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全

微生物实验全
微生物实验全

微生物学实验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研究所

一.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的单染色

二.革兰氏染色法

三.细菌的芽孢染色法

四.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定微生物显微镜

直接计数法

五.培养基的配制及干、湿热灭菌法

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七.微生物培养特征的观察

八.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

九.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十.糖发酵试验

十一. IMViC试验

十二.实验综合技能测试

目录

微生物学实验卡

注意事项:1.本实验课选用统编教材15个实验内容,学时共计36学时。

2.本卡为便于学生预习,搞好平时考核而设计,所以学生必须妥善保存,学期结束交回,以作实验平时的考核参考。

3.学生每次上课时必须随身携带本卡,试验每次结束后,老师签字后方能离开

微生物学实验课考核卡

级班20年月日

显微镜的使用

细菌的单染色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对细菌进行进行涂片

染色的技术

3.学习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1.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1. 物镜转换器

2. 接物镜

3.游标卡尺

4.载物台

5.聚光器

6. 彩虹光阑

7.光源

8. 镜座

9. 电源开关10. 光源滑动变阻器11. 粗调螺旋12. 微调螺旋13. 镜臂14.镜筒15.目镜16.标本移动螺旋

2.油镜的使用

油镜,即油浸接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

加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香柏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单染色法

是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以显示其形态,不能辨别细菌细胞的构造,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使其着色。

当在中性、弱碱性、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

三、材料仪器

1.仪器:显微镜、酒精灯等

2.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

四联球菌

染色剂:齐氏石碳酸复红染液

碱性美兰染液

四、内容及方法

(一)、显微镜的使用(主要是油镜)

1.用前检查:

零件是否齐全,镜头是否清洁。

2.调节光亮度

3.低倍镜观察:粗调、细调

4.依次再进行中倍、高倍观察

5.油镜观察:高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

后,提升聚光镜,在标本中央滴一滴

香柏油,使油镜镜头浸入香柏油中,

细调至看清物象为止。

6.换片:另换新片,必须从第三条开始

操作。

7.用后复原:观察完毕,上悬镜筒,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

用擦镜纸沾取少量洗液(无水乙醇∶

无水乙醚=7∶3)擦去残留的

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洗液,

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显微镜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2.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

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3.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

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

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

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4.观察时,两眼睁开,养成两眼能够

轮换观察的习惯,以免眼睛疲劳,

并且能够在左眼观察时,右眼注视

绘图。

5.拿显微镜时,一定要右手拿镜臂,左

手托镜座,不可单手拿,更不可倾

斜拿。

6.显微镜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镜

片滋生霉菌而腐蚀镜片。

(二)、单染色的方法:

染色的流程图: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水洗晾干镜检

1.先将载玻片洗净,擦干。

2.涂片: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法取大肠杆菌涂片,做成浓菌液,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3.晾干: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4.固定: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5.染色:将固定过的涂片放在废液缸上的

搁架上,加复红染色1-2min。

6.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染色液。

7.干燥:将洗过的涂片放在空气中晾干或用吸水纸吸干。

8.镜检:先低倍观察,再高倍观察,并找出适当的视野后,将高倍镜转出,在涂片上加香柏油一滴,将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仔细调焦观察细菌的形态。

1.涂片不可太厚

2.固定时不能在火上烤的时间太长,否则菌体收缩变形

3.染色后必须晾干后才能用油镜镜检

染色中注意事项:

五、示教:

1.油镜的使用

2.无菌操作

3.涂片染色

六、实验结果:

绘制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

七、思考题:

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滴加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2.试列表比较低背景、高倍镜及油镜各方面的差异。为什么在使用高倍镜及油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粗调节器的误操作?

3.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

革兰氏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

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2、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Gram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复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仪器:显微镜、酒精灯等

2.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染色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碘液、

番红、95%乙醇

四、内容与方法

1.涂片

2.晾干

3.固定

4.结晶紫染色:将玻片置于废液缸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细菌涂面)的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水小心地冲洗。

5.媒染:碘液,媒染1min;水洗:用水洗

去碘液。

6.脱色:将玻片倾斜,连续滴加95%乙醇脱

色10s至流出液无色,立即水洗。

7.复染:滴加番红复染1min;

8.水洗:用水洗去涂片上的番红染色液。

9.晾干:将染好的涂片用吸水纸吸干。

10.镜检:镜检时先用低倍,再用高倍,最

后用油镜观察,并判断菌体的革兰氏染

色反应性。

革兰氏染色流程图

涂片结晶紫染色

碘液媒染水洗酒精脱色

水洗番红染色水洗晾干

镜检

1分钟

1分钟

10秒

1分钟

水洗

注意事项:

1.革兰氏染色成败的关键是酒精脱色。如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染成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会被染成革兰氏阳性菌。

2.菌龄也有影响。若菌龄太老,由于菌体死亡

或自溶常使革兰氏阳性菌转呈阴性反应。

3.不要涂片太厚,会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

五、实验结果:

紫色菌:革兰氏阳性菌

红色菌:革兰氏阴性菌

六、思考题

1.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2.现有一株细菌宽度明显大于大肠杆菌的粗壮杆菌,请你鉴定其革兰氏染色反应,你怎么运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株进行涂片染色,以证明你的染色结果正确。

实验三

细菌芽孢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并掌握芽孢染色法

2.了解芽孢杆菌的形态特征,注意观察芽孢的形态、大小、着生位置

二、实验原理:

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不仅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孢内,进入菌体的染料经水洗后被脱色,当用对比度大的复染色剂染色后,芽孢仍保留初染剂的颜色,是芽孢和菌体更易区分。

三、材料仪器:

1.仪器:

显微镜、试管、电炉等

2.实验材料: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膨大芽孢杆菌、

巨大芽孢杆菌

四、内容及方法:

1.制备菌悬液:加1-2滴无菌水于小试管内,用接种环挑取2-3环菌苔于试管内,搅拌均匀,制成浓的菌悬液。

2.染色:加苯酚品红染液10滴于小试管内,并使其与菌液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置于沸水浴的烧杯中,加热染色5-8分钟。

3.涂片固定:用接种环挑取试管底部菌液数环于洁净载玻片上,涂成薄膜,然后将涂片通过火焰3次温热固定。

4.脱色:95%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水无红色为止。

5.水洗

6.复染:用黑色素染色1-2分钟

7.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

芽孢结果绘图

芽孢菌形态

六、思考题

在芽孢染色中,若因一时疏忽玻片上的染液被烘干,此时能否立刻补加染液?为什么?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一、目的要求

1.学习自制水浸片法观察酵母菌

2.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3.学习并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4.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单纯的水制成水浸

片观察,也可以用染色液制成水

浸片观察。

2.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

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

法和平板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

血球计数板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

一种是25×16: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

另一种是16×25: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每毫升菌液中的菌数

= ——×25(16)×10×1000×B

A:5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

B:稀释倍数

A

5

三、实验材料

1.菌种:啤酒酵母

2.染色液:0.1%吕氏碱性美蓝

3.器材:载玻片,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吸水纸、计数器、滴管、擦镜纸。(一).酵母菌个体形态观察

用美兰浸片法观察啤酒酵母个体形态及死活细胞区别

四、内容及方法

1、在载玻片上各滴加一滴染色液和酵母菌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且不要再移动盖玻片)

2、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3、染色半小时后,再观察一下死细胞数是否增加。

4、染色一小时后,再观察一下死细胞数是否增加。

(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镜检计数室,熟悉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对稀释5倍的啤酒酵母悬液进行计数

3.注意:

(1)血球计数板必须洗干净,勿刷

(2)注意勿损坏计数器

计数原则:

1、稀释浓度要合适,每个小方格5-10个

酵母菌

2、压线的酵母菌,一般计上和右

3、对于出芽的菌体,如果芽体超过母体的

一半,算2个菌

五、实验结果

1.酵母个体形态,芽体(绘图)

2.计算死活细胞的比率,说明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死活细胞数的影响

3.计数结果

酵母个体形态

将计数结果填入下表中:

六、思考题

1.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的细菌?

2.某单位要求知道一种干酵母粉中的活菌存活率,请设计1-2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实验五

培养基配制

及干、湿热灭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

制方法

2.了解并掌握干、湿热灭菌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不同微生物选用不同培养基,但是,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中,一般应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等。

按照配制培养基的营养物质来源可分为:

⑴天然培养基:利用天然的有机物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⑵半合成培养基:既有天然物质又含化学试剂的培养基称半合成培养基。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⑶合成培养基:采用多种化学试剂配制的,各种成分及其用量都确切知道的培养基。如高氏一号培养基。

根据培养基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可分为:

⑴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

⑵固体培养基:外观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⑶半固体培养基:将各种营养成份按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后,加入适量固化剂,处于半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分类

(二)干、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材料仪器

1.药品: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可溶性淀粉、K2HPO4、KH2PO4 、蒸馏水、琼脂、1mol氢氧化钠、花生油、葡萄糖、溴甲酚紫、中性红、乙醇

2.器材:天平、药匙、瓷缸、玻璃棒、电炉、PH试纸、试管、三角瓶、移液管、牛皮纸、棉花、线绳、高压锅。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称量

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成份放于烧杯中。

2.溶解

向上述烧杯中加入所需要的水量,搅拌,加热使其溶解。如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在琼脂的熔化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完全熔化后,补足所失水分。

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称量---溶解----调节pH值----过滤----分装及包扎----灭菌----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

3.调节pH值

用玻璃棒沾少许液体,测量PH值。用氢氧化钠调节PH。

4.过滤

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一般无特殊要求可省去。

5.分装及包扎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用分装漏斗)或三角瓶内,管(瓶)口塞上棉塞。最后用牛皮纸将棉塞部分包好。

