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苏里格X区块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_王芳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马家沟组上组合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马家沟组上组合沉积微相特征及展布规律王果;仲向云;张成弓;方继瑶;李婧娟【摘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上组合沉积微相类型、特征以及展布规律.通过对典型钻井岩心和野外剖面进行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的研究,对研究区的沉积微相进行识别,研究其发育特征,再现其时空分布规律.结合各单井相分析,系统编制各层系的岩相古地理图件;在相分析和古地理研究基础上,开展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分析,揭示沉积古地理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马家沟组上组合主要发育泥云坪微相、灰云坪微相、膏云坪微相和含膏云坪微相.从马五4沉积期到马五1沉积期相对海平面逐渐降低,而海平面的降低控制了沉积微相的发育和空间展布.【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6)003【总页数】8页(P326-333)【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沉积微相;沉积模式【作者】王果;仲向云;张成弓;方继瑶;李婧娟【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田开发事业部,西安710018;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2研究区位于延安以南、正宁以东、耀县以北、山西乡宁以西,面积约 60 000 km2,大地构造位置主要属于伊陕斜坡南部、天环拗陷南段和渭北隆起区(图1)。
前人对于宜川-黄龙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岩溶古地貌分析、白云岩成因以及盐下沉积相的研究[1-4],而对于马五1-马五4亚段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带类型划分与展布分析程度不够,有待深化。
因此,有必要重点针对下古生界马五1—马五4亚段开展沉积相带分布特征研究。
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Tectonic locations of the study area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奥陶系沉积的主要层位为马家沟组,几乎在全区都有分布。
苏里格东部马5五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

苏里格东部马5五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朱广社;赵俊兴;邵晓岩;李凤杰;季明明【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3【摘要】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
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
认为苏里格东部地区马5五亚段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型岩性气藏,气藏与白云岩之间对应关系好,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中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层物性最好;沉积微相为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白云岩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中-后期埋藏阶段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和成藏最为有利,鼻状构造对成藏有一定的影响,古岩溶作用对马5五亚段储层的影响不大。
【总页数】9页(P45-53)【作者】朱广社;赵俊兴;邵晓岩;李凤杰;季明明【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相关文献】1.苏里格南区马五_5亚段储层特征 [J], 张岳华;雷卞军;杨勇;2.苏里格气田桃2井区马家沟组马五4储层特征研究 [J], 王文君;李锦锋;杨欣3.苏里格东部地区马五1-4亚段储层特征研究 [J], 赵则;雷卞军;张聪;张林;孙振4.华庆东部长6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J], 陈文龙;庞新愉;李超;孙栋;张庆洲;5.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冯敏;白慧;刘治恒;李浮萍;张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五5亚段白云岩成因

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奥陶统马五5亚段白云岩成因蒋传杰;杜孝华;张浩;赵鑫宇;王建国;纪彦博【摘要】苏里格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白云岩单层厚度大,横向尖灭快,其特征显著区别于靖边气田单层较薄、横向连续性好的白云岩.研究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以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为主,其有序度在总体偏低的背景下呈现与晶体尺寸呈正比的特征.泥晶(藻)灰岩锶含量远小于同时代全球泥晶灰岩的锶含量,锶残留程度受到淡水和白云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显出白云岩化程度越高,铁和锰含量也越高,白云岩化程度越高,其碳、氧同位素值越向负值方向偏移的特征.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指标来看,白云岩化过程是蒸发泵、渗透回流和埋藏白云岩化多种作用叠加的结果.【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8页(P41-48)【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地球化学特征;白云岩化作用模式【作者】蒋传杰;杜孝华;张浩;赵鑫宇;王建国;纪彦博【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西安710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西安710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西安710000;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西安710000;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1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在深部勘探过程中,相继在南区的苏203井区和东区的苏东39-61井区的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中钻遇巨厚白云岩,试气获得重大突破,其无阻流量可达150×104m3/d.这2个马五5亚段高产井区的白云岩均表现出单层厚度大和横向尖灭快的特点,与马五1亚段—马五4亚段白云岩单层薄且连片分布特征明显不同。
本文重点探讨苏里格气田东区马五5亚段白云岩的成因。
前人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有准同生白云岩化[1-3]、混合水白云岩化[4-5]、渗透回流白云岩化[2]、埋藏白云岩化[2,6]、热液白云岩化[7]以及微生物白云岩化[8-9]等。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标准化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标准化层序地层学研究杨伟利;王起琮;刘佳玮;石堃;魏巍【期刊名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37)2【摘要】应用标准化层序地层理论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研究.主要采用了露头观察和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分析及测井岩性解释方法,确定地层岩石类型、岩相组合特征、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及其位置,结合绝对地质年龄及天文周期时限作为层序划分主要依据.