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综述作者:付玚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10期【摘要】学界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关于马克思产权理论的著作、文章大量涌现。
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有力推动着我国所有制和产权改革。
系统梳理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状况,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正确指导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理论产权所有权现代西方产权理论随着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产权”的提法写入了党的文件中,比如:“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现在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等等。
鉴于此,学术界出现了对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研究探讨。
相关研究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围绕着马克思有无“产权”理论,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等方面做了一些收集、整理与概括。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是否存在马克思是否论述过产权理论,学术界一直以来有所争论,部分观点认为马克思只有所有制理论而没有产权理论,部分观点认为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就是其产权理论。
一种观点认为,存在马克思产权理论。
马克思的著作译本中虽然很少出现“财产权”或“产权”的字眼,但马克思研究了复数形式的财产权或产权,甚至论述了复数形式的财产权或产权中所包括的各项权利: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索取权、继承权、不可侵犯权等一系列法的权利。
与马克思相比,科斯只在为数不多的文章中讲过产权,从概念到观点都不清晰,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无法与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相提并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指出,国外有的比较尊重历史事实的经济学家是承认马克思产权理论的。
吴易风断言:“马克思产权理论经历了逻辑检验、历史检验和实践经验,已经被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是社会科学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产权理论,而且是迄今为止社会科学史上的唯一科学的产权理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研究综述(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jtjj201110059.aspx
2、科斯社会成拳目题财产权利与刺
虞变t——产权学派j新制度学派译文
集fMl上海三联书店&版.1991
3、林崮.张宇产权分析的日神范式 m中目社畚科学,2002(1) 4、橱卫固程承坪所有权财产权厦产
权新辩——杀论马克思所有耕理论与现
代产权理论的异同n1&济问题.2007(1) 5、张五常中国的前逢fMl香港信{I
论为指导
同时对西方产权理论的精华
予以借鉴和吸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 要有李诗白、吴易风、李炳炎、昊宣恭等。 现如今这种观点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主 流认识.特别是受到广大马克思主义研 究者的欢迎。 四.对两种产权理论的历史地位评判 对于两种产权理论的历史地位国内 外很多学者都给予了一定的评价。西方的 主流思想是承认西方产权理论的.例如. “科斯定理 必将与萨伊定律一样载人 史册”科斯的交易成本论“终将可以与边 际效用学瓶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所占的位 置相媲美.”但是同时部分学者也认为以 科斯为代表的西方产权理论存在缺陷.R D库特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论述了科斯定理的三娄解释之后说: “以科斯定理的这三条说明中任何一条来 确定科斯定理.都会碰到障碍.这些障碍
摘要伴随看20世纪90年代日}产
究对象:二是二者都强调产权和制度现象 的重拦性把制度安排当作影响经济缋效 的重要因素三是都把产权关系看作是^ 与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把利益问题当 作产权关系的核心问题:心足都对资本的 所有权、土地的所有救、股份公司的所有 权以匣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分离等产捏现 象以及商品所有权z间的等价的蹙岛关 系进行了研究。还有些型者从两者研究领 域的不同得出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这种互补性表现在“马克思考察了生产资 料的所有权对生产关系以及经济社会的 影响而现代产权理论则并不考察这一 点而是把产投归属这一问题当成既定的 前提米对待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清晰地 界定产权以避免外部性的产生以及如何 有效地安现产权的市场转让等问题。”前 者趼究的是所有制变化的规律届者研究 的是在既定所有制情况下产权的界定.两 者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互朴。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
二 、 克思 主义产权 理论 与西 方产权 理论 比较研 究 马
普遍 认为二 者有 着很 多共 同 点, 同时二 者又有 着根 本的 不 产权 关系 的制度 安排 。 据此 来分 析我 国 的产 权制度 , 出现阶段 指 同。 如尹德 洪就认 为 : 他们 的共 同点就 在于都 将产权 的本 质看成 我 国农地产 权制度 的缺 陷主 要表现 在 : 一 , 其 土地 所有 权归属 不 人与人之 问的关 系, 把经 济利益 问题作 为产权 的核心 问题 进行研 清晰 , 土地所 有权 界 限模 糊 不清 , 即 农地 集 体所有权 主体 虚置和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 e A dS c y e
己 13年 7月( 0 1 下)
x ,I J 缸会 l. }
产 权 理 论 研 究 综 述
贾 娜
摘 要 产权 理论 是现代 经 济学基础 理论 之一 , 是 目前 国内外经 济理论 问题研 究热点之 一 , 了理 清产权 理论 的基本 脉 也 为 络 需要对 产权 理论 的核 心要点 与研 究热点 加以 综述 。而关 于产权 的定 义、马克 思主 义产权 理论 与 西方产权 理论 的比较 研
是一种 通过 社会 强制而 实现 的 对某种 经济 物 品的多种 用途 进行
选择 的权利 。 德姆塞 茨认 为 : 产权 是包括 一个人 或其他 人受 益受
三、 现代 产权理 论 与国有 企业 改革
普遍 的认为可 以运用现 代产权 理论来指 导国有企业 改革 。 比
损的权 利 , 产权 是界 定人们 如何 受益及 如何 受损 , 因而 谁必 须 向 如有 学者就认为 : 易费用理论 是现 代产权理论 中最 基础 , 交 最重要
产权_市场交易的基础_关于产权的理论综述
产权,市场交易的基础———关于产权的理论综述"蒲国蓉李轩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变化,在经济学理论中,对“产权”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
