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区域概况1.江苏省地理位置: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南濒长江,西部与安徽、浙江两省接壤,北部与山东、淮河流域相接。
2.江苏省自然地理特征:江苏省地形复杂多样,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分布有丰富的山地、平原、湖泊和海岸线资源。
3.江苏省气候特征: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温13-17℃,降水分布不均匀,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二、地形地貌1.长江流域地形地貌:由山地、平原、湖泊、水系和河流构成,特点是南部山地丘陵起伏,中部为淮河平原,北部为沿海平原。
2.淮河流域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势逐渐向南较高、向北较低,从北向南梯度明显。
3.海岸线地形地貌:江苏沿海线长约1000多公里,形成了鲜明的海岸线地形地貌,有沙滩、沙丘、红树林等特点。
三、河流湖泊1.长江:贯穿江苏全境,是中国第一大河,全程约6300千米。
2.淮河:江苏省西北部,是江苏主要的内陆河流,流经江苏全境约722千米。
3.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浙江省湖州市交界处。
4.洞庭湖: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和湖北省武汉市交界处,面积较大,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四、经济发展1.江苏省工业:江苏省是我国工业基地之一,以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包括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信息等行业。
2.江苏省农业:江苏省农业发达,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和油料作物等,同时养殖业也发展良好。
3.江苏省服务业: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较快,主要包括金融、商贸、旅游和科技服务等领域。
五、城市与交通1.南京市:江苏省省会,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交通枢纽。
2.苏州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园林和古典建筑闻名世界,近年来也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3.扬州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扬子江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4.高铁和高速公路:江苏省的交通网络相当发达,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铁路线贯穿全境,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快速流动。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 月球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地表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自身条件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的大气层;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区时计算: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西—”;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从天文意义来看,夏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春秋季则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一年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4、地球的圈层结构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一个圈层;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主要特点,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地表形态的变化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建隧道地质构造向斜:岩层下弯、中心岩层是新岩层――有水断层:岩层错位――大型工程避开断层注意:背斜成山:岩层上拱,形成山岭――内力作用背斜成谷: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向斜成谷:岩层下弯,形成谷地――内力作用向斜成山: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结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大气受热过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下列图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此即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太阳照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如图所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特别指出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高温上升,低温下沉;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运动方向:高压吹向低压.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所示;4、气压带与风带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所示;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所示;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和下表所示;5、天气系统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冷锋 与 天气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 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暖锋 与 天气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准静止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分类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控制气团气温 气压 阴晴 阴晴风 控制气团 气温气压 阴晴冷锋 暖气团 高 低 晴 阴雨 大 冷气团 低 高 晴 暖锋 冷气团 低 高 晴阴雨小 暖气团 高 低 晴6、水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a.联系四大圈层、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c.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深刻的影响;7、洋流 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气流气压状况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实例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台风 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一般来说,从高纬流向低纬的即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即为暖流;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如图所示;具体见书本P62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知道自然地理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土壤、生物;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图所示;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地Array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不同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厄尔尼诺不仅给秘鲁带来灾难,而且还殃及世界其他地区;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在改造某要素时,应注意对其它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还要注意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如图: 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热量 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图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2、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有人认为,地球气候已经进入最近1000年以来最为温暖的时期;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调整,也有施肥效应;海平面上升;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会不同地程度影响到全球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地方方面面,如主要农作物及畜牧业的生产、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与人类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①采猎文明阶段: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这一阶段,人类主要是通过适应自然环境来求得生存,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②农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但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③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4、自然灾害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①旱涝:主要原因:天气异常,工业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森林植被覆盖率底,城镇规模快速扩张;危害:农业减产,污染加剧;②台风:主要原因: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是由热带大气内的扰动发展而来的;危害: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它们会导致城市、村庄、农田、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受损,甚至被吹到、冲毁,还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土壤盐渍化等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③寒潮:主要原因: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危害:强烈的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寒潮影响的范围大,而且多种灾害并发;④地震:主要原因: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地壳中;危害: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 瘟疫;。
2020江苏省学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汇总,理必修一-必修二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1.按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的普通性:运动特征:和其它行星一样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
