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确定了沉淀池的表面负荷
沉淀池表面负荷
[应用]沉淀池表面负荷沉淀池表面负荷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斜管沉淀池手册上一般是3-4,但实际上可取1.5左右,这样有利于出水SS 较小。
一般沉淀池设计手册上一般为1-1.5,但实际上往往在0.75-1之间,尽管负荷小,引起的池子体积增大,费用的增加,但比较保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沉淀池取得小一些,保险系数较高。
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我们一般取0.6-0.8之间-0.8之间。
斜管可取1.5左右。
平流、竖流、辅流去0.6通常选用的负荷也是0.8~1.0,大家能不能探讨一下地埋式斜管沉淀的排泥方式,我觉得地埋式的排泥通常都不是很通畅我觉得常用的排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潜污泵直接放入沉淀池的泥斗中,然后通过时间钟来控制排泥,这样排泥方便,但不容易维护,且只适用于单斗排泥。
2、通过静压排泥,在沉淀池的旁边再建一小格集泥池,然后通过阀门来控制排泥,阀门可选用自动和手动阀门,选用自动阀门则会增加工程投资,若选用手动阀门则需人工定期排泥增加劳动强度。
3、采用刮泥机先进行刮泥,然后用污泥泵进行排泥,主要是投资高,不适用中小水量处理系统。
4、通过设置地上式污泥自吸泵或气提器进行排泥,缺点是排泥不彻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我们设计的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0.8-1.0设计规范说斜板沉淀池的负荷可以是一般沉淀池的2倍,也即是3~4,但是看大家一般实际都设得很低啊,这样相差太大了啊当然是越低越好,考虑到造价,地形取1-1.5之间合适造纸废水,我一般初沉0.5-0.6.二沉在0.7-0.8。
实际用的,效果较好。
个人认为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但不至于高到所说1.5.现在很多人设计沉淀池只用停留时间,不科学的,还要考虑池深,然后计算表面负荷。
[应用]沉淀池表面负荷
[应用]沉淀池表面负荷沉淀池表面负荷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斜管沉淀池手册上一般是3-4,但实际上可取1.5左右,这样有利于出水SS较小。
一般沉淀池设计手册上一般为1-1.5,但实际上往往在0.75-1之间,尽管负荷小,引起的池子体积增大,费用的增加,但比较保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沉淀池取得小一些,保险系数较高。
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我们一般取0.6-0.8之间-0.8之间。
斜管可取1.5左右。
平流、竖流、辅流去0.6通常选用的负荷也是0.8~1.0,大家能不能探讨一下地埋式斜管沉淀的排泥方式,我觉得地埋式的排泥通常都不是很通畅我觉得常用的排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潜污泵直接放入沉淀池的泥斗中,然后通过时间钟来控制排泥,这样排泥方便,但不容易维护,且只适用于单斗排泥。
2、通过静压排泥,在沉淀池的旁边再建一小格集泥池,然后通过阀门来控制排泥,阀门可选用自动和手动阀门,选用自动阀门则会增加工程投资,若选用手动阀门则需人工定期排泥增加劳动强度。
3、采用刮泥机先进行刮泥,然后用污泥泵进行排泥,主要是投资高,不适用中小水量处理系统。
4、通过设置地上式污泥自吸泵或气提器进行排泥,缺点是排泥不彻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我们设计的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0.8-1.0设计规范说斜板沉淀池的负荷可以是一般沉淀池的2倍,也即是3~4,但是看大家一般实际都设得很低啊,这样相差太大了啊当然是越低越好,考虑到造价,地形取1-1.5之间合适造纸废水,我一般初沉0.5-0.6.二沉在0.7-0.8。
实际用的,效果较好。
个人认为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但不至于高到所说1.5.现在很多人设计沉淀池只用停留时间,不科学的,还要考虑池深,然后计算表面负荷。
沉淀池表面负荷
沉淀池表面负荷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斜管沉淀池手册上一般是3-4,但实际上可取1.5左右,这样有利于出水SS 较小。
一般沉淀池设计手册上一般为1-1.5,但实际上往往在0.75-1之间,尽管负荷小,引起的池子体积增大,费用的增加,但比较保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沉淀池取得小一些,保险系数较高。
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国内手册与国外的标准相差很大,国内都在1.5左右,而国外都在0.6-0.8之间,我比较倾向国`外的,不过问题是表面负荷低,土建的费用就高!我们一般取0.6-0.8之间斜管可取1.5左右。
平流、竖流、辅流去0.6-0.8之间。
通常选用的负荷也是0.8~1.0,大家能不能探讨一下地埋式斜管沉淀的排泥方式,我觉得地埋式的排泥通常都不是很通畅我觉得常用的排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将潜污泵直接放入沉淀池的泥斗中,然后通过时间钟来控制排泥,这样排泥方便,但不容易维护,且只适用于单斗排泥。
2、通过静压排泥,在沉淀池的旁边再建一小格集泥池,然后通过阀门来控制排泥,阀门可选用自动和手动阀门,选用自动阀门则会增加工程投资,若选用手动阀门则需人工定期排泥增加劳动强度。
3、采用刮泥机先进行刮泥,然后用污泥泵进行排泥,主要是投资高,不适用中小水量处理系统。
4、通过设置地上式污泥自吸泵或气提器进行排泥,缺点是排泥不彻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点愚见。
