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dbd4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d.png)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答案(共9篇)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答案(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560d3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f.png)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答案(共9篇)篇1:《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答案很多年过去了。
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
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
于是在住所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插下杨柳作防御,又把羊分在几个地方圈养。
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
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
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鲁滨逊看到三十多个野人乘着小木船上了岸。
他们拖出两个倒霉的同伴,杀了其中一个人,另一个则挣扎着逃跑。
他逃的方向正是鲁滨逊住所的方向。
鲁滨逊决心救下这个逃跑的野人,于是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两个野人。
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了他的好帮手,他们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
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
(1)短文中,鲁滨逊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杀野人,救“星期五”的行为中,你看到了怎样的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鲁滨逊差不多淡忘了要回到英国、回到文明社会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鲁滨逊遇到了安全问题,恐惧野人,怕野人吃掉他。
他用插杨柳桩子,分开圈养羊群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困难。
他给我留下了镇定自若、非常勇敢的印象。
(2)鲁滨逊勇敢、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集锦15篇)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集锦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d5d34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6.png)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集锦15篇)《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1前几天,我们刚刚阅读、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梗概。
我脑海的思绪纷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吃他战胜了重重困难,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在荒岛上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后来,他救了一个被水手背叛的船长,他们共同夺回了大船,终于重返故土。
小说赞扬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的开拓进取、不畏艰难、勇于探险的精神,蕴含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
面对恶劣环境的挑战,鲁滨逊并没有绝望没有对挫折妥协,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用自己勤劳的奋斗与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鲁滨逊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困难处境,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充满信心,多想好的,不要轻易放弃,摔倒了,爬起来;受伤了,不哭泣,只有扬起自信的风帆,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才能铸就辉煌的人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2《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
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不朽名著。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在航海过程中,一位叫鲁滨逊的航海家,在一次航海中遇上了一场可怕的风暴,轮船沉没了,幸运的他存货了下来,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几年,历经艰险,顽强生存下来的历程。
最后他凭着自己的智慧逃出了荒岛,结束了这段传奇的故事……当我读到这里时,我会感觉到在困境中,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没有了勇气和毅力,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志气,就摆脱不了困境,更是难以生存。
也锻炼了我们独立做事的能力,它让我明白了:做事要坚持、勤奋、智慧和毅力,这样才能做到最好!《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觉得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我们要让平凡的人生去奋斗,创造出不平凡的世界。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3一天,妈妈拿着一本书对姐姐说:“这是老师推荐让看的,你抽空看看吧。
”一听到要看书,我便想找个借口开溜,可是妈妈不让我走,说我也要看。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知识点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阅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9d7acb5fbfc77da269b185.png)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一、内容梗概(情节速览,常看常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是写他离开荒岛之后的事情。
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三次航海:第一次航行去英国伦敦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逃生。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
后来他与佐立(又译作苏利)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
可生性喜欢冒险的他不甘心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飘流到一个杳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在日记中给这个岛取名绝望岛。
以下为体现生存智慧的事例,括号内为另一种表达。
(1)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
(及时将搁浅船中可用的东西搬到岸边,使之成为今后生活的物质基础。
)(2)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
(找到山坳前的一块平地,搭起帐篷,拥有了临时的安身之所。
)(3)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的困难。
(4)此后创造性地用刀刻痕计时,(具体计时方法见主要情节5)(5)并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种大麦和水稻,获得一个稳定的食物来源。
)(6)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用收获的粮食烘烤面包,改善了自己的饮食。
)(7)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8)他还几经失败制作了陶器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用来盛放各种食物等。
(9)当他得了疟疾,他学会用烟叶治疗。
(患病时,咀嚼烟叶,治好了自己的病。
)(10)设法用水手的值夜衣改制了两件背心,用来抵御太阳的照射。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64943790c69ec3d4bb750e.png)
19. 鲁滨逊的四个住房条件? 有水源、有树阴、可以防野兽、能看到海面。 20. 写出鲁滨逊说的一句表现他坚毅品质 的话。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 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作一件事情,不成功 是决不放手的。
●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的本身更可怕!
