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e9f2370066f5335a81214c.png)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手机壳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作者机械工程学院学院专业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摘要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第一章绪论 (1)1.1 模具介绍 (3)1.2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3)1.3 模具的发展趋势 (3)第二章该塑件材料分析和工艺性分析 (4)2.1 材料分析 (6)2.2 工艺分析 (7)2.2.1尺寸及精度 (8)2.2.2表面粗糙度 (9)2.2.3形状 (9)2.2.4斜度 (9)第三章拟定成型工艺 (10)3.1制件成型方法 (10)3.2制件的成型参数 (10)3.3确定型腔数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d5c1e043323968011c92f1.png)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2010年01月18日|[字体:]|关键词: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
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
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
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
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
资料显示:PC/ABS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
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4.塑件选择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
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1.产品造型设计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
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
![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ce04a55727d3240c8447efa1.png)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机械96学号:0923275作者姓名:2012 年5 月25 日无锡太湖学院信机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机械设备模具的计算机设计与加工2、专题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该设计来源于某模具公司,该产品为手机背面外壳,要求设计一套模具来生产它,预估产量比较大,所以设计为一模两腔,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长。
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重要性。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现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提高模具制造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而手机模具设计与加工更是模具设计与加工的主流。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1.熟悉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发展历程;2.熟练掌握模具设计所需`要的软件CAD、UG等;3.熟练掌握模具各零件所用钢材的种类以及注塑原料种类与特性;4.掌握模具设计与加工的一般流程并了解模具结构;5.能够根据产品结构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模具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四、接受任务学生:机械96 班姓名陈兵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 年11 月12 日至2013年5 月25 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签名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签名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签名2012年11月1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模具工业在一部分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c7455cf01dc281e53af029.png)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注塑模具CAD技术是指在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采用CAD系统来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模具设计,以便提高模具设计的水平和效率。
注塑模具CAD系统是在通用CAD系统的基础上,加载了注塑模具知识和设计经验模块,支持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
模具的设计是模具更新的基础,模具设计工作与产品的更新信息相关。
传统的手工设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已成为许多大型CAD/CAM/CAE软件追求的目标。
而在众多辅助设计制造软件中,Unigraphics 软件是当今世界较先进、面向制造业的综合软件。
本设计首先采用UG软件进行注塑件的三维实体造型,针对手机上盖的具体外形尺寸,应用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和自由形状建模等知识,使用体素特征、扫描特征、成形特征、特征操作等具体的操作步骤逐步生成手机上盖。
其次,利用UG软件中的Mold wizard工具对手机上盖进行拆模,并且对手机上盖模具的模架、定位环、推杆、浇口、合模导向机构、抽芯机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了设计。
最后,利用UG软件中的CAM功能对凸模进行仿真加工并生成手机上盖凸模的NC加工程序。
