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合集下载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三)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学号:学生姓名:2013年月日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三:交换机端口配置与生成树协议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Quidway系列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常见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重点掌握端口聚合的配置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STP协议基本配置,通过改变交换机参数来改变生成树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STP协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1、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配置交换机的方法和命令3、STP的基本原理及配置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环境一:2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环境二:4台交换机、2台Pc机、双绞线若干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0、在作实验前,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2台交换机的配置都清空,以免前一个班的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次实验产生影响。

1、请任选一台交换机,练习使用如下端口配置或显示命令,请把它们的语法和功能写到实验报告中。

(1)description (1分)(2)duplex (1分)(3)speed (1分)(4)flow-control (1分)(5)display interface (1分)[Quidway-Ethernet0/1] description String 对端口进行描述[Quidway-Ethernet0/1] duplex { full | half | auto} 配置端口的工作模式[Quidway-Ethernet0/1] 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 配置端口所支持的速率[Quidway-Ethernet0/1] flow-control 打开流量控制[Quidway-Ethernet0/1] display interface 显示端口的配置信息E0/1E0/1E0/2E0/2E0/3E0/3192.168.0.10/24192.168.0.20/24E0/4E0/4S3526或S3928或S3610S2008-EI 或S2403-EI图1:链路聚合配置(1)请采用2台交换机组网,交换机之间通过3条双绞线互连,网络环境如图1所示(注:E0/1即为 Ethernet0/1端口,在39或36系列的交换机上,是E1/0/1端口)。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

快速生成树rstp配置实验总结快速生成树(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是一种用于构建以太网的冗余拓扑的协议。

它是IEEE 802.1w标准中定义的一种快速生成树协议,相对于传统的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具有更快的收敛时间和更高的效率。

在进行RSTP配置实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RSTP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RSTP通过选择一个主端口和备用端口来构建快速生成树,主端口用于转发数据,备用端口则处于阻塞状态以备份主端口。

当主端口发生故障或链路出现变化时,备用端口会迅速切换为主端口,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冗余。

RSTP通过发送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消息来交换拓扑信息,并利用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状态来选择主备端口。

在实际配置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都支持RSTP 协议。

然后,通过登录交换机的管理界面或命令行界面,进入交换机的配置模式。

接下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RSTP配置:1. 配置全局RSTP参数:设置全局RSTP参数,包括优先级、Hello 时间和最大转发延迟等。

优先级用于选择根交换机,Hello时间用于控制BPDU消息的发送频率,最大转发延迟用于控制端口状态的转换速度。

2. 配置端口RSTP参数:对每个端口进行RSTP参数的配置,包括端口优先级、端口类型和端口状态等。

端口优先级用于选择主备端口,端口类型可以设置为指定端口、非指定端口或备用端口,端口状态可以设置为指定端口、非指定端口、备用端口、阻塞端口或禁用端口。

3. 配置RSTP实例:将交换机的端口划分为多个RSTP实例,可以根据网络的需求进行相应的配置。

每个RSTP实例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实例。

4. 配置RSTP根交换机:选择一个交换机作为RSTP的根交换机,根交换机具有最高的优先级,负责控制整个网络的拓扑。

生成树协议STP 实验报告

生成树协议STP 实验报告

实验三生成树协议STP1、项目目的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原理及配置。

2、项目描述在网络建设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管理员用两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使网络避免环路。

本项目以两台3560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witchASwitchB。

PC0和PC1在同一个网段,假设IP地址分别为:192.168.1.1 ,192.168.1.2 ,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3、实现功能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4、项目拓扑生成树如图所示。

5、项目设备思科3560交换机(2台)、PC机(2台)。

6、项目步骤(1)在SwitchA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2)在SwitchB查看生成树情况,用show spanning-tree brief命名输出。

验证测试:在SwitchA上的Fa0/24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3)修改SwitchA的BID优先级,让SwitchA成为Root Bridge。

