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课程
艺术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4bda8b02d276a200292e87.png)
刷技术, 则是利用感光材料通过照相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 使 丝网印版上图文部分的丝网孔为通孔, 使非图文部分的丝网孔被堵
住 。印刷时通 过 刮板 的挤压 , 油墨 通过 图文部 分的 网孔转移 到承 印 物 上, 形成 与原稿一 样的 图文。
( ) 印后 加 工 三
代, 并得到迅速推广普及, 成为当今满足社会个性化发展的信息传
应 用等 方面的 工艺及 流程 。 下面, 们从 印刷 工艺课 程教学 实践 的 我 几个主要方 面来 进行探析。 完整的印刷加 工流程 , 通常分 为印前、 印刷、 印后三个阶段 。
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 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 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 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
平版印刷又称胶刷 , 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发展命名的。凡是
印刷部 分与非 印刷部分几乎 在一个 平面上 , 利用油 水不 相溶原 理使
导、 劝说 , 等等, 而它的表现方式是以现代印刷技术来达到的。我 们现在所说的平面设计作品基本上都是特指以印刷方式批量生产 的作品, 因为, 艺术设计作品传达信息的目的只有在广泛的传播 中
艺术设计 是为人们广泛 接受与使用 的专业 术语 , 主要是 指主要
播 的主流技术 。 ( ) 二 印刷 技 术
1 .平版 印刷 。
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 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 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 其中包括字体设计、 版面编
排 、 图、 影的 采用。所有这 些 内容 的核心 是在 于传 达信 息 、 插 摄 指
讨 和 分 析 了高 校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印刷 工 艺 教 学 的 方 法 、模 式 及 途 径 ,并 揭 示 印刷 工 艺 理 论 常 识 和 实 践 经 验 对 从 事 艺 术 设 计工 作 的 重 要 性 。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c5f3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17.png)
印刷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印刷术的历史发展,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印刷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解释印刷过程中色彩、排版和材料选择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印刷技术知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印刷作品;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印刷技术进行评价;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印刷作品的制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印刷相关知识,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2. 学生在印刷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审美观念和创新精神;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沟通、协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 学生能够关注印刷行业的发展,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印刷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印刷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印刷术的历史发展:介绍印刷术的起源、演变过程,重点讲解活字印刷、平板印刷和数字印刷等主要印刷技术的发展。
教材章节:第一章《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2. 印刷技术原理:讲解印刷过程中涉及的压力、油墨、纸张等基本要素,以及各种印刷方法(如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孔版印刷等)的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印刷技术原理与分类》3. 印刷工艺与应用:分析不同印刷工艺的特点、适用范围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印刷工艺与应用》4. 印刷作品设计与制作: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印刷作品的设计、排版、色彩搭配等,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印刷作品。
教材章节:第四章《印刷设计与制作》5. 印刷行业现状与环保意识:介绍印刷行业的发展现状,强调环保材料与技术在印刷行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及实践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eacfdf3186bceb19e8bb3d.png)
学 习情 境 学 习 评 价 : 学 生 完 成 每 一 个 学 习 情 境 的 对 过 程 与 结 果 进 行 评 价 、 包 括 学 生 自评 ,学 生 互 评 和 教 师 评 价 ,按 照 评 价 标 准 进 行 评 价 。 其 中 自评 占 1 % , 0 互 评 占 2 %, 教 师 评 价 占 7 %。 每 个 学 习 情 境 评 价 0 0 形 成 6个 学 习 情 境 的 终 合 评 价 , 占 本 课 程 最 终 成 绩 的
工作过程 分离开来 。 2O 0 9年 后 ,通 过 重 构 印 刷 技 术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 开发 了 学 习领 域 课
产 品在 不 断 地 更 新 ,作 为 以 企 业 真
实 印 品 为 承 载 体 的 课 程 内 容 也 将 会
随 着 企 业 而 改 变 ,以 紧 贴 企 业 生 产 实 际 ; 第 二 ,企 业 生 产 技 术 、管 理 的 不 断 提 高 与 完 善 ,对 未 来 从 业 者
50%
标 )生 产 情 况 和 教 师 自身 的技 术 研 究项 目确 定 一 个 具 体
真 实 印 品 ( 标 )作 为 学 习任 务教 学 实 施 的 载 体 ,只要 酒
育
辙 黼黼蕊 黼 黼 辫 瓣
技 术专 栏
文 / 翠琴 陈
陈玉 刚
I 丁
程 的教 学 。
口 霎 妻麦
2 工 学 交 替 的 教 学 模 式 ,在 厂 .
