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科护理常规(全本)讲课教案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骨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骨折病人护理要点】 1、针对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2、骨折病人先固定,后搬动。
3、如伴有休克发生,先行抗休克治疗,再处理骨折。
4、四肢损伤,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血管充盈度、皮肤颜色及温度、疼痛及肿胀等。
5、因骨折而造成病人的剧烈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镇痛药物。
6、保守治疗的病人,应注重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的观察。
【手术护理】 1、术前护理(1)脊柱及腰以下各关节手术的病人,术前训练床上排大、小便。
(2)手术区域的皮肤应在术前 24 小时开始准备,皮肤不甚干净者,酌情提前准备。
能活动的病人进行沐浴并更换清洁衣裤,不能活动的病人指导家属进行皮肤清洁擦拭。
2、术后护理(1)、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实施病情观察及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3)、石膏固定的病人,执行石膏病人护理要点。
1/ 3(4)观察病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5)、脊柱术后的病人,翻身时进行轴向翻身,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6)、四肢手术的病人抬高患肢,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
(7)、对危重病人做好预防合并症的护理,注意营养及水分的补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8)、根据病人的精神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9)、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协助、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1、对危重患者先抢救、后办住院手续。
2、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准备好抢救用物,在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酌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骨折病人保持颈部制动。
5、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和 24 小时出入量。
6、伤口护理观察包扎止血效果是否明显,经输血及扩容后,伤口渗血是否明显增加,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7、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病情、用药和液体出入量,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
了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护理技术。
熟悉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等骨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能够运用正确的护理技术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如伤口护理、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3. 情感目标:培养对骨科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骨科基本概念:介绍骨科的定义、分类和疾病特点。
2. 骨科护理原则:讲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骨折护理:介绍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4. 关节置换护理:介绍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5. 矫形手术护理:介绍矫形手术的类型、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讨论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骨科护理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的深度和护理措施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提供具体的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料:播放骨科护理操作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内容:6.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7. 骨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讲解如何对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8. 骨科患者的营养支持:讨论骨科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骨科护士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骨科基础护理二、授课对象:骨科护士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患者的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了解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如伤口换药、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3. 素质目标:培养护士的关爱患者、责任心、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骨科患者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1)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关节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3)骨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2. 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1)手术前准备(2)术中护理(3)术后护理第二课时:1. 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1)伤口换药(2)石膏固定(3)牵引护理2. 骨科患者心理护理(1)患者心理特点(2)心理护理措施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骨科护理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骨科患者的护理问题。
3. 操作演示法:示范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骨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1)骨科患者常见疾病及护理要点(2)骨科手术的基本流程及术后护理措施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骨科患者的护理问题。
4. 操作演示:(1)伤口换药(2)石膏固定(3)牵引护理5.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骨科患者护理操作技能的练习。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骨科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患者护理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3. 操作技能: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新版骨科护理常规讲课教案
骨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体位、皮肤完整性等全身情况。
2.肢体或患处疼痛、肿胀、温度、颜色、感觉、动脉搏动及活动情况,是否有开放性骨折。
3.伤口、牵引、固定情况。
4.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便秘[护理措施]1.按外科护理常规进行。
