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介绍
市场定价实战指南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
市场定价实战指南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市场定价实战指南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定价,企业可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取得可观的利润。
本篇文章将介绍市场定价的实战指南,包括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以帮助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定价方案。
一、定价策略1.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市场导向定价策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决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这种策略的核心是了解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和消费者反馈等手段,确定产品的价值和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
基于这些信息,企业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市场导向定价策略:- 市场份额导向定价:通过降低产品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这种策略适用于市场激烈竞争,且企业拥有成本领先优势的情况下。
- 差异化导向定价:根据产品的差异化特点,设置高价以突出产品的独特价值。
差异化导向定价适用于高附加值产品,并且企业能够向消费者充分传递产品的独特性。
2. 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成本导向定价策略是以企业成本为基础,加上所需利润率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企业刚刚进入市场或缺乏详细市场信息时特别适用。
常见的成本导向定价策略包括:- 成本加成定价:在产品成本基础上加上所需利润率,以确定最终价格。
这种策略适用于多个竞争者存在且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
- 目标利润定价: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目标和预期销量,确定产品价格。
这种策略适用于企业既有明确的利润目标又有充分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
二、定价模型1. 市场定价模型市场定价模型是利用市场数据和经济学原理建立的数学模型,用于评估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优价格。
常用的市场定价模型包括:- 需求曲线模型:基于市场需求曲线,结合产品定价和销量数据,估计产品的价格弹性和需求变动。
通过这个模型,企业可以预测不同价格下的销售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定价策略。
- 回归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和价格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价格与销量之间的相关性。
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介绍
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介绍背景介绍对于开展业务的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等等。
其中,成本是定价的基础,而成本的计算依赖于各种因素,例如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等等。
这些成本展现出的空间和时间差异,但不能只看某一个成本而不看其他成本,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成本。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考虑成本的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
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受制于成本仅仅是一个指标,并且各个成本常常是在空间、时间等多维度表现,个别成本的高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生产成本差异。
因此,这个模型试图通过综合考虑材料、人工、设备、运输等成本因素以及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表现,来得到一个更合理的“综合成本”指标,再以此指标进行定价策略的制定。
该模型的设计遵循如下三个原则:原则一成本综合计算模型中,各种成本的分配权重会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有所差异。
权重分配的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
原则二成本综合计算模型中,除了加权平均法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方法来计算综合成本,比如标准成本法和活动成本法。
原则三成本综合计算模型中,需要考虑参数的动态更新、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等问题。
这三个原则共同保证了该模型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并使得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更加合理的价格策略。
模型应用场景一假设一个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需要在不同地区销售自己的产品,此时,该企业可以根据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综合成本指数。
该指数既考虑了各种成本的差异,同时还考虑了不同地域的差异。
在更高的综合成本指数下,该企业可能会倾向于设定更高的价格,以保证自身获得合理的利润。
场景二假设一个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在不同时间销售自己的产品,此时,该企业可以根据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计算出相应的综合成本指数。
该指数既考虑了各种成本的差异,同时还考虑了不同时间上市的差异。
运用该模型可以使得企业在不同时间上市的产品能够设置更加合理和谨慎的价格。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
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在市场营销中,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和工具。
定价决策直接影响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
本文将探讨市场营销中常见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
一、定价策略1. 传统成本导向定价策略:该策略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合理利润以确定产品价格。
这种定价策略简单易行,适用于稳定的市场环境和缺乏差异化竞争的情况下。
然而,它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影响市场份额。
2.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该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定价信息来制定产品价格。
市场导向定价策略适用于变化频繁的市场,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然而,过度依赖市场导向可能导致定价动荡和低利润。
3. 差异化定价策略:该策略根据产品的差异化特点,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差异化定价策略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支付能力和购买意愿来制定价格,最大程度地提高利润。
然而,这种策略需要准确的市场细分和有效的定价执行,否则可能导致消费者不满和市场混乱。
二、定价模型1.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型,通过给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简单易行,但未能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定价行为,可能导致价格过高或过低。
