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无机盐调节(苏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4讲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 苏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第24讲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2e0b5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0.png)
第24讲 水、无机盐的调节和血糖调节[考纲要求] 1.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2.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的平衡(1)人体内水的来源: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
(2)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四条: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3)体内水平衡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使水的排出量与摄入量相当。
(4)尿与人体健康①正常人的尿液是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成年人的日标准尿量约为1 500 mL 。
②当泌尿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
若日排出量小于400 mL ,可能的原因是饮水过少或肾炎。
(5)尿的形成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通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
2.无机盐的平衡(1)种类:Na +、K +、Ca 2+、Zn 2+、Fe 3+、I -等。
(2)来源:主要来自于饮食。
(3)排出途径:通过尿液、汗液和粪便排出体外。
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当体内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入血液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排尿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2)血钠降低血钾升高――→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吸Na +泌K +→血钠、血钾恢复正常。
二、血糖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糖尿病及其防治(1)血糖浓度高于7.0 mmol/L 时,部分葡萄糖就会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2)糖尿病患者症状:“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
(3)糖尿病患者应调控饮食,配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086688d62af90242a995e561.png)
1234
解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 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减少散热(毛细血管 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 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 C
3.生活中有的人经常一次性饮大量的清水,有的人只有口 渴了才会去饮水,这些习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吗?为什么? 答案 一次性饮大量清水可能会使人出现虚弱无力、心跳 加快、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感到口渴时细胞外 液渗透压已经偏高,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脱水,因此饮水 也如同吃饭一样,不是非要等到渴了才喝,而应该注意根 据身体对水的实际需求,适时适量进行补充。
4.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答案 不能这么说,因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如钠 盐)以及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5.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淡盐水? 答案 大量出汗后,人体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所以 要喝淡盐水补充丢失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 盐的平衡。
6.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 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 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不对。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不可能不 排便(尤其是小便);即使不排便,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也 会从其他途径排出,使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遭到破坏。
一题多变
判断正误: (1)热觉或冷觉的产生是在下丘脑中( ) (2)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变温动物新陈代谢速率升高( ) (3)在BC段时间内,机体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产热量大于散热 量( ) (4)在AB段时间内,以增加散热为主,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
解析 热觉和冷觉的产生都是在大脑皮层; 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温度升高, 新陈代谢速率升高; 机体在寒冷环境中通过调节增加产热并减少散热,而在炎 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无论是寒冷环境还是炎热环境, 产热量总是等于散热量,体温保持恒定。 答案 (1)× (2)√ (3)× (4)×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3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3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53bccb10a6f524cdbf8588.png)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一课时:植物生长需要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一课时),主要介绍水在植物体中的重要作用、植物需水的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本节首先通过实验来验证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根毛细胞吸水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具有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既与前面学习的细胞和根尖的结构等知识联系起来,又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此时的七年级学生已经对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体各器官的功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和根的结构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例子,学生对植物细胞是如何吸水和失水的很感兴趣,有种一探究竟的欲望。
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教师可通过分析交流、组织表演等教学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培养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水在植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和植物需水的特点。
2、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3、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理。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外界溶液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植物需水的特点,对植物进行科学灌溉,加强学生节约用水意识。
3、通过对植物根的作用的介绍,树立学生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理。
二、教学难点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搜集关于植物生长需要水方面的知识。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解析)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9dc34c700abb68a882fb55.png)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 )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2.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4.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5.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A.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B.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C.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D.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6.下图是健康人由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7.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D.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8.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肾脏是机体调节水分平衡的唯一器官9.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2475ce3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b.png)