校 一 体 化 场 地 实 施 教 学
设 计 出 合 适 的 印 刷 工 艺 单 。 为 了 径 与 方 法 ,就 得 去 准 备 材 料 、设 备 、人 员 就 得 学 习 相 关 的 理 论 知 识 。 这 一 工 作 和 学 习 交 替 的 学 习程 式 描 述 如 下 图 。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327f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25.png)
印刷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印刷工艺教学是印刷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常见的印刷设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印刷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印刷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印刷工艺流程和设备操作;3.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印刷工艺基础知识1.1 印刷的定义和分类1.2 印刷中常用的材料和工具1.3 印刷工艺的主要步骤和流程2.平版印刷技术2.1 平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2.2 平版印刷设备的结构和操作2.3 平版印刷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3.凸版印刷技术3.1 凸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3.2 凸版印刷设备的结构和操作3.3 凸版印刷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4.凹版印刷技术4.1 凹版印刷的原理和特点4.2 凹版印刷设备的结构和操作4.3 凹版印刷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5.丝网印刷技术5.1 丝网印刷的原理和特点5.2 丝网印刷设备的结构和操作5.3 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6.柔印技术6.1 柔印的原理和特点6.2 柔印设备的结构和操作6.3 柔印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讲解相关概念和操作步骤;2.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印刷设备,熟悉工艺流程,并解决实际问题;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印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方案,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教材:《印刷工艺教程》2.参考资料:《印刷工程学》、《印刷工艺与设备》等相关书籍。
六、考核方法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表现等;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上交;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于印刷工艺知识的掌握情况。
《印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印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6acd3576529647d26285281.png)
《印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印刷技术课程类别:任意选修(加深性课程)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32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加深性课程。
通过讲授印刷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印刷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演变,掌握印刷技术的基本方式、原理,以及印刷技术设计的几种方法与设计原理。
了解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刷工艺问题,对学生完成各种方式的印刷,解决印刷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获到高质量的印刷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印刷方式的工艺技术,能高质量地完成印刷。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课程训练,使学生掌握平版、凸版、凹版及丝网印刷的基本工艺,具有在印刷过程中,能确定正确的印刷工艺及条件,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能力,并能分析、解决印刷过程中的若干实际问题。
同时还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新工艺,应用新型材料的能力。
使学生熟练掌握丝网印刷的基本方法,能够用丝网印刷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图形创意设计,并为后期的毕业设计课程打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商业插画设计》《创意摄影》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丝网印刷技法流程,手绘制版与感光晒版的结合应用教学难点:丝网印刷感光晒版技术参数及选择;达到绷网性能要求的绷网工艺;丝网印刷作业主要工艺参数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互动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强调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学生社会调查、课堂讨论与操作设计课堂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由课程教学、市场调查研究和分组协作等几种形式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不要过于刻板。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理论篇(4学时)1.教学内容(1)印刷技术概述(2)凸凹平漏四种印刷方式的原理(3)印刷发展简史2.重、难点提示(1) 各种印刷方式的原理特点(2) 印刷工艺的基本问题第二章方法篇(4学时)1.教学内容(1)凸版印刷工艺(2)凹版印刷工艺(3)平版印刷工艺(4)漏版印刷工艺(5)胶印工艺(6)数字化多媒体印刷技术2.重、难点提示(1) 掌握凸版印刷工艺过程及工艺控制(2) 能分析凸版印刷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了解故障排除方法第三章应用篇(8学时)1.教学内容(1)丝网印刷制版工艺(2)丝网印刷机的种类及其结构(3)丝网印刷作业;丝网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