关键词:注塑模具UG 手机上盖凸模Injection mold design mobile phone coverAbstract: CAD technology is the injection mold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 in the CAD system used to assist designers to mold design, mold desig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Injection Mold CAD system is based on the general CAD system, load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modules support the basic proces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upgrading of various products faster and faster, while the product update is a new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and mold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updated as the prerequisite. Mold mold design is the basis for updating, mold design and product-related updates. The traditional manual design model has not well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has become many large CAD / CAM / CAE software goal. Assisted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many software, Unigraphics software is the world's more advanced and comprehensive software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design of the first injection molded parts using UG softwar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mobile shelters for the specific dimensions,application of feature-based modeling and free modeling the shape of knowledge, use of voxel features, scanning features, shape features, feature operation and other concrete steps to gradually build mobile phone cover. Secondly, the use of UG software Mold wizard tools mobile phone cover for form removal, and mold on the mobile phone cover mold, positioning ring, putter,gate, mold-oriented institutions, core pulling mechanism,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is designed. Finally, UG CAM software features simulation of the punch process and generate the NC cell phone cover punch processing.Keywords:Injection Mold UG Mobile phone cover PunchSignature of super visor:目录1 引言1.1 课题的依据和意义 (1)1.2 注塑模具CAD技术概述 (1)1.2.1 注塑模具CAD技术发展背景 (1)1.2.2 注塑模具CAD技术发展过程 (2)1.2.3 国内外注塑模具CAD技术研究现状 (4)1.3 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5)1.4 塑料模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7)1.5 模具加工CAM现状 (9)1.6 UG软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特点 (9)1.7 本设计任务 (10)2 UG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2.1 UG的概述 (11)2.1.1 UG功能简介 (11)2.1.2 UG软件应用的特点 (12)2.2 UG/Mold Wizard 工具及应用 (12)2.2.1 UG/Mold Wizard简介 (12)2.2.2 UG/Mold Wizard设计程序 (14)2.2.3 UG / Mold Wizard 工具 (14)2.3 本章小结 (21)3 手机上盖的产品设计3.1 建立外形 (22)3.1.1 新建文件 (22)3.1.2 绘制拉伸草图 (22)3.1.3 建立拉伸体 (24)3.1.4 绘制引导线 (24)3.1.5 绘制截面线 (25)3.1.6 生成曲面 (26)3.1.7 曲面剪切 (26)3.2 建立壳体 (27)3.2.2 建立听筒凹槽 (27)3.2.3 生成壳体 (28)3.3 建立缺口特征 (28)3.3.1 建立屏幕缺口 (28)3.3.2 建立听筒缺口 (29)3.3.3 建立蝶形按键缺口 (30)3.3.4 建立接听按键缺口 (31)3.3.5 建立数字按键缺口 (32)3.3.6 建立音量控制缺口 (33)3.3.7 建立充电插槽缺口 (34)3.4 建立镶边 (35)3.4.1 提取曲线 (35)3.4.2 拉伸镶边 (35)3.4.3 保存 (36)3.5 本章小结 (36)4 模具设计4.1 注射模设计的基本原则 (36)4.2 分型面的选择 (37)4.2.1 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 (37)4.2.2 分型面的具体操作步骤 (38)4.3 确定型腔布置及型芯和型腔的建立 (40)4.3.1 确定型腔布置 (40)4.3.2 型芯和型腔的建立 (41)4.4 结构零件的设计 (41)4.4.1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41)4.4.2 支撑零件的设计 (42)4.4.3 添加模架 (43)4.5 浇注系统的设计 (44)4.5.1 浇注系统设计的原则 (44)4.5.2 主流道的设计 (45)4.7 浇口设计 (46)4.8 冷却系统设计 (46)4.9 排气系统的设计 (47)4.10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48)5 凸模型面的数控加工工艺5.1 零件的分析 (50)5.2 零件钢材的选用 (51)5.3 加工方案 (51)5.4 手机凸模的CAM (52)5.4.1 初始化加工环境 (52)5.4.2 创建毛坯 (52)5.4.3 创建加工几何体 (52)5.4.4 创建刀具 (55)5.4.5 设置加工方法 (56)5.4.6 粗加工CAV_ROU1 (56)5.4.7 二次粗加工CAV_ROU2 (59)5.4.8 半精加工CAV_SEMI1 (60)5.4.9 半精加工CAV_SEMI2 (62)5.4.10 平面精加工PM_FINISH (63)5.4.11 曲面精加工FIXED_FIN 1 (64)5.4.12 曲面精加工FIXED_FIN2 (66)5.4.13 清根加工FLOW (67)参考文献 (70)致谢 (71)附录(图表) (72)1. 引言1.1课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产品的更新是以新产品的造型设计和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更新为前提的。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dbb48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4.png)
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注塑模具逐渐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注塑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MP上下壳注塑模具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广泛应用,这就要求该模具的设计必须严谨、精细。
