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2f6d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2.png)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熟悉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能够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并能够对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
依据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幼儿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工作任务包括撰写教学设计、安全的组织和实施科学活动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这些任务是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
依据学前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含义,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领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及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学会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掌握先进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设计教学方案并撰写方案的能力;・组织和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陆兰。
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9参考教材:1.夏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L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3.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科学。
艺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建议1.可采用理实一体的方法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加大实践力度,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教育理念及方法。
2.深入理解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特点,通过观看大量的教学视频或者体验式学习,掌握科学教育的特点,熟悉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和教学方法,为后面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打基础。
3.明确每次课程实践的目标,并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的课程实践笔记。
(Ξ)教学基本条件1.该课程任教的教师必须对科学教育有较深的研究,同时要有丰富的幼儿科学教育实践经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be9b4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6.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养。
通过设计和指导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促进学前儿童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 培养学前儿童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 提供适当的营养知识,引导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惯。
- 培养学前儿童对运动和锻炼的兴趣,促进其身体素质发展。
- 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能力。
- 培养学前儿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2. 课程内容2.1 健康教育基础知识- 介绍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不同身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 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防范常见疾病。
2.2 卫生惯和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日常卫生惯,如洗手、刷牙等。
- 教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 教授过马路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
2.3 营养与健康饮食- 介绍主要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 培养学前儿童选择健康食物的意识。
- 教授一些简单的食物制作和处理方法。
2.4 运动与身体素质发展-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各种室内外运动活动,如游戏、舞蹈等。
- 促进学前儿童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 组织适合学前儿童的小型竞赛和运动会。
2.5 情感管理和社交交往- 教授学前儿童情感管理的基本方法,如表达情感、倾听和尊重他人等。
- 引导学前儿童与同伴合作和分享,培养友善和宽容的品质。
- 组织一些团队合作和互动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
2.6 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培养学前儿童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小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
3. 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学方法应注重学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通过故事讲解、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
评估可以采用观察记录、教学成果展示、小测验等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04f4083c77da26925c5b0c1.png)
曲靖幼儿师范学校学前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能够帮助引导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活动。
3、教学方法和手段(1)本课程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模拟课堂、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
始终保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2)从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以活动的方式将教学的内容充分展开、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其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对儿童身心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从身心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3、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内容、和基本意义。
4、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等多项活动的设计方法,能够客观科学的进行引导。
5、能够获得正确的对幼儿园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引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学前健康教育理论并用其指导实践。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健康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掌握对学前儿童活动的引导和帮助。
(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与修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44ce1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2.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从小培养他们对健康的关注和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
那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具备哪些目标呢?
首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儿童的基本卫生习惯。
包括洗手、刷牙、小便后洗手等日常基本卫生习惯的养成。
这些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儿童疾病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加以重视。
其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时期是形成饮食习惯、口味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引导儿童形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渐渐培养他们对吃水果、蔬菜的兴趣。
另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儿童的运动习惯。
学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引导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坚持锻炼的意识。
最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需要通过亲子互动、游戏活动等方式来培养自信心、对人生充满希望的积极心态。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全方位的,旨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全面发展。
只有通过健康教育的引导,学前儿童才能在养成健康习惯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标准
![健康教育活动设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b764d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2.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编号:05132508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通过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的有关理论知识讲授和学生实际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从事幼儿园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独自设计并实施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活动。
1.素质目标: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树立科学育人、健康发展的价值观。
