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脑干外形及内部结构共55页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课件:脑干
![人体解剖学课件:脑干](https://img.taocdn.com/s3/m/1d7a36c91711cc7930b71619.png)
Visceral sensory nuclei.
Somatic motor nuclei.
Visceral motor nuclei.
灰质
1、脑神经核
分布规律:由内到外依次是
躯体运动核somatic motor nuclei 内脏运动核visceral motor nuclei 内脏感觉核visceral sensory nuclei 躯体感觉核nuclei
灰质
2、非脑神经核
名称 薄束核 楔束核
红核
黑质
位置
功能
延髓
本体觉、精细触觉传导路的中继核
调节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活动
中脑
产生多巴胺(中枢神经递质),调节运动
白质:上行传导束
a.内侧丘系和交叉
发自薄、楔束核,在延髓 上部交叉,止于丘脑。
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在脑干下部行于中线两侧; 在脑干上部略偏向外侧。
下端于枕大孔水平与脊髓交界 上端以桥延沟与脑桥交界
¶IX, X, XI, XII cranial n. attach to the medulla oblongata
I.延髓Medulla oblongata的外形
ii.背侧面:下部为闭合部,上部为开
放部,形成第四脑室的底
主要结构有:
薄束结节:内含薄束核 楔束结节:内含楔束核 小脑下脚
VIII对脑神经根丝附着
下端以桥延沟与延髓交界 上端以基底部上缘与中脑交界
¶V, VI, VII, VIII cranial n. attach to the pons
II.脑桥pons的外形
ii.背侧面:为开放部,形成第
四脑室的底
主要结构有:
面神经丘:含展神经核 界沟 蓝斑 前庭区及听结节上半 小脑上脚
解剖课件之脑干内部结构
![解剖课件之脑干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c565ccf58f5f61fb73666c0.png)
疑核
疑核:位于延髓上部的网 状结构中。此核上部发 出的纤维加入舌咽神经; 中部发出的纤维加入迷 走神经;下部发出的纤 维组成副神经的脑根。 支配咽喉肌。
副神经核:分别由位于延髓和脊 髓内的两群核团组成。延髓内 的疑核下部发出纤维组成副神 经的脑根。脊髓颈1~5或6节 段前角的背外侧部细胞发出副 神经的脊髓根,经枕骨大孔入 颅腔,与副神经的脑根合为一 干,再经颈静脉孔出颅,二者 分离,其中副神经脑根加入迷 走神经,随迷走神经咽支和喉 返神经支配腭肌和喉内肌。副 神经脊髓根即成为真正的副神 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神 经核
三叉神经运 动核
面神 经核
2)特殊内脏运动(传出)核 位置:躯体运动核腹外侧,网状 结构内。 功能 由4对核团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 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 展神经核的外上方,此核发出 的纤维组成三叉神经运动根, 出脑后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 嚼肌。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此核 发出的纤维从延髓脑桥沟出脑, 构成面神经的运动根,参与面 神经的组成。支配面肌。
延髓内的脑神经核
疑核
孤束核
舌下神 经核
迷走神 经背核
三叉神经 脊束核
副神 经核
舌下神经相关—舌下神 经核 副神经相关—副神经核 及疑核 迷走神经相关—迷走神 经背核、孤束核、疑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咽神经相关—疑核、 下泌涎核、孤束核、三 叉神经脊束核
脑桥下部平面
第四脑室 面神经丘 面神经膝和展神 经核 展神经根和面神 经根从基底部 下方穿出 基底部 锥体束 斜方体及内侧 丘系 上橄榄核 三叉N脊束核
中脑顶盖
下丘:含下丘核,构成听觉反射中枢,通 过下丘臂将听觉信号传至间脑内侧膝状体, 为听觉通路上的重要中继核团。 上丘:构成视觉反射中枢 顶盖前区:为中脑及间脑交界处。参与瞳 孔对光反射。
脑干的解剖
![脑干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eca909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8.png)
