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

教育概论叶澜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叶澜老师的《教育概论》,真的是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本书开篇就强调了教育与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

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同学叫小峰。

小峰学习成绩不太好,上课总是坐不住,还经常和同学打闹。

老师和家长都为他头疼不已。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校外实践活动,去参观一个科技馆。

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新奇的科技展品,什么机器人啦、太空模型啦,大家都兴奋得不行。

可小峰却在一旁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还是自顾自地调皮捣蛋。

但是,当我们走到一个关于物理实验的展示区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讲解员在演示一个有趣的静电实验,小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不再乱跑乱动,而是凑到前面,全神贯注地看着。

讲解员看到他这么感兴趣,就邀请他上台亲自体验一下。

小峰有点犹豫,但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上去了。

当他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实验,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兴奋。

从那以后,小峰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课也不再捣乱了,开始认真听讲,还经常向老师提问。

这件事儿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真的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和潜力,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机会和引导。

就像叶澜老师说的,教育要促进个体的主动发展。

小峰的转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果当时没有那次科技馆的参观,如果没有那个让他感兴趣的静电实验,也许小峰还在被大家定义为一个“坏孩子”。

再来说说我们的教育环境。

现在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

每天就是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叶澜老师在书中提到,教育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可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哪里还有什么活力可言?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看到他才上初中,就已经每天晚上做作业做到十一二点。

我问他:“这么多作业,你不累吗?”表弟一脸无奈地说:“累有什么办法,老师布置的,不做完要挨批评。

小学科学老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

小学科学老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

小学科学老师读书笔记(小学科学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读书心得现在,我们对科学的认识是: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和方法,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1916年,杜威出版(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著名论点,明确表示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倡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提出教学要从儿童现实出发并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儿童活动为依附,以儿童心理为依据。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设计了五步教学法:安排真是的情景、在情景中有刺激思维的课题、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便做出疑难的假定,在活动中验证假定、依据验证得出结论。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杜威的见解我几乎全部同意〞。

杜威的思想对中国影响庞大,1921年,杜威来我国宣传有用主义哲学。

1922年,我国制定“新学制〞,明令实施儿童中心教育。

然而,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主张无视了知识的系统学习。

布鲁纳在承袭了杜威关于教育的过程观上,提出了结构课程观。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1、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即可以通过证实或证伪的方法得出结果,而且对结果可以屡次重复检验。

2、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

3、科学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是可开展的。

为此,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逻辑思维和质疑精神“探究式学习〞既注重所研究的课程的学习,又注重对课程过程的探究;既能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以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到达最有效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探究式教学五大特征:1、问题:围绕科学性问题开展活动是科学探究的一个根本特征。

问题不能太过复杂,问题既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教师、网络等。

2、证据: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育教学读书笔记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而科学教育正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未来变化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目标和教学重点在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育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促进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重点包括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要着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原理,特别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天气变化、植物生长、物质的性质等。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和资源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比如图片、实物、多媒体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互联网等,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更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勇气,培养理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评价和反思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了解学生对科学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

七、总结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育的教学读书笔记,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和强调,对教育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了明确,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规划,对教学手段和资源进行了强调,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进行了指导,对评价和反思进行了要求。

这些内容和要求都为科学教育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小学科学教学论学习感受

小学科学教学论学习感受

小学科学教学论学习感受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让我们了解了自然界的奥秘和规律。

在学习小学科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小学科学教学让我明白了很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的原理。

例如,为什么天上的云会变形?为什么水能流动?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小学科学,我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热爱自然界。