●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 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倒 下……”(答案不唯一)
•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的生活,顽强,刚毅 ,面对人生困境,鲁 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 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 性格和英雄本色,体 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 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 精神。
星期五的人物形象
• 星期五是鲁滨逊在一次偶然机会下救 下来的野人,后来成了鲁滨逊的仆人 。
• 他忠诚老实,知恩报恩,对主人忠心耿耿,惟命 是从。紧要关头,他愿意牺牲生命来保护主人。 他性格开朗又疾恶如仇,同时也很有学习的天赋 ,聪明伶俐。
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 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较“豪 华”的住所……
17. 鲁滨逊是怎样回到英国的?
28年后一天,有一艘英国船因水手闹事 而在岛附近抛了锚。鲁滨逊帮那位船长 夺回了他的船,跟他一起回到了英国。
18. 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个怎样的人? 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 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 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鲁滨逊身上具有不屈不挠的冒险精神,肯 于劳动并且善于劳动,热爱生活。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 部家喻户晓的回忆录式冒 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 著名作家 笛福 受一
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 经历启发写成的。
内容简介(识记红色部分)
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整理及练习(含答案)
![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整理及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3427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e.png)
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整理及练习(含答案)一、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英国,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
《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二、内容梗概:《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冒险出海航行,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在那里坚强地度过28年孤独时光的故事(他用劳动战胜自然,用才智克服困难,用火枪和基督教教义征服了一个土人“星期五”,成为荒岛的主人。
)这部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三、重要情节:1.做独木舟鲁滨逊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他还制作陶器等等。
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已是应有尽有。
虽然这样,鲁滨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生活到第六年,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
他又用两年时间挖了一条6尺宽的运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里去,并重新另造一只小的独木舟,他驾着这只木船,像一个国王一样绕岛视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2.制作瓦罐瓦锅鲁滨逊在荒岛上逐渐开始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并获得了很大成功。
第一年打下两斗稻谷、两斗大麦。
要加工粮食,制造面粉等工作,就需要盛装的容器。
鲁滨孙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寻找陶土、制作陶胚,最后晾晒出坚硬的陶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陶器经过火之后变得更加的坚硬,于是鲁滨孙用火烧制出瓦罐瓦锅等炊器,使自己吃上了面包。
3.搭救野人“星期五”鲁滨逊在岛上生活到23年的时候,岛上来了一群食人肉的野人。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素材(pdf)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知识点梳理素材(pdf)](https://img.taocdn.com/s3/m/534b44d6bceb19e8b8f6baeb.png)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鲁滨逊漂流记》](https://img.taocdn.com/s3/m/5a1bf58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7.png)
作品简介
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出海航行,在太平洋 上遭遇风暴触礁,所乘船只沉没,只有他幸免于 难,被海浪冲到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他运用自己 的聪明智慧和非同寻常的毅力、勇气,克服了种
种艰难困苦,在孤岛上劳 作生息,开垦荒地,圈养 牲畜,种植大麦和稻谷, 坚强地在岛上度过了28年 的时光,为自己创造了一 个生存的家园。
主题思想
小说赞扬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敢于冒险、追 求自由、顽强坚韧的时代精神。告诉我们:在遇 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意志去 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有顽强的意志力,乐观积极,敢于创新,追求自由