(完整版)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标准
![(完整版)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caf7bfb90d6c85ed3ac66f.png)
核心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定位“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印刷过程实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过程,能正确选用、分析、设计新印刷工艺。
(二)具体目标1、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具有应用印刷压力、润湿、油墨传递理论进行工艺分析与设计管理的能力;进行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
传统的模拟印刷工艺;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的原理及方法;(2)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理论分析及应用能力。
(3)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1)掌握印刷工艺实现的基本原理: 印刷压力理论、油墨转移理论、补充润湿理论;(2)印刷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凹版印刷工艺;凸版印刷工艺;孔版印刷工艺;(3)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内容标准1、内容设计2、学习情境一:3、学习情境二:4学习情境三:(二)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1、实验环节实验环节主要设计如下表所示。
(三)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1、教学模式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合格的、具有专长的,并能适应市场变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因而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是减少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做到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因此,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通过主要如下途径实现。
(1)教学过程实训室完成基本理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的强化。
校外实训基地完成顶岗实习教学,通过顶岗实习,强化专业意识,体现专业基本能力,感受企业氛围。
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2)教学内容选用生产案例作为工艺教学案例,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融合。
(3)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
2、教学方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个环节构成。
平面设计专业中《印刷工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
![平面设计专业中《印刷工艺》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fb3d1dd360cba1aa811dace.png)
参 观 结束 后 指 导 教 师 与 印 刷 厂 工 负 责 人 可 以 做 一 次 简 短 的交 流 学生 可 以 将 课 本 中 以及 参 观 中 产 生 的 问题 进 行 提 问 . 由工 厂 师 只能 成 为 空 想 。 印刷 工 艺 是 平 面 设 计 实 践 的 主 要 应 用 技 术 , 须 在 传 活 动 . 必 这 授基 本 理 论 知 识 的 同 时 培养 学 生 的 实 践 创 新 能 力 , 此 印刷 工 艺 课 程 傅 现 场 回答 . 样 的 课 堂 与 现 场 的 直 观教 学 方 法 学生 普 遍感 到便 于理 因 解 与掌 握 , 重 要 的 是 学 生 对 本课 程 的意 义 的认 识 与学 习 兴趣 得 到很 更 的 实践 部 分 是 目前 印 刷 课程 教 育 中的 首 要 问 题 。
21 0 1年
第1 7期
S INC CE E&T C O OG F MA I E HN L YI OR TON N
0高校讲坛 。
科技信息
平面设计专业中《 印刷工艺》 课程理论与 实践教学探讨
熊 强 钟 乐
( 恺农 业 工程学 院 仲
广 东 广 州 5 0 2 ) 1 2 5
【 摘 要】 印刷 工艺是平面设计 中的一门综合性较 强的课程 , 它是平面设计 与印刷 结合的 交叉学科。本文主要从 印前 、 印刷 、 印后 三个方面 入 手 , 合 这 三 方 面 的程 序 进 行 理 论 与 实践 的综 合 教 学 , 讨 有 关 于 理论 与 实践 综 合 教 学的 方 法 与 步 骤 , 结 探 以提 高 平 面设 计 专 业 学 生 的 实践 应 用
Hale Waihona Puke 1 印 刷 工艺 课 程 现 状
《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习题
![《印刷原理与工艺》课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0e2c1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0.png)
《印刷原理与工艺》习题第一章印刷过程中的润湿1.固体表面愈粗糙,是否润湿性愈好?2.以表面自由能与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分析平版印刷中,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然后再给印版供墨,印刷才能正常进行?3.采取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性?说明理由。
4.试用润湿方程分析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条件?如何调整润湿液才能使其在平版空白部分良好地铺展?第二章印刷压力1.印刷压力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印刷机的印刷压力是怎样获得的?2.在同一台印刷机上,用120g/m2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印刷,试问哪一种纸张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3.用网线印版、线条印版、实地印版印刷,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细网线印版和粗网线印版,哪种印版需要的印刷压力大?为什么?4.胶印机的滚筒半径为150mm,在相同的压力下,用A包衬获得的最大压缩量为0.18mm。
用B包衬获得的最大压印宽度为5.8mm,若A、B两包衬的厚度相等,试讨论哪种包衬的弹性模量大?5.蠕变、应力松弛、内耗等对橡布的印刷性能有什么影响?6.平版印刷过程中,橡皮布可能产生哪些主要的变形?对印刷质量有何影响?有什么防止的措施和方法?7.什么是滚压比?在胶印油墨转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8.表5-18列出了某种型号胶印机的数据。