设置交换机SwitchAr优先级为4096,数值最小的交换机为根交换机(也称根桥)交换机SwitchBr优先级采用默认优先级(32768),因此SwitchA将成为根交换机。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4)在SwitchA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5)在SwitchB上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验证测试:在SwitchB上的Fa0/23端口处于BLK状态,分析原因?(6)如果将SwitchB的Fa0/23和Fa0/24的状态调换过来,可能通过修改什么参数来实现?可以在SwitchA降低接口优先级来实现。

SwitchA(config)#int fa0/24SwitchA(config-if)#spanning-tree vlan 1 port-priority 112(7)修改后,在SwitchA查看show spanning-tree 命名输出结果。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华为交换机配置VLAN实训指导书H3CNE交换机配置实训指导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二层交换机的配置实验目的: 认识和了解交换机,学习和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基本配置命令,并能实现对二层交换机的简单配置。

实验设备:CONSOLE口配置线缆一根;计算机一台;交换机一台(华为S3100-26C-SI以太网交换机)。

实验内容: 能通过“超级终端”(WINDOWS的开始菜单——程序——附件——通讯中)实现对二层交换机的简单配置,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必须掌握:,、SYSTEM-VIEW、LANGUAGE-MODE、DISPLAY、PING、REBOOT、RESET SAVE、SYSNAME、INTERFACE ETHERNET、QUIT、SHUTDOWN、UNDO;建议掌握:SUPER PASSWORD、DUPLEX、SPEED、SAVE、LINE-RATE),理解用户视图、系统视图和接口视图。

实验学时:2每组人数:5-6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步骤:1、物理连线:使用配置线通过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到交换机的CONSOLE口。

(如图1-1)2、启动“超级终端”(WINDOWS的开始菜单——程序——附件——通讯中),选择与交换机连接的串口,并对新建立的连接使用如下配置参数: 波特率:9600数据位:8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流控制:无3、进入交换机后,学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配置命令(必须掌握:,、SYSTEM-VIEW、LANGUAGE-MODE、DISPLAY、PING、REBOOT、RESET SAVE、SYSNAME、INTERFACE ETHERNET、QUIT、SHUTDOWN、UNDO;建议掌握:SUPER PASSWORD、DUPLEX、SPEED、SAVE、LINE-RATE),理解用户视图、系统视图和接口视图。

用户视图:超级终端启动后,系统自动进入到用户视图界面,在用户视图下,只能查看交换机的简单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不能进行任何参数配置。

实验五 快速生成树配置

实验五 快速生成树配置

实验五快速生成树配置实验目标理解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掌握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基本配置方法;实验背景学校为了开展计算机教学和网络办公,建立的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校办公区,这两处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两台交换机互联组成内部校园网,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作为网络管理员,你要用2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现要求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是网络避免环路。

技术原理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在存在交换机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属性网络,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的冗余备份链路从逻辑上断开,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版本:STP、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MSTP(多生成树协议)。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收敛时间长。

从主要链路出现故障到切换至备份链路需要50秒时间。

快速生成树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分别作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

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验步骤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默认情况下STP协议是启用的。

通过两台交换机之间传送BPDU协议数据单元。

选出跟交换机、根端口等,以便确定端口的转发状态。

图中标记为黄色的端口处于block堵塞状态。

设置RSTP。

查看交换机show spanning-tree状态,了解跟交换机和根端口情况。

通过更改交换机生成树的优先级spanning-tree vlan 10 priority 4096可以变化跟交换机的角色。

测试。

当主链路处于down状态时候,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实验设备Switch_2960 2台;PC 2台;直连线(各设备互联)PC1IP: 192.168.1.2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PC2IP: 192.168.1.3Submask: 255.255.255.0Gateway: 192.168.1.1S1enshow spanning-treeconf thostname S1int fa 0/10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exitint rang fa 0/1 - 2switchport mode trunkexit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endS2enconf thostname S2int fa 0/10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exitint range fa 0/1 - 2 switchport mode turnkexit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 endshow spanning-treePC1ipconfigping -t 192.168.1.3S2enconf tint fa 0/1shut(查看PC1的ping情况是否正常)。

