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分析.docx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分析.docx

《化学反应原理》第 I 卷(选择题共 41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 KMnO 4B. NaNO 2C.FeCl3D. HNO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 会增大B.在测定BaSO4沉淀的量前,先洗涤BaSO4沉淀,洗涤剂选择水或稀硫酸时的效果相同C.AgCl 悬浊液中加入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AgCl) > K sp(AgI) D.加水稀释酸溶液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3.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aO 2的水解产物是 Ca(OH) 2和 H2O2B.PCl3的水解产物是 HClO 和 PH3C. NaClO 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D. Mg 3 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4. t0HA 与一元碱 BOH 溶液。

C 时,水的离子积为 K ,该温度下混合可溶性一元酸w下列有关混合液的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 pH = 7B. c(A- ) > c(B +)C.c (OH - ) =D.c (H+ )- c(OH - ) = c(A- )- c(B+) 5.有关下列装置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 溶液的装置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长时间的观察到Fe(OH) 2沉淀的颜色C. Pt 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 O--+ 2H O + 4e= 4OH22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Pt 为负极, Fe 为正极6.已知胆矾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释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 (s)+5H 2O(l) ;△ H= +Q 2(Q2>0 ),则 Q1、 Q2的关系为()A. Q1 <Q 2B. Q1 >Q 2C. Q1 =Q 2D.无法确定7.分别取 pH=3 的两种一元酸HA 和 HB 溶液 10mL ,加入等量(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H2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V1和 V2,若 V1>V 2,下列说确的是()A.将原酸溶液都稀释到1L, pH 都增大到5B.在相同条件下,NaA 水溶液的碱性弱于NaB 水溶液的碱性C. HB 一定是强酸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8.已知 NaHSO 3溶液呈酸性、 NaHCO 3溶液呈碱性。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对于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①②B .②⑤C .③④D .④⑥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 w 随温度、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 .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 <0、△S >0C .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 )一定改变D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3.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崛起,中国电动汽车也随之获得迅猛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动汽车行驶时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动汽车充电时电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4.在反应C(s)+CO 2(g)=2CO(g)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C 粉碎 ④通CO 2气体 ⑤加入足量木炭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全部5.下列反应不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2高温C+CO 2COB .()22Ba OH 8H O ⋅与4NH Cl 的反应C .铝热反应D .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对可逆反应而言,非可逆反应无法计量化学反应速率B.在可逆反应中,正反应的反应速率是正值,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是负值C.在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D.化学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C.燃烧热是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D.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8.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在U型管的两端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通电一会儿的现象为()A.产生黄绿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B.产生无色气泡的电极一端溶液变红C.两端均变红D.两端均不变红9.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碎泡沫塑料B.环形玻璃棒C.硬纸板D.两个量筒10.某课题组以纳米Fe2O3作为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通过在室温条件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循环充放电,成功地实现了对磁性的可逆调控(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以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B.该电池不能重复使用C.Fe2O3电极在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2e-+O2-=Li2O11.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①中和10mL1mol/LCH3COOH溶液需要10mL1mol/LNaOH溶液②物质的量溶液相同时,完全相同的两块锌粒分别跟盐酸和醋酸反应,前者的速率快③0.01mol/L醋酸溶液的pH大于2④0.1mol/LCH3COONa溶液显碱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2.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恒压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A(g)+B(g),经一段时间后,甲、乙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均反应速度:甲<乙B.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甲>乙C.平衡时C的转化率:甲>乙D.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甲<乙二、填空题13.已知:(1)为了证明HF是弱酸,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52894 J /mol 。

解:mol J E E T T R E k k /528942ln )30812981(314.82ln )11(ln 2112=∴=-==-=,2.一气固催化反应R B A →+,若本征反应速率方程为:则该反应可能的反应机理为σR R σσR σB σA σB σσB A σσA S k +⇔+−→−+⇔+⇔+)此步为速率控制步骤 ( 2223.间歇釜反应器中进行如下反应:P A → (1) -r A1=k 1C A a1S A → (2) -r A2=k 2C A a2在C A0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降低反应温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活化能E1与E2的相对大小为 E1<E2 ;在温度和反应时间保持不变下,增高反应浓度,釜液中C P /C S 增大,表明反应级数al 、a2的相对大小为 al>a2 。

A .al>a2B .al<a2C .活化能El<E2D .活化能El>E2 4.从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测定中,求得无因次方差98.02=θσ,反应器可视为 全混流反应器 又若求得无因次方差02.02=θσ,则反应器可视为 活塞流反应器 。

