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4


1 V4 T1 T2 V1
Q2 Q1
V3 V2
V2 V1 V2 V1

V4 V1

V3 V4

V2 V1

Q 2 R T 2 ln
V2 V1
R T 2 ln


T2 T1
R T1 ln
Q2 Q1
V R T 2 ln 2 V1
Q 2 Q1 j
j1
n
§4.6.2 卡诺热机
为了对热机的最大可能效率进行理论研究,1824年法国工 程师卡诺设想了一种理想的热机,称为卡诺热机;这种热机的 循环过程称为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在温度为T1、T2的两个热源间工作,由两个等温 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构成。一般所说的卡诺循环是准静态的, 且无摩擦等耗散现象。 P 当工质是气体时,卡诺循 环可以用P-V图表示。 可见:在卡诺循环中,工质从T1 热源吸热Q1,向T2热源放热 Q 2 , 向外输出功W′ 。
T
⑵ 转换点、转换曲线:
同一工质在不同的温度段对应的焦汤系 数的趋势是可以不同的。 从T-P 图上看,这种现象是由等焓线的斜率决定的。
P
⑵ 转换点、转换曲线: 同一工质在不同的温度段对应的焦汤系数的趋势是可以不同的。 从T-P 图上看,这种现象是由等焓线的斜率

T P H
则有:

W' Q1
Q1 Q2 Q1 1 Q2 Q1
——热机效率
说明
若循环存在m个高温热源,n个低温热源,热机的吸放热为:
Q 1 i ( i 1, 2 , m ) 及 Q 2 j ( j 1, 2 , n )
则热机效率公式中的吸放热为:

第4章热力学基本定律

第4章热力学基本定律

(1)系统内发生的所有变化都必须可逆
(2)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可逆进行;
• (1)封闭体系
Wid U p0 V T0 S
• (2)稳流系统
体积功
1 2 Wid H u gZ T0 S 2
Wid H T0 S
动能和势能忽略
理想功
• 理想功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上的极限值,在 与实际过程一样的始终态下,通常作为评 价实际过程能量利用率的标准;
(1)设备内各点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 (2)垂直于流向的各个截面处的质量流率相等。
1 1 m1 m2 Q Ws d mE H u 2 gZ H u 2 gZ 2 2 dt dt dt 1 dt 2 dt
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各种文字表述

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给高 温物体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
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自发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热机的热效率
高温热源 T1
W Q1 Q2 Q1 Q1
火力发电厂的热效率大约为35% 卡诺热机的效率
Q1 Q2 T1 T2 Q1 Q2 W Q1 Q1 T1 Q1
低温热源 T2
W 1 Q1
热与功不等价
熵的概念
T1 T2 Q1 Q2 T1 Q1
Q1 Q2 0 T1 T2
无限小的可逆的卡诺热机有:
Q1
T1

Q2
T2
0
任意的可逆循环

Qrev
T
0
熵是状态函数
dS
Qrev
T

化工热力学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化工热力学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400
2.0
23.80J mol 1K 1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熵变为正值。对于绝热过程,环境没有熵变,因而孤立体系 熵变也为正值,这表明节流过程是不可逆的。此例说明,第三章 的普遍化关联法也可以应用于节流过程的计算。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例 4—3 300℃、4.5 MPa乙烯气流在透平机中绝热膨胀到 0.2MPa。试求绝热、可逆膨胀(即等熵膨胀)过程产出的轴功。 (a)用理想气体方程;(b)用普遍化关联法,计算乙烯的热
即:
能入 能出 能存
封闭体系非流动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节
§4-2 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开系的特点: ① 体系与环境有物质的交换。 ② 除有热功交换外,还包括物流输入和 输出携带能量。
开系的划分: ➢ 可以是化工生产中的一台或几台设备。 ➢ 可以是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 ➢ 可以是一个化工厂。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例 4—2 丙烷气体在2MPa、400K时稳流经过某节流装置后 减压至0.1MPa。试求丙烷节流后的温度与节流过程的熵变。
[解] 对于等焓过程,式(3—48)可写成
H
CP T2 T1
H
R 2
H1R
0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已知终压为0.1MPa,假定此状态下丙烷为理想气体,
S
C* pms
ln T2 T1
R ln
P2 P1
S1R
因为温度变化很小 ,可以用
C* pms
C* pmh
92.734J
mol 1