在不存在交换或者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里,产权的存在毫无作用,当然也没有分析产权的必要。
当在市场中进行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时,附着在这些有形物品上的产权也就同时被交换了。
研究这些产权的出现、交换等所提出的问题,成为产权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产权的起源对于产权的出现,一般从以下!方面来理解:第一,人类社会最初出现的产权;第二,当有了新的财产关系出现时,需要建立新的产权制度;第三,旧的产权关系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时,被新的产权所替代或者改变。
对于人类社会最初出现的产权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公有产权的角度论述了原始社会的产权,以土地公有制为典型,认为原始社会的财产关系是自然形成的原始公有产权。
可以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公有产权的论述称之为自然起源说。
对于私有产权,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产权更适应生产力的需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公有产权,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私有产权的模型是“生产力发展模型”。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从宏观的、动态的及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生产力及其发展水平与产权制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所有制演变的一般规律。
德姆塞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探讨产权的起源。
他指出,“产权的出现最好从它与新的或不同的有利或有害效应的出现之相互联系中去理解”,“新产权的出现,是对互动的人们调整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性的愿望做出的反应”,或者将这个命题用另一种方式表述“当内部化收益变得比内部化成本大时,产权就发展起来将外部性内部化”。
德姆塞茨认为,经济价值的变化使内部化增加,而经济价值的变化产生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市场的开拓,这导致旧的产权难以与此适应,新的产权也就有了产生的必要。
德姆塞茨将产权的起源理解为一种新产权的产生,意味着在旧有产权基础上产生新的产权,无论在哪个时点上,都是“产权的起源”。
现代产权交易基本理论实务及法规综述
现代产权交易基本理论实务及法规综述一、引言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产权进行流通和交易的一种形式。
产权交易的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产权交易包括物权、知识产权等,本文主要关注基本理论和实务,以及现行法规的综述。
二、产权交易基本理论产权交易的基本理论有市场交易的基本原理、权利主体的一致性、信息透明度和产权交易安全性四个方面。
市场交易的基本原理是产权交易的核心理论,包括理性人均衡性、价格的博弈、供需关系等。
在产权交易中,需要有交易的双方,交易的目的是使双方得到所需的产权。
交易价格是基于供需关系,由市场自主形成。
权利主体的一致性是指权利的主体应当是一致的,即产权的领有者和权利的行使者应当是相同的。
只有产权的主体一致,才能保证交易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信息透明度是指交易的信息应当是充分、客观、及时和真实的。
其中充分是指交易的信息内容应当全面,不遗漏;客观是指交易的信息应当客观,不主观;及时是指交易的信息应当及时,不能存在信息滞后;真实是指交易的信息应当真实,不虚构。
产权交易安全性是指交易应当是安全的、操作规范的、有法律保障的。
只有安全和合法的交易才能保证交易市场的正常运行。
三、产权交易实务产权交易实务包括交易主体、交易方法和交易流程三个方面。
交易主体是指参与交易的主体,包括权利主体、交易主体和监管主体。
权利主体是指拥有产权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国家等。
交易主体是指参与产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和交易平台。
监管主体是指监管产权交易的机构,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产权交易所等。
交易方法是指产权交易的具体方式,包括议价交易、拍卖交易、对价交易、竞价交易和公开竞价交易等。
交易流程是指产权交易的具体步骤,包括挂牌、招标、交易撮合、成交确认等。
四、现行法规概述现行的产权交易法规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宪法、民法典和产权交易法规。
宪法的相关条款表示,土地和其他资源是国家所有的,可以由国家授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使用或者收益,但是不得侵犯公共利益和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国内研究综述——兼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
理论 传 人 中国 , 内部 分 学 者 也 为该 理 论 在 中 国 的 国
传播 做 出 了贡献 , 黄 少 安 、 军 、 伟 等 。产 权 改 思主义 经 济学 的所 有制 理论 被认 为是 两种 产 权理 论 如 张 刘
林 张宇 ,00 , 资 本论 》 第 一 20 ) 而《 则 革 呼唤 产权理 论 的指 导 , 因此 系统 梳 理 国 内学 者 对 的范式 之一 ( 岗、 马克思产 权理 论 的理论 研究 及其 与 中 国实 践 相结 合 次构 建 了人 类 思 想 发 展史 较 完 整 的产 权 经 济 体 系 的实 用研究 , 与现代 西方 产权 理 论进 行 比较 , 对 ( 恩 富 , 9 7 。 甚 至 西 方 学 者 s ・平 乔 维 奇 并 在 程 19 )
人 类社 会最初 的 产权 关 系是 公 有 产权 , 与 当 时 低 是
的 比较》 文 中 , 到 对 《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中与 特 点是 区分 了 公 有 产 权 的起 源 和私 有 产 权 的起 源 。 一 提 马 7 4次 ; 产权 ,2次 ; 财 4 产权 ,7次 ” 7 。对产权 所 包含 的 下 生产 力结 合 的 原始 公 有 产 权 , 是 自然 形 成 的 产 它
其进 行 客观评 价 的基 础 上 , 掘 新 的研 究 视 角 具 有 发
重要 的现实意 义 。
一
( 9 8 也认 为 : 尽 管 产 权 的重 要 性 已为 马 克 思 之 18 ) “ 前 的社 会 主义 者 所 承 认 , 是 马 克思 第 一 次提 出 了 但 产 权理 论 ” “ 克 思是 第 一 位有 产 权 理 论 的社 会 科 ,马
没有 产权 理论 , 分 观 点 认 为 马克 思 所 有 制 理 论 就 部 是其 产权理 论 。吴 易风 在 《 权 理论 : 产 马克 思 和科 斯 产权 相关 词语进 行检 索 , 出现频 率 为 :财 产 关 系 , 其 “
产权理论文献综述
产权制度理论文献综述产权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热点之一,为了理清产权理论的基本脉络需要对产权理论的核心要点加以综述。
一关于产权的定义及产权理论的概述关于产权的定义,可以从西方制度经济学和我国学者关于产权的界定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西方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的定义。
