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0e54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9.png)
现代交换原理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换,交换原理贯穿于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在经济领域,交换原理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通过买卖交换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实现;在人际关系中,交换原理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通过互相帮助和支持实现共赢;在科技领域,交换原理是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方式,通过交流和合作实现创新和进步。
现代交换原理的核心是价值互换,即一方提供一定的价值,另一方也提供相应的价值,双方达成交易。
这种交换不仅体现了个体之间的互助互利,也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在市场经济中,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和价值的交换,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人际关系中,互相帮助和支持的交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在科技领域,知识和技术的交换促进了创新和发展。
然而,现代社会的交换原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交换可能会受到信息不对称、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和公平;在人际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任缺失可能导致交换关系的破裂;在科技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可能阻碍交换和合作。
因此,现代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的交换机制,促进交换的公平和有效。
在市场经济中,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加强沟通和信任建设,促进互相理解和支持;在科技领域,需要加强知识和技术的共享和合作,促进创新和发展。
总之,现代交换原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影响着经济、人际关系和科技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交换机制,促进交换的公平和有效,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本院校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三本院校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0284e1fa216147917112826.png)
解 说实 际 应用 时 ,还 可播 放 多媒体 影像 ,让 学生 感 同身受 。
2 . 完 善 专 业 实验 平 台 重 庆 邮 电大 学移 通学 院建 立 了通信 实训 平 台 , 采用 了具
了三本 院校学生 的学 习难 度 ,并且 由于知识 更新较慢 ,更 缺少 具体 的 、直观 的实 际应用 范例 ,无法激起学生 的兴趣 。
一
性 。例 如 :分 析 交 换 机 硬 件 结 构 及 工 作 状 态 时 ,可 利 用 Mu l t i s i m 软件 来仿 真 ,具体 又形 象 ;讲解 抽象 理论 知识 时 , 可借 助 F l a s h动 画来 演绎 ,直 观又 生动 。介 绍交换 机市 场 的
发展 时 , 可 为学 生推荐 一些 优 质 的有关通 信市 场分 析 的书籍 和期 刊报 纸 ,如 《 通信 产业 报 》 、 《 通 信信 息 报 》的相 关文 章 。
备供 应方 紧密 合作 , 引入 工程 案例 , 模 拟 开局 现场数 据 配置 , 故 障案例 分析 等 实验 , 极 大 地调 动 了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为 将来 走 向社会 打下 了 良好 的基础 。 3 .广 泛开展 补 充讲座 除 了邀请 知名 专家 学者 以外 , 我们 建议应 该 多提供 一 些
交换 原理 课程 的教 学质 量 。 三本 院 校现 代交 换原理 教 学现状 1 .教 学 资料 不 匹配 近年来 ,以三本学生 为培养对象 的高校 已具有相 当发展规 模 ,但在使 用教材上却多套用一本 、二本 院校的教材 。不 少教 材 理论 陛强 ,内容苍 白 ,语言叙述方 式长篇 累牍 ,人 为地加大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0ffd1e0c22590102029de9.png)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现代交换技术论文现代交换技术论文浅谈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网络中使用的各种交换技术的原理、相关协议和应用。
由浅及深的向大家介绍并讲解了目前网络中常用的各种交换技术和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原理;电话通信中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信网信令系统;数据通信中使用的分组交换技术和帧中继技术;宽带交换中使用的ATM技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的二层交换、IP交换和MPLS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最新的软交换及NGN技术等问题。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多种业务,而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用户对于各种新业务的要求,因此各种交换技术应运而生,以满足人们不同的业务要求。
经过几个月来的不断学习,查阅资料,下面从光交换的分类、技术特点以及光交换方式三方面浅谈一下光交换技术与其应用。
光交换技术是全光通信网中的核心技术,在全光通信网络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通信网中,实现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全光通信网是宽带通信网未来的发展目标。
光交换技术作为全光通信网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交换的分类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
具体来说,光交换可分为光路光交换和分组光交换2类。
(1)光路光交换OCS基于波长上下话路OADM(OpticalAddDropMultiplexer)和交叉连接OXC(0PticalCrossConnect),采用波长路由方式,通过控制平面的双向信令传输建立链路和分配波长,实质是一种光的电路交换方式。
在DWDM网络中,光路交换以波长交换的形式实现,即在相邻节点间的每一条链路上,一个波长对应一个用于交换的光通道。
波长交换的优点是速度快、对数据速率及格透明,适合SDH网络。