2. 需求弹性定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弹性和产品价格的关系来制定价格。
需求弹性定价模型能够更准确地确定价格,最大化利润。
然而,该模型需要大量的市场数据和统计分析,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程度要求较高。
3. 品牌溢价定价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品牌溢价效应的定价模型,通过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来决定产品价格。
品牌溢价定价模型适用于具有高度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的市场,能够实现高利润。
然而,建立和维护品牌需要长期投入和管理。
三、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的搭配应用在实际市场营销中,单一的定价策略或定价模型往往难以满足各种市场环境和产品特性。
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中的定价策略与定价模型分析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是企业制定有效定价方案的重要工具。
合理的定价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文将首先介绍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市场营销中常见的定价模型。
一、定价策略的基本概念定价策略是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而制定的价格决策方案。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全面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状况、成本和盈利目标等因素。
常见的定价策略包括市场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和价值导向定价等。
市场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价值感知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所能接受的价格范围,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定价方案。
成本导向定价是以产品成本为基础,通过加成方式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
这种定价策略适用于成本控制比较严格的行业。
竞争导向定价是根据市场竞争状况来确定产品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进行了解,并据此制定自己的定价方案。
这种定价策略更注重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知来确定价格的策略。
企业需要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具体价值,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定价方案。
二、常见的定价模型分析1. 需求定价模型需求定价模型是以市场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为基础,通过需求曲线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根据需求曲线,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价格来实现最大利润或者最大市场份额。
2.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是以产品成本为基础,通过将一定的利润加在成本上面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在制定定价方案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
这样可以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企业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3. 竞争定价模型竞争定价模型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来确定价格的模型。
定价模型 (2)
定价模型1. 引言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是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基本环节之一。
准确的定价是企业盈利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最大利润,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竞争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价格。
定价模型就是帮助企业合理确定价格的数学模型。
2. 传统定价模型2.1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是最简单的定价模型之一。
它基于企业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价。
企业首先计算成本,然后根据所需的利润率加成一定比例的成本,得到最终的售价。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可能导致定价不准确。
2.2 需求定价模型需求定价模型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价的模型。
它通过分析市场上的需求曲线,确定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最大利润的定价策略。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注重市场需求,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定价决策。
然而,需求定价模型需要依赖大量的市场数据和分析工具,对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操作。
2.3 市场竞争定价模型市场竞争定价模型是根据市场竞争环境来定价的模型。
它考虑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定价策略和竞争对手的反应,通过分析市场竞争的行为和策略,找到最优的定价策略。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但是,市场竞争定价模型需要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对竞争对手的深入了解,对企业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3. 新兴定价模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据技术的成熟,新兴的定价模型逐渐兴起。
这些模型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潜在的市场需求和价格信号,帮助企业做出更准确的定价决策。
3.1 基于机器学习的定价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定价模型通过分析历史交易数据和市场变量,训练出一个预测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这种模型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定价策略,提高定价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2 动态定价模型动态定价模型是根据实时市场信息和供需关系进行定价的模型。
它通过监控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实时调整价格,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CAPM模型及其应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年论文题目CAPM模型及其应用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教师评语论文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摘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了解资本的收益和风险间的本质关系,指导投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而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引入CAPM 模型, 结合净现值来计算比较, ,可以使项目实现过程中的风险和干扰因素减小到最低点,为项目风险的计量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
