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件)第十一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完整版电子课件pptx(2024)
05
2024/1/29
03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与终止,业务 范围与经营规则,以及商业银行的监 管和法律责任。
04
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发行与交易规则,信息披露制度 ,投资者保护制度,以及证券市场的 监管和法律责任。
18
05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24/1/29
19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2024/1/29
合同订立与成立
包括要约、承诺等合同订立的基 本规则,以及合同的成立要件和 时间。
2024/1/29
合同履行
包括合同履行的原则、规则以及 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等。
合同担保
介绍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 定金等五种担保方式及其设立、 效力和实现规则。
合同变更、转让与终止
包括合同变更、转让的条件和程 序,以及合同终止的情形和法律 后果。
12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2024/1/29
不正当竞争行为
列举混淆行为、强制性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 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及其构成要件。
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
阐述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
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适用主体和适用规则等。
税收特别措施法律制度
税收优惠、税收减免、税收抵免等特 殊规定,以及反避税措施。
17
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法概述
金融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 等。
02
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中央银行的职责、业务范围、货币政 策工具等,以及中央银行的监管和法 律责任。
01
保险法律制度
《经济法说课稿》ppt课件
《经济法说课稿》ppt课件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经济法基础知识•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与法律责任CONTENTSCHAPTER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经济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和体系结构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经济法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经济法课程概述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运用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音频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CHAPTER02经济法基础知识经济法概念及调整对象经济法概念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调整对象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它不调整人身关系。
即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具体分为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营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则称为义务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自然人、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等。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客体包括物、经济行为和非物质财富。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
(经济法课件)第十一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a.即时解除。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律 法规,劳动者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措施。
b.预告解除。预告解除是劳动者基于自身原因,要求 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①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 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的。
①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 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② 有关劳动保险和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③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和各项支出。
④ 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⑤ 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⑥ 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 家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① 劳动合同期满的。
②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③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的。
④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⑤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 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二、工资、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
1.工资
(1)工资的概念。工资是指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依据 国家有关规定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以货币 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5.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 订立后、有效期限届满前,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提前 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 系。
①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a.即时解除。主要由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有 严重过错或者触犯刑法,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 劳动合同。 b.预告解除。主要是由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客 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法律 规定期限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以额外支付劳 动者工资的代替方式来解除。 c.裁员。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原因一次性 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 。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十一讲社会保险法概论精课件
法 系的必要条件,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和 1.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主体
社 会 保
(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被保险人。
障 (3)被保险人以外的其他保险对象。
法 (4)社会保险辅助机构。
(5)投保人。
Page 13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
劳 动 法 和 社 会
是指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 对象。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主 要是社会保险费用征缴行为和社会保险待遇给 付行为。 3.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内容
社 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会 保
狭义的社会保险法律关系则仅指社会保险基
障 础法律关系,即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与保险人
法 之间依法形成收取和缴纳社会保险费、支付和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Page 12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劳 (二)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要素
动
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法律关
社 更或者消灭的各个事实。
会
社会保险法律事实以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
保
障 为转移为标准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
法
Page 15
一、社会保险法律关系概述
劳 (四)社会保险法律关系的性质
动
社会保险法作为社会法,公私兼容是其重
法 要特性,因此,从整体而言,社会保险法律关
和 系也呈现出公私兼容的属性。
社 会
立法者乃是将其定位为公法关系。
保 1.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内容
障 征缴监督;支出监督;结余监督。
法 2.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方式
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
Page 26
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经济法说课课件(共21张PPT)精选
THANKS
感谢观看
07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与 法律责任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概述
协商
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 通过谈判、协商达成和
解协议。
调解
在第三方主持下,通过 说服教育等方式,促使 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仲裁
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 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
行裁决。
诉讼
当事人依法向法院提起 诉讼,通过审判程序解
决争议。
仲裁与诉讼程序简介
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合同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如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诺成合同 与实践合同等。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 则、诚信原则等,这些原则是合同 法的基础和核心。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的概念和种类
