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论文-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中国教育事业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成效显著,进一步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关键词:中国教育问题公平投入

正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教育的近代化一直缓慢。虽然从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起,就一直重视教育,使教育从一片废墟中走出来,但在文革中却又被打回原形。从恢复高考开始,我国的教育也重写了自己的命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内涵,举起“科教兴国”的大旗,使其真正步入到正轨中。

改革开放的序幕刚被拉开,教育便被提到日程上,提出“211工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扩大教育的覆盖范围,使教育飞快发展。因此,教育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被学生,被民众,被官员关注密切。我们能够看到近年来教育所带给很多美好的结果,提高了群众的知识水平,文盲也在急剧减少,这是教育全面普及的贡献。可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教育公平问题

1、中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1)地区差异。中国地区之间发展的差异导致人均收入的相差较大,这使得不同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在接受教育的机会、质量以及教育程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据2010年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59%,而贵州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10年的高等毛入学率是20%,尽管比2009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与北京市相比,相差了大约3倍。在西部的偏远地区,由于经费不足,师资力量短缺,要普及义务教育仍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城乡差异。由于教育政策长期偏重优先发展城市教育事业,造成教育投入和

师资条件不平衡的发展局面。农村的教育在办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投入

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3.7亿的人口约有50.2%居住在农村,而国家的教育投资主要向城市倾斜,农村的教学设备和师资条件长期处于不合格状态之中。表现之一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危房面积较大。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已经在2001年到2005年间减少了近30%,但危房面积仍超过2200万平方米。虽然只有64%的中小学生居住在农村,但中国86%的校舍危房在农村,这表明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安全问题仍然比城市严重。

(3)教育资源配置失衡。2002年,社会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概5800多亿元,可是

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城市获得了绝大部分。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有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国家级贫困县保靖县水田河镇中学因为地处于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差,全校核编4O名教师,两年来调出14人,占35%,学生们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接受素质教育。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让教育公平离农村的孩子越来越远。

(4)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

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和公立学校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差距,导致了农民工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均等。同时,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也得不到保障。

2、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

(1)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给与经济政

策上的大力支持,这无形中导致了教育投入的差距。2006年的调查显示,占全国人口28%的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基本上只占全国的20%左右,而高等院校数量、文盲人口、文盲率等数据,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四川I省统计局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储蓄人均余额,四川省5099元,只及广东17763元的29%、北京46331元的11%。由于收入差距较大,家庭对子女教育

的支付能力差异自然也就较大。2006年原国家计委社会司副司长李守信同志研究,西部人均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获取知识的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交流知识的能力仅为东部的31%。西部部分人群实际上处于与知识隔绝的状态。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虽然现在国家对教育投入了较多的财力,但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10年只达到3.15%,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义务教育投入的缺额越来越大。据2009年对豫、皖、冀、鲁西、黔、湘等地的68个县调查,农村学校获得的政府拨款约相当于教师工资的60%至80%,连发工资都不够。此外,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育成本远高于城镇,加上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扩展。

(3)政策制度不完善。现如今,“普九”的实现表明了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

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如某些地区限制学生的户籍,要求本地户籍才能入学的制度,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同时,对如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留守儿童受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等问题,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二、教育投入不足

在教育投入方面,我们国家的教育投入,一直是不足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截至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只达到3.48%,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投入不足是一个问题,在已有的投入里面,支出的结构不合理是另外一个问题。从1997到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总额分配格局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在教育经费支出里面所占比重持续提高,从原来的17.2%提高到31.2%,提高了整整14个百分点,同时,中等及技工学校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从1997年原有的10%降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