另外,OCS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结合的多协议波长交换MPLS(MuItiprotocolLambdaSwitching)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动态的波长连接路由和保护。
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优秀5篇)
![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a10b7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c.png)
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优秀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安全论文篇一1信息化现状针对企业网络的整体构架,把安全产品集中放在安全策略区。
安全产品有:千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数据库审计系统、桌面管理系统、CA身份认证系统。
通过这些安全产品将企业局域网中的服务器群、交换机群、存储设备保护起来,达到保护数据的目的。
卷烟生产企业主要业务都是围绕生产进行的,企业由二线管理部门及生产车间组成,生产车间包括动力车间、制丝车间、卷包车间和物流中心。
企业内部主要存在两类网络,生产网和办公网,外部网网包括互联网和烟草行业广域网。
业务系统方面,行业层面上初步形成了以财务业务一体化的ERP为核心,覆盖生产、营销、采购、物流、财务、人力资源、电子政务、行业监管等各个条线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工厂层面,已建成包括卷包数采、制丝中控、能源管控、片烟高架、原料、辅料、成品、五金配件等领域的较完善的生产、物流等底层系统。
2办公网、生产网分离及防护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卷烟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两网分离、层次划分的要求,将网络划分为管理网和生产网两部分。
其中生产网又垂直划分为生产执行层、监督控制层、设备控制层。
同时依据《互联安全规范》规定,管理网和生产网连接须通过互联接口完成。
互联接口部署于生产网与管理网之间,其安全功能包括身份鉴别、访问控制、网络互连控制、恶意行为防范、安全审计、支撑操作系统安全。
3网络安全体系的探讨针对生产网和管理网的边界,按照《互联安全规范》规定,建议采取部署防火墙进行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网络互连控制;在生产网和管理网间主要交换机旁路部署工业异常监测引擎,进行恶意行为防范;在操作站、MES系统客户端、办公终端、HMI等部署操作站安全系统对主机的进程、软件、流量、U盘的使用等进行监控,防范主机非法访问网络其它节点。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2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377327bac77da26925c5b0bf.png)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10电信一班1067118111田鹏一、什么是现代通信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
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信就是互通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
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
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
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1.1、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
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
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
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
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
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2、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21、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1.22、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过中继站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为信号可以"再生";便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连接;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保密性好;数字微波系统占用频带较宽等的优点,因此,虽然数字微波通信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却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传输手段。
现代交换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dd4fa32b160b4e777fcf74.png)
综合实验报告( 2010 -- 2011年度第二学期)名称:现代交换技术综合实验题目:现代交换技术实验院系:电信系班级:通信0803班学号: 9学生:雷玉芬指导教师:鲍慧、项洪印、丽娟、智雄设计周数: 2周成绩:日期:2011 年 6月MGCP IAD 接入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了解MGCP IAD接入SoftX3000的数据的配置,并实现各用户之间的呼叫。
二、正文1.实验原理IAD是基于IP的VoIP(Voice over IP)/ FoIP(Fax over IP)的媒体接入网关。
可提供基于IP网络的高效、高质话音服务,为企业、小区、公司等提供小容量VoIP/FoIP解决方案。
IAD属于媒体接入层,是一种小容量的综合接入网关,提供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能力。
在网络位置中更靠近最终用户,无专门的机房。
提供丰富的上行和下行接口,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下图是IAD典型的组网图: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协议是一个分布式IP网关系统的部协议,用于控制来自外部呼叫控制单元的IP语音(VoIP)网关。
从本质上说MGCP是一个主/从协议,网关需要执行媒体网关控制器发出的命令。
IAD采用MGCP协议与SoftX3000对接典型组网如图所示:MGCP IAD对接实验程序流程与配置解释实验配置流程图如下:硬件配置是对设备进行相关信令、话音、控制信息、业务数据等之前必须要做的工作,这好比我们要组装一台电脑,要把CPU、网卡、显示器等等一系列硬件通过一定的规则把电脑组装起来,但这样装起来的电脑是不能使用的,因为这样的电脑没有操作系统,没有加电,没有应用软件。
但是在使用电脑之前我们必须把这些硬件正确的装配起来。