担保是指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保障措施,包括人的担保、 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
社会保障法的历史和发展
阐述社会保障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实践情况,展示其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
分析社会保障法所遵循的公平、正义、共享等基本原则, 强调其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 要意义。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社会保险法概述
介绍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含义、主要内容和作用,阐述其与 商业保险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奠定基础。
经济法体系
02
介绍经济法体系的构成,包括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
调控法等,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框架。
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03
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刑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
别,加深对经济法独特性的理解。
(2024年)《经济法概论》ppt课件
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法律制度的概述
公司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公司的设立条件、程序,公司的组织 机构设置和职权等。
2024/3/26
公司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股权 、分红权、表决权等。
公司的治理和监管
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如董事会、监 事会等,以及外部监管措施。
价格总水平调控法律制度
政府调控价格总水平的措施和手段,如价格干预措施和紧急措施。
价格监督检查法律制度
价格监督检查的机构、职责、程序等,以及价格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2024/3/26
22
05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24/3/26
23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01
02
03
社会保险的种类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 生育保险等。
主要是军人及其家属、退役军人等。
社会优抚的内容
包括提供抚恤金、提供医疗补助、提供就业帮助 等。
3
社会优抚的机构设置
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退役军人保障工作 。
2024/3/26
27
06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与程序保障
2024/3/26
28
仲裁解决经济纠纷途径
仲裁机构
依法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受理 和裁决经济纠纷案件。
合同履行
介绍合同履行原则、抗辩权、 保全措施等相关内容,以及合 同变更和转让的规定。
违约责任
详细阐述违约形态、归责原则 、免责事由、违约责任形式等 ,以及违约金的调整和定金罚
则的适用。
14
担保法律制度
担保方式 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 定金等五种担保方式,以及各担 保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024全新经济法ppt课件(2024)
2024/1/24
26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7
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法律制度
2024/1/24
27
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概述
世界贸易组织(WTO)基本原则
包括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等,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框架。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通过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2024/1/24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术语和规则,便利了国际贸易的进行。
28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解读
投资自由化政策
通过放宽对外资的准入限制、提高投资审批效 率等措施,促进国际投资自由化。
投资便利化政策
简化投资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措施,为投 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资环境。
2024/1/24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争端解决途径,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9
跨国企业合规管理策略建议
2024/1/24
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
制定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合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企业合规 经营。
加强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
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梳理,识别潜在的合规风险,并进行评估 和分类管理。
2024全新经济法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2024/1/24
1
• 经济法概述与发展趋势 • 市场主体法律制度 • 市场监管法律制度 • 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 资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 国际经济交往与合作法律制度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PPT课件
.
12
2、劳动关系主体与劳务关系主体的区 别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 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 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 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 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 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 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 格。
.
6
注意:
劳动法中的劳动,是指劳动 力的所有者将其劳动力有偿提供 给他人使用。区别于自我使用劳 动力的劳动。
.
7
(2)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为人所具有的并在生产使 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具 有以下特征:存在具有人身性、形成具 有长期性、储存具有短期性、投入具有 不可分割性、支出具有可重复性和不可 回收性。因此,劳动法对其保护有其特 殊性。
二为劳动者支付的劳动力的使用过程 而不是劳动产品成果。
.
21
案例1: 农民甲盖房,邻居乙前去帮工,每 日工钱10元,后乙在施工中不慎砸伤右小 腿,花去医药费3000元,养伤4月余,留有轻 微残疾。
本案中甲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这一主体条件,因 而不能适用《劳动法》解决其争议;甲乙之间存在的是普通的债权债 务关系,只能由民法来调整,甲应当赔偿乙医疗费、误工费、少许的残 废者生活补助费。相反,若甲合法注册有建筑工程队,乙是该队民工,甲 乙双方都是《劳动法》调整的主体,发生的伤害则为工伤,于是乙可以 依据《劳动法》获得多项保障,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 费、养伤期间的医疗津贴、伤愈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 除后的经济补偿金等。可见一个付出劳务的法律关系,并非都是《劳 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能否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对劳动者关系 至为重要。
【劳动法课件】劳动社会保障与法律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和无效
•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 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 后果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人民 法院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不能由 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
第三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
•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 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 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 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 长期住房储金。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 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 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 报人保密Leabharlann 九、职业培训和劳动保护制度
• 职业培训是按照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以 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 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 劳动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 制定的有关法律规范。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补偿和赔偿
• 违反劳动合同的补偿 • 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 劳动者的赔偿责任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执行 劳动法律或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 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 可以协商解决。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 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社会保险法
• • • • • • 一、社会保险法概述 二、养老保险制度 三、失业保险制度 四、医疗保险制度 五、生育保险制度 六、工伤保险制度
第十一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 《 经济法基础》PPT课件
(三)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1.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依法应给予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也称经济 补偿金。