第4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4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求状态2的 U 2 和 Q : 2)求状态 求状态2 Q 忽略液体的体积: v2sv = 1V1 = 11000 = 254.8cm3 ⋅ g −1 = 2v1sv 忽略液体的体积:
2
m
z
2
×7.85
查表:(近似值) 查表:(近似值)P2 = 7.917×105 Pa :(近似值
2 2
sv ∴U 2 = 2576.5J ⋅ g −1
sl sv sl U 2 = 718.33J ⋅ g −1 ∴U 2 = 1 (U 2 + U 2 ) = 1 ( 2576.5+ 718.33) = 1647.4 J ⋅ g −1
∴Q = 7.85 × (1647.4− 2595.3) = −7441J = −7.44KJ
“-”表示需从体系移出热量
4.1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4.1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为: 式中: 式中: —物质内能的变化 —动能的变化, 动能的变化,
—位能的变化
∆u 2 g ∆Z ∆U + + = Q −W 2 gC gC
式中: 式中:
—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温差而导致的 能量传递。 能量传递。 —由于系统的边界运动而导致的系统与环境 之间的能量传递。 之间的能量传递。 范围:适用于任何物质的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范围:适用于任何物质的可逆与不可逆过程。
状态1 状态1: P1=15.54×105Pa 1 L =15.54× 饱和水蒸汽 mz 1)容器内蒸汽的质量 mz 和 U1 : 1)容器内蒸汽的质量
状态2 状态2: 1 L
1 m汽 = m液 = mz 2
查水蒸汽表压力表(陈新志) 查水蒸汽表压力表(陈新志)P250: P1=15.54×105Pa 干饱和蒸汽 t1=20℃ =15.54× =20℃

4-3热力学第一定律

4-3热力学第一定律

方程,称为过程方程。
第四章 热学基1础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二、内能
气体的内能就是气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能 量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理想气体内能:表征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理 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
E E(T )
当系统状态变化时,系统 内能的增量只与系统起始和 终了状态有关,与系统所经 历的过程无关 .
系统放热 内能减少 外界对系统做功
物理意义
Q E A
1)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 可能制成的 .
2)实验经验总结,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
第四章 热学基5础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四、气体做功的公式
p
Ⅰ*
*Ⅱ
S
o V1 V V dV V2 V
F pS
S

dx
准静态过程功的计算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p
Ⅰ*
Q E A
*Ⅱ
o V1
V2 V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系统变化的过程中,系统所 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与系统对外界作功 的和.
微小过程 dQ dE dA
第四章 热学基4础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一定律的符号规定
Q
E2 E1
A
+ 系统吸热 内能增加 系统对外界做功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准静态过程(理想化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平衡态所经过 的每一中间状态均可近似当作平衡态的过程.
p
p1 1 ( p1,V1,T1)
密集的平衡态实
际上形成一条曲线,称
p2
2 ( p2 ,V2 ,T2 ) 为气体准静态过程的 过程曲线,这条曲线的

热学第二版-秦允豪-第四章答案

热学第二版-秦允豪-第四章答案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题号有所不同)5-1.0.020Kg的氦气温度由升为,若在升温过程中:(1)体积保持不变;(2)压强保持不变;(3)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氦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解: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一过程中气体温度的改变相同,所以内能的改变也相同,为:热量和功因过程而异,分别求之如下:(1)等容过程:V=常量A=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2)等压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负号表示气体对外作功,(3)绝热过程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5-2.分别通过下列过程把标准状态下的0.014Kg氮气压缩为原体积的一半;(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等压过程,试分别求出在这些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传递的热量和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设氮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解:把上述三过程分别表示在P-V图上,(1)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由热一、负号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2)绝热过程由或得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另外,也可以由及先求得A(3)等压过程,有或而所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由求之另外,由计算结果可见,等压压缩过程,外界作功,系统放热,内能减少,数量关系为,系统放的热等于其内能的减少和外界作的功。

5-3 在标准状态下的0.016Kg的氧气,分别经过下列过程从外界吸收了80cal的热量。

(1)若为等温过程,求终态体积。

(2)若为等容过程,求终态压强。

(3)若为等压过程,求气体内能的变化。

设氧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解:(1)等温过程则故(2)等容过程(3)等压过程5-4 为确定多方过程方程中的指数n,通常取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