• 脑桥核:细胞散在于脑桥基底部, 接受大脑皮质的皮质脑桥束的纤维, 并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脑桥 小脑纤维,经小脑中脚进入小脑, 是大脑皮质和小脑联系的重要中继 站。
上橄榄核和脑桥核
上丘和下丘
• 传入纤维:1.上丘臂的视觉纤维;2.大脑皮质视区的纤维;3.下丘 和脊髓的纤维。
• 传出纤维:1.交叉到对侧形成顶盖脊髓束;2.止于有关眼球运动的 神经核,如动眼神经核等。
神经-下颌下神经-舌下腺和 下颌下腺;以及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腭和鼻 腔腺体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 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耳 颞神经-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
• 位置:迷走神经三角的 深面
• 纤维:迷走神经 • 支配:颈、胸部脏器和
腹腔内脏器平滑肌、腺 体
内脏感觉神经-孤束核
• 位置:延髓上部 • 纤维:迷走神经 • 支配:面神经核舌咽神经纤
脑干的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分布规律
内躯特一 内一特外 体殊般界脏般殊 运内内 感躯躯 动脏脏 觉体体 运运沟(感感 动动 一觉觉 般 特 殊 )
躯体运动神经
• 动眼神经核 • 滑车神经核 • 展神经核 • 舌下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
• 位置:上丘平面,中脑水管腹侧 • 纤维:动眼神经 • 支配:出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球肌肉
• 功能:影响躯体运动,延髓网状结构的内侧区抑制肌张力和运动脑桥中脑被 盖加强肌张力和运动;
• 参与睡眠、觉醒和警觉 • 参与内脏活动 • 调节呼吸、心血管反射
网状结构主要核团
• 向小脑投射的核团 • 中缝核团 • 中央群核团、外侧群核团 • 儿茶酚胺核团
脑干手术相对安全区
脑干手术相对安全区
上橄榄核和脑桥核
上丘和下丘
• 传入纤维:1.上丘臂的视觉纤维;2.大脑皮质视区的纤维;3.下丘 和脊髓的纤维。
• 传出纤维:1.交叉到对侧形成顶盖脊髓束;2.止于有关眼球运动的 神经核,如动眼神经核等。
神经-下颌下神经-舌下腺和 下颌下腺;以及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腭和鼻 腔腺体
下泌涎核-舌咽神经-鼓室 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耳 颞神经-腮腺
迷走神经背核
• 位置:迷走神经三角的 深面
• 纤维:迷走神经 • 支配:颈、胸部脏器和
腹腔内脏器平滑肌、腺 体
内脏感觉神经-孤束核
• 位置:延髓上部 • 纤维:迷走神经 • 支配:面神经核舌咽神经纤
脑干的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脑干神经核团
分布规律
内躯特一 内一特外 体殊般界脏般殊 运内内 感躯躯 动脏脏 觉体体 运运沟(感感 动动 一觉觉 般 特 殊 )
躯体运动神经
• 动眼神经核 • 滑车神经核 • 展神经核 • 舌下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
• 位置:上丘平面,中脑水管腹侧 • 纤维:动眼神经 • 支配:出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球肌肉
• 功能:影响躯体运动,延髓网状结构的内侧区抑制肌张力和运动脑桥中脑被 盖加强肌张力和运动;
• 参与睡眠、觉醒和警觉 • 参与内脏活动 • 调节呼吸、心血管反射
网状结构主要核团
• 向小脑投射的核团 • 中缝核团 • 中央群核团、外侧群核团 • 儿茶酚胺核团
脑干手术相对安全区
脑干手术相对安全区
人体解剖学脑干-PPT
![人体解剖学脑干-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6ac6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2.png)
等处发出的纤维,后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皮质。在小 脑对运动的控制特别是对运动的学习和记忆起重要作用。
下页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3)脑桥核: 居脑桥基底部的纤维束之间,由若干群细胞构成, 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之间的中继站。 (4)红核:
脑干功能 居上丘平面的被盖部,呈圆柱状。主要接受来自小 脑及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红核脊髓束。与 躯体运动(屈肌的运动)有关。