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产权的定义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阿尔钦指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适用的权利。
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分配。
菲吕博腾则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他们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其次,我国学者关于产权的定义。
经济学家刘诗白认为:财产权简称产权,是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
经济学家于光远则认为:产权(财产权)也就是所有权,它是某个主体拥有作为财产的某个客体所得到的法律上的承认与保护。
产权是社会认同的经济权利,包括所有权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权利。
它是界定各经济主体权、责、利的内容及边界的范畴,实质是人们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
能够保证经济高效率的产权应该具有以下的特征: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清晰的产权可以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高于个体成本的情形,即某项事务或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因此而付出任何补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科斯提出的“确定产权法”认为在协议成本较小的情况下,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而在解决外部侵害问题时可以采用市场交易形式。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产权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和综述其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产权理论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涵盖了产权的定义、性质、功能以及产权制度的形成、变迁与优化等方面。
通过对产权理论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以及产权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社会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产权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产权的内涵、特征及其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接着,将回顾产权理论的发展历程,从古典经济学家的初步探讨到现代产权理论的系统构建,梳理产权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产权与市场效率、产权与企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还将探讨产权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与影响。
产权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产权理论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总结产权理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产权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规律,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产权理论的基本概念产权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产权的界定、配置、交易及其对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产权,即财产权利,是指人们对某一财产或资源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些权利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体,包括个人、组织或国家。
产权的明确界定和保护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
产权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产权的界定、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交易以及产权的激励功能。
产权的界定是指明确产权的归属,即确定谁拥有某项财产或资源的权利。
产权的明确界定有助于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产权的排他性是指产权主体对其财产或资源拥有独占的控制权,这有助于防止他人未经许可的使用和侵犯。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综述(全文)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综述提要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产权改革的核心,产权交易市场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阳光平台”,对产权交易市场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及时总结我国产权交易市场进展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发达GJ 的成功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权交易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显。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启动后不久,国内经济学界就开始了对产权理论的探讨。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产权交易的进展,一些学者不再满足于泛泛谈论产权的一般问题,而是把探讨的重点推进产权市场这一层次上。
概而言之,国内学术界关于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理论体系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估产权交易市场进展对我国经济进展的影响许多学者通过国内外资本市场进展的研究,建立统计分析模型,全面深入地分析产权交易市场进展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产权交易市场进展的适度规模和交易特点。
ZG十五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要针对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养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调整。
据此,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说”,要积极进展产权交易市场,鼓舞产权流动,以此作为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优化所有制结构的重要途径。