试讨论在这种图中多方过程曲线的形状,并说明如何确定n。

解:将两边取对数或比较知在本题图中多方过程曲线的形状为一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为可由直线的斜率求n。

或即n可由两截距之比求出。

5-5 室温下一定量理想气体氧的体积为,压强为。

新版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新版.pdf

新版热学(秦允豪编)习题解答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新版.pdf

CV T0 2
CV (
R 2R
1
1
27 3 2
T2 T0
T0
(2)由( 1)式:
8
3
1.5 )
(3)左侧初态亦为 P0 T 0 V 0 ,终态为 P1V1T1
27
P1 P2
P0
∵ 活塞可移动,
8 ,由 PV
RT
RT 2
P0 V 0 T 2
V2
P2
T0
P2
14
V 1 2V 0 V 2
V0
9
P0V 0
3 T0
19
23
q 2 1 .60 10
6 .02 10 C
( q 2N Ae )
两极间电压为 , A q
19
A 1 .229 2 1 .60 10
6 .02
Q'
5
2. 858 10
23
10
82 . 84 %
4.4.7 设 1mol 固 体状 态 方程 为: v v 0 aT bP , 内 能 表示 为: u CT
Py L y S
P0 LS
其中 P0
gh 0
Py P0 可改写为
L Ly
1 P0
对微小振动 y L
Py P0
y 1
L
y
1 P0
1
1 P0
L
y P0
L
h0 gy
L
由功能关系:
m gy
1 mv 2 2
m max gy max
AP
式中 A P 是由于右端空气压强 P y 与左端空气压强 P0 对水银柱作功之和,且
2
T0
27 P0
8

热学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学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论有机体的运动与物质代谢关系》1845 植物吸收了太阳能,把它转化为化学能。动物摄取
植物,通过氧化把化学能转化为热和机械能。
16
亥姆霍兹 德国 物理学家(1821~1894) 《力之守恒》 化学、力学、电磁学、热学
17
• 2 内能
内能:在热学参考系下,所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能量之和。
热学参考系:使系统宏观静止的参考系
用的能量,在过程中保持为常数,因此可以省略。
• 内能具体包含哪些能量---普遍
分子的动能(包括平动、转动、振动)
+分子内部的振动势能
+分子间的势能
18
---原子核内的能量,不能被运用,省略。 ---系统整体运动的能量,不是内能,排除。 (系统的整体平动、转动的动能) ---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势能在任何过程中始终保持为常数, 可以省略。 • 例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动能之和。---热学坐标系。 • 例子:刚性双(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平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转动动能之和。 • 例子:非刚性双(多)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每个分子的平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转动动能之和。每个分 子的振动动能之和,每个分子的振动势能之和。 • 例子:前面的例子都为非理想气体时。 都要包含分子间的势能之和。
系统和外界在非功过程交换的能量,称为热量
注意:1)热量过程量。
2)系统和外界必须有温度差,才能交换热量。
3)系统和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只有两种:功,热量。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热学系统的表现。
1 历史
14
焦耳(1818-1889),英国。 热功当量
w电=I 2Rt=JQ w重力=JQ Q cmT

《热学》第四章和第五章复习

《热学》第四章和第五章复习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要求一、 可逆和不可逆过程 (1)准静态过程(2)理解什么是可逆过程,什么是不可逆过程.知道只有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

二、 功和热量 (1)明确功是在力学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转移,热量是在热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能量的转移,它们都是过程量,它们都是过程量。

知道“作功”是通过物体宏观位移来完成;而“热传递”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

(2)知道功有正负,熟练掌握从体积膨胀功微分表达式pdV W d -=出发计算体积膨胀功。

从几何上理解功的大小等于p-V 图上热力学过程曲线下面的面积。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1)知道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到热学中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把内能、功和热量这三个具有能量量纲的物理量结合在一个方程中:即 W Q U +=∆; (2)一微小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为:W d Q d dU +=;对于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示为:pdV Q d dU -=(3)内能是态函数,内能一般应是温度和体积的函数。

内能应当包含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也应包括分子内部的能量;在热学中的内能一般不包括系统做整体运动的机械能。