2.知识目标:了解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及各层次的内容;掌握常用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3.能力目标:具备丰富的学前健康教育理论及指导实践的能力;具备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创新能力;能够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课程内容:该课程结合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和认知特点,基于对健康的最新认识,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引领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主要内容为1.幼儿健康教育的概述2.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幼儿身体健康教育与饮食营养教育4.幼儿心理健康教育5.幼儿体育6.幼儿安全教育7.幼儿健康教育的评价第一章幼儿健康教育的概述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健康教育的含义 2.幼儿健康教育的含义、幼儿生长发育的特性、幼儿健康生长的标准幼儿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教学重点:1.了解健康的标志和幼儿健康成长的标准、2.掌握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与关键:理解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并促进教育活动的实施知识拓展要求:阅读幼儿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章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本章教学主要内容:1.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2.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学重点:1.了解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及各层次的内容 2.学会根据教育实际撰写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教学难点与关键: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能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合理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知识拓展要求:在学习《纲要》和《指南》两个文件的基础上,领会幼儿健康教育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要求。
学前健康教育
![学前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b9eca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9.png)
学前健康教育标题:学前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学前健康教育是指针对幼儿园和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进行的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意识,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营养健康、口腔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和安全健康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学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
一、营养健康1.1 儿童饮食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
1.2 饮食习惯养成: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和挑食。
1.3 饮食安全教育:教育儿童选择安全食品,避免食物中毒和过敏反应。
二、口腔健康2.1 牙齿清洁:教育儿童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预防龋齿和口腔疾病。
2.2 饮食对牙齿的影响:介绍食物对牙齿的影响,避免过多食用含糖食品。
2.3 定期口腔检查:鼓励家长带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口腔问题。
三、运动健康3.1 儿童运动量:指导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发育和健康。
3.2 室外活动: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3 安全运动:教育儿童运动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四、心理健康4.1 情绪管理:教育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4.2 自我认知:帮助儿童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4.3 社交技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交适应能力。
五、安全健康5.1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儿童安全知识,避免受到伤害。
5.2 交通安全:教导儿童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出行安全。
5.3 预防意外伤害:教育儿童避免意外伤害,如火灾、溺水等。
结语:学前健康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加健康、快乐的下一代。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19d4eb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f.png)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关于健康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
教育目标一: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在学前儿童大班,教育者要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养成适量运动、注重饮食营养等。
通过不断地重复训练和示范,让孩子们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教育目标二:增强孩子的健康意识
通过了解外界的一些危害因素,教育者可以通过漫画、故事、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种疾病和伤害的危害性,教育他们学会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进行体检等方式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目标三: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在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要带领孩子们进行适量的健康运动,引导他们控制屏幕时间,增强体能,培养各种运动技能,锻炼身体,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运动受伤。
总之,学前儿童大班健康教育目标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55eb8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0.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对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课程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和作用幼儿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其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既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学前儿童生存与发展、幸福与快乐的基石。
适宜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平行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书关注当前国家相关政策,紧扣《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育策略等内容,以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建设计与组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一般思路,提高他们的健康教育素养,进而维护和增强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2.课程设计思路本书主动汲取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以往教材编写的思路,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身心保健和身体锻炼两部分,并从生活常规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认识与保护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等方面讨论其特点和教育策略。
三、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尊重、理解、包容幼儿的个体差异,愿意支持并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2.知识目标系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各级目标、组织形式和教育原则,识别不同健康教育内容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最新发布2023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最新发布2023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a137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7.png)
最新发布2023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部编版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3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
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由教育部编制。
标准内容
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提供基本的健
康知识和技能。
2. 课程结构:分为不同年级和学期,每个学期包含多个主题。
3. 主题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
环境健康等。
4.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 资源要求:提供适当的教材、教具和参考资料,以支持教学
活动。
6. 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实践活
动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施建议
1. 学校应根据本标准制定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并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 学校可以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如主题讲座、健康周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家长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5. 学校应定期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总结
2023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学校和教师应按照标准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并积极组织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学前健康教育
![学前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c1d8d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4.png)