2.睡硬板床,上肢骨折可例外。
3.骨折要先固定,后搬动。
头、颈及躯干损伤的病人,搬动时应保持头颈与躯干成直线,防止脊柱弯曲及扭转。
4.如有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后处理骨折。
如有出血,应先临时止血。
开放损伤局部用无菌敷料包扎,以减少污染。
5.四肢受伤者,应抬高患肢,注意患肢末梢循环,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情况。
6.作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洗漱、饮食及大便。
7.长期卧床者,要预防压疮、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8.凡石膏固定、牵引或内固定术后,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功能位置。
9.骨病患者,注意保护患肢,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10.康复期,鼓励加强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1、讲解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药疗知识等,简明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2、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指导定时、正确翻身、预防压疮3、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计划及原则4、加强营养,进高热量、营养丰富、富含钙质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5、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意外损伤。
二、骨科危重患者抢救常规(一)创伤性休克抢救常规1、保持病人安静,就地抢救。
2、取休克卧位,即头、脚各抬高30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负担。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咽部异物或分泌物,给氧,缺氧严重者面罩给氧或行人工辅助呼吸。
4、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
先输入晶体液或电解质溶液,如NS,GNS,平衡液等。
休克早期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镇痛。
剧痛者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
但严重脑外伤、呼吸困难、有腹部体征诊断未明确者禁用。
6、止血。
7、保暖。
对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者及时加被保温。
8、交叉配血,必要时输血。
骨科小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小讲课二、授课对象骨科护理实习生、新入职护士三、授课时间1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骨科常见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措施。
3. 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常见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2. 骨折的护理- 骨折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制动、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3. 关节脱位的护理- 关节脱位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复位、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4. 骨关节炎的护理- 骨关节炎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关节保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原则、观察要点、护理措施(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分析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员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 讲解骨科常见疾病概述,包括骨折、关节脱位、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3. 讲解骨折的护理要点,如制动、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4. 讲解关节脱位的护理要点,如复位、固定、止痛、功能锻炼等。
5. 讲解骨关节炎的护理要点,如关节保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
6. 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如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7.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员分析疾病的特点和护理措施。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学员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9.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10.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4. 骨折的诊断方法5. 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骨折的护理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
2. 护理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运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诊断方法,包括X线片、CT、MRI等检查。
2. 熟悉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诊断方法a. X线片检查b. CT检查c. MRI检查2. 骨折的治疗方法a. 保守治疗b. 手术治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2. 实地演示:展示X线片、CT、MRI等检查结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诊断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地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治疗方法的运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患者的的一般护理措施。
2. 熟悉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a. 病情观察b. 休息与活动c. 饮食护理d. 疼痛管理2. 骨折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a. 的石膏固定护理b. 牵引护理c.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3. 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
2. 模拟演练:进行石膏固定、牵引等护理操作的模拟演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一般护理措施、专科护理措施和康复护理的掌握程度。
骨科小讲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基础知识授课对象:骨科实习护士、初级护士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骨科常见疾病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骨科患者的护理要点。
3. 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2. 骨折患者的护理3.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实际操作演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言(10分钟)- 简要介绍骨科护理的重要性。