6.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 ℃灭菌20分钟。

7.灭菌后试管摆放斜面。

加水至外筒内,被灭菌物品放入内筒。盖上灭菌器盖,拧紧螺旋使之密闭。通电加热,同时打开排气阀门,排净其中冷空气。

待冷空气全部排出后(即水蒸气从排气阀中连续排出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待压力表渐渐升至所需压力时(一般是101.53kPa,即15磅/英寸2,温度为121.3℃),开始计时,维持15-30min。灭菌时间到达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零时,慢慢打开排气阀,排除余气,开盖取物。切不可在压力尚未降低为零时突然打开排气阀门,以免灭菌器中液体喷出。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方法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示意图

作业:

1. 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2.你配制的高氏一号培养基有沉淀产生吗?说明产生或未产生的原因。

3.高压蒸气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待压力降低为“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

实验六—实验八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培养特征的观察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原理

2.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种常用的分离纯化接种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

3.了解不同的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呈混杂状态存在,要获得所需菌种,必须从中进行分离。在保藏菌种时不慎污染时也需予以分离。

分离纯化方法很多,基本原理相似,即将待分离样品进行一定的稀释,并使微生物的细胞(或孢子)尽量以分散状态存在,然后使其长成一个个纯种单菌落。上述工作又离不开接种,即将一种微生物移接到另一灭菌培养基上的过程。

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

(1)简易单细胞挑取法

(2)平板分离法

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单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的集合体。因此可通过挑取单菌落而获得一种纯培养。获取单个菌落的方法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等技术完成。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它所含微生物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是极其丰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是发掘微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许多有价值的菌株。

(二)微生物培养特征的观察

1、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后所表现的群体形态特征。

2、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培养特征,这些特征一般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来进行检测。

3、固体培养基又分为平板和斜面两种。不同来源的样品接种于平板培养基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2d内会形成菌落。

4、每一种细菌所形成的菌落有它自己的特点,如菌落的大小,表面干燥或湿润、隆起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

5、可通过平板培养来检测不同的材料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

(三)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三.材料仪器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土豆培养基、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移液管、三角瓶、无菌水、接种环、酒精灯、土壤悬液、无菌培养皿、涂棒、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采集土样,制备土壤悬液:1g土稀释到10-7;

倒平板→划线→培养→挑单菌落→接种移植→保存

2.倒平板:

右手持盛培养基的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倒人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

3.涂布分离

将0.1m菌悬液小心的滴在平板培养基表面位置。右手拿无菌涂棒平放在平板培养基表面上,将菌悬液先沿一条直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之分布均匀然后改变方向沿另一垂直线来回推动,平板内边沿处可改变方向用涂棒再涂布几次。

培养后可观察有无孤立菌落生长,每一孤立菌落即为一纯种细菌。一般病原菌的菌落数少于杂菌,故在分离培养时,应力求出现较多的孤立菌落,以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4.恒温培养箱培养

土豆培养基板于24 ℃倒置培养24天,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土豆培养基、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于37 ℃倒置培养24小时后观察

5.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

6.计算同一稀释度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菌落形成单位(cfu)=

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平均菌落数×

稀释倍数×5

作业

1.在三种不同的平板上你分离得到哪些类群的微生物?简述它们的菌落特征。

2.如何确定平板上某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试验的主要步骤。

3.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许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生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请写出简明的实验方案。

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

实验九

1、了解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

解能力。

2、了解不同微生物有不同的酶系统。

3、掌握微生物大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大分子试验在微生物鉴别中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不同的细菌分解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能力不同,所能发酵的类型和最终产物也不一样。不同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同也说明了它们有不同的合成能力。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它们是有不同的酶系统。

细菌的生化反应的多样性也被人们作为细菌的鉴定和分类方法来利用。

三.实验器材

菌种:学生从土壤中分离的菌株

材料:油脂培养基,淀粉培养基,无菌平皿、接种环、卢戈氏碘液(Lugol's iodine solution)等。

四.实验步骤

1.油脂水解试验

(1)将溶化的油脂培养基冷至45℃左右时,充分

振荡,使油脂均匀分布,用无菌操作倒入平

皿中,待凝。

(2)接种从土壤中分离的菌株

(3)将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4)取出平板,观察平板底层长菌的地方,如出

现红色斑点,说明脂肪被水解,为阳性反应。

2.淀粉水解试验

(1)将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至45℃左右,以无菌操作制

成平板。

(2)接种从土壤中分离的菌株

(3)将上述已接种的平板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4)将已培养24小时的平皿取出,打开皿盖,加少量卢戈

氏碘液于平板上,轻轻旋转平皿,使碘液均匀铺满整

个平板。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

水解,为阳性。透明圈的大小可初步判断该菌水解能

力的强弱,即产生胞外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五.实验结果

将结果填入课本上的表格里。“+”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实验十

糖发酵试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

作用。

2. 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糖发酵试验是最常用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并产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甲烷、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

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断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溴甲酚紫[pH5.2(黄色)-6.8

(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的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二.基本原理

三.实验器材

菌株: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材料:盛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内装

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试管架,接种

环等。

四.实验步骤

1、编号用记号笔在各试管上分别标明发酵培

养基名称和所接种的菌名。

2、接种:取盛有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试管3

支,按编号1支接种大肠杆菌,另1支接种

产气肠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3、将上述已接种的葡萄糖发酵试管和对照管

置37℃温室中培养24小时。

4、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

将实验结果填入课本上的表格。“”表示产酸产气;“+”表示产酸不产气;“-”表示不产酸不产气。

实验十一

吲哚试验

甲基红试验

伏-普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IMViC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IMVIC在肠道菌群鉴定中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