⾼中⽣物苏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章第⼀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和⽆机盐的调节第2课时体温调节⽔和⽆机盐的调节1.⼈的体温是指⼈体内部的平均温度,直肠温度最接近⼈的体温。
2.⼈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骼肌,⼈体主要散热器官是⽪肤。
4.寒冷环境中,⽪肤⾎管收缩,⾎流量减少,减少散热;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激素增多,产热增多。
5.炎热环境中,⽪肤⾎管舒张,⾎流量增多,汗液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6.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其作⽤是促进肾⼩管和集合管对⽔的重吸收。
⼀、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的体温是指⼈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常⽤直肠温度、⼝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
2.体温来源及恒定原理(1)⼈的体温来⾃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的热量。
(2)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骼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肤。
3.体温调节过程(1)在寒冷环境中,⽪肤⾥冷觉感觉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肤⾎管收缩减少散热量;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多提⾼了细胞的代谢⽔平,机体产热量增加。
(2)在炎热的环境中,⽪肤⾥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肤⾎管舒张,⾎流量增加,汗液分泌_增多,散热量增加。
4.⼈体体温恒定的⽣理意义(1)体温相对恒定是⼈体⽣命活动正常进⾏的必要条件。
(2)当体温过低或过⾼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丧失,⽣命活动也会出现严重异常。
⼆、⽔和⽆机盐的调节1.⽔和⽆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填图](1)⽔的来源和去路:(2)⽆机盐的来源和去路:2.尿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肾⼩体?肾⼩球肾⼩囊肾⼩管(2)尿的形成过程:①⾎液经过肾⼩球滤过,进⼊肾⼩囊,形成原尿。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50682fc9b6648d7c0c7466a.png)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的血流量增多B.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答案D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解析温觉感受器除分布于皮肤,还分布于黏膜和内脏器官中,环境温度变化刺激这些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或舒张)等一系列反应。
人在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答案C3.下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解析激素的含量应比血糖的含量低,故a为血糖;随着血糖含量的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C4.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战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C.寒战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图示中,AB段说明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机体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
答案D5.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苏教版必修3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及血糖调节 课件(46张)
![苏教版必修3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及血糖调节 课件(46张)](https://img.taocdn.com/s3/m/46e03d19bed5b9f3f80f1c16.png)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二)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2.尿的形成 (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球
原尿
肾小管 集合管
3.水平衡的调节 (1)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 抗利尿 激素的生成 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增加 _________ 垂体 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 和分泌,由 ______ 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排尿减少,保留体内的 水分,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2)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 激素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 常。
例2
【解析】
由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
得知该内分泌器官与Na+的吸收有关,而与 Na+的吸收有关的激素为醛固酮,其生理作 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 对 K+ 的分泌。而醛固酮又是由肾上腺分泌 的。
跟踪训练 实践证明,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 物不能存活。下列与之相关的原因可能是 ( ) A.血液中Na+的浓度猛增,K+浓度猛降 B.血液中Na+和K+浓度猛降 C.血液中Na+和K+浓度猛增 D.血液中Na+浓度猛降,K+浓度猛增 解析:选 D 。双侧肾上腺皮质损伤的动物不能分 泌醛固酮,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Na+的主动吸收和对 K+的分泌,所以可导致血 液中Na+的浓度猛降和K+的浓度猛增。
例1
【尝试解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解析】 析如下:
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具体分
【互动探究】
B 项中所涉及的激素的分泌部位
和生理作用是什么?
苏教版水盐平衡调节教学案
![苏教版水盐平衡调节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c163c10661ed9ad51f3b8.png)
课时3 水盐平衡调节一、【学习要求】二、课堂自主讨论读书填空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来实现的,其来源包括和,排除的主要途径,无机盐来源。
拓展深化1:读图2-6分析水和无机盐来源和去路的异同点读书填空2:________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和与之相连的____________组成。
拓展深化2:读图2-7及右侧第一段文字思考血液与原尿的区别,思考尿液的形成过程?读书填空3:抗利尿激素是由____________分泌,储存于____________中,在适宜刺激的作用下,再从__________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深化3: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者食物过咸,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引起什么样的变化?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读书填空4:当血浆中K+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或Na+浓度下降时都刺激____________增加分泌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深化5:如果人体钾或钠偏离正常的生理指标,机体是如何进行调节的?三、当堂巩固(我定会成功)1.下列关于皮肤与散失水分的关系,正确的是()A.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 B.人体在寒冷的冬季不能通过皮肤散失水分C.人体皮肤只有在出汗的情况下才散失水分 D.出汗的目的是为了排泄2.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3.健康的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上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
3.5.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3.5.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优秀教学案例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592c41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2.png)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水对植物生长有哪些作用?