- 阐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2.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30分钟)- 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 分析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3. 骨折患者的护理(50分钟)- 讲解骨折的护理要点,包括伤肢固定、观察病情、功能锻炼等。
- 结合案例,分析骨折患者的护理实践。
4. 互动讨论(10分钟)- 针对骨折患者的护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1.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50分钟)- 讲解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流程,包括术后伤口管理、活动指导、并发症预防等。
-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操作。
2. 实际操作演示(30分钟)- 演示骨折患者伤肢固定、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护理等实际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总结与反馈(20分钟)-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 学生反馈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 二、范文课程名称:骨科常见疾病护理授课对象:骨科实习护士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掌握骨折、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
3. 提高护理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骨折患者的护理2. 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实际操作演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言(10分钟)- 简要介绍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的重要性,强调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 骨折患者的护理(30分钟)- 讲解骨折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 分析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如伤肢固定、观察病情、功能锻炼等。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标题骨科护理教学案例: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 熟悉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能够正确执行护理操作,如卧位摆放、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3.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耐心细致的护理态度。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股骨颈骨折概述:- 定义、病因、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 诊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
- 治疗原则: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2. 护理措施:- 卧位: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外旋。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 脱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液量及种类。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3. 病例分析:- 案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摔倒后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就诊。
- 病情分析: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 护理措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卧位、皮肤、营养、脱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护理措施。
3. 模拟操作: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掌握护理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股骨颈骨折的定义、病因及临床表现。
2. 讲解:详细讲解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措施,包括卧位、皮肤、营养、脱水、电解质平衡、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病例,引导学生讨论护理措施。
4. 模拟操作:让学生在模拟操作中掌握护理技能。
5. 总结:总结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要点,强调护理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及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与分类2. 骨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3. 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 骨折的治疗原则5. 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案例,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骨折概念、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
2. 熟悉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2. 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3. 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
2. 演示法:演示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急救处理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患者护理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骨折的康复护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
2. 掌握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熟悉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
二、教学内容:1. 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和原则2. 骨折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3. 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内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康复护理的目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骨折康复训练的操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护理目的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操作演示:评估学生对骨折康复训练操作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常见骨折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骨折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骨科护理实践教学教案(3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知识;(2)熟悉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3)了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进行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2)掌握骨科患者的伤肢护理;(3)熟练操作骨科患者的翻身、搬运技巧;(4)了解骨科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3.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2. 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3. 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4. 骨折患者的护理5. 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6.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三、教学时间四、教学地点医院骨科病房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护理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科患者护理案例;3. 角色扮演法: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4. 实操演示法:演示骨科患者护理操作。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介绍骨科护理的重要性;(2)阐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