硬件数据配置和本局数据配置是整个配置流程的最前端,只有完成了这两项配置工作,下面的协议配置、网关配置、业务数据配置等等才能生效。
硬件配置流程如下“数据配置是对呼叫源、段、计费方式等进行配置。
毕业论文网络工程路由交换方向
![毕业论文网络工程路由交换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0c357ef844769eae009edf1.png)
摘要在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其巨大的潜力已经逐渐的体现出来,一些互联企业、新兴企业已经认识到涉足传统产业已经取得不了不菲的成绩,而转占互联网络,进入互联网络的高轨中,无论是对企业利用内外部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还是利用互联网在传播和获取信息上的优势以及运用网络概念多次融资,并利用网络优势通过并购的方式切入服务行业的携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经济长久发展的首要选择。
而一个庞大的企业网络系统不仅能为企业提供企业现代化、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基本操作平台外,还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并能满足企业的日后发展。
而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的建设与管理,因此,本毕业设计课题将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基准组建中小企业局域网络建设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中小企业网络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全套课题共分11章,主要解决企业局域网内部以及企业局域网之间的安全高效互联,及路由、交换技术。
关键词:局域网络开发建设;VPN安全机制;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系统操作管理;ABSTRACT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ts tremendous potential has graduallycome out now, some Internet enterprise, emerging enterprise has already realized dabblingi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has made no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and turned into account for the Internet, the Internet, both on high rail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terprises using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or using the Internet in spreading and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advantage of using network concept, and using many times the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financing through mergers and way of service industry, cu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computer network construc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economic long first choice. And a huge enterprise network system not only for enterprises provide enterprises modernizatio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office automation and so on a series of application basic operation platform outside, still can offer various application service, make the information can timely, accurately transmitted to each system, and can mee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enterprise network technology is mainly used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LAN technology, so the graduation design task will mainly with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established for benchmark LAN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n use all sorts of technologies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design direction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and practical guidance.Full subject is divided into chapter 11, mainly to solve enterprise LAN internal and enterprise LAN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between interconnected, and routing, exchange technology.Key words:L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VPN security mechanism; Routers, switches,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目录第1章引言 (6)第2章需求分析 (7)2.1项目背景 (7)2.2需求分析 (7)第3章网络总体建设目标 (8)3.1项目建设目标 (8)3.2网络设计原则 (8)3.3网络及系统建设内容与要求 (9)第4章网络总体设计 (10)4.1背景 (10)4.2预见网络拓扑描述 (10)4.2.1 全局拓扑图 (10)4.2.2 总部拓扑图 (11)4.2.3 分部拓扑图 (12)4.3网络层次化设计 (12)4.3.1 核心层设计 (13)4.3.2 汇聚层设计 (13)4.3.3 接入层设计 (13)第5章路由交换设计 (14)5.1路由协议选择 (14)5.2路由规划拓扑图 (15)5.3IP地址规划 (15)5.3.1总部IP地址规划: (16)5.3.2分部IP地址规划: (17)第6章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7)6.1网络边界安全威胁分析 (17)6.2网络内部安全威胁分析 (18)6.3安全产品选型原则 (18)第7章网络技术介绍 (19)7.1VLAN技术: (19)7.1.1使用VLAN技术的优势: (19)7.1.2 VLAN划分 (19)7.2VTP技术: (20)7.2.1 VTP有三种工作模式:VTPServer、VTPClient和VTPTransparent。
