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中国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一、北方、南方地区二、西北、青藏地区三、北京1、地位: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2、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40°N,116°E);(2)地理区域位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属华北地区);(3)地形区及行政区域位置: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北经河北省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东北经河北省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平原,向东经天津达渤海,距渤海仅150千米,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向西经河北省出太行山进入黄土高原。
3、气候:(1)处于暖温带;(2)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寒冷干旱。
4、建设现代化大都市:(1)北京市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兴建许多新区和卫星城;(2)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同时兴建地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3)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以及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科技园区。
三个特别行政区:四、香港五、澳门六、台湾省1、位置: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台弯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2、台湾自然地理: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山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湖是日月潭,气侯是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侯,温暖湿润。
3、资源:(1)台湾岛是美丽而富饶的宝岛,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2)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之称;(3)森林面积广阔,有“亚洲天然植物园”、“森林之海”的美誉,樟树世界闻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4)旅游资源: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日月潭等;(5)台湾岛其他的美称:“东南盐库(海上盐仓)”。
七大洲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
七大洲区域定位及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上将地球划分为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每个洲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定位。
以下是对这七大洲的区域定位和特征的介绍: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以上。
它位于欧洲和非洲的东部,北界北冰洋,南界印度洋。
亚洲的区域特征是地理多样性和人口密集。
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还有世界最大的河流,长江和伏尔加河。
亚洲还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等。
2.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位于赤道以南的区域,被大西洋和印度洋环绕。
非洲的区域特征是自然环境多样和文化多元。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和最大的草原,撒哈拉沙漠。
非洲还是世界上最独特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如撒哈拉沙漠的沙漠狼和大象。
3.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第三大洲,位于亚洲西部,被大西洋和地中海环绕。
欧洲的区域特征是历史文化的丰富和经济发达。
欧洲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如巴黎、伦敦和罗马等。
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富裕的地区之一,有许多先进的工业国家,如德国和法国。
4.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洲,位于北美洲的南方,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
南美洲的区域特征是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
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亚马逊雨林。
南美洲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和民族,如印加人和马雅人等。
5.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五大洲,位于南美洲以北,被大西洋和太平洋环绕。
北美洲的区域特征是地理多样性和高度发达的经济。
北美洲包括许多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
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和最高的山脉,洛磯山脈。
北美洲也是全球最富裕和发达的地区之一6.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第六大洲,位于亚洲和美洲以东,被印度洋和太平洋环绕。
大洋洲的区域特征是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闲的生活方式。
大洋洲包括许多岛国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等。
《区域特征导学案》
《区域特征》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文化习俗、风俗习惯都有所不同呢?这就是因为每个地区都有其奇特的区域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什么是区域特征,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
二、目标1. 了解区域特征的含义;2. 掌握不同地区的特征及其原因;3. 能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
三、导入案例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比如北方地区的人们更喜欢吃面食,而南方地区的人们更喜欢吃米饭。
这种差别是由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的。
四、知识点解析1. 区域特征是指不同地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奇特特点。
2. 区域特征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分布、历史文化等。
五、案例分析1. 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干燥寒冷的气候条件使得北方人们更喜欢吃面食,如面条、馒头等;北方人的性格更加豪爽直爽。
2. 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方人们更喜欢吃米饭,如米饭、粥等;南方人的性格更加温和精致。
六、思考讨论1. 你认为地理环境对区域特征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 你身边的人们有哪些区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3. 你能否举例说明不同地区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区域特征?七、拓展延伸1. 请通过网络搜索或图书查阅,了解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并做一份简短的调研报告。
2. 请结合实际情况,思考如何珍爱和传承各地区的奇特区域特征。
八、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区域特征,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共同塑造了每个地区的奇特特点,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区域特征。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留意并体会不同地区的魅力所在。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阔,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整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积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爱护差,水土流失严峻,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 4-8 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 400-800 毫米,主要集中在 7-8 月,大局部属于半潮湿、半干旱区 (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潮湿区);夏季暖和多雨 (东北较短),冬季寒冷枯燥(东北漫长寒冷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难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 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渐渐增大。
南方地区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其次、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阔,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叉,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坎坷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限、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峰。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区域的特征——精选推荐
2.区域的特征2.1 特征①科技名词定义:特征(feature):可以作为标志的显著特点。
②一般定义:任一客体都具有众多特性,人们根据一群客体所共有的特性形成某一概念。
这些共同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称为该概念的特征。
③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不同专业领域对同一客体的众多特性侧重有所不同。
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反映客体根本特性的特征,称为本质特征。
因此本质特征是因概念所属专业领域而异的,反映了不同专业领域的不同侧重点。
而区别特征反应的是此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2.2 如何研究特征?仔细观察,获取整体感知;认真比较,找出共同特征。
2.3 区域的特征版本一:地理学中的区域特征:①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②区域内部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③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④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版本二:区域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