文中将马家沟组划分为平均时限为3.65 Ma的3个海平面变化层序,根据岩相组合及地层界面将各层序划分为低位、海侵、高位及强制海退体系域,层序界面位于强制海退体系域顶界,形成于最低海平面开始上升时期,以石盐岩到硬石膏岩或硬石膏岩到准同生泥晶白云岩的岩性转换面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平面升降运动,碳酸盐岩台地上的岩性组合及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突显了应用标准化层序地层理论建立的层序划分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The standardized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ory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According to kinds of data,such as outcrop,core and logs,the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litho facies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combine with absolute geological ages and astronomical period,rejiggering the division plan about standardization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The Majiagou 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a-level change sequence,an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system tract four-division,the inside of each sequence is classified as Lowstand System Tract (LST),Transgressive SystemTract (TST),Highstand System Tract (HST) and Regressive System Tract (RST).The sequence boundary is located on the top boundary of RST,and formed when sea-level rise from the lowest level.The lithology conversion surface is from halilith to anhydrite,or from anhydrite to penecon temporaneous micritic dolomitein.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with sea level rise and drop,the rock compositions on the carbonate rock tableland and their change are of regularity.The Standardized Sequence Stratigraphy Theory provides these kinds of formations with the most reasonable and suitable division method,and it also has practical value.【总页数】8页(P234-241)【作者】杨伟利;王起琮;刘佳玮;石堃;魏巍【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准层序与白云石有序度关系的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 [J], 张中欣;王起琮;王乃军;胡立忠;杨欣2.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藏作用 [J], 王龙;梅朝佳;李屹尧;赵静3.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层序及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J], 黄正良;武春英;马占荣;任军峰;包洪平4.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研究 [J], 潘进5.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控藏作用 [J], 王龙;梅朝佳;李屹尧;赵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顶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顶部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冉樱【摘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为例,通过分析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的顶总构造特征,归纳了构造作用对奥陶系油气成藏的影响.【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1(037)003【总页数】1页(P142)【关键词】苏里格气田;马家沟组地层;顶部构造;气藏【作者】冉樱【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1苏里格气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大型气田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北起敖包加汗,南至定边,东到桃利庙,西达鄂托克前旗。
苏里格气田储集层条件复杂,其下古生界广泛发育了碳酸盐沉积,勘探实践证明,奥陶系顶部的马家沟组沉积的碳酸盐岩是研究区古岩溶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总体呈南北向延伸。
现今的构造面貌为区域性西倾大单斜,坡降7~10m/km2,倾角不足1°。
研究区在极其平缓的单斜背景上发育一系列复式鼻褶,其鼻轴走向为北东,呈雁列式排列。
自北向南明显的鼻状构造有多排,鼻状隆起向北东方向翘起并开口:其中研究区北部苏东区块隆起幅度较大,为10~40m,局部存在盆形构造形态;而研究区南部桃2区块隆起幅度较小,一般为5~10m,局部存在穹形构造形态。
黄钟谨(1996)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气藏研究认为,晚侏罗世末燕山运动是盆地变形的主要时期,它造成盆地地层西倾和小幅度构造形成。
下面我们从古岩溶地貌、鼻状构造以及构造裂缝的形成这3个方面来讨论:研究区奥陶纪时处于伊陕斜坡北端,北依伊盟隆起,东抵米脂-延川坳陷,西南受“L”型中央古隆起影响,这种构造格局经加里东运动抬升暴露剥蚀时呈现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的古岩溶地貌,后来经燕山、喜山运动改造遂成现在的面貌。
正是位于古岩溶斜坡上的溶蚀沟槽,后期上覆太原、本溪组地层为区内最主要的源岩,直接覆盖于侵蚀沟槽之上,有利于天然气进入储层,形成了上生下储的有利生储盖组合,对于下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王琳霖;浮昀;方诗杰【摘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岩石类型和原生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马家沟组元素地球化学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家沟组主要岩石类型为碳酸盐岩和蒸发岩,主量元素中CaO和MgO含量较高且变化大,SiO2、Al2 O3、Fe2 O3、K2 O和Ti2 O等主要代表陆源组分氧化物的含量较低,反映马家沟组沉积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为正常的海相沉积.微量元素中Sr、U的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略富集,Ba、Rb、Zn、Cr等平均含量相对上地壳亏损,指示奥陶纪时期研究区远离陆源碎屑.MgO/CaO、Rb/Sr、Sr/Cu和Sr/Ba等比值综合指示,马家沟组整体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咸水介质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干热气候背景下的海相沉积且存在干湿交替的气候演化,在马二段、马四段和马五段沉积的中晚阶段,经历了短暂的干热气候向相对湿润气候转换.【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7页(P519-525)【关键词】马家沟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古气候;奥陶纪;鄂尔多斯盆地【作者】王琳霖;浮昀;方诗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西安 7100183;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1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和含盐盆地。
近年来,随着油气和钾盐等多矿种综合勘查工作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持续推进,寻找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气藏和海相钾盐已经成为该地区的重要工作。
多年来,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沉积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开展了丰富的工作[1-3]。
已有的研究证明,广大古陆内形成的巨量蒸发岩普遍与地质历史中干旱的气候有关,湿热气候及其与干旱气候频繁的转换不利于钾盐的形成[4]。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沉积环境模式

沉积亚环境主要沉积特征
东西向海水浓缩沉积环境由东向西可划分出开
阔内陆架、内陆架盆地、水下凸起一洼地、中央隆
起带、西部陆架、斜坡、海槽等七个亚环境图, 其
特征分述如下。
开阔内陆架亚环境位于内陆架盆地东部盆