本文将详细介绍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概述MP上下壳注塑模具是一种塑料注塑模具,它由上模架、下模架、注射系统、定位系统、脱模系统等多部分组成,通常用于制造塑料产品,如手机外壳、电视机外壳等。
由于是上下模式,因此必须分别设计相应的上模和下模来完成产品的注塑。
二、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MP上下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如下:1.确定产品尺寸和材料:首先需要根据待生产产品的尺寸和材料,确定模具的设计要求。
2.进行产品结构分析:完成尺寸和材料的确认后,需要对待生产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各个零件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力学表现。
3.进行模具结构设计:在确定了产品结构后,设计师需要继续设计整个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架、下模架、注射系统、脱模系统等。
4.完成零件设计:在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后,还需要对零件进行单独的设计,例如冷却器、定位销、弹簧和节流环等配件。
5.进行成型分析:在完成模具设计后,需要对整个模具进行成型分析,以确保模具在注塑时能够正常运行、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6.进行模具加工和调试:模具加工和调试是模具设计的重要一环,需要设计师根据成型分析结果,对模具进行精修和优化,确保模具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三、MP上下壳注塑模具设计的要点1.合理的结构设计:注塑模具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因此结构设计需要合理,避免模具在使用时发生变形,造成塑料产品不合格。
2.合理的选材:注塑模具需要耐磨、耐腐蚀的性能,因此需要在选材时加以考虑,如选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特殊钢材料。
3.准确的定位设计:注塑模具的定位设计必须准确,不能产生偏差。
否则可能会导致产品尺寸不合格,影响外观效果,或造成产品贴合度不良。
手机面盖精密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面盖精密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7d2860a45177232f60a25a.png)
1 塑料 件 分析
图 1 手机 面盖 结 构
于精密 塑料件 ; ②壁厚尺寸小 , 平均只有 1m 塑 m, 料件质量不能超过 6g 属于薄壁塑料件 ; , ③碰穿孔 多 , 体 在 型腔 内 的流 动 阻力 大 ; 有 3处 侧 向抽 熔 ④
刚性极佳 , 是一 副长寿命 的精 密注塑模具 。
关 键 词 : 机 面盖 ; 密 注 塑 模 具 ; 手 精 定模 斜 顶 ; 向抽 芯 ; 次 脱 模 ; 气 系统 ; 向 定位 系统 侧 二 排 导
中图分 类号 : Q3 05 2 T 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13 3 (0 20—0 10 1 0-5 92 1)906 —4
i to u e .F x d mo d sa tl t g wa d p e o n i e mo dn n r d c d i e l ln i i sa o t d f r i sd l i g,wh l “ ln e d rp n+ si e ”wa d p e o u sd fn i e sa tla e i l r d s a o t d f r o ti e
Ab ta: h ein kyp it adis u t n f l t jcinmodfr bl p o ecv r t ti wal r sr t T ed s e ons n t ci s pa i i et l i h n o e h hn lwee g n r o o a sc n o o mo e wi
D s no r c inPa t net nModfr bl h n v r ei f ei o ls c jci l g P s iI o o Mo i P o e e Co e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25783c43323968011c92e4.png)
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课题是关于手机外壳模具的设计,主要是手机外壳注射成型模的结构设计和模具加工制造。
手机的形状较为复杂,所以模具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除考虑它的出模、分型面,还需考虑它成型的质量,表面光洁度等。
所以我们设计应认真分析塑料制品的结构,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并选择成型设备的规格和型号。
分型面的选择很重要,制件不是平直表面,分型面的选择既要考虑不影响制件表面的美观,又要达到结构要求。
浇注系统的设计也很重要,在此次设计中我选点浇口,并设有冷料穴。
拉料杆采用Z形,这就解决了制品出模的问题。
结构设计包括分型面、型腔布置、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加热冷却系统、侧向抽芯机构、顶出机构、脱模机构以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模具加工制造运用PRO/E进行三维造型设计并对注塑模模具进行装配,对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定模板型腔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此注射模设计的结构特点是点浇口形式的双分型面的注射模,是侧向抽芯。
经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面、使用寿命长、塑件达到技术要求。
关键词:模具设计:注塑模具;分型面The design of the mobile shell mould Abstract:This topic is to design the mobile shell mold, which includes the structure design mould assist designing for manufacturing, an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injection mould of the front cover of the mobile shell set were introduced. Mobile shape so complicated that the mold design has a lot of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 in addition to its ejector pin, parting surface, it needs to consider forming the quality of surface finish, and so on. Therefore, we should carefully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plastic products, find the best design options and choose the molding equipment specifications and models. It is very important, not the straight parts surface, parting surface of choic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not affect parts of the surface appearance, but also