我们设计的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0.8-1.0设计规范说斜板沉淀池的负荷可以是一般沉淀池的2倍,也即是3~4,但是看大家一般实际都设得很低啊,这样相差太大了啊当然是越低越好,考虑到造价,地形取1-1.5之间合适造纸废水,我一般初沉0.5-0.6.二沉在0.7-0.8。
实际用的,效果较好。
个人认为还可以再提高一些。
但不至于高到所说1.5.现在很多人设计沉淀池只用停留时间,不科学的,还要考虑池深,然后计算表面负荷。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参数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平流式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哦!首先呢,平流式沉淀池呀,就像是一个大大的水池子,它能把水里脏脏的东西沉淀下来,让水变得更干净。
那设计平流式沉淀池的时候,有好多重要的参数要考虑呢。
比如说沉淀池的长度,这个长度可不能随便定哦。
如果太短啦,水在里面呆的时间不够,脏东西就沉淀不干净;要是太长了呢,又会占好多地方,不划算。
一般来说,沉淀池的长度要根据水的流量和沉淀时间来决定。
还有沉淀池的宽度也很重要哦。
太窄了,水在里面流得不畅快;太宽了呢,又不好建造和管理。
所以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宽度。
沉淀时间也是个关键的参数哟。
水在沉淀池里要待够一定的时间,脏东西才能乖乖地沉下去。
如果时间太短,沉淀效果就不好;时间太长呢,又会影响处理水的效率。
沉淀池的水深也有讲究呢。
水太深了,下面的压力太大,不好沉淀;水太浅了,又装不了多少水。
一般来说,水深要适中,这样才能让沉淀工作顺利进行。
再说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计。
进水口要让水流平稳地进入沉淀池,不能太急太乱,不然会把沉淀好的脏东西又搅起来。
出水口要能把沉淀好的清水顺利地排出去,不能让沉淀下来的脏东西跟着跑出去。
还有沉淀池的坡度也很重要哟。
有了合适的坡度,沉淀下来的脏东西就能顺着坡滑到池底的收集槽里,方便清理。
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也是个要注意的参数。
它就像是告诉我们沉淀池每平方米能处理多少水。
这个数值要选得合适,才能保证沉淀池正常工作。
最后呀,还要考虑沉淀池的排泥方式。
是用机械排泥还是人工排泥呢?不同的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小朋友们,这些就是平流式沉淀池设计的一些参数啦,是不是很有趣呀?以后我们看到干净的水,说不定就有平流式沉淀池的功劳呢!。
沉淀池沉淀去除率计算和表面负荷率确定的新方法
沉淀池沉淀去除率计算和表面负荷率确定的新方法概述在水处理过程中常利用沉淀池固液分离,尽管沉淀池型式各种各样,而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的基本原理相同。
在沉淀池设计时,常常用经验方法,如选用较长的沉淀时间或较低的表面负荷率等。
显然,这些设计方法有可能使沉淀池相差很大。
众所周知,衡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好坏,表面负荷率是一个主要指标、是沉淀池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简便的方法确定其值可以使计更趋合理。
按照水中悬浮物性质、含量多少分类,常分为凝聚沉淀和非凝聚沉淀,分别采用等效沉淀曲线和累计分布曲线计算沉去除率。
笔者发现这两种沉淀去除率计算方法可以统一为一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凝聚沉淀繁琐的计算过程。
2 凝聚、非凝聚沉淀去除率计算的统一1946年,甘布(Camp)针对非凝聚沉淀过程提出了单点取样积分计算去除率方法。
即从沉淀实验柱下部的取样口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次,测定水中剩余悬浮物含量,绘出颗粒累计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
当沉淀时间为t o 时,所对应的颗粒沉速为u o ,沉淀总去率: E按下式计算式中p o ——沉速<u o 的颗粒占所有颗粒的重量比u o ——沉淀颗粒的临界沉速u i ——沉速<u o 的某一颗粒沉速dp i ——具有沉速为u i 的颗粒占所有颗粒重量比的颗粒去除率等u o ,所以沉速≥u i /u o =1的颗粒去除比u o 求出总去除率。
由于沉速≥1时,可用图u o 在已知沉淀池截留速度还可以1。
由图1-p o ,其值等于u o 阴影①的面积除以.}式中p i ——沉速<u i 的颗粒占所有颗粒重量比1958年埃肯非尔德(Eckenfelder)根据凝聚沉淀过程提出了多点取样图解配线积分计算法。
即在沉淀柱上设置多个取样口,每隔一定间取样一次,测定各水样悬浮物含量,绘出若干条等效沉淀曲线。
为便于说明问题,现仅绘出两条等效沉淀曲线(见图2),于是可′,出沉淀时间为t 0 时的沉淀总去除率E式中p n 、p n+1 ——悬浮物去除百分数h 1 、h 2 ——曲线间的中点高度我国大多数教科书普遍采用了该计算方法。
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兰美拉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质。
它通常由一个大型的水体容器组成,通过引入污水流入沉淀池,并利用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污水中的杂质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进入沉淀池的污水流量。
在兰美拉沉淀池中,表面负荷的大小对沉淀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表面负荷过高时,污水流速加快,使得沉淀物无法完全沉降,导致沉淀效果下降。
反之,当表面负荷较低时,沉淀池内污水流速减慢,沉降效果较好。