四、热容和焓(1)知道热容的定义、热容是过程量、热容与物体的量有关。

(2)知道焓的定义pV U H +=;知道焓的物理意义。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1)知道焦耳定律;即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知道理想气体的焓也只是温度的函数。

内能和焓的微分可分别表示为:dT C dU m V ,ν=;dT C dH m p ,ν=;这两个公式适用于理想气体任何过程。

(2)理想气体的准静态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示为pdV dT C dQ m V +=,ν;利用上式可得迈耶公式:R C C m V m p =-,,ν;(3)会熟练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处理一些常见热力学过程。

(4)会推导准静态绝热过程方程,熟记并会熟练利用绝热过程方程,同时应知道绝热过程方程的适用条件。

大学物理第4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大学物理第4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
i E νRT 2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 T 的单值函数
i ΔE νR ΔT 2
QUIZ Jack’s death due to the loss of a) love b) temperature c) heat d) internal energy
热量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
二、热 量
dQ 0 表示系统从外界吸热; dQ 0 表示系统向外界放热。
在SI制中:焦耳(J)
准静态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是过程量。
三、热量的单位
结 论:
热量和功是系统状态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两种 不同的能量传递形式。它们的物理本质不同 宏观运动 分子热运动 功 热量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作功和传热的大小不但与系统的初、末态有关, 而且与过程有关,它们都是过程量,不是状态量, 因而微量功和微量传热分别写成 dA和dQ,它们不是全 微分。
dQ Cp ( )p dT
摩尔定压热容 Cp,m
i i Q E A RT RT 1 RT 2 2
Cp,m 1 dQ i 1 R dT p 2
:摩尔数
i:自由度数
三、迈耶公式及比热容比 摩尔定体热容 CV,m 摩尔定压热容 Cp,m 迈耶公式 比热容比
CV,m 3 R 2
5 R 2
Cp,m 5 R 2 7 R 2

1.67 1.40
刚性多原子分子
3R
4R
1.33
思考:为什么理想气体任意两状态间内能的变 化可表示成摩尔定体热容 CV,m 与温度变化乘积 的关系,而不是摩尔定压热容 Cp,m 与温度变化 乘积的关系?

大学物理-热力学

大学物理-热力学

存在温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
功与热量的异同 1)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T1 T2
T1 Q T2
2)等效性:改变系统热运动状态作用相同;
1卡 = 4.18 J , 1 J = 0.24 卡
3)功与热量的物理本质不同 .

宏观运动
分子热运动
热量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
五、 内 能 (状态量)
物体内分子做无规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内能由系统的状态唯一地决定。内能的 改变量只由初末状态决定,和变化的具体过程无关。
p
A*
1
p
A*
1
2 *B
o
V
2 *B
o
V
理想气体内能 : 表征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 ,
理想气体 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U U (T )
永 动 机 的 设 想 图
第一类永动机试图在不获 取能源的前提下使体系持续 地向外界输出能量。历史上 最著名的第一类永动机是法 国人亨内考在十三世纪提出 的“魔轮”,十五世纪,著 名学者达芬奇也曾经设计了 一个相同原理的类似装置, 1667年曾有人将达芬奇的设 计付诸实践,制造了一部直 径5米的庞大机械,但是这些 装置经过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Cp,m CV ,m R
CV ,m
CV ,m
CV ,m
R 1
R
1
W 1 (T1 T2 ) 1 ( p1V1 p2V2 )
绝热过程方程的推导
dQ 0, dW dU pdV vCV ,mdT
pV vRT
pdV Vdp R pdV CV ,m
整理得
dp dV 0
pV
p
p2
2 T2