性格 鲁滨逊
19岁首次出海 第二次出海去非洲交易 第三次出海被海盗俘虏
思维 导图
4.故事精彩离奇,特别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 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 5.作品注重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 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阅读收获
1.面对人生困境,要顽强拼搏,始终保持乐观 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不畏艰难地 追求自己的理想。 2.小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真实的 生活原型和故事来写,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
--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 义小说的奠基人、作家,被誉为英国和欧 洲的“小说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 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辛格顿船 长》等。
创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发表于1719年。小说是受 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 有一个苏格兰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 水手,因与船长发生冲突,被船长遗弃在荒岛 上。他在岛上生活4年多后被救回英国。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与训练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7f1344e5a98271fe910ef9a2.png)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与训练吴应海【点击中考】真题解析例:(2017年北京中考卷)名著阅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①(限4个字以内),这从②(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③(限20个字以内)。
解析:本题采用了填空的形式,共3空,第一空考查的是人物性格特征,第二空填写能体现人物特征的相应情节,第三空要求写心得启示。
对于第一空,如能通读小说原著,整体了解鲁滨逊的性格特征,解答非常容易;第二空属于举例题,只要根据前面所填内容列举一个典型事例即可;第三空同样只要扣住第一空内容,谈自己的启示即可。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解答时一定要注意字数限制。
参考答案:①坚韧不拔②鲁滨逊制作独木舟③要向鲁滨逊学习遇到问题,不放弃,坚强面对。
链接经典:我现在既已登上了陆地,平安上岸,便仰脸向天,感谢上帝令我绝处逢生,因为几分钟之前,我还几乎无一线生还的希望。
现在我相信,当一个人像我这样能死里逃生,他那种心荡神怡,喜不自胜的心情,确实难以言表。
我也完全能理解我们英国的一种风俗,即当恶人被套上绞索,收紧绳结,正要被吊起来的时刻,赦书适到。
这种情况下,往往外科医生随赦书同时到达,以便给犯人放血,免得他喜极而血气攻心,晕死过去:狂喜极悲,均令人灵魂出窍。
我在岸上狂乱地跑来跑去,高举双手,做出千百种古怪的姿势。
这时,我全部的身心都在回忆着自己死里逃生的经过,并想到同伴们全都葬身大海,唯我独生,真是不可思议。
因为后来我只见到几顶帽子和一顶便帽,以及两只不成双的鞋子在随波逐流。
我遥望那只搁浅了的大船,这时海上烟波迷茫,船离岸甚远,只能隐约可见。
我不由感叹:"上帝啊,我怎么竟能上岸呢!"我自我安慰了一番,庆幸自己死而复生。
然后,我开始环顾四周,看看我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但不看则已,这一看使我的情绪立即低落下来。
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鲁滨逊漂流记》练习
![中考名著阅读复习之《鲁滨逊漂流记》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6f27ae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2.png)
中考名著阅读阅读复习试题练习《鲁滨逊漂流记》1.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新课标”要求阅读的课外名著,学校开展了“话说名著风流人物”征答活动。
倡议同学们从阅读过的经典名著中选择一个执着追求梦想的人物,沿着他(她)追梦的足迹,汲取前行的力量。
(1) 我最喜欢的名著中的风流人物是鲁滨逊,其作者是(国籍)的(姓名)(2) 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联系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迪?2.《鲁滨孙漂流记》是国作家(人名)的作品。
故事讲的是主人公漂流到一个荒岛上顽强生存,最后和被他从食人族救下的朋友(人名)一起回到故乡。
3.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情节,回答问题。
6月28日。
睡了一夜,精神多少好了些,加之寒热已经过去,我又起来了。
虽然噩梦给我的恐怖还很大,可是想到疟疾明天又要再发,不如抓紧时间准备一点东西,供我发病的时候吃。
这段文字中的“我”是(填人名),他是用的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 ”,后来,这一土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
他在岛上生活28 年后,因帮助一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滨逊”,这部作品叫《鲁滨逊漂流记》。
5.名著阅读:判断题。
(1) “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生命也是这般的一瞥么?”冰心的这首小诗热情地歌颂了母爱。
(《繁星·春水》)(2) 鲁滨孙为改变“星期五”的饮食习惯和吃人的欲望,炖羊肉、烤羊肉给他吃:“星期五”觉得好吃,表示再也不吃人肉。
(《鲁滨孙漂流记》)(3) 里德太太发现简·爱躲在窗龛上看书,怒骂她未经许可偷拿家里的书,毒打了她一顿,把她关进无人居住的红屋子。
(《简·爱》)6.名著阅读:判断题。
(1) 杨志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上街卖祖传宝刀,遇见泼皮牛二纠缠不休。