版本三: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二:一是整体性,这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联系性决定的。
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某一区域某种资源的发现和生产,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某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会改变了整个区域的城市格局和系统。
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
如城乡结构、城镇结构、环境结构。
区域的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区域结构源于区域的联系。
由于区域内部的区域功能不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与产品不一,从而产生多种联系,形成不同结构。
——以上来自互联网版本四:区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区域具有空间性。
人类活动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经济活动也是一样,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非物质生产,不管它是发展的哪个阶段,最终都要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
《区域特征作业设计方案》
《区域特征》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区域特征》是一门涉及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知识的课程,通过进修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文化,培养对不同地域的尊重和理解。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特征,培养其综合分析和钻研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和历史特征;2. 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信息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设计内容:1. 选择一个特定地区,比如中国的某个省份或城市,或者国外的某个国家或城市;2. 收集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和历史特征的相关资料;3. 撰写一份综合性报告,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4. 将报告分成几个部分,分工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卖力一个部分;5. 最后,小组成员共同整合各自部分,形成完备的报告。
四、设计步骤:1. 确定地区:老师提供一份地区列表,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一个地区;2. 收集资料: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3. 撰写报告:学生根据分工,撰写各自部分的报告;4. 合作整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整合各自部分,形成完备的报告;5. 完善报告:学生根据老师的反馈意见,完善报告内容;6. 展示效果:学生将报告展示给全班同砚,并接受同砚们的提问和评判。
五、评判标准:1. 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备性;2. 报告的结构和表达是否清晰流畅;3. 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4. 对同砚提问的回答能力和逻辑性。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一个特定地区的特征,还能培养团队合作和钻研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息提升自己,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
区域特征知识点总结
区域特征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环境特征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地球表面上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草原、森林等。
不同的自然景观会对地域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资源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比如,山地地区常常具有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而且地形起伏,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了解自然景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地域气候地域气候是指某一地域在较长时间内所呈现的气候特征。
气候受到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根据不同的气候特征,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各种气候带,比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不同的气候带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农业生产、动植物分布、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地域气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开展农业生产和旅游业等活动。
二、自然特征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千变万化,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地形地貌对于地域的水文环境、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和地理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比如,山地地貌常常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利、农业和旅游业;平原地貌地势平坦,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了解地形地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地域发展。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地球表面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地域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田和林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了解土地利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人文特征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人口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对于地域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地理区域特征识别
地理区域特征识别地理区域特征是指某一地理区域独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等特点。
这些特征对研究该地区的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环境三个方面入手,介绍地理区域特征辨认的方法。
一、自然环境特征识别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某个地区的地势和地貌情况,是地理区域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识别,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发育状况,了解地形地貌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产生的影响。
具体的辨认方法包括观察地势高低、形态、坡度、坡向、河流走向以及地貌类型等。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指某个地区大气环境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向、相对湿度等。
通过对气候条件的识别,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变化规律和特点,为该地区的农业、水资源、能源等方面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具体的辨认方法包括观察气温、降水和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掌握该地区气候分类方法和气候变化趋势。
二、人文环境特征识别1. 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指某个地区的语言和书写文字系统,是人文环境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别,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变迁和民族成分等,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人文特点。
具体的辨认方法包括掌握该地区的主要语言和书写文字,了解其历史来源和演变趋势,以及观察该地区的路标、招牌、广告等文化标志。
2. 建筑风貌建筑风貌是指某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物的特点,是人类活动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建筑风貌的识别,可以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居住方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具体的辨认方法包括观察该地区的建筑物类型、色彩、特点,以及掌握该地区主要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变迁。
三、经济环境特征识别1. 资源分布资源分布是指某个地区物质和能源资源的分布情况,是经济环境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资源分布的识别,可以了解该地区的资源类型、规模和分布规律,为该地区的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区域地理特征
世界区域地理特征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海洋。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日本:岛国;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海运便利。
矿产资源贫乏,形成发达的加工贸易(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有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居民喜爱吃大米饭。
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城市、人口、农业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印度:分为三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强弱不均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小麦和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加尔各答),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孟买)。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软件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二位。