H3C网络设备生成树配置最佳实践V1.1

H3C网络设备生成树配置最佳实践V1.1

5
IRF构架STP配置建议
STP部署说明:
汇聚/核心交换机 (IRF)
LACP链路聚合
G1/`0/1 G1/0/2
G1/0/1
G1/0/2
` 接入交换机( IRF )
BPDU保护+边缘端口 BPDU保护+边缘端口
接入交换机(IRF)
G1/0/23 G1/0/24
G1/0/23
G1/0/24
汇聚交换机关闭STP
2
STP生成树防护功能说明
TC保护:根据IEEE 802.1w和IEEE 802.1s协议,交换机监测到拓扑变化或者接收到TC报文后会清 空MAC/ARP表。如果收到TC攻击(连续不断收到TC报文)交换机就会一直进行MAC/ARP删除操 作,影响正常的转发业务。使能TC PROTECTION功能后,一段时间(随设备不同有所调整, 约10秒)内只处理指定数量(TC-Threshold)的TC报文。
全局启用STP协议 配置STP从根 配置STP TC保护 下连接入交换机端口配置根保护
[Sysname-GigabitEthernet2/0/1] stp disable/undo stp eanble 关闭上行接口的STP
4
传统以太组网STP配置建议
接PC机的接入交换机1 STP协议配置建议
[Sysname] stp enable
[Sysnam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ysname-Bridge-Aggregation1] undo stp enable 上接汇聚交换机的聚合端口及成员端口关闭STP
[Sysname-GigabitEthernet1/0/1] undo stp enable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Cisco链路聚合协议实验

链路聚合协议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其于Cisco私有的PAgP的链路聚合协议的配置方法。

2、掌握第二层与第三层的PAgP配置区别。

3、PAgP为Cisco私有链路聚合协议。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及要求:1、本实验使用两台Cisco Catalyst 3750交换机。

并按照拓扑连接相应的交换机的线缆。

2、为了能够保证实验成功,因此建议将Fa1/0/1 – 22号接口置为shutdown状态。

3、在SW1或SW2上查看交换机的STP信息:SW1#show spanning-treeVLAN0001S panning tree enabled protocol ieeeR oot ID Priority 32769Address 0014.a8e2.9880Cost 19Port 25 (FastEthernet1/0/23)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B ridge ID P riority 32769 (priority 32768 sys-id-ext 1)Address 0014.a8f1.9880Hello Time 2 sec M ax Age 20 sec F orward Delay 15 secAging Time 300Interface R ole Sts Cost P rio.Nbr Type---------------- ---- --- --------- -------- --------------------------------Fa1/0/23 R oot FWD 19 128.25 P2pFa1/0/24 A ltn BLK 19 128.26 P2p[stanley1]SW1#4、STP协议虽然可以避免网络环路的问题。

但是其仍然不能充分的利用冗余的链路带宽。

为了解决链路带宽的问题,可以实施PAgP的链路聚合。

4-端口聚合实验资料

4-端口聚合实验资料

0分计。

4. 实验报告文件以PDF 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 (2) 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3) 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实验内容:(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 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步骤0:按图3-17连接好网络拓扑,注意两交换机之间只接一根跳线(例如F0/1端口)。

实验前带宽验证:在PC2上建立一个共享目录(例如D :\share ),并启动Wireshark 抓包软件,选中监控对象,将界面停留在Caputer Interfaces 窗口上(图3-18);这时有数据包发生吗?答:有少量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在Windows7中,共享目录(例如d:\share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的建立过程如下:md d:\share \\ 在D盘建立文件夹sharenet user B403 159357 \\ 建立用户B403、口令是159357net share myshare=d:\share /grant:B403,full\\ 建立d:\share的共享名为myshare,访问用户myuser、权限full在PC1上选择一文件包,在“开始”|“搜索程序和文件”的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myshare,输入用户名/口令,就进入了共享文件夹。

将PC1上的一个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我选择UPK1(5).rar,大小为1.5GB。

选择“开始”|“运行”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share;将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注意观察包数量的变化,记录Packets、Packets/s的代表值。

生成树协议实验报告

生成树协议实验报告

生成树协议实验报告一、实验项目:生成树协议二、学习目标:•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检验默认交换机配置•创建基本交换机配置•管理MAC 地址表三、实验过程:步骤1:如图所示,设计拓扑图步骤2:待网络稳定后,查看各交换机的生成树协议的信息。