当代信息技术论文2500字
![当代信息技术论文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1e813f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d.png)
当代信息技术论文2500字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当代信息技术论文2500字,希望你能有所感触!当代信息技术论文2500字篇一物流信息技术【摘要】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从数据采集的条形码系统,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互联网,各种终端设备等硬件以及计算机软件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同时,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物流理念和新的物流经营方式,推进了物流的变革。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概念(一)信息技术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变革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的主宰。
因此,任何一个希望抢滩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热潮的行业都不能不关注和了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全球网络经济的进展情况,物流业也不例外。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与全球网络经济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电脑”。
它同“蒸汽机”一样,是一种相对先进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物,能神奇地启动一轮全球的世界经济变革运动。
不同的是,蒸汽机所引致的一系列发明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飞跃和升华。
卫星,数码,光导三种技术的应用在提高通信效率方面具有划时化时代的意义,同样,信息调整公路的覆盖全球则最终迎来网络经济的时代。
信息创新的网络化已经让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地球上每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同另一个人进行联系。
然而,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却使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c5b6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a.png)
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标题: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在通信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网络通信已经从电路交换发展到了分组交换。
本论文对现代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其原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得出了目前分组交换技术在高速网络通信领域的主要应用,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换原理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分组交换技术作为现代网络通信中一种重要的交换方法,已经成为了主流。
本论文将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二、分组交换技术原理分组交换技术是指将数据分成一组一组的数据包,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节点,并在接收端重新组装还原。
分组交换技术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网络场景的需求。
三、分组交换技术的现状目前,分组交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在高速网络通信领域,分组交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网络、大规模并行计算等场景中。
然而,随着网络流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分组交换技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网络拥堵、时延增加等。
四、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应对现代网络通信中的挑战,分组交换技术需要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率的分组交换技术: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需要开发更高速率的分组交换技术。
2)网络虚拟化: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网络资源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实现资源的灵活配置和提供更高效的网络服务。
3)软件定义网络(SDN):SDN技术可以将网络控制面和数据面进行分离,提供更好的网络控制和管理能力。
4)自适应流量控制:通过自适应流量控制算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拥堵和时延增加的问题。
五、结论本论文对现代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原理、现状到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分组交换技术在高速网络通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bdddfbda38376bae1fae11.png)
现代交换技术总结篇一:现代交换技术论文加心得XX12356896XXXX班下一代网络网络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目前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QoS)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
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
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