系统解剖: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脑干、
脑干外形
内容提要
脑干内部结构 一、脑干(brain stem):
脑干功能 (一)外形:
(二)内部结构:
(三)功能:
脑的分部
脑 端脑
的 区
间脑
分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位于颅后窝,脊髓 和间脑之间,小脑腹侧。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蜗神经核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与脑相连的脑神经部位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端脑—Ⅰ 间脑—Ⅱ 中脑 —Ⅲ、Ⅳ 脑桥—Ⅴ、Ⅵ、Ⅶ、Ⅷ 延髓—Ⅸ、Ⅹ、Ⅺ、Ⅻ
脑干外形和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和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357f3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3.png)
02
CATALOGUE
脑干的内部结构
延髓
延髓位于脊髓的上端,是 脑干中最粗壮的部分。
延髓内部有许多神经核团 ,负责处理感觉和运动信 号。
它控制着基本的生命功能 ,如心跳、呼吸、血压等 。
延髓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和 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中脑
中脑位于脑干的中部,是视觉 和听觉信号处理的主要区域。
中脑还包含瞳孔反射回路, 能够快速调节瞳孔的大小。
脑干感染
病因
脑干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症状
脑干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治疗
脑干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治疗,抗感染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支持治疗主要是控制颅内压和对症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脑干外形和内部结 构
目录
• 脑干概述 • 脑干的内部结构 • 脑干的功能 • 脑干损伤的影响 • 脑干疾病与治疗
01
CATALOGUE
脑干概述
脑干的位置和作用
位置
脑干位于大脑的中央,连接大脑和脊 髓,是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主要通道。
作用
脑干负责许多重要的生命功能,如呼 吸、心跳、觉醒、睡眠、体温调节等 。
它包括两个大的神经核团:上丘 和下丘,分别负责视觉和听觉信 号的处理。
中脑损伤可能导致视力或听 力丧失。
桥脑
01 桥脑是脑干中最大的部分,连接中脑和间脑 。
02
它负责协调和控制面部肌肉的运动,以及协 调眼球的运动。
03
桥脑还包含许多神经核团,如网状结构,负 责处理感觉和运动信号。
04
桥脑损伤可能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复视等症 状。
脑干外形及内部结构(陈通2010-5)
![脑干外形及内部结构(陈通2010-5)](https://img.taocdn.com/s3/m/5fa67a14b7360b4c2e3f645b.png)
的内侧膝状体连结的条状隆起分
别称上丘臂和下丘臂。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主要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二者
交织的区域即为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 非脑神经核 白质:上、下行传导束。
(一)脑神经核团
脊髓与脊神经纤维成份相对应,传导4类神经冲动。
一般躯体感觉:传导皮肤(脊丘束) ,骨骼肌、肌腱和 关节(薄束、楔束) 的冲动入中枢。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内脏、心 血管和腺体冲动入中枢。 一般躯体运动:发自脊髓前角, 分布于骨骼肌。 一般内脏运动: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骶副交感核,支 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分泌。
支配咽喉肌。
3.一般内脏运动柱:
位于一般躯体运动柱外侧,靠 近界沟。由上至下为动眼神经副 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 神经背核,支配头、颈、胸、腹
部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1)Ⅲ副核:发出副交感节前
纤维,加入Ⅲ,至睫状神经节换元,
节后纤维支配眼球瞳孔括约肌和睫 状肌。
(2)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
(3)后索中出现薄束核、楔束核,但相对较小。楔束
外侧有Ⅴ脊束,Ⅴ脊束内侧有Ⅴ脊束核。
2.延髓经内侧丘系交叉横切面 (1)中央管扩大并后移。中央 灰质内出现Ⅻ核及Ⅹ背核。 (2)前正中裂恢复矢状位, 其两侧的锥体束大而完整。 (3)薄束核、楔束核增大,发出纤维呈弓形走向中央 管腹侧,越边至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 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构成内侧丘系。
(3)在第四脑室底,由内侧 向外侧依次:Ⅻ核(发出纤维
脊 楔束副核 束 核
前庭N核 孤束核 Ⅹ背核
Ⅴ
沿内侧丘系外侧前行,经下橄
榄核与锥体束间出脑)、Ⅹ背 前庭神经核。 (4)前庭神经核腹外侧为Ⅴ脊束和脊束核,二者间有 楔束副核。在Ⅴ脊束、脊束核与下橄榄核间为疑核。
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干的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968df4a27284b73f242507c.png)
延髓的内部结构
1、分为闭合部、敞开部 2、锥体交叉的出现 3、薄束核、楔束核的出现和内侧丘系交叉 4、下橄榄核与绳状体的出现 5、中央管敞开成第四脑室 6、第Ⅸ-ⅩⅡ对脑神经极其核的出现 7、网状结构的发展
锥体交叉 the pyramidal decussation
1、皮质延髓束 2、皮质脊髓束 A. 交叉-皮质脊髓侧束(¾ ); B. 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¼ ); C. 始终不交叉-前外侧锥体束(Barne束、
fasciculus
下行传导束 the long descending
pathways
1、锥体束the pyramidal tract A. 皮质脊髓束The corticospinal tract B. 皮质核束The corticonuclear tract 2、顶盖脊髓束the tectospinal tract
节
4、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上神 经节
脑桥的内部结构the pons
1、以斜方体分为被盖与基底两部分。 2、基底部:横行纤维-皮质脑桥束
纵行纤维-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 3、被盖部是延髓被盖部的延续。 4、蓝斑核:是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原
胞体集中地,与维持觉醒有关。
位听神经及其核团:Vestibulocochlear n. 1、耳蜗神经-耳蜗前、后核 2、前庭神经A. 前庭脊髓核 B. 前庭外侧核 C. 前庭内侧核 D. 上核 E. 前庭神经中介核
上橄榄核群、斜方体、外侧丘系 Superior olivary nucleus、
Trapezoid body、Lateral lemniscus
1、上橄榄核群接受次级耳蜗纤维的侧支, 发出纤维参与斜方体和外侧丘系。
2、斜方体主要成自耳蜗前核发出的腹侧 听纹。转为外侧丘系。
【系统解剖学课件】脑干内部结构
![【系统解剖学课件】脑干内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9cedfdd58fb770bf68a557c.png)
面神經核 facial nucleus
位於腦橋被蓋腹外側網狀 結構內。 纖維先行向後內,經展神 經核內側上行至其上端處 折向外,形成面神經膝, 轉向外側離開腦橋。
1
三叉神經運動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位於腦橋被蓋背外側的網狀結構 內,纖維經腦橋基底部和小腦中 腳之間出腦,構成三叉神經運動 根,支配咀嚼肌等。
1
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一般內臟運動核
位於動眼運動核的背內側,接受頂蓋前區來的纖維衝動(雙側)。
發出纖維加入動眼神經 →睫狀神經節→睫狀肌和瞳孔括約肌。
動
眼
神
經
副
核
1
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lus
位於髓紋上方的網狀結構內。
位於腦橋中下部延髓網狀結 構內,下端與膠狀質連續, 接受Ⅴ、Ⅶ、Ⅸ、Ⅹ的傳入 纖維,傳導頭面部的痛溫覺。