学前健康教育标题:学前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学前健康教育是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健康教育,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前健康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营养健康1.1 提供均衡营养学前健康教育应重视儿童的饮食搭配,提供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保证他们的生长发育。
1.2 饮食习惯培养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吃饭、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等,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预防营养不良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帮助儿童预防营养不良,避免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二、运动健康2.1 促进身体发育学前健康教育应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2.2 培养运动习惯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参加体育课程等,帮助他们保持身体健康。
2.3 预防运动损伤通过学前健康教育,教育儿童正确的运动方式,预防因运动不当而导致的损伤,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三、心理健康3.1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学前健康教育应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应对各种情绪。
3.2 建立自信心教育儿童建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3.3 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帮助儿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如焦虑、抑郁等,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卫生健康4.1 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学前健康教育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等,预防疾病传播。
4.2 安全意识培养教育儿童养成安全意识,如交通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等,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4.3 环境卫生保护通过学前健康教育,引导儿童热爱自然环境,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卫生保护。
五、社交健康5.1 发展社交能力学前健康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社交健康,帮助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等。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2b052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2.png)
(完整版)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以指导学前阶段教育的内容、目标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背景、内容、目标以及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背景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提高学前教育的效果。
随着学前教育的普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指导。
二、内容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教育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前教育课程标准鼓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自然科学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孩子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对科学的热爱。
3. 语言与文学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帮助孩子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并培养其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美育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其创造力。
5. 身体与健康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通过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目标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个体潜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旨在通过全面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身心素质,促进其个体潜能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学前教育课程标准鼓励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成为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成员。
3.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善良友好的生活态度。
2023年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最新版
![2023年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部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b0be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7.png)
2023年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教育
部最新版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3年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以
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健康行为。
-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健康素养。
2. 教学内容
- 健康知识:包括身体结构与功能、营养与饮食、运动与锻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 健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饮食惯、运动惯等,促
进身心健康。
- 健康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
苏等。
3. 课程安排
- 小学共设立健康教育课程,每周安排1-2节课。
- 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年级划分,分为不同的模块,逐渐深入、
循序渐进。
4. 教学方法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践、
小组合作等。
- 结合具体案例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健康水平。
5. 评价方式
-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等。
-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发展。
以上是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3年小学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的
主要内容。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提升学生
的身心健康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5864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58641](https://img.taocdn.com/s3/m/37177570ce2f0066f53322b8.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时:30学分:2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主修方向的专业技能课程。
2.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目的在于理清基本原理,夯实理论基础;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
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重点在使学生形成教师专业观念和职业技能上下功夫。
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顶用(创造精神独当一面)、实用(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及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好用(专业思想牢固,职业道德过硬),更能适应社会、幼儿园对幼教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着“岗位适用、行业发展、理论适度、技能为主”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第二部分: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策略,掌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方法和技巧;第三部分:学习用科学的观念和方法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
第四部分:了解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新进展。
每一部分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都设计了针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实践的实训项目,增强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学生上岗和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识记和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增进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认识;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观察、评析、设计和组织等专业知识。
掌握与学前儿童疾病、营养、环境、意外事故、心理和行为异常等相关的健康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幼儿园中与儿童健康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施及评价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知道如何收集健康教育研究的信息,初步了解进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靖幼儿师范学校
刖
健
康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2、本课程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