假设纸张厚度为0.1mm,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间隙以及压印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的间隙合压后均为0.2mm,要求橡皮滚筒包衬后的直径为260mm,印版滚筒包衬后直径为260.26mm,试计算印版滚筒和橡皮滚筒的包衬量δ版、δ橡应为多少?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压缩量λ版-橡、λ橡-压应为多少?表5-18 某型号胶印机的测量数据9.对于海德堡102V胶印机,如希望得到λ版-橡=0.10mm,λ橡-压=0.15mm,已确定印版滚筒的半径为135.5,印刷纸厚为0.40mm。
算出(1)、橡皮滚筒的包衬厚度?(2)、调压器的刻度?(已知刻度为0时,滚枕间隙为0.35mm。
印刷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印刷教学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8844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8.png)
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印刷技术在文化传播、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印刷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设计理念。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印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了解印刷材料、印刷工艺和印刷设备。
- 熟悉印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具备独立完成印刷设计的能力。
- 能够熟练操作印刷设备,进行印刷生产。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1. 印刷基本原理- 印刷的分类与特点- 印刷的基本流程- 印刷材料与印刷油墨2. 印刷工艺- 平版印刷工艺- 凸版印刷工艺- 凹版印刷工艺- 胶版印刷工艺3. 印刷设备- 印刷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印刷辅助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4. 印刷设计- 印刷设计的基本原则- 印刷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印刷设计案例分析与欣赏5. 实践操作- 印刷设计软件的应用- 印刷工艺操作- 印刷产品制作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设备和设计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印刷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印刷设备的操作和印刷产品的制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5. 互动式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印刷设计作业、实践操作报告等。
3.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4.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印刷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印刷工艺学》、《印刷设计基础》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印刷工艺的学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印刷工艺的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a9eb9a9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c.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印刷工艺的学习》一、活动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吗?2.你们又知道印刷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吗?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印刷工艺,感受印刷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了解印刷的历史及发展。
2.掌握印刷的基本技巧。
3.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了解印刷的历史、掌握印刷的基本技巧。
2.活动难点:如何调整字模、油墨的涂抹、印刷压力等。
四、活动准备1.印刷材料:版材、油墨、滚轮、刷子、报纸等。
2.字模:选择一些常用的汉字和符号。
3.电源、桌子、椅子等。
五、活动过程1.讲解印刷的历史及发展,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同学们对印刷有更直观的认识。
2.讲解印刷的基本原理,介绍版材、油墨、滚轮等的作用。
3.讲解如何调整字模,油墨的涂抹,印刷压力等技巧。
4.同学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工作人员巡回指导。
5.每组选取一幅简单的图案或文字,进行印刷。
6.同学们相互展示自己的印刷作品,交流心得体会。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对印刷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同学对印刷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多加练习。
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印刷机具的使用,油墨的接触等,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
七、活动延伸1.开展印刷作品比赛,鼓励同学们创作更多优秀的印刷作品。
2.组织同学们参观印刷厂,实地了解印刷工艺的操作流程。
3.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计算机排版、设计等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印刷的历史及发展,还掌握了印刷的基本技巧,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印刷工艺的学习》让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印刷的魅力,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活动中,同学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大家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
