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be48d27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0.png)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1.15•【字号】•【施行日期】2016.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 253号各高职院校:为加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订《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反映。
联系人:XXX雄,电话:(020)37627715。
附件: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广东省教育厅2016年11月15日附件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专业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根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教财厅函﹝2016﹞28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6年省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121号)精神,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结合国家、省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以“能学、辅教”为基本功能定位;整合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全省高职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施提供范例和优质资源;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服务,增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形成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条件和保障。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831c20d719e8b8f67c1cb9d2.png)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护理、助产专业)系部基础教学部课程《人体解剖学》负责人刘明编写陈小芳二〇一七年五月《人体解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施方案目录前言: (1)一、指导思想 (1)二、课程定位 (1)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四、课程的建设措施和保障激励措施 (3)五、课程建设的内容 (4)六、课程资源 (7)七、建设进度安排 (7)八、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8)九、课程特色 (10)十、课程的管理 (10)前言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
其目的在于: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教财厅函[2016]28号),《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粤教高函[2016]253号)等文件精神,为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助产专业的精品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茂名健康职业教育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学思维活跃,科研能力强,高素质,创新型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既具有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有深厚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自主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基于MOOC模式的高职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MOOC模式的高职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5df0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147基于MOOC模式的高职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王洪涛(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得多种多样。
其中,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
基于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模式的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青睐,能够有效地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的支持下,高职信息类学生的实验实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也为高职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MOOC;学习平台;高职院校【项目名称】 2020年度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MOOC模式的高职在线学习 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AFCEC-243。
【作者简介】 王洪涛(1981—),男,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云计算。
一、发展动态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起,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线上教育(Online Education)随之产生。
相较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线上教育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与空间上限制,实现了教学过程革命;将云计算技术、虚拟化技术、VR技术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优点集于一体,为高职学生提供了为有效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比起传统的面授教育,虽然线上教育起步晚,但随着网络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进步,线上教育的发展也在迅速日新月异。
MOOC是以开放式资源共享为基础,将个孤岛化的传统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互联网络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推进了教育资源的普及效率。
鉴于此,为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因此基于 MOOC模式构建一个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实际需求的在线开放式学习平台则具有极高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MOOC是一种开放的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使用群体规模大;对学习者开放度高;线上课程资源、虚拟化的实验资源丰富多样,交互性强;学生自由度高,教育资源共享度高,成本相对传统方式较低;评价方式多元化。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718e6c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8.png)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胡玲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
教材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课程建设的成效,也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成效。
为此,笔者就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实施重点、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开展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需求。
教材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工具。
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教材是知识与思想传承的载体,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实现的坚强保障。
任何学校的教材建设与管理均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新时代教材建设质量,切实体现课程思政要求,满足人才培养创新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要充分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坚持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机制,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省部级优秀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的编写;重点建立理论与实操结合的职业技能知识体系,使理 论知识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按照文件要求对教材进行规范的选择,坚持选优选新,切实向学生传达最新最优的专业知识;教材建设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制定结合起来,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要求,选用与培养方案对照的优秀教学参考书;教材编写必须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服务专业技能学习,服务职业能力提升。
在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完整性上,要彰显每门课的亮点特点。
每章前都有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要求十分明确;每章后都有案例分析与思考题,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3d883b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e.png)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线上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包括“电工电子技术”专业。
