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答(十)

11.第⼆次世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是怎样的? 答:(1)第⼆次世界⼤战以后,各发展中国家纷纷独⽴,成为新兴的民族独⽴国家,但在经济上它们依然未能完全独⽴,未能完全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它们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廉价原料基地、⾼价⼯业品销售市场和理想的投资场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殖民主义的种种⽅式,继续在经济上统治着世界。
(2)造成这种差距、形成现在这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的统治。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建⽴新的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顽固地推⾏新殖民主义政策,极⼒维护有利于⾃已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这就形成了尖锐的“南北关系”问题。
说到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仍然是⼀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3)第⼆次世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为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进⾏了不懈的努⼒。
虽然⽃争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但历史终将向前发展,正义的事业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12.发展中国家有何经济特征? 答: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的情况虽然有很⼤差异,但都有如下⼀些经济特征: (1)⽣产⼒⽔平低、科技教育落后。
(2)经济结构的⼆元性,即现代经济成分和传统经济成分共存。
(3)从⽣产关系上看,这些国家的经济成分⽐较复杂,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有或多或少的保留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4)经济发展的依附性。
⼴⼤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在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很⼤程度上要依附于发达国家。
13.新殖民主义的⼿段有哪些? 答: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新殖民主义的种种⽅式,继续在经济上统治着世界,它们的⼀些主要⼿段是: (1)通过直接投资,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各产业部门的渗透,极⼒维持旧的国际分⼯,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上保持对它们的依附性。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圣才出品】

第八章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1.私人垄断是怎样产生的?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主义以私人垄断为基础,又叫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2)私人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
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垄断,这是因为:①当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时,生产和市场就很容易控制,这些大企业之间也就容易达成协议形成垄断;②为了避免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两败俱伤的后果,少数大企业不得不谋求暂时的妥协而联合起来形成垄断。
(3)私人垄断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受到了单个私人资本的限制和束缚。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客观上要求突破单个私人资本的局限性。
19世纪后期股份资本的出现使单个私人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
③垄断的产生客观上提高了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垄断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一次调整。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其形式有哪些?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1)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产物,a.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引起了新兴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己无法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必须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参考答案