丝网印刷工艺课程设计
![丝网印刷工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092d1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a.png)
丝网印刷工艺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丝网印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一项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玩具、文具、电子产品等行业所需要的制造工作中。
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丝网印刷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不断的扩大。
二、教学目标1.理解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丝网印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3.了解丝网印刷材料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4.能够独立进行丝网印刷的制作。
三、教学内容1. 预备知识1.印刷术语和印刷行业常识。
2.丝网印刷的意义和应用领域。
2. 基本原理1.丝网印刷的定义和工艺流程。
2.印刷版/印刷网的制作方法。
3.印刷墨水和印刷材料的选用和处理方法。
3. 设备介绍1.丝网印刷设备的组成和结构。
2.印刷机/手印机的操作方法以及印刷变量的调整。
4. 现场实践1.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的丝网印刷流程。
2.安全操作与设备维护。
3.调试印刷机,掌握各项参数调整。
5. 期末实验1.以实际场景为背景,模拟生产作业场景。
2.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丝网印刷制作。
3.完成规定的产品质量及交货时间。
四、教学方法1.教师主导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工业实例展示,启发学生的理解。
2.现场实验,通过实践,展示标准化生产流程,让学生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到现代化工业生产水平,并积累操作能力经验。
3.原理分析,理论交流,结合实验掌握相关技术知识。
五、教学评价1.学生水平评价:结合期末实验结果、课堂提问回答记录等途径,综合考察学生掌握情况。
2.课程评价:从学生参与情况、认知程度、实践效果、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安排1.第一讲:预备知识,教师主导授课;2.第二讲:基本原理,教师主导讲解 + 案例分析;3.第三讲:设备介绍,教师主导讲解 + 实验演示;4.第四讲:现场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5.第五讲:期末实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察;6.第六讲:结课及总结,对整个课程进行总体评价和汇报。
印刷工程专业认识
![印刷工程专业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4ae1b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9.png)
印刷工程专业认识
概述
印刷工程是一门涉及印刷技术和媒介制作的专业。
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印刷工程专业正逐渐转型为数字印刷工程专业。
本文将介绍印刷工程专业的主要内容和就业前景。
专业课程
印刷工程专业涉及的主要课程包括:
1.印刷工艺学:介绍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涵盖印前、印刷和印后
环节。
2.印刷设备与技术:学习各种印刷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了解不同
印刷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印刷材料科学:研究印刷材料的性能、特点和选择原则,包括纸张、油
墨、版材等。
4.印刷管理学:介绍印刷企业的运营管理和生产管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
力。
5.数字印刷技术:学习数字印刷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数码印刷、喷墨
印刷等新兴技术。
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对印刷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印刷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主要
就业方向包括:
1.印刷企业:可以从事印前设计、印刷操作、印后加工等工作。
2.媒体出版机构:可以从事杂志、报纸、书籍等媒体制作工作。
3.广告公司:可以从事广告制作、平面设计等工作。
4.数字印刷企业:可以从事数码印刷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5.新媒体公司:可以从事网页设计、图像处理等工作。
总结
印刷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印刷技术和媒介制作的综合性专业。
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印刷工艺、印刷设备和印刷材料的知识,具备从事印刷生产、制作和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印刷企业、媒体出版机构、广告公司、数字印刷企业和新媒体公司等领域就业,就业前景广阔。
印刷工艺学教材
![印刷工艺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79b24865a8102d277a22fb7.png)
第五节 Gibbs 吸附原理
Gibbs 吸附方程式:
Γ C dγ RT dc
一、表面过剩量的概念:
界面相示意图 A
:
S
B
溶液的摩尔浓度(M) 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 绝对温度 气体通用常数 表面层吸附的表面活性剂的量(mol/cm2)
α
σ
A’
S’
β
B’
•体系中,组分i 的摩尔数:
ni CiV Ci V
30
20
θB
10
0 10 20 30 40 表面处理次数
第七节 乳状液及其性质
一、乳状液的稳定性 二、胶印水墨乳化的类型
习题 一
1、什么是表面活性?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2、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为几类?润版液中为什么要选用非离
子表面活性剂? 3、Gibbs吸附原理反映了什么?它为什么较精确? 4、应用Γ-- C曲线,试分析溶液表面膜的状态。 5、什么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它和溶液的表面张力有什么关系? 6、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面上的吸附机理是什么?单分子层吸附有哪几种方
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9、为什么要掌握润湿液的浓度?