因此,了解和研究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对其性能影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表面负荷的合理控制和调整,可以提高沉淀效果,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同时,深入研究表面负荷与沉淀效果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为兰美拉沉淀池的优化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实例和数据分析,深入剖析表面负荷对沉淀效果的作用机制,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展开研究,旨在探讨表面负荷对兰美拉沉淀池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
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兰美拉沉淀池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描述文章将要涵盖的内容和章节安排,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全文的组织结构。
最后,目的部分将明确研究的目标,即通过对兰美拉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分析,探讨其对沉淀效果的影响。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兰美拉沉淀池的定义和功能以及表面负荷对其的影响两个小节。
在兰美拉沉淀池的定义和功能部分,将详细介绍兰美拉沉淀池的基本概念、结构和作用机理,使读者对兰美拉沉淀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然后,在表面负荷对兰美拉沉淀池的影响部分,将探讨不同表面负荷条件下兰美拉沉淀池的性能变化,包括沉淀效果、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
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
斜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率,简单来说,就像是计算这个池子每小时每平方米能处理多少立方米的水。
这个数字决定了池子工作效率的高低。
一般来说,如果是水往上流的那种斜管沉淀池,每小时每平方米能处理大概5到9立方米的水,但如果水质特别清澈但温度低,可能就调到3.6到7.2立方米之间。
如果是侧面进水的那种斜管沉淀池,它的处理量可以更大些,大概每小时每平方米6到12立方米。
当然了,这些数字不是死的,得看具体情况,比如水有多脏,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多高,还有水温等因素。
有时候,根据国内的一些标准或者实际操作经验,这个处理量可能会设得更低,比如每小时每平方米只有1.5立方米,甚至在一些国外的标准中,这个数值更低,可能只有0.6到0.8立方米。
这都是为了确保处理出来的水质好,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问题。
所以,设计的时候得好好权衡,既要保证水干净,又不能让建池子的成本太高。
通常,通过实验或者参考以前的成功案例,能找到最适合的那个处理量。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沉降速度
沉淀池表面负荷和颗粒沉降速度
沉淀池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由颗粒物质所承受的总负荷。
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颗粒物质质量来表示,单位为kg/m2。
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大小与底流速、水质和颗粒物质特性等因素有关。
颗粒沉降速度是指颗粒物质在水中下沉的速度。
通常用Stokes 法则来计算颗粒沉降速度。
Stokes法则认为颗粒物质在流体中下沉的速度与颗粒物质直径、流体密度、流体粘度和重力加速度等因素有关。
计算公式为:
V = (g * (ρp - ρf) * d^2) / (18 * μ)
其中,V为颗粒沉降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ρp为颗粒物质密度,ρf为流体密度,d为颗粒物质直径,μ为流体粘度。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程中颗粒沉降速度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颗粒物质的形状和密度分布等,因此在设计和操作沉淀池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磁混凝沉淀池的负荷
磁混凝沉淀池是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设备,通过加入磁性絮凝剂来增强污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效率,从而提高水质。
它结合了磁化技术和传统的混凝沉淀过程,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有机物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
磁混凝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负荷是确保其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 磁混凝沉淀池的负荷指标1. **表面负荷(Overflow rate)**:它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表面积的水量,通常以m³/(m²·d)(立方米每平方米每天)来表示。
表面负荷是评价沉淀池处理能力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对于磁混凝沉淀池,由于磁性絮凝剂的加入,其允许的表面负荷通常会比传统沉淀池高。
2. **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这是水分子在沉淀池中停留的平均时间,以小时或分钟计。