2.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和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情形而 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常常也被称为职 工、工人和雇员。劳动法律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 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 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作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下列条件:需年满16周岁 (只有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可以例外);有 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劳动合同成立,并不意味劳动合同一定生效。《劳动合同法》 第16条对劳动合同的生效作出了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 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各执一份。”
马工程《劳动保障法》教学 ppt课件
•43
1 • 履行劳动合同、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 2 • 服从指示命令
者在 个别
3 •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 法律
4 •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关系 5 • 提高劳动技能
中的
义务 6 • 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7 • 其他义务
PPT课件
•44
(二)“劳方”在集体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 依法行使集体劳动权——权利主体:劳动
PPT课件
•20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之一:劳动关系
概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社会化劳动过程
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注意区分不同表述之间的使
用差别 1 • 主体资格法定
特 2 • 产生于社会化生产过程中 点 3 • 具有财产与人身双重属性
4 • 平等性与从属性相互交织
PPT课件
• 劳:个别自治、集体自治+国家干预 • 社:国家干预+社会自治
在作用方式 上
• 劳:主动性、主导型性保障 • 社:相对而言是被动性、补救性保障
PPT课件
•9
(二)劳动法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劳动法基本理论
• 概念特点 • 调整对象 • 适用范围 • 基本原则 • 法律体系 • 劳动法律关系 •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者 的组织
性
分类 意义
用工的 标准性
涉外关 系
PPT课件
•34
双重
试用
非标准 劳动关
系
劳务 派遣
借用
非全 日
PPT课件
•35
二、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一)劳动者 (二)用人单位 (三)其他主体
第十一章 劳动法律制度《经济法》PPT课件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含义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 就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达成一致,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立劳动关系 的法律行为。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原则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公平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小李曾在某饭店上班,后辞职离开,应聘于另一家企业,恰巧这家企业的 办公地点就在小李曾就职的饭店内。当小李欲前往企业上班而踏入该饭店时, 遭到该饭店的拒绝。因为该饭店有规定,辞职、辞退的员工6个月内不得以任 何理由进入该饭店。小李应聘的这家企业要求他在规定的期限内上班,如不能 上班,应聘合同将失效。请分析:该饭店的规定侵犯了小李的哪些权利?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二)协商约定条款 2. 违约金条款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 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二)协商约定条款 3. 保密条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 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事项中与其 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 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一)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平等就业权:指劳动者在就业方面一律平等,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 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选择职业权:指劳动者在就业时,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用人单 位,不受外在力量的强迫。 实行劳动合同制后,用人单位享有用人自主权,劳动者拥有择业自主权,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在双方自愿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建立 劳动关系。
第11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劳动法学》PPT课件
退职是指劳动者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
力,提前退出工作岗位而领取退休费的制度。
《
劳 动
四、养老保险的多层次保险
法 结构
学
(一)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
》
(二)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三)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五、养老保险基金
《 劳
(一)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
动 法 学
》
(1)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2)单位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3)职工自愿缴纳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 (4)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
(5)基金存款利息;
(6)基金保值增值的收入;
(7)财政给予的补贴;
(8)劳动合同制职工基金转移的收人;
(9)其他收入。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
《 (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劳 动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
法
符合退休条件的职工退休后,享受的退休待遇
学 有:
》
(1)退休金。
(2)医疗待遇和死亡待遇与在职期间相同。
《 二、医疗保险待遇的内容
劳
动
法 学
(一)医疗期待遇
》 (二)疾病津贴
(三)医疗待遇
《 三、基本医疗保险金的管理和
劳 动
使用
法 (一) 实行属地管理
学 (二)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
》 人账户
(三) 医疗保险费的支付
(四)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机制
《 劳
动 第四节
法
学 失业保险
》
职业性疾病。包括工业事故造成的伤害,
职业病造成的伤害等。
《
劳 动
工伤与非工伤的界限,通常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最低工资标准的法律效力。最低工资标准依法制定即 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
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保障,也就是对职工获得 全部应得工资及其所得工资支配权的保障。用人单位支付 工资的行为必须遵循下述原则。
① 货币支付规则。 ② 直接支付规则。 ③ 全额支付规则。 ④ 定期支付规则。 ⑤ 先支付规则。
(2)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 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保障关系,就是以国家、
社会保障职能机构和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为保证社会成 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
① 社会保障基金形成关系。 ② 社会保障待遇给付关系。 ③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关系。 ④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关系。 ⑤ 社会保障管理、监督关系。 ⑥ 社会保障争议处理关系。
3.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1)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等组织的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调整。
(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中,与之建 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调整。
(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 ,以及现役军人、列入民法适用范围的雇主雇用的人员( 如家庭佣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等,不属于 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① 劳动合同期满的。
②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③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的。
④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⑤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 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二、工资、工时制度与休息休假
1.工资
(1)工资的概念。工资是指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依据 国家有关规定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以货币 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3.新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立法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保障立法。
第二节 劳动法律制度 一、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1)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 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劳动合同分类。
① 按照法律对劳动合同期限的要求不同,劳动合同可 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 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② 按照就业方式划分,劳动合同分为全日制用工劳动 合同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即劳动合同条款,它作为劳动者与用 人单位合意的对象和结果,将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 和义务具体化。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 可分为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1)必备条款。必备条款又称法定条款,是指国家劳动 法所规定的,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所支付的工具、牲畜 等的补偿费用。