小学科学教学让我学会了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会引导我们进行各种实验,让我们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让我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科学的机会,努力掌握科学知识,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科学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的兴趣和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会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读书笔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读书笔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读书提纲书目《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主编刘德华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纲:第一章:1、知道科学的定义与特征*2、能区分作为知识系统、探究活动与思维方法的科学3、知道什么是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4、知道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二章:1、了解古今中外科学教育的发展2、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第三章:1、了解科学教育中的问题与改革第四章:1、掌握科学教育的心理学基础*2、了解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STS理论以及它们各自的不足第五章:1、知道科学素养的内涵2、了解国外的科学教育改革与目标3、理解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第六章:1、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七章:*1、了解美、英、日和香港等的科学课程的状况第八章:*1、掌握科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理念2、了解学生在科学上的误解*3、知道对待学生误解的方法*4、掌握两种科学教学模式5、理解科学教学伦理第九章:1、知道教学设计理论模型2、掌握教学设计程序与原则*3、正确运用教学设计的类型第十章:*1、知道美、英、日、香港及国内的教学案例*2、能结合实际分析美、英、日、香港及国内的教学案例第十一章:1、了解科学学习资源的分布与开发2、掌握学习环境的创设第十二章:1、知道科学教学评价2、能结合实际提出评价思路与实例第十三、十四章:*1、了解科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与变革2、了解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目标、阶段特征*3、知道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4、能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划注:标示“*”为详读部分,其余为略读部分。

小学科学教育随笔

小学科学教育随笔

小学科学教育随笔小学科学教育随笔如果你信仰一种事业,请不要放弃!总有一天别人会开始关注,携起手来,我们就能解决我们最大的难题。

摘自_年第4期《读者》上一篇文章《火烈鸟的启示》。

我想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教育也是一种事业,面对诸多性格不一的孩子,我们课堂也遇到一些问题,有的孩子会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做小动作;而有的孩子缺少思考,活动有余,思维不足,合作实验时,不求实效,浪费时间,这些好像是我们课堂上最需要,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于是我们老师做了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会在课前告诉学生,我们在科学课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课堂中的种种不良行为都会记在学期期末成绩上,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你会停下来指责并教育其他学生,实验课前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实验中的一些事项,做实验时一遍遍的教导有些连实验步骤都不知道的小组,课后还十分生气的和一些上课时表现不足的同学促膝长谈作为一名教师,这是我们的事业,也是我们的指责,可是我们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呢?身边的老师反复说的还是课堂上的不足,指责的还是那些上课不好的学生,我们这样做真的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内心吗?真的能够转变他的学习观念吗?我不能十分肯定,所以我一直在思考。

直到最近我读到这篇文章描述的是,外形高雅的火烈鸟每年都要进行迁徙,迁徙的路途一定十分遥远,可它们并不象其他动物一样,是在一个首领的指挥下,或者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一起进行迁徙,而是每年到了迁徙的时候,总有少数火烈鸟率先飞离湖面,拉开迁徙的序幕,然而,其他的火烈鸟好像并没注意到,于是这一小群火烈鸟又飞回到湖面上。

可是第二天,这少数的先行者会继续进行尝试。

这一次,更多的火烈鸟和它们一道奋飞,然而绝大多数的火烈鸟依然是毫不在意。

所以,这些先驱者们又飞了回来。

这样的尝试要持续好多天。

每次都有更多的火烈鸟加入飞行的大军,可终因成千上万的火烈鸟依然没有注意,大迁徙的计划一再搁浅。

但有一天,情况终于改变了。

和以前一样,那些少数的火烈鸟再次扇动翅膀,有一小部分火烈鸟加入它们的行列。

《小学科学》读后感

《小学科学》读后感

《小学科学》读后感《小学科学》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名叫《小学生不能不知道的100个科学秘密》。

我翻开了目录,书里汇集了古往今来100个科学秘密,作者把这些科学秘密分成10个部分来讲解,分别为:植物大世界、动物大世界、人与微生物、地理大观、科学奇人奇事、生活中的科学、世界真奇妙、宇宙大探秘、游戏中的科学和最雷人的科学常识。

这100个小故事的标题也很吸引人,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让我很想看下去。

我翻到了“动物大世界”篇,里面有一章标题是:“动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吗?”我见了,很奇怪,便想:“难道动物的血液还有其他颜色吗?”于是,我赶紧看了下面的介绍。