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
俄罗斯:亚欧两大洲的面积最大国家。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轻工业落后,重工业发达,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居世界前列。
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中东为最大地区)。
货物运输以铁路和管道为主。
有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
中东:三洲五海之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联系亚非欧三大洲。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运输到西欧、美国、日本。
水资源匮乏。
阿拉伯世界,白色人种,讲阿拉伯语,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民族矛盾突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发源地,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圣城。
为石油、水、土地、宗教而战。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发达国家集中,形成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盟。
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畜牧业发达,人们喜欢吃牛羊肉、乳制品(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加之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绿色金子”——牧草。
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
3.(2017·课标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 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 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 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 (1)~(3)题。
1.地理位置特征
位置
内容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 绝对位置 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
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
置
山河位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
相置
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分布规律, 南北更替,东西延伸,主要是温度差异;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 主要指标是气候。
(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D)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低温冻害
(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 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B ) A.昼夜温差大 B.干旱的气候 C.径流量丰富 D.多雾的环境
解析 “叶小”是为了适应降水少而减少蒸腾, “肉厚”则储存水分多、有机质多,说明光照强, 故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
5、(2016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题。
【解析】生态区具有一定的形状、范围,但区域间并没有明 确的边界。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 要比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稳定得多。
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
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文化的国家,其地理和人文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分区。
这些分区在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区域分区及其特征。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华北地区的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相对较少。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因此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华北地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和铁矿石,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东北地区的特征是寒冷而湿润的气候,冬季特别严寒,夏季相对较短。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东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中国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的工业和商业中心。
华东地区的特征是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渔业的发展。
华东地区还拥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澳门等地区。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华南地区的特征是炎热而湿润的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较高。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水果种植。
华南地区还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中国的出口加工基地之一。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西南地区的特征是多山丘陵,气候多样,有高原气候、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等。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 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 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色和功能。
请举例说明。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
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我国四大自然区域的分界线
我国四大自然区 域的分界线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高原边缘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活动:对比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南北差异产生的原因: 南北纬度跨度很大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东部季风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区的划分: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2、读图1-1、1-2、1-3、1-4,说一 说你家乡所在地与地图中的四个地 区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哪些差异。
课后思考做一做课本P3-4活动
3、观察图1-5、1-6、1-7, 分别说出它们的区域。在 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 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 域有哪些 哪些?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3.不同自然地区的特点:
地区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气候带 湿润程度 植 被
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湿润半 湿润 湿润半 湿润
湿润
湿润
针叶针 阔混交 落叶阔 叶林 常绿阔 叶林
常绿阔 叶雨林
特色 土壤
作物 熟制
一年 黑土 一熟
黄土 红壤
两年 三熟 一年 两熟
砖红壤 一年 三熟
对照上面的活动,做一做课 本P3-4活动。
中国四个区域特征
塔里木盆地区域特征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40°N穿过盆地中部,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处于新疆南部,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为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2、地形: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位于暖温带,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4、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有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冬季断流。
5、植被:植被稀少,以荒漠为主,多流动沙丘。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6、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储量大。
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西气东输的起点。
二、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城市:人口城市稀少,分布受地形和水源的影响,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2、农业:以山地畜牧业为主,盆地边缘和河流沿岸发展绿洲农业。
3、工业:油气资源丰富,以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
4、交通:线路较少,以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分布在盆地边缘和山麓平坦地区。
三、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不足;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东南丘陵区域特征一、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南部地区,东临东海,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
2、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地处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河流水文: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有水能资源,可以发展小水电。
5、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6、土壤:以红壤为主,雨水淋溶作用强,肥力较低。