热学_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学_热力学第一定律

3、理想气体在几种等值过程中功的计算 前提:理想气体的无摩擦准静态过程。 等温过程:
W =∫
V2
V1
V2 dV = νRT ln pdV = νRT ∫ V1 V V1
V2
气体膨胀时, d V > 0
d W > 0 系统对外界作功。
p p2 C
等 温
Q P1V1 = P2V2
A
P1 W = νRT ln P2
1)对过程 adb
0 a d V
Qadb = ΔU &#
2)对过程 ba
Qba = ( U a − U b ) + W2 = −105 − 42 = −147 J
放热
§4.4 一、定体热容与内能
热容量与焓
p b d c a T 0 V e T+dT
等体过程a—b, ΔV=0,W=0
宏观位移 转 换 分子间作用 传 递
1卡 = 4.18 焦耳 系统内能 系统内能
外界机械能 外界内能
§4.3 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内能 1. 定义: 微观上:热力学系统内部的能量。 包括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EK与分子间的势能EP
U = Uk + U p
U = U ( T ,V )
宏观上: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绝热过程中外界对 系统作的功。——内能定理
△U > 0 ,系统内能增加。△U < 0,系统内能减少。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另一种表述: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任何动力 和燃料,却能对外作功的机器。
3) Q = Δ U + W , dQ = dU + dA 适用于任何系统的任何过程
对微小准静态过程: d Q = d U + p d V 对有限准静态过程: Q = Δ U + pdV V1 i 而 Δ U = ν R Δ T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2 4)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大量实验的结果,具有普遍性。 5)实质是包含热能在内的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转化为热量Q向外释放; 若:dV 0, 等温膨胀,气体对外所做功 PdV > 0,
来源于自外界吸收的热量Q。
V2
W PdV
V1
V2
因而准静态过程的吸热情况为: Q W PdV
V1
理气等温过程内能不变: dU=0
Q
W
V2
PdV
V1
T2
RT
T1
dV V
RT lnV2
V1
RT ln P1
T1
T1
T1
T1
T2
T2
T2
( C p,m R)dT (CP,m R)dT CV ,mdT
T1
T1
T1
三、等温过程:
P
T=常量,dT=0 的过程
理气等温过程内能不变: dU=0 o
U2 U1 0 Q W
T1 T2 V
若:dV 0, 等温压缩,外界对气体所做功 -PdV > 0,
打开活塞阀门,使气体膨胀到B中。 此过程外界没有对气体做功,气体也没有对外界做功,因 而这是不受阻碍的自由膨胀,有:
W外气= W’气外=0 ΔW 0 当气体自由膨胀并与水达平衡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实验表明: ΔT 0
ΔQ 0 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ΔU ΔQ ΔW 0
即:自由绝热膨胀中恒有:
CP,m
CV ,m
dQP ,m dT
dQV ,m dT
R
dQP,m dQV ,m RdT
例:如图,同种单原子理想气体放在同 一容器的两个部分,抽去中间隔板 使之均匀混合。求:混合后的温度 和压强。
解:绝热: ΔQ 0
混合前后: ΔV 0 ΔW 0
绝热壁
P1 V1 T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作用形式
热力学系统中的力学作用形式多样, 如:压强、表面张力、弹性力、 电磁力、等等。
2. 作用效果
使热力学系统的力学平衡条件被破坏,在系统状态 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转移,其形式即:作功。
3. 一些常见过程中元功的计算
作用力为广义力, 状态变化量为广义位移,
记 Y 为广义力,X 为广义位移,
则其元功为: W YX .
3.车载的能量有限。
冷却外壳
离合器部分
驱动电机系统概述
二、驱动电机的分类
按照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目前的驱动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 机、永磁同步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等几种。
1.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通过定子绕组产生磁场,向转子绕组通入直流电,并用换向装置对 绕组内电流在适当时候进行换向,使转子绕组始终受到固定方向的电磁转矩。
驱动电机系统概述
一、驱动电机简介
用于驱动车辆的电动机称为驱动电动机。其任务是在驾驶人的控制下,高效
率地将蓄电池的电量转化为车轮的动能,或者将车轮的动能反馈到蓄电池中。
驱动电动机的工作条件与一般工业电动机有明显不同,体现在以下方面。
1.驱动电动机的转速、转矩变化范围大;
发动机
电动机
就业变速箱
2.驱动电动机所处的使用环境恶劣;
三、驱动电机的额定指标 驱动电动机的额定指标是指根据国家标准及电动机的设计、试验数据而确定的额
定运行数据,是电动机运行的基本依据。电动机的额定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1.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额定运行情况下轴端输出的机械功率(W或kW)。 2.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外加于线端的电源线电压(V)。 3.额定电流。额定电流是指电动机额定运行(额定电压、额定输出功率)情况下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t2
t2 1 2 1 E Q W s (hi gzi ui )midt (hj gzj u 2 j )mjdt t1 t 1 2 2 i j