2. 讲解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知识(1)讲解骨科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方法;(2)讲解骨科患者的伤肢护理要点;(3)讲解骨科患者的翻身、搬运技巧。
3. 案例分析(1)选取骨科患者护理案例,分析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措施;(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4. 角色扮演(1)分组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让学生扮演患者、护士等角色;(2)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与患者沟通,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护理(1)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2)讲解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要点;(3)讲解骨肿瘤患者的护理要点。
2. 实操演示(1)演示骨折患者的伤肢护理操作;(2)演示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操作;(3)演示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操作。
3. 角色扮演(1)继续模拟骨科患者护理情景,让学生扮演患者、护士等角色;(2)观察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针对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
骨科护理常规全本骨科护理是一项专门针对骨骼疾病或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细致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本文将全面介绍骨科护理的常规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以及术后康复。
一、术前准备1.患者评估: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疾病的详细情况,确定护理重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2.术前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手术过程、麻醉方式、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加强患者的信心,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皮肤护理:帮助患者进行皮肤清洁,清除污垢和感染源,切勿使用刺激性物质,以免损伤患者皮肤。
4.术前空腹:指导患者禁食禁饮,避免发生误吸风险,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避免感染:做好手卫生和隔离措施,保持手术室干净整洁,确保术前环境无菌。
二、术中护理1.麻醉监测:密切观察患者麻醉深度、呼吸道情况、血压、脉搏和心电图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手术准备:提供合适的手术器械、材料,确保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避免手术中的延误和失误。
3.手术协助: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递送器械、物品,提供所需的手术用药。
4.出血控制:通过吸引器、止血带、电凝等方法控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确保手术视野清晰。
5.手术记录: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手术开始和结束时间、使用器械和材料、出血量、术中特殊情况等。
三、术后康复1.术后疼痛管理: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及时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康复效果。
2.康复护理:设计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运动训练、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培训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注意卫生:加强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增加营养摄入,促进骨骼生长和修复。
5.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减轻术后焦虑和抑郁,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
护理教师骨科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3.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关爱病人、严谨求实的护理理念,提高临床护理能力。
【教学内容】: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3. 关节脱位的护理4. 骨肿瘤的护理【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关节脱位的护理、骨肿瘤的护理。
2. 教学难点: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护理技术操作和护理措施。
3.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骨折?骨折有哪些分类?2. 引导学生了解骨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二、讲授1. 骨折的概述及分类2.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四、操作演示1. 演示骨折的处理、关节脱位的复位技术等操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骨折的分类、处理原则。
2. 复习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二、讲授1. 关节脱位的护理2. 骨肿瘤的护理三、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
2. 分析骨肿瘤的护理措施。
四、总结1. 总结骨科护理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2. 强调护理理念的重要性。
五、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骨科护理学的学习心得。