哦,原来人和大部分动物的血液是红的,是因为血液里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如果把活虾和活蟹身体弄破,会发现从它的伤口处会流出淡蓝色的液体,这就是它们的血液,这种血液里的血蓝蛋白含有铜元素。

血液不仅有红色、蓝色,还有黄、绿等各种颜色……啊,我的一个迷团终于解开了。

我又翻到了“最雷人的科学常识”篇,有一章题目居然是“苍蝇也会成为宝贝吗?”说起苍蝇,人人讨厌,居然有人把它们作为宝贝养!太不可思议了!原来啊,蝇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有专家甚至预言,蝇类食品将来可能成为人类食物中高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怪怪个隆地洞,我可不敢吃这东西!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天地万物充满了种种神奇,等待着人类去孜孜不倦地探索。

这100个科学故事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

作为小学生,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培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去注视一下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去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懂得更多道理,才能尽快长大成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小学科学》读后感2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五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

五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

五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在五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以下是我从课本中摘抄的一些读书笔记,它们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了科学概念。

1.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从种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这个过程需要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2.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幔是中间层,主要由熔融岩石构成。

地核是最内层,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4.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组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和其他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

5. 物质的状态: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例如,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当它冻结时变成固态,当它加热时变成气态。

6. 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例如,当我们推一个物体时,我们对它施加了力,使它开始运动。

7.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当我们骑自行车时,我们的身体化学能被转换为机械能,使自行车向前移动。

8.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当遇到物体时,它可以被反射、折射或吸收。

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9.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我们说话或唱歌时,我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波,这些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10.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以确保我们的地球能够持续为未来的世代提供生存的空间。

通过这些科学读书笔记,我对自然界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科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科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科学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一、摘抄1. "科学不是一种绝对的学问,而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2. "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3. "科学的本质是实验,科学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4. "科学教师应该具备广泛而深入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科学教育的技巧和方法。

"5. "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感悟1. 科学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问,科学教师需要时刻保持更新和进步,以适应科学教育的需求。

2.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

3.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科学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技能,这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5.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奠定基础。

三、如何提高科学教学质量1. 不断学习和更新科学知识,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

2. 注重实验教学,设计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定期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作为科学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关注科学教育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教育。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做出贡献。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近期读了陈华彬梁玲编著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些许思考随便写写。

[原文摘录]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的已达成广泛共识:(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科学需要证据;(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的思考:不论我们的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学家以及哲学家怎样去用文字阐述科学的本质,作为从事一线的科学课教学的教师,首先应该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对自然事物探究过程中求真求实、注重证据的态度,也是一种了解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技能。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是用科学课的三维目标: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落实的。

至于我们是否真的落实得很好,正像郁波老师提出来的,我们应该去关注我们的科学课是怎样体现科学的本质,是怎样培养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在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求真的本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去研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不够求真的做法和现象。

我认为在以前的课堂上确实存在不求真不求实的现象,在下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会重点去关注以上问题,首先把自己的科学课上真实,不能出现教师权威的现象,要把孩子们的问题找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不敷衍学生。

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和事实求实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原文摘录]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听过的信息易于忘记,我见过的事物便于牢记,惟有我亲自动手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才是我真正理解的东西”我的思考:不同说法隐藏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我很赞同有人分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是把学生的大脑比喻为装水的容器,知识比作了流水。

这里隐含了“填鸭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内容简介本文档是我作为小学科学教师阅读某本书后的读书笔记总结。

笔记内容涉及书中的主要观点、重要内容以及我对这些观点的理解与思考。

书名《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实践》主要观点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解释等方式,积极探索世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重要的科学研究策略。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发展。

3. 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

学生参与实际的科学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中的亲身经历,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4.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项目。

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科学探究项目并深入研究,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和科学研究能力。

重要内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观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解释力以及创新力。

3. 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实践、教师角色转变为指导者、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4. 科学探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科学探究主题、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并记录实验结果。

我的理解与思考1. 科学探究不仅仅是研究科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终身研究的能力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2. 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角色非常关键,需要成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者,通过提问和引导,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发现。