水力停留时间较长意味着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
磁混凝沉淀池的设计通常会考虑到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因为磁性絮凝剂能够加速颗粒的聚集和沉降。
3. **固液比(Solid to liquid ratio)**:这是指加入到污水中的磁性絮凝剂与水体体积的比例。
适当的固液比对于实现高效的絮凝和沉降过程至关重要。
### 设计和运行中的考虑因素- **絮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选择合适的磁性絮凝剂及其投加量对于实现高效沉降至关重要。
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类型和投加量。
- **磁场强度**:磁混凝过程中的磁场强度会影响絮凝效果和沉降速度。
适当的磁场强度可以促进更快的颗粒聚集。
- **流体动力学设计**:磁混凝沉淀池的设计需考虑到流体动力学特性,以避免死区的产生,确保水流均匀通过池体,促进有效的颗粒沉降。
- **维护和操作**:定期的维护和正确的操作对于磁混凝沉淀池的长期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包括定期检查磁性絮凝剂的投加系统、磁场发生器的状态以及沉淀池的清洁情况等。
总之,磁混凝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负荷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才能确保水处理系统的高效和稳定运行。
初沉池表面负荷取值范围
初沉池表面负荷取值范围
摘要:
1.初沉池的定义和作用
2.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
4.初沉池表面负荷的优化和实验方法
5.结论
正文:
初沉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设施,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泥沙等杂质,为后续处理工序创造条件。
初沉池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内,污水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悬浮颗粒数量。
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颗粒性物质的特性、污水的浓度、处理效率等。
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5-3.0m3/m2.hr。
对于密度大、沉降性好的颗粒性物质,可以选取较高的表面负荷,这样可以减少土建费用。
对于密度小、沉降性差的颗粒性物质,可以选取较低的表面负荷,以保证处理效果。
初沉池表面负荷的优化需要通过实验方法来取得。
一般可以采用正交试验法、回归分析法等方法,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表面负荷取值。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以保证初沉池的表面负荷设置合理。
综上所述,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颗
粒性物质的特性、污水的浓度、处理效率等条件来确定。
也就确定了沉淀池的表面负荷
成层沉降的特点:
发生条件: 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
的。 特征:
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 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 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 沉。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与颗粒群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面,沉降的过程实际上是该界面下沉的过程。
重点难点: 沉淀的基本原理;沉淀实验;化学 沉淀法
教学内容
2.1 概述 2.2 自由沉降试验 2.3 理想沉淀池 2.4 沉淀池 2.5 沉砂池 2.6 隔油池 2.7 化学沉淀法
2.1 概述
2.1.1 定义 重力沉降法是依靠废水中悬浮物密度与水密度不
同这一特点来分离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方法。
原理: 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在重力作用下,
在此搅处拌等
内浓度基本相
的于作出用水 下的是水分质
同,且不随时 过间渡变区化,该
布均匀
区内浓度随
深度变化
2.2 自由沉降试验
2.2.1 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确定 实际中水流状态、悬浮物的大小、形状、性质是
十分复杂的,影响颗粒沉淀的因素很多。
为了解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过程的动力学本质,
计算颗粒沉降速度(terminal settling velocity)的假设: (1)颗粒为球形,不可压缩,也无凝聚性,沉降 过程中其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均不变; (2)水处于静止状态; (3)颗粒沉降仅受有效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 在 以上假设的条件下可以得出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公 式。
C.Fair公式 当1<Re<1000时,属于过渡区,λ近似为
λ 10 Re
代入得Fair公式:
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
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处理流量,通常以m/(m·h)表示。
