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习题课件概要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课件

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四要素:
劳动 L
(Labor)
资本 K
(Capital)
土地 N
(Natural)
企业家才能 E (Entrepreneurship)
为了简化分析,假定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 f (L, K )
(二)生产的短期和长期划分
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 时间周期。 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 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
第一阶段:MP>AP,AP递 增,TP递增(生产力尚 未充分发挥的阶段)
第二阶段:AP>MP>0,AP 递减,总产量增加一直 达到最大(生产的合理 阶段)
第三阶段:MP<0,TP递 减(生产不经济阶段)
Q
L不足
合
理
B
区 域
G K不足 TP
Ⅰ
ⅡⅢ
A
E F AP
O
L1 L2 L3
MP L
• 总之,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应在第II区域 。但应在II区域的哪一点上呢?这就还要考虑到其 他因素。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分析) (一)短期生产函数(short-term)
在资本投入量固定时,由劳动投入量变化所带 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
Q f L, K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与一定量的可变要素劳动相 对应的最大产量。
TPL f (L, K )
注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 规律。它的存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精品】微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Q =f( P, Pc, T, Pf, G E…) Q =f (P) P Q =-c+d·
s s
s
2.6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2.6.1 供给量的变动 由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导致的变化
1.6.2 供给的变动
由价格以外的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变化
3 均衡价格的决定
3.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 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均衡点 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
轿车供给量增加的可能原因
—轿车价格上涨
—油价下降 —摩托车价格上升 —自动化水平提高 —工人工资下降 —减少进口汽车配件的关税 —轿车将大规模进入家庭
2.3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 同方向变动。
2.4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
2.5 供给函数
供给点弹性的图形
4.3.4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1)长期和短期
(2)技术状况:技术含量
技术类型
(3)生产周期
案例: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长久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案例: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5 供求理论与经济政策
5.1 最高价格/限制价格
优点: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 平等。 缺点:1、短缺(排队,配给) 2、浪费 3、黑市
微观经济学
主要内容
第1章导论 第2章 供求理论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章生产理论 第5章 成本理论 第6章 市场理论 第7章 分配理论 第8章 福利经济学 第9章 市场失灵
第1章
导 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意义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三章生产理论

劳动市场与工资决定
劳动市场
劳动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交换 的场所。
工资决定
工资差异
不同劳动力的工资存在差异,取决于 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个人能力、工作 经验等因素。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市场的 供求关系决定。
06
环境保护与生产理论
环境成本与生产决策
环境成本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包括污染治理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等。
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渐 降低的现象。
规模不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逐渐 上升的现象。
03
生产者行为理论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 现这一目标。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
生产者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来决定最优产 量,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产量。
如果市场不完全竞争、信息不 对称或外部性存在,则可能导 致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此时 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 。
05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01
02
03
生产要素需求
企业根据产品需求和生产 技术,决定生产要素的需 求量。
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取决于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决策, 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
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供 需关系决定,价格变动会 影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
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
市场均衡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当生 产要素的需求量等于供给 量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生产要素市场 上的供求双方都能接受的 价格。
均衡数量
【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教学课件)

MP=△TP/△L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数学公式表达:假定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TP=Q=f(L)=27L+12L2-L3
则有:AP=TP/L=27+12L-L2 MP=dTP/dL=27+24L-3L2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 投入量与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是等产量曲线上各点 切线的斜率值。
可用公式表示:
lim K dk
MRTSLK L0 L dL
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 生产要素投入量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 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Q表示产量 ,L 劳动的投入量 K表示资本投入量不变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大产量,简 称TP。
2、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是指平均单位生产要素生产的产量,简称 AP。 AP=TP/L
三、等成本线
已知:C1 =3000 w= 1000 r=500 则有: 3000=1000 L+500 K. 令:L=0 则K=6 ,令: K=0 则L=3 据K 此画出C1 线,同理画出 C2 = 4000、C3 = 5000时的等成本线
C1 C2 C3 12345 L
图4—8等成本线
【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教学课件)