二、范文【课程名称】:骨科护理学【授课对象】:临床护理实习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 技能目标:熟悉骨科护理技术操作,能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第一章:骨折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掌握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定义和病因2. 骨折的分类和临床表现3. 骨折的诊断方法4. 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定义、分类和病因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和治疗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骨折的护理评估与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熟悉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了解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2. 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3. 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演示骨折的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评估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骨折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教学目标1. 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
2. 熟悉骨折的护理措施。
3. 了解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骨折的治疗原则2. 骨折的护理措施3. 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折的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骨折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讨论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
四、教学评估1. 考核学生对骨折治疗原则的掌握情况。
2. 考核学生对骨折护理措施的熟悉程度。
3. 评估学生对骨折功能锻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医学课件)骨科护理常规课件
06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结词
髋关节置换术是骨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康复护理对患 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术后康复护理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活动锻炼、拐杖 使用、预防并发症等。患者需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确保 假体位置良好。
总结词
康复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1
02
03
骨骼系统的组成
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关节 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它们 共同支撑着人体的结构, 参与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骨骼的功能
骨骼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 身体结构、保护内脏器官 、提供矿物质和维生素D 等。
骨组织的特性
骨组织具有再生和修复的 能力,通过骨折愈合和重 塑来适应生理需求。
骨科疾病的常见类型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 避免疲劳和感染、保 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等。营养支持可采用 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的食物,心理 支持可采用心理咨询 、放松训练等方式进 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康复训练包括肌肉训练、关节活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 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
案例二:颈椎病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护理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 非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 手段。
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 治疗、牵引治疗等。患者应遵循 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治疗,并 注意纠正不良姿势。
对于严重的肺部感染,需要住 院治疗,使用抗生素、吸氧等 治疗措施。
05
骨科护理的未来趋势与挑 战
骨科护理的科技发展趋势
骨科小讲课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骨科护理基础知识 • 骨科患者的日常护理 • 骨科患者的特殊护理 • 骨科护理的技能与实践 • 骨科护理的未来发展
01
骨科护理基础知识
骨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骨科护理的定义
骨科护理是针对骨骼、关节、肌 肉及相关软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旨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总结词
脊柱疾病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疼痛控制、姿 势矫正和康复训练等方面。
疼痛控制
采用药物、理疗等方法缓解疼痛,提高患者 舒适度。
姿势矫正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站、卧姿势,避免 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康复训练
根据病情,逐步进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训 练,促进脊柱功能的恢复。
04
骨科护理的技能与实践
护理操作技术
伤口护理
掌握伤口清洗、消毒、包扎等基本操作,能够正确处理各类伤口,预防感染。
石膏固定
了解石膏固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石膏固定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牵引护理
熟悉牵引治疗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牵引护理,减轻患者痛苦。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
急救与复苏技能
01
医嘱执行记录
准确记录医嘱执行情况,确保医嘱得到及时、 准确地执行。
护理计划与记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及时 记录护理过程和效果。
护理效果评价
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护理计 划,提高护理质量。
05
骨科护理的未来发展
骨科护理的新理念与新技术
康复理念
强调早期康复,促进患者 功能恢复。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寻求社 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讲课文档
1. 心理指导 保持良好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早日 康复。
2. 饮食 以加强营养的饮食为主。 3. 功能锻炼
A. 外固定期间,嘱患者做握拳活动及后伸肩活动,以利于静 脉回流,避免局部肿胀,促进骨折愈合。
B. 去除外固定后,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C. 老年病人,应加强双肩关节多方向活动,防止发生肩关节周 围炎。
(2)疼痛 与骨折或手术有关。 (3)自理障碍 与骨折后患者功能受限有关。 (4)便秘 与卧床、活动受限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卧床和治疗
限制有关。 (6)潜在的并发症 周围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7)有感染的危险 与手术切口有关。 (8)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患肢制动活动受
2. 临床特点
A. 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异常活动。 B. 头偏向伤侧,以缓解胸锁乳突击肌的牵拉作用
。 C. 常用健侧手托住伤侧前臂及肘部。
第二十一页,共40页。
四、锁骨骨折
D、幼儿常不能自述疼痛部位,表现为不愿活动上 肢,穿衣伸手入袖时困难。
3、医疗目标 使骨折复位 4、护理目标 复位后,保持有效固定。让病人和家属掌
骨科常见病护理常规文档ppt
第一页,共40页。