常则修(1995)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说”,认为产权交易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塑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微观经济基础。
郭元啼(1998)指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在这种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为了自身生存、进展的需要,必定会展开产权交易活动。
产权交易是增强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通过产权交易,优势企业可以将自身的竞争优势‘送出去’,或将被并购企业的竞争优势‘拿进来’,这不仅推动了竞争优势在并购企业之间的相互转移,还通过企业之间的合并产生新的竞争优势”。
王韬光等(1995)提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企业能更好地实现其经营战略”。
产权交易是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突破“进入壁垒”的重要途径。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研究综述
义。作为产权学派创始人的科斯甚至没有明确定义过产权。关于产权
的定义 , 以下观 点具有 一定的代表性: 著名的 《 新 帕尔格 雷夫经济学大
词典》 对产权的定义为: “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
济物品 的多种用途进 行选 择的权利。 ” 德姆塞茨认 为: “ 产 权是包括一
括寻找意图交易的交易者, 了解交易者的交易意愿, 为缔结交易契约 而相互进行谈判, 监督契约条款的履行等, 都需要花费成本。关于科斯 定理, 内容已内涵于其文章当中, 但是科斯定理既非科斯本人提出, 也 没有得到本人的认可。 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治・ 施蒂格勒在他的《 价 格理论》 一文中首先命名的。科斯定理分为第一定理、 第二定理。科斯 第一定理是说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 财产法定权利的最初配置并 不影响经济效率。科斯第二定理则是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 不同
3 、 企业的产权 结构。德姆塞茨与阿尔钦在他们合著的 《 生产、 信息
( 二) 交易成本经济学 交易成本概念的内容最早是由科斯作出 的, 科斯在《 论企业的性质》 一文中虽没有明确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 但他所提出的市场成本的概念就包含了交易成本的内容, 他在文中指
出: “ 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 的。 通 过价格机制 组织生产的最 明显的成 本就 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 的工作 。……市场上 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
判签约的费用必须考虑在内。” 后来, 在其发表的《 社会成本问题》 一文 中就明确提出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概念。威廉姆森顺着科斯的思路, 建 立起 了交易成本经济学, 提出了他的中心论点, 认为诸如企业这类 的 经济制度“ 具有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和作用” 。他把重点放在了“ 交易 成本 ” 这一关键性概念上。威廉姆森首先将交易成本分为广义和狭义 两种: 狭义交易成本是为履行契约所付 出的时间和努力; 广义交易成 本是为谈判、 履行合同和获得信息所需要运用的全部资源。 之后, 威廉 姆森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书中对交易成本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并 将其区分为“ 事先的’ Ⅱ “ 事后的’ 两类。 事先的交易成本是指“ 起草、 谈
国内马克思产权理论研究述评
3 . 产权 的权能结 构。产权的权能结构 , 是指构 成产 权总体 的 不 同权项 的状 况及 其组合分 离方式 。而各权 能之间的统一 与分 离 是取决于社 会生产 力和生 产关系 以及 与此相 适应 的经济体制 的发展 状 况的 。马克 思通过对 土地 、信 贷资本 等情况 的大量分 析, 得 出了产权 的分解 和分 离的三种形式 即产 权权能归属 同一主 体 、产权权 能归属 不同主体 、产权权 能归属于 同一主体 的不 同
我 国 自改革 开放 以来 , 中外经济理论 界对 于产权范 畴认 识存 在很大分歧 。总体来说有两种倾 向: 我国学者认为 产权 与所有权 是 同一概念 , 而 西方学者认为 产权和所 有权 是不同 的。在我 国 , 产权是构成社 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性要 素, 是市场交易得 以正常运 行 的根 本 , 是我 国建立特色社 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 制的重要 内容 , 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 究中的重要课题 。
Wi d e R n g t e l 广 角
国 内马克思产权 理论研 究述评
张 媛 燕 山大 学 马 克 思 主义 学院 河 北 秦皇 岛 0 6 6 0 0 4
摘要: 马克思产权理 论是我 国产权 制度 改革 的重要理 论基础 , 系统梳理 马克思产权理 论对 正确指 导产权 制度 改革 具
有重要 意 义。 国内 马克思产权 理论 的研 究涉及到 产权概 念的 界定 、 马克 思产权 理 论的主要 内容 等方 面。并且 在产 权 定义的重新 诠释和 中西方产权理 论 的比较上 有很 大进展 , 但是仍 然存在很 多不足 需要我 们深 入研 究。 关键词 : 马克思产权理 论 ; 产权 ; 所 有权
马克思主 义产 权理论研究的 重要任务。 四
产权理论文献综述
产权制度理论文献综述产权理论是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经济理论问题研究热点之一,为了理清产权理论的基本脉络需要对产权理论的核心要点加以综述。
一关于产权的定义及产权理论的概述关于产权的定义,可以从西方制度经济学和我国学者关于产权的界定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西方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的定义。
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产权的定义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阿尔钦指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适用的权利。
私有产权是对必然发生的不相容的使用权进行选择的权利分配。
菲吕博腾则认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他们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其次,我国学者关于产权的定义。
经济学家刘诗白认为:财产权简称产权,是主体拥有的对物和对象的最高的、排他的占有权。
经济学家于光远则认为:产权(财产权)也就是所有权,它是某个主体拥有作为财产的某个客体所得到的法律上的承认与保护。
产权是社会认同的经济权利,包括所有权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权利。
它是界定各经济主体权、责、利的内容及边界的范畴,实质是人们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
能够保证经济高效率的产权应该具有以下的特征: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可操作性。