1、甲基红试验(M.R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志贺氏菌、产气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多种有机酸,导致培养基PH值下降。当降至4.5以下时,甲基红呈红色,即为阳性反应;当PH高于4.5时则呈黄色,即为阴性反应。根据此现象可进行菌种鉴定。

2、吲哚试验

有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就会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

大肠杆菌吲哚反应阳性,产气肠杆菌阴性。

3、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三.材料仪器

1.活材料: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

2.培养基

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蛋白胨水培养基

3.试剂

甲基红试剂、吲哚试剂、V.P.试剂。

4.器材

接种环、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1. 试管标记:M.R.、吲哚、V.P.培养液试管各一支,标记上所要接种的菌种。

2. 接种:以无菌操作分别接种少量菌苔至以上各相应试管中。

3.培养:置37℃恒温箱中培养,在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

M.R.试验结果观察

于M.R.培养液中,各加入2~3滴甲基红指示剂,注意沿管壁加入,仔细观察培养液上层,若培养液上层变成红色,即为阳性反应;若仍呈黄色,则为阴性反应,分别用“+”或“-”表示。

吲哚试验结果观察

取吲哚试管,加入10滴乙醚,摇动数次,静置5-10分钟,待乙醚上升后,沿管壁徐徐加入2滴吲哚试剂,等量V.P.试剂,摇匀,以使空气中的氧溶入,在乙醚和培养物之间产生红色环状物为阳性反应,,记录为吲哚试验阳性结果(用“+”表示);

若无红色环状物出现者记录为吲哚试验阴性结果(用“-”表示)。

V.P.试验结果观察

取V.P.试管,加入等量V.P.试剂,摇匀,以使空气中的氧溶入,静置于37℃恒温箱中保温15~30min后,若培养液呈红色,记录为V.P.试验阳性结果(用“+”表示);

若不呈红色,仍未为黄中带蓝色者记录为V.P.试验阴性结果(用“-”表示)。

微生物标准操作流程

目录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3) 实验室高压蒸气灭菌器操作程序 (6) 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8) 医护人员手指细菌监测 (9)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监测 (10) 环境卫生学监测质控标准 (12)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物品保存液的质控程序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微生物监测 (14) 紫外线消毒质量控制程序 (15) 污水的细菌监测(总大肠菌群) (16) 正确洗手的手法 (18)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1.目的: 为了满足生物安全操作的要求,并且达到在操作时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使细菌操作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便于操作的标准化。 2.原理: 通过使用空气超高过滤器(ULPA)的过滤,使仪器内部的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使细菌的一般操作限制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不但保护操作人员,还可满足操作的标准化。 3.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18-30℃相对湿度:<80% 安装的环境必须达到一定的洁净度;远离人员通道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位置;柜后及两侧各留30cm的空隙,顶部30-35cm空隙。 环境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4、操作步骤: 生物安全柜的设置已经设置完全,如果需要重新设置请参看HFsafe生物安全柜使用说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4.1将电源插头插入准备好的固定插座,连通电源。 4.2有系统管理员(即本室负责人)开启玻璃门门锁,并将总开关置于开位置“!”,此时系统开始上电。 4.3检查显示及按钮的各项功能,具体见后附注(注意:UV灯的测试除外,开启UV灯时必须将前玻璃门关闭)。 4.4当系统稳定后,对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工作室平均垂直风速;工作室内可操作区域洁净度达到100级;设备的密封有没有被破坏。所有的安全检查项目中的洁净度建议由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来进行尘埃粒子数、沉降菌和菌落数的检测,看是否符合其工作室的洁净度要求)。 4.5如果安全性测试通过,系统已经可以使用,请在《使用记录》上写下相应的信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必须在工作台板无孔区域进行,物品也必须放置于无孔区域。 4.6操作者应先把手臂放进安全柜内大约1分钟,以使柜子适应并且让气流扫过手臂手臂移入移出柜内应保持前门气流的连续性,应缓缓移入移出,并且方向和前门垂直;为使跨越前门的动作量降低,在实验开始前应把所需的物品放入柜子;柜子在开始工作前以及完成后至少要运行5分钟是,使柜子净化,以便于污染空气从柜内排出。实验操作方向应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一般要求为左→右。 4.7 当工作完成后需要关机前,将试验使用的所有材料和其他物品从设备中取出。