2020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观题参考答案【注意】文中教材指的是8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 教材P89-90(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二者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
27.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 教材P133(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2)表现: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这是相对独立性重要表现。
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年4月第16题考过“经济危机的实质”选择题)[参考答案] 教材P196(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29.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货币流通量的必要性及主要手段。
(与6年10月第30题基本相同)[参考答案] 教材P222(1)必要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
(2)手段:①公开市场业务。
由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出售或收购有价证券,调节货币量;②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是产生近代中国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首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提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推动作用,“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更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1]。
马克思也曾提出殖民者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建设性”的“双重使命”[2]。
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帝国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一、资本—帝国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资本—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
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马克思的几段话。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第四章资本主义政府的工作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有经济成分的目的是为 资本主义社会正常生产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 资本的发展。具体地说: 第一,国有经济成分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 工业产品等,直接服务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和扩 大再生产的需要。 第二,国有企业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私人企业,对 其技术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国有经济成分向私人企业提供各种支持, 促进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四,国家按照垄断资本家集团的需要和意愿交 替实行私人企业“国有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 给私人垄断资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五,国家拥有一部分企业,可以作为调节国民 经济的工具和重要物质基础。 (5)当代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是垄断资本主义 性质的经济成分。
4.国家货币政策 (1)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 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称为“放 松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称为“紧缩银根”; (2)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 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私人垄 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社会资本再 生产过程,以加强垄断资本集团的经济实力, 调节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缓和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矛盾,减缓经济危机,为垄断资本主 义经济运行创造条件,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 高额垄断利润。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也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5、立法行政手段 立法手段是指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 节经济活动。 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 命令、规定等方式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6、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规定的利用社会福利调节 个人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准则。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实行的社会福利措施主要有社会保障、福利补助、 社会救济三种。 7.计划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其主要对象是私人企 业,它没有约束力而只有引导作用。因此,计划的实 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靠运用经济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以及影响: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以及影响: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竞争力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它强调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控制和干预,重视国有企业,同时也允许一定程度上私有资本存在。
其实质是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相互融合,由政府和大企业形成紧密的联盟,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这种体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官方经济和民间经济的存在两极化,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不稳定。
由于国家掌握了大部分的资源和市场,与之竞争的私人资本难以生存下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必然导致大量民营企业被迫退出市场,这样一来,寻租门路就大受推崇。
而寻租行为的出现,助长了一些不法分子招摇过市、投机倒把,最终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此外,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也会对商业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民间经济难以独立发展,这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小了社会空间,导致社会不公现象扩大。
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会对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产生影响。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经济实力与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政府控制经济命脉,不允许充分的市场竞争,大幅度限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终导致经济效率低下,消费者福利受损,企业创新能力缺失,而其它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则充分地利用市场机制,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这样的国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概率较高。
总之,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下,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这种经济体制能够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影响,从而确保国家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但是同时,它也阻碍了纵深发展的可能性,限制了经济效率的提升,导致经济总体贫困。
因此,为了实现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应该逐步摆脱这种体制,加强市场竞争,优化国家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升级。
继续相关内容:另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资源配置不均和财富分配不公。
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政府和大企业的密切联系,很难保证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能够照顾到各个群体的利益,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于个人。
2022年天津音乐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天津音乐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3、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4、“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5、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6、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7、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10、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1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13、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4、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混合联合企业级C.跨国公司D.国际康采恩15、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6、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B.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提高D.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18、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19、垄断竞争的特点()A.垄断竞争与非垄断竞争并存B.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并存C.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D.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的控制与反控制的竞争20、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什么?()A.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
2022年阿坝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阿坝师范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4、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5、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6、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A.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B.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7、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8、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1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11、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2、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13、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二、多项选择题16、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B.管理权C.行政权D.司法权17、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是()A.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B.剩余价值是利润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D.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18、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其表现有()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无意识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B.动物不能进行生产劳动,人能利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生产活动C.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人能能动地改造自然D.自然环境及其变化在动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则不起决定作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B.社会化大生产所需巨额投资需要国家资助C.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直接干预D.对于不能直接获利的基础理论研究只能由国家来承担20、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三、辨析题21、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重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怎样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在实践中解决的?2.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什么理论意义?3.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4.怎样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5.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6.用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分析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7.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错误及其指导意义。
8.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9.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2、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出发,阐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怎样不断增加主体的认识能力。
3、从真理的辩证法原理出发,说明怎样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试述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论的一致性,以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运用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这一原理对于我国实施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4.试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正确性。
5.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
我国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6.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7.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是产生近代中国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首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提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推动作用,“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更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1]。
马克思也曾提出殖民者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建设性”的“双重使命”[2]。
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帝国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一、资本—帝国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资本—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
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马克思的几段话。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题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题练习及答案一、重点分析题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逐步发展以后,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
”请联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分析上述观点。
2.阅读下列与平均利润率相关的一组材料:材料1假定某国有且只有三个生产部门,2003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见下表:生产部门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甲70c +30v300%90乙80c +20v100%20丙90c +10v100%10全社会240c +60v200%120材料 2该国甲部门中M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7c +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7c +4v,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1 )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2 )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3 )如何解释甲部门中M 、N 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4 )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有关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相互关系的一组材料:材料 1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50 页材料 2在买卖商品房的过程中,那些距离中心城区较近、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较好的商品房往往价格比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商品房能让购房者节省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看到更美的风景。
因此,这些商品房价格贵是因为它能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
材料 3甲乙二人逛商场,看到两件颜色各异(分别为蓝色和绿色)、款式和质地相同的衣服。
甲认为:蓝色的好,因为蓝色的贵!乙认为:绿色的好,因为绿色买的人多!请回答:(1 )依据材料1 ,说明材料2 的错误所在。
张雷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题库(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圣才出品】

第七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一、概念题1.资本积累[昆明理工2017年研;中财2017年研;华侨大学2016年研;南航2017年研;首都经贸2010年研;浙江师大2009年研]答: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本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因此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则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财2016年研]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二、简答题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华南理工2010年研]相关试题:(1)怎样理解“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简答题,中山大学2017年研](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简答题,辽宁大学2016年研](3)资本是肮脏的。
[西北大学2012年研]答:该观点正确。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具体分析如下:(1)资本主义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选择题)