分析了CAPM 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 并对模型中的无风险投资收益率、资本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风险校正系数β等参数进行分析确定, 探讨了该模型适用的修正条件及其实际运用价值。
CAPM 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他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预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定量关系来考虑已经上市的不同证券价格的“合理性”;可以帮助确定准备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够估计各种宏观和宏观经济变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充分利用CAPM 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通过对市场的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发现问题,推动我国股市的发展。
关键词: CAPM 模型; 项目风险管理; 无风险收益率1.引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e Model ,简称CAPM )是以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 )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illiam F. Sharp 和John Lintner ,Jack Treynor 分别独自提出的。
该模型是资本市场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了解资本的收益和风险间的本质关系,指导投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其简捷性和可操作性, 在诸如资本成本核算、股票收益预测、证券组合定价以及项目风险事件研究分析等方面, 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APM 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投资决策中的一般性问题,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它的特点便在于对风险收益关系有关的重大问题作出了简明的回答。
将CAPM 模型引入到投资项目的价值及风险的定量分析评估中可以使项目实现过程中的风险和干扰因素减小到最低点。
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
公租房租金定价的方法和模型摘要:公共租赁房租金的合理制定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立健全的一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公租房租金的定价还处在实践中,各地的定价方法和模式均存在差异。
针对这一现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地方的租金定价方法和租金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关键词:公租房准成本回报定价法成本回报定价法剩余收入法李嘉图模型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租金定价方法1. 重庆模式重庆市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是目前国内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贷款利息、维护费并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房屋类别等因素,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住房保障机构等相关部门研究确定。
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重庆公租房的租金基本控制在市场租金的60%左右。
准成本回报定价法重庆市的租金定价方法主要从成本角度出发, 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租金价格, 但此方法中的成本不是全部成本, 而是指利用社会资金所必须付出的投资回报成本, 再加上必需的运行管理费用。
对于政府投入的成本, 如减免的土地成本、优惠的税费和政府基金, 以及直接投入的本金等, 则不要求从租金中取得补偿。
当政府投入的成本有一定的量时, 采用这种方法制定的租金, 一般要较市场租金低廉许多。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社会投入资金必要的回报率, 方便融资, 并且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能兼顾到保障对象的承租能力。
该方法的缺点:此种方法也要求政府有相当规模的不计回报的前期投入, 如果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规模过大, 政府必然将背负较大的资金压力。
针对重庆市的定价方法,以下将进行分解分析:公租房建设主要需要两种资源:土地和资金土地:在数量上面,2010年,重庆无偿划拨公租房土地约6200亩,算是政府提供土地多者;但是在质量上面,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给的是位置比较偏的,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地段。
如果交通不方便,以及居住环境周围的设施配套不齐全,根本就不能满足“夹心层”的居住需要。
gcp6.0 计费规则 -回复
gcp6.0 计费规则-回复GCP 6.0计费规则在使用Google Cloud Platform(GCP)的过程中,了解并理解计费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计费规则是指GCP提供的云计算服务所收费的方式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GCP 6.0版本的计费规则,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GCP的计费机制。
1. 基本计费模型GCP的基本计费模型是按使用量进行计费,即用户根据所使用的资源的数量和使用时间来支付费用。
这种按需计费模型让用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资源分配和支付。
2. 资源定价GCP的资源定价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的,每种资源都有自己独特的计费方式和价格。
例如,计算资源(如虚拟机实例)的计费是根据实例的规格(CPU、内存等)和使用时间进行计算的,存储资源的计费是根据存储空间和数据传输量进行计算的。
3. 区域定价GCP的计费是根据所选择的区域进行的。
不同区域的定价可能会有所不同,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选择适合的区域。
例如,一些特定区域可能提供更低的计费标准,但可能与用户的目标受众不匹配。
4. 计费周期GCP的计费周期是按月计算的,即每月底将用户在当月所使用的所有资源计算出总费用,并在次月初进行结算。
用户可以通过GCP控制台查看自己的账单和消费情况。
5. 预付费和后付费GCP提供了两种付费方式:预付费和后付费。
预付费是指用户在使用资源之前事先支付一定金额,这样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和优惠。
后付费是指用户在使用资源后按实际使用量支付费用,灵活性更高但没有预付费所带来的折扣。
6. 价格计算器GCP提供了价格计算器工具,用户可以在该工具上选择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和规格,然后根据预估的使用量来计算出具体的费用。
这个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预估自己使用GCP的成本。
7. 成本管理和优化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和优化成本,GCP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成本管理工具来跟踪和分析自己的GCP使用情况,以便找出潜在的成本节约机会。
综合成本定价法
综合成本定价法聊聊综合成本定价法,这可是商家们心里那本难念的经,但又是必须念好的一门功课。
咱们平时逛街买东西,看到心仪的商品,价格合适就掏腰包,价格高了可能就犹豫再三。
那你有没有想过,商家是怎么定出这个价格的?这里面啊,综合成本定价法可是个大功臣。
简单来说,综合成本定价法就是商家们把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花的钱,加上他们想要赚的钱,最后得出来的那个数字,就是咱们看到的商品标价。