由图可知Switch4是根交换机。

因为Switch4的Root ID 和Bridge ID一致。

步骤3:确定根端口。

由图可见,Switch1的端口fa0/6、Switch2的端口fa0/7、Switch3的端口fa0/11、Switch5的端口fa0/1分别与Switch4(根交换机)的端口fa0/6、fa0/7、fa0/11、fa0/1相连接,这几个端口是这四台交换机到根交换机所需要经过的交换机数量最少的端口,所以这四个端口是根端口。

步骤4:确认指派端口。

根交换机Switch4与Switch1的端口fa0/6、Switch2的端口fa0/7、Switch3的端口fa0/11、Switch5的端口fa0/1连接的端口fa0/6、fa0/7、fa0/11、fa0/1确认为指派端口。

步骤5:确认非指派端口。

两个非根交换机之间比较Bridge ID,Bridge ID小的交换机的端口作为指派端口,Bridge ID大的作为非指派端口,如Switch1和Switch2,Switch1的端口fa0/4与Switch2的端口fa0/4互连,由上图可知,Switch2的Bridge ID小于Switch1的Bridge ID,所以Switch2的端口fa0/4作为指派端口,Switch1的端口fa0/4作为非指派端口。

步骤6:假设Switch0、Switch6为核心层的交换机,Switch1、Switch2、Switch7、Switch8为分布层的交换机,Switch3、Switch4、Switch5、Switch9、Switch10、Switch11为接入层的交换机,修改交换机的优先级(核心层为1,分布层为4097,接入层为32769)。

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1 链路聚合的概念将多个物理端口绑定为一个聚合端口,使其工作起来就像一个通道一样。

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后,不但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带宽,而且数据还可以同时通过被绑定的多个物理链路传输,具有链路冗余的作用,在网络出现故障或其它原因断开其中一条或多条链路时,剩下的链路还可以工作。

采用链路聚合后,逻辑链路的带宽增加了大约(n-1)倍,这里,n为聚合的路数。

另外,聚合后,可靠性大大提高,因为,n条链路中只要有一条可以正常工作,则这个链路就可以工作。

除此之外,链路聚合可以实现负载均衡。

因为,通过链路聚合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交换机(或其他网络设备),通过内部控制,也可以合理地将数据分配在被聚合连接的设备上,实现负载分担。

2 LACP链路聚合2.1LACP概念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是一种实现链路动态汇聚与解汇聚的协议。

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汇聚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2.2LACP作用在LACP协议中,链路的两端分别称为Actor和Partner,双方通过交换LACPDU报文,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优先级、系统MAC、端口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

对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将这些信息与其它端口所保存的信息比较以选择能够汇聚的端口,双方可以对端口加入或退出某个动态汇聚组达成一致。

从而决定哪些链路可以加入同一聚合组以及某一条链路何时能够加入聚合组。

按照802.1ad标准, lacp协议中,源地址应该是发送LACPDU信息的端口号的MAC地址,目的地址是一组播地址。

2.3操作Key操作Key是在端口汇聚时,系统根据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基本配置等)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

配置组合中,任一项的变化都会引起Key值的重新计算对于同一聚合组来说,同组成员一定有相同的操作Key。

生成树实验报告

生成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生成树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实现生成树的方法;3. 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4. 提高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成树(Spanning Tree)是一个无向图的所有顶点构成的一棵树,且该树包含了原图的所有顶点。

生成树在计算机网络、电路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无向图中,如果任意两个顶点之间都存在路径,则称该图是连通的。

对于连通图,一定存在一棵生成树。

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是两种常见的生成树算法,它们分别采用贪心策略和最小生成树算法实现。

三、实验内容1. Prim算法实现生成树(1)初始化:设置一个数组来记录每个顶点与当前生成树的连接情况,以及一个数组来记录每个顶点到生成树的距离。

(2)选择一个顶点作为起始顶点,将其距离设置为0,其他顶点距离设置为无穷大。

(3)在当前生成树上选择距离最小的顶点,将其加入生成树,并将该顶点与其他顶点的距离更新。

(4)重复步骤(3),直到所有顶点都被加入生成树。

2. Kruskal算法实现生成树(1)将所有边按照权值从小到大排序。

(2)创建一个并查集,用于判断两个顶点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

(3)遍历排序后的边,对于每条边,判断其两个顶点是否属于同一个集合:(a)如果属于同一个集合,则跳过该边;(b)如果不属于同一个集合,则将这条边加入生成树,并将两个顶点所属的集合合并。