它是衡量沉淀池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设计和运营沉淀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可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它通过利用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到池底,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辐流式沉淀池通常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污泥排出口和污泥收集槽等组成部分。
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沉淀池的流量,也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的水量。
辐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直接影响其处理能力。
当表面负荷过大时,污水的停留时间会变短,降低了固体颗粒的沉降效果,导致出水质量下降。
而表面负荷过低则会造成沉淀池的过度设计,浪费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为了确定适合辐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污水的特性、预处理过程、污泥处理方式等。
首先,污水的特性对表面负荷有重要影响。
不同污水的固体颗粒浓度和颗粒粒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面负荷的合理范围。
其次,预处理过程也会影响表面负荷。
例如,在进水口添加絮凝剂可以提高沉降效果,从而允许较高的表面负荷。
最后,污泥处理方式也是确定表面负荷的重要因素。
如果沉淀池的污泥处理能力有限,需要将表面负荷控制在较低范围内,以保证污泥的正常处理和排出。
综上所述,辐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是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
合理确定表面负荷可以提高沉淀效果,减少污水出水质量的波动,并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设计和运营辐流式沉淀池时,应综合考虑污水特性、预处理过程和污泥处理方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表面负荷范围。
初沉池表面负荷取值范围
初沉池表面负荷取值范围
(实用版)
目录
1.初沉池的定义和作用
2.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3.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
4.初沉池表面负荷的优化和实验方法
5.结论
正文
初沉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种设施,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浮游物,为后续处理工序创造条件。
初沉池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内污水流量与沉降速度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初沉池的处理效果。
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颗粒物质的特性、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等。
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一般为 1.5-3.0m3/m2.hr。
如果颗粒物质的密度大、沉降性好,可以选取较高的表面负荷值,这样可以减少土建费用。
反之,如果颗粒物质的密度小、沉降性差,应选取较低的表面负荷值,以保证处理效果。
同时,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来确定最适合的表面负荷值。
在实际操作中,初沉池表面负荷的优化和实验方法主要包括调整污水流量、改变初沉池结构和运行参数等。
通过优化初沉池表面负荷,可以提高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初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根据颗粒物质的特性、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等来确定。
第1页共1页。
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
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斜板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它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
在斜板沉淀池中,水流经过一系列斜向放置的板块,使悬浮物和污泥沉淀到底部,而清水则从池顶流出。
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是指单位面积的水流量,它是影响斜板沉淀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一、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的影响因素1. 污水水质污水水质是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当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含量高时,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就会增大。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斜板沉淀池时,应根据污水水质的变化调整表面负荷。