微生物实验操作

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目的:掌握油镜的使用与维护,熟悉油镜的使用原理。材料:显微镜,拭镜纸,液体石蜡油,二甲苯 原理:油镜的透镜极小,工作焦距最短,光线通过玻璃和空气,由于介质密度不同发生折射,射入镜筒的光线极少,视野暗,物象不清晰。如在玻片与镜头(透镜)之间加上折光率和玻片(n=1.52)相近的香柏油(n=1.515)就可减少光线的折射,加强视野的亮度,获得清晰的物象。 步骤: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1.将显微镜平稳地安放在实验台适宜处。识别油镜头:标有100×、OIL、HI等字样。 2. 打开电源,用低倍镜对光,打开光圈,调节聚光镜的位置,使视野光线充足。 3. 标本上加镜油一滴,转动粗螺旋,使油镜头缓缓下降,用眼从侧面观察,直到油镜头浸入油中接近玻片为止。 4. 从目镜观察,同时徐徐转动粗螺旋提升,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直到见到清晰物象为止。 5. 观察完毕,粗螺旋提高镜头,取下标本片,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擦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擦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立即用另一擦镜纸

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镜头上的固定胶以致使镜头脱落。 6.将镜头转呈“八”字,调低聚光器,对号送入柜子内存放。 革兰染色 目的: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及操作。 材料:干净玻片,接种环,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18-24h 培养后的混合菌液,酒精灯,一套革兰染液 原理:主要为细胞壁结构的差异。G+三维肽聚糖结构的交联度大,通透性低,脂质少或无,酒精作用使孔径缩小;而G-肽聚糖为二维疏松结构,薄,外膜含大量脂质,易被酒精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步骤: 1. 细菌标本的制作 (1)涂片:无菌操作。取一接种环混合细菌悬液,涂布成直径约1cm的涂片,涂片应薄而均匀。 (2)干燥:涂片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必要时可将标本面向上,放在酒精灯上方微火处干燥。 (3)固定:标本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外焰按钟摆的速度来回通过3次,放置待冷后染色。固定的目的是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接触平皿法) 1.目的 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本) 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4.责任 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内容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 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接触碟(55mm)50cfu/25cm2 ,警戒40cfu/25cm2 ,纠偏 45cfu/25cm2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 A )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 A 卷 /B 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 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 个选择题)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疯牛病C. 结核病E.体癣 B.梅毒D.沙眼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单细胞 C.对抗生素敏感B.二分裂方式繁殖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 肽聚糖含量少C.对溶菌酶敏感 B.缺乏五肽交联桥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C. 影响核酸复制E.损伤细胞膜 B.与核糖体 D.与核糖体 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 不直接引起疾病 C. 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7.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 倍 B.100 倍 C.400 倍 D.900~ 1000 倍 E.10000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 A. 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 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染色步骤分为四个部分: 1、初染:加入碱性染料结晶紫固定细菌图片; 2、媒染:加入碘液,碘与结晶紫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3、脱色:利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进行脱色; 4、复染:复红配成碳酸复红作为复染剂。 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含量很高(50~90)含量很低(~10) 磷壁酸含量较高(<50)无 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20) 蛋白质无含量较高G-和G+细胞壁的比较: 1、阳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厚,只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脂类含量低。当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壁内,复染后仍显紫色(如芽孢杆菌)。 2、阴性(G-)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薄,由两层构成,内壁层和外壁层,细胞壁中脂类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网状结构交联程度低,乙醇脱色时溶解了脂类物质,通透性增强,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抽提出来,因此,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被脱色,当复染时,脱掉紫色的细胞的细胞壁又着上红色(例如大肠杆菌)。 三、实验步骤: 1、取一个载玻片,将其洗净并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直至液体不再其上收缩为止;将接种环整平,用灼烧过的接种环在混匀的菌种中取菌,按常规方法图片,应涂大,不宜过厚。 2、将涂片用火焰固定,不宜烤得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阳性。 3、滴加1滴结晶紫染液,染色1min,水洗。 4、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in,水洗 5、滴加脱色乙醇,脱色30~40s,不宜脱色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阴性。 6、水洗,滴加番红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晾干 7、镜检并拍照。 四、注意事项: 1、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3、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1、结果: 高倍镜下观察的菌体图像: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和设计应考虑良好的微生物操作和安全。本质是最大程度的减少微生物菌种的交叉污染,微生物样本的处理环境也是重要,因为环境也能引起也污染的可能。规范微生物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及染菌的微生物培养物处理程序,保证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操作意义重大。 一、员工安全操作规范 1、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直接负责的人员)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安全或操作手册。 2、实验室安全主管(向实验室主任汇报)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 3、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4、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5、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6、实验过程中,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用75%乙醇或巴氏消毒液消毒。

二、高压灭菌锅的安全使用操作规范: 1、堆放:将需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依次堆放在灭菌锅。需灭菌物品外需黏上高压指示胶带以检验灭菌温度是否达到要求。 2、加水:在锅体内注入生活用水,水位一定要超过电热管2厘米以上(不宜过多);连续使用时,每次操作前,必须补足上述水位,以免烧坏电热管和意外发生。 3、密封:在每次使用高压锅前,都必须认真检查高压锅的出气伐和安全阀,确保其状态完好,如有故障,在故障排除之前不得使用高压灭菌锅。把堆放好物品的灭菌桶放在锅体内,盖上锅盖并锁紧。 4、加热灭菌:将灭菌器接通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正常输入,按下开始按纽电热管开始加热工作;灭菌期间工作人员需监视高压锅指示面板上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 5、开盖:灭菌结束后,切勿立即将灭菌锅内的蒸汽排出,应待压力表指针归零位后,方可开启锅盖。 三、电炉使用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1、将盛有液体的玻璃容器(应垫石棉网)或不锈钢器皿置于电炉上,方可打开电炉加热。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 一、无菌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 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 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二、无菌间使用要求 1. 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 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 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三、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微生物实验操作步骤