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为了强调iP技术的重要性,业界的主要公司之一思科公司(ciscoSystems)主张称为iP-nGn在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了电话机后,电话网,也就是以音声传导为目的的回线交换技术被使用至今。
相对于它,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的基于英特网的信息通信,分组交换通信也渐渐被使用。
至2000年为止,第1代以音声为主的网络通信量占有优势。
而现今,因数据通信大量增加的原因,更佳节省费用的并同样可以支持音声传送的分组交换传送通信网络渐渐被使用。
音声通信与数据通信相结合的一元化信息传送的第2代网络被赋予运用。
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
于是,集合了ip 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出现了。
网路除了以上说的电话网,ip网络以外,也包括播放网。
以nGn为基础的流媒体服务和播放服务也在被标准化,融合了前两者网络的”通信与播放的融合网络”也正2在被开发中。
20XX年,中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
传感网在国际上又称为”物联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3e8d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6.png)
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交融论文人类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从早期的迁徙、贸易、战争到现代的全球化,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交融,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
一、古代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主要表现在迁徙、贸易、战争等方面。
早期的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密度较小,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相对较少。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也逐渐增多。
1.迁徙迁徙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最为普遍的交流方式之一。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从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和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迁徙事件,如商朝的西迁、周朝的东迁、南北朝时期的北迁等。
这些迁徙事件不仅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也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2.贸易贸易是古代各民族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
早期的贸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印度的香料之路等。
随着货币的出现,贸易逐渐向货币交换转化。
在古代,中国、印度、波斯等国家的商人经常进行跨国贸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3.战争战争是古代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另一种方式。
在古代,战争是各民族之间争夺资源、领土、权力的主要手段。
但同时,战争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例如,中国的秦朝征服六国后,将各地的文化融合到中原文化中,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二、中世纪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各民族之间交流交融的重要时期。
在中世纪,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交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最为重要的交流事件之一。
在11世纪末至13世纪初,欧洲基督教国家发动了多次东征,试图夺回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
虽然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促进了欧洲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3篇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f394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7.png)
计算机网络大学毕业论文通用
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相连,并
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资源的互联互通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提高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点对
点通信,即两台计算机通过直接相连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这种方式适用于少量计算机的情形。
第二阶段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即一台中央服务器控制多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
这种模式适用于大规模计算机网络的情形。
第三阶段为P2P模式,即对等网络模式,每台计算机都能够扮演客户端或服务器的角色,可以共享资源。
第四阶段为云计算,即将计算和存储资源向集中化、标准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端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为硬件、软件和协议。
硬件
包括计算机、传输线路、交换机、路由器等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通信软件等等;协议是指计算机进行通信时所采用的通信规则和标准。
计算机网络还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性能等
等方面的问题。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非法入侵、攻击和破坏;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网络性能则指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
总之,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ce08e16294dd88d0d26b22.png)
… ! … t ! …
・
17 ・ 7