清晰的产权可以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指某项活动使得社会成本高于个体成本的情形,即某项事务或活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行为人并未因此而付出任何补偿)。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科斯提出的“确定产权法”认为在协议成本较小的情况下,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而在解决外部侵害问题时可以采用市场交易形式。
关于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综述
关于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综述作者:方静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D92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585(2009)12-0000-02产权理论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芝加哥学派”)创立的、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的界定和交易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末20世纪初的旧制度经济学派。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凡·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等论文被公认为西方产权理论的开山之作。
其后,科斯的追随者如阿尔钦、德姆塞茨、威廉姆森、张五常、菲吕博滕和配杰威齐等为丰富与发展产权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产权的界定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产权还没形成一直的看法,没一个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以下几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他们能帮助一个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诺斯指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
”而阿尔钦则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上述定义都是从一个方面指出产权的含义。
较为全面的定义是菲吕博腾及配杰威齐在《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中给出的:“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一些被认可的行为性关系……社会中盛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界定每个在稀缺性资源利用方面的地位的一组经济和社会关系。
”这一定义概括了从不同角度给产权下的定义,并与罗马法、习惯法以及现代法律对产权的定义基本一致。
二、交易费用这一具有变革性的思想,使得许多正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交易费用这一范畴将前人解释同一问题的许多因素。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获得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搜集有关价格分布、产品质量和劳动投入、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的费用,这是交易准备阶段的费用;还有“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其中包括了讨价还价,订立合约。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一、引言产权经济理论研究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对于理解和解决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国家在这一领域中作出了很多重要的理论贡献,并不断拓展和深化产权经济理论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演进、权益划分、市场交易和制度设计等方面,对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
二、历史演进产权经济理论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的西方经济学界,最早的研究对象是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的分配方式。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西方学者开始对产权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在20世纪后期,奥利弗·哈特和道格拉斯·诺斯等学者提出了现代产权经济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产权的属性、划分和保护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此后,产权经济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三、权益划分产权是指对于某种资源或财产所享有的所有权,它决定了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方式。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了权益划分的效率和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内部收益权和外部所有权。
内部收益权是指对资源的使用权,它反映了资源的控制权;外部所有权是指对资源的收益权,它反映了资源的归属权。
权益划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市场交易市场交易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产权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现代西方经济学通过对市场交易的分析,揭示了产权制度对市场效率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产权的定义、界定和保护对于市场交易的成本和效益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理论模型如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和产权外部性等,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
五、制度设计在现代经济中,制度是实现和维护产权的重要手段。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研究了制度设计对于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有效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一系列理论模型和方法。
产权制度的设计涉及到所有权的划分、合同法律制度、法律执行机构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产权公共领域研究:综述、评析与展望
产权公共领域研究:综述、评析与展望通过对产权公共领域研究历程的考察发现,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权公共领域的成因上,产权公共领域对主体行为和经济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租值消散理论的应用上,产权公共领域范围大小的变化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另外,产权公共领域研究还存在基础性概念定义不严、使用随意、逻辑混乱等问题。