听起来简单,其实里头可是有不少门道的。
首先,得算算原材料成本。
比如说,做一件衣服,布料、纽扣、拉链这些都得花钱。
这就像咱们平时做饭,买菜买肉得花钱,米面粮油也得备齐。
原材料的价格涨了,衣服的价格自然也得跟着涨,不然商家就得喝西北风了。
再来,还有人工成本。
工人得吃饭,得养家糊口,这些都得从工资里出。
要是碰上个技术好的工人,那工资还得往上提一提。
就像咱们平时请个家政阿姨,手艺好的肯定得多给几个钱,不然人家也不愿意来。
除了这些,还有房租水电、机器折旧、运输费用等等,这些都是成本的一部分。
就像是咱们家里,每个月的物业费、水电费、燃气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商家们也一样,这些费用都得算在商品的价格里头。
当然了,商家们也不是白忙活一场,他们还得赚点钱。
这个赚钱的部分,咱们就叫它利润。
利润多少,那就看商家们自己的心情和本事了。
有的商家薄利多销,价格实惠,走的是量;有的商家则追求高利润,价格自然就高了。
所以,咱们平时看到的商品价格,其实就是商家们根据综合成本定价法定出来的。
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很实用。
它让商家们心里有数,知道该卖多少钱才不会亏本,又能赚到合理的利润。
不过啊,有时候商家们也会用一些小手段,比如虚报成本、夸大利润,来坑咱们消费者的钱。
这就需要咱们多长个心眼,学会货比三家,看看哪个价格最实惠,哪个质量最好。
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买到既便宜又好用的商品,让咱们的钱花得值!总的来说,综合成本定价法就像是商家们心里的一把尺,量着成本,量着利润,最后给咱们消费者定出一个既合理又实惠的价格。
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方案
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方案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制定适合的定价策略和模型方案对于企业的盈利和市场占有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探讨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策略和模型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一、定价策略的重要性无论企业处于任何行业,制定适当的定价策略都是至关重要的。
定价策略直接影响了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定位、盈亏平衡和竞争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价策略:1.市场定位定价策略:企业根据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定价策略。
可以选择高价定位,以突出产品的高质量和独特性;也可以选择低价定位,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2.成本导向定价策略:企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来决定定价水平。
这种策略适用于成本明确或成本导向的行业,可以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3.竞争导向定价策略: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对手的定价决策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可以选择价格战策略,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也可以选择差异化策略,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并提高价格。
二、定价模型方案的选择和应用在制定定价策略的同时,选择适合的定价模型方案也至关重要。
定价模型方案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更好地决策定价水平。
以下是常见的定价模型方案:1.需求曲线定价模型:基于市场需求曲线来预测价格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通过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和产品的需求水平,企业可以设置最优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2.成本加成定价模型: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和期望利润率来确定最终价格。
通过考虑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目标,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合理定价。
3.逆向定价模型:适用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或弹性的情况。
企业可以通过限制生产和供应量来增加市场需求,从而调整价格以实现盈利。
三、定价策略和定价模型方案的综合应用在实际运营中,企业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定价策略和模型方案来制定最适合自身的定价策略。
以下是一些综合应用的例子:1.弹性定价策略: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弹性来调整价格。
第5章 FE模型
三、标准化处理 与FC模型一样: 以单位劳动生产的农产品作为价格和工资的度量单位, 则: a A 1。选择合适的工业品产出度量单位,可以使
am 1 1 /
nw 1
Hw 1
n H
Lw 1 b
可总结如下:
p1 p
pA p w w A L L 1
w L Lw bE w [ sn B (1 sn ) B ]
而
sn B (1 sn )B 1
w w L w E L 1 b
所以:
(2)再求分子 北部的支出E: 类似于总支出,它可以表示为:
E w sL wL Lw sn H w w sL wL Lw bBE w sn
一、长期均衡条件 长期均衡通过人力资本的流动而实现。当不存在人力资 本流动时,经济系统实现长期均衡。因此长期均衡的条 件可以写成:
, 当0 sn 1
sn 0, 或sn 1
(5.9)
注意: 1、根据(5.8)的标准化,可以用sn取代sH; 2、实际收入()涉及区域生活成本指数,而生活成 本指数中具有指数项,因此对实际收入比值取对数:
p j
n
w
;
(5.4)
p
1 i
E wH w L L
企业的产出包括两个市场上的需求,即本地市场的需求 和外地市场的需求。由于假设运输成本为冰山运输成本, 因此生产产品 j 的企业的产出量为:
x j c j c
j
2、产品价格 与FC模型相同:企业最优定价策略为边际成本加成定 价:
Forslid, R. (1999) Agglomeration with human and physical capital: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ase,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 2102. Ottaviano, G.I.P. (2001)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1, 51-77. Forslid, Rikard and G. Ottaviano (2002)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forthcoming.
定价模型 (2)
定价模型
定价模型是指为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而使用的数学模型
或算法。
定价模型可以基于多个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这些因素包括成本、需求、竞争情况、市场定位等。
常见的定价模型包括:
1.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该模型基于成本来确定价格,并在
成本基础上加入一定的利润。
这种定价模型适用于成本易
于确定且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情况。
2. 市场定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
价格。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曲线和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可
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水平。
3. 弹性定价模型:该模型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弹性来确
定价格。
弹性定价模型认为需求是价格弹性的函数,通过
对需求弹性的估计,可以确定最优价格水平。
4. 差异化定价模型:该模型将市场分割成不同的细分市场,然后为每个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这种定价模型