缘石灰岩坪以东, 向东即为广裹的华北地台。马家
沟期, 由于环境开阔, 故而发育颗粒灰岩、含颗粒
接近或有时出露海平面之上, 内陆架盆地海水补给主要来自东方, 内陆架盆地处于半局限和局限环境, 盆地中
心沉积了硬石膏岩和白云岩, 盆缘硬石膏岩白云岩坪为白云岩沉积区。极低海平面时期, 气候极为干旱, 形隆起
带成为剥蚀区, 内陆架盆地仅能从东面获得少量已浓缩的海水补给, 盆地海水中瑛和高度浓缩, 盆地
积区块, 或三个沉积体系域, 即
隆起带以东环绕内陆架盆地图中的古
坳陷的广大中一东部沉积区, 为白云岩、硬石膏岩、
石盐岩及少量石灰岩沉积的半局限一局限环境的沉
积体系域
隆起带以西止于贺兰海槽的地区, 为以重力
流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的陡斜坡一海槽环境的沉积体
系域
隆起带以南向南延展至秦岭海槽图中的
坳偿陷补边盆地侧起隆的上偿补洲
训川曰阁争以乏汉一一‘ 一
。
地堑
伊口杭锦旗起
杯起隆梁
曰晋了勺曰︸、‘
长﹁ 挠摺楼带
材‘引刀、口、
·
又声部讯呱坡,
隆洲·
她践理气绷湘。
唾均洲八臼气口、
月。与探矛、,了,口。, 、斜、勿一侧厂起、‘。
他怕盟呢。一附、二
﹃,
伊以陕︸方、,险 鸟月,一邓、。叹了古川城。。央一、口矛矛, 声也边中」
苏南地区奥陶系马五5储层预测技术

球 物 理 特 征为 基础 , 简述 了研究 区储 层 横 向 预测 的
主要 技术 及 预 测效 果 , 目的是 为研 究 区优 选 下 一 步
钻探 目标 提供依 据 。
百 米 到千 余 米l 2 J 。研 究 区马 五 5为 受 海进 海 退影 响
基金项 目: 中 国 石 油 天 然 气集 团公 司科 技 攻 关 课 题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下古 生 界储 层 及 天 然 气 新 领 域 综 合 研 究 ” ( X L Y 2 0 1 0 — 0 6 ) 资助。
手段 , E NEN 油 气检 测技 术及 叠 前反 演相 结 合 开展 储 层 预 测 , 得 出 相 关 结 论 以及 认 识 : 研 究 区 马 五 5储 层 白 云岩 总 体
呈麻 片 状 分 布 : 马 五 5储 层 含 气 白云 岩 的地 球 物 理 特 征 表 现 为 两低 , 即低 速 度 、 低 阻抗 ; 研 究 区奥 陶 系 的勘 探 目标 层 不 能 只 局 限 于 已发现 的 马五 1 、 马五 4 , 白 云岩 发 育 的 其 他 层 也 是勘 探 目标 。
不 同岩性 由于颗粒粗 细 、 矿物类 型不 同 , 使 其物 性 和地 球 物理 特 征也 各不 相 同1 3 1 。马 五 5地 层 岩性 以石灰 岩和 白云 岩为 主 。 本次研 究 主要通 过 P e曲线 与密度 曲线 交会 解释单 井 目的层岩 性 。
2 . 2储 层地球 物理 特征 地 震 岩石物 理学 基础研 究及 相关 分析方 法研 究
布 范围在 0 . 0 0 7 ~ 0 . 7 mD 之 间 。
地震 波 的 波形 是地 层埋 深 、 产状 、 厚度 、 岩性 以 及含 流体 等性 质 的综 合表 征 。显然 , 波 形特 征纵 向 、
马家沟组地质特征及气层判别

马五41层的细粉晶白云岩中溶孔发育。肉眼可见岩心上的溶孔呈蜂窝状, 半充填,具示底构造,圆形或半圆形,大小接近,孔径一般在2~4毫米,椭圆 形孔洞的长轴方向以平行层面为主。镜下可见溶孔边缘多呈不规则的蚕食状, 锯齿状,港湾状,有的为园球状或串珠状。在局部地区形成气藏。大多数储层
4、录井岩屑中最直观的充填矿物黄铁矿多少,也对气层的判断起作用。 例如马五11、马五12、马五41储层,在岩屑中出现大量黄铁矿,则其 含气性一般较差。
5、如果是取心井还可以结合岩心直观情况来辩识气层的好坏。在岩心录 井中通过出筒观察和浸水试验,能更好的判断出储层是否含水。裂缝 和孔洞的填充情况能直观看出储层的发育是否好坏。
录井现场马家沟组岩性特 征及气层识别方法
一、奥陶系风化壳马家沟组录井常 见小层的地质特征
在气井录井中,我们大多接触的是马 五段地层,其上部马六录井中只在靖南区 块中多见,常为浅灰色含云灰岩或灰色泥 质灰岩,而完钻层位一般为马五5亚段。 :录井岩性为褐灰色细 粉晶云岩、含泥白云岩,横向稳步分布。
含水较高。
三、录井现场对马五段气层的判识
现场录井中对马家沟气层的判别一般结合5个方面的因素:
1、气测值的直观反应,好的气层其全烃值较高,一般来说能达到 3.0000%以上,且其气测曲线表现为近箱状,峰值和基质比大于5。 较差气层全烃值在1.0-3.0%之间,气测曲线表现为坡状,比值在3-5 之间。含气水层气测值较低,在1%以下,气测曲线表现为波状,全 烃值在1-3%之间,比值小于3。而水层在气测值基本无变化,气测 曲线表现为缓降或平直。(如果在进入马家沟组后基值较高,各层 的峰值显示也相应抬高)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戚家振;过敏【摘要】The Lower Paleozoic Erathem in the Ordos Basin has various gas reservoirs,including weathering crust gas reservoir in upper assemblage and dolomite intercrystalline pore gas reservoir in middle assemblage,with favora-ble exploration perspective. However,there is less cognition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w in the study area in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 On the basis ofpredecessors'research results, combining available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result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law,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mode were dominantly analyzed. The study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study area is the favorable"source-reservoir"conducting system and reservoirs. The major developed reservoirs are the weathering crust dissolved pore reservoirs in Mawu13 and Mawu41,and the dolomite intercrystalline pore reservoirs inMawu5,Mawu7 and Mawu9 sub-member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reservoirs controlled the formation of various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is area was firstly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edicting favorable regions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in northeastern Ordos Ba-sin,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tu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is area.%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气藏类型多样,发育有上组合风化壳型气藏和中组合白云岩晶间孔型气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是对于盆地东北部研究区的储层发育和油气运移聚集成藏规律认识较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勘探成果成藏规律分析,着重分析其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为良好的"源—储"输导体系和储层,储层发育主要为马五13和马五41风化壳溶孔型储层以及马五5、马五7、马五9亚段白云岩晶间孔型储层;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分布控制着不同油气藏的形成.首次系统分析了该区域的成藏主控因素.该研究对于预测东北部研究区天然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区域作进一步理论指导,为今后该区域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7(024)004【总页数】6页(P54-59)【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烃源岩;储层;成藏主控因素;有利区预测【作者】戚家振;过敏【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上海200120;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沉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1-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成藏演化

第19卷第期2014年10月海相油气地质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白云岩储集体以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