杨志一时性起,失手杀死牛二。
(《水浒传》)(2) 祥子给杨先生家拉包月,还要做各种家务,经常遭受辱骂,但是想到工钱比别处多,他还是忍气吞声地留下。
六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共3课时)
![六年级上学期课外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教案(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6218f79f5335a8102d22028.png)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出生于伦敦。
他受过中等教育,喜爱广泛游历,经商也很成功。
1692年,他的生意失败了,32岁的他负债累累。
为了还债,他靠写一些评论来为生。
但是他尖锐的批评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不得不转写小说。
1719年,年近60岁的笛福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后来该小说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冒险小说之一——《鲁滨逊漂流记》。
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并还清了部分债务。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笛福体弱多病,无人陪伴,债主不断上门,孩子们也对他撒手不管。
1731年,丹尼尔·笛福去世,终年71岁。
像生活在荒岛上长达28年之久的他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一样,他孤独而又恐慌。
故事梗概: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去了伦敦,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尔人俘获,当了奴隶。
后来他划着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农庄,做了庄园主。
他不甘心于这样的发财致富,又再次出海,到南美洲经商。
不幸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死了,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工具等运到岸上,还有两只猫和一只狗。
然后他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7年后,发现并救出了一个俘虏并给他起名“星期五”,并成为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一直到第28个年头鲁滨逊帮助一名英国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并最终回到了英国的故事。
精彩书评:英国诗人科勒律志评价:《鲁滨逊漂流记》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性。
法国思想家卢梭评价: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先读读这本书。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鲁宾逊漂流记》专题训练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鲁宾逊漂流记》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94e87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鲁宾逊漂流记》专题训练1.有句歌词说:“我们扬帆出海,不是出去旅游观光,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结合《格列佛游记》或《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简要叙述格列佛或鲁滨孙四次出海的经历。
【答案】格列佛第一次出海到小人国,第二次到大人国,第三次到飞岛国,第四次到慧骃国。
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为伦敦,可是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出海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后来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
第四次出海是去贩卖黑奴,遭遇飓风,当行驶到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解析】【详解】一、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1、第一次出海:利立浦特(小人国)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
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课后练习题 中考必考内容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课后练习题 中考必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ee33775b84ae45c3a358c0a.png)
二、选择题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C)A.莎士比亚B.雨果C.笛福D.雪莱2.《鲁滨逊漂流记》的发行时间?(B)A.1718 B.1719 C.1720 D.17213.鲁滨逊用望远镜看见了多少个野人在会餐?(C)A.19 B.29 C.30 D.204.野人一共抓了几个俘虏?被解救了几个?(C)A.1,2 B.2,3 C.3,1 D.2,15.鲁滨逊离开那个岛时,已在岛上呆了多久(四舍五入)?(B)A.27年B.28年C.29年D.30年6.鲁滨逊是哪个国家的人?(D)A.葡萄牙B.西班牙C.法国D.英国7.船触礁以后鲁滨逊上船搜寻有用的东西,下列哪一项不是他发现的?(B)A.手枪B.指南针C.英镑D.面粉8.鲁滨逊上岸后的第一个家是(C)A一个山洞B一座小木屋C一顶帐篷9.鲁滨逊在岛上最危险的是(C)A断粮B遇上野兽C落入吃生人番手里10.鲁滨逊(C)岁时重返自己的祖国。
A45岁B 50岁C55岁11.鲁滨逊遇到海盗船后,后又(B)A负隅顽抗举手投降B 被俘获逃跑成功C顽强抵抗成功逃12.鲁滨逊上岛后最想吃的是(B)A饼干B 面包C面条三、简答题1. 鲁滨逊的全名叫什么? 答案:鲁滨逊·克鲁斯2. 鲁滨逊的爸爸是哪国人?答案:德国布莱梅人3. 鲁滨逊父亲想让鲁迅做一个什么职业?答案:律师。
名著:《鲁滨逊漂流记》阅读练习题(二)一、简答题1.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代表作品是《鲁滨逊漂流记》。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80字左右)。