3.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项目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我将尝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

以上是我对《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实践》的读书笔记总结,希望这些观点和内容能对我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能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神奇的校车》这本书以充满趣味的方式,带着孩子们跟随神奇的校车进行各种奇妙的冒险。

在《迷失在太阳系》中,孩子们跟随校车穿越太阳系,了解了太阳、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书中的文字生动形象,比如形容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就像一个超级大气球。

插图也十分精彩,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太阳系的奥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能发现其中的无穷乐趣。

而且,它还让我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还可以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

《法布尔昆虫记》这是一套讲述昆虫世界的书籍,作者法布尔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昆虫们的生活习性和独特之处。

在《蜜蜂》这一册中,我了解到蜜蜂是如何建造蜂巢、如何采集花粉和花蜜,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的。

读了这本书,我对昆虫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觉得昆虫只是一些小小的生物,没什么特别的。

但现在我知道,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本领。

比如蜜蜂的勤劳和聪明,它们能够精确地找到花蜜的位置,并且用独特的舞蹈语言告诉同伴。

这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妙。

《我们的身体》这本书用直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从皮肤到骨骼,从内脏到五官,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消化系统的部分,它清晰地展示了食物是如何在我们的身体里被消化和吸收的。

通过阅读,我明白了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器,每个部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这个“机器”正常运转。

《万物简史》这是一本涵盖了几乎所有科学领域的书籍,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书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比如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的进化。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

小学科学教师读书笔记【篇一:小学科学课标读书笔记】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我再次捧起《小学科学课标》,再次领悟课标精神。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也代表着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一种当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科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应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概念,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发展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在小学阶段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希望孩子在建立科学概念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了解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在编写教材时应着重考虑内容、探究活动和对教学的支持三个方面。

.. 内容按照《标准》的要求,围绕明确的科学概念展开; .. 要考虑该年龄段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认知发展的特点;.. 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建构科学概念的起点。

..引入科学探究过程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 探究活动要有足够的实验环节,提供观察和讨论的机会,以逐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结论和使用推理模型; .. 要提供合适的记录方式。

.. 要给教师提供明晰和足够的背景信息;.. 要有明晰和足够的支持教学各环节的指导内容,包括教师的关键问语;.. 要给教师提供进行形成性评测的建议和标尺;.. 要考虑学生性别、民族的特点和特殊的需求;.. 要对安全和卫生提出明确的提示;.. 指出在完成某些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的特殊设备和器材。

三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

三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

三年级科学读书笔记摘抄在三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探索了自然界的许多奇妙现象,从植物的生长到动物的习性,再到天气的变化和地球的构造。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读书笔记摘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

1. 植物的生长: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子,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这个过程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2.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它们的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存环境。

3. 天气的变化:天气是由大气中的气压、温度、湿度和风等因素决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以及风的方向和强度,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4.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最外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由熔融的金属组成。

5. 水循环: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从海洋、河流到云层,再到降雨,这个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

6. 太阳系: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行星组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在自己的轨道上绕太阳旋转。

7. 化石的形成: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迹,它们被埋藏在岩石中,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

化石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的生命形态。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动植物种类,它们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9. 能量的转换:能量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之间转换,如太阳能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或者转换为热能,加热物体。

10. 科学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科学理论,观察现象,收集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实验是科学学习的重要部分,它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原理。

这些摘抄的内容不仅涵盖了三年级科学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激发了我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并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课读书笔记

科学课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2015年12月31日每个学期初我校都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正确把握课程的教育教学方向和原则,我都会再看看再读读再记记再想想《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在参加网络研究时沈特老师也强调要研读课程标准,为我们科学教师指引正确的教育方向,以下就是我再读新课标的感想。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的教学宗旨。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科学课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要使学生人人都能学科学我在教学中实践以下几点:(1)多层次了解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在上课之前事先我让每个同学作好相关的实验准备,根据孩子们可以提供的实验材料,教师仅需要补充准备好一些欠缺的材料即可。