建立了马家沟组中组合气藏演化模式:加里东运动末期的岩溶作用改善了中组合白云岩的储层物性;海西运动中期,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覆盖在中组合白云岩储集体之上,两者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侏罗纪末期至早白垩世,上古生界烃源岩到达生排烃高峰期,中组合形成了广泛的上生下储式气藏;早白垩世以后,构造调整导致先存天然气藏调整,在有侧向遮挡的部位形成了现今的气藏。
预测了古隆起东侧中组合有利区,岩性圈闭是重点勘探目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储层特征;油气成藏中图分类号:TE122.3+1文献标识码:A沉积窑储层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成藏演化文章编号:1672-9854(2014)-04-0038-07DOI :10.3969/j.issn.1672-9854.2014.04.006吴东旭:1984年生,工程师,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要从事沉积储层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地址:310023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920号;E-mail :wudx_hz@收稿日期:2013-06-18;改回日期:2014-04-28吴东旭1,吴兴宁1,曹荣荣2,3,于洲1(1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3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1概况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层位集中于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家沟组储气层一般划分为上、中、下含气组合[1-4],其中,马五1—马五4亚段为上组合,以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古地貌型地层圈闭为主;马五5—马五10亚段为中组合,以晶间孔和溶蚀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岩性圈闭为主;马四段—马一段为下组合,以晶间孔型白云岩储层为主,圈闭条件与中组合近似。
继1998年在上组合中发现靖边气田之后,2009—2010年在苏203区块、苏322区块(图1)的中组合中也获得了突破,展示了较大的勘探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成藏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成藏特征黄正良;刘燕;武春英;王前平;任军峰【摘要】The Lower Ordovician Majiagou 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Lower, the Middle and the Upper assemblages from the lower to the upper and the Middle Assemblag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s of the Middle Assemblage are the good gas reservoirs that are discovered recently in Ordos Basin. The dolostone reservoirs with gypsum-dissolution pores and intercrystal pores are common and the spac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dolostone reservoirs is controlled b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ga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 reservoirs is the mixed gas that derives mostly from the coal-related ga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source rock and less from the marine-facies gas in the Lower Paleozoic source rock. Due to uplifting of the whole Ordos Basin at the end of Caledonian movement, Majiagou Member-5 strata were subjected to intensive denudation, which led to direct contact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 reservoirs of Middle Assemblage of Majiagou Member-5 with the overlying Upper Paleozoic coal-series source rock and so a good source-reservoir relationship was set up. Owing to development of gypsum-dissolved and intercrystal pores, these dolostone reservoirs obviously are of better physical property than the surrounding dolostone bodies so that they are favorable to form lithologic traps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m as the mixed coal-related and marine-facies gases migrated intothe Middle and Lower section traps from the Upper Paleozoic and Lower Paleozoic source rocks. These gas reservoirs are characteristic of multi-layer superimposition and mixed source accumulation.%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中组合中下段为该盆地天然气勘探新发现层系。
陕西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陕西延安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魏丽;王震亮;马尚伟【摘要】碳酸盐岩储层原始沉积以泥微晶灰岩为主,物性极差,其储集性能主要源于后期复杂成岩作用的影响.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对延安地区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基底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延安地区马家沟组马六段岩性以石灰岩、含云灰岩为主,马五段岩性以白云岩、含灰云岩为主.发育压溶缝、构造裂缝、白云石晶间孔、粒内溶孔、溶蚀孔洞、铸模孔隙等多种储集空间类型.储层主要经历海水成岩环境、大气淡水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研究认为白云石化、去膏化和溶蚀作用在不同的阶段对形成孔隙有利,是建设性成岩作用;而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膏化作用及去白云石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孔隙消失,为破坏性成岩作用;低重结晶及中等重结晶作用有利于孔隙的形成,但强重结晶作用往往使岩石致密成镶嵌状,对形成孔隙不利,为双重成岩作用.【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9【总页数】10页(P1683-1692)【关键词】孔隙类型;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碳酸盐岩;马家沟组;延安地区【作者】魏丽;王震亮;马尚伟【作者单位】陕西省地质调查规划研究中心,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40 引言最近几十年,在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和渤海湾碳酸盐岩地层中累积探明石油资源量24.35×108t,天然气资源量1.7×1012m3(赵文智等,2012),因此碳酸盐岩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主要以碳酸盐岩为主,目前已见大量的天然气显示,并获高产试气结果,现已经发现靖边大气田,显示较好的勘探前景。
苏里格地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地层水化学特征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编号 :10 0 3 ; 4 128 ) 中国石 油长庆 油 田分公 司勘探 开发研究 院重点科 技攻关 项 目( 编 号 : 0 15 ; H 7 5 ) 西安石油大学博士启 动基金 ( 编号 :0 06 Z 80 ) 作者简介 : 赵卫卫 (9 6) 男 , 17 一 , 博士 , 主要从事 油气成藏地质 学研究 . — i zaw i 2 @13 cm Ema : o e 0 8 6 .o lh 3
的干 燥 系数介 于 0 97—10 0之 间, 均 高 达 .6 .0 平 0 90 为干气 , .9 , 重烃和凝析油含量低.