微生物试验操作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红色字体需要购买) 10ml离心管(80管)、培养皿(预实验36板,正式试验648板,共计684板)、EP管(预实验36管,正式试验108管,144管)、枪头(5ml、1ml、200ul)、生理盐水现配现用(0.85)2.,灭菌处理 将离心管、枪头、生理盐水、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处理后待用。 3.制备不同梯度的样品溶液 预实验 a.梯度稀释试验前一天晚上取置于-80℃盲肠食糜样品于4℃冰箱融化,将需要用到的离心管和EP管分别编号待用。试验期间取盲肠食糜0.5~1g于灭菌后的10ml离心管中,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1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取0.5ml10-1浓度的样品溶液于下一离心管,按1:10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2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然后取0.1ml10-2浓度的样品溶液于EP管中,按1:1010-3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3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依次如上分别配制10-4、10-5、10-6、10-7、10-8样品溶液。每一次取样前离心管和EP管都要在微型振荡器上震荡混匀。 b.接种和培养:按照平板涂布法进行。分别取各稀释管溶液100μl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置5%CO2培养箱,37℃培养48h。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置厌氧发酵罐内,37℃培养48h。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置普通培养箱,37℃培养24h。 c. 微生物计数与鉴定:采用常规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选择长有30-300个菌落的平板较为合适,用每克肠道内容物中细菌个数的对数表示( 1gCFU /g) 正式试验 按照预实验操作步骤及适宜梯度进行试验。 4.培养基 总需氧菌营养琼脂(NA)34567 乳酸菌MRS琼脂碱性厌氧234567 双歧杆菌BL琼脂厌氧234567产气袋 大肠杆菌麦康凯需氧234567 沙门氏菌XLD 需氧2345

南方医科大学微生物实验报告全解

2016年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日期 2016年5月22号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2、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掌握油镜的正确使用、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革兰氏染色法,熟悉细菌基本形态。 4、熟悉几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反应的名称、原理、方法、结果分析及用途。 5、掌握血浆凝固酶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用途。 6、熟悉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纸片扩散法。 7、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与判断。 二、实验器材 1、天平、称量纸、干粉培养基、锥形瓶、量筒、15支试管、试管架、试管筐、5ml 刻 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灯 2、脓汁标本1支,粪便标本1支;伊红美兰平板2个,营养琼脂平板2个,伊红美蓝 平板2个,接种环,酒精灯 3、斜面4支、细菌分离培养物(上次实验平板) 题目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成绩 实验者 作者:马浩楠 3140020007 参与者名字:马浩楠 丁超 王尧鑫 桂文茁 年级专业 2014级医学影像专业 指导老师 罗军

4、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4支,生理盐水2支,镜油瓶、拭镜纸1套,吸水纸1 本,载玻片4张,染色瓶,染色架 5、斜面培养物4支,营养肉汤培养物(菌液)4支,半固体琼脂4支,营养琼脂平板4 个,糖发酵管1套,抗菌素纸片1套,眼科镊子2把 6、半固体培养物4支,药敏试验培养物4个,微量发酵管培养物1套。 三、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称量干粉培 养基(g) 水量(ml) 煮沸(次)分装(ml) 备注 营养琼脂11.4 300 3瓶,500ml 瓶,平板 营养琼脂 2.7 70 3 5 14支×3,中试管,斜面 营养肉汤 1.3 60 1 3 20支×2,小试管,肉汤 半固体琼脂 1.7 60 3 4 14支×3,小试管,高层 (1)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1.4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分2瓶装,用于倒平板。 (2)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斜面):称量2.9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75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3)肉汤培养基的制备(用于制作液体培养基):称量1.1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煮沸1次,分15支小试管装,每支试管5ml。 (4)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量1.7g琼脂,置于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先后煮沸3次,分15支中试管装,每支试管4ml。 2、细菌的分离培养 平板划线分离法