这样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

因为很多孩子在了解和准备实验材料的同时往往会在课前进行一些小实验,这样就为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认识植物的叶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自已去收集各种叶,然后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2)多角度开放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敢于放手的同时我们就会由衷地发现学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学生的世界是如此的丰富。

我在教《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课前了解到学生很乐意研究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于是在教师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带来自己想研究的物体,结果学生们带来了很多富有意义的材料:有苹果、土豆、牙签等不同的材料,还有许多有趣的玩具等。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

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能够收获丰富的知识和无尽的乐趣。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读书笔记,希望能给热爱科学的小朋友们一些启发。

《神奇的校车》这一系列的书籍真是太有趣啦!书中的卷毛老师总是带着孩子们坐上神奇的校车,进行各种奇妙的冒险。

在《迷失在太阳系》中,我们跟着他们一起穿越浩瀚的宇宙,了解了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特点。

原来,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金星则被浓厚的大气层包裹着,表面温度非常高;火星看起来像是一颗红色的星球,上面可能曾经有过液态水的存在。

在《水的故事》里,我们跟随神奇的校车变成了小水滴,经历了一场从河流到海洋,再从海洋蒸发到天空,最后又变成雨水落回地面的奇妙旅程。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水是如何在地球上循环的,也知道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昆虫记》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会唱歌的蝉、勤劳的蜜蜂、聪明的蚂蚁等等。

蝉在地下生活了好几年,只为了能在阳光下歌唱几个星期。

它们会在树上挖一个洞,然后从洞里钻出来,展开翅膀飞向天空。

蜜蜂是非常勤劳的小家伙,它们建造的蜂巢简直就是建筑杰作。

每个蜂巢都是由无数个六边形的巢室组成的,既节省空间又非常坚固。

蚂蚁虽然个头小,但是它们有着明确的分工,团结一致地为整个蚁群服务。

通过阅读《昆虫记》,我不仅了解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还感受到了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我们的身体》这本书用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人体的奥秘。

从我们的骨骼、肌肉到内脏器官,每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功能。

我们的骨骼就像身体的支架,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肌肉则帮助我们运动,让我们能够跑、跳、玩耍。

心脏就像一个强大的泵,不停地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为我们提供能量和氧气。

而且,书中还讲到了我们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逐渐发育成长的。

小学科学教学论笔记

小学科学教学论笔记

小学科学教学的意义及概况一、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内涵1、什么是科学?2、科学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二、科学教育的价值与国际科学教育进展1、科学教育的价值2、国际科学教育的进展国外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1)美国《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了以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科技教育计划——“2061”计划,美国的教育界和科技界提出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响亮口号。

美国全民科学素养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在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设计和安排实验、控制变因、动手操作、细心观察、尊重数据、分析资料和归纳推理的习惯;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独立自学能力,尊重他人、互助合作,并能运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评价处理各种事物;在困难情况下,能以开放的心智和理性的心态,查找变因、走出困境。

(2)英国“教育改革法”与《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主要关注的是: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STS”)、集体精神和合作能力……(3)日本新的理科“课程目标”义务教育理科改革的基本方针是:A、贴近自然;B、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和实验;C、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态度;D、培养科学的见解和思维方法。

三、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概况1、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过程。

2、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

(1)科学课改的基本理念A 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B 课程以探究为基础C 强调整体性(2)科学课改的基本趋势A 教育目标趋向全面性B 课程内容更趋向综合性C 课程实施上更强调探究式、体验式学习三、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1)国家把“科教兴国”立为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2)从第三次全教会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1999年6月,中央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新“课标”的制定与实验试点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在本学科的具体体现,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胆实践,经常加以反思,促进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读书笔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近期读了陈华彬梁玲编著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些许思考随便写写。