to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Pouring system design is also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of the election, pin gate cold-slag well and Z-shape pin were chosen which are solved the problem of products to die.The structure design involve parting plane, cavity layout, old systems, heating cooling systems, the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structure, prop up the organization, drawing patterns and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main work pieces. The later use PRO/E to construct carries on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to assemble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processing craft of the cavity of fixed plate of the base of the mobile shell are analyzed.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is injection mould was a two-parting surface , and was a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mould was proved to be a clever design by production practice , the mould could be operated easily ,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ould was long and the plastics parts produced by the mould could me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Key words: mold design; injection mould; parting plane;第一章前言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8e02bd25c52cc58ad6becd.png)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是对手机壳进行设计,从零件的尺寸确定到模具设计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过程。
本套模具浇口采用点浇口,因为塑件内侧具有凸出部分,本模具采用了斜撑销结构,实行了较为简单形式的塑件的成型和推出。
标签:手机壳;注塑模;模具设计1 概述近年来,随着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模具在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相信塑料模具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1]。
2 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2.1 产品功能分析图1为手机壳立体图,上方凹槽功能是为耳机孔及开锁屏键预留,下方凹槽是为外置扬声器和数据线接口开槽。
左侧开槽是为音量键预留位置,其背面圆形孔是为Logo标志而设计,而矩形圆槽则是为摄像头孔。
2.2 成型工艺分析采用一般精度等级5级,大批量生产。
该塑件壁厚约为1.5mm,考虑到壳体浅,且手机壳内部凸出的部分小于5%的凸起,塑料件的脱模设计为强制脱模。
2.3 塑料的选材及性能分析手机壳,常用手触摸,必须耐酸、对电绝缘,化学稳定性好,故选成形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2]。
3 模具设计方案确定3.1 分型面确定本模具在手机壳四周框处进行分型,分型面与开模方向垂直。
3.2 型腔数量确定及排列形式一般认为,每增加一个型腔,制品尺寸的精度会降低4%。
根据公式N-24,经计算初定本套模采用一模两腔。
4 模具设计4.1 注塑机选择4.1.1 注射量计算ABS平均密度为1.09,平均收缩率为0.55%。
通过UG分析功能的测量体,得塑件体积V塑=12.56cm3塑件质量:浇注系统质量:故总体积和总质量:4.1.2 注射机型号选定根据以上计算初步选XS-Z-60/50型卧式注射机。
4.1.3 型腔数量校核(1)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2.91>2,符合要求。
(2)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145.9>2,符合要求。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3b8ed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5.png)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随着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手机壳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配件。
同时,手机壳也是一项广受欢迎的DIY 活动,许多人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来制作独一无二的手机壳。
那么,手机壳是如何注塑成型的呢?模具设计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旨在介绍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注塑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是目前手机壳制造的主流工艺之一。
注塑成型是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制品的加工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好等优点。
注塑成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模具设计。
模具是注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制品的形状、尺寸和质量。
模具的设计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注塑机的型号、生产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外观,同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流动性和收缩率,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第二步:原料准备。
在注塑成型中,制品是由熔化的塑料制成的。
因此,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塑料原料,并在注塑机上设定合适的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第三步:注塑成型。
将已经熔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中,并进行冷却。
冷却时间取决于所使用的原料和模具的大小。
注塑成型过程需要保证原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同时要避免出现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第四步:制品取出。