“ 现E p o a o y S u y f r Ed c to f r a h n fM o e n S t h n c n l g x l r t r t d o u a i n Re m i Te c i g o d r wic i g Te h o o y o n
摘要 : 现代 交换技 术所 具有 综合 性 强和 更 新 快 的特 点 , 增加 了教 师 的授 课难 度 。为提 高教 学 的质 量 和 学生 的 学 习效 果 , 结合 实 际教 学 经 验, 从设计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 进行灵活考核和增加实验 实践环节四个角度 出发 , 对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 了探 索性研究 , 并给 出了
秦 宁 宁 Qi n nn nNig ig
( 南 大学通 信 与控 制工程 学 院 , 锡 2 4 2 ) 江 无 1 12
( c o l fC mmu iaina dC nrl gn eigJa g a nvri , x 2 4 2 , hn S h o o o nc t n o t ier ,in n nU i st Wu i 1 1 2 C ia) o o En n e y
相 关意 见 。
Abta t sr c :M o en s th n e h oo y h s c mp e e sv nd v riio h rc eit s d r wi i g tc n lg a o r h n ie a e t n usc a a trsi .Th s r p ris i r a e t e diiul o nr d cin c g c e e p o ete nce s h f c t fi to u t f y o wh n h e c e e c e no e g .To i e te ta h r ta h s k wl d e mprv te q aiy o e c i nd e r n t e p oaoy t y i d ply d wih h r cia e c ig o e h u lt f ta hng a lanig,he x lr tr sud s e o e t te p a t lta hn c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fd9147daef5ef7ba0d3ce6.png)
计算机网络论文三篇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论文一: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和网络操作系统等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四种;2按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3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4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5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6按传输技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由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和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直接面向用户;通信子网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全网络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
而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共享资源。
共享的资源有: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
其中共享数据资源是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网络间的信息传递。
这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也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如电子邮件、传真、远程数据交换等。
分布处理:是指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任务传送到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中,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对于大型的综合性的科学计算和信息处理,通过适当的算法,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处理。
促进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
物种大交换为主题的小论文
![物种大交换为主题的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61fd77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c.png)
物种大交换为主题的小论文马铃薯,作为“哥伦布物种大交换”,全球互动交流的产物,让爱尔兰在15-18世纪迎来了人口大爆炸,人口从200万一下飙升到800万。
随之而来的大悲剧,却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1845-1849年,因为马铃薯霜霉病菌,马铃薯减产导致上百万的爱尔兰人饿死。
马铃薯改变了世界,这不是危言耸听,尽管直到近现代人们才开始注意到马铃薯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主要食物,但是它对人类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同时让人类在新大陆发现了玉米、马铃薯、花生、豆类、番茄、辣椒、番石榴、甘薯、树薯、美国南瓜、菠萝、可可等植物。
现在人类学家认为产自美洲的玉米、马铃薯、木薯、甘薯、向日葵、花生、菜豆、烟草、可可豆和棉花等10种农作物,被列入影响世界的30大物种。
美洲不愧为是人类世界的一个巨大宝藏,仅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的热量就足以养活全人类。
“物种大交换”意义在于,在西方殖民扩张的大背景下,全球生态环境实现了新的布局与重组。
新的物种的引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宗教、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马铃薯在世界各地起初并不受欢迎。
但是当战争、饥荒发生的时候,为了活着,马铃薯成为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第四大粮食作物。
马铃薯促使欧洲人口极大增长。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欧洲人认为美洲文化是落后的,尤其是宗教心理的隔阂,让马铃薯一开始就遭到歧视,仅仅是在菜园等小区域内种植。
18世纪,马铃薯突破菜地,逐渐走向田间,人们开始食用这种农作物,逐渐对欧洲人口增长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欧洲在1700年在遭遇黑死病打击之后,在1800年迎了爆发式增长,相比较于1400年的6000万人,增长到1800年的1亿8千万人。
如果没有马铃薯,欧洲不可能诞生工业革命1565年,西班牙远征军向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进献了一箱包括马铃薯在内的美洲农产品,西班牙王室随后将马铃薯种植在近郊的花园里,从此开启了马铃薯在欧洲的跌宕旅程。