本文将围绕高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背景高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空间和时间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开展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1.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安排,从而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2. 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线开放课程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线上教育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更广泛地覆盖到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1. 课程建设(1)确定课程目标。
首先需要确定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等。
(2)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的选择等。
(3)选择教学资源。
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视频、模拟实验软件等。
(4)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程实践(1)学生学习情况跟踪。
老师需要通过在线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2)互动交流。
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老师也可以及时给予解答。
(3)实践操作。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72bf9cd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b.png)
认定要求
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的课程,自认定结果公布始,应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 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要结合相关项目经费为课程团队提供支持。
监督管理
教育部将通过使用评价、定期检查等方式,对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对于未能达到持续更新和运行要求的课程,将取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高职)资格。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01 课程建设
03 监督管理
目录
02 认定要求 04 发展概况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是指高职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属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建设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的建设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新要求,特别 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创新发展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 学模式,也是今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发展概况
2020年11月25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认定结果的通 知》(教职成厅函〔2020〕18号),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推荐 和专家遴选等程序,决定认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等99门课程为2020年国家精 品在线开放课程(高职)。
谢谢观看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广东南方职业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12beba2776c66137ee061970.png)
《C 语言程序设计》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
1.项目建设基础
1.1 课程建设情况 1.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C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掌握程
序设计的前提是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在众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中,C 语 言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喜爱。C 语言是 既得到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标准化又得到工业界广泛支持的 计算机语言之一,几乎任何一种机型、任何一种操作系统都支持 C 语 言开发;C 语言在巩固其原有应用领域的同时,又在拓展新的应用领 域,支持大型数据库开发和 Internet 应用,一旦掌握了 C 语言,就 可以较为轻松地学习其他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为后续的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Windows 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 打下基础。
2
3、通过课改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为了让学 生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与生活,更好地推进项目课程的实施,我 校在学生心理键质软育加强了研究,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因成绩不 够理想而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被老师和家长认可的孩子,通过调查发 现,他们内心深处大都受到过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然而,同时他们又都有着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愿望,渴望有一个崭新 的自我。因此学校只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挖学生潜藏的能力,就一 定能让学生重新抬起头来做人,发展他应有的才华,成为社会有用之 材。
《C 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是我院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和重要专业基础课。我院从学院 开办的第一年(即 2009 年)起,就在计算机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 业开设了《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并在 2010 年,计算机系的计算 机应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均开设了《C 语言程序设计》, 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开设了两年,在今年的计算机系各专业新生中仍将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fd0452d4d8d15abf234ed7.png)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鲁政发〔2012〕49号、鲁政办字〔2013〕126 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实施省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鲁教高字〔2011〕9号)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大力提高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搭建课程平台,实施资源共享、示范引领,带动我省职业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大批与市场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三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校企合作,组建团队。
引导代表行业水平的先进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把先进的生产实践资源引入精品课程建设,并参与教学过程。
鼓励跨校组建课程团队。
参与单位(包括参与企业)都承担有具体建设任务。
服务产业,课程衔接。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
搭建平台,共建共享。
建设“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平台”,探索以用促建、共建共享、开放建设、动态更新的精品课程建设、使用与管理的有效模式。
加强管理,过程监控。
对立项的精品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获得省财政支持的精品课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建设任务,并申请验收,也可根据建设进展提前申请验收。
通过验收的精品课程应保持更新建设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建设目标第四条从2014年至2020年,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立项建设2000门左右精品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立项建设100门。
使与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相对应的优势、特色专业都拥有多门省级精品课程作支撑,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第三章建设内容第五条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整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要求,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系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834df8c77da26925c5b08e.png)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是有利于解决高职教育资源的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实质性落实就业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现了高职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重要手段,是办好高职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根本保障。