5.有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为二级不可逆反应A →P ,若大釜在先,小釜在后,出口转化率为x A1,小釜在先、大釜在后,则出口转化率为x A2,两种情况下,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均相同,比较x A1和x A2的相对大小为 x A1<x A2 。

6.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分别进行一级和二级不可逆气固催化反应,试比较a 、b 两处的η值大小(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并说明理由。

(1)一级放热反应,绝热操作;ηa >ηb(2)二级反应,等温操作。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选修四_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一(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 .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B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 .Ba(OH)2·8H 2O 晶体和NH 4Cl 晶体混合D .碳酸钙的分解2.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ΔH =-12.1 kJ·mol -1;HCl(aq)与NaOH(aq)反应的ΔH =-55.6 kJ·mol -1。

则HCN 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 等于( ) A .-67.7 kJ·mol -1 B .-43.5 kJ·mol -1 C .+43.5 kJ·mol -1 D .+67.7 kJ·mol -13.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 ) A. 2H 2(g)+O 2(g)=2H 2O(l);△H 1;2H 2(g)+O 2(g)=2H 2O(g);△H 2 B.S(g)+O 2(g)=SO 2(g);△H 1; S(s)+O 2(g)=SO 2(g);△H 2 C.C(s)+1/2O 2(g)=CO(g);△H 1; C(s)+O 2(g)=CO 2(g);△H 2D.H 2(g)+Cl 2(g)=2HCl(g);△H 1; 1/2H 2(g)+1/2Cl 2(g)=HCl(g);△H 2。

4、下列关于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能加快吸热反应的速率,减慢放热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不能加快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压强的改变只有通过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D 、若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了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就一定能引起化学平衡放热移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焓变是指1mol 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 、当反应放热时△H >0,当反应吸热时△H <0C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能量大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热△H 为负值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 、在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H= -57.3kJ/mol ,若将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C 、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90kJ/mol 可知,石墨没有金刚石稳定D 、在101kPa 时,2g 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 2(g)+O 2(g)=2H 2O(l) △H= -285.8kJ/mol 7.将4 mol A 气体和2mol 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 A (g ) +B (g ) 2C (g ),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B .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 -1·s -1 C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D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3 mol·L -1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等)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污染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计算PM2.5待测试样的pH =。

(2)NOx 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 N2(g)+O2(g)2NO(g)△H=。

②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 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③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该设想能否实现?。

你的依据是。

(3)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③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

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i(OH)2+M NiO(OH)+MH,电池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充电完成时,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4(2)+183 kJ·mol-1 2NO+2CO2CO2+N2不能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3)SO2+I2+2H2O=SO42-+2I-+4H+ HI分解为可逆反应,及时分离出产物H2,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MH+OH--e-=H2O+M 4O2+4e-+2H2O=4OH-【解析】(1)给出的阳离子电荷总数为3×10-5mol•L-1,阴离子电荷总数为13×10-5mol•L-1,故溶液为酸性含有c(H+)=13×10-5-3×10-5=10-4, pH为4;(2)①△H=2×(-630)+945+498=183 kJ·mol-1;③该反应的△S<0,所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分离出产物可逆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③放电是逆向反应,MH失去电子生成M,氧气在阴极得到电子,从而消耗掉氧气。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反应原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 (12分)丙烷在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作为能源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已知:①2C 3H 8(g) +7O 2(g) =" 6CO(g)" + 8H 2O(l) △H 1= -2741.8kJ/mol ②2CO(g) + O 2(g) = 2CO 2(g) △H 2= -566kJ/mol(1)反应C 3H 8(g) +5O 2(g) = 3CO 2(g) +4H 2O(l)的△H =(2)现有1mol C 3H 8在不足量的氧气里燃烧,生成1mol CO 和2mol CO 2以及气态水,将所有的产物通入一个固定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 + H 2O(g) CO 2(g) + H 2(g)△H 1=" +" 41.2kJ/mol5min 后体系达到平衡,经测定,H 2为0.8mol ,则v (H 2)= ,此过程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1)中的反应可以设计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丙烷气体;燃料电池内部是熔融的掺杂着氧化钇(Y 2O 3)的氧化锆(ZrO 2)晶体,在其内部可以传导O 2—。

在电池内部O 2—由____极移向____极(填“正”或“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4)用上述燃料电池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Mg (NO 3)2和NaCl 的混合溶液。