答案示例:《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2.《鲁滨逊漂流记》中写鲁滨孙十二次到那条大船上,把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住处后,感到暂时的栖身之处不宜久住,要找一个新的住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课件(共29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66e3b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a.png)
主要内容: 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出身于商人之家,不甘于像父辈那样平庸地过一辈子,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风暴将船打翻,鲁滨逊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在荒岛上他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后来,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食人族,勇敢的鲁滨逊从食人族手中解救出一个野人,给他起名“星期五”。从此,鲁滨逊和星期五两个人在荒岛上快乐地生活着。直到二十八年之后,鲁滨逊才搭乘一艘商船,返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英国。 小说的主要部分就是对他这段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
艺术手法
《鲁滨逊漂流记》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还在于它的故事的新颖性和不凡的艺术表现力。在《鲁滨逊漂流记》诞生之前,欧洲的长篇小说大都是以帝王将相的业绩或骑士美女的浪漫传奇为主要内容,笛福开始尝试用日常语言来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小说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对鲁滨逊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而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此外,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情节完全通过人物的自白串联起来,语言明白晓畅,朴素而生动。
二、简答题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因出航时遭遇风暴,船被打翻,他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芜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勇敢、乐观、不惧困难。在孤岛上,他积极地与大自然做不屈的斗争,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星期五”,使其心甘情愿做了他的忠实奴仆。鲁滨逊一共出海4次: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遇到可怕风浪;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次他成功了;第三次出航遇到土耳其海盗,被俘后沦为奴隶,逃出来后抵达巴西;第四次航行目的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
鲁滨逊漂流记注解
![鲁滨逊漂流记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2b29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7.png)
鲁滨逊漂流记注解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曲折生动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鲁滨逊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面对严酷的环境,他很快克服了悲观情绪,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终于遇救返回故园。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小说发表多年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于世界各地,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c7ac9d496f1aff00bfd51e54.png)
名著导读之《鲁滨孙漂流记》知识梳理_中考语文《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逊漂流记》时,他已59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用。
创作背景:笛福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
1702年,他发表《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因而被捕,并被判处枷示三次。
出狱后,从事编辑报刊,还写了不少政治、经济方面的小册子,因言论关系又曾三次被捕。
1719年,笛福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的。
据当时英国杂志报导:1704年4月,赛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船长遗弃在距智利海岸900多公里的胡安一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叫马萨捷尔的小岛上。
4年零4个月后被航海家发现而获救。
那时,赛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笛福受这件事的启发,构思了鲁滨逊的故事。
但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笛福从自己对时代的观感和感受出发,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和18世纪的殖民精神塑造了鲁滨逊这一形象。
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文学常识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文学常识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ad5be763231126fdb119f.png)
