环境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做干预。
举例北大女生室友矛盾的危机事件:打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室友,因为父母离异,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见到关系好的室友与他人吃饭会觉得愤怒。
大一时候就表现出危险性:剪室友衣服,涂红墨水扔掉她在什么情况下情绪更不稳定??是什么点会引发她自杀?资源:父母、朋友都没有。
心理学—— 危机干预ppt课件
![心理学—— 危机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b0e077f1922791788e8ba.png)
可编辑课件PPT
19
• 卡普兰关注的是整个创伤事件,他认为危 机是一种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生 活目标的实现受阻,且用常规的行为无法 克服。
阻碍的来源,既可以是发展性的,也可以 是境遇性的
可编辑课件PPT
20
• 两人在危机干预中都采用平衡模式, 可分为4期:
内容 3)以“什么”或“如何”来进行,避免问“为
什么”
要求叙述:请告诉我、请跟我谈谈、在什么情况下 围绕打算:你打算、你将如何使它发生、它将如何帮 你去
可编辑课件PPT
48
2、封闭式提问
1)常在危机干预的初期使用,帮助判断正在发 生什么
2)向求助者了解特别的或具体的资料,以“是” 或“否”来回答
3)常用词:是否、能否、有没有、会不会、曾 经
1)转危机点并非以规则的、可预测的、线性的方 式发生
2)转危机点是积极治疗进程的标志
可编辑课件PPT
13
四、危机干预者的特点
1、生活经验
理想危机干预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在生活经 历中学习而成长,并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践工作中。
丰富的生活经验,情感成熟,经过适当训练 不将自己的情绪保护带到咨询中 不必相信只有经过危机体验才能理解、处理危机 不主张为增加生活经历而体验心灵创伤
可编辑课件PPT
24
C、适应理论 适应不良、消极认知和消极应对对个
体的危机起到维护作用
假设当适当不良行为转变为适应行 为时,危机就会消退
在危机干预下,旧的、懦弱的行为 将变为新的、自强的行为
可编辑自己,相信别人,并且有
自我实现和战胜危机的信心,那么个人 的危机就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包括杀人和自 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的评估与行动干预:理论,伦理与法律徐凯文天津爆炸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消防队员应该接受长期的心理干预,需要本地化。
发生危机最焦虑的是哪些处理危机的人。
伦理原则:保密原则与危机干预的矛盾“你要是告诉我爸妈我就死给你看。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共情与来访者建立关系。
——菩萨心肠但是,如果在危机干预的时候,为避免风险要采取——霹雳手段大概三分之的危机干预之后需要进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有限,至少保证生命安全。
但是咨询师没有权利把来访者送到精神病医院。
如何做?涉及法律问题。
危机干预的三阶段(危机评估)先评估危机有多严重,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
危机程度越高,需要动用越多的资源,尤其是人。
1.行动干预目标——保证生命安全2.心理干预危机是机遇危机发生的时候,是改变最有可能发生的时候。
如:天津事件会带来消防系统的变革所以危机干预不能只看到危险,还要看到机遇。
3.心理治疗大部分个案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危机的树理论树根:家庭与依恋关系如:一个动物恐惧的个案,可以追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好树根的问题,症状就会消失。
没有办法建立亲密关系的人,必然存在幼年时的家庭问题。
树干:社会支持、信仰、价值观四大宗教都产生于乱世。
宗教本来就是人类发展出来应对自己痛苦、创伤、死亡的方式。
如:对消防战士的心理干预:你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对自己职业的价值感,认同感,意义感,这些都可以成为心理资源树叶:成就感、自我实现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亲密关系。
财富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成就感也一样。
阳光、雨露:社会环境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做干预。
举例北大女生室友矛盾的危机事件:打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室友,因为父母离异,有强烈的被抛弃感,所以见到关系好的室友与他人吃饭会觉得愤怒。