7、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二、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2、农业: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一年两到三熟,渔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作物和水果产区。
3、工业:外向型经济,工业发达,经济发达。
4、交通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多样,交通便利。
5、居民生活:主食以大米为主;房屋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区域特征
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即区域是有等级的。
地表任何区域都可与同等级若干区域共同组成更高一级的区域(最高级区域为整个地球表层区域);同时区域内部又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一级的区域。
各级区域间呈镶嵌关系。
区分区域的等级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级别的区域,其结构,内外部联系及相应的研究手段均有所不同。
如自然区域的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小区→景观→地方→限区→相,工业地理区域(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工业基地→工业枢纽→工业城镇→工业区→工业点等。
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别。
哈特向给区域下定义时指出,“一个区域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
由上可见,区域间的差异性其实是与区域内部的同一性并列提出的。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愈高,区域内部愈复杂,同一性就小,差异性也愈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则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差异也小。
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区域的这种整体性是形成区域同一性的原因。
地球表层作为最大的区域,其内部各组分间是相互联系的。
如由于气候的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从而引起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洋流的变化;在陆地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向极地移动等。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区域组分的相互联系还形成了区域的整体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组分功能的简单加合,而是高于其上的一种新功能。
表现在区域间的联系上(物、能流动)。
如一流域内的水土平衡,不只决定于流域气候或植被,岩性,而是决定于它们的共同作用。
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最清楚、最完善,但到分区的边缘,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
即使最显著的界线海岸线,也因潮水的涨落而变动。
严格划定的国界,从漫长历史进程来看,也是变动的。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复习指导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复习指导1.区域特征包括自然环境特征、资源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人地关系特征(如下图所示)。
2.用整体性思维认识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要素包括位置、气候、地质、地形、河流、湖泊、生物、土壤和自然资源等,其中气候和地貌是最重要的因素,植被和土壤是自然地理环境最明显的标志。
(1)注意把握自然地理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要用整体性的思维把握住各个要素间的关系。
如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①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自南向北呈带状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是高原、盆地,因为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地区,有荒漠景观。
②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无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冬夏季节冷暖气流的通道,大陆性较强。
③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的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2)注意抓住区域特征。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某地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因此分析该地区的影响因素时要抓住主导或制约因素,利用环境整体性推导出其他要素特点。
如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所以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在干旱的环境下,其地貌类型、植被景观、河流特点、农业类型、村镇分布等都具有干旱地区的特点。
(3)用高中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阐释。
对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重点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认识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掌握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如影响红海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淡水的注入、地形等。
3.人文地理特征的掌握重在进行迁移分析。
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描述和阐释的是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商业、城市化、旅游资源、文化景观等,这些知识的掌握重在进行知识迁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 发展方向 确 定的依据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题组一 区域的含义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 主 要 依 据 及 其 属 性 分 别 是 (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目前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C.电子工业 B.建材工业 D.纺织工业 )
区域的主要特征
进行 区域划分 、 区域具有一定 确定具体区域的 的界线 基本依据
区域内部具有 相似性和连续
因地制宜发展经 济,开发区域优势
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性, 区域 内部也有差异性, 但不是主要的 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 旅游区 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 中 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性, 区域之间具 资源的依据 有显著 差异 性 区域具有一定 的优势、 特色和 功能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思维活动 3.第一产业比重小,是不是说明农业不发达?
答案 不是。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 系,并不完全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 家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但农业发达。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4.读“乌鲁木齐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判断正确的是 ( )
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自我·检测区
第一节
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
自我·检测区
第一节
解析
第 1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两部地区的植
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同 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 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
社会经济活动密度加大;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迅速 围延伸至全市, 7 月 1 日特区扩容正式实施,宝安区、龙 提高;区域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对外联系日益密切。
(1)深圳扩容表明其区域空间结构范围扩大,试分析导致这种变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 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比重逐渐上升,成为经济的主体。 (2)试分析深圳设立特区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
第 2 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 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 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 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 区,水热充足,土层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失以及植物 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二、区域空间结构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⑥ 相对位置关系 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⑦ 人口状况 、 城市化水平、⑧ 区域开放程度 和对外联系等。 3.分类:⑨ 乡村地域 和城镇地域。 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为线状和网络 状;城市和工业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为⑩ 岛状 。 和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1)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有 何不同?将探究结果填入下表。 农业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产业分布特点 产业结构特点 对外经济联系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不太密切 小, 主要是生 态破坏 分散 点状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2)区域发展早期、中期、晚期,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不同?