[原文摘录]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教育专家莱德曼的调查报告,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各界学者对科学的本质的已达成广泛共识:(1)科学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2)科学需要证据;(3)科学带有主观性,因而科学家应努力识别并避免偏见;(4)科学是逻辑推理及人类想象和创造力的结合;(5)科学的发展受社会及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的思考:不论我们的科学教育家、科学史学家以及哲学家怎样去用文字阐述科学的本质,作为从事一线的科学课教学的教师,首先应该理解科学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对自然事物探究过程中求真求实、注重证据的态度,
也是一种了解和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中掌握的科学方法和技能。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们是用科学课的三维目标: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落实的。

至于我们是否真的落实得很好,正像郁波老师提出来的,我们应该去关注我们的科学课是怎样体现科学的本质,是怎样培养儿童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在我们现在的科学课教学中,是不是忽视了求真的本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具体去研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不够求真的做法和现象。

我认为在以前的课堂上确实存在不求真不求实的现象,在下学期的科学课中,我会重点去关注以上问题,首先把自己的科学课上真实,不能出现教师权威的现象,要把孩子们的问题找出来,大家一起解决,不敷衍学生。

要培养学生重视证据和事实求实的做人做事的态度。

[原文摘录]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听过的信息易于忘记,我见过的事物便于牢记,惟有我亲自动手或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才是我真正理解的东西”
我的思考:不同说法隐藏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我很赞同有人分析“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是把学生的大脑比喻为装水的容器,知识比作了流水。

这里隐含了“填鸭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

记得法国的做中学用了这样几句话来阐述了’You hear , you fover’ “You see, 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n.” 稍微懂一点英文的人,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Hand on”方案和美国教育界流传的上述说法是一致的,其实它的源源是来自中国,原文为“耳闻易忘,目睹为实,躬亲则明”,出处还有待查实。

这让我想到前几年听说的一个讽刺故事,大致说的是一个留美的中国大学生,居然不知道古代教育家孔子。

说到
这里,其实相比之下,我也自觉惭愧,我想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读一点关于我国著名教育家的一些书吧,不说古代教育著作《论语》《学记》,也不说孔子孟子。

至少也应该中国近代和现代教育家的书吧,可我居然没买过也没有看一本叶圣陶、陶行之先生的著作,论语倒是有,也读过背过一些,可领会也不多。

还真得给自己加加油了,要不然真会被社会所淘汰掉,也不愧当老师。

[原文摘录]目前所讲的建构主义通常是对几种认知流派(如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杜威等)的综合,同时也得到了最新脑科学研究结果的支持。

我的理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在写论文时引用了“建构主义认为......”这样的字眼,学习了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这一节,我大致了解到建构主义的含义。

我们在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里面其实也包括了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理解为: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
中的“主角”和“中心人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为学生建造自己的“知识结构”提供服务的。

在皮亚杰的认知科学理论中,他认为学生作为主动的学习者,起学习过程可理解为不断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同化可理解为输入的信息和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相适应,信息经过重组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去。

顺应则是输入的信息与个体现有的认知不相符合,个体必须修改原有认知结构以便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如果我们在教学当中营造一种使学生保持“好奇”的环境,可以驱动学生去探究发现周围世界,从而不断地组织、建立和发展认知结构。

我想,目前我们所提倡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教学方式应该是适合学生认知发展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建构主义。

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其“最近发展区”不断上移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在
于思考如何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对儿童的学习给予恰倒好处的指导。

我们在老师们的论文中可以看到“跳一跳摘桃子”的观点也应该是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提出的。

帕斯纳提出儿童概念发展与转变过程的概念转变模型(CCM)。

儿童学习科学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由新概念替换旧概念的过程,与科学史中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发展过程相类似。

从下面教学的角度应该很好理解,因为我们也见过这种教学模式。

首先运用“差异性”活动让学生观察到与自己预想完全不同的实验结果,(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挑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从而导致学生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帮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概念的合理性。

最后通过评价检测学生是否实现了从非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例如:四年级科学教材的“溶解”一课,教材提出面粉在水中的现象是更像食盐在水中的现象还是更像沙在水中的现象,最后通过过
滤、沉淀、蒸发等实验的检验更加规范了学生对“溶解”这个概念的认识。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小学科学课本中应该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

林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