1
特殊軀體感覺核
1
前庭神經核 vestibular nucleus
位於前庭區內,接受前庭神經衝動, 發出纖維至小腦、內側縱束。
1
蝸神經核
cochlear nucleus
位於聽結節深面,接受 蝸神經內傳導的聽覺纖 維,其軸突參與形成雙 側的外側丘系。
三 叉 神
灰質外側緣。
經
中
腦
核
1
三叉神經腦橋核 pontine nucleus of trgeminal nerve
位置 腦橋中部網狀結構內, 運動核的外側。 傳入f 傳導三叉N中傳導頭面 部觸、壓覺的纖維。 傳出f
1
三叉神經脊束核 spinal nucleus of trgeminal nerve
位於腦橋被蓋腹外側網狀 結構內。 纖維先行向後內,經展神 經核內側上行至其上端處 折向外,形成面神經膝, 轉向外側離開腦橋。
1
三叉神經運動核
motor nucleus of trigeminal nerve
位於腦橋被蓋背外側的網狀結構 內,纖維經腦橋基底部和小腦中 腳之間出腦,構成三叉神經運動 根,支配咀嚼肌等。
1
accessory nucleus of oculomotor nerve
一般內臟運動核
位於動眼運動核的背內側,接受頂蓋前區來的纖維衝動(雙側)。
發出纖維加入動眼神經 →睫狀神經節→睫狀肌和瞳孔括約肌。
動
眼
神
經
副
核
1
上泌涎核 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lus
位於髓紋上方的網狀結構內。
位於腦橋中下部延髓網狀結 構內,下端與膠狀質連續, 接受Ⅴ、Ⅶ、Ⅸ、Ⅹ的傳入 纖維,傳導頭面部的痛溫覺。
1
特殊軀體感覺核
1
前庭神經核 vestibular nucleus
位於前庭區內,接受前庭神經衝動, 發出纖維至小腦、內側縱束。
1
蝸神經核
cochlear nucleus
位於聽結節深面,接受 蝸神經內傳導的聽覺纖 維,其軸突參與形成雙 側的外側丘系。
三 叉 神
灰質外側緣。
經
中
腦
核
1
三叉神經腦橋核 pontine nucleus of trgeminal nerve
位置 腦橋中部網狀結構內, 運動核的外側。 傳入f 傳導三叉N中傳導頭面 部觸、壓覺的纖維。 傳出f
1
三叉神經脊束核 spinal nucleus of trgeminal nerve
《脑干的外部经构》课件
![《脑干的外部经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e9f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f.png)
04
脑干损伤的影响
Chapter
神经传导障碍
总结词
神经传导障碍是脑干损伤后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会 导致大脑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受阻。
详细描述
脑干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协调和传递来自 大脑和脊髓的各种信息。当脑干受到损伤时,神经 传导的路径可能会中断或受损,导致大脑无法控制 身体的运动或接收来自身体的感觉信号。
眨眼、咳嗽等。
反射功能对于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体自我保护
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状结构的功能
脑干中的网状结构是指由神经元和纤维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具有多种 功能。
网状结构能够调节身体的自主运动和平衡,控制呼吸、心跳等生理活动 ,以及参与情感和认知过程。
网状结构的复杂性和可塑性使得脑干在适应不同环境和应对不同挑战方 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中脑内有大量的神经核团和神 经纤维束,如动眼神经、滑车 神经等,控制着眼球运动、瞳 孔反射等生理活动。
中脑损伤可能导致视力、听力 障碍及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
桥脑
桥脑是脑干中最大的部分,连接中脑 和延髓,主要负责感觉和运动的协调 。
桥脑损伤可能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味 觉丧失等症状。
桥脑内有大量的神经核团和神经纤维 束,如三叉神经、展神经等,控制着 面部肌肉运动、味觉等生理活动。
反射异常
总结词
反射异常是指脑干损伤后,患者对突然的疼痛、温度变化等刺激无法做出正常 的反应。
详细描述
反射是身体对刺激的快速反应,通常是由脑干中的反射回路引起的。脑干损伤 会破坏这些回路,导致反射异常或消失。这可能导致患者对突然的疼痛或温度 变化等刺激无法做出正常的反应。
网状结构功能异常
总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