4 0。
伊
、
盟
隆
。
2 地 层 水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东胜 ,
3 9。
2 1 地层水 离子 组成及 矿化 度特 征 .
苏里 格地 区马 家 沟组 地 层 水 多呈 无 色 透 明 , 水 质较 清 , 有部分 水样 透 明度较差 , 淡黄色 、 色 、 也 呈 黄
21 02年 1月 第2 7卷第 1 期
西安石油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Ju a o i nS i uU i r t( aua S i c dt n orl f h o nv sy N trl c neE io ) n X a y ei e i
Jn 0 2 a .2 1
一
3 一 6
西安石 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旗 的敖包加汗 , 南抵陕西省吴旗县 , 勘探 面积约 4× 1 m 图 1 .该 区整 体表 现为东 高西 低 、北高南 0k ( ) 弛 "
】 7。 0 】 8。 o 】 9。 0 】 D。 】 】】 】。
苏里格气田南区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储层测井特征研究

苏里格气田南区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储层测井特征研究陈志华【期刊名称】《国外测井技术》【年(卷),期】2024(45)1【摘要】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苏里格气田南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20世纪末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发现并探明的靖边气田,就是发育在奥陶系顶部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气藏,也是该盆地目前的主力气田之一。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近期通过对碳酸盐岩成藏机制的不断深化研究和不懈勘探探索,在苏里格气田南区中央古隆起东侧地区发现了奥陶系中组合岩性圈闭的碳酸盐岩含气新类型,其在储层发育特征、圈闭成藏机理及气藏分布规律等方面均明显有别于靖边地区的古风化壳气藏:①储层类型主要为白云岩晶间孔储层,其发育受控于颗粒滩沉积微相及古隆起东侧特殊的白云岩化作用条件;②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成因受控于短期海侵形成的区域岩性相变和燕山期盆地东部抬升的构造背景;③气藏呈现出环中央古隆起区域性分布的特征,形成多层系叠合含气、大范围带状展布的岩性圈闭有利成藏区带。
对奥陶系中组合成藏新领域研究认识的深化,推动了天然气勘探思路的转变,对于今后苏里格气田南区新领域研究、勘探方法、勘探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总页数】9页(P111-119)【作者】陈志华【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苏里格气田南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气藏复杂岩溶储层的精细评价2.苏里格气田东区奥陶系马家沟上组合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3.低渗透致密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以苏里格气田苏48和苏120区块储层为例4.苏里格气田东区山西组山2段沉积相研究及储层测井特征描述5.苏里格气田南区二叠系山1-盒8沉积相及测井特征对比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边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影响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边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影响因素杨华;王宝清;孙六一;刘宝宪;王红伟;马占荣【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3(025)003【摘要】根据大地构造背景、岩石学特征、生物标志和盐类矿物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周边奥陶系马家沟组沉积于局限的陆表海碳酸盐台地,其中马五段沉积于水文循环差、盐度高的含膏云坪和膏盐湖环境,马四段沉积环境相对开阔.压实作用使得碳酸盐原始沉积物的孔隙度大大降低.白云石δ180值较高,δ13C值改变不大,Sr87/Sr86值高,Fe2+含量高,Sr2+和Na+含量低,有序度低且变化大.白云石在局限且高盐度环境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沉淀,后经岩溶作用和埋藏作用改造.溶蚀作用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溶蚀孔、洞、缝;岩溶作用形成了由南向北依次发育的岩溶高地、岩溶台地、侵蚀坡地和岩溶盆地等岩溶地貌.白云石化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建设性成岩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去白云石化作用是破坏性成岩作用.靠近膏盐湖的膏云坪沉积了大量的硬石膏结核,有利于硬石膏结核溶模孔形成.古岩溶斜坡岩溶作用强烈,易形成大量顺层分布的溶蚀孔、洞、缝.古岩溶斜坡与盆地过渡区岩溶作用弱,胶结作用和去白云石化作用较强.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古岩溶地貌三方面因素的共同控制,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发育过程极为复杂.【总页数】9页(P9-16,35)【作者】杨华;王宝清;孙六一;刘宝宪;王红伟;马占荣【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65;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中组合成藏地质条件 [J], 时保宏;刘亚楠;武春英;黄正良;任军峰2.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隆起东侧马家沟组中组合储层特征及成藏演化 [J], 吴东旭;吴兴宁;曹荣荣;于洲3.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潜台及其周边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储层非均质性主要控制因素 [J], 乔琳;沈昭国;方少仙;侯方浩;傅锁堂;徐黎明;马振芳;阎荣辉4.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白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罗清清; 刘波; 姜伟民; 于进鑫; 刘诗琦; 王远翀; 魏柳斌; 蔡郑红5.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靖边古隆起对奥陶系盐下沉积与储层的控制作用 [J], 魏柳斌;陈洪德;郭玮;严婷;蔡郑红;周黎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5和桃7区块马家沟组泥晶、泥粉晶白云岩储层流体类型判别