(4-7)
3.2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对于时间为dt的微量变化过程,上式可 改写成
dE Q W s 1 1 ( ) (hi gzi u i2 )mi (hi gzi u 2 j )mj dt dt dt 2 2 i i (4-8)
4.3.1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0=Q-Ws-△H-△Ep-△Ex
H hjmj himi
j i
(4-9) (4-10)
(4-11) (4-12)

Ep mjgzj migzi
j i

1 1 2 EK mju j miui2 j 2 i 2
4.3.1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若进入和离开开系的物料都只有一种,在 此情况下 m = mi = mj 式(4-10)至式(4-12)可简化成 Δ H=m(hj - hi) = mΔ h (4-13) Δ EP=mg(zj-zi)=mgΔ z (4-14) Δ EK=(1/2)m(u2j-u2i)=(1/2)mΔ u2 (4-15)
4.1闭系非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研究化工过程能量变化,对于降低 能量消耗,合理地利用能量是十分 重要的。 体系和外界 热力学体系分为孤立体系、封闭体 系(简称闭系)和敞开体系(简称 开系)。
U = q – w (4-1)

4.2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体系的能量变化=与外界交换的净能量 在开系的边界上,不仅有以热和功形式 的能量通过,而且还允许有物质通过。 因此,在式(3-1)的右边除了热和功外, 还应考虑由于物质进入和离开体系引起 的能量交换。如果通过边界的物质所携 带的能量只限于内能、位能和动能,则 单位质量流体携带的能量e为:

大学物理5-1热力学第一定律

大学物理5-1热力学第一定律
§1.准静过程
2. 热力学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过程。 准静态过程:每一个中间状态都是平衡 态的热力学过程。
驰豫时间
系统从非平衡态过渡到平衡态所用的时间.
如果过程进行的时间t > , 系统来得及恢
复平衡态, 可视为准静态过程;
如果过程进行的时间t < , 系统来不及恢
复平衡态, 则为非准静态过程;
因此,可以引进一个与过程无关的态 函数,称为内能。 U U(T ,V )
内能的增量(终态2与初态1之间的差 值)等于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作功 的负值。 U2 U1 A绝热
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设一热力学系统,初始时 内能为U1, 如果系统吸热, 使系统内能增加到U2,系 统对外作功A, 由能量守恒 与转换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微小过程的应用
dQ dU dA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功的表达式
dA PSdl PdV
A V2 PdV V1
其物理意义为p V图上 过程曲线与V轴所包的面积
体积膨胀,系统对外作正功, 体积缩小,系统对外作负功,
功与过程有关。
2.内能是态函数 大量实验事实表明:绝热隔离体系从
确定的初态到确定的末态,永远完成同样大小的功。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一节 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 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 则它 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定律表明: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具有 相同的宏观性质 ---- 温度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热力学系统与热力学过程 1. 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宏观体系。 孤立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任何相互作用. 封闭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第4章 热力学基础

第4章 热力学基础

绝热过程方程:
pV C1
TV


1
C2
C3
T p
1绝热过程
V T降低 p降低更多
p
A
C
V T不变 p降低
等温线、绝热线的斜率分别为:
B
O V
dp p V d V T dp p V dV Q
又因混合后的氮气与压强仍分别满足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
由此得:
1 M1 p1 RT V1 +V2 M mol 1 1 M2 p RT 2 V1 +V2 M mol 2
两者相加即得混合气体的压强:
1 p V1 +V2
M1 M2 + M mol 1 M mol 2
RT
解:打开活塞后,原在第一个容器中的氮气向第二个容器中 扩散,氩气则向第一个容器中扩散,直到两种气体都在两容 器中均匀分布为止。达到平衡后,氮气的压强变为p1',氩气 的压强变为p2' ,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 p1' + p2' ;温度均为T 。在这个过程中,两种气体相互有能量交换,但由于容器是 绝热的,总体积未变,两种气体组成的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 换,总内能不变,所以
利用多方方程和状态方程:
dA PdV Rdt /(n 1)
已知
E1 +E2 =E1 +E2 0 M E1 Cv1 T T1 M mol1 M E2 Cv 2 T T2 M mol 2
代入式得:
M M Cv1 T T1 + Cv 2 T T2 = 0 M mol1 M mol 2
M1 M2 Cv1T1 + Cv2 T2 M mol1 M mol 2 T M1 M2 Cv1 + Cv2 M mol1 M mol 2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根据此式可计算流体终温、质量流速、出口截面积等, 因此它是喷管和扩压管的设计依据。
质量流率
u1 A1 u2 A2 m V1 V2