高职院校要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开发与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就必需有企业的参与。
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
工学结合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相应地,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加强我院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思路与目标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要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主线,以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为依托,制订一个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开发方案,在实践中修改、完善。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思路与形式,结合我州州情和我院多年的课程开发基础,确定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模式、步骤与具体要求。
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在确立课程改革方案时,必须进行战略思考、战术研究,系统设计、重点建设,进而协调与课程开发相关的各项工作。
使开发的课程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达到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五个目标:1.开发主体多元化。
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
同时,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必须随时做出应变。
因此,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当由“教育专家主导”转变为由“社会需求主导”,其开发主体必须坚持多元化,即由行业、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组成,在课程开发的不同环节中三部分人员的作用各有主次。
职业教育(中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张钰洁
![职业教育(中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张钰洁](https://img.taocdn.com/s3/m/533cb7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0.png)
职业教育(中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张钰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及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渗透,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邀学网平台、慕课、微课质量显著提高,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与内涵的必然需求,也是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21世纪,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在线教育得以衍生并有效应用,世界范围内正发生开放教育的重大变革。
在互联网+教育形势下,新型在线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以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开启了在线教育热潮。
基于此,教育部提出并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一定程度上为职业教育院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通过“社会参与、政府支持、高校主导”的方式,结合学校教育目标及学生学习情况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在线开放课堂平台与课程体系。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现阶段在大规模网络开放教育引起的全球高等教育深入变革的形势下,我国各高校也纷纷展开了在线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探索工作。
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下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3年进行了多年教学及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逐渐展开了传统精品课程的升级转型[1]。
为了确保在线开放平台及课程建设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加强组织管理,促进课程应用,2015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考察课程教学资源与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方法与设计、教学影响与效果、团队服务与支持等要素,通过先建设应用、后评价的方式,我国在2017年认定了49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建设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5461b7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1.png)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建设作者:俞玲李钰冰赵茹男焦铭轩仇晨光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9期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线开放课的出现极大方便学生学习,其形式对理论知识型课程教学比较合适,但是对众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实一体课未能在线较好呈现,在数字化教育变革新时代,课堂线上线下随时切换,高职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呼之欲出。
我校“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课程基于前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果积累,为确保线上线下教学高质量开展,将实训环节进行信息化赋能,打造线上实训教学平台,实现学生全时空学习,在线教学全过程互动。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架,在线开放课程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有机融合迫在眉睫,经过近两年的课程建设研究得出实践经验,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职;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1概述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发布,在线开放课的出现极大方便学生学习,但是其形式对理论知识型课程教学比较合适,对众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采用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关键难度在实践教学部分,为解决MOOC在实验与操作教学方面的困局,又提出了大规模在线开放实验的概念,即MOOE。
打破传统的实验室的时间、空间以及实验内容方面的限制,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参与实验设计、实验教学、实验学习并将实验结果及时验证和师生交流讨论。
2019年9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本文以“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理实一体课程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探索,实现MOOC与MOOE的融合,并在教学实施中开展实践,形成一系列的方法措施。
2理实一体在线开放课建设思路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式课程项目,带动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将优质资源共享。
职业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
![职业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63d96f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62.png)
职业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根据《关于实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建设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课程建设与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化要求,体现和民族风格,体现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课程思政、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第四条在线开放课程和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第五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管理工作包括明确组织机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审核、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运行、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与研究、在线开放课程经费管理与奖励、在线开放课程工作量计算等内容,重点是强化建设,规范管理,以人为本,完善服务,确保在线开放课程的高质量教学。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各教学单位在线开放课程的管理。
第二章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第七条建设目标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保证在线开放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学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第八条建设原则立足自主建设。
发挥我校专业教学传统优势,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采取“院部主体、学校支持”的方式,集聚优势力量与优质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与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
![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e1b060936edb6f1afe001f06.png)