适用于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某些市场细分存在价
格敏感度差异的情况。
5. 动态定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市场需求和产品供应的变化
来调整价格。
通过跟踪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的变化,并进
行实时或定期的定价调整,可以实现最优定价。
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模型,并结合市
场研究和实际经验进行定价决策。
定价模型的选择和应用
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或服务的最优定价,提高市场竞争
力和盈利能力。
综合单价讲解与实例计算
综合单价讲解与实例计算综合单价是指在多种商品中含有不同的成本和比例关系的情况下,计算出一个整体的平均价格。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单价。
单价是指每个单位商品的价格,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
例如,商品的单价是10元,意味着每个单位的商品价格为10元。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即一个产品或服务由多个不同的部分或资源组成。
每个部分或资源的成本可能不同,比例也不同。
例如,一些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运输等多个因素,每个因素的成本和比例都不相同。
为了计算综合单价,我们需要先计算每个成本项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每个成本项的单价与其对应的比例相乘,最后将所有乘积相加即可得到综合单价。
以下是一个综合单价计算的实例:假设手机制造商生产一款手机,该手机的制造成本包括以下几个成本项:1.原材料成本:每部手机的原材料成本为80元;2.劳动力成本:每部手机的劳动力成本为40元;3.研发费用:每部手机的研发费用为30元;4.运输费用:每部手机的运输费用为10元。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计算每个成本项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1.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为80/(80+40+30+10)=0.444(保留三位小数);2.劳动力成本的比例为40/(80+40+30+10)=0.222;3.研发费用的比例为30/(80+40+30+10)=0.167;然后,我们将每个成本项的单价与其对应的比例相乘并相加,即可得到综合单价:综合单价=80*0.444+40*0.222+30*0.167+10*0.056=35.52+8.88+5.01+0.56=50.97(保留两位小数)。
所以,该手机的综合单价为50.97元。
综合单价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更准确地了解每个成本项对于总成本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制定价格策略、进行成本控制或评估产品的竞争力。
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介绍
公租房租金订价的方法和模型纲要:公共租借房租金的合理拟订是我国保障性住宅系统成立健全的一中心问题。
目前我国公租房租金的订价还处在实践中,各地的订价方法和模式均存在差别。
针对这一现状,选用了几个有代表性地方的租金订价方法和租金订价模型进行剖析重点词:公租房准成本回报订价法成本回报订价法节余收入法李嘉图模型地区成本综合订价模型租金订价方法1.重庆模式重庆市于 2010 年正式推出了公共租借住宅制度 , 是目前国内推行公共租借住宅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重庆市公共租借住宅管理暂行方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 公共租借住宅的租金标准依照贷款利息、保护费并依据不一样地段、不一样房子类型等要素,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住宅保障机构等有关部门研究确立。
租金推行动向调整,每 2 年向社会宣布一次。
重庆公租房的租金基本控制在市场租金的 60%左右。
准成本回报订价法重庆市的租金订价方法主要从成本角度出发, 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拟订租金价钱, 但此方法中的成本不是所有成本, 而是指利用社会资本所一定付出的投资回报成本 , 再加上必需的运转管理花费。
关于政府投入的成本 , 如减免的土地成本、优惠的税费和政府基金 , 以及直接投入的本金等 , 则不要求从租金中获得赔偿。
当政府投入的成本有必定的量时 , 采纳这类方法拟订的租金 , 一般要较市场租金便宜很多。
该方法的长处:是能保证社会投入资本必需的回报率 , 方便融资 , 并且租金显然低于市场价,能兼备到保障对象的承租能力。
该方法的弊端:此种方法也要求政府有相当规模的不计回报的先期投入 , 假如公共租借住宅的保障规模过大 , 政府必然将背负较大的资本压力。
针对重庆市的订价方法,以下将进行分解剖析:公租房建设主要需要两种资源:土地和资本土地:在数目上边, 2010 年,重庆无偿划拨公租房土地约 6200 亩,算是政府供应土地多者;可是在质量上边,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给的是地点比较偏的,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地段。
定价模型_??????
定价模型
定价模型是指根据产品的特性、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因素来确定产品的价格的数学模型或方法。
常见的定价模型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模型、市场需求定价模型、竞争定价模型等。
(1)成本加成定价模型: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得出产品的价格。
这种模型适用于成本容易估算且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产品。
(2)市场需求定价模型:根据市场需求的弹性和供需关系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当市场需求高时,可以适当提高产品的价格;反之,当市场需求低时,可以适当降低产品的价格。
(3)竞争定价模型: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情况来确定产品的价格。
如果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明显的差异,可以
适当调高产品的价格;如果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没有明
显差异或者竞争激烈,可以适当降低产品的价格。
除了上述常见的定价模型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定价模型,例如动态定价模型、包装定价模型等。
这些模型根据不同
的情况和需求,灵活地确定产品的价格,以实现最大化的
利润或市场份额。
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
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一、引言在当今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定价策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后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成本加成定价原理作为企业定价模型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出发,全面评估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成本加成定价原理的理论基础成本加成定价原理是指企业在定价时,根据生产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产品价格的一种定价策略。
这一定价原理源自于后凯恩斯主义理论,后凯恁主义认为,实际经济中的需求和成本才是企业定价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传统凯恩斯主义所强调的货币总量和政府干预。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认为,企业在决定价格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和预期利润率,以确保企业长期盈利和生产稳定性。
三、成本加成定价原理的涵义和应用成本加成定价原理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其核心在于企业需要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经营成本以及预期的利润率。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空间,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更好地把握市场定价的节奏和方向。