⑵、节流
使流体通过阀门或孔板,截面突然缩小,摩擦损失较大。 即流体通过阀门或孔板的节流过程为等焓流动。 节流膨胀后往往会使流体的温度下降。理想气体通过节流阀温度
h 0, h1 h2
第一节
§4-2 开系流动过程的能量平衡
开系的特点: ① ② 体系与环境有物质的交换。 除有热功交换外,还包括物流输入和 输出携带能量。 开系的划分: 可以是化工生产中的一台或几台设备。


可以是一个过程或几个过程。
可以是一个化工厂。
把划定的开放体系那部分称为控制体,用σ表示。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2、绝热稳定流动方程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流体:可压缩,与外界无热、无轴功交换.
1 2 h u 0 ——绝热稳定流动方程式 2
⑴、喷管与扩压管 喷管:流体通过时压力沿着流动方向降低,而流速加快的部 件称为喷管。 当出口流速﹤音速时,可用渐缩喷管: 当入口流速﹤音速,当出口流速﹥音速时,用拉法尔喷管 :
1 2 m j h j gz j u j 2 j
此式是开系通用的能量平衡方程
化工热力学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节
§4-3 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
状态是稳定的 稳流过程 流动是稳定的
一、开系稳流过程的能量平衡式
所有质量和能量的流速均为常量。开系内没有质量
和能量积累的现象。
亚音速 超音速
扩压管:在流动方向上流速降低、压力增大的装置称为扩压管。

高中物理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高中物理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V1
V V1
V1
若膨胀时, V2 V1,则W 0,说明外界对气体作负功 。
p1V1 p2V2
W RT ln p2
p1
7
等压过程: 等体过程:
W


V2 V1
pdV

p(V2
V1 ),
利用状态方程可得:W R(T2 T1)
dV 0,W 0
三、其它形式的功
内能是系统内部所有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 的微观的无序运动能以及相互作用势能两者之和。内能 是状态函数,处于平衡态系统的内能是确定的。内能与 系统状态间有一一对应关系。
2、内能定理
从能量守恒定理知道:系统吸热,内能应增加;外界 对系统作功,内能也增加。若系统既吸热,外界又对系统 作功,则内能增量应等于这两者之和。
13
W绝热=U2-U1
1、内能是一种宏观热力学的观点,不考虑微观的本质。
注意
2、内能是一个相对量。
3、热学中的内能不包括物体整体运动的统。 5、有些书上提到的热能实质上是指物体的内能。
14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2 U1 Q W
Q是系统所吸收的能量, W是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对外界也不产生任 何影响
★ 只有无耗散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 4
§4.2 功和热量
一、功是力学相互作用下的能量转移
力学相互作用:将力学平衡条件被破坏时所产生的对系统 状态的影响。
在力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和外界之间转移的能量就是功。
热力学认为力是一种广义力,所以功也是广义功。
注意:
1)、只有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才有能量转移。
D、了解循环过程,能计算卡诺循环等简单 循环的效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 pdv - dl - dA +…...
简单可压缩系统
w =pdv
可逆过程
q = Tds
w = pdv
适用于任何工质 、可逆过程 的热一律表达式
q = du + pdv
q = u + pdv Tds = du + pdv
单位工质
Tds = u + pdv
(2)在2B1过程中
Q2B1 (U1 U2 ) W2B1 10 5 15(kJ)
由于工质沿1A2B1回到初态系统经历了一个循 环,内能变化量为
U U1 U1 0 工质沿1A2B1回到初态时的净功为
W Q U Q 35 kJ
工质沿1A2B1回到初态时的净吸热量为:
适用条件: 1)任何工质 2) 任何过程
• 系统吸热:Q>0; 系统放热: Q <0。
• 系统对外做功:W >0; 外界对系统做功: W<0
• 系统内能增加: △U >0; 系统内能减少: △U <0
功 ( w) 是广义功
闭口系与外界交换的功量
容积功 拉伸功 表面张力功
pdv
w拉伸= - dl w表面张力= - dA
适用于理想气体 、任意过程的热一律表达式
q = cvdT + w q = cvT+ w
单位工质
适用于理想气体 、可逆过程的热一律表达式
q = cvdT+ pdv q = cvT+ pdv
Tds = cvdT + pdv Tds = cv T + pdv
单位工质
例1 : 有一定质量的工质从状态1沿1A2到达 终态2,又沿2B1回到初态1,并且
定义:
在温差作用下,系统与外界通过界面传递的能量。
规定: 系统吸热热量为正,系统放热热量为负
单位: kJ 或 kcal 且l kcal=4.1868kJ 特点:
是传递过程中能量的一种形式,与热力过程有关
可逆过程: q Tds q Tds