所以,应该从概念的严格界定、产权公共领域对主体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产权公共领域的动态化及其与制度变迁的联系等方面完善和深化对产权公共领域的研究。
标签:产权;公共领域;经济绩效;制度变迁1.引言产权理论源自科斯(Ronald Harry Coase)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它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在交易成本为正的世界中,不同的产权初始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或社会经济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产权的初始界定是指正式制度(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条例甚至政府政策等)对特定客体所衍生的产权项归属的正式规定,而市场交易一般称为产权的再界定。
通常,人们认为正式制度将特定客体的产权归属完全界定清晰的效率最高,但产权界定从来不是绝对的,正如巴泽尔(Barzel Y.,1997)所说,“因为交易是有成本的,所以,产权作为经济问题还从来没有被完全界定过”。
通常,正式制度对产权归属的界定称为法律意义上的产权界定,而现实经济运行中所形成的产权归属界定称为经济意义上的产权界定。
陈利根等(2013)认为,“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是法律上的产权界定还是经济上的产权界定,产权的界定都是不充分的”。
大多数学者都同意这些没有被完全界定的产权进入了某种公共领域之中,于是,对产权公共领域的研究就成为产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对产权公共领域的研究历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2.产权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作为产权公共领域理论的创始人,巴泽尔(1997)较早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并系统研究了产权公共领域的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产权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深刻掌握产权理论的深刻内涵,理清产权理论的发展脉络,本文对西方产权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史做了梳理,对西方产权理论的重点理论成果做了罗列与分析,并对西方产权理论前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西方产权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明确产权理论对现实经济运行的制度安排的指导意义,更好地运用产权理论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产权理论;交易;财产
一、导言
随着经济实践探索程度的不断加深,经济学理论界对产权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产权的产生存在都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也没有必要对产权进行分析。
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实际上是附着在商品上的产权的交换,研究产权理论范畴内的相关问题,是产权经济学及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对于产权的出现,结合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方面。
德姆塞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对产权的起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产权的出现最好从有利或有害效应的出现之相互关系中去理解,经济价值产生了相应的内部化效应,而经济价值的增加,正是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范围的扩大,旧的产权自然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所以新的产权就应运而生。
德姆塞茨认为产权的起源可以理解为一种新产权的产生,即在旧产权的基础上不断变革之前不适用生产力和技术发展要求的部分,不断产生新的产权。
所以不论在哪个时间点上,都可以说是“产权的起源”。
第二,经济发展方面。
私有产权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西蒙-迪蒙赛尔的“交易费用节约说”,通过案例的方式说明了这一点。
同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导致了资源稀缺,人们在利用资源上的竞争会加剧这种状况,使得产权的建立更加必要和迫切。
阿尔奇在《产权经济学》中提到,“产权在任何国家、社会中都能得到启示。
”产权的形成受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风度习惯、约束机制、国家暴力等。
张五常认为,当潜在寻租成本大于寻租成本时,要降低成本,需要对产权进行明确界定,这样新的产权就产生了。
巴泽尔进一步指出了,在社会中权利是产生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的,同时产权也是不断产生和不断放弃的,因此产权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动态的情形来分析。
总而言之,产权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产权也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分工和交换的不断完善和深化,使得产权的存在发挥着激励的作用,使得拥有财产的人将财产用于能带来更多收益的用途,促进财产的高效利用,资源得到整合。
产权理论对于理解具体经济运行的制度建设和运行、以及实现经济绩效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指导个人的经济行为更加有利于他人。
我国学者注重从财产的实际运用上来划分财产,不论财产的性质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能够运用产权理论来分析。
二、西方产权理论主要成果总结
1.产权与所有制问题
产权用英文来表示,是propertyrights,即财产权利的复数,由此可见产权是一组权利束。
产权是包含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让渡权等一些权利。
产权理论认为资源配置效率与产权的界定有很大的相关性,从经济现实角度考虑,需要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产权的界定必须要明确,并建立明确有效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产权关系,以明确各种权利的界限问题,使得产权成为既定物品权利的载体,保证既定权利能够通过对物的权能来确定。
所有权分配关系是经济基础,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就是产权制度。
所有制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从基本的层面对经济利益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做了规定,
同时所有制的变化会在所有制框架之内,相应引起产权制度的变化。
2.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产权界定