其实西班牙大部分地区并不适合种植马铃薯,仅在西北部的山区长得比较好。
沟通论文(推荐3篇)
![沟通论文(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440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0.png)
沟通论文(推荐3篇)1.沟通论文第1篇摘要:有效的管理与沟通是现代企业管理至关重要生存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管理与沟通。
通过一学期的《管理与沟通》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管理与沟通的原则,如何使用这些原则等。
同时对管理与沟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管理沟通,沟通原则,有效沟通很多人都不知道沟通到底是什么?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在21世纪这样一个个性多样化的时代,无论是在企业管理还是人们之间的正常沟通,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对沟通方式就提出了更高一层的要求,要针对不同个性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管理与沟通的原则如下:管理沟通的公开性原则、简捷性原则、明确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同步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用的灵活呢?这不仅让我想起了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投毒事件,就在黄洋去世的同一天,南京航空大学两名学生因玩游戏时发生争执,竟大动干戈,最终导致一人殒命。
从多年前发生的马加爵案开始,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以暴制暴事件似乎就从未停止。
如何在校园----这个被大家誉为最后一片净土的地方,会不断发生这些令人发指的事件?归结其原因不外乎是校园教育的缺失、社会责任的缺失、学生性格的缺陷以及学生心理教育的缺乏。
可是大家想过为什么一点小事就会发生一件血案吗?归结起来还是沟通的不畅。
沟通在这些血案中起到了不可逾越的作用,倘若大家有矛盾就说出来,或者有不悦的地方找自己的好朋友聊一聊,把这些不愉快都说出来,心情也会好些,再或者通过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来缓解自己的心情,这些沟通都会避免掉这些血案,可是有多少人这样做了呢?在企业的管理中,沟通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呢?在团队里,要进行有效沟通,必须明确目标。
对于团队领导来说,目标管理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解决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IP交换技术概论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班级:研1409班学号: 2140320120 姓名:马颖萍目录1 概述 (1)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 (2)2.1 IP与ATM技术比较 (2)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 (3)2.3 具体技术介绍 (5)2.3.1 ATM局域网仿真 (5)2.3.2 MOPA (6)2.3.3 IP交换 (7)图 2.1 IP交换和MPOA的比较 (7)2.3.4 Tag交换 (7)2.3.5 其他技术 (9)3 总结 (9)参考文献 (10)IP交换技术概论马颖萍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IP和ATM技术融合的IP交换。
并具体分析了其两种基本模型,对两种模型的各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并理解IP交换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IP交换;ATM交换;三层网络Introduction to IP Switching TechnologyMa Ying-pingSchool of Automation,Xi’an University of Techonology,Xi’an 710048,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P swi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IP and ATM technology. It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two basic model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to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f two models ,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our fully 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for IP exchange technology .Key words IP switching;ATM switching;Three layer network1 概述Internet和ATM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技术,分别被计算机网络运营商和电信网络运营商看成是未来网络的支撑技术。
Internet技术的最大生命力在于采用了全球最广泛应用和支持的TCP/IP协议,协议简单灵活,网络强健性好,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代表了网络无连接化和全球寻址的大趋势。
而ATM是B-ISDN的关键技术,取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二者之长,其速度快,带宽容量大,吞吐量高,保证服务等特征为各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但是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遇到一些问题。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路由器的瓶颈问题日益明显,Internet的带宽资源变得十分紧张,网络经常发生拥塞。
同时,用户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多媒体应用的需求日益上涨;而许许多多媒体业务都对业务质量有严格要求。
显然,Internet必须在提高网络速度的基础上提供QoS(业务质量)保证,否则将无法适应这些需求。
ATM的技术尽管于90年代中期进入了实用阶段,但ATM一直面临市场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ATM的网络管理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其价格居高不下,这些都使ATM是否最终能送到用户的桌面成为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尽管Internet和ATM各有长短,但同时存在很好的互补优势。