2. 斜板沉淀池的板块数量和坡度斜板沉淀池的板块数量和坡度也会影响表面负荷。
板块数量越多,板块之间的距离就越小,水流就会受到更大的阻力,从而降低表面负荷。
坡度越大,水流速度就越快,表面负荷也会随之增大。
3. 斜板沉淀池的水深和水流速度斜板沉淀池的水深和水流速度也会影响表面负荷。
水深越浅,水流速度就越快,表面负荷也会随之增大。
因此,在设计和运行斜板沉淀池时,应根据水深和水流速度调整表面负荷。
二、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的优化方法1. 优化板块数量和坡度为了降低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以增加板块数量或降低坡度。
增加板块数量可以增加沉淀时间和沉淀面积,从而降低表面负荷。
降低坡度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从而降低表面负荷。
2. 增加斜板沉淀池的水深增加斜板沉淀池的水深可以减缓水流速度,从而降低表面负荷。
但是,水深过深也会增加斜板沉淀池的建设和运行成本,需要综合考虑。
3.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泥含量,从而降低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
例如,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工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三、结论斜板沉淀池表面负荷是影响斜板沉淀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污水水质、板块数量和坡度、水深和水流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表面负荷。
为了降低表面负荷,可以优化板块数量和坡度、增加斜板沉淀池的水深、优化污水处理工艺等方法。
二沉池表面负荷取值
二沉池表面负荷如何取值二沉池在污水生化处理装置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的固液分高效果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另一方面在活性污泥系统中它还要为系统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
在设计二沉池时,我国目前一般按表面负荷来计算二沉池的表面积。
关于二沉池表面负荷的取值规定为:生物膜法后,1.0-2.0m3/(m2·h);活性污泥法后1.0~1.5m3/(m2·h)[1]。
但从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实际统计情况来看,在采用延时曝气系统如氧化沟时,设计取值基本上都小于上述规定,一般的二沉池表面负荷取值大多在0.6~0.9m3/(m2·h)之间。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种考虑。
其一,延时曝气系统中固体停留时间较长,也就是污泥的泥龄较长,污泥自身氧化程度较高,形成的絮体比较松散,沉降性能较差,有时还会形成一些细小的絮体,很容易随水流失。
第二,二沉池的设计除了表面负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辅助指标就是固体负荷(也称固体通量),有些技术人员在设计二沉池时用固体负荷进行校核,以检验二沉池的设计是否合适。
据资料介绍,二沉池的固体负荷一般不宜超过150kg/(m2·d),此值对于中高负荷的活性污泥法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低负荷的延时曝气系统可能就要超过,这一点从下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
上述的两个原因都可能造成二沉池出水悬浮物超标。
由于悬浮物中含有活性污泥,出水的BOD5和CODcr也因此受影响。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中列出了曝气池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我们以普通曝气和延时曝气为例计算如下:表1 曝气池主要设计参数类别Fω/(kg·kg-1·d-1)Nω/(g·L-1)Fγ/(kg·kg-1·d-1)污泥回流/%普通曝气 0.2~0.4 1.5~2.5 0.4~0.9 25~75阶段曝气 0.2~0.4 1.5~3.0 0.4~1.2 25~75吸附再生曝气 0.2~0.4 2.5~6.0 0.9~1.8 50~100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 0.25~0.5 2.0~4.0 0.5~1.8 100~400延时曝气 0.05~0.1 2.5~5.0 0.15~0.3 60~200高负荷曝气 1.5~3.0 0.5~1.5 1.5~3.0 10~30设曝气系统设计流量2000m3/h,二沉池回流污泥浓度取8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设沉淀的颗粒是球形,其所受到的有效重力为:
F1
F2
1 6
d
3(
p
1)g
所受到的水的阻力:
F3
λ
1
u2 2
d 2
4
阻力系数 λ与颗粒大小、形状、粗糙度、沉速有关。
F2 浮力 F3 阻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1 重力
6
d
3
p
du dt
1 6
d
2(
p
1)g
是主要处理工艺,废水处理效果的高低, 基本取决于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2)在二级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中,沉降具 有多种功能。
在生物处理设备前设初次沉淀池,以减 轻后继处理设备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 备净化功能的正常发挥。
2.1.3 沉降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二次沉淀池,用以分离生 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低值 自由沉淀