10、怎样掌握润湿液的浓度? 11、为什么“糊版”不一定是润湿液的酸性太弱? 12、为什么“花版”不一定是润湿液的酸性太强? 13、何为铺展系数?从铺展系数看,选择什么样的表面张力的润湿液润湿印版 的效果好?
14、润湿方程来源于Young氏方程,而比Young氏方程应用广泛,为什么?
二、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印刷材料与适性、印刷色彩学、制版工艺原理A 等。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印品质量控制、进行毕业设计和 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
印刷工艺教案
![印刷工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70c6437e21af45b307a866.png)
教案学院(部)系部教研室课程名称印刷工艺任教专业年级、班级教师姓名职称使用教材《印刷工艺》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本章重点:了解文字的发明、演变和印章、刻石和拓印,学习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
为印刷工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要求仔细理解原理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印刷技术的起源公元7世纪,发明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0世纪左右出现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三种基本形式。
19世纪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起来。
一、文字的发明、演变与发展文字是印刷技术发明的前提条件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类型,后来逐渐派生出各种印刷字体,如黑体、宋体等。
楷书阶段,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在规范文字方面的要求和条件。
文字由繁到简,便于书写、刊刻,文字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前提。
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二、笔、墨、纸的相继发明笔。
印刷必有印版。
最早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而在雕刻之前必须先书写字样。
书写字样就是用的毛笔,毛笔为印刷提供了易于书写和镌刻的规范文字。
墨。
是印刷的主要原料之一,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
纸。
分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三、印章、刻石和拓印印章,最早用途是盖印,分为封泥印章;模具印章,织物和纸张印章。
刻石和拓印。
刻石是用刻刀在石头表面上手工雕刻出文字或图案,古代刻石有“碣”“碑”“墓志”“摩崖”之分。
拓印,是一种把碑刻等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的方法。
四、印刷术发明的社会基础社会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手工雕刻技术及盖印和拓印技术发展、纸墨笔的发明和发展,文字的产生和规范,社会需求,第二节印刷术的演变和发展印刷术的种类繁多,工艺各异,如:雕版印刷、活字版印刷、套版印刷、漏版印刷、石版印刷、珂罗版、胶版、凹版印刷等。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演变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国发明最早、运用最长的印刷术。
隋唐文化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社会条件。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及实践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及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b4f383b5a8102d276a22f34.png)
起了一股旨在提高教学水平 、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提高
学 生职 业 能力 的教 学改 革热 潮 。
印刷技术所在专业群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 的学习 , 学生能够具备印刷包装职业 岗位高技能人才在印刷工
在世界印刷技术 日新月异 的飞速发展浪潮 中, 中 国印刷业无论在技术还是产业层面都取得 了长足的进 步 。桌面 出版系统 、 激光照排 、T 、 C P 数字印刷 、 数字化 工作流程等新技术 、 新设备 、 新工艺在 中国印刷业得到
施教学的。学生先在理论课程学 习印刷工艺原理 , 然 后再到工厂参与印刷工艺单 的设计 。这种做法将理论 和实践分离开来 , 将学习与工作过程分离开来 。