《鲁滨逊漂流记》考点汇总及练习题答案1、作者简介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小册子作者。
英国荒岛文学代表作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鲁宾逊漂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发表于1719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小说。
2、小说主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鲁滨逊航海流落荒岛,最后脱险的经过。
刻画了一个资产阶级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资产阶级新兴时期的进步思潮,冒险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创造和开拓精神,体现新兴资产阶级殖民主义思想。
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志气,有毅力,勇于创造,就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3、内容提要《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鲁滨孙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内容简介英国青年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
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
在一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整条船在海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 年。
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简单初中生《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
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
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
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中考语文名著对比阅读专题之《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中考语文名著对比阅读专题之《童年》《鲁滨孙漂流记》](https://img.taocdn.com/s3/m/d0c147a880eb6294dc886c4b.png)
选段二《鲁宾孙漂流记》 我自我安慰了一番,庆幸自己死而复生。然后,我开始环顾四
周,看看我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
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 地堆放在两排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 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柱子上的横茶。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 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 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枝做木桩,再 运到草地上,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选段二《鲁宾孙漂流记》
正当我观望的时候,从望远镜里又看到他们从小船上拖出两个 倒霉的野人来。这两个野人大概是他们事先放在船上的,现在拖上 岸来准备屠杀了。我看到其中一个被木棍或木刀乱打一片,立即倒 了下去。接着便有两三个野人一涌而上,动手把他开膛破腹,准备 煮了来吃。另一个俘虏被撂在一边,到时他们再动手拿他开刀。这 时,这个可怜的家伙看见自己手脚松了绑,无人管他,不由起了逃 命的希望。他突然跳起身奔逃起来;他沿着海岸向我这边跑来,其 速度简直惊人。我是说,他正飞速向我的住所方向跑来。
物的自白串联起
给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
来,语言明白晓
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又不过于沉重。 畅,朴素生动。
练习一
选段一《童年》 “咱们俩的面包我来挣!” 我也开始挣钱了。 逢节假日就走街串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片儿、烂纸和钉子。 把一普特破布烂纸卖给旧货商可得20个戈比,料铁也是这个
价钱,一普特骨头10戈比或着8个戈比。 平常放了学也去捡,每星期天去卖,一上子能得30到50个
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严肃、 低沉,却以小孩子的眼光 来叙述,给悲剧场景蒙上 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读来令人悲哀又不过于沉 重。
《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指导
![《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a94f65a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c.png)
《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指导《鲁宾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他的作品可读性强,在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这也展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之作《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是西方文学中冒险小说类型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部作品于1719年出版,一经问世即风靡全球,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外国文学名著中的奇葩。
这是一部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书,不同年纪、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会兴味盎然地沉醉在小说中,各有所得。