苏5和桃7区块马家沟组泥晶、泥粉晶白云岩储层流体类型判别赵辉;欧阳诚;程绪彬;石新;韩翀;朱萌【摘要】苏里格气田苏5和桃7区块马家沟组存在大量高孔隙度和中孔隙度干层的井,从试油层段的电阻率特征看,高电阻率水层和气水层井很多,揭示出马家沟组储层流体类型判别中既涉及到储层有效性评价难的问题,又涉及到流体类型判别难的问题.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压汞和岩石薄片研究认为导致部分井高孔隙度低产不产的原因是储层溶蚀孔洞及裂缝不发育且储层孔喉径小、束缚水饱和度高.提出先依据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或密度孔隙度比值的大小将气层与非气层区分开,利用孔隙度—饱和度交会法区分非气层中的有效储层和无效储层,针对有效储层采用气测录井资料识别气水层和水层的整体方案,有效解决了马家沟组储层类型判别难题.【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5(039)001【总页数】5页(P119-123)【关键词】测井解释;流体类型;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苏里格气田【作者】赵辉;欧阳诚;程绪彬;石新;韩翀;朱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0 引言苏里格气田苏5和桃7区块马家沟组是风化岩溶型储层,岩性以泥晶和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储层储集空间以孔洞为主,储层段孔隙度3%~7%,储层厚度0.5~1.5m,具有孔隙度低、储层厚度薄的特征。
该组储层试油41口,其中气井仅5口,干井高达15口,低产气井4口,气水井9口,水井8口(含微气产水井)。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性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特性研究
王敏芳;曾治平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4(006)001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分布全盆地,目前已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文章从石油地质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入手,阐述成岩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储层的影响,研究碳酸盐岩的油气储集潜力,进而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的找气前景.
【总页数】3页(P13-14,26)
【作者】王敏芳;曾治平
【作者单位】430074,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430074,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 [J], 鲁新便;高博禹;陈姝媚
2.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研究 [J], 覃建雄
3.盐水包裹体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例 [J], 马红强;陈强路;陈红汉;王恕一;钱一雄;陈跃
4.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藏成岩事件研究 [J], 覃建雄
5.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分类识别研究 [J], 智慧文;肖慈珣;李国蓉;黄科;汪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北富县探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特征及气层改造技术研究

陕北富县探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特征及气层改造技术研究黄桂雄;孙明莉;黄宏伟;杨平
【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
【年(卷),期】2002(009)003
【摘要】陕北富县探区下古生界马家沟组沉积了一套以蒸发潮坪相为主的白云岩、含膏云岩等碳酸盐岩沉积物.据区内钻探的4口古生界探井分析,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溶蚀孔洞、裂缝不够发育,且大部分被方解石和泥质所充填,导致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属Ⅲ类储层.通过对该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分析,在富古1、富古2井选择了多级注入酸压-闭合酸化气层改造工艺技术,施工取得了圆满成功,有效地改变了储层的渗流条件.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黄桂雄;孙明莉;黄宏伟;杨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滴西18井区石炭系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J], 丁士辉;陈效领;鱼文军;许骏
2.滴西18井区石炭系气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J], 丁士辉;苑新红;鱼文军;冉照辉
3.陕北富县探区延长组砂岩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研究 [J], 吕小理;王鑫峰;邓君
4.延长探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储层特征研究 [J], 吴海燕;曹红霞;强娟;于珺;孙建博;赵谦平
5.陕北富县探区延长组长3储层特征及评价 [J], 王艳;洪宇;王运所;付国民;王生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里格西区苏X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分布规律

苏里格西区苏X区块致密砂岩气藏地层水分布规律王继平;李跃刚;王宏;王一;刘平;郝骞【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40)4【摘要】The pore structure of a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 is complicated,the production of the gas wells is low and the development is easily affected by the formation water.Taking the Sulige gas field of Ordos Basin as example,by using the data of geology,well logging,testing and production dynamics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es of hydrocarbon-generating intensity,diagenesis,structure and heterogene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gas field formation water and divides the formation water into three types:lower water of retention (Type Ⅰ),tight lentoid water of retention (Type Ⅱ) and isolated lens water of retention (Type Ⅲ),according to the genesis.Through the fine analysis of the east part of Su X Block where the well network is dens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different types of formation water and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gas and water in the lower water of retention is obvious in the reservoir.