(4)重复步骤(3),直到生成树包含所有顶点。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无向图,包含若干顶点和边。

2. 使用Prim算法实现生成树,记录算法运行时间。

3. 使用Kruskal算法实现生成树,记录算法运行时间。

4. 分析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rim算法实现生成树(1)顶点集合:V = {A, B, C, D, E, F}(2)边集合:E = {(A, B, 1), (A, C, 3), (A, D, 2), (B, C, 2), (B, D, 2), (C, D, 1), (C, E, 4), (D, E, 3), (D, F, 2), (E, F, 1)}(3)Prim算法运行时间:0.001秒2. Kruskal算法实现生成树(1)顶点集合:V = {A, B, C, D, E, F}(2)边集合:E = {(A, B, 1), (A, C, 3), (A, D, 2), (B, C, 2), (B, D, 2), (C, D, 1), (C, E, 4), (D, E, 3), (D, F, 2), (E, F, 1)}(3)Kruskal算法运行时间:0.001秒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均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成树,且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上表现良好。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4-1 链路聚合实验学习目标•掌握链路聚合原理•掌握链路聚合配置链路聚合技术分析•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来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在实现增大带宽目的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CISCO 链路聚合模式匹配图••本项目中汇聚交换机SW1和SW2之间需要进行链路聚合提高带宽及提升链路可靠性。

拓扑图图1拓扑操作步骤步骤一创建链路聚合端口1、将《网络项目拓扑搭建实验》中保存的拓扑打开:拓扑中SW1和SW2之间各有两个端口互联,可将G0/1和G0/2加入同一链路聚合组中。

2、在SW1上创建port-channel:SW1>enableSW1#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23、在SW2上创建port-channel:SW2>enable步骤二物理接口关联port-channel1、将SW1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2、查看SW1上etherchannel状态:3、将SW2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4、查看SW2上etherchannel状态:步骤三保存配置1、全网设备保存配置,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参考配置:R1#wr //各设备特权模式下保存配置Building configuration...[OK]2、查看全网设备配置保存是否成功,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实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用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2007.6实验一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配置实验名称:网络互联设备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了解网络互联设备中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模式转换2、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模式转换实验设备:S2126G(1台),R2624(1台),实验步骤:1、交换机配置模式的转换首先在连接主页上选择要配置的交换机进入终端方式后进行如下操作:Red-Gaint>enable 14 !进入特权模式(密码ruijie) Red-Gaint#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ed-Gaint(config)#hostname SwitchA !配置交换机名称为“SwitchA”SwitchA(config)#endSwitchA#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交换机SwitchA的全部配置注意观察每条命令输入后提示符的变化。

2、路由器配置模式的转换首先在连接主页上选择要配置的路由器进入终端方式后进行如下操作:Red-Gaint>enable 14 !进入特权模式(密码ruijie)Red-Gaint#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ed-Gaint(config)#hostname RouterA !配置路由器名称为“RouterA”RouterA(config)#endRouterA#show running-config !显示路由器RouterA的全部配置注意观察每条命令输入后提示符的变化。

3、直接连接路由器或交换机的配置(选做)实验室中为了方便学生实验和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RCMS设备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连接的。

在实际环境中,一般是将计算机的串口直接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

步骤:(1)将计算机的串口和设备的Console连接。

(2)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如图1.1 和图1.2 设置连接方式和端口设置(在端口设置中,可以单击“还原为默认值”快速设置。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Tutorial 04: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名称】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端口聚合的概念以及提供提供冗余备份链路的方法;2、理解快速生产数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要求:链路聚合: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端口聚合;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端口聚合;生成树: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并指定为树根;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生成树协议;【实现功能】端口聚合: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快速生成树: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设备及台套数】每组试验需要以下器材:PC机4-6台、锐捷二层交换机(S2126)2台、双绞线若干【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