一、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1、概念 医用石膏利用其加热、脱水、再遇水便可结 晶硬化的特性,已达到固定骨折,制动肢体的目的, 常用于骨折整复后的固定,畸形矫正、关节损伤及脱 位复位后的固定等。
2、临床特点:是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分 为管型石膏和石膏托两种,石膏未干前可塑性较 强。
G、日常活动 教会患肢锻炼方法,指导肢体肌肉收缩 活动和关节屈伸活动,尽早下床活动,石膏拆除后按 摩肌肉,加强主动活动。
H、综合征的发生和表现 主要表现为:腹胀、
骨科护理常规课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骨折、关节脱 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 手术治疗,以修复损伤组 织和恢复功能。
03
骨科患者的护理措施
疼痛管理
总结词
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详细描述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 理支持等,确保患者舒适度。
康复训练
总结词
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
康复优先
将康复理念贯穿于整个 护理过程中,促进患者 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
力的提高。
骨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专业化发展
随着骨科疾病种类的增多和复 杂性的增加,骨科护理需要向
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护理工 作效率和质量,如电子病历、
移动护理等。
康复医学的融合
骨科护理与康复医学相互融合 ,形成康复护理模式,促进患
定期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 症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式提高患者的 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多学科协作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配合,共同预防和处 理骨科患者的并发症。
05
骨科患者的康复与出院指导
康复计划制定
康复目标设定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情 况,制定具体的康复目标 ,如恢复关节活动度、增 强肌肉力量等。
骨科护理常规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骨科护理概述 • 骨科患者的评估与诊断 • 骨科患者的护理措施 • 骨科患者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骨科患者的康复与出院指导 • 骨科护理的未来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骨科护理常规(全本)骨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骨折病人护理要点】1、针对病人异常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
2、骨折病人先固定,后搬动。
3、如伴有休克发生,先行抗休克治疗,再处理骨折。
4、四肢损伤,抬高患肢,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血管充盈度、皮肤颜色及温度、疼痛及肿胀等。
5、因骨折而造成病人的剧烈疼痛,遵医嘱尽快给予镇痛药物。
6、保守治疗的病人,应注重骨折部位固定效果的观察。
【手术护理】1、术前护理(1)脊柱及腰以下各关节手术的病人,术前训练床上排大、小便。
(2)手术区域的皮肤应在术前24小时开始准备,皮肤不甚干净者,酌情提前准备。
能活动的病人进行沐浴并更换清洁衣裤,不能活动的病人指导家属进行皮肤清洁擦拭。
2、术后护理(1)、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实施病情观察及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3)、石膏固定的病人,执行石膏病人护理要点。
(4)观察病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
(5)、脊柱术后的病人,翻身时进行轴向翻身,观察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6)、四肢手术的病人抬高患肢,并注意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
(7)、对危重病人做好预防合并症的护理,注意营养及水分的补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
(8)、根据病人的精神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
(9)、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协助、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对危重患者先抢救、后办住院手续。
2、将患者安置在抢救室,准备好抢救用物,在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可酌情给予建立静脉通路、止血、吸氧、吸痰、人工呼吸等。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呼吸道通畅,颈椎骨折病人保持颈部制动。
5、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
6、伤口护理观察包扎止血效果是否明显,经输血及扩容后,伤口渗血是否明显增加,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7、建立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病情、用药和液体出入量,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8、加强巡视,保持各种管路的通畅。
9、保注意适当保暖,可加用盖被,但不宜用热水袋加温,以免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
10、四肢创伤病人注意患肢末梢血循环、活动、感觉情况11、需急诊手术者遵医嘱做好各种术前准备。
12、对神志清醒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急躁情绪;休克病人宜暂禁食水,口渴时可用湿棉签润唇。
13、休克病人不宜频繁翻身,以免加重病情,但要注意做好各种基础护理。
石膏固定病人护理【护理评估】1、受伤过程及有无其他并发症。
2、病情评估3、对石膏固定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1、按骨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石膏未干时暴露,以促其速干。
3、石膏未干时,搬运病人应用手掌平托石膏,不可用手指抓捏,避免在石膏上压出凹陷,形成压迫点。
在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应注意保护石膏,防止折断。
4、观察患肢末端是否存在血循环或神经感觉障碍。
5、检查石膏边缘皮肤有无早期压疮,对石膏边缘皮肤及邻近石膏的骨突处进行按摩。
肢体固定的病人用枕垫抬高患肢,以利肿胀的消除。
6、石膏内有出血时,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为了明确出血是否继续,可沿血迹的边界用铅笔圈划并注明记录时间,并继续观察,如圈划的血迹边界不断加大,及时通知医生。
7、保持石膏清洁、干燥。
8、指导病人进行主动的肌肉舒张、收缩锻炼,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以促进肢体消肿。
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
9、肢体肿胀消退易使石膏松动,及时通知医生更换石膏。
【健康指导】1、告知病人石膏固定的时间及意义。
2、瞩病人在石膏固定期间下床活动时应扶拐行走,避免摔倒或使石膏断裂而影响治疗效果。
3、石膏固定期间,可进行固定范围内的肌肉舒缩活动及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伸屈活动。
牵引病人护理【护理评估】1、骨折过程及有无并发症。
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
(2)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3)年龄、体重、皮肤完整性及对胶布有。
(4)体位、肢体活动度,是否使牵引能维持在有效状态。
(5)肢体骨折病人肢端血运、感觉、运动及关节活动情况。
3、对牵引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家属对牵引治疗的认知程度及支持力度。
5、自理能力。
皮牵引及骨牵引前护理要点(1)将病人患肢清洗干净。
(2)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牵引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3)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其配合。