四、成本加成定价原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成本加成定价原理,我个人持肯定态度。
在我看来,成本加成定价原理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产品价格,避免盲目跟风竞争和价格战,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盈利空间和品牌形象。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也有利于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深入分析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原理,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企业定价的重要性以及成本加成定价原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需要始终牢记成本加成定价原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于企业的定价策略当中,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增长。
六、参考资料1. 后凯恩斯主义理论2. 企业定价策略与模型3.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原理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探讨。
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型成本加成定价原理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在市场经济中,定价是一个企业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定价不仅 关系到企业的利润,还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常 见的定价方法,本次演示将从其产生背景、定义解释、优点评价、应用案例和总 结评价等方面展开评介。
内容摘要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在确定售价时,按照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来确定。 这种定价方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工业化初期,当时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同质 化程度较高,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管理者需要将成本和利润结合起来考虑 定价。随着经济的发展,成本加成定价法逐渐被广泛应用,成为企业制定价格的 重要工具。
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定价模 型成本加成定价原理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财政政策的有效 性
03 三、非凯恩斯效应
04 四、结论与建议
05 参考内容
标题:财政政策有效性及非凯恩 斯效应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
一、引言
一、引言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一个备受的话题。特别是在中 国经济背景下,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次演示 将从中国经验出发,探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及非凯恩斯效应。
成本加成定价原理的公式为:价格 =成本 +利润加成。其中,成本包括直接 成本和间接成本,利润加成指的是企业期望获得的利润水平。在制定价格时,企 业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假设某制造企业生产一款电子产品,其直接成本为每件产品100元,间接成本 为每件产品20元,企业期望的利润加成率为20%。根据成本加成定价原理,该企 业制定的产品价格为:价格 = (100 + 20) × (1 + 20%) = 144元。
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造价成本管理分析
中国招标/ 2024年第1期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造价成本管理分析□文/周波【摘要】片区开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开发周期长、投入资金巨大、协调事项繁多,做好此类项目造价成本管理,有助于成本节约。
文章以建设单位造价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片区开发项目在前期策划、施工建设、结算收尾三个阶段造价成本管理的主要关注点,以期为类似项目造价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片区;综合开发;造价成本;管理城市片区综合开发是指对拟开发建设的某个区域进行投资、建设、运营,通常会包括土地一级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相关的产业导入服务等内容。
城市片区综合开发的合作模式一般为政府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授权其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方合作,共同对该片区进行开发建设,以实现该片区土地或资产价值提升。
笔者从片区土地一级开发中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分析项目造价成本管理经验。
前期策划阶段的成本管理综合开发项目与传统单专业工程的区别较大,存在多专业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工程、建筑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多边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边概预算),各子项目(单独建设的市政工程、绿化工程、建筑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等)同时开工建设的情形,建设时序不确定性大,且建设周期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极为繁杂,对项目成本造价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土石方平衡事宜土石方平衡方面,应根据片区一级开发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对片区各子项目土石方开挖与利用情况进行整体统筹,确保整体土石方方案可行、组织精心、工期适当、费用适中、相对合理、资源分类、利用合适。
同时,应确保片区内的土石方平衡,涉及土石方利用的,做好现场土石方临时堆放点的策划;项目整体弃方的,要调查好相关弃土点和相关运距,完善整个项目的土石方方案和土石方调配图等,以保证整体造价合理。
项目创优事宜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子项目,根据各专业规模和创优目标不同,在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优质工程奖的要求编制分项目创优计划,尽早明确创优策划审查,以便在后续概预算编制中明确该项费用。
区域经济规划的战略成本分析
区域经济规划的战略成本分析文/王玉远区域经济规划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
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它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但任何战略规划的实施,都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时进行战略成本核算和分析,对不同的规划进行成本比较,是决定规划取舍的重要内容与依据。
区域经济规划的战略成本分析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是区域经济规划整体的战略成本,另一方面是区域经济规划中重要战略举措的战略成本。
一、区域经济规划整体的战略成本分析(一)发展目标的成本分析区域经济规划的总目标是通过目标体系来体现的。
它主要包括三个目标,即经济增长方面的目标、社会进步方面的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之间,既存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相互矛盾和制约的一面。