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802.3ad协议的标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形网络。

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目前常见的版本有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d)、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MSTP(多生成树协议IEEE802.1s)。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引言:链路聚合是一种网络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一项思科链路聚合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一台思科路由器和两个交换机来搭建实验环境。

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物理链路连接。

我们使用了两个PC机作为主机,分别连接到两个交换机上。

实验步骤:1. 配置思科路由器:我们首先登录思科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相应的配置。

我们启用了链路聚合协议,并将两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

2. 配置交换机:我们在两个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使其能够识别和转发链路聚合的数据包。

3. 进行实验:我们使用两台PC机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单个物理链路的带宽和延迟。

然后,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再次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单个物理链路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带宽和延迟与预期相符。

然而,当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带宽显著提高,延迟也有所降低。

这是因为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使数据能够并行传输,从而提高了带宽。

此外,链路聚合还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当一个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时,链路聚合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物理链路,保证数据的传输不中断。

这种冗余设计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链路聚合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链路聚合需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链路聚合的效果受到物理链路的质量和数量限制。

如果物理链路质量较差或数量有限,链路聚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链路聚合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但也需要考虑到配置复杂性和物理链路的限制。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最新课件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最新课件
本章内容
理论部分 生成树协议和链路聚合技术的提出 网络中单链路存在的问题 冗余链路出现的问题 生成树协议原理 快速生成树协议 链路聚合技术 实践部分 配置生成树协议和快速生成树协议 配置链路聚合
网络中单链路存在的问题——单点故障 网络中的单点故障可导致网络的无法访问 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在网络中提供冗余链路
生成树协议原理
根交换机的选择原则: 所有交换机首先认为自己是根 全网选举Bridge ID最小的交换机为根交换机 Bridge ID:每个交换机唯一的桥ID,由交换机优先级和Mac地址组合而成 交换机优先级和Mac地址越小则Bridge ID就越小 默认优先级为32768
生成树协议原理
最短路径选择 1、比较开销选择路径 比较本交换机到达根交换机路径的开销,选择开销最小的路径
链路聚合技术
链路聚合的流量平衡: Aggregate port(AG)可以根据报文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或IP地址进行流量平衡,即把流量平均地分配到AG组成员链路中去。
源MAC流量分配
目的MAC流量分配
生成树协议的配置
开启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关闭生成树协议 Switch(config)# no Spanning-tree 配置生成树协议的类型 Switch(config)# Spanning-tree mode stp/rstp 锐捷全系列交换机默认使用MSTP协议
Sw D
Sw A
Mac:00d0f80000d1
f0/1
f0/2
Root Bridge
生成树协议原理
最短路径选择 4、比较接收者的Port ID 如不同链路发送者的Bridge ID一致(即同一台交换机),那比较接收者的Port ID

生成树协议(STP)基本知识及实验(使用eNSP)

生成树协议(STP)基本知识及实验(使用eNSP)

⽣成树协议(STP)基本知识及实验(使⽤eNSP)1、基本知识--摘⾄《⽹络之路--交换专题》(1)⽣成树的作⽤:在链路层消除环路上可能出现的⼴播风暴。

(2)⽣成树的⼯作由三部分组成:选举过程、拓扑计算、端⼝⾏为确定。

选举过程:在⼆层⽹络中选举⼀个⽹桥作为根桥,⽤于指挥整⽹设备协同⼯作。

根桥只是负责统⼀计算的规则。

根桥统⼀⽹络中所有⽹桥的⾏为准则的原理:通过在某个恰当位置阻塞端⼝来阻⽌环路的发⽣。

从⼀台⽹桥的⾓度来说,它通过这样的法则进⾏判断,如果到达⽹络中的某⼀⽹桥只有⼀条路径,那么必定不存在环路;如果到达某⼀⽹桥的路径有两条或者多条,那么这两台⽹桥之间存在环路,只能保持⼀条通路。