在不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一致的,反之如果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就会产生外部性。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
解决外部性问题,主流派的观点是进行税收和补偿。
而科斯认为,如果交易费用为零,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实现资源配置,进而使得交易成本内在化。
外部性是在特定市场中产生的,如果市场机制完善,可以通过交易内部化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解决外部性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初始产权的界定,一旦初始权利被界定,不论如何分配,资源分配的结果是既定的,不同的是收入的分配结果。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如何解决公共物品的“拥挤”问题,产权理论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让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一致化,使得公共物品的外部性的内部化,建立合理规模的俱乐部就能使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到补偿。
3.现代企业产权和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产生之后,产权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和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发生变化的,同时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产权结构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为许多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现实基础,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发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但同时也导致了经营权对所有权的威胁问题,经营者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的经营,实际上经营者也不能保证所有者的权益。
(1)剩余索取权的启发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了突出及证明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重要性,他们在团队生产理论中提出了剩余索取权的概念。
具体分析,在团队生产过程中,要素所有者搭便车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搭便车的后果就是团队生产的效率下降。
如果此时出现监督者,并依据现实建立一种合理的产权结构,并赋予索取剩余权,就会使搭便车的问题得到缓解和解决。
当前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剩余索取权能否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起到激励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代理成本詹森和梅克林将代理成本分为以下几类: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股东因代理人代行决策的剩余损失。
代理成本实际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剩余索取权和监督其他要素的权利分开,如何监督经理就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威廉姆森认为西方公司由u型到m型的转变,是一种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解决经理的代理成本的转变方法。
(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的,委托-代理是针对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存在着弊端的现实,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通过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得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并将经营权利让渡给专门的管理者。
“委托-代理理论”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正式因为这一理论探讨了企业如何运用激励机制来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
在理论中存在着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围绕剩余支配权展开的,分析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企业的经营存在的不确定性,使得监督成本增加,市场交易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进而增加代理成本,所以如何衡量经理人员的绩效成为一个难点,要想实现产权收益,就必须要通过谈判、交易、契约等形式,最终通过剩余支配而产生效率更高的产权结构和分配契约。
三、理论前沿和存在的问题
1.西方产权理论的进步和贡献
西方产权理论时至今日在理论界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力在不断发展和深化。
(1)产权理论的产生,重点突出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强调了权利体系演变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探究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其他要素。
(2)西方产权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方法,丰富了经济分析的思路,对环境、公共物品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合理解释,对企业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拓宽了经济学分析的领域和视野。
(3)西方产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西方经济学的又一次整合,注重构建制度、交易、产权体系,深层次地解释了经济发展的动因。
2.西方产权理论的不足之处
(1)过于注重私有化脱离了经济现实,在某些公共领域内,私有化只能造成效率的损失,私有还是共有应该结合经济现实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产权理论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没有合理建立制度和技术的联系。
良好的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要素的投入、技术的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同样重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3)产权理论具有操作程度有限,例如交易费用不能准确地衡量,理论的应用型被削弱。
如何增强理论的实际应用型是今后产权理论探索发展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