当制品冷却后,需要将其取出并进行后续处理。
这通常包括去除多余的料边、打磨表面、标记等。
虽然注塑成型的步骤比较简单,但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如果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手机壳,模具设计和原材料选择、注塑参数掌控、品控都需要得到严格管控和相关专业技术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机壳注塑成型中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手机壳注塑模具主要由模具座、模具芯和模具套组成。
模具座是指固定模具芯、模具套的部分。
它需要具备一定强度和刚度,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加工精度。
模具芯是指制品的内部结构部分,它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硬度,保证制品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模具毕业设计5NOKIA8210 手机外壳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5NOKIA8210 手机外壳上盖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c463e619e8b8f67c1cb955.png)
目录目录 (1)中文摘要 (3)Abstract (3)第一章绪论 (4)第二章零件一的设计 (6)2.1 零件材料的选择及性能 (6)2.2 注射机的选择 (7)2.2.1 注射量确定 (7)2.2.2 脱模力确定 (7)2.2.3 成型压力 (7)2.3 标准模架的选择 (8)2.3.1 模架尺寸选择 (8)2.3.2 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8)2.4 浇注系统的设计 (8)2.4.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9)2.4.2 主流道的设计 (9)2.4.3 分流道的设计 (9)2. 4.4 浇口形式... (9)2.5 成型零件的设计 (10)2.5.1 型腔分型面设计 (10)2.5.2 排气槽的设计 (10)2.5.3 成型零件设计 (10)2.6 脱模机构的设计 (13)2.6.1 脱模力计算 (13)2.6.2 推杆的设计 (14)2.7 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的设计 (14)2.8 复位机构和导向机构的设计 (15)2.8.1 复位机构设计 (16)2.8.2 导向机构设计 (16)2.9 塑模温控系统设计 (16)2.9.1 塑模温控制系统设计 (16)2.9.2 冷却装置系统的设计要点 (16)2.9.3 冷却系统的计算 (17)第三章零件二的设计 (19)3.1注射机的选择 (19)3.1.1 注射量确定 (19)3.1.2 锁模力确定 (19)3.1.3 成型压力 (19)3.2 标准模架的选择 (20)3.2.1 模架尺寸选择 (20)3.2.2 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20)3.3 浇注系统的设计 (20)3.3.1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20)3.3.2 主流道的设计 (20)3.3.3 分流道的设计 (21)3.3.4 浇口形式 (21)3.4 成型零件的设计 (21)3.4.1 型腔分型面设计 (21)3.4.2 排气槽的设计 (21)3.4.3 成型零件设计 (21)3.5 脱模机构的设计 (24)3.5.1 脱模力计算 (24)3.5.2 推杆的设计 (25)3.6 复位机构和导向机构的设计 (26)3.6.1 复位机构设计 (26)3.6.2 导向机构设计 (26)3.7 塑模温控系统设计 (26)第四章加工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4.1 凸模加工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4.2 凹模加工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第五章鸣谢。
折叠式手机上翻盖注塑模具设计
![折叠式手机上翻盖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a3d57331b765ce050814b9.png)
lf ou r c u e wer e ol d. it tf a t r e r s ve
Ke w r s l el h n ;g t ;pa t ne t n mo l ;d s n y o d :f p c l p o e ae lsi ijci ud e i i c o g
维普资讯
32
Di nd M o d Te h l gy No3 2 08 ea ul c no o .0
文章 编 号 : 0 14 3 ( 0 8 0 —0 20 1 0 —9 4 2 0 ) 20 3 —4
折 叠 式 手 机 上 翻 盖 注 塑 模 具 设 计
ijcin sse wa tde .T e tpc ld s n sh me f rv n y tm n n l i o t ne t ytm ss id h y ia ei c e o e ts s o u g e a d a gel t u f me h ns o hskn fmod wa r vd d r d c o l eee td e sl y a o t g cai m ft i id o l sp o ie .P o u t ud b jce ai b d p i c y n t ea gel t u c a i h n l i o tme h ns f m.Th r be n ijcin p o essc sarjm n n l e p o lmsi ne t r c s u h a i a a d a ge o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2589db5022aaea998f0f99.png)
**** 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学院(系):****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囗。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设计(论文)题目:手机外壳注塑模设计设计(论文)主要内容:1. 调研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对手机上部外壳进行造型设计;2. 进行手机上部外壳注塑模结构设计并对工作零件进行工艺计算和设计分析,绘制注塑模装配图和零件图;3.进行手机上部外壳凸模或凹模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进行自动加工编程设计与加工模拟。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2.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与选题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3.完成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少于12000汉字);4.完成手机上部外壳造型图,绘制注塑模装配图及其主要的零件图(要求计算机绘图,图纸量折合不少于5张1-2#图纸,手工绘制1张3#图纸)。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院长签名(章)****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ab46d249649b6648d74734.png)
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大学,**学院** ** *****)摘要模具工业不断发展的今天,CAD/CAM技术以其先进的制造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模具设计制造的主流方式。