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indicates that the lower water of retention is usually the water reservoir or gas-bearing water reservoir,the thickness of the water body is thick,and the formation water is active.The tight lentoid water of retention is lens-shaped and spreads over the gasbearing reservoir.The characteristicof the logging curves indicating that the reservoir contains water is not obvious and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Alth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part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tight lentoid water of retention is the gas-bearing reservoir or gas-and water-bearing reservoir,the trial pits show that there occurs water in this reservoir.The isolated lens water mainly spreads over the horizons above the gas-bearing reservoir and is easily identified.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indicates that it is primarily the water-bearing reservoir.%致密砂岩气藏孔隙结构复杂,气井产量低,开发易受地层水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应用地质、测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生烃强度、成岩作用、构造及非均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气田地层水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将地层水按成因特征划分为低部位滞留水(Ⅰ型)、致密透镜状滞留水(Ⅱ型)、孤立透镜体水(Ⅲ型)3种类型;通过对井网较密的苏X区块东部的精细解剖,分析并总结了不同类型地层水的分布规律及生产特征.低部位滞留水在储层中气水分异明显,测井解释通常为水层或含气水层,水体的厚度大,地层水活跃;致密透镜状滞留水通常分布于气层之中,呈透镜状分布,测井曲线含水特征不明显,识别难度较大,测井解释多为含气层、气水层,部分井测井解释为气层,但试气或投产有水产出;而孤立透镜体水则主要分布于主含气层系以上的层位,在测井曲线上易于识别,测井解释以水层为主.【总页数】7页(P387-393)【作者】王继平;李跃刚;王宏;王一;刘平;郝骞【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西安710018;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44【相关文献】1.基于地质知识库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建模——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J], 杨特波;王继平;王一;付斌;薛雯;郝骞2.“两步法反演”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预测中的应用——以苏里格气田苏X区块为例 [J], 李新豫;曾庆才;包世海;黄家强3.致密砂岩气藏孔渗结构下限及对气水分布的影响——以苏里格气田苏48和苏120区块储层为例 [J], 赵丁丁;孙卫;雒斌;吴育平;李冠男4.苏里格气田苏75区块致密砂岩气藏直斜井分层体积压裂技术 [J], 胡吉利; 叶强; 沈家训; 陈力; 刘艺; 穆科5.强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定量描述与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苏11区块北部老区为例 [J], 祝金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值 13.622 平均值 155.104 平均值 1.665 平均值 4.460 平均值 2.746 平均值 1204.712
图 1 马家沟组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云岩
最小值 5.397 最小值 142.654 最小值 3.747 最小值 2.808 最小值 2.801 最小值 33.348 最大值 24.907 最大值 170.386 最大值 12.521 最大值 3.439 最大值 2.872 最大值 1021.000 平均值 9.095 平均值 148.972 平均值 5.984 平均值 3.154 平均值 2.830 平均值 748.850
34
国外测井技术
2014 年 10 月
图 8 马家沟组储层Φ-RT 交会图
图 10 召 8X 井测井曲线特征
图 9 马家沟组储层段 DEN-RT 交会图
3.2 气测分析法 全烃曲线是整个测量手段中唯一一条实时检
测地层烃类气体的连续曲线,它包含了大量地层信 息,它的高低、曲线形态,直接反映着油气在纵向上 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研究区的几种气 测 曲 线 形 态 ,可 以 对 储 层 流 体 性 质 做 出 定 性 的 判 断。研究区气测曲线形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饱满 型、欠饱满型、倒三角型。
0 引言
苏里格特大型气田位于长庆靖边气田西侧的苏 里格庙地区,区域构造上属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 坡北部中带,勘探面积约 2×104km2[1]。研究区位于 苏里格气田的东北端,勘探面积 2007km2。下古马 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是该区的主力产层之一。
国内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5],其储层评价 工作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前人对研究区马家沟 组碳酸盐岩的岩相古地理[2-3]、形成环境以及储层特 征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套储层岩 性复杂,主要岩性有白云岩、灰岩、灰质云岩、云质灰 岩等,且孔、洞、缝均有发育,储层四性关系难以把 握,测井评价难度较大。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以上问 题,充分利用岩芯分析、测录井资料,利用交会图法、 分类统计法结合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展开岩性识别、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1.1 岩石组分特征 研究区块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主要以碳酸