版药典表面微生物检测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量的测试。 3.责任:表面微生物检测员。 4.内容: 4.1基本概念: 4.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4.1.2表面微生物: 4.1.3表面微生物菌落数: 规定面积的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检测的微生物的菌落数目,以个/皿表示。 4.2测试原理: 本测试方法利用接触平皿法或擦拭法收集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评定洁净室(区)表面、设备以及与产品接触表面的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区的洁净度。 4.3测试方法: 4.3.1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培养基: 高压消毒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培养箱的温度计进行检定。 培养皿:一般采用φ90mm×15mm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60℃干热灭菌120min。 接触碟:一般采用φ55mm无菌接触碟。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将培养基加热熔化,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待琼脂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2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应在2-8℃的坏境中存放。 4.3.2采样点选择: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4.3.3采样方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 4.3.3.1接触平皿法: 取样:表面微生物监测用于表面菌监测,接触平皿法广泛应用。取样时,打开碟盖,无菌培养基表面与设备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碟底板,确保全部琼脂表面 取样后,需要立即用75%酒精擦拭被取样表面,以除去残留琼脂。 收好的营养琼脂接触碟在32℃培养72小时。 4.3.3.2棉签擦拭法: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第一次实验课内容 实验内容1. 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内容2. 实验室规则 实验内容3. 细菌形态学观察技术 实验内容4. 染色标本的制备—革蓝染色 实验目的与要求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该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上好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习实验课的目的是: 1. 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实验操作技术,为以后的医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2.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实验的动手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训练学生严格的科学作风、严肃白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工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在集体工作环境中互帮互让,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好实验的精神品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特提出以下要求: 1. 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明确本次实验课的内容及其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实验中要仔细认真,注意分工与协作,操作实验要按操作步骤进行。学会正确操作手法、准确记录实验结果。示教实验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好相关内容; 3. 详细讨论实验结果,提倡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并紧密联系理论课内容。要注意不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符合与否,都有讨论的价值,并分析其原因,有可能的话还应重复实验; 4.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在微生物学实验课上,要树立“有菌观点”,严格掌握和不断完善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室规则 一、进入实验室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除必要的书籍文具外,其它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实验室。 二、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及与学习无关的其它活动,不得大声喧哗或嘻戏。 三、未经老师许可,不得擅自搬动实验器材及示教物品,不准随意摆弄和旋转实验仪器上的开关及旋扭等。 四、按照实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安排要进行的实验,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争取顺利地完成实验。 五、实验中使用完毕的器材和试剂,必须放回规定的位置。废弃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归放于指定的容器内,不能随便乱丢乱放。 六、实验中万一有菌液打翻、有菌材料污染桌面或衣物、割破手指等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老师进行处理,切勿自作主张不按规定处理。 七、爱护实验室内一切设备、挂图、仪器。注意节约使用消耗材料及药品试剂,注意用电安全及节约水电。 八、实验结束,要清理桌面,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值日同学要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整齐,离开实验室前要关好门窗、水、电,并将手洗干净。 九、未经许可,不得将实验室内任何物品带出实验室。

微生物实验室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

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医学微生物

医学微生物 名词解释 1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的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目的的一门学科。 2、菌株:是指从不同来源或从不同时间或地区所分离的同一种细菌。 3、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型微笑、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美,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分为古生菌和细菌两大类。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5、病原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6、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分泌至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厚度不小于0.2微米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小于0.2微米为微荚膜。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致病性有关。 7、芽胞:某些细菌生长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浆失水浓缩,形成折光性强、呈椭圆形或圆形的一种坚实小体。芽胞耐干燥,在消毒灭菌学上以杀死芽胞作为标准。 8、鞭毛:从某些少数细菌菌细胞上生长出的一种纤细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它与免疫性、鉴别、致病性有关。 9、菌毛:某些少数细菌菌体表面生长出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更硬而直的丝状物。菌毛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菌毛,与致病性有关;另一种是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传递接合有关。 10、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为闭合环形双股DNA,能独立自我复制、转移赋予宿主菌产生新的生物学特性。在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R质粒、F质粒等。质粒与细菌的遗传、变异、抗药性形成、某些毒素产生有关。 11、L型菌: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形态呈多形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固体培养基中产生荷包蛋样菌落。L型菌仍具有致病性。 12、热原质: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13、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类脂A,当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出来,发挥其毒性作用。 14、外毒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具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 1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作用范围狭窄,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由杀伤作用。 16、代时:是指细菌生长繁殖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17、抗生素: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化学物质。 18、噬菌体:噬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 19、毒性噬菌体:能在易感的宿主菌内增值并使宿主菌裂解的噬菌体。

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2015 版微生物限度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成品、辅料、内包装袋及纯化水的检验。 内容概述:本检验操作规程依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和《通则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一、计数方法 1.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2、计数方法本法包括平皿法、薄膜过滤法。 3、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供试品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供试品微生物计数中所使用的 培养基应进行适用性检查。供试品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应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以确定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微生物计数。 4、菌种及菌液的制备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袋),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藏。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见表 1。 菌液制备按表 1 规定培养各试验菌株。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用无菌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菌悬液;取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加入3-5ml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中,用含%(ml/ml )聚山梨酯8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适宜浓度的黑曲霉抱子悬液。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 C,可在24小时内使用。黑曲霉抱子悬液可保存在2-8 C,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表 1 试验菌液的制备和使用 阴性对照为确认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应进行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培养基适用 性检查按照表1规定,接种不大于100cfu 的菌液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置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每一试验菌株平行制备 2 管或 2 个平皿。同时用相应的对照培养基替代被检培养基进行上述试验。被检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比值应在范围内,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被检 液体培养基管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5、计数方法适用性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倍倍 倍~1000倍 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 B.初选抗菌药物 C.了解细菌致病性 D.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试word精品