而注塑模具作为模具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CAD/CAM技术在注塑模具的生产制造中使用得最为广泛。
UG NX作为CAD/CAM中的一个标志性的软件,具有强大的三维设计功能,是注塑模具设计的强有力帮手。
本论文以手机外壳为例,对其结构及其注塑工艺进行了分析。
在UG软件环境下,运用Mold Wizard模块,对手机外壳模具进行了在前期准备、工件分型、加载标准件和建立冷却与浇注系统等设计,并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的原则,从而展现使用UG/Mold wizard模块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优越性。
关键词:手机外壳;模具设计;Mold WizardIABSTRACTNowadays, as the mold industry growing, CAD/CAM technology with it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form of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the injection mol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industry, CAD/CAM technology in injection mold manufacturing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s a symbolic software in CAD/CAM, UG NX has a powerful 3D design function, and is a powerful helper of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This article takes the example of mobile phone and analyzes its structure and molding process. In the circumstance of UG software, use Mold Wizard module for mobile phones shell molds in preparation, job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parts and building cooling load and the pouring system to design, and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thus showing advantages of using UG / Mold wizard module to design the injection mold.Key words: Mobile Phone Cover;Mold Design;Mold Wizar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内外注塑模具研究现状 (2)1.2.2 UG软件介绍 (2)1.2.3 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势 (3)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3)第二章手机外壳分析 (4)2.1 手机外壳数据 (4)2.2塑件件结构特征、塑料的性能、技术要求及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4)2.2.1 尺寸及精度 (4)2.2.2壁厚 (5)2.2.3脱模斜度 (5)2.2.4圆角 (5)2.2.5 粗糙度 (5)2.2.6塑料性能说明 (6)第三章基于UG NX5下的手机模具设计 (7)3.1 UG注塑模向导(Mold Wizard)模块 (7)3.2模具设计初始化 (8)3.2.1设计模型预处理 (8)3.2.2设计模具初始化 (10)3.3型腔布局 (13)3.3.1多腔布局 (13)3.3.2开刀槽 (14)3.4分型设计 (14)3.5标准模架导入 (17)3.6滑块和内抽芯机构设计 (18)3.6.1滑块机构设计 (19)3.6.2内侧抽芯机构设计 (23)3.7浇口套和定位环设计 (25)3.7.1添加定位环 (25)3.7.2添加浇口套 (26)3.8浇注系统设计 (26)3.8.1流道设计 (26)3.8.2浇口设计 (27)3.9冷却系统设计 (28)3.10脱模机构设计 (29)3.10.1推杆设计 (29)3.10.2拉料杆设计 (30)3.11复位机构设计 (31)3.13模具建腔 (32)3.14生成模具材料清单 (33)3.15生成模具图纸 (34)小结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移动通讯市场增长迅速手机用户的普及率迅速上升据IDC的数据,2004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为6.645 亿部我国境内生产的手机约占 35.1% 我国手机用户 3.348亿(新增 6487 万户)约占全球用户总数的20%,其中每百人移动电话拥有量为 25.9 部比2000 年增加 19.1部。
手机保护盖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
![手机保护盖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cdb737580216fc700afd5f.png)
2 . 1分 型 面设 计
3 ・ 2侧 向抽 芯机构设计
3 . 2 . 1 侧滑块的结构设计 滑 块和 弯销 均在 定模 一侧 的结 构。侧 滑 块抽芯机构 的结构设计 ,由弯销、侧滑块、侧 抽芯 、定位销和弹簧等组成 。弯销安 装在 定模 座板上 , 其作用是在开模 时带动滑块向外动作 , 滑块在压板和定模板构成的导槽 内滑动。 3 . 2 - 2斜顶机构设计
1基于M o I d f I O W 的注塑工艺模拟 分析
I . 1 M o l d f 1 O W 分 析 流程
2 . 2模具总体设计
模 具的整 体结 构如 图 4所 示。根 据塑 件 的特点 ,采用一模一腔 的双分 型面结构 ,模架 模 架相 目前 , Mo l d l f o w 已成 为 塑料 成 型及 模具 选用龙记简化型细水 口系统 。与细水 口 分 析领 域 的领 导者 , 拥 有广 泛 、深入 的模 拟 比少了一套导柱 ,留出了侧滑 块的安 装空间。 分析工具 , 能够模 拟最广泛 的热塑性塑料 的注 侧孔 由侧滑块成型 ,内侧凹槽 由斜顶成型 ,采 用点浇 口转扇形侧浇 口的方式进料 。 射成 型 过程 , 并 能预 测 产 品成 型后 的 缺 陷。 3 . 3 定 距 分 型 机 构设 计 Mo l d l f o w 适 用于 优化 产品和模 具 设计 的整个 2 . 3 冷 、排 系统 设 计 过程 , 确定 材料和 工艺条件 , 从 而在 质量 、成 为 了顺利 取 出产 品,正确 的打 开顺 序 是 本和时间上取得最佳组合 。 A分型面先打开 ,拉断点浇 口,并完成侧 向抽 2 . 3 . 1冷却系统的设计 芯 ,然后流道推板和定模座板分开 ,将流道 凝 针对冷却水道进行如下设计 : 1 . 2成型工 艺要求及材料选择 ( 1 )关于钻 孔通道 间的距离 没有固定 的 料从 主流道 拉 出,最后 C 分型 面打 开。模 具 的定距机构 由安装在主分型面上的 四个树脂开 手机保 护盖 属于 外置 中小塑料 件 ; 塑料 规 则 ,钻孔长度钻孔越 长,斜偏就越大 。钻 长 闭器 ,安装在侧面的四个定距拉板 ,及安 装在 孔时 ,所 钻 的孔里 其他 的开 口至少 应有 6 mm 件 内侧有 挂钩和凹 凸槽 , 需侧抽 芯 ;表面质量 对 于短 孔 ( L 6 D) , 间距 可以小 一点 。 流道推板上四个限位螺钉组成。 要求高 , 不能有 明显 的气 穴、熔 接痕 t 配合面 的间距; ( 2 )设计的几种冷却水道形式 : 要求 平整 , 翘 曲量 要小 ( 小于 0 . 5 mm) 。