3.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是什么?
4.植物是如何吸收无机盐的?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完成观察、实验等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户外观察、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多种教学手段的引导下,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的知识。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植物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植物、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关爱植物,培养他们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户外观察活动、实验教学等,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生物学学科的兴趣;
2.注重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关爱;
4.融入环保教育:通过讲解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水的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水盐平衡调节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水盐平衡调节 高二上学期生物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67cb6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6.png)
积极思维:人体是通过哪些途径摄入和排出水的?
饮水和饮食 (水的主要 摄入途径)
尿液 (水的主要 排出途径)
【事实】 1.饮水和饮食是人体水的主 要摄入途径。据统计,成人 每日需水量约为1500-2500mL。 2.人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 尿液排出体外。一般来说, 尿液中约95%-97%是水。 3.正常人的体液总量占体重 的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下 降:新生儿的体液总量约占 体重的75%-80%,成人的体液 总量约占体重的55%-60%。正 常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 量是动态平衡的。
第三节 水盐平衡调节
我们酣畅淋漓地打完一场 篮球赛或踢完一场足球赛 后,来不及脱下湿透的球 衣,就会球场边拿起水杯, 大口喝起来。有人说,这 时喝矿泉水就行了;有人 说,应该喝淡盐水;还有 说,应该喝运动型饮料。 究竟哪种做法更好呢?要 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 要了解人体是通过些途径 摄入和排出水的。
离子,如: Na+、K+、Ca2+、Cl-、HCO3-等 3、调节Na+、K+平衡的激素
合成和分泌部位:肾上腺皮质
靶器官:肾脏 醛固酮 化学本质:类固醇
作用:促进远曲小管(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Na+和水的重新吸收以及对K+的排出; (吸Na+排K+、保水)
3、醛固酮调节血液中Na+、K+平衡示意图
三、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性
积极思维:水盐平衡调节具有相关性吗?
事实: 1.人体失水包括低渗性失水、等渗性 失水和高渗性失水等类型。在临床上, 水和Na+的代谢失常一般是相伴发生的。 例如,当病人失水多于失Na+时,细胞 外液渗透压升高(高渗性失水),这时 一般以补水为主,补Na+等为辅;当病 人失Na+多于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低渗性失水),这时一般以补 Na+等为主,补水为辅。这说明,虽然 同样是失水症状,但治疗时不仅要考 虑补水,还要考虑补盐。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5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课件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53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821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b.png)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 细胞液浓度 细胞吸水
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失水
水由浓度低
浓度高
根细胞吸水和失水时,水分依次穿过植物细 胞哪些结构及液泡大小的变化
根
根
细
细
胞
胞
吸
失
水
水
土壤溶液 中的水分
细 胞 壁
细 胞 膜
细 胞 质
液 泡
星期天,小明帮爸爸给玉米追施化肥, 小明认为施肥越多玉米就会生长越快。可几 天后却发现许多幼苗萎蔫(nian)了即“烧苗”现象。 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忙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三.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萝卜幼苗
成熟区 显微图
成熟区 吸水能 力最强
土壤颗粒
有根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 利于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思考: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是什么情 况时,根毛细胞可以吸水?植物的地上部分获得水分的 途径是什么?
苏教版 生物 七年级上册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教学课件
西南大旱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
园林洒水
表1:几种植物的需水量比较(单位g) 合理灌溉
植物名称 水稻 小麦 高粱 玉米
平均需水量 811 507 306 368
结论:不同植物一生中的需水量不同
表2:一种水 不同发育期的需水总量比较(单位立方米/公顷)
• 种花时,是否浇水越多越好?为什么?你认为怎样 浇水,才能使花更好地生长?