皮牵引后护理(1)病人卧硬板床,一般将床头或床尾抬高15~30cm,利用体重与牵引方向形成反牵引力。
(2)牵引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
(3)保持有效牵引:1)将患肢置于功能位,下肢保持外展位。
2)牵引线与牵引骨骼的纵轴线保持一致。
3)牵引重物保持悬空位。
4)不可任意加减重量或放松牵引线。
5)不可将被子压在牵引绳上,以免影响牵引力。
(4)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状况及皮牵引肢体皮肤有无红肿、过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小儿悬吊牵引,观察重量大小是否适当,以使臀部稍离床面为宜。
(6)使用枕颌吊带时,须随时观察吊带是否牢稳、舒适、安全,吊带是否因移动位置压迫颈部而影响呼吸。
(7)指导病人功能练习,防止肌肉萎缩与关节僵硬。
(8)预防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9)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0)预防便秘,合理搭配饮食,多给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骨牵引后护理(1)病人卧硬板床,根据骨折部位可将床头或床尾抬高15~30cm,以利用体重与牵引力方向形成反牵引力。
(2)牵引针孔每日用75%酒精滴注一次,预防感染。
(3)骨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或移去。
(4)下肢骨牵引应保持下肢外展位,重量悬空,牵引绳牢固、光滑、牵引力线应与股骨轴心线一致。
(5)颅骨牵引病人枕骨粗隆处放置海绵或纱布垫,减轻对骨突部位的压迫。
翻身过程中保持牵引方向正确,勿扭曲头颈,以防意外的发生。
(6)牵引治疗过程中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以防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指导病人主动进行足背伸曲运动,防止腓总神经受压而造成足下垂。
(7)鼓励病人利用拉手架经常抬起上身及臀部,预防压疮。
(8)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预防坠积性肺炎。
(9)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10)鼓励病人多食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健康指导】1、继续进行患肢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注意骨牵引穿插部位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3、注意营养的摄入,合理搭配饮食,促进骨骼的愈合。
4、多食粗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外支架固定器病人的护理1、按常规做好术前护理。
2、术后抬高患肢,以高于心脏水平为宜,保持正确体位,搬动肢体时,托扶骨折上下端,避免出现剪切力3、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温度、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报告医师。
4、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外固定器压伤皮肤形成溃疡。
5、注意观察外固定器是否松动滑脱,针锁是否紧固,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做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和关节的伸屈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概念】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发生在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性骨折后,以进行性低氧血症,皮肤黏膜出血点和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好发于伤后2-3d,创伤愈严重,脂肪栓塞发生率愈高,尤其是以下肢长骨干骨折为主的多发性骨折.【临床表现】1、肺症状: 胸闷, 呼吸急促, ,发绀,咳嗽或咳出铁锈色痰,听诊肺部有湿性罗音.2、脑症状:烦躁,神志不清,谵语,嗜谁,抽搐等.3、高热:排除急性感染以外的难以解释的突然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4、脉快:每分钟可突然增加20次或者更多(120次/每分钟以上).5、出血点:皮肤黏膜点状出血,多在前胸,腋下.【预防】首先应清除致病因素,对严重创伤并多发骨折病人应及时抗休克治疗,改善缺氧症状.搬动中,骨折行临时固定.骨折复位过程中,应操作轻柔,作到确实有效的制动,防止或减少局部的损伤以减少脂肪滴进入血流.创伤后1-5d内应定时做血气分析或胸部V线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护理观察】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10-15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同时应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2、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常。
若病员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上或8次/min以下,要立即检查给氧装置是否通畅。
呼吸道是否通畅。
必要时行器官插管或加压给氧,停氧时应先降低流量,逐渐停用,使呼吸中枢逐渐兴奋,不能骤停。
3、观察皮肤色泽,检查颈,前胸及腹部皮肤出血点是否消失,一般在1-3d内完全消失。
轻压口唇,指甲时观察苍白区消失情况,苍白区消失大于1s为微循环血流灌注不足或淤滞现象,小于1s则为病情好转。
4、观察病人的出入水量,伴有休克时应留置尿管,每小时测尿量1次,应不少于25毫升或每千克体重不少于0.5-1毫升。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护理【概念】创伤后骨筋膜间区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区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和小腿。
【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最为突出,表现为伤肢明显肿胀、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肢不自觉屈曲状态,肢体变硬,出现张力性水泡、皮温降低、皮色暗红或有紫斑,压痛明显,远端肢体活动受限,被牵动拉时疼痛剧烈,甚则肢体远端发凉,苍白或紫绀、脉搏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导致肌肉挛缩或坏死。
【护理要点】1、松懈所有外固定物将患肢放平,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严禁按摩、热敷、烘烤,必要时冷敷。
2、观察患肢疼痛的性质创伤后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烈疼痛,并传向远端,且进行性加重,为PACS最早期症状。
3、观察患肢肿胀情况 PACS病人肢体严重肿胀,坚硬无弹性,皮肤常起水泡。
鸡肉坚硬如束条,严重者肌肉呈圆筒状僵硬。
4、观察患肢的情况病人常有蚁走感、麻木感。
5、压痛及牵扯痛明显压痛是PACS的重要特点。
6、观察患肢皮肤颜色 PACS病人早期肢体末端潮红,皮温稍高;继而皮肤光亮菲薄,进一步发展则呈暗红色或紫暗色,皮肤温度降低,有时可出现大理石样花斑纹,最后皮肤呈败革样改变。
7、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受累肢体末端早期微血管充盈基本正常,但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后期肢体末端可呈苍白或紫绀,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动脉搏动消失,但无脉不是PACS的绝对指征。
8、观察患肢功能 PACS病人常因受累间区内神经纤维和肌肉缺血,患者早期可有肌力减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发生肌肉坏死,纤维样变而出现手足畸形。
9、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pacs病人早期可有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因大量血浆合体液渗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晚期肌肉坏死毒素吸收,病人可出现发热和心力衰竭症状。
10、监测肾功能观察尿量、颜色、密度,检测血钾、尿素氮、非蛋白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警惕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