结构特征:类地行星(与水星、金星、火星类似),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⑴安全的宇宙环境⑵太阳光照稳定⑶日、地距离适中,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⑷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演化出适宜的大气成分⑸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差不大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表提供能量,为人类提供能源)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的异常活动)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其最明显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⑴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⑵对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⑶对极区大气的影响:产生极光现象⑷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正相关或负相关),但是没有特定关系5.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地面(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大气受热的主要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绝大部分热量增温后,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直接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所以分析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仅考虑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6.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分析气流运动的主要切入点。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受热上升,受冷下沉)→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知识点梳理——地理必修一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知识点梳理——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 宇宙:1. 天体的含义: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
2. 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3. 天体系统的含义: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划分:(二) 太阳:5.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肉眼所见的太阳表面为太阳的光球层。
6. 太阳的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7. 太阳活动主要包括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和发生在色球层的耀斑,周期活动约为11年。
8. 通常把太阳黑子和耀斑作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9.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
② 太阳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③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10.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 干扰地磁场,发生磁暴现象。
② 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粒子流会造成极光现象。
③ 影响近地面大气状况,使气候异常。
④ 太阳活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波通信。
(三) 地球与其它行星:11. 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2. 从结构特征来看,八大行星可分为三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每一类具体包括: 类地行星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 天王星、海王星 ※ 13.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14.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答: 普通的原因: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特殊的原因: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15.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 都是自东向西运动;② 近圆形;③ 共面型。
16.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⑴ 外部条件:① 光照稳定; ② 安全的宇宙环境。
江苏小高考地理考点总结

江苏小高考地理考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江苏省小学升初中考试(小高考)地理科目的考点内容,帮助考生进行备考。
自然地理
地球与地图
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结构,以及地球上各种地形的分布,了解地球经纬度、地球仪使用等基本知识。
生物地理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域动植物的适应特征,并掌握江苏省内一些典型动植物的分布情况。
地貌与水文
了解江苏省的地貌类型、地貌发展过程和主要的水文地理现象和地貌区划。
掌握江苏省的地貌和水文要素,例如:太湖、长江、秦淮河等。
人文地理
人口与城市
掌握江苏省的人口分布趋势和城市的特点,了解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和问题,并掌握江苏省的典型城市,如南京、苏州等。
农业与工业
了解江苏省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掌握农业和工业在江苏省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包括江苏省的主要农作物、典型特色工业等。
交通运输
掌握江苏省的典型交通线路和交通工具,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掌握江苏省的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综合地理
地理环境与保护
了解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掌握一些环保措施。
城市规划
掌握一些基本的城市规划知识,了解江苏省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情况。
结论
江苏省小学升初中考试(小高考)地理科目以江苏省的地理为主要考点,考察对江苏省地理的掌握情况。
对于考生而言,要注重理论学习,结合实地考察,遵循考纲并加强自身的思维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料

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资料江苏小高考地理科目是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科目之一。
它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地理研究的基础。
在地球的表面,有五大洲和七大洋。
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七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阿拉伯海和加勒比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自身运动的两个基本方式。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一天。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我们将这段时间称为一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理位置,人们制作了地球仪和地图。
地球仪是一个模拟地球形状的球体,能够观察到地球的各个方面。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进行的放大或缩小的平面图,能够显示出地球的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信息等。
二、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气候、生态和资源等。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地形特征。
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以平原为主,但也有一些小山丘地形。
气候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江苏省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生态是指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地球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包括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煤炭资源,并且还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三、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总数。
江苏省是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农业是江苏省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以稻谷、小麦、棉花、油料、蔬菜等为主要农作物,而渔业和畜牧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2024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地理科目命题思路2篇

2024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地理科目命题思路2024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地理科目命题思路精选2篇(一)根据江苏小高考地理科目的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以下是可能的地理科目命题思路:1. 自然地理篇-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考察学生对地球形状、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理解;- 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考察学生对地球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 气候与气象:考察学生对气候区划、气象要素和气候变化的理解;- 水资:考察学生对水资及其开发利用的认识;- 自然地理区划:考察学生对世界、中国和江苏自然地理的区划和特点的理解。
2. 人文地理篇- 人口与城市:考察学生对人口的多少、分布和迁移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农业与农村:考察学生对农业消费方式、农村经济开展和农业可持续开展的理解;- 工业与城市:考察学生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开展规划的认识;- 交通与通信:考察学生对交通网络和通信开展对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影响的理解;- 经济与区域开展:考察学生对经济开展阶段、区域差异和可持续开展的理解。
3. 地理技能篇- 地图与地理信息:考察学生对地图和地理信息的读取和应用技能;- 图表和统计:考察学生对图表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才能;- 野外理论:考察学生对实地考察和野外调查的才能;- 空间认知和地理问题解答:考察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才能。