• 过多浇水会使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氧呼吸产酒精, 会毒害根。应该根据植物的不同均匀适量加水。
• 为什么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
• 因为外界的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会造成植物细胞失水,即细胞内的水分外流,无 法维持细胞本身的机能活动,从而细胞死亡。细 胞的大量死亡会导致植物死亡。
苏教版教学课件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生物《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课件
![苏教版教学课件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生物《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7aca2f4b35eefdc8d333b0.png)
摄入和排出动态平衡
无机盐平衡和调节
尿液 尿液
食物
Na
汗液 粪便
食物
K
粪便 汗液
食物中的钾 Na平衡:排出量等于摄入量(多吃多排, 尿钾 血钾 。 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消化道中钾 组织液中的钾 随粪便排出 K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 的钾 细胞中的钾 排。
离子形式 (1)人体无机盐存在形式主要是_____ CaCO3 少量以化合物(如_____)形式存在。 (2)钠:正常人每天摄入量为6-10g 主要 经肾脏随尿 饮食 吸收途径___主要排出途经为_____,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其排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 (3)钾:正常人每天摄入量为2-4g主要吸 饮食 经肾脏随尿 收途径____主要排出途经为_____,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其排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 10、(多选)在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当 血钠含量减少时,醛固酮分泌增加, 使血 钠含量上升并恢复正常;而血钠含量上升 时,醛固酮分泌减少, 使血钠含量下降到 正常水平。这种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13、下图是某激素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散热增加
体温恒定
保证了酶的活性,维持内环境稳定是新陈代谢 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思考: 水和无机盐调节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吃的东西过咸,常有什么感觉?
人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途径有哪些?
水的平衡
摄入量/mL 饮食(主要) 1300 900 物质代谢 300 共计2500 排出量/mL 肾脏尿液(泌尿系统) 1500 皮肤 500 肺 400 大肠 100 共计250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5dc28f18583d04864592e.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和无机盐的平衡2.理解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3.联系生活中有关知识,理解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过程[教材梳理]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2.尿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2)尿的形成过程:3.水平衡的调节(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下丘脑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导致排尿减少,体内的水分得以保留,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
(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恢复正常。
4.盐平衡调节一些无机盐的平衡也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完成的。
[牛刀小试]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饮食和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是人体内水的来源。
(√)(2)饮食摄入的水是水的主要来源。
(√)(3)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水。
(×)(4)人体内水分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
(√)(5)人体不能通过大肠排便而排出水和无机盐。
(×)(6)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7)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多排尿。
(×)(8)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2.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弱解析:选C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3.思考探究(1)人体过度失水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出汗、发高烧、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等。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3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苏教版必修3【经典练习】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高中生物 课时分层作业3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苏教版必修3【经典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4e87a814028915f814dc213.png)
课时分层作业(三)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 )【导学号:85732025】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C[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作用下维持稳定,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是相等的。
]2.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B[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此,无论是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
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需要神经和激素共同参与调节。
]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B[人体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冷觉感受器会兴奋,皮肤血流量减少,故A错误;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故B 正确;汗腺分泌减少,故C错误;酶活性不变,故D错误。
]4.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85732026】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C[通过神经调节,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都有通过调节汗腺分泌量和血流量来调节散热,A错误;从甲到乙和从丙到丁都表示散热,B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通过体液调节加强产热,D错误。
江苏2020版高考生物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5讲水、无机盐和血糖的调节讲义(含解析)苏教版
![江苏2020版高考生物第八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25讲水、无机盐和血糖的调节讲义(含解析)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5b3e4827284b73f24250a2.png)
第25讲水、无机盐和血糖的调节[考纲要求] 1.水盐调节(B)。
2.血糖调节(B)。
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a)。
考点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
(2)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来源: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呼气排出。