大一时候就表现出危险性:剪室友衣服,涂红墨水扔掉她在什么情况下情绪更不稳定??是什么点会引发她自杀?资源:父母、朋友都没有。
以前学习成绩好是她的资源,到了北大之后变得不优秀,之前支撑他19年的东西没有了,所以发生了危机。
那么,有没有可能从学习这个方面作为资源做工作?你愿不愿意找一位学长辅导你学习?大四再次出现危机:刺激性事件:周围的同学都拿到出国的offer,她没有拿到。
用浓硫酸的瓶子装里白醋,让室友不爽她就觉得很爽——边缘型人格障碍。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测验1.自杀身亡的人中,很可能以前曾经尝试自杀。
yes如:一个坐地铁想在北京找个没人地方自杀的学生。
入学新生测评属于高危,高中有过两次自杀经历。
割脖和跳楼。
休学一年考进北大有一次割腕。
(割脖子以自杀为主,割腕以自残为主。
)抑郁症的自杀率是一般人的20.4倍。
在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中自杀致死比例更高,30多倍。
如果造成他曾经尝试自杀的原因没有解决,那他更可能自杀,因为他已经尝试过自杀,突破对死亡的恐惧。
2.常常声称要自杀的人通常不会自杀。
no有的事情判断错了没关系,有的事情判断错了是要命的。
做危机干预常常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为回避对他人死亡的焦虑,有可能会以为对方不会自杀。
自杀分为:冲动性自杀:没有计划,突然情绪崩溃,这种情况比较少非冲动性自杀:有预谋,有计划,有措施,有过程,所以可以预防。
自杀纠结期:人死灯灭的恐惧感,会有挣扎纠结,行为有所异常,心神不宁,焦虑不安。
自杀呼救期:向周围的人透露他的想法,传递出信息,期待的是有人关心和阻止他。
但是因为传递的信息可能模糊不清,旁边的人没有接受到。
迹象如:拖延的人变得特别勤快,好像换了一个人,最近好像性格有变化,处理未了事(干净、了无牵挂可以走了)。
“你看这些万年青,我很快会用到了。
”说的委婉是因为病耻感,羞耻感。
病耻感是预防自杀最大的障碍。
对疯狂的歧视,其实是因为人们都有对疯狂的恐惧,对失去控制的控制。
不敢说出来,是怕周遭的眼光。
自杀平静期:当你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帮助。
如:一个肺结核的学生他自杀的原因绝不会是因为肺结核。
他回不了家,因为他是孤儿。
我们要重视每一次自杀的呼救。
要评估和确认他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要去做。
3.一个有自杀倾向的人一切正常了说明已经好起来了。
no自杀平静期:做好决定,准备自杀的过程是平静舒服的,所以会表现的一切正常,但是其实危险正在发生。
4.性格外向、阳光开朗、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往往比内向压抑的人更不容易自杀。
no几乎这世界上最出名的喜剧演员都是抑郁症患者。
卓别林、憨豆、周星驰……有些人需要用外向阳光来应对内心的痛苦。
通过学生自杀个案的心理解剖发现10个里有8个都是活泼开朗积极学生会干部。
就其原因都有树根的问题5.生活压力大时预测自杀的有效因素。
yes压力从何而来?压力基本不是原因,只是诱因。
有可能攻击自己,也可能攻击他人。
如:中科院博士伤人的刑事案件,事发前两个月经历了毕业、就业、结婚、为人父的喜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变化即焦虑。
人在压力环境下会有认知狭隘。
人在情绪支配下就会变得盲目。
6.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通常无法制止。
no作为一个危机的处理者,如果你没有信心去处理,很有可能做不下来。
如:化学学院的博士想要自杀如果很容易获得自杀的工具,自杀的风险很高。
如:跳楼的个案。
骨头碎了,内脏破裂但是不会立即死去是非常痛苦的。
最后一句话“救救我,我想活。
”但是还是没有救活。
又如:跳未名湖的女孩,不知道父亲是谁,妈妈一直说爸爸是因为自己是女儿才跟妈妈离婚的。
但是她最放不下的人是外婆,其实跳湖的一瞬间想到外婆已经后悔了不想死了。
很多下定决心想要死的人,在死的那刻都会有后悔。
咨询师可以接触来访者身体吗?中老年女性的咨询师可以有适当的身体语言鼓励来访者。
如:留遗书被发现的女生。
背过身不见父母咨询师:我可不可以坐在你面前?危机时刻发生的时候,身体接触不是绝对的禁忌。
利用来访者的移情,咨询师把手放在她的膝盖上。
说: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我绝不允许你就这样离去,我一定会尽一切努力……坚定的看着来访者的眼睛说:你现在需要去看精神科医生接受治疗。
顺利收治住院,休学。
干预成功——他不会死干预失败——危机严重——住院——他死不成差点出错:评估出错,院系认为没有自杀风险,没有实施24小时监护,结果两天后服毒自杀,还好之前有约定,在服毒前给徐老师发短信,在服毒半小时后被发现救回。
7.决定自己的生死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
no关于人权。
人究竟有没有自杀权?从道德上没有论断,但是从法律上人有维持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
美国:如果来访者有自杀倾向,精神科医生:符合某种精神疾病诊断,让他住院或者强制住院。
咨询师:报警911,警察持枪带走,还会带来危机评估专家和救护车,如果诊断高危,警察带去医院强制住院。