比如,经济增长目标和就业目标之间就存在一定的矛盾。
为了求得经济的高速增长,一般做法是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优先发展重工业。
而重工业是资金密集型工业,要提高投资利用率,就限制了劳动就业的增加。
再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如果注意到了二者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如果忽视了生态环境,只顾经济的高速增长,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环境质量就会不断下降。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环境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经济发展的间接成本,也就是说,当规划的一个工业项目虽然可以带来十年丰厚的税金收入,却需要几十年的环境代价,甚至是不可弥补的环境损失,应该说规划是失败的。
同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不能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如就业、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塑造方面,就必然造成当地政府的政治损失。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关系到区域经济优势的发挥、产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格局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定价模型分析
定价模型分析对于如何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销售商对合理价格的理解通常是依据以下因素来确定的:一是包含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全部费用(包括成本之外附加的合理的利润),二是能够补偿销售商从选购方那里获得产品和服务所支付昀r有代价(包括全部的相关费用)。
在这里,“合理的利润”指的是对销售商在供应产品或服务时所要担当风险的补偿。
选购方通常把“合理的价格”定义为获得所需产品和服务的最低价格,选购方的定价通常是依据产品或服务的成原来计算的。
销售商在确定价格时通常会考虑以下三种因素:市场结构对价格的影响,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型,基于收益的定价模型。
下面将分别对它们进行介绍:1.市场结构竞争水平是对定价有明显影响的一个因素。
在一个销售商(垄断组织)与多个选购方之间,以及多个销售商与一个选购方(垄断)之间存在多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竞争,详细说明如下:●卖方垄断一个销售商与多个选购方。
在美国,大多数的垄断组织,像政府组织,都有义务来保持一个合理的价格水平,由于没有竞争,销售商可以确定任何想要的价格水平。
●垄断竞争几个销售商与多个选购方。
通过对产品的不同划分,几个销售商建立起一个联盟。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早餐食品加工业,在这里,少数几家公司掌握着市场并且供应各种各样的产品,它们不只同其他的厂商,也在组织内部的合作伙伴之间竞争市场份额。
●供应的市场垄断少数销售商和多数的购买商。
价格通常是被行业领导者或是卡特尔掌握的。
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垄断供应者,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垄断组织确定了价格,行业中的其他组织就会快速接受这个定价。
一个典型的卡特尔的例子就是石油行业,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为全部的行业成员确定价格。
●完全竞争大量的购买者和销售者。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全部的购买者和销售者同等重要,许多市场虽然不是完全竞争的,但是其具有完全竞争的市场特征,产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应的关系来确定的。
●销售的市场垄断很多销售商和少数的购买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租房租金定价的方法和模型摘要:公共租赁房租金的合理制定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立健全的一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公租房租金的定价还处在实践中,各地的定价方法和模式均存在差异。
针对这一现状,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地方的租金定价方法和租金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关键词:公租房准成本回报定价法成本回报定价法剩余收入法李嘉图模型区域成本综合定价模型租金定价方法1. 重庆模式重庆市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公共租赁住房制度, 是目前国内推行公共租赁住房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贷款利息、维护费并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房屋类别等因素,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住房保障机构等相关部门研究确定。
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重庆公租房的租金基本控制在市场租金的60%左右。
准成本回报定价法重庆市的租金定价方法主要从成本角度出发, 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租金价格, 但此方法中的成本不是全部成本, 而是指利用社会资金所必须付出的投资回报成本, 再加上必需的运行管理费用。
对于政府投入的成本, 如减免的土地成本、优惠的税费和政府基金, 以及直接投入的本金等, 则不要求从租金中取得补偿。
当政府投入的成本有一定的量时, 采用这种方法制定的租金, 一般要较市场租金低廉许多。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社会投入资金必要的回报率, 方便融资, 并且租金明显低于市场价,能兼顾到保障对象的承租能力。
该方法的缺点:此种方法也要求政府有相当规模的不计回报的前期投入, 如果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规模过大, 政府必然将背负较大的资金压力。
针对重庆市的定价方法,以下将进行分解分析:公租房建设主要需要两种资源:土地和资金土地:在数量上面,2010年,重庆无偿划拨公租房土地约6200亩,算是政府提供土地多者;但是在质量上面,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给的是位置比较偏的,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地段。
如果交通不方便,以及居住环境周围的设施配套不齐全,根本就不能满足“夹心层”的居住需要。
而且可能会造成公租房空置,1)重庆的租金不包括政府投入的成本,如减免的土地成本首先地方政府掌握了土地的使用权和部分财政收入,还有地方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都是地方的财富所在,属于地方垄断性资源,把土地免费拨付给公租房建设,就会减少政府的财富,毕竟这些土地如果用来发展商品房,必定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所以地段越是好的土地,地方政府越不愿意无偿拿来建公租房。
2)重庆公租房租金也不包括政府直接投入的直接成本其次根据重庆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情况,计划十年内重庆将投入4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
重庆政府想在短期内就做出大政绩,对于本身就不是很富裕的重庆,公租房的建设又主要靠财政投入支撑,不仅不利于公租房的长期性健康发展,也会对重庆市的整个经济建设带来风险。
虽然重庆市政府为了回笼筹措资金,在《办法》的第四十条规定: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但具体的操作细则却没有明示规范出来,这样的模糊性,为将来私人侵吞集体财产、相关官员行贿受贿埋下伏笔。
总结:不是每个城市都有重庆政府那么多土地可供免费拨付进行公租房建设,重庆之所以可以大力度的依靠财政进行公租房建设,是因为除了重庆自己地方政府的投入,还有国家财政拨款。
现在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发展,所以重庆可以争取到较多的财政资金投资公租房建设,另外重庆市用于公租房建设的位置相对其他城市都比较好,投入风险小。
2. 北京模式北京市最新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于2012年7月出台。