此外,命题还可以结合详细的地理实例和案例,让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才能和综合素养。
命题时应综合考虑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才能和创新思维。
2024江苏小高考(必修科目)地理科目命题思路精选2篇(二)2024年江苏小高考物理科目的命题思路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 根底知识考察:考察学生对根本物理概念和定律的掌握程度,例如力学中的运动、力和能量等概念。
可以设置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才能。
2.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才能。
江苏小高考复习提纲必修1+历年学测真题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什么叫天体?常见的天体类型有哪些?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什么?宇宙中的物质统称为天体,常见的天体类型有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2.什么叫天体系统?列出天体系统的级别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3.太阳系八大行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 、近圆性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条件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比较稳定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自身条件液态水的存在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凝结降雨形成海洋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的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太阳能、煤石油—地质时期储存下来的太阳能)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标志发生层次 周期影响黑子光球耀斑色球日冕11年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影响地球大气状况(与天气、气候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理解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 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 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历年真题】07年 1.2006年4月11日,欧洲航天局的“金星快车”飞抵金星附近,进行探索研究。
2023年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整合多家材料知识点全面

必修科目——地理必修Ⅰ【知识梳理】第一章宇宙中旳地球1.1地球所处旳宇宙环境1.天体系统形成: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级别:由低级到高级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地月系旳中心天体是地球;河外星系又称星系;总星系即人们观测到旳宇宙范围;距离地球近来旳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近来旳天体是月球。
2.太阳系组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由于太阳质量大,吸引其他天体绕其公转;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八大行星按构造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在太阳系中旳一般性(与八大行星相似旳运动特性有):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相似,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近圆性:公转轨道靠近于圆;5.地球旳特殊性:存在生命条件原因外部安全旳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旳光照条件太阳比较稳定;自身条件合适旳温度条件和液态水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旳大气地球体积质量适中;蕴育生命旳海洋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结晶水汽化,带到地表凝结降雨形成海洋;1.2太阳对地球旳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旳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②地球上大气、水体运动旳重要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旳重要能源:如煤石油、水能等;2.太阳大气分层: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层;3.太阳活动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黑子出目前光球层,周期,它是太阳活动强弱旳标志;耀斑出目前色球层,它是太阳活动最剧烈旳显示;4.太阳活动对地球旳重要影响:①许多地方降水量旳年际变化与黑子周期有有关性(正有关或负有关);②干扰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④带电粒子流与两极高空大气摩擦,产生极光现象;1.3地球运动(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2.自转周期:以某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360°,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叫1个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旳真正周期;以太阳为参照,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一种太阳日,时间24小时;3.自转速度: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为赤道处二分之一;除极点外,地球各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15°/小时;4.地球自转旳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叫1个太阳日;昼半球和夜半球旳分界线,为晨昏线(圈);(作二分二至日光照图)顺地球自转由夜到昼所通过旳线为晨线(日出);顺地球自转由昼到夜所通过旳线为昏线(日落);(2)地方时差:(构建时辨别布平面图,学会计算)地方时:因经度而不一样旳时刻(经度相似,地方时相似。
2010-2023历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地理卷

2010-2023历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地理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0题)1.交通运输多样化、快捷化、网络化使城市形态呈现多样性。
2.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不利影响主要是。
因此,加强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3)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3.图为“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A.①时期B.②时期C.③时期D.④时期【小题2】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4.图为“‘嫦娥二号’奔月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
此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A.9月30日10时59分B.10月1日8时59分C.10月1日10时59分D.10月2日2时59分【小题2】易对“嫦娥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5.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
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喷出岩【小题2】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6.图为“四种工业投入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美国“硅谷”电子产业的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小题2】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孟加拉国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A.产业转移B.工业集聚C.人口迁移D.跨区域资源调配7.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版

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版江苏版地理小高考知识点江苏省地理学科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地理知识点是必备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江苏版地理小高考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1.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的东部,东临太平洋,东北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南界北部湾,西南与印度支那半岛接壤。
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大海,西濒高山,自然环境多样。
2. 中国主要山脉中国主要山脉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山脉,并且拥有许多世界级珍稀动植物资源。
3. 中国主要河流中国主要河流包括黄河、长江、珠江等。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区域建设等。
二、经济地理1. 中国资源分布中国资源分布广泛,包括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其中,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2. 中国主要农业区中国主要农业区包括东北黑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这些地区具有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3. 中国主要工业区中国主要工业区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4. 中国交通运输中国交通运输发达,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以及发达的河流运输和航空运输。
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
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地理条件较差。
2. 南京与苏州南京和苏州是江苏省的两个重要城市,南京是江苏省的首府,也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苏州是江苏省的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2021年江苏省高二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最全知识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通过图形识记知识一、必修一——掌握几张重要图1、太阳光照图(侧视图、俯视图)【考点】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节气(日期);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大小比较。
2、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北极地球劫迫而值道平而两幅【考点】结识黄赤交角;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判断节气;画出公(自)转方向;判断近日点、远3、大气受热过程图日点;太阳直射点及其移动方向;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考点】结识各种辐射名称;大气削弱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大气能量直接来源、主线来源;判断多云和晴朗天气温差状况,解释雾、霜、露水形成因素。