4、等产量曲线的两种特例
1、固定技术系数的等产量曲线
2、生产要素完全可替代条件下的等产量曲线
K Q1 Q2 Q3
K Q3
Q2 Q1
3210 10 8 6 4 2 0
123
L
123
L
5、脊线和生产区域
脊线:是把所有等产量线上斜率为零和斜率无穷 大的点与原点一起联结起来,形成的两条线。
脊线内表明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范围。
10 8 6 4 2 0
K
E3 E1E2
生产扩展线
C1 C2 C3 L
已知生产函数,求扩展线
10题:Q=KL2 依据均衡条件:
MPK MPL PK PL
L2
PK
2KL PL
MPK L2 K LPL
2PK
MPL 2KL
第四节 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
一、规模报酬的含义:生产规模扩大,各种生产要素同时 增加,产量增加的情况。
E1
Q2=200 C2
C1 Q1=100 123456 L
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一倍,生产 规模扩大一倍,产量增加小于一倍,是因为规模过大往往造 成管理混乱,权责不分,效率低下。
二、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Q 递 增f 。( L 生, 产K ) 要素如 投入量f ( 增L 加, 倍K ,) 产 果 量f 将( L 增, K 加) 一倍以上。
2加、一规倍模。报酬Q 不 变f 。( L 生, K 产) 要素如 投入量f 增( 加L , 一K 倍) , 产果 量f ( 将L , 增K )
(1)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 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 率。是等产量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值。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节生产理论

企业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加强人才培养等方式来实现技术进 步。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促进企业 技术进步。
05
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
企业生产决策的制定
生产成本
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 需要考虑生产成本,包括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以 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
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
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增加产品产量的可能 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创造新的产品
技术进步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开拓新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 为企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技术进步的类型与途径
技术进步的类型
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类型。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 发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引进创新则是通过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 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节 生产理论
• 生产理论概述 • 生产成本与生产规模 •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生产扩展线与技术进步 • 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
01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
生产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将投入的资源转化为所需要的产 品或服务。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 下,一定数量的投入所能得到的 最大产出。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上,企业实现了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在这个切点上,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或者在产量一定 的情况下实现最低的成本。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边际成本之比,即每增 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等于因增加这单位 投入量而增加的成本。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优秀课件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会 存在?企业有没有边界?
科斯(R.H.Coase)
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
企业在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激励的成本。 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效率的损失。
“狭义上看,交易成本指的是一项交易所 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这种成本会很 高,比如当一项交易涉及处于不同地点的 几个交易参与者时。高交易成本会妨碍市 场的运行,否则市场是会有效运行的。广 义上看,交易成本指的是协商谈判和履行 协议所需的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制定谈 判策略所需信息的成本,谈判所花的时间, 以及防止谈判各方欺骗行为的成本。”
约翰·伊特韦尔等编,199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 (1910-)
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英国人,由于他揭 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
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获 得诺贝尔奖。
现实中的企业
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由生产函数
Qf(L,K)
– 假定资本投入量固定,则获得短期生产函数:
Q f(L,K)
2、TPL、APL和MPL
– 总产量(Total Product)是指与一定的可 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用TPL表示。
TP Lf(L,K)
2、TPL、APL和MPL
– 函数0<、 <1。 为劳动要素所得 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要素所得在总产 量中所占的份额。
– 如果+>1,规模报酬递增; + =1,规模报酬 不变; +<1则规模报酬递减。
微观经济学生产论练习题PPT课件