I、选择题1、劳动过程三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2)劳动对象。
(3)劳动资料上述三要素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产资料。
2、物质资料⽣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类社会的物质资料⽣产过程通常包括四个环节,即⽣产(直接的⽣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
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 (1)⽣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
(2)分配、交换、消费对⽣产有反作⽤。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关系。
它要在⽣产⼒与⽣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统⼀中来研究⽣产关系。
研究⽣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4、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体制则是⼀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运⾏⽅式。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客观经济规律。
6、关于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这种客观性是由两⽅⾯因素决定的: (1)任何经济规律,其产⽣、发挥作⽤、发⽣变化所依赖的条件都是客观的。
(2)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经济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对经济规律,⼈们在尊重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前提下,⼈们可以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作⽤。
这种主观能动作⽤表现在⼈们可以发现和认识经济规律、⾃觉地利⽤经济规律。
在阶级社会⾥,认识和利⽤经济规律都是有阶级背景的。
根据经济规律作⽤的经济条件不同,经济规律⼤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在所有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和发挥作⽤的规律、在某些社会形态下共同存在和发挥作⽤的规律、某⼀个社会形态所独有的规律。
7、⼈类社会发展⾄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8、商品经济的产⽣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第⼀个条件是社会分⼯。
另外⼀个条件或称决定性的⼀个条件是⽣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在考研政治的考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以下是一些核心考点,考生应深入理解和掌握。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它强调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价值形式则是货币。
考生应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因为它们对于理解商品交换、市场价格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揭示。
它说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事实。
考生应理解剩余价值的来源、本质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这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运作的关键。
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考生应理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历史使命,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对于阶级斗争的解决方式。
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它也提出了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
考生应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特点,包括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概念。
五、世界市场和全球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分析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考生应理解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全球化对于各国经济的影响。
六、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考生应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这包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运用,以及对于经济现象的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
以上就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核心考点。
考生应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74个核心考点梳理一、导言在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重要的考察领域。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本文将梳理74个核心考点,以提供全面的复习指导。
二、考点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背景。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贡献。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9、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0、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以及影响: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以及影响: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实质就是国家将经济体系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一切社会财富归为国家所有。
在这种体制下,大型企业、主要行业以及重要资源被国家所掌握,形成强大的市场支配力量,而这种市场支配力量的垄断地位也使得企业不再追逐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好的竞争优势。
垄断资本主义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调国有企业的重要性,这些企业一般拥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和科技优势,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其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形成强大的国防工业,为国家的军事安全保驾护航。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可以稳定物价,保证市场供需的平衡。
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投资。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系下,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支持和保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掌控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加广泛、公平、有效的社会保障措施。
例如,国家可以制定退休金、医疗保障、失业救济、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让社会成员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安全感。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
其一,垄断市场的形成可能导致价格偏高,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对整个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制缺乏市场竞争的促进,可能导致对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改进缺乏动力。
其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制也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由国家垄断市场并掌控社会财富,其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在社会保障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体制可以提供更全面、公平、有效的保障措施,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生活环境。
但是,垄断资本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3、垄断资本主义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两个历史阶段。
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成熟水平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20世纪初,垄断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从而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1、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要素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企业手里,使得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进行控制甚至独占,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其经济实质。
2、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商品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
结果生产要素日益集中到胜利者手中,使这些企业成为大企业。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为垄断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一方面,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而愿意携起手来,共同控制和瓜分市场,这就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性。
另一方面,由于大企业的数量较少,利益关系相对简单,因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好协调,这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3.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其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战后垄断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混合联合公司成了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垄断公司﹔许多大公司都已成了跨国公司。
4.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尽管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产生的,但垄断无法消灭竞争。
其理由在于,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垄断没有消灭商品经济,所以它不能消灭竞争。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垄断一切的超级垄断组织。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竞争分为两种类型: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
前者居于次要地位,主要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
占据主导地位的垄断竞争包含了以下形式: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022年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A.相互矛盾的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5、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7、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8、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9、“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金融寡头的统治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1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3、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4、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主要依据是()A.现代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和觉醒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5、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 ?欧文D.托马斯 ?莫尔17、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8、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在于()A.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B.事出有因,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纯粹的必然性C.偶然即必然,必然即偶然,二者没有区别D.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偶然性总是受着必然性的支配19、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0、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
马克思试卷答案-

3,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答: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答: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答案一:(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第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
2022年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8、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对外交往职能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10、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1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保证垄断资本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通过对经济有意识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3)通过大量拨款和组织开发新技术,兴建新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4)协调了资产阶级内部的利益关系,缓和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5)通过社会福利的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的根本性质,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
表现在:
(1)它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2)它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衡。
(3)它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问题。
(4)它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不仅如此,实践表明,国家干预经济还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如财政赤字、通货膨胀、金融风险、国际经济中新的摩擦和斗争。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