电解开始后阴极的现象为____ 。

【答案】(1)-2219.9kJ/mol(2分) (2)0.16mol/L•min -1 (2分), 32.96kJ(2分) (3)正(1分),负(1分), C 3H 8 + 10O 2- -20e- =3CO 2 +4H 2O(2分) (4)有无色气体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

(2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3)÷2,即得到C 3H 8(g) +5O 2(g) = 3CO 2(g) +4H 2O(l),所以反应热是△H =(-2741.8kJ/mol-566kJ/mol×3)÷2=-2219.9kJ/mol 。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_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_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原理_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0.010 mol·L-1的一元弱碱 (【图片】= 1.0 ×10-8) 溶液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的 pH 值为参考答案:8.852.根据室温下各置换反应的平衡常数,其中置换反应最完全的是参考答案:Mg(s) + Cu2+(aq) → Cu(s) + Mg2+(aq) K = 6×10963.可逆反应2NO(g) → N2(g) + O2(g),DrHm=-180kJ·mol-1。

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升高温度K增大4.在 21.8℃时,反应 NH4HS (s)【图片】NH3(g) + H2S (g) 的标准平衡常数 K= 0.070,平衡混合气体总压是参考答案:53 kPa5.已知298K时,Kθsp(SrF2)=2.5´10-9,则此温度下,SrF2饱和溶液中,c(F-)为参考答案:1.7´10-3mol·L-16.对难溶电解质AmBn来说,下列标准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Kθsp=[c(An+)/cθ]m·[c(Bm-)/cθ]n7.将PbI2固体溶于水得到饱和溶液,c(Pb2+)=1.2´10-3mol·L-1,则PbI2的Kθsp为参考答案:6.9´10-98.在反应【图片】+ 【图片】→ 【图片】中,【图片】为参考答案:Lewis酸9.反应A + B → 3D 的 Ea( 正 ) = m kJ·mol-1,Ea( 逆 ) = n kJ·mol-1,则反应的△rHm=参考答案:(m-n) kJ·mol-110.CO2的饱和溶液中,其各物种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参考答案:H2CO3 > H+ > HCO3- > CO32-11.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其pH值基本不变。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题可能用到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 1 C 12 O 16 Na 23Zn 65 Cu 64 Ag 108 N 14 S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饮用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 D.蔗糖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的各自总能量4. 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2(g)+I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5. 氨水中有下列平衡 NH3·H2O NH4++OH—,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A.加NaOH B.加HCl C.加NH4Cl D.加同浓度的氨水6.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CO2B.NaOH溶液C.NH3·H2O D.HCl7. 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A. 酸碱指示剂B. pH计C. 精密pH试纸D. 广泛pH 试纸8. 下列盐:① FeCl3② CH3COONa ③ NaCl,其水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②>③9. N2(g)+3H2(g)2NH3(g)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mol/(L·min)C.0.6mol/(L·min) D.0.4mol/(L·min)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B.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11.常温下c(H+)最小的是()A.pH=0的溶液 B.0.04 mol·L-1 H2SO4密封线(不答题)班级密密姓名学号试场封封C.0.5 mol·L-1 HCl D.0.05 mol·L-1的HNO3 12.下列各式中,属于电离方程式的是()A.HCO3- + H2O H2CO3+ OH- B.HCO3- +OH-=H2O + CO32-C.NH3+ H+=NH4+ D.NH3·H2O NH4+ + OH-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强C.易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D.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是不可逆的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B.升高温度可以抑制盐类的水解C.正盐水溶液pH均为7 D.硫酸钠水溶液pH小于715.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pH()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16.25℃时,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A.1×10-7mol·L-1B.1×10-12mol·L-1.C.1×10-2mol·L-1D.1×10-14mol·L-1.17.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 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 mL3 mol·L-1盐酸②改用30 mL6 mol·L-1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如下:PbO2 + Pb + 2H2SO4=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PbO2是电池的负极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42-– 2e – = PbSO4↓C.PbO2得电子,被氧化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19.在25℃ 101kPa下,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2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H2OH(l)+3O2(g)=2CO2(g) + 3H2O(l) △H =+1367kJ/molB.2CH3CH2OH(l)+6O2(g) =4CO2(g)+ 6H2O(l) △H =-2734kJ/molC.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 △H =-1367kJ/molD.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 △H =+2734kJ/mol20.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少量的CO2,若有1%的NaOH转变为Na2CO3,以此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盐酸浓度的测定结果会()A.偏低1% B.偏高1% C.无影响D.偏高0.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a、 b 两处的η
值大小( a 处靠近反应器的进口, b 处靠近反应器的出口) ,并说明理由。
(1)一级放热反应,绝热操作;η a>η b (2)二级反应,等温操作。η a<η b
三、问答题 (每题 6 分,共 12 分)
2 0.5
rP k1C AC B
rQ
k
2C
0.5 A
C
2 B
1. 液相复合反应 , 若为使目的产物 P 的选择性高,应选择:
(1) 当颗粒直径为 0.1mm时,内扩散影响是否已消除?
(2) 欲保持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为 0.8 ,则颗粒直径应不大于多少?
(1)
d P kP 0.01 5 0.00833 1
6 DeA 6 0.2
3
1
11
1
(2)
0.8
tanh 3 3
试差,得 =0.68
dP kP 6 DeA
dP 5 6 0.2
A. 4.5 B. 5.6 C
.3.5 D . 4.0
6.固体催化剂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反应组分的气体分子主要
发生 ( C) 。
A .物理吸附 B .化学反应 C .化学吸附 D .质量传递
7.包括粒内微孔体积在内的全颗粒密度称之为
( B)
A.堆 ( 积 ) 密度 B .颗粒密度 C .真密度 D .平均密度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