10
4.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 动的价格ω=2,资本的价格r=1。求: (1)当成本C=3 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 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2)当产量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 时的L、K和C的均衡值。
11
在成本C=3 000时,厂商以L*=1 000,K*= 1 000进行生产所达到的最大产量为Q*= 1 000。 :在Q=800时,厂商以L*=800,K*=800进
(2)假定在短期生产中,资本投入量不变,以K表示;而 劳动投入量可变,以L表示。
对于生产函数Q=AL1/3K2/3,有:MPL=1/3AL-2/3K2/3 且dMPL/dL=-2/9AL-2/3K2/3<0。 这表明:在短期资本投入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
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是递减的。 相类似地,假定在短期生产中,劳动投入量不变,以L表示;
行生产的最小成本为C*=2 400。
12
5.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K1/2L1/2,若资 本存量固定在9个单位上(K=9),产品价格(P) 为每单位6元,工资率(w)为每单位2元,请确 定:
(1)该企业的规模收益状态;
(2)企业应雇用的最优的(能使利润最大的)劳动 数量;
(3)若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最优的劳动数量 13 是多少?
2
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
4、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一 定在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
3
5、若生产函数q=(4L)1/2(9K)1/2,且L,K价 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 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习题课件

A
6.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不按比例连续增加要素; C连续的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D以上都对
A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3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3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KL 已知生产函数为 Q=f(K,L)= K+L
(1)求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及平均产量函数 (2)考虑该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的 增减性 (3)考虑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MRTS)的增减性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成本理论——几个概念
内容回顾:
1.成本与成本函数
短期TFC,TVC,TC;AFC,AVC,AC;MC 长期LTC,LAC,LMC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回顾:
2.收入函数 总收入TR,平均收入AR,边际收入MR 3.成本利润的分析 利润函数:π=TR-TC dπ/dQ=0 MR=MC利润最大化条件
10K 2 (K+L)2
20K 2 (K+L)3 <0
MPL=-
所以,该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函 数为减函数。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学》习题课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由Q=
10KL K+L
-QL 得K= Q-10L
dK dL
则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2 Q = 2
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论习题概要

第4章 生产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等产量曲线4.边际技术替代率5.等成本线6.规模报酬二、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有一种投入是固定不变的,应是短期生产函数。
( )2.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 )3.当平均产量最大时,总产量最大。
( )4.只要边际产量上升,平均产量就上升;反过来说,只要平均产量上升,边际产量就上升。
(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是:可变要素和固定要素间有一个最佳比例关系。
( )6.等产量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 )7.假定生产X 产品使用A 、B 两种要素,则A 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 的使用量增加。
( )8.在要素A 和B 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 的边际产量是3,B 的边际产量是2,每单位要素A 的价格是5,B 的价格是4,由于B 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若减少A 的使用量而增加B 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品。
( )9.在生产的经济区域以外的区域,资本或劳动的边际产量必有一个为负。
( )10.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 等成本的率一定发生变化。
( )11.生产扩展线上的要素组合最优。
( )12.只有长期生产函数才有规模报酬问题。
( )13.考虑到规模报酬问题,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
( )14.若生产函数K L q 94⋅=,且L ,K 价格相同,则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应投入较多的劳动和较少的资本。
( )15.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 ) 16* 拥有范围经济的企业,必定存在规模经济。
( )三、判断题1.等产量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的坐标点的轨迹。
( )2.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
( )3.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 )4.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不可能相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四章)生产理论 ppt课件