盐岩为主。大量岩石薄片鉴定统计表明,其矿物成 分主要为白云岩,具体有灰褐色含气细晶云岩、深灰 色粗粉晶云岩、深灰色角砾状细粉晶云岩、褐灰色泥 质白云岩及深灰色粉晶含灰云岩等。区块储集岩的 自生矿物主要为白云岩,其次分布较广的矿物有方 解石、硅质和黄铁矿,此外部分岩石含陆源碎屑岩, 成分主要为泥质。储集岩的主要成分组合见表 1。 1.2 物性特征
马家沟组的孔隙空间既有孔隙、孔洞,又有裂
32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外测井技术
2014 年 10 月
表 2 马家沟组主要岩性与测井曲线特征值
岩性
GR(API)
AC(us/m)
CNL(%)
3
PE
DEN(g/cm)
RT(Ω.m)
最小值 19.932 最小值 153.217 最小值 5.943 最小值 3.331 最小值 2.709 最小值 10.234 灰质云岩 最大值 31.462 最大值 182.202 最大值 14.520 最大值 3.967 最大值 2.790 最大值 96.920
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研究区块马家沟组气藏多数井采用的是多层 合采,其测试数据也是多层产气层的综合数据。这 些数据很难明确各个单层的具体产量和产能,不能 较好的分析出这些数据与电性特征的关系。为了 确保分析测试数据和电性曲线特征之间关系的准 确 性 ,测 试 资 料 处 理 主 要 采 用 单 层 测 试 结 果 的 数 据,以及气层特征明显的优势段数据。
召 8X 井:马 4 段试气日产气 1.93×104m3,无阻 流量:4.25×104m3/d,日产水 0m3,试气结论为含气 层。气测峰值特征明显,为欠饱满型、倒三角形特 征。(图 10)。
召 10X 井:马 4 段试气日产气 2.02 ×104m3,日产 水 0 m3,无阻流量 25.2×104m3/d,气测峰值明显,为 饱满型,含气特征明显(图 11)。 3.3 侧向—阵列感应法
孔隙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图 3 所示。
2 储层四性关系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评价,必须在储 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储层内岩性、含 气性和物性之间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制约,其中岩性 起主导作用[6]。岩石颗粒的粗细、分选的好坏、泥质 含量和胶结类型等直接控制着储层物性变化,而储 层电性是岩性、含油性和物性的综合反映。针对区 块目的层的资料情况,本次研究以取心井岩心分析 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直方图法、交会图法等进行分 析研究。 2.1 岩性特征及识别
下古马家沟组地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白云岩、灰
图 4 马家沟组 PE-DEN 交会图
图 5 马家沟组 PE-CNL 交会图
2014 年第 5 期
王芳,等:苏里格 X 区块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33
图 6 马家沟组各种岩性孔隙度分布直方图
图 7 马家沟组各种岩性渗透率分布直方图
物性变好,声波时差值也相应增加;补偿中子值一
2014 年第 5 期 总第 203 期
·基础科学·
国外测井技术 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Oct.2014
Total 203 31
苏里格 X 区块奥陶系马家沟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王芳 1 田宝 2 涂利 3 徐志 1 吴伟 4
1.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2. 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生院
提取射孔测试层段的电性曲线特征时,充分利 用单层测试资料的同时,尽量提取射孔层段内气层 特征很明显的优势层段的气层电性特征值。对研究 区马家沟组归纳总结出Φ-RT 交会图、DEN-RT 交会 图、气测分析法及阵列感应测井法等确定储层下限。 3.1 Φ-RT、DEN-RT 交会图法
孔隙度的高低对电阻率是有影响的,因此,在 这 种 情 况 下 ,可 以 考 虑 使 用 孔 隙 度 — 电 阻 率 交 会 法。孔隙度-电阻率交会法是由 Archie 公式推导而 来的。根据 Archie 公式:
平均值 16.372 平均值 156.796 平均值 1.896 平均值 4.082 平均值 2.713 平均值 400.861
岩、泥岩及相互之间的过渡岩性[7]。储层通常发育在 白云岩发育段,在裂缝发育的情况下,致密灰岩层段 也可以发育裂缝性灰岩储层。因此岩性识别是储层 识别的基础,并进一步为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和储层 参数计算排除或减少岩性影响因素。
目前,用于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定性识别方 法很多,主要包括电阻率绝对值法、P1/2 法、交会图 法等。本次针对研究区马家沟组储层的实际情况, 优选出三种较为准确的流体性质定性识别方法,适
表 1 研究区块下古马家沟组组分含量统计表
用性较好,提高测井评价准确度,有利于该储层后期 的勘探与开发。
1 马家沟组储层特征
结合地区解释经验,根据各种测井信息对不同 岩石的测井响应理论值,可以基本确定马家沟组地 层剖面的岩性。本次研究共收集了研究区 5 口井的 测井资料,包括井径、自然伽马、中子、声波、密度、双 侧向测井曲线。通过岩心-测井标定与测井资料综 合分析,利用交会图的方法确定出不同岩性的测井 特征(见表 2),具体如下:
双侧向测井测量范围小,测量曲线少,测量信 息少,受井眼因素影响较多。感应测井通过对多条 不同探测深度(10in、20in、30in、60in、90in、120in)电 阻率曲线的反演,消除了泥浆侵入和围岩对地层电 阻率测量值的影响,得到的原状地层电阻率精度较
(1)
将实际测井得到的储层孔隙度、电阻率点在孔 隙度-电阻率交会图理论图版上,根据点子所落的 区域,可以直接确定储层流体的性质。密度测井值 接近或等于地层岩石骨架的理论值,而当地层发育 孔隙时,单位空间介质的密度值就会降低,若孔隙 中含有天然气,密度测井值将会更低。
从图 8、图 9 中可以看出,气层的电阻率明显较 气水层的高。气层的电阻率通常大于 70Ω·m,密度 值小于 2.785g/cm3,孔隙度大于 3%;含气层的电阻率 通常大于 70Ω·m,密度值大于 2.745g/cm3,孔隙度小 于 5%;气水层电阻率通常小 70Ω·m,密度值小于 2.785g/cm3,孔隙度大于 4%。储层下限:电阻率为 70 Ω·m,密度值下限为 2.785 g/cm3,孔隙度下限 3%。
般大于 4%,且随着物性变好,中子测井值也相应增
加;补偿密度值主要受到岩性自身物性及井眼条件
的影响。在井眼正常条件下,储层发育段密度值一
般低于 2.80g/cm3;电阻率值在较致密层一般在 1000
Ω·m 以上,当物性较好或储层含高矿化度水时电阻
率会有所下降,降到几十Ω·m。
(2)灰岩:研究区灰岩储层欠发育,其特征为自
值之间。
2.2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区块马家沟组岩石类型主要以白云岩为主 。 [8]
以白云岩、灰质云岩、灰岩及云质灰岩为例分析岩 性与物性的关系(图 6、图 7)。
研究表明,白云岩、灰质云岩、云质灰岩及灰岩 的 孔 隙 性 依 次 变 差 ,云 岩 的 孔 隙 度 分 布 范 围 在 0%-6%之间,灰质云岩孔隙度分布范围在 0%-3% 之间,云质灰岩孔隙度分布范围在 0%-4%之间,灰 岩孔隙度分布范围在 0%-1%。但灰岩的渗透性较 大 ,分 布 范 围 在(0.001-0.1)× 10-3um2,主 要 由 于 裂 缝的发育使其渗透性得到改善。
平均值 25.478 平均值 162.623 平均值 10.022 平均值 3.568 平均值 2.735 平均值 42.731
灰岩
最小值 9.071 最小值 151.033 最小值 -0.619 最小值 4.044 最小值 2.697 最小值 15.004 最大值 22.122 最大值 162.158 最大值 5.265 最大值 5.059 最大值 2.793 最大值 473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