固体%
高值 分散颗粒
絮凝沉淀 成层(拥挤)沉淀
压缩沉淀沉淀 强絮凝颗粒
(1)自由沉淀
水中悬浮物颗粒浓度 低,呈离散状态;互不 干扰,各自完成沉淀过 程。颗粒在下沉过程中 的形状、尺寸、密度、 不发生变化。
例如:沉砂池
自由沉降过程示意图
液面
离散颗粒、在沉淀过程中沉速不变
在搅拌 的作用 下分布
如:二沉池的上部; 污泥浓缩池上部
成层沉降的特点:
发生条件: 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
的。 特征:
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 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 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 沉。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与颗粒群之间有明显的分界 面,沉降的过程实际上是该界面下沉的过程。
第2章
沉淀法
(Sedimen理 2 了解沉淀的分类与特点及其应用 3 掌握化学沉淀法
重点难点: 沉淀的基本原理;沉淀实验;化学 沉淀法
教学内容
2.1 概述 2.2 自由沉降试验 2.3 理想沉淀池 2.4 沉淀池 2.5 沉砂池 2.6 隔油池 2.7 化学沉淀法
在此搅处拌等
内浓度基本相
的于作出用水 下的是水分质
同,且不随时 过间渡变区化,该
布均匀
区内浓度随
深度变化
2.2 自由沉降试验
2.2.1 颗粒自由沉降速度的确定 实际中水流状态、悬浮物的大小、形状、性质是
十分复杂的,影响颗粒沉淀的因素很多。
为了解颗粒在水中自由沉降过程的动力学本质,
计算颗粒沉降速度(terminal settling velocity)的假设: (1)颗粒为球形,不可压缩,也无凝聚性,沉降 过程中其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均不变; (2)水处于静止状态; (3)颗粒沉降仅受有效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 在 以上假设的条件下可以得出球形颗粒的沉降速度公 式。
(1) 当悬浮物密度大于水时,悬浮物下沉 与水分离。
——沉 淀 (2) 当悬浮物密度小于水时,悬浮物上浮
与水分离。
——上 浮
2.1.2 沉淀去除的对象及构筑物
① 砂粒 ② 化学沉淀 ③ 混凝絮体 ④ 生物污泥 ⑤ 污泥浓缩
沉砂池 沉淀池 浓缩池
2.1.3 沉降在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 (1)在一级处理的废水处理系统中,沉降
(3)在灌溉或排入氧化塘前,废水也必须进行沉 降处理,以稳定水质,去除寄生虫卵和能够堵塞 土壤孔隙的固体颗粒。
重力沉降过程是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复杂 的过程,下面我们详细介绍重力沉降过程。
2.1.4 沉降过程的分类 根据废水中可沉降物质颗粒的大小、凝
聚性能的强弱及其浓度的高低,按观察到 的现象可把沉降可分为四种类型:
• 特征: ※在沉降的过程中,颗粒互相碰撞、粘合, 结合成较大的絮凝体而沉降; ※沉降的过程中颗粒的尺寸不断变化;颗 粒的沉降速度是变化的。
• 现象: 水也是逐渐变清的,但可观察到颗粒的絮 凝现象。
(3)拥挤沉淀(成层沉淀)
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颗 粒下沉受到周围其它颗粒的干 扰,沉速降低,颗粒碰撞互相 “凝聚”而共同下沉,形成一 明显的泥、水界面。沉淀过程 实质是泥、水界面下降的过程, 沉淀速度为界面下降速度。
均匀
随着沉 降的进 行,上 部变清
到一定 时间, 沉降完
成。
t=0时 t=t1时 t=t2时 t=无穷大时
(2)絮凝沉淀
水中悬浮物浓度不 高,但有絮凝性能。在 沉淀过程中互相碰撞发 生凝聚,其粒径和质量 均随沉淀距离增加而增 大,沉淀速度加快。
例如:二沉池; 混凝沉淀
絮凝沉降的特点:
• 发生条件: 固体浓度也不高,但具有凝聚性颗粒。
2.1 概述
2.1.1 定义 重力沉降法是依靠废水中悬浮物密度与水密度不
同这一特点来分离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方法。
原理: 当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在重力作用下,
悬浮物下沉形成沉淀物(sludge)。 当悬浮物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悬浮物将上浮
到水面形成浮渣(scum),通过收集沉淀物与浮 渣,使废水得到净化的过程就是重力分离的方法。
粒群与水之间也有明显的界面,但颗粒群部分 比成层沉降时密集,界面的沉降速度很慢。
沉降区和清
清开水始区(时h水 的 降 该i,An速区 界界 的d-zeo有 面面 过下r澄nee明 以, 程沉d清);不s显 等沉 是e区Dtt同(l-icnle沉g压a压区本比zr缩o降相缩内沉wn区ae同区浓淀过)t;e(,,度区cr程oCz但该基高m沉o-示np降e过r)e意;区s渡sBi,图区o-n该(zt沉ro区an降nes)区ition
FLASH
(4)压缩沉淀
当悬浮物浓度很高、 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 承,在上层颗粒的重力 作用下将下层颗粒间的 水挤出,使颗粒群浓缩。
例如:二沉池污泥斗; 浓缩池底部
压缩沉降的特点:
发生条件: 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很高时发生的。
特征: 此时固体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
粒的重力作用下,下层颗粒间隙中的液体被挤出 界面,固体颗粒群被浓缩。 现象:
※自由沉降(discrete settling) ※絮凝沉降(flocculent settling) ※成层沉降(集团沉降、干涉沉降) (zone, settling group settling, hindered settling) ※压缩沉降(compression settling)
颗粒性质和浓度对沉降类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