20 年 后 , 09 通过重构 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 系 , 开 发 了学习领域课程《 印刷工艺》 学 习领域课程有机地 ,
整合 了前 面两 门课 程 , 其教 学实施完 全参 照印刷工
《 印刷工艺》 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及实践
口 陈翠琴 ’ 葛惊寰 陈玉刚。 ( ,. 州理工职业学院, 13 漳 福建 漳州 330 ) 600
(. 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 2 上海 上海 2 09 ) 0 03
摘 要: 当前传统的《 印刷工艺》 课程教学中存在诸 多问题 , 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印刷行业对技能
本位 、 以素质为核心 , 立足漳州 , 面向海西 , 服务行业 ,
坚持“ 厂校一体 、 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和“ 做学教
结合” 的教学理念 , 成了“ 形 厂校一体 、 以工为主 、 依托 集 团、 立德精技” 的办学特色 , 培养具有 良好 的职业道 德、 熟练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 能够满足生
要研究方 向: 印刷技术。
印刷工艺结课反思报告
![印刷工艺结课反思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53da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3.png)
印刷工艺结课反思报告
一、引言
印刷工艺课程为我提供了深入了解印刷技术的机会,让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印刷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还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了各种印刷技术的特点和限制。
二、课程学习体验
1. 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阶段,我深入了解了印刷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印刷技术的原理。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印刷的色彩管理、印刷材料的选择以及印刷机的操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这次学习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我通过亲手操作印刷机,体验了印刷的整个过程,包括制版、上墨、印刷和后期加工。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印刷工艺。
三、课程收获与反思
1. 课程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印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印刷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印刷不仅仅是将文字和图像复制到纸张上,更是一门需要精湛技艺和不断创新的工艺。
2. 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我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四、未来计划
未来,我计划进一步深化印刷工艺的学习,尤其是在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方面。
我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够在印刷行业有所建树。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实践中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五、结语
总的来说,这次印刷工艺课程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掌握了印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一旦书本受潮或者放置过久、胶料老化时,书心会纷纷散落c.锁线装(线状):优点:书心的牢固度高,使用寿命长
缺点:线装书均为手工操作,工艺精致,过程也较为复杂,因此装订成本很高,生产时间也较长
d.锁线胶装:优点:锁线胶装的图书,不管厚薄,装订质量基本都可以保证。装订得越细密,保质期越长,有些图书甚至在书页变得破损不堪时也不会脱页。另外,锁线胶装的书籍册本不需要占装订边尺刊折页的几种方式:普通折(对折)外三折(翻身折)对门折(观音折、8页对折)风琴折(多重翻身折)平行折(8页双对折)地图折(海报折)卷轴折(包心折)特殊折(例如阶梯折)
2.折页与设计有什么关系:如果说印刷赋予了纸张色彩,那么折页就赋予了纸张灵动的生命。原本平白的纸张,经过这看似简单的一折一合,便立刻拥有了各自的形态,他们独具创意的造型和姿态能够更好的吸引观者。
第四章
1.四种主要的装订方式及优缺点各是什么?