2.水盐的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 √)(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中,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中( ×)(3)在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4)人体内水来自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后者是主要来源( ×)(5)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主要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6)饮水不足会导致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 √)读图分析水盐调节(1)图中A为抗利尿激素,B为肾小管、集合管,C为大脑皮层。
(2)某人下丘脑受损,导致A激素减少,出现的症状为尿量增加。
(3)水盐平衡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神经—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渴觉中枢分别在何处?提示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及作用部位分别是什么?提示分泌: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垂体;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5)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器官主要有哪些?提示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
命题点一水盐平衡的过程分析1.(2019·丹阳模拟)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作用减弱答案 B解析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A、C项错误,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衡
钠盐平衡
醛固酮调节
钾盐平衡
食 物
醛固酮调节
想一想
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 想一想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会有什 么影响? 长期不吃盐或吃盐极少,会导致机体的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 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甚至昏 迷等。
人体水平衡的调节过程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增加饮水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产生渴觉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大脑皮层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 垂体 +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尿量
练习
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 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 低,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 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 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 量增多。
500 400
100
300
物质代谢
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比较表 (g/100ml)%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血浆
8.00
0.10 0.72
原尿
0.03
0.10 0.72
尿液
0.00
0.00 1.10
水
尿素
90
0.03
98
0.03
96
1.80
肾的结构
肾
肾小球
肾小体
肾 单 位
肾小囊
肾小管
尿的形成
人体每天都要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 盐,同时也要排出一定量的无机盐。一般情况, 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
摄入
食物
? =
无 机 盐 平 衡
排出
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物质代谢
肺排水汽
大肠排便
钠(Na+)
来源:食盐(主要) 吸收:小肠(几乎全部)
分布:主要存在细胞外液(内<外)
排出:肾脏(主要)、汗液、粪便 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尿钠)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1、缺水:口渴,尿少,影响代谢废物的排出 2、缺水和无机盐:渗透压下降,血压下降,
心率快、四肢发冷
3、缺钾盐:心律失常 4、缺钠盐:心率失常
练习
1、某人因患病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 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此时应及时静脉滴 注( )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
钾(K+)
来源:食物(蔬菜等) 吸收:消化道
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外)
排出:肾脏(主要)、粪便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钾)
盐平衡的调节
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 + 肾上腺皮质
节负 醛固酮 反 + 馈 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 调 + 血钠升高,血钾降低
+
-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神经中枢在哪里?
4、效应器是什么?
下丘脑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
5、效应器如何发挥效应? 分泌抗利尿激素
分泌部位:
释放部位:
下丘化学本质: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分的重吸收
(二)无机盐的平衡
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 离子状态 如: Na+、K+、Ca2+、Cl-、HCO3-等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5、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 A、肾脏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
B、垂体和垂体 D、大脑皮层和垂体
6、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A、水的平衡 C、CO2和O2的平衡
)
B、盐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7、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 受器和神经中枢位于( A、下丘脑和下丘脑 )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水分平衡的 调节 产生兴奋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分泌抗利尿激
(—)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大脑皮层
垂体后叶
释放
抗利尿激素 渴 觉 (+)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尿量
喝水
参与水平衡调节的
1、感受器是什么? 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
2、感受器感受的是什么刺激? 渗透压的变化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肾小囊) (水、无机盐、葡萄糖、 尿素)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 收作用 尿液 (水、无机盐、尿素)
想一想
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 体内多余的水分、钠盐以及代谢废 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经肾脏随尿排出, 所以不能说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 余的水分。
思考: 1、人体如何进行水平衡的调节? 2、在人体进行水平衡调节的过程 中所用到的激素名称、作用?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一)水的平衡
请同学们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水和 排出水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尿液的形成与排除的过程如 何?
摄入
2200
=
水 的 平 衡
排出
最主要途径
饮、食
肾脏排尿
1500
皮肤排汗
肺排水汽 大肠排便
2、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
3、正常人抽血化验,发现血钾含量增高,此时体内( )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4、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