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 教学内容与资源。
根据预设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
每个短视频应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时长以5-20分钟为宜。
每门课程应有负责人介绍、课程介绍、教学大纲、预备知识、教学辅导、参考资料、考核方式、在线作业、在线题库和在线答疑等。
课程设置应与本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高职类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
表现形式上,要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
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
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2. 教学设计与方法。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开展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先支持具有混合式学习等改革实践经验的课程。
3. 教学活动与评价。
要重视学习任务与活动设计,积极开展案例式、混合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学习,通过网页插入式在线测试,即时网上辅导反馈,线上、线下讨论答疑,网上作业布置、提交和批改,网上社区讨论等,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问题交流和协作学习,加强师生课堂与课下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9d183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7.png)
文化视野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范园园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本文在研究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过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在建设方面存在的教师积极性较低,课程建设求全不求精,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缺失,课程建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动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1-0385-02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参与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中来,诸多高校把在线课程建设作为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内容之一,进行学校精品在线课程评比,鼓励各位教师积极参与到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中来。
一些高职院校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但更多的高职院校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建设在线开放资源库,最终却利用效率低下,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意义,最后不了了之。
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去改进。
一、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各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到在线课程的建设中来,很多院校有求人人参与在线课程建设,每门课程都要有在线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许多教师响应号召,纷纷参与到在线课程的建设中来。
在线课程一般是依托超星泛雅、爱课程等在线课程平台建设,通过在线课程建设,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也有了线下学习的平台,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互动,但学生线上学习没有评价和监督机制,线上学习和学分取得也没有建立起直接的关联,学生线上学习积极性不高,线上资源并没有充分被利用起来,而在进行具体课程建设时,很多教师课程建设的目的模糊,不清楚究竟课程建设是用于学生线上补充学习,还是用于学生在线自学获得学分,亦或用于社会人士自学,而在线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最终导致很多在线开放课程为了建课而建课,很多教师制作的教学资源并没有找到特别明确的用途,在线课程使用效果较低,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758f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a.png)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慕课建设与应用指南》,结合学校实际,以加强学校专业、专业群建设,促进高职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为做好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第一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均可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
已取得校级立项的课程不得重复申报立项。
第二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分类1.资助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己立项建设的校级以上品牌(培育)专业、专业群项目中,列入建设规划的精品课程;(2)经立项评审认定,建设基础良好,己取得较突出建设成果的课程;(3)同一批次立项建设课程中,资助建设类课程占比约60%。
2.自筹建设类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他获得立项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第三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与建设1 .立项基础(1)课程具备一定的前期建设基础,已在专业课程平台开设一个学期以上,课程知识点/技能点配套视频资源不少于30个(总时长2150分钟),每个知识点/技能点至少配套一个教学课件,课程配套试卷库2套。
资源与试卷库建设标准参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标准》执行。
(2)课程建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课程团队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能够及时更新与完善课程内容。
2 .申报立项(1)立项工作原则上每两年开展一次,上一批次课程完成结项验收工作后,组织下一批次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报工作。
(2)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按照下列程序申报:①填写《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申请表》;②学院组织初审后,报教务处审查;③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评审,确定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7b852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d.png)
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推动高校的发展,需要做好开放课程建设效果,为建设提供相应条件。
通过对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现状的分析,提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措施,使课程的建设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相应的条件,提升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言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目前网络教育平台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使教育形式变得具有多样化及便利性等优势。
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加强课程建设效果,需要进行在线开放课程改革,通过建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进一步实现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现状1.1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重复性显著当前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条件,高职院校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形式。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无节制地建设开放课程,这使开放课程的重复性比较显著,影响了课程的实际效果,不利于课程的实施。
1.2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利用不合理院校在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时候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的管理及使用效果不佳,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难以满足学校的教育发展需求,这使大量教学资源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的问题,难以体现出教学资源的价值。
1.3教学资源的整合缺乏全面性高职院校虽然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投入了相应的精力,但是院校比较重视开设课程的数量,忽略了课程的质量。
大部分院校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建设的时候缺乏对资源的全面整合,这使资源的利用受到了影响,难以发挥出在线教学资源的作用。
同时,高职院校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使课程建设达不到实际的目的,还会导致人力及物力等资源的浪费问题,因此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不利。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实践探究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实践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70ff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f.png)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实践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正在加快推进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以满足学生对多样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实践探究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重要意义、建设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重要意义1. 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集结了国内外一流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进行自主学习和针对性复习,进一步完善学习过程。