4、热力环流图【考点】大气运动主线因素;判断高低压;比较压强大小;画出气流运动方向;判断同一水平面上高压处与低压处温差;举出热力环流实例:(1)海陆风(2)山沟风(3)城郊风(4)不同性质下垫面之间环流5、三圈环流图旎-锋面降水极地东耐根地低珏带|对流降水赤道证反带即热带海压帝-彻题地低压带F高压中的下沉气施下沉富居中的怀温K流公塘-锋面降水【考点】纯熟画出气压带风带;写出气压带风带名称;气压带风带与降水关系;结合气压带风带解释常用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成因,特性。
6、季风【考点】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风向,成因;季风对季风水田农业影响;依照季风风向,判断季节7、天气系统图(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考点】判断天气系统类型;解释冷暖锋形成理由;解释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解释气旋反气旋对天气影响;懂得常用天气系统实例8、水循环图【考点】水循环三种类型名称;水循环各个环节名称;人类干扰最大环节;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办法;水资源调配对调入区有利影响;水循环意义10、洋流模式图流对气候,环境,渔场,航行影响11、地质构造图【考点】地质构造名称;地貌名称;判断背斜向斜主线根据;解释背斜成山、向斜成山、背斜成谷、向 斜成谷因素;如何寻找水、石油、天然气;隧道、大坝建设选址12、自然带分布图副剪地风基带冈向 北大洋南赤世界尚池 物仃M 同珞梃式图册“海诡曲形成大洋五层环流八二霆为【考点】纯熟画出洋流模式图;判断寒暖流,并解释理由;辨别大陆两岸或大洋两岸洋流类型;解释洋【考点】三大地区分异规律名称,主导因素,体现明显地区(纬度);记住常用气候类型下自然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立体农业(山地垂直地区分异规律);山地自然带复杂限度取决于基带纬度和山体相对海拔高度;山地垂直地区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向两极地区分异规律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小高考地理复习必修一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天体系统的结构:地球 月球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都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公转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光照条件一直稳定 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形成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地表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
自身条件 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生存的大气层。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形成原始海洋(充足的水分)。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波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极光和磁暴现象;对气候产生影响,与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没有特定关系。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和五带。
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所示: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方时的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区时计算: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西—”。
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从天文意义来看,夏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春秋季则是冬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一年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4、地球的圈层结构的一个圈层。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了解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其主要特点,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地壳物质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地表形态的变化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背斜:岩层上拱、中心岩层是老岩层――储存石油、天然气;建隧道地质构造向斜:岩层下弯、中心岩层是新岩层――有水断层:岩层错位――大型工程避开断层注意:背斜成山:岩层上拱,形成山岭――内力作用背斜成谷:顶部受到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外力作用向斜成谷:岩层下弯,形成谷地――内力作用向斜成山:槽部受到挤压,岩层变结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外力作用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外力作用形式侵蚀地貌 沉积地貌流水沟谷、瀑布、峡谷,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沙丘、沙垄冰川U 谷、冰斗、刃脊、角峰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下列图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此即大气的温室效应。
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太阳照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大地暖大气(地面长波辐射)、大气还大地(大气逆辐射)。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如图所示,近地面空气受热引起气流上升运动,近地面空气冷却引起气流下沉运动。
空气上升使高空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空气下沉使高空气压降低,等压面向下凹陷。
高空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导致近地面气流上升处气压下降,等压面向下凹陷,近地面气流下沉处气压升高,等压面向上凸起。
近地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特别指出的是: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
竖直方向上的大气运动:高温上升,低温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水平运动方向:高压吹向造褶皱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
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
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低压.在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如图所示。
4、气压带与风带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所示。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图所示。
一般地说,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较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气流较湿润,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风带,气流较干燥。
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
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随季节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和下表所示。
统计图类型气候特征大气环流状况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受赤道低气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季风气候最显着)5、天气系统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部,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在上升冷却过程中成云致雨。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以及冬季的寒潮,属冷锋天气。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
在暖锋上,暖气团沿冷气团主动地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
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雨过天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准静止锋与天气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其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冬季炎热干燥压带影响,冬季受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雨热同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年降雨量少且集中在夏季,四季分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地区季节风向形成原因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东南季风南亚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分类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实际上气旋就是低压系统,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6、水循环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联系四大圈层、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物质和能量交换;c.对生态、气候、地貌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7、洋流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寒流、暖流)。
洋流是指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一般来说,从高纬流向低纬的即为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即为暖流。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如图所示。
(具体见书本P62)控制气团 气温 气压 阴晴 阴晴 风 控制气团 气温气压 阴晴 冷锋 暖气团 高 低 晴 阴雨 大 冷气团 低 高 晴 暖锋 冷气团 低高晴阴雨小暖气团 高低晴气流(气压)状况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实例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台风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伏旱”天气秋高气爽影响对象 影 响 举 例气候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都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澳大利洋流对促进全球热量平衡、气候、渔场形成、海洋航运、海洋污染会产生影响,如下表所示。
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知道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