11、全混流反应器中有 ___B__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
A. 1
B. 2
C. 3
D. 4
12、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η小于 1.0 时,且随着 A 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和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2.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 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A.0.1 sB.2.5 sC.5 sD.10 s3.反应2A(g)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减小,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4.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ΔH=-905.9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905.9 kJB.平衡时v正(O2)=v逆(NO)C.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5.已知反应:2CH3COCH3(l)CH3COCH2COH(CH3)2(l)。

取等量CH3COCH3,分别在0 ℃和20 ℃下,测得其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代表0 ℃下CH3COCH3的Y-t曲线B.反应进行到20 min末,CH3COCH3的>1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D.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16.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以油类为溶剂的防锈漆称为油基防锈漆,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KMnO4 B.NaNO2 C.FeCl3 D.HNO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 pH 会增大B.在测定BaSO4沉淀的量前,先洗涤BaSO4沉淀,洗涤剂选择水或稀硫酸时的效果相同C.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 K sp(AgCl) > K sp(AgI) D.加水稀释酸溶液时,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3.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PH3C.NaClO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 D.Mg3N2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4.t 0 C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混合可溶性一元酸HA与一元碱BOH溶液。

下列有关混合液的关系式中,可确认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 = 7 B.c(A-) > c(B+) C.c (OH-) = D.c(H+)-c(OH-) = c(A-)-c(B+) 5.有关下列装置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长时间的观察到Fe(OH)2沉淀的颜色C.Pt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O2+2H2O +4e-=4OH-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Pt为负极,Fe为正极6.已知胆矾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释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Q2>0),则Q1、Q2的关系为()A.Q1 <Q2 B.Q1 >Q2 C.Q1 =Q2 D.无法确定7.分别取pH=3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溶液10mL,加入等量(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收集H2的体积在相同状况下分别为V1和V2,若V1>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原酸溶液都稀释到1L,pH都增大到5B.在相同条件下,NaA水溶液的碱性弱于NaB水溶液的碱性C.HB一定是强酸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H2的速率相同8.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化学(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复习题一(含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化学(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复习题一(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试题(选修3化学反应原理)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卷I和试卷II两部分,试卷I为选择题,共54分。