这 就 4 结 束 语 串联冷却 :冷却介质总 是沿着 阻力最小 的 要求塑料件成型后要有 良好的表面粗糙度和较 小 的形状误差 , 并具 有较高的强度和 韧性。为 方向流动。串联冷却的流动形式仅取决于进 出 应 用 Mo l d l f o w软 件模拟分 析 了手机 后盖 P和通道 的阻力。通道越长 , 的注射 成型过程 , 此 , 材 料选择美 国 G E P l a s t i c s公司的 C y c o l a c 口之 间的压力差 A 优化 了浇 口位置 , 并通 过调 阻力越大 ;通道直 径越大,阻力越小 。 GP M5 5 0 0 A BS , 属 非结 晶材料 。 整 工艺参数来优化设计 方案 , 降低 了成型过程 并 联冷 却 :要求 进 出通 道的横 截面 D 要 中的翘 曲变形 , 达到 了精度要求 。 1 . 3注塑机 型号的选择 比并联支管横截面 d的总和还要大 。如果 d与 该模具为三板模 ,采用了定模 滑块结构 , D 一样大 ,冷却介质就会抄捷径 ,从第一个支 滑块 的动 作和 锁紧靠弯销完成 ,结构紧凑 ,同 利用 P r o/ E求 出 塑 料 件 参 数 , 体 积 为 管直接流 向出 口,从而使模板的其余部分得不 时能保证 塑件 外观质量要求 。模具采用 NX软 9 4 4 7 mm 3 ; 最大投影 面积为 5 1 0 3 mm 2 ;浇注系 到冷却。 件设计 ,设计过程 中对模具 中的运 动部件 的动 统 体积 为 2 3 3 6 mm 3 ;总体 积为 l 1 7 8 3 a r m3 。 作进行 了仿真分析 , 保证 了模具动作的可靠性。 根据上述 参数选择 S Z 一 4 0/ 2 5型 卧式注塑机 。 3模具 主要 零部件设 计 该模具结构合理 , 在大 批量生产 时,运行可靠 , 2 模 具 总 体 设 计 及 工 作 过 程 故 障率低 ,能保证产品 的各项要求 。
手机前盖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前盖注塑模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8bfc08de80d4d8d15a4fe0.png)
维普资讯
20 07正
湖南 工业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
[ 关键词 】 结 构; 模流分 析; 模具
[ 中图分类号] 31 9 7 — - [ 文章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7 50 (0 7 3—00 一o 6 1— 0 4 20 )0 08 3
Ijci o l einfrMo i h n o e net nM udD s bl P o eC vr o g o e
温度变化 、 流动时问 、 气穴 和熔接痕 的位置等 , 而帮助工艺人 从 员在试模前对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预测 , 找出缺 陷产生 的原 因 [ 收稿 日期 ] 20 — 6— 2 07 0 1 [ 作者简介 】 过 磊 (90 ,男,江苏无锡人,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工程系专业课教师,研究方向:模具。 18 一)
G e U0 L i
(D p.fMehncl n l t ne n/er g eto caia adEe r i E g e n ,Wu i ahnr dEet n eo a l n i x M cie a lc o yn r Hi e rf s nl n eh i l col Wui 2 42 , i gu . rPoe i a dTc n a S ho, x, 10 8 J s) g h so a c n a
关于毕业设计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的开题报告综述
![关于毕业设计手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的开题报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0c6f2e2aa00b52acfc7ca2a.png)
5)成型零件的设计。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首先确定分型面,有侧抽芯的要选定抽芯机构;
2) 确定型腔数和排列形式以及型腔、型芯的结构;
3) 确定浇口位置、脱浇道结构和排气系统;
4) 冷却系统的选定;
5)导向、定位结构的选定;
2)方案设计:确定模具结构包括结构类型,型腔数目,分型面,浇筑系统,排气方式,冷却系统等。
3)零部件的设计:排气结构设计,成型零件设计,温度调控系统设计,模架选择,顶出机构设计,模具材料选择等
4)后期阶段:绘制零件图以及总装配图,使用说明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2)国外研究现状、水平
国外注塑成型技术在向多工位、商效率、自动化、连续化、低成本方向发展。因此,模具向高精度复杂、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例如:组合模、即钣金和注塑一体注塑铰链一体注塑、活动周转箱一体注塑、多色注塑等;向高效率、高自动化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例如:叠模的大量制造和应用,水路设计的复杂化、装夹的自动化、取件全部自动化。
6)推出结构和复位结构的选定;、
7)模架大小的选定和相关标准件的选定;
8)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帮助自己完成这套塑料模具的设计。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三、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查阅中外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讨论。学习、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工艺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内容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课题
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基于Moldflow的手机外壳注塑成型模流分析
![基于Moldflow的手机外壳注塑成型模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a1f1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8.png)
要求
的模壁型腔内的塑料熔体会因为急冷产生一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模 具 技 术!"!!#$%#&
定程度的冷却收缩#因此一定要进行保压和保 温#用足够的温度和压力来补偿因手机外壳的 收缩而出现的空隙'
图+为一定保压压力和保温时间下#手机 外壳在不同浇口数量方案下体积收缩率的模拟
根据分析要求使用 L%;4?;%A对所设计的 手机外壳的最佳最优浇口浇水位置及该区域情 况进行了分析以便确定最优浇口位置和数量 图*为经过 L%;4?;%A分析得到的浇口位置
图E手机外壳网格划分
将*K模型保存为X.^格式并导入 L%;4?;%A
图G浇口位置分析
经分析可知在手机浇口的匹配度为&#"" 的情况下手机外壳的中间位置数值应能达到 "#+以上而其两端的位置数值约为"#!-故手 机外壳的最优浇口位口时气穴分布
图K不同浇口数量气穴分布
GJH浇口数量对熔接线分布的影响
面的质量使用双浇口注塑方案所得手机外壳 制件其熔接线的数量和长度也都较少而且也
图,所示为手机外壳在不同浇口数量方案 都发生在手机外壳的内部和外表面使用四浇
!:"四浇口时翘曲变形
H结论
的要求'故而选择双浇口注塑方案#所得手机 外壳制件效果最好'
使用 L%;4?;%A 软件对手机外壳在不同浇 口数量方案下的填充时间&压力分布&气穴分 布&熔接线分布&体积收缩率及翘曲变形等情况 进行模流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使用单浇口注 塑成型方案的注塑系统并没有能够完全满足手 机外壳的外观品质的要求#而使用四浇口方案 的注塑系统所得制件#不能达到对其力学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冯炳尧、韩泰荣、蒋文森、殷振海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温松明主编