年轻的读者,会被书中漂洋过海、遭遇海难、陷身荒岛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所吸引;在学识渊博、目光犀利的思想家和作家的眼中,它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床,展示着种种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学的资源。
◎走近故事作品讲述了鲁滨逊航海胃险的故事。
鲁滨逊四次出海,最后-一次时所乘商船触礁沉没,只有他一人幸存,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近三十年漫长而艰辛的孤岛生涯。
他建帐篷、围篱笆、筑“城堡”、制器具、种粮食、养牲畜,在荒岛上建设自己的家园。
后来他救了野人,取名“礼拜五”。
最后,他还救了一个被水手背叛的船长,与他一同夺回了船只,终于重返故土。
阅读建议与指导◎阅读小妙招一:了解创作源起丹尼尔.笛福对《鲁滨逊漂流记》一书的构思源自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亲身经历: 1704年4月,一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跟随一艘海盗船去寻宝。
中途他与船长发生争执,被船长遗弃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他过了四年零四个月茹毛饮血的生活后,被航海的人们发现而获救。
那时,塞尔柯克已忘记了人类的语言,完全变成了一个野人。
这个离奇的故事激发了丹尼尔.笛福的创作灵感,不久,以塞尔柯克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就发表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名著阅读第四讲《鲁滨逊漂流记》【考点解读】考试分值:10分左右考纲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形式:主观题、知识识记类客观题。
【精华提炼】1.命题规律:题型: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题型。
考点:侧重对重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考查,以及名著主题的深刻理解。
2.方法技巧:一定要熟读名著,对其基本内容、情节、人物要非常熟悉,准确记忆;另外在此基础上要横向纵向的对比阅读,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做答。
3.注意事项:许多同学要么是对作品内容不熟,要么是张冠李戴,要么答非所问,才导致在名著阅读上失分较多。
其实名著题一般都较为简单,关键是要阅读,要熟知,并且要记准。
【知识梳理】作者简介作者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写作背景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
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内容概览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
小说第一部分写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写鲁滨逊在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的经历。
第三部分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经历。
人物形象鲁宾逊(1)性格特征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鲁滨逊”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2)相关故事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物、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造独木舟,用围巾筛面做面包等,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
就这样,他在荒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王国”。
星期五(1)性格特征:聪明勤劳,朴实忠诚,知恩图报(2)相关故事:作为仆人,与鲁滨逊一起在孤岛生活;逃离岛后,在英国当男佣。
作品主旨《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的开端之作,作品通过鲁滨逊荒岛28年艰苦卓绝的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人类发展的基本轨迹,从而提出了劳动创造历史的时代主题,同时也被看作是一部反映欧洲殖民主义向海外扩张和从事殖民实践的早期小说。
小说内容里自始至终充盈着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启示读者:没有冒险就没有成功,只有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
经典情节鲁滨逊首次出海遇难鲁滨逊十九岁时乘坐朋友父亲的船去伦敦。
可是出海才第六天,他们就遇到了大风暴,滔天巨浪吞噬了不少的船只。
他们的船也因为载货太重,在水中剧烈摇摆颠簸,水手们采取了很多应急措施。
后来发现船底漏水了,于是全船的人急忙全力抽水,可是无济于事,船舱里进水越来越多,大船眼看就要沉没了。
船长只得拼命鸣枪求救。
这时有一艘轻量级的船行驶到他们船边,冒险放下一只小艇来救他。
全体船员下到小艇,任凭小艇随波漂流,并努力向想岸边划去,最后安全靠了岸。
他们乘坐的大船在她们离开不到一刻钟,就沉入了海底。
鲁滨逊被海盗俘虏鲁滨逊乘坐一艘驶向非洲北岸的船去几内亚做生意。
船只航行到加那利群岛和非洲西海岸之间时,遭遇一艘土耳其海盗船,经过一番战斗,他们以失败告终,全部船员被俘,然后被押送到萨累,鲁滨逊由于年轻伶俐,成了海盗船长的奴隶。
他以自己的聪明、勤快讨得船长欢心,同时伺机逃跑。
两年后,鲁滨逊终于找到独自出海打鱼的机会,带着摩尔小孩“佐立”,驾驶一只长舢板逃离萨累。
途中得到一艘葡萄牙船救助,逃到巴西。
鲁滨逊经营巴西种植园鲁滨逊逃到巴西后,倾囊买了一些没有开垦过的土地,成了种植园主。
他拟定了一个经营种植园和定居的计划,并且很快发展起来:开始两年,他只种粮食为生;第三年,种了一些烟草,同时,又购进了一大块土地,准备来年种甘蔗;第四年,种植园大获成功。
鲁滨逊不仅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而且,在种植园主和城里的商人中间有了不少熟人,交了不少朋友。
鲁滨逊漂流到“绝望岛”鲁滨逊在巴西的种植园发展的很快,但是缺乏人手。
这时一些熟悉的种植园主和商人就以非常优惠的条件邀请鲁滨逊去几内亚买些黑奴回来,鲁滨逊欣然同意。
他们在海上航行十二天之后,突然遭到强烈飓风袭击。
他们只能让船乘风逐浪漂流,听任命运和狂风的摆布,最后搁浅在南美洲北岸一片沙滩上动弹不得了。
大家只得弃船,上了一只小艇。
忽然一个巨浪把小艇打得船底朝天;小艇上的人通通被波涛吞没。