试卷II为非选择题,共4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0年电动汽车将推向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逐步取代燃油汽车。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发电动汽车是为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B.推广电动汽车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C.电动汽车中电池作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燃油汽车中不存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转换2.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 =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一定条件下,使N2和H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0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N A的说法正确的是A.84gNaHCO3固体中含HCO3-小于N AB.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小于0.5 N A7 pH 14 0 10 20 30 40V (NaOH)/mLD .pH 等于1的H 2SO 4溶液中含H +数目为0.1N A5. 铁钉与碳棒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0.1mol ·L -1的NaCl 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碳棒上放出氯气B.碳棒附近产生OH —C.碳棒上放出氧气D.铁钉被还原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 2的溶液中:Na +、Fe 3+、SO 42-、NO 3-B .c (OH -)=1×10-3mol/L 的溶液中:K +.SO 42-.Cl -.CO 32-C .能使pH 试纸变深红色的溶液中:S 2-.SO 32-.Na +.SO 42-D .由水电离出的c (OH -)=1×10-13mol/L 的溶液中:Fe 2+.NH 4+.ClO -.Cl -7.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H =+131.3kJ/mol 和H(g)+H(g) = H 2(g) ;∆H = -435.7KJ/mol 表示A .氢原子的能量比氢分子的能量低B .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氢原子结合生成1个氢分子,且放出435.7KJ 的能量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D. 固态碳和液态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收131.3kJ 能量8.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 3+ +Fe = 3Fe 2+ ,可以实现上述反应的原电 正 极 负 极 电解质溶液A C Cu Fe 2(SO 4)3B Ag Fe FeCl 3C Fe Fe FeCl 3D Fe Zn Fe 2(SO 4)39.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碳酸钠的水解方程式: 2H 2O +CO 32-H 2CO 3+2OH - B .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NaHCO 3Na + + H + + CO 32-C .用盐酸溶解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2H + +CaCO 3 = H 2O +Ca 2++CO 2↑D .硫酸氢钠中和氢氧化钡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10.某同学进行中和滴定实验,绘制如右下图所示的曲线。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aCO 3(s)= CaO(s)+ 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出v0B. NH 3(g) + HCl(g)) = NH4CIG)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A H v0C. N2(g)+ 3H2(g) =^2NH3(g)A H v 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B. 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 向0.1 mol •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D. 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A. S(s,单斜)+ O2(g)===SO2(g)A H = + 297.16 kJ molB . S(s,正交)===S(s,单斜)A H = - 0.33 kJ • mol1C . S(s,正交)+ O2(g)===SO 2(g) A H = - 296.83 kJD .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mol1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 4(g)+ H2O© CO(g))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10 min 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B . 0 〜5 min 内,v(H2)= 0.1 mol • (L • min-1C •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D . 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5. CH 4-CO 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 2(g) = 2CO(g) + 2H 2(g)。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_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试题_化学反应原理试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A.铁与硫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2.铜锌原电池(如右下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Zn + 2e-=Zn2+B.电池总反应为Zn+Cu2+ =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D.盐桥中,Cl-- 移向CuSO4溶液3.某同学为了使反应2HCl+2Ag====2AgCl+H2↑能进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4.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A.2SO 2(g)+O2(g)2SO3(g) ΔH<0B.4NH 3(g)+5O2(g)4NO(g)+6H2O(g)ΔH<0C.H 2(g)+I2(g)2HI(g) ΔH>0D.2A(g)+B(g)2C(g) ΔH>06. 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NH3·H2O NH4++OH-B.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C.Na2S溶液显碱性:S2-+2H2O H2S+2OH-D.FeCl3溶液显酸性:Fe3++3H2O Fe(OH)3+3H+7.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ΔH<0。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m+n=p+q,则往含有a 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反应物、生成物总物质的量一定改变8. 已知:N2(g)+3H2(g) 2NH3(g) △H=-92.2kJ/mol。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化学反应工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XXX 大学 化学反应工程 试题B (开)卷(答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A→P(1)和A→R(2)两个反应,当降低A 的浓度后,发现反应生成P 的量显著降低,而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A .反应(1)对A 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B .反应(1) 对A 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2)C .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D .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2.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2θσ为( )A . 1.0 B. 0.25 C .0.50 D .03.对一平行—连串反应R A Q P A −→−−→−−→−)3()2()1(,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 2<E 1<E 3,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最大,则最佳操作温度序列为( )。

A .先高后低 B.先低后高 C .高温操作 D .低温操作4.两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则第一釜的反应速率-r A1与第二釜的反应速率-r A2之间的关系为( )。

两釜反应温度相同。

A .-r A1 > -r A2B .-r A1 = -r A2C .-r A1 < -r A2 D.不能确定何者为大5. 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1.0=r a uL D ,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参数N 为( )。

A . 4.5 B. 5.6 C .3.5 D .4.06.固体催化剂之所以能起催化作用,是由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与反应组分的气体分子主要发生( )。

A .物理吸附B .化学反应C .化学吸附D .质量传递7.包括粒内微孔体积在内的全颗粒密度称之为( )A .堆(积)密度B .颗粒密度C .真密度D .平均密度8.在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内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是一种( )。