如果反抗就是袭警,如果带枪有可能会被击毙。
中国医生只有诊断权,没有强制住院的权利。
关于自由。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民主自由的时期是十年文革。
随便跑到人家家里去,拿走人家东西,因为身份问题虐待和虐杀他人。
当民主和自由没有界限的时候,就会带来最大的不自由和不民主。
自由的前提是责任。
如:一个想自杀的有孩子的女性,会因为孩子活下去。
人不仅仅属于自己。
文革时自杀的教授是维护自己自尊的最后的方式。
留专业的危机干预电话。
所有护栏加高半米。
想办法拖延时间,情绪可能会自然的平复下来。
人的身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正常是一个范围。
有涨伏,有变化。
危机干预的重要策略就是拖延时间。
如:DID 病人,其中一个要自杀的人格:我知道你对我很好,我要通过我的死来让你知道这世间的恶。
处方:当你的感觉越来越不好,就回宿舍吃半片奥氮平睡觉。
8.与有自杀倾向的人交谈时要注意不要直接讨论自杀哦问题,因为谈论自杀可能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或提示他如何成功的自杀。
no作业:请学生跟父母谈他们年轻的时候,或者是以往有没有过自杀的经历或者想法。
再深度的催眠来访者内心也是清楚的,也知道不能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之所以接受暗示是因为来访者愿意接受这个暗示。
先对病耻感做处理,想要自杀者才会承认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
几乎所有人都有想过自杀,有想法又有计划,认真的考虑过自杀的人有半分之二三十。
真正去实施的人有百分之一到二,最后自杀致死,千分之2.8.我注意到你最近过的很痛苦,这些痛苦让你不堪重负,在你最痛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杀?大多数人都恐惧死亡,当你以镇定、温暖和支持的态度跟来访者谈论死亡的时候,来访者可能会告诉你。
你不怕这个事情会发生,让来访者感受到你的专业不会让这个事情发生。
当有人在电话里打电话说要自杀怎么办?拖时间。
你在哪里?校外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自杀?考试失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自杀?吃药你准备吃什么药?扑尔敏你现在手里有多少片扑尔敏?4片你会很困,死不了,你今天死不了,你在哪里,我去接你,我们见面再说。
在急诊室门口。
自杀纠结期就是这样……直接问可以得出准确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危机干预案例讨论c同学,年龄19岁大二女生室友报告c同学当天状态很差,并报有自杀倾向,希望咨询师到宿舍进行危机干预。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但是在来访者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可以追的。
伦理原则的第一条是善行。
以最终可以达到帮助来访者的目的。
有能力和有意愿去帮助来访者时不同的。
上述案例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陪伴当事人。
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安全第一!!!保证生命安全,才有机会去干预和改变。
当我不知道她有多危险的时候,我们就要当她是最危险的个案来处理。
处理个案过程中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干一件事情始终是对的——提高安全监护等级,保证生命安全。
室友报告c同学情绪异常发展过程。
14.c同学报告其好友a同学不理会她,情绪低落,室友劝导c并问a事情发生经过,a表现没有不理c,但c同学因此出现异常。
17.没有离开宿舍,没有吃正餐,只吃零食,逻辑出现问题,不与人接触。
思维行为紊乱。
18.逃课,整天在宿舍打游戏。
把签名改成:一切到了该结束的时候19.5点起床,坐立不安,坐立不安,双眼无神,表情淡漠,想与室友讲话又说不出来,原本喜欢的音乐会门票也送人。
行为紊乱,床铺很乱,拿出箱子收拾衣服,又不知道该去哪里,表示有轻生的想法,但又害怕死亡。
另外:室友表示c同学在他们来咨询师之前正在与男朋友谈分手事宜。
表示担心c同学一个人在宿舍做傻事。
抑郁的人想死,焦虑的人怕死。
焦虑和抑郁的人会共病的。
一个抑郁状态的人突然处在焦虑状态是很危险的,因为他在纠结是不是要实施自杀。
自罪自责到妄想的地步: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讨厌我。
判断异常的标准:跟他本人平常的表现比较,个案突然脱落,突然决定结束咨询,有可能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要自杀的准备。
考虑文化因素对自杀的影响。
来访者开始处理身边的亲密关系,故意发火,发生冲突,这样我死了你们就不会难过了。
处理自己的财物也是危险信号:定时发送邮件,一个跳楼的个案,我死了照顾不了父母了,把钱取出来给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