鲁滨逊经受了两次大浪的冲击,最后被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奇迹般的独自活了下来。
鲁滨逊搭建房屋鲁滨逊到荒岛后,先在海边用箱子和木板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住。
可是不安全,也不卫生。
于是又去找了一个理想的地方:在一处又陡又直的山岩下,有一片平地,他在平地上划了一个半圆形,沿线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之间填满缆索,顶上搭了一个双层的大帐篷防雨。
他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
后来他又在岩壁上挖了一个很大的地窖。
鲁滨逊驯养山羊鲁滨逊在岛上的第三年,捉到了一只雌的小山羊,经过驯养,它长大了。
这诱发了他驯养山羊的念头。
他利用陷阱捉捕山羊,又找到一块圈养山羊合适的地方,那儿是一大片平坦的草原,既有青草供山羊吃,又有水供他们喝,并且还有阴凉的地方供它们歇息。
他把这些草地用坚固的篱笆或木栅栏圈了起来,然后在这些圈地上,又做了窄小的围栏,要捉羊时,就把羊赶进去。
同时,在各圈地之间,又做了一些门使之彼此相通。
这样,他不仅随时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后来,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又学会了做奶油和干酪。
鲁滨逊种粮食鲁滨逊偶然翻到一只小布袋,布袋里装了一些谷物,是用来喂家禽的。
袋里剩下的一点谷类早已被老鼠吃光了,只留下一些尘土和谷壳。
他就顺手把袋里的尘土和谷壳抖在岩石下的围墙边。
不料一个月之后,地上竟长出了绿色的茎干,原来是大麦和稻子!他非常惊喜,就开始学习种田,并很快成了种田好手。
后来他又利用这些粮食磨制面粉,烤面包。
鲁滨逊制陶器出于生活的需要,鲁滨逊着手制造陶器。
在找到陶土后,他做了无数次实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
摸索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做成了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火煮的泥锅。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破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鲁滨逊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其中有一个罐子正是鲁滨逊最需要的。
鲁滨逊造木船为了到孤岛对面的大陆,鲁滨逊便想和土人一样造独木舟。
由于他思船心切,没有经过太多考虑便考试工作。
结果,花了数月时间好不容易用大柏树凿成的木舟却因太大而废弃。
过了不久,鲁滨逊吸取教训,在沿河的地方又凿了一只更小的独木舟,并且安装了桅杆和帆,在舟内凿了许多用来放东西的槽。
但是因为木舟太小,鲁滨逊未能乘它到对面大陆,只能在附近使用。
鲁滨逊绕岛航行鲁滨逊花了将近连年的时间造了一条小舟,安装了桅杆和帆,在船的两头做了小抽屉,里面放粮食,日用品和弹药之类的东西,在船舷内挖了一条长长的槽,用来放枪,还做了块垂板可盖住长槽,以防枪支受潮。
在他到荒岛后第六年的十一月六日,开始环绕小岛的航行。
在小船想绕过一个岬角时,由于遇到来势汹汹的急流和回流的冲击,他的小船被冲进茫茫大海,离开小岛有六海里远,随时有灭顶之灾。
经过一整天的挣扎,到了下午四点钟才逃过劫难,回到岸上。
搭救“星期五”一次,鲁滨逊看见一群野人到岛上举行人肉宴,其中一个野人“俘虏”从准备吃他的人群中逃出。
鲁滨逊打死两个追赶者,搭救了这个野人,将他收为自己的奴隶,并取名叫“星期五”。
“星期五”在鲁滨逊的教导下,很快学会了穿衣、开枪、讲英语、信基督……成为鲁滨逊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智救落难船长鲁滨逊在荒岛的低二十八个年头,一艘英国的船停泊在小岛东南角。
一只小船载着七个水手和三个俘虏登上小岛。
鲁滨逊解救了那三个俘虏,其中一个是那条船的船长。
他们想办法制服了登上小岛和前来支援的反叛的水手。
然后乘着夜色登上大船并迅速将船上的人员制服。
于是,大船稳稳当当的回到船长手里,并最终载着鲁滨逊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巩固训练】【2016 大兴一模】(2)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鲁滨逊漂流记》,着力刻画了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
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上生活了28年。
为了生存,他建造房屋,种植稻麦,等。
在这里的第17年和第26年,两次有野人来到这里,在后一次,他救出了一个俘虏,取名“”,后来成为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小说中,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
(4分)【2016 门头沟一模】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能够在荒岛上生存28年多。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请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概括,并用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情节来说明。
答:【2016 房山一模】8. 依据《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相关内容,完成⑴~⑵题。
(6分)(1)下列对《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滨逊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在一次前往非洲贩卖黑奴的途中,船遇风暴触礁,唯有他幸存下来,只身漂流到无人孤岛。
B.鲁滨逊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克服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C.为了计算日期,鲁滨逊把柱子做成一个大十字架,在这根柱的四边,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
D.鲁滨逊离开自己生活了28年的孤岛后,就再也没有旧地重游,而是派自己的侄子去那里继续垦荒。
(2)任选..下面一幅图片,按要求答题。
(4分)图一图二选图一:用第一人称为此图配上简要文字,述清2.几个土人紧追不舍。
那个逃生的俘虏游过河,离我越来越近。
我决定搭救这个受难者。
4.那个俘虏感谢我的救命之恩,愿意留下给我做奴隶。
我看到自己刻在木架上的日历,就给他起名字叫 。
起因、经过和结果。
(不超过50字)选图二:用第三人称,夸赞右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