⑧ 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⑨ 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 股金分红)、利息。
⑩ 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的经济补偿金、医疗补助费等。
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 续费或管理费。
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 单位的发包费用。
4.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履行
或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当事人依法对原劳动合同的内容进 行修改或补充的行为。
劳动合同的变更应具备下列条件。 (1)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 (2)变更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 (3)变更劳动合同必须有法定事由。
(4)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有效期限内进行。
⑤ 职工被公派在国(境)外工作、学习期间,其国内 工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
② 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 主要差异包括以下几方面。 •主体及其之间的关系不同。 •劳动过程中的要求不同。 •劳动风险的承担不同。 •待遇不同。
•争议处理程序不同。
5.我国劳动立法概述 (1)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劳动立法。 (2)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立法。
二、社会保障法概述
(2)工资总额的界定。工资总额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 围内,用人单位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的 总额。按国家统一规定,组成工资总额的项目有如下几个 。 ① 计时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等)。② 计件工资
。③ 奖金、津贴和补贴。④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同时,按国家规定,下列项目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5.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1)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 订立后、有效期限届满前,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提前 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关 系。
①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a.即时解除。主要由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有 严重过错或者触犯刑法,用人单位可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 劳动合同。 b.预告解除。主要是由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因客 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法律 规定期限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以额外支付劳 动者工资的代替方式来解除。 c.裁员。裁员是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原因一次性 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 。
⑥ 紧急支付规则。
(5)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是 在非正常情况下,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按计时工资标准或其 一定比例支付工资。
在我国,法定的应当支付工资的特殊情况有如下几个方 面。
① 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用人单 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② 职工在法定休息日和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 期间,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标准支付工资。
1.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可以定义为: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和经济发 展,依法建立实施的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存风险、促进社 会福利、保障公民社会性生存和发展的措施。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 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构成。
2.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 义上的社会保障法是指单独的社会保障法律文件;广义上 的社会保障法即实质上的社会保障法,包括狭义的社会保 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 范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①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 、科技进步奖、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 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
② 有关劳动保险和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
③ 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待遇和各项支出。
④ 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
⑤ 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⑥ 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 家费。
2.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
劳动法中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 ,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社会关系。
(2)劳动法所调整的其他社会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即 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及其前后为实现劳动关系而发生的 社会关系。就其性质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劳动行政关系; ② 劳动服务关系; ③ 劳动团体关系; ④ 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3)劳动合同的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 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它虽然 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因违反法律规定,国家不予 承认,法律不予保护。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 ,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按照合同无效程度来划分,无效劳动合同可以分为全部
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类。
(4)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是指 具有无效劳动合同确认权的专门机构,依法对违反劳动法 律、法规的劳动合同进行审查,确认并宣告其无效的职权 活动。《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劳动合同 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 人民法院确认。”
① 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详细信息。② 劳动合同的期限 。③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④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⑤ 劳动报酬。⑥ 社会保险。 ⑦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
危害防护。
(2)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除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 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3.劳动合同的订立、效力与续订
(1)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就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并以 书面形式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2)劳动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劳动合同成立与劳动合同生效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 个法律概念。当事人双方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劳动 合同即告成立。
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时间 。劳动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双方都 有约束力。因此,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生效时间始于 合同签订之日。劳动合同订立后,需要签证或公证的,其 生效时间始于签证或公证之日。
(5)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 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 ,即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法律有特殊的要求和规定 。
在劳动合同中,由于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具有不可逆转 性,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后,不可能采取返还及追缴等办 法处理,只能根据无效劳动合同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
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a.即时解除。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法律 法规,劳动者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措施。
b.预告解除。预告解除是劳动者基于自身原因,要求 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①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 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的。
③ 非职工原因造成的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 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 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的 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未提供正常 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