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第十九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略低于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确定本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应当向社会公布,并定期调整从目前有关部门发布的情况看, 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主要按土地价格、建安成本、各种税费、贷款利息以及管理费用等确定。
其中, 土地价格主要为拆迁安置费用成本回报定价法该方法主要从公共租赁住房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成本回收角度出发, 按保本微利原则制定租金价格, 同时适当兼顾保障对象的承受能力和相同地段、相同品质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
采用该方法, 制定的租金水平通常与市场化租金水平较为接近, 在土地成本偏高的项目中, 租金水平甚至会高于市场租金。
此方法的优点是:作为租赁型保障房之一,公租房同廉租房一样,在建设过程中资金投入大、利润少、回收周期长,如果能在前期的租金中涵盖土地成本、建安费用、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必定会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能保证社会投入资金必要的回报率, 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房源供应和促进融资。
此方法的缺点是:租金偏高, 公共租赁住房的公益性不够突出, 保障对象可能依然有较大的租金支付压力,不一定能够被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所接收。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按优惠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供应的保障性住房。
如果以成本定价法进行租金定价,并不符合公租房定义中的优惠租金标准,会造成社会舆论,让大家对公租房这一保障性住房产生质疑。
不利于后期公租房的建设。
总结:虽然成本定价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但它并没有明显的减轻本应受保障民众的住房支付压力,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雪梅曾针对于公租房的租金定价模式说过:建设公租房需要大量资金,不承诺一定的资金回报率就很难吸引社会资金的加入。
但是,资金回报率高了,公租房的租金水平就不能低,就会导致公租房空置率偏高,这样一来,预期的资金收益率就很难实现,会进一步影响公租房建设。
北京为了缓解公租房租金过高,对公租房租金实行“市场定价、分档补贴、租补分离”。
即公租房租金按照略低于同地段、同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水平确定,但政府将根据承租家庭收入水平等情况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
“租补分离”的优点就是解决了保障房的退出难、同时也降低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支出。
但“租补分离”要想发挥出最佳效益,必须要加强监管力度和规范发放租金补贴流程,3、新加坡模式新加坡用于出租的公共住房,其租金水平按市场租金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
其中,在符合收入等准入条件的家庭中,收入较低的家庭按市场租金的10%支付,收入较高的家庭按市场租金的30%支付。
由于公共住房的租金一般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使得新加坡公共住房建设管理机构--建屋发展局经常亏损。
为弥补运行成本困难,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给建屋发展局安排一笔专门补贴。
剩余收入法住房可承受能力理论包括住房支出收入比法和剩余收入法,由于住房支出收入比法中的居民收入与租房消费之间的比值,对于每个居民来说没有固定的比率,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
剩余收入法是根据收入群体和家庭类型来划分的.测算收入中可用于住房消费最大额度的方法是:可用于住房消费的最大支付额就是可支配收入减去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消费后的剩余收入:若家庭所支付的实际住房消费超过了能够承受的标准.这个家庭就存在“住房引致贫困”,即存在住房可支付能力困难,其公式为:Y—P H H<NH*或者Y—NH<P H H*,NH>NH*其中,PH表示住房价格,H表示住房消费数量,NH表示其它非住房生活必需品消费数量.Y表示固定收入,H*表示住房标准此方法的优点是:充分考虑家庭经济实力对住房价格(租金)的承受能力,使不同支付能力的群体都能够承受公租房的租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的做到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此方法的缺点是:仅依据家庭支付能力进行定价,往往脱离了市场环境,忽略了住房区位价值,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变化。
同时,支付能力导向型定价并未考虑到开发建设成本,可能发生租赁价格低于成本的问题,若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价过大,会加大政府财政支出。
另外,支付能力导向型属于动态定价,由于家庭收入变化(可支付能力随之变化)使定价的时点难以控制,实际操作方面具有一定困难。
也会扰乱公租房的管理秩序,影响公租房的保障公平性。
总结:新加坡是根据低收入家庭的可支付能力定价,此种支付能力导向型定价虽然考虑到了保障对象的可支付能力,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但是此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建设成本,那么就会加大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且如果只考虑保障对象的收入,会让保障对象对政府产生依赖性。
租金定价模型李嘉图模型李嘉图租金模型曾用于基于土地竞租理论的经济适用房选址研究,2012年初,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北京和上海先行试点在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为了兼顾政府、村集体、租户等多方利益的租金定价,在梳理上海和北京试点项目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经典李嘉图租金模型的公租房租金定价模型。
以下将先介绍下李嘉图租金模型的构建---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租金定价一、租金定价模型构建集体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住房的租金收入,本文拟建立理想租金模型分析上海和北京的试点房屋租金情况在基于理想化城市的前提下得出经典的李嘉图租金模型:R(d)=y-kd-x0(1)其中,R(d)为房租,y为家庭收入,k为单位交通费,d为居所与城市就业中心的直线交通距离,x0为家庭年收入中用于交通和房租以外的其他商品消费额。
在此基础上,假设该理想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土地整理均调整为集体建设用地,其年地租y1,建设公租房所带来的土地收益大于用于其他产业带来的地租回报时,村集体就愿意将土地用于公租房建设,则在城市边缘的公租房项目最低房租即为:R(b)=y1+c (2)其中,b为城市就业中心到城市边缘的半径距离,c为公租房纯建造成本折算的年租金。
将(2)式代入(1)式,可得:X=y-kb-(y1+c) (3)当公租房项目距离城市就业中心距离为d时,应支付的年租金为:R(d)=y1+c+k(b-d) (4)即在城市就业中心配建的少量公租房租金的增加额正好等于在城市边缘集中兴建的公租房到该位置的交通费(如图1所示)。
这样,在城市不同位置建设的公租房就会被对交通有不同要求的租户所租赁,不会出现空置现象。
图1 公租房租金的组成公租房租金R(d)随着城市空间的增长,假设城市半径以g 的速度增长,t 表示时间,i 表示折现率,则未来租金基于区位的增长额为:g)-(i kbt g理论分析:李嘉图租金模型最初的公式为: R(d)=y-kd-x 0从公式可以看出,影响一个住宅租金的主要因素由收入y ,交通费kd 以及其他商品的消费x 0李嘉图模型的局限:模型的前提是理想国,是在收入相同、住房相同、家庭结构、居住相同等等因素前提下,而且模型太理想化,影响住宅租金的主要因素太少。
住房市场是一个均衡的市场。
而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符合假设的市场,在多种因素下,包括政策的影响下,会出现相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