2.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高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丰富多样的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促进高职院校国际化。
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能够跨越国界进行交流和学习,有利于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教学水平和知名度。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快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建设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其他高校合作,引进了不少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和平台,推动了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一些高职院校也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对在线教学的认识和能力,推动了在线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在这方面,一些教育机构也通过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尽管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资源整合的难度。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整合大量的学科资源和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在资源整合方面面临一定的难度。
2. 教师队伍建设的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积极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但依然存在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支持。
3. 管理和运营的不成熟。
高职院校对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管理和运营还不够成熟,面临着运营体系不完善、管理规范不足等问题。
高职《初级会计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职《初级会计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936db869eae009591bec9a.png)
高职《初级会计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干红芳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部提出要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
文章分析了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和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现状,围绕《初级会计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预期效果进行了探讨。
坚持应用驱动,通过校内试用和对外推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达到建以致用的目的,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初级会计实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一、在线开放课程概述2012年以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兴起,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浪潮。
MOOC 是面向社会公众(包括在校学生)免费开放的网络在线课程,以大规模、在线、开放的特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保持高质量课程教学水平的同时显著降低教育成本,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在服务对象、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考核评价等方面与传统课程学习明显不同。
学习者不管是在学校、工作单位、还是在家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都可以在线选修学习,倾听名师讲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完课程并完成每个单元的作业后就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取得课程学习合格证。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始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2011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对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7年,教育部首次认定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90门,其中本科教育课程468门,专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22门,这些课程的建设质量高、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代表了中国当前在线开放课程的最高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封装到网络层的数据:01000110 00000000 00000001 00100010 00000001 00101011 10110010 01100000 00000000 00010000 00000110 10010111 ……
开放
建设与管理
主讲: 阚宝朋
**系 2018.07.19
目录
Contents
01 组织管理 02 建设探索
01
在线开放课程 组织管理
01
指导思想
以网络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为重点,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服务。
课程建设的短板 ——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防止学习懈怠
为了保持学习连贯性 问题设置要简单
视频中的原话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检验知识点学习效果
问题设计有层次
设计一些应用层次问题 解题分析要详细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1.IPv4报文主要包含那两部分?
目的:教学应用
SPOC 翻转课堂
转变教学观念
O2O混合式教学
教育信息化
混合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在线课程应用的一个趋势
— 19 —
021
大数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 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实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
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
— 9—
01
4、项目实施 (1)立项管理
“在线课程建设”经费专项管理; 过程监控注重实际使用
— 10 —
01
(2)项目实践
助力在线课程使用
树典型、立标杆----开展翻转课堂观摩课
— 11 —
01
(3)质量跟踪
实施过程质量控制,跟踪线上学习情况
问题整改---线上教学质量跟进
— 12 —
02 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探索
课程特点分析 授课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
任务式
确知定识项授点目课串化结讲构
理论性强 基础课程
知识点串讲
确定课时(讲)
适用于基础课
项目化 任务式 模块化
专业技能课
适用于技能课
每一讲所包含的内容
项目化 任务式 模块化
专题化教学/讲
项目/任务介绍 知识点讲解
任务实现过程讲解 任务总结
随堂测验/拓展作业
包含内容
c. 教师出镜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78%学生更乐于看教师出镜的视频 做中国特色微课:教师可以在片头片尾出镜,或者重要内容时出镜
引自:Philip J. Guo,Juho Kim,Rob Rubin.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
弹性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拓展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
以学习专题 为单位
要有一定深度 个性化学习资源
04 第五:在线课程应用与提升
实践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思路
课前自主学习
课上技能习得
学生 教师
在线
在线
课前
布
学习
测验
练习
置
学
习
《子网划分》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请大效家带率着如下几个问题进行学习: 1.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
提高学习效2.子果网划分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3.两种方法的公式有什么区别 4.划分后的子网地址分配给子网使用时是不是 确定的(即哪个网络使用哪个地址是固定的)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第四:教学活动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
交流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随堂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只布置学习视频
学习更01加聚焦
02
更有针对性
提升专注度
带着问题学习
布置学习任务 带着问题去学习
教学 改革
载体
传统 教学
— 17 —
021
问题四:在线开放课程的本质是什么?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特点:
学习 任务
随堂 测试
资源按类整合
讨论核心元教素学是什么?作业
答疑
视频
在线开放课程特点:
有授课进程设计 系列的教学活动 完整的教学过程
各种 资源
各种 测验
— 18 —
021
问题五: 如何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作用?
