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第五、六、七章读书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遗传学》第五、六、七章读书报告

作物遗传育种吴章东 S2******* 遗传学中把生物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一般认为,质量性状是指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遗传效应呈现隐性或显性不全,在表现型上表现为性状的变异是不连续的,受环境影响较小,各种变异间区分明显,能用一般形容词来描绘其变异特征的这样一类性状称为质量性状。如毛色、耳形、血型、畸形及遗传疾病等。因为这些主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能够产生非常明显而不同的表型效应,形成间断性变异,因而往往可以从表型直接识别其基因型。数量性状则被认为是受大量微基因,即多基因控制。微基因各具微效而数目众多,其表型成连续变异,个别基因的效应当然无从区别;但是,作为多个微效基因的集合,即一个多基因系统,仍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遗传效应。随着遗传学、统计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性状认识的不断进步,生物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来模糊。当被测样本的扩大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物性状大多数都是受数量性状控制的,所谓的质量性状不过是数量性状在小样本群体时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遗传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随着遗传学、统计学以及后来的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大量的学者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是根据《数量遗传学》教材的五、六和七章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一些简要的概述。

《数量遗传学》第五章为遗传率与选择效果,主要介绍了育种值、遗传率、遗传相关、选择响应及其预测和选择指数。第六章为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主要介绍遗传距离测定的主成分分析法、遗传距离测定的枢纽凝聚法、系统聚类、Tocher聚类法、模糊聚类和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的几个问题等。第七章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效应分析,主要是利用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通过数量性状位点与分子标记的连锁,将数量性状位点准确地定位于分子连锁图谱上,最终定位于物理图谱上,并估算出这些单个位点的效应和作用方式,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和作物数量性状的基因工程改良奠定基础。

育种工作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从具有变异的群体中有效地选择出符合人类经济要求的材料,得到最佳选择效果。育种实践已经证明,育种工作的成效多取决于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鉴别、选择。由于基因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非固定遗传变异等因素的影响,仅凭经验直接根据植株田间的外观表型选择亲本和杂种材料,难于达到高效、准确的效果。而第五章数量遗传学关于估算群体性状的传递能力和亲本育种值的原理和方法则为科学地进行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使选择工作更具有预见性。

育种值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一个个体与群体中其他个体交配所得子代的平均值。需要指出的是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不是基因型而是基因,因此,需要一个新的度量以计算亲代传给后代的数值,这个新的度量我们就称为基因的平均效应。育种值遗传实质的阐述了选择的作用及其量值,选择的实质是改良群体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育种值是从量上度量了这种选择产生的变化(单个基因位点)和性质(基因加性、显性和上位性差值)。同时,由于人们能直接观测到的是表型值,而亲本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只是育种值,因此,有必要引入二者的对应度来用表型值代表育种值,这就引入了遗传率的概念。遗传率是指通过表型值预测育种值可靠性的大小,为亲代与子代相似程度的指标,反映了亲代变异遗传给子代的能力,是决定性状早晚选择的依据,也是制约选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分为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和现实遗传率3种类型。广义遗传率是指基因型方差与表型方差之比,狭义的遗传率是指基因型方差之中的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率,而现实遗传率是指预测遗传进度与选择差之比。显然,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对三种遗传率的估算方法也不同。

遗传率所反映的是亲代将性状遗传给子代的能力,遗传率高的性状,子代重现亲代的可能性较大;反之,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子代重现亲代的可能性较小。根据性状遗传率的大小,一方面有助于亲本间的组配方式,在后代选择中,确定合适的选择时间(世代)和选择方法,一般来说,遗传率较高的性状在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而遗传率较低的性状则应在晚期世代选择效果较理想;另一方面可以预测在特定选择强度下所取得的效果。已有的各种作物性状的遗传率研究表明:各种作物性状遗传率的表现都相对稳定,即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各性状遗传率的位次排列相对一致;同时,同一性状的遗传率,随世代的增加而提高。