定义: 种类:
除温差以外的其它不平衡势差所引起 的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
变化 3、w推=pv与所处状态有关,是状态量 4、并非工质本身的能量(动能、位能)变化
引起,由外界做出,流动工质所携带的能量
第二节 闭口系统热一律表达式
Energy balance for closed system
•一般式 Q = dU + W Q = U + W
Q
W
q = du + w 单位工质 q = u + w
任何工质、可逆过程
•理想气体内能变化计算
定容过程: w 0 q = u + w 用定值比热计算: u cvT
u qv
用平均比热计算: u cvmT
t2
t2
t1
u
cvdt
cvdt
cvdt

cvm
t2 0
t2

cvm
t1 0
t1
t1
0
0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分子位能(相互作用) (v)
binding forces
说明:
内能是状态量
理想气体u=f(T) 实际气体u=f(T,v)
U : 广延参数 [ kJ ] u : 比参数 [kJ/kg]
内能总以变化量出现,内能零点人为定
2.外部储存能
macroscopic forms of energy
重力位能 系统工质与重力场的相互作用 potential 所具有的能量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般表达式
输入系统的 能量
系统输出 的能量
系统中储存能量 的变化量
能量
系统储存的能量 传递中的能量
(一)系统的储存能
系统储 存的能

内部
储存能
热力学 能
状 态

外部

储存能
机械能
1.内部储存能

热 力 学 能
( 内 能 )
分子动能(移动、转动、振动) (T)
translation rotation vibration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实质:
能量转换及守恒定律在热力过程中的应用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
•热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也可 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相互转换,在传递和转换 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Perpetual –motion machine of the first kind)是不可能制成的”
Ep mgz
宏观动能 以外界为参考坐标的系统宏观
kinetic 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Ek

1 2
mwg
2
系统总储存能 total energy
E = U + Ek + Ep e = u + ek + ep
(二)系统与外界传递的能量
热量
热源
过 程



功源 数

随物质传递的能量 质源
状 态 参

热量
第四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学习目标:
•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深刻理解能量、储存能、热力学能的概念,及 热力学能、焓的物理意义;掌握理想气体热力学 能及焓的变化量的计算;理解容积功、轴功、 技术功、流动功等概念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Q1A2 50 kJ
U2 U1 10 kJ W2B1 5 kJ
试判断沿过程1A2工质是膨胀还是压缩,并 且求工质沿1A2B1回到初态时的净吸热量和 对外作的净功。
解:(1)在1A2过程中
W1A2 Q1A2 (U2 U1) 50 10 40(kJ)
因为 W1A2 0 所以系统对外界做功,工质膨胀。
随物质传递的能量
流动工质本身 具有的能量
E

U

1 2
mwg 2

mgz
流动功(或推动功)
为推动流体通过控制体界 面而传递的机械功.
推进功(流动功、推动功)
A
W推 = p A dl = pV w推= pv
面工质的热力状态
流动功与其它功区别
对推进功的说明
1、与宏观流动有关,流动停止,推进功不存在 2、作用过程中,工质仅发生位置变化,无状态
•容积功W: 在力差作用下,通过系统容积变化与外界传递的能量。
规定: 系统对外作功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
膨胀功是热变功的源泉
可逆过程: w pdv w pdv
•轴功Ws: Shaft work 通过轴系统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
单位:l J=l Nm •其他准静态功:拉伸功,表面张力功,电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