《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叶久新王群/主编
5.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第一周:开题报告
第二、三周:零件图、工艺分析(分析设计资料、模具总体结构设计、确定浇注系统结构、确定推出方式、确定导向机构、确定成型零件结构、确定温度调节系统、确定模具支撑零件、绘制模具总体结构草图)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全世界模具的年产值约为650亿美元,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已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3%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据预测,我国模具行业在“十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3%~15%。特别是塑料模具发展很快,塑料密度小、质量轻,大多数塑料密度在1.0—1.4之间,相当于钢材密度的0.11和铝材密度的0.5左右,即在同样的体积下,塑料制件要比金属制件轻的多。预计到2005年,仅汽车行业将需要各种塑料制件36万吨;到2010年,在建筑与建材行业方面,塑料门窗的普及率为30%,塑料管的普及率将达到50%。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所需的塑料模具基本上可立足于国内生产。
(3)形状:由于塑件内部不能强制脱摸,采用内侧抽芯机构。
(4)壁厚:塑料之间的壁厚对塑件质量有很大影响,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复杂塑件就难以充满型腔。该塑件材料为ABS,固塑件的最小壁厚为0.75mm.
3.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合理分析塑件结构确定分型面、浇注系统和抽芯机构和推出机构的合理放置。
2.对课题任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本塑料制品属于大批量生产,要求一定的模具寿命,塑料制品保证重要尺寸精度,精度达到5级——3级,无飞边、无明显收缩痕迹。
以数字化方式设计一套完整的注射模,要求完成零件的三维造型,并完成分模工作以及型芯、型腔和其他结构设计。
要求模具安全可靠、动作平稳;模具结构合理,满足数字化要求;
2.分析设计资料……………………………………………………………………3
2.1分析材料性能…………………………………………………………………………3
2.2零件用途及设计要求…………………………………………………………………3
2.3分析设计结构工艺性…………………………………………………………………3
3.模具总体结构设计………………………………………………………………4
解决方案:采用分开式单分型面分型,保证塑件表面粗糙度要求,无飞边、无毛刺:并采用内侧抽芯机构,该零件侧凹较浅,脱模合理:采用推杆推出机构,推杆分布均匀,推出平稳,不变形。
4.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是否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e、CADoffice
第四周:工艺分析(初选设备、即使浇注系统、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动、定模导向机构设计、成型零件设计、注射机校核)
第五周:修正总体结构草图、绘制各零件图
第六周: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七周:准备毕业答辩
6.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1.前言………………………………………………………………………………2
纵观发达国家对模具工业的认识与重视,我们感受到制造理念陈旧是我国模具工业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的管理等。21世纪模具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行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要。可见,未来我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是:大力普及、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逐步走向集成化。现代模具设计制造不仅应强调信息的集成,更应该强调技术、人和管理的集成。提高大型、精密、复杂与长寿命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逐步减少模具的进口量,增加模具的出口量。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发展快速制造成型和快速制造模具,即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迅速制造出产品的原型与模具,降低成本推向市场。积极研究与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设备与材料,满足特殊产品的需要。推广应用高速铣削、超精度加工和复杂加工技术与工艺,满足模具制造的需要。开发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可靠性。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逆向工程与并行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的开发效率与成功率。开发新的成型工艺与模具,以满足未来的多学科多功能综合产品开发设计技术。
编号: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手机上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姓 名:
专业:
年级:班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开题报告
1.本课题所涉及问题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我所设计的是手机上盖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随着我国电子行业的不断增长,手机作为电子行业中重要的一份子,其创新的速度改变的很快。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手机上盖作为手机中的主要零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合理的布置手机的表面,并且对手机的屏幕、键盘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对它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外观光滑,而且还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可行性析:
(1)尺寸及精度: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模具的制造精度和磨损程度。其次是塑件材料的收缩率和成型时工艺条件的变化、塑件成型后的时效变化和模具的结构特征等等。我所设计的塑件精度达到四级即可。
(2)表面粗糙度:主要取决于模具形腔的表面粗糙度,一般模具的粗糙度要比塑件的粗糙度低1—2级。塑料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8-Ra0.2微米之间。我所设计的塑件粗糙度Ra0.34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