(3)根桥的选举⽅式根桥是通过⽹络中所有⽹桥间相互⽐较产⽣的。

根桥只能由⽹络中桥ID最⼩者担当。

⼀开始时把⾃⼰当作根桥,根桥ID就是⾃⼰的桥ID,然后通过BPDU和⾃⼰的邻居交换拓扑信息,如果邻居的根桥ID⼩于⾃⼰的桥ID,则把邻居当作⾃⼰的根桥,然后向其他邻居通告这个新的根桥信息,直到⽹络中所有⽹桥的根桥ID都⼀样时,根桥就被选举了出来。

桥ID有8个字节,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2字节的桥优先级字段和6字节的桥MAC字段。

桥优先级字段可⼿⼯设置,默认为0x8000;桥MAC即⽹桥的物理MAC。

(4)使⽹络中的⽹桥和根桥保持统⼀的⽅式通过⼀个独特的消息机制实现,当根桥被选举出来后,根桥会周期性的向所有邻居发送BPDU报⽂,这个周期被称为Hello Time,默认设置为2s。

邻居收到根桥发送来的BPDU 时,会更新⾃⼰的状态和定时器,然后转发出去。

在⽣成树协议中(STP)只有根桥有主动发送BPDU的权⼒。

快速⽣成树协议(RSTP)中所有⽹桥都会按照Hello Time的时间间隔主动从指定端⼝发送BPDU。

⽣成树协议中的BPDU报⽂有两种,⼀个被称为配置BPDU(Configuration BPDU),⼀种被称为拓扑变化通知BPDU(Topology Change Notification BPDU 或叫 TCN BPDU)配置BPDU报⽂格式如下:端⼝ID占2个字节,和桥ID类似分为两个部分,前8bits为优先级,默认值为0x80,可⼿⼯修改,后8bits为端⼝号,由设备指定,保证每个端⼝都不⼀样。

链路实验报告

链路实验报告

链路实验报告链路实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实验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验证链路的可行性、稳定性以及性能。

在链路实验中,通常通过模拟或者实际构建一段链路,并通过数据的传输和接收,评估链路的性能指标,如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组合理的实验参数,通过实验结果对链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

链路实验的步骤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实验设计、实验实施以及结果分析等几个部分。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链路实验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指标。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评估一个链路的传输速率,我们需要准备两台计算机,并具备一定的网络设备。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准备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发送端,另一台作为接收端。

同时,我们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实验参数,如传输的数据量、发送速率等。

接下来是实验设计。

在进行链路实验之前,我们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链路性能指标,如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根据实验目标和要达到的指标,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

例如,如果我们要评估链路的传输速率,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数据的大小和发送速率来观察结果。

此外,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如iperf、Wireshark等,用于数据的发送和捕获。

然后是实验实施。

在进行链路实验时,我们需要按照之前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首先,我们需要进行链路的建立,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实验工具发送数据,并在接收端进行捕获和分析。

通过不断改变实验参数和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链路的性能指标,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最后是结果分析。

在进行链路实验之后,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目标和预期的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与之前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链路性能的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例如,如果实验结果显示链路的传输速率较低,我们可以尝试调整数据的大小或者发送速率,以提高链路的传输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utorial 04: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
【实验名称】链路聚合与生成树
【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
1、掌握端口聚合的概念以及提供提供冗余备份链路的方法;
2、理解快速生产数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
要求:
链路聚合:
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
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端口聚合;
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端口聚合;
生成树:
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
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并指定为树根;
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生成树协议;
【实现功能】
端口聚合: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快速生成树: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设备及台套数】
每组试验需要以下器材:PC机4-6台、锐捷二层交换机(S2126)2台、双绞线若干【实验原理】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

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802.3ad协议的标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
的树形网络。

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目前常见的版本有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d)、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MSTP(多生成树协议IEEE802.1s)。

生成树协议的特点是收敛时间长。

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以后,到切换到备份链路需要50秒的时间。

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在生成树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种端口角色:替换端口(alternate Port)和备份端口(backup Port),分别做为根端口(root Port)和指定端口(designed Port)的冗余端口。

当根端口或指定端口出现故障时,冗余端口不需要经过50秒的收敛时间,可以直接切换到替换端口或备份端口。

从而实现RSTP协议小于1秒的快速收敛。

【实验拓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