SPOC = MOOC + 补充交流
教师
— 15 —
021
问题三: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在线课程?
学习者学习特点 学习需求明确
能主动学习 自控能力强 自学能力强
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学习能力差异较大
学习主动性不强 学习自控力较弱
自学能力需培养
MOOC
SPOC
— 16 —
021
我们重点用SPOC
针对特定班级: 可以全程关照学生 更好的因材施教 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完成率高
发现问题
通过一轮的教学应用大约有30%的会重新制作
Tha敬n请k批评Y指o正u
结构化 系统化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开发 团队组建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结构设计 知识点拆分 课程组织规划
核心资源开发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资源开发 微课设计开发
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任务设计 实时问题设计 练习测验设计 交互讨论设计 拓展作业设计
上线
在线开放课程的整体设计 首先是课程结构设计 ---- 确定在线课程的组织结构
教师出镜 教师不出镜
三段式 教师出镜
实现方式
介绍性文本资源 PPT、动画等资源
任务过程资源 总结性文本
配套资源
然后是在线开放课程核心资源设计 ---
三段式微课教学设计
教师出镜
课程 引入
教师可出镜 少出镜
知识 讲授
教师出镜
课程 总结
问题引导
提出开放性、挑战 性的问题,引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
探究知识 利用信息化手段 表现抽象知识
SPOC
与新形态教材相结合的SPOC更方便学生学习
专业课程效果提升显著
有显性的学习成果,有成就感
学生参与度高
— 22 —
第二:课程建设思路 微课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关系
重点 难点 疑点
短小精悍 教学视频
碎片化
在线开放课程 微课
整门课程
课程内容如何选取 课程结构如何安排 微课资源如何设计 教学活动如何设计
— 20 —
021
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理解的误区
误区一:在线课程实际就是微课的集合体 微课是核心元素,实际是教学活动,包括一系列资源
误区二:在线开放课程打算在课堂上给学生看 在线开放课程主要是课外学习,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载体。
— 21 —
021
问题六:所有课程都适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吗?
新BOOK
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任
务 跟踪学 收集学 调整课
生学习 习问题 上任务
学生 讲解
分组交流 分析问题
小组互评
布 置
下
节
汇总学习问题
课前实践 分组技
课
强化理论知识
效果分析 能竞赛
学
习
总结课前
教师指导、引导
任
学习情况
问题归纳、总结
务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实现混合式教学
— 37 —
在线课程 建设
在线开放课程的改进
教学应用
0021
第一:引言----几个问题
问题一: MOOC怎么样?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
课程完成率低 没有开放学分互认 交流互动不足 免费已难以为继
SPOC是什么?
——使用在线的课程(类似于MOOC) 对少数真实在校注册的学生 实施的课程教育
— 14 —
021
问题二: SPOC怎么样?
MOOC免费 已难以为继
1、硬件建设---
— 6—
01
2、软件建设---
(1)借用公益在线课程平台:智慧职教
— 7—
01
(2)校内已建“课程中心”
在线开放课程
— 8—
01
(3)校内新建在线课程平台
建设宗旨:
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上线培育 线上课程质量控制体系
建设要素:
平台友好 技术服务响应及时 提供课程设计、制作相关培训与服务 平台的影响力
— 4—
01
工作思路
重点:信息化教学改革
一、加强硬件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二、加强软件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必要资源 三、加强师资培训,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师资支撑 四、加强项目实施,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有效载体 五、加强激励引导,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政策保障
— 5—
01
具体措施
注重质量
碎片化结构表与授课计划关系
碎片化结构表 的进度设计
=
实际授课进度
方便后期的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微课设计要点 a. 营造一对一的亲切感 b.短于6分钟的视频最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