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特点?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 什么?甘肃省内分为几个干湿区? (2)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 (3)干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还是过渡的?
答案 (1)降水的分布规律: 甘肃省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其东南部年降水量可达 800 毫米以上,而西北部的年降水量 在 50 毫米以下。 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依据,将甘肃省自东南向西 北划分为 4 个干湿地区。
答案
C
自我·检测区
第一节
解析 从图中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是在下降,但并非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则是不断上升。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自主·学习区第一节三、区域产业结构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⑪ 三次产业 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资源配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⑫ 经济发展水平 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 ⑬ 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4.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 ⑭ 人均收入 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材料一 2010 年 5 月 31 日,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 第一节 自主·学习区 岗区等纳入特区范围,特区面积由 395 平方公里扩容至 1 948 平方公里,深圳由此进入“大特区”时代。 材料二 2010 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表 2010 年(单位: 亿元) 比上年增长(%) 8 201.23 -6.47 3 831.6 4 363.12 10.7 -18.6 49.3 12.5 指标 深圳国民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1)深圳在 30 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 能正确描述那时的区 域特征的是 A.区域经济受中心城市的带动 B.区域集聚作用加强,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阶段 C.区域工业以劳动密集型开始起步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 ( )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探究点一 探究活动
区域的主要特征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
第一 产业所占 的比重比较大
第一产业所占的 比重比较小, 第二 产业所占 的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 发展水平较 产业所占的比重 高的区域 比较大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四、自我检测
自我·检测区
第一节
对点训练一
区域的内涵与特征 (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探究点二 探究活动 材料一 区域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
由于各区域内部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因素不同,
各区域的空间结构不同。下面为“长江沿岸某区域图”。
互动·探究区
材料二
第一节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臵的变化和
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 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经济 活动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中心城市)、网络 系统(交通网络等)、 外围空间(相对于区域核心)三部分组成的。 下图所示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
自主·学习区 反思归纳 1.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 放程度 对外联系 举例
第一节
如山区城市空间结构呈 条带 状或组团 式,平原地区多集中式 如农业表现为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 状和 网络 状等 人口稠密的区域形成城市群,表现为岛状; 人口稀少区域,城市表现为 点 状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表现为岛状 的城市群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集中,工业区 呈
4.作为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其区域优势(特色或功能)是 ①矿产资源 ②商品谷物 ③商业 ④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关于反恐,部分成员国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分歧,这 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B.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岛
状 状
沟通发达区域的交通线路呈 网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从交通运输、 城市发展的角 度说明该区域 空间结构的变 化
自主·学习区
第一节
从城市发展 的角度看 区域发展 早期
为乡村地域, 农业用地面积大
从交通运输 的角度看
交通运输线路表 现为线状,还没 有形成网络
区域发展 中期
区域发展 晚期
乡村地域发展为城 镇地域,农业用地 出现了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面积变小; 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交通运输线路形 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 成网络并深入区 域的各个部分。 用地
互动·探究区
第一节
(2)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 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那么湿润区内部降水量在 800 mm 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
(3)干湿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其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互动·探究区
自主·学习区
题组二 区域的特征
第一节
2014 年 6 月 4 日至 5 日, 七国集团(G7)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 尔举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 7 国领 导人出席会议。据此完成 3~5 题。
3.G7 由不同的国家组成,划分各成员国所在区域的基本依据是( A.界线 B.相似性 ( ) C.差异性 D.连续性 )
第一节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考纲解读] 1.结合事例,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我国三次产业的划 分,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本第一节 节 目录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二、区域空间结构 三、区域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