健康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能够帮助引导学前儿童在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活动。
3、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本课程教学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模拟课堂、实践演练等多种教学
方法。
始终保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针。
2)从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出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具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以活动的方式将教学的内容充分展开、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
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
、课程性质和任务
1、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其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对儿童身心
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能够从身心各个方面引导儿童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各种健康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
、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认识学前儿童健康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3、了解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目标、内容、和基本意义。
4、掌握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等多项活动的设计方法,能够客观科学的进行引导。
5、能够获得正确的对幼儿园各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及实践引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教学内容:
2.1 学前儿童生理健康教育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学前健康教育理论并用其指导实践。
2、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于健康活动组织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掌握对学
前儿童活动的引导和帮助。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与修养。
2、培养学生对于其教学对学前儿童的热爱。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观念、以多元文化的丰富加强国际理解能力。
4、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具有爱岗敬业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要求
第 1 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掌握学前儿童身 心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园健康活动的现状、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 方法和手段。
教学内容:
1.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1.2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理论 1.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组织形式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作用。
2、活动组织形式。
讨论项目: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怎样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更好的衔接。
第 2 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
教学目标与要求: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从生理、心理、安全 学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引导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实践。
对于幼儿园出现的一些攻击行为等不良行为应怎样处理。
2.2 学前儿童生理健康教育指导
2.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2.5学前儿童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1、对于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怎样对待。
2、儿童表现孤僻、攻击行为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该怎样给予行为纠正和引
导。
3、儿童在幼儿园中发生意外事故时教师应怎样处理。
讨论项目:怎样培养幼儿亲社会性行为。
第3 章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特征,掌握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法、能够科学的知道幼儿进行体育游戏实践。
教学内容:
3.1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概述
3.2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设计与指导
3.3 走步、跑步和跳跃活动游戏的实践
3.4 钻、爬行活动和投掷活动游戏实践
教学重点:
1、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
2、怎样良好的组织体育活动。
3、儿童在活动中出现突发状况怎样处理。
模拟演练:对于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践引导
第4 章学前儿童体操活动创编与指导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体操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掌握学前儿童的体操创编原则和方法。
能够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创编几套学前儿
童体操,并且能够在儿童活动中正确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4.1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概述
4.2学前儿童体操的创编与指导
4.3学前儿童徒手体操和实践
4.4学前儿童轻器械体操和实践
教学重点:
1、体操的基本形式。
2、怎样创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体操。
3、在活动实践中怎样进行组织教学。
模拟实践:创编一套体操,并相互学习
第5 章学前儿童运动器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的结构和特点,
理解幼儿各种运动器械的活动意义,掌握幼儿运动器械活动的基本方法。
能够
独立设计活动方案,并科学的组织实施和指导。
教学内容:
5.1 学前儿童运动器械活动概述
5.2 学前儿童运动器械设计与指导
5.3 小型运动器械活动实践
5.4 移动性运动器械活动时间
5.5 固定性运动器械活动实践
教学重点:
1、学前儿童运动器械结构和基本特点。
2、学前儿童运动器械活动的设计方案。
3、怎样组织活动。
实践演练: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实践
第6 章学前儿童垫上趣味活动介绍与创编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垫上活动的形式、组织方式、指导方法。
通过多媒体的观摩、从而能够独立的创编出符合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适合的垫上活动。
并且符合幼儿园客观要求,符合实际教学用具并且可以通过课堂模拟的形似将优秀的活动进行现场组织和讨论
教学内容:
6.1 学前儿童垫上趣味活动概述
6.2学前儿童垫上趣味活动观赏
6.3学前儿童垫上趣味活动设计与指导
6.4学期儿童垫上趣味活动时间
教学重点:
1、掌握不同儿童年龄发展特点从而设计活动。
2、怎样在活动中正确的指导
3、垫上趣味活动怎样与其他学科想联系和结合
讨论项目:怎样使垫上活动的与其他学科融合更好
第7 章学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儿童怎样能够学会自我保护,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教会儿童自我保护,能够从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找出潜在的危险与不安因素。
学会以组织活动的方式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
7.2 概述
7.2 加强学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7.3提高学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方式
教学重点:
1、加强学前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2、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第8 章学前儿童体质测量与评价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学前儿童体质测量的标准和评价、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客观准确的对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方面进行测评从而更好的指导儿童的
生活、活动。
教学内容:
8.1 学前儿童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8.2 学前儿童体质评价项目指标与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形态发啊与指标与测定方法、体能指标与测定方法。
结合案例给予评价
四、学时分配表
1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的形式采用闭卷。
2、本课程注重平时考核,注重平时教学过程的评定,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有机
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期末总成绩。
3、学生期末总成绩的计算方法。
期末总成绩分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成绩考核两大
类。
平时成绩由课堂讨论、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模拟课堂、平时作业构成,占期末
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形式,占期末总成绩的80%以有效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
参考书: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欧新明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7
2、《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姚明焰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2006-10-01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李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02-01
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傅宏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06-01
5、《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麦少美,孙树珍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