Internet最大的价值是connectivity(连接性),ATM最大的价值是performance(性能)。
如果二者结合起来,利用ATM网络为IP用户提供高速直达链路,一方面可以解决Internet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利用ATM的网络管理和Qos功能来保证Internet的服务质量,推动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使ATM网络运营部门充分利用ATM网络资源,发展ATM上的IP用户,为ATM自身的商用化铺平道路。
IP技术与ATM技术相结合的难点在于:第一,AT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而IP是无连接技术,第二,IP协议有自已的寻址方式和相应的选路功能,而ATM 技术也有其相应的信令、选路规程和地址结构。
目前IP与ATM相结合的技术有:AM论坛定义的局域网仿真(LANE和多协议规范(MPOA)、Inteet工作小组(IEF)定义的IpO。
IEF也正在考虑IP交换和Tag交换的标准化,并正在制定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2 IP与ATM技术的结合2.1 IP与ATM技术比较IP技术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异种网络的互联;对延迟、带宽和QoS等要求不高,适于非实时业务的通信;具有统一的寻址体系,便于管理。
ATM是用于B-ISDN传输、复用和交换的技术,它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成的。
ATM技术的优点是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实现了动态带宽分配,可适应任意速率的业务;有可信的QoS 来保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其面向连接、信元固定长度和简化的信头,能快速交换;具有安全和自愈能力强等特点。
IP与ATM比较如表2.1。
从上述对ATM与IP技术特点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到IP技术应用广泛,技术简单,可扩展性好,路由灵活,但是传输效率低,无法保证服务质量;ATM 技术先进,可满足多业务的需求,交换快速,传输效率高,但是可扩展性不好,技术复杂。
IP技术与ATM技术各有优缺点,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将IP路由的灵活性和ATM交换的高速性结合起来,技术互补,将有效解决网络发展过程中困扰人们的诸多问题。
2.2 IP与ATM技术融合模式TIU一T第13研究组(sG13)认为,从Pl协议与ATM协议的关系划分,PI 与ATM相结合的技术存在重叠和集成两种模型。
重叠模型是指PI协议在ATM 上运行时,需要定义两套地址结构及选路协议,ATM网上的端系统除了需要分配PI地址外,还需要分配ATM地址。
同时,也需要两套维护和管理模块。
重叠模型见图2.1所示。
集成模型是指ATM端系统仅需要标识PI地址,不需要ATM 的地址解析规程,而采用PI的选路协议。
集成模型体系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1 重叠模型中用于IP包的控制和数据平面图2.2 集成模型中用于IP包的控制和数据平面ITU一T将给出这两种模型的网络总体要求、参考模型和功能协议,并进一步研究ATM的传送能力与PI业务关系。
两种模型的比较见表2.2:在重叠模型方面,校园网和企业网将向LANE、PIOA和MPOA发展;在广域网方面,siemens、Newbridge和3eom公司于1997年12月推出了CSI模型,其基本思想是以MPOA为基础对MPOA进行改进,使其能适用于广域网环境,主要的改进包括:①取消了MPOA中的流检测机制;②增加了PICoS(业务级别)与ATMQoS的映射。
集成模型的发展趋势是所谓的MPLS,EITF正着手对MPLS进行标准化。
参加标准化的成员包括国际上主要的计算机厂商和电信设备生产厂商,如Cicso、BIM、Acsend、Noretl、Lueent、Fujitsu、Toshiba等。
MPLs的思想与Ciseo公司提出的标记交换基本相同。
本文着重分析重叠模型中的LANE、MPOA和集成模型中的PI交换、Tga 交换。
2.3 具体技术介绍2.3.1 ATM局域网仿真局域网仿真L(ANE,LANemulatnin)提供了在ATM网络上运行现有LAN协议(IEEE802.3以太网和802.5令牌环)的手段,它定义如何以ATM作为骨干网互联LAN,以及以太网和令牌环网主机怎样在对等的环境下与ATM主机、符合ATMUNI标准的服务器、路由器、桥接器等ATM设备,组成仿真LAN。
在LANE 中,ATM交换网络的各种功能,对原局域网都透明,因此,原局域网终端硬件和软件系统不需作任何改动,而且原有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及高层的协议也不需要改动。
在ATM上进行LAN仿真的主要目标是:将ATM的众多优点(如低时延抖动、高带宽等)引入LAN中;允许LAN终端用户接入ATM骨干网;在ATM上进行LAN桥接;ATM互通产品间的互操作。
(1) LANE的工作过程下面以发送PI数据包为例,说明LANE地址解析的步骤。
当所仿真的局域网中的主机要发送PI数据包时,它首先使用在LEC安装阶段所获得的BUS的ATM地址,建立与BUS的ATM连接,然后利用该连接向BUS发送PIARP,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PI地址。
BUS向所仿真的局域网内的所有端系统广播发送该PIARP。
被叫主机接收到PIARP后使用自己的MAC地址进行响应。
但主叫主机真正需要的是ATM地址,而不是MAC地址。
为了获得ATM地址,当主叫主机接收到被叫主机的MAC地址后,将向LES发送LEARP 请求,其中包含被叫主机的MAC地址。
LES将进行被叫主机MAC地址与ATM 地址的映射,并将该ATM地址告知主叫主机。
主叫主机将使用该ATM地址建立与被叫主机ATM的SVC连接,并在其上发送PI数据包。
这叫两步地址解析方法。
(2) LANE存在的问题LANE技术是现有的传统网络与ATM互联的主要技术之一。
同传统的桥接网络一样,LANE内核支持所有的高层协议,如TCPI/P与PIXS/PX等,简化了ATM适配器与桥的开发,无须实现网络层的智能。
但是,它也存在以下缺陷:1) 连接虚拟LAN需要使用传统的路由器,这会给网络带来一个新问题。
因为即使最快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性能也只是当前最低档的ATM交换机的几分之一。
2) LNAE不能解决以太网、令牌环网、FI之间的转换问题。
3) LNEA不能使用ATM的多媒体与服务质量属性。
4) LNEA是利用BR技术,而UBR的缺点是对信元的传送没有可靠性保证。
2.3.2 MOPA为克服LANE和IpOA的缺点,ATM论坛定义了MPOA(rr、ultiprotoeoloverATM)。
MPOA集成了LANE、PIOA、下一跳解析协议(NHRP)和Mars规范的功能。
MPOA引入了虚拟路由器的概念,从而使主机间能建立直接的ATM虚电路,解决了LANE和PIOA的路由器瓶颈间题。
MPOA通过引入“交换路由器”的概念,使得MPOA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交换路由器”仿真了传统路由器网络,同时消除了经过多次路由“跳”所带来的性能限制。
在MPOA中,不论是否属于相同的子网,任何具有MPOA 功能的主机和边缘设备,都可以和另一台设备在ATM交换中建立直接(shortout)连接。
MPOA能辨识数据流,并将这些数据流直接映射到ATM交换虚电路上。
这种跨越ATM建立直接连接的技术有时被称为“直通”或“零”跳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