1 测量细菌大小用以表示的单位是_________ 。_ 2. 在消毒灭菌时应以杀死 ________ 作_ 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3. 细菌的形态鉴别染色法最常用的是 _________ ,_ 其次是______ 。 4. 根据细菌的外形,可分为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5.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为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功能或用途分为、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类培 养基。 7.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求与否分为 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 ________。_ 8.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________ 、 _______ 、_ ______ 、 _________ 。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_ 、_ 3类培养基。 10. 高压蒸汽灭菌的温度是 _______ ,压力是_________ ,时间持续 ________ 。 11. 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_______ ,斜面培养基________,_ 平板培养基主要用于________ 。_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应用 _ 镜观察,它的放大倍率是倍。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酸染色把细菌分成两类,阳性菌呈___色,阴性菌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 14. 细菌的色素分为 ________ 和_ __________ 2种 15.SS培养基多用于____________ 的分离培养。 16. 热力灭菌分为__________ 和_ ___________ 灭_ 菌。 17. 湿热灭菌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 18. 紫外线杀菌的机理主要是破坏细菌__________ 。_ 19. 对于毒素、血清、抗生素不耐高温灭菌的制物制品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_ 20. 化学消毒剂杀菌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 21. 致病菌的检验程序主要有 _________ 、_ ______ 、_________ 、_ _______ 等_ 。 22. 根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产生的色素不同,将葡萄球菌分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三种。其中致病力最强的葡萄球菌为_________ ,产生的色素为 ___________ 。 23. 根据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生长后菌落周围溶血现象的不同,可将链球菌分为 _______ 、_ _______ 、_ __________ 三大类。 24. 鉴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实验是 ________ 、 _______ 。_ 25. 人工培养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__ 或 ______ 。 26. 伤寒杆菌分离培养,在病程早期第一周应取 _______ 标本;发病第2、3 周应取_________ 标本,其阳性率高。 27. 大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只有 ________ 志贺菌能 _______ 分解乳糖。 28. 霍乱弧菌耐 ________不耐酸,常用的人工培养基是 _____ 或_ _________ 。 29. 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血平板生长时,其菌落呈 ______ 。 30. 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常选用的培养基是 ______ 。 31. 毒力鉴定是鉴别白喉棒状杆菌与其他棒状杆菌的重要试验。体外法可用 ______ ,体内法可用 ________ 。 32. 结核分枝杆菌常用 _____ 染色,呈现_________ 色。 33. 结核分枝杆菌对湿热敏感,经 _____ C ________ m ir即可被杀死。 34. 结核菌素试验所用的试剂有 ___ 、_________ 两种。 35. 幽门螺杆菌形态呈 ______ 、_______ 或______ 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 _______ 、 ________ 疾病有关。 36. 绿脓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 ______ 色素。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格式标准参考) (生命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 教师:黎勇

目录索引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3) 实验二细菌的革氏染色与芽孢染色 (4) 实验三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6) 实验四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酵母死活细胞的鉴别 (7) 实验五、微生物大小的测定与显微计数 (9) 实验六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 (10) 实验七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12) 实验八(综合实验)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13)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班级:化生系生命科学本科

实验日期:指导教师:黎勇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的简单染色法 〔目的要求〕学习并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技术;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学习观察细菌的运动性的基本方法。 〔基本原理〕 1.N·A=n·sinα 2.D=λ/2N.A 3.目镜可提高放大倍数,但有效放大率取决于镜口率。已经分辨的物体不放大看不清,未分辨物放得再大也看不清。 4.用悬滴法或凹玻片法观察细菌的运动性时,可以通过真运动能定向地由一处快速运动来区别于颗粒的布朗运动。 〔器材用具〕显微镜、载玻片、凹玻片、盖玻片、接种环、香柏油、二甲苯、凡士林、吸水纸、擦镜纸;细菌、放线菌等固定装片;培养18小时左右的B.subtilis. S.arueus菌斜面培养物;无菌水、生理盐水。 〔方法步骤〕: (一)油镜的使用 镜检装片在中倍(或高倍镜)下找到目的物,并使位于视野正中聚光镜上升到最高位置,虹彩光圈开到最大,镜头转开成八字形在玻片的镜检部位(光斑处)滴一滴香柏油油镜转入正下方侧视小心上升载物台(缩短镜头与装片距离,镜头浸入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与装片接触)粗调器徐徐下降载物台(密切注视视野,当捕捉到物像时,立即用细调器校正)仔细观察并绘图取出装片,清洗油镜: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香柏油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残留(用手指辅助,迅速拭擦一、二次)用清洁擦镜纸仔细擦干二甲苯(2-3次)。 (二)细菌的简单染色法:涂片干燥火焰固定染色水洗干燥油镜观察(三)细菌运动性的观察取洁净盖玻片,四周涂上凡士林滴加一小滴菌悬液凹玻片的凹窝向下盖于盖玻片上翻转观察 〔结果分析〕 1、画一圆圈表示视野,选取所观察的微生物绘图,注意特殊结构、形状和排列。(描绘时按视野实际大小5-10倍绘制) 菌名:大肠杆菌菌名: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大倍数:100×10(×5)放大倍数:100×10(×5) 特殊结构:无特殊结构:无 视野观察下微生物的形态 2、油镜使用时为什么必须干燥装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