a.骑马订装:优点: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流程少、交货周期短,便于设计跨页拼图,骑马订的书刊易于开合、翻阅方便
缺点:装订的牢固度较差,而且使用的铁丝难以穿透较厚的纸页。所以,书页超过50页(100面)的书刊,不适宜采用骑马钉装。b.无线胶装(胶装):优点:装订不占订口位、翻阅方便,能装订任意厚度的书刊
c.设计与输出形式不同--四色印刷通常输出四张或更多胶片,晒四张或更多PS版。专色印刷一般视原稿而定,输出一张或者两张胶片,晒一张或者两张PS版。
d.印刷工序不同--遇到四色印刷和专色印刷同时使用时,要合理安排印刷工序并根据印刷顺序的不同调整原稿细节设计。6.专用纸印刷的利与弊:
利:种类多,而且大部分专用纸都具有吸收性好、渗透力强的特点。
UV上光优点:a.安全性高,几乎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的污染也非常小b.此种上光的印刷品拥有较高的抗磨性、抗紫外线功能,印墨不易褪色,应用范围广泛
覆膜缺点:a.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存在火灾隐患b.覆膜后的纸张和薄膜材料难以回收,浪费资源c.此外,比如128g以下较薄纸张单面覆膜后,容易因两面张力不同而打卷;覆了哑光膜的印刷品色彩饱和度会有所下降,看起来没有覆膜前鲜艳。
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临床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
程度的环境污染。
3.如何在设计中避免模切或者烫印不准:设计师在使用模切工艺时,考虑到印刷品上需要实施模切工艺的图案的边缘造型是否对于模切的精度要求过高,从而加剧模切与底图套合不准这种误差的出现,设计师尽量设计无明显边缘的图形,尽量避免模切与图案偏移这种有损印刷品质量的情况出现。
5.四色印刷与专色印刷的区别:
a.视觉效果不同--专色印刷采用的是实地印刷,因此墨色均匀、厚实。而四色印刷是套印方式印刷,因此容易出现套印不准,导致墨色不均匀并且缺乏厚实的感觉。
b.工艺适用范围不同--四色印刷适合印刷色彩变化丰富的原稿,例如彩色照片、彩色美术作品等。专色印刷适合那些原稿中有较大面积的色块,例如由不同颜色的均匀色块、有规律的渐变色块和文字组成的产品包装和书刊封面。
第二章
1.列举10种印后整饰加工工艺:覆膜、UV上光、烫印(烫金)、压痕、模切、激光雕刻、凹凸压印(凹凸压纹)、磨砂、对裱、打孔、打号、打齿线、手撕线、缝纫车线、压纹、植绒2.对比覆膜与UV上光的优缺点:
覆膜优点:保护印刷品表面,防水污染,普遍提高纸张张力值、平滑度、抗老化、抗撕裂、抗戳穿等物理性功能,能有效减小纸质品受水分影响而引发的变形和破损,提高了书籍的刚性和成型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印刷品的附加值
印刷工艺课程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一章
1.印刷的五个基本要素:原稿(原稿与印刷品之间的相像度是衡量印刷水平的重要指标)、印版(凸版、凹版、平版、孔版)、承印物、印刷油墨(红、黄、蓝、黑、金、银、白)、印刷机械。2.印刷的最小成色单位是网点。
弊:a.因专用纸有凹凸不平的纹路,使得印刷时油墨的渗透较为严重,特别是大面积的实地版,很难干燥,容易蹭脏。b.在有色专用纸,特别是浅色调专用纸的表面作四色印刷时会容易出现偏色现象。若是印刷与纸张本身颜色相差较大的对比色,其印刷效果会有很大改变,纯度降低,颜色看起来不是很正,远不如印在无色的白纸上鲜艳。
3.胶版印刷的原理:胶版印刷是通过照相制版后印刷,它的原理有两点,第一,印版的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部分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利用水油不相容的原理,使图文部分亲油着墨,空白部分亲水不着墨,经过机械压力印刷而成。第二,印版的图文着墨后在机械压力下先印到胶皮滚上,再转移到纸面上,因此也称胶版印刷。
4.专色印刷:是指采用黄墨、品红墨、青墨、黑墨四色墨以外的其他油墨或者混合色油墨来复制原稿颜色的印刷工艺。
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专色印刷:a.从提高产品质量的角度使用专色印刷,例如,在印刷大面积较浅均匀色块时,如果采用四色印刷工艺,就必须使用低成数的平网网点。低成数网点不仅会增加晒版的不准确性,而且印刷中墨色不均匀的情况相对于成数较高的颜色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当成数较高时,几种颜色的高密度网点叠加导致墨色太厚又容易出现背面蹭脏的问题。采用专色印刷工艺只需印一个颜色,可以有效避免以上提到的问题。当大面积的色块中有阴文或细小图案,特别是反白图案时,采用四色印刷工艺极易出现图文套印误差,严重影响印刷品质量。采用专色印刷工艺,相应的部位只印一个颜色,从而大大减少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出现。b.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专色印刷,四色印刷比单色印刷或者双色印刷的费用高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所以,当设计师受制于印品成本的限制不能使用四色印刷,却又不甘于做单黑色的设计时,就可以选择专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