遗传相关是进行性状相关和综合选择的主要和重要参数。选择响应又称遗传进度或遗传获得量,是下一代比亲本可能增加的数量,是衡量育种方案的有效的唯一参数,也是预测育种方案选择效果的唯一参数。选择指数则是有效进行作物性状综合选择的重要、唯一的参数和综合指标。

其中,我对选择指数有一定的理解,现详述如下:

由于构成优良品种的因素是综合性的,而且随着育种材料、育种要求有所不同,特别是某些性状间存在负相关时尤应注意,因此在解决综合指标的选择问题时就牵涉到多个性状的选择问题。选择指数法是把所需分量的性状按其遗传率、经济价值和相互之间的遗传相关关系进行适当加权,由此合并成一个总的指数,然后再把这个与各个性状都有相关的指数作为单项指标进行选择。各个性状的经济价值是不易确定的,它必须依作物、地区和育种材料等多种因素而人为确定。

对一些综合指标来说,都与多个性状的值有关系,而且各性状之间也并非相互独立,我们应用下列线形关系:I=b1x1+b2x2+…+b n x n式中x1,x2,…x n为与选择性状有显著相关的各性状表型值,b1,b2,…b n为相应性状的系数,I为选择指数。

然而,决定性状遗传的是遗传型而非表现型。同时,我们的选择是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对于这个综合指标(育种目标),各有关性状均有一个相对经济加权值a i,因此,各性状遗传型与经济加权值乘积之和,构成了目标性状聚合遗传型值H:H=a1g1+a2g2+……a n g n式中g i为第i个性状的遗传型值。

为了编制选择指数,必须解出系数b i。显然,只有使I和H的相关为最大(即H-I的平方之和为最小)换言之,b i应使得那些符合育种目标,综合经济值H高的被选个体的I取大值。我们可建立如下方程:P b=G a

p 11b

1

+p

12

b

2

+…+p

1n

b

n

=g

11

a

1

+g

12

a

2

+…+g

1n

a

n

p 21b

1

+p

22

b

2

+…+p

2n

b

n

=g

21

a

1

+g

22

a

2

+…+g

2n

a

n

┊┊┊┊┊┊

p n1b

1

+p

n2

b

2

+…+p

nn

b

n

=g

n1

a

1

+g

n2

a

2

+…+g

nn

a

n

式中:P=表现型方差协方差矩阵 G=遗传型方差协方差矩阵 P ii=表现型方差 g ii=遗传型方差(主对角线)

P ij=表现型协方差g ij=遗传型协方差(除主对角线外)

即:

112211111211 212222212222

1212

n n

n n

n n nn n n n nn n p p p b g g g a p p p b g g g a

M M p p p b g g g a ⎡Λ⎡⎡Λ⎡

⎤⎤⎤⎤⎢⎢⎢⎢

⎥⎥⎥⎥ΛΛ

⎢⎢⎢⎢

⎥⎥⎥⎥

=

⎢⎢⎢⎢

⎥⎥⎥⎥ΛΛΛΛΛΛΛΛ

⎢⎢⎢⎢

⎥⎥⎥⎥ΛΛ

⎢⎢⎢⎢

⎦⎦⎦⎦⎣⎣⎣⎣

所需参数为:①计算性状的表现型方差(V p)和遗传型方差(V g);②计算性状的表现型协方差(Cov p)和遗传型协方差(Cov g);③确定性状的相对权重(a1,a2,…a n)。

在实际育种时,通常只考虑育种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性状,故将目标性状Y的遗传型作为唯一的度量标准,用以代替聚合遗传型值H,即令a i=0,而H=Y,由此得到以下简化方程:P

b

=Y

p 11b

1

+p

12

b

2

+…+p

1n

b

n

=g

1y

p 21b

1

+p

22

b

2

+…+p

2n

b

n

=g

2y

┊┊┊┊

p n1b

1

+p

n2

b

2

+…+p

nn

b

n

=g

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