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
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
果引起减产。
PPT课件
26
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城市化
PPT课件
7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
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成本。
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
• 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是
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
PPT课件
18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 = f( L , K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L = f( L , K )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L = TPL/ L
Ⅱ区域 Ⅲ区域 E
TPL F
H
o
APL
L
A
B MPL
Ⅱ区域: AP最大 L=OA,
TP最大 L=OB,
PPT课件
28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 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 为: Q= f ( x1、x2……Xn )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 f ( L、K ) L 与 K怎样组合是最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趋于
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
3 4.5
7 MP
均产量
B
6.当MPL为负时,我们处于() A 对L的Ⅰ阶段;B 对K的Ⅲ阶段;C对L的Ⅱ阶段;D都不对
D
TP、AP、MP
某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唯一可变要素是劳动,也有
固定成本。短期生产函数为X=-0.1L3+6L2+12L,L
小于零,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为减函数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规模报酬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规模报酬
分析下列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固定? 递增?递减?
(1) f(L,K)=2L2+2LK-4K2 递增
(2) f(L,K)=aL+bk
固定
(3) f(L,K)=min(aL,bK) 固定
是雇佣工人数,问:劳动的平均实物产量最大时,需
雇用多少工人? 解: (1)TP =-0.1L3+6L2+12L APL=TP/L=-0.1L2+6L+12
MPL=-0.3L2+12L+12 当APL′=0或APL= MPL时,APL最大 -0.1L2+6L+12 =-0.3L2+12L+12 ,得L=30
QL 8K 8 L
3 PK
5
解法一: MPL PL MPK PK
解法二: Min TC=3K+5L
St.
35
QL 8K 8
35
X3K5L( QL8K8)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P142、 6
甲公司、乙公司生产同类产品,甲公司的生产函数为 Q=10K0.5L0.5,乙公司的生产函数Q=10K0.6L0.4, K为机器工作时数,L为劳动工作时数。
( K + L ) 3 <0
所以,该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函 数为减函数。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3)由Q= 1 0 K L
K +L
得K=
-Q Q -1
L 0
L
则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Q2
dK dL
(Q -10L )2
之后,对MRTSLK求偏导得
MRTS 20Q2 L (Q10L)3
(1)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MPL=
= d (10KL )
dL K L
=
10K 2 (K L )2
dQ dL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APL= Q = 1 0 K
L
K +L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2)因为MPL=
10K 2 (K + L )2
所以
d dL
MPL=-
20K 2
(4) f(L,K)=4L0.5K0.5
固定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规模报酬
生产函数为y=z1+2z2+5,有
A 规模报酬递增 B 规模报酬不变 C 规模报酬递减 D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
答案:C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假定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2K0.5L0.5,如果资本 存量固定在9个单位,产品价格为每单位6元,工 资率为每单位2元,请确定:
微观经济学
生产理论——几个概念
固定投入&变动投入 长期&短期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几个概念——对比
规模报酬(不变、递增、递减) 等产量线&无差异曲线 等成本线&预算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替代率 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
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11
Q 2K 2 L2
MRTSLK
MPL MPK
PL PK
K PL L PK
PL=2L/9
TCPLLPKK
1
P Q 2L9P K36L24L
L=81/4
当工资率上涨为3时,最优的劳动数量为9。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要素投入均衡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6
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4.如图厂商的合理的劳动投入区间是()
A 3<L<7; B 4.5<L<7; C 3<L<4.5 ; D 0<L<4.5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
B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 随着某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投入,边际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选择题
1.当劳动总产量下降时()
A AP递增;B AP=0;C MP=0;D MP为负
D
2.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
际产量曲线()
A与纵轴相交;B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3.当AP为正但递减时,MP是()
A递减;B负的;C零;D上述任何一种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10K L 已知生产函数为 Q=f(K,L)= K + L
(1)求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及平均产量函数 (2)考虑该生产函数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的
增减性 (3)考虑该生产函数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函数
(MRTS)的增减性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Q
3
L8
5
K8
又设 PL 3 元,PK 5元,
(1)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2)产量Q=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与K的数量 (3)求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K、L的值。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要素投入均衡
P 3 5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TP、AP、MP
图中A点所对应的 A Z1和Z2边际产量为负
Z2 A
B Z1和Z2边际产量为零
Z1
C Z2边际产量为0,Z1边际产量为正
D Z2边际产量为正,Z1边际产量为0
答案:C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判断题
1.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一定也是递减的。 错 2.所谓短期是指一些投入不能改变的时期 。 对 3.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也减少。 错 4.一年内的时间是短期,一年以上的时间可以看作长期。 错
(1)该企业的规模收益状态。 (2)企业应雇佣的最优劳动数量。 (3)如果工资提高到每单位3元,最优的劳动数量
是多少?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
(1)F (K,L)
= 2 (K )0 .5(L )0 .5F (K ,L )
所以该企业的规模报酬不变。
杨梅英教授《微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