A .平推流反应器 B. 轴向流反应器 C. 全混流反应器 D. 多釜串联反应器9.某液相反应,其反应式可写成A+C R+C 这种反应称为( )A .均相催化反应B .自催化反应C .链锁反应 D.可逆反应10.高径比不大的气液连续鼓泡搅拌釜,对于其中的气相和液相的流动常可近似看成( )A .气、液均为平推流B .气、液均为全混流C .气相平推流、液相全混流D .气相全混流、液相平推流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1.一不可逆反应,当反应温度从25℃升高到35℃时,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则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O2(g)===SO2(g)ΔH=+297.16 kJ·mol-1B.S(s,正交)===S(s,单斜)ΔH=-0.33 kJ·mol-1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B.0~5 min内,v(H2)=0.1 mol·(L·min)-1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5.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 CO2(g) = 2CO(g) + 2H2(g) 。

已知:①C(s)+2H2(g)=CH4(g) ΔH=-75 kJ·mol−1②C(s)+O2(g)=CO2(g) ΔH=-394 kJ·mol−1③C(s)+ 1/2O2(g)=CO(g) ΔH=-111 kJ·mol−1则该催化重整反应的ΔH等于A.-580 kJ·mol−1 B.247 kJ·mol−1 C.208 kJ·mol−1 D.-430kJ·mol−16.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t1=15s, A 的浓度变化表示 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9mol·L-1·s-1B.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放出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 B(g)+2C(g) ΔH=-50a kJ·mol-1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D.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且A 的转化率为60%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数目,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6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3.5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④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⑤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⑥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A.①②⑤B.②④ C.②⑤ D.③⑥8.可逆反应:L(s)+aG(g)bR(g) ΔH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ΔH<0B. 增加L的物质的量,可提高G的转化率C. 升高温度,G的转化率减小D. a<b9. 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 ( )A. x为弱酸,V x<V yB. x为强酸,V x>V yC. y为弱酸,V x<V yD. y为强酸,V x>V y10.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A(g)+y B(g) z C(g),图1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 图2A. 200 ℃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B. 由图2可知反应x A(g)+y C(g)的ΔH>0,且a=1C. 若在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此时v正>v逆D. 200 ℃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小于0.511.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心理平衡才能把化学平衡的题做好。

已知COCl2(g)(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2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扩大容积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③⑤⑥1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于C2H4(g)+H2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 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 p=3/pB. 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

若此时A、B和C 均增加1 mol,平衡正向移动C. 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 mol,若此时再充入3 mol N2,则平衡正向移动D. 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13. 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 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 2mol X和2mol Y,起始时V A=V B=aL。

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Y2Z+W;(四物质均为气体)。

达到平衡时V A=1.2a L,试回答:①A中X的转化率αA=②A、B中X的转化率αA______αB(填“>、=、<”)。

③打开阀门,一段时间后又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的气体体积不计)① 40%②>③ 2.6a14. SO2经过净化后与空气混合进行催化氧化后制取硫酸或者硫酸铵,其中SO2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为2SO2(g)+O 2(g)2SO3(g)。

若在T1℃、0.1 MPa条件下,往一密闭容器通入SO2和O2[其中n(SO)∶n(O2)=2∶1],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与反应时2间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图中A点时,SO2的转化率为。

③计算SO2催化氧化反应在图中B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 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若在T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压强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则T1 (填“>”、“<”或“=”)T2;其中C点的正反应速率v C(正)与A点的逆反应速率v A(逆)的大小关系为v C(正) (填“>”、“<”或“=”)v A(逆)。

①②45%③24 300 (MPa)-1 ④<>15.计算下列溶液的pH(常温条件下)(已知lg2=0.3):(1)pH=2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__________。

(2)0.1 mol·L-1 NH3·H2O溶液(NH3·H2O的电离度为α=1%) 。

(3)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4)常温下,将pH=5的盐酸与pH=9的NaOH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

(3)2.3 (6)11(8)9.7(9)616. 亲水型功能高分子M和香料N可由如下图所示途径合成(部分产物略去)。

已知:①A是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②有机物分子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有两个羟基时不稳定,会自动脱水。

③R 1CHO + R 2CH 2CHO 稀碱 R 1CH CHCHO R 2+H 2O请回答下列问题:(1) E 的化学名称为 ,C 的结构简式为 。

(2) M 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A 生成B 的反应类型为 。

(3) 写出F→G 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 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计G 本身)。

①苯环上有四种不同的氢②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③遇氯化铁溶液会显色④分子中只存在一个环(5) 仿照题中的合成线路图,以乙醇为起始物,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聚 -2- 丁烯醛的线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