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合集下载

卡丁车安全管理制度

卡丁车安全管理制度

卡丁车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卡丁车运营管理,保障车手和观众的安全,保护公共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经营卡丁车赛事及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人员管理一、车手应当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并接受卡丁车驾驶培训,并且在活动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指引。

二、所有卡丁车场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三、车辆负责人必须熟悉车辆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及时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并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四、卡丁车场必须设立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岗位,并参与定期培训。

第三章设施管理一、卡丁车场必须有明确的停车区域,并保证停车区域内的车辆不得影响活动。

二、赛道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提示标志,并保持清洁、平整,确保车手安全驾驶。

三、每辆卡丁车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四、卡丁车场必须购买足够的安全装备,包括头盔、护具等,确保车手的安全。

第四章活动管理一、卡丁车活动必须提前规划,明确活动流程、安全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备案。

二、卡丁车场必须配备专业的救护人员,并设立急救点,保障活动期间的应急处理。

三、活动前必须进行安全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安全操作流程。

四、活动期间禁止酒驾和毒驾,严禁车手酗酒,并对车手进行呼吸酒精测试。

第五章紧急处置一、卡丁车场必须制定紧急处置预案,并在显眼位置悬挂应急逃生图示。

二、一旦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三、及时向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六章监督检查一、相关部门对卡丁车场进行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卡丁车场,相关部门有权责令改正,情节严重者可以暂停其业务。

三、对安全事故频发、质量问题严重的卡丁车场,相关部门有权撤销其经营资格。

第七章法律责任一、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将依法受到处罚。

二、对因违反卡丁车安全管理制度而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经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经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1.范围????GB19079的本部分规定了游泳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游泳场所。

????2.????GB3097????GB6566????GB9667????GB9668????GB/T17093????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19079的本部分。

3.1游泳场所??swimming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健身、比赛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注: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和天然游泳场所。

????3.1.1人工游泳场所??artificialswimmingpool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等。

????3.1.2天然游泳所??naturalswimmingplace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江、河、湖、海天然水域及其设备。

????4.从业人员资质4.1书方能上岗。

????4.2????5.????5.1????5.1.1——————————水面面积在500㎡以下的游泳池至少设有2个出入水池扶梯,水面面积在2000㎡以上的游泳池至少设有4个出入水池扶梯。

——游泳池四周铺设有防滑走道,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

一一游泳池与防滑走道之间设排水沟。

——游泳池内排水口设有安全防护网。

????5.1.2有沉淀吸污设备或自动水循环过滤、消毒、吸底设备,其设备须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部门鉴定的合格证书。

????5.1.3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于80lx,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m。

开放夜场须有足够的应急照明灯。

????5.1.4有分设的男、女更衣室,并配有存放衣物的设施。

????5.1.5分设男、女淋浴室,其淋浴喷头数量与可容纳游泳人员的数量相适应,其地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

????5.1.6有男、女厕所,其厕位数量应与可容纳游泳人员的数量相适应。

卡丁车场技术标准

卡丁车场技术标准

QM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协会标准QM/TS B01-2017卡丁车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Karting Circuit2017-12-20 试行版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 发布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协会标准卡丁车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of Karting CircuitQM/TS B01-2017主编单位: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同济大学上海詹妮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试行日期:2017年12月20日前言卡丁车运动是汽车运动的一种类型,也是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运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型赛车场建设”等相关政策出台,大众对卡丁车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新一轮卡丁车场的建设热潮已经来临。

卡丁车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近年来卡丁车车辆性能不断提升,对卡丁车场地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现有各类卡丁车场百余个,场地设施条件参差不齐,现行国标发布十余年来尚未结合国际汽车联合会-卡丁车委员会最新的卡丁车场运动规则、安全标准和中国卡丁车高速发展的现状及时修改完善,对规范场地建设的指导作用日渐减弱。

因此亟需一套新标准予以替代。

本标准由国内赛道安全技术领域的专业单位及专家起草,参考最新的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现状,对竞速型卡丁车场的建设规范和等级划分做了明确的规定。

本标准(试行版)已通过专家论证会评审,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批准,现予以发布。

本标准及实施细则将于2017年3月发布,2017年7月1日执行。

请各有关单位在试行期间,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函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地址:北京市体育馆路9号,邮编:100763)。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归口。

中华人民共及国国家[GB19079.1_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及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及国国家[GB19079.1_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及技术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GB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 : 游泳场所1.范围GB19079 的本部分规定了游泳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907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核素限量标准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9079的本部分。

3.1游泳场所swimming 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健身、比赛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注: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和天然游泳场所。

3.1.1人工游泳场所artificial swimming pool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等。

3.1.2天然游泳所natural swimming place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江、河、湖、海天然水域及其设备。

4.从业人员资质4.1救生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 ( 游泳 ) 、水质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2 服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取得身体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5.经营设施设备条件5.1 人工游泳场所5.1.1 游泳池应符合下列规定:——已建成的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 25㎡;新建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 100㎡。

——游泳池壁及池底必须光洁。

卡丁车馆管理制度

卡丁车馆管理制度

卡丁车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卡丁车馆的经营管理,保障客户和员工的权益,提高卡丁车馆的服务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卡丁车馆的所有经营和管理活动,并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

第三条卡丁车馆作为一家娱乐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客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条卡丁车馆应当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客户光顾。

第五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

第六条卡丁车馆应当在经营管理中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二章经营管理第七条卡丁车馆应当制定详细的经营计划和年度预算,合理安排资源和经费,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八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收支结算流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杜绝财务违规行为。

第九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十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十一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客户和员工的安全。

第十二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制度,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三章客户管理第十三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客户管理体系,通过会员制、积分制等方式吸引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

第十四条卡丁车馆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制定个性化的经营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十五条卡丁车馆应当加强客户反馈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第十六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客户投诉,及时给客户回复,解决客户问题。

第十七条卡丁车馆应当建立客户关怀制度,定期组织客户活动,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忠诚度。

第四章员工管理第十八条卡丁车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基本劳动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卡丁车项目安全管理规范

卡丁车项目安全管理规范

卡丁车项目安全管理规范一、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旅游条例》和《省涉旅安全有关单位旅游休闲运动新业态安全生产职责》等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精神,落实卡丁车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各项要求,推动旅游业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服务的经营性卡丁车项目。

三、管理职责(一)属地管理责任1.负责对卡丁车项目的准入审查、建成验收、运营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实施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

2.建立联合审查机制,对卡丁车项目严格落实可行性、安全性“双审查”制度,实施存量项目安全评估,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评估和验收。

3.负责对卡丁车项目招引的审核把关,对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手续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审查。

4.督促卡丁车项目经营主体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

5.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卡丁车项目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时间段期间必开展安全检查;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一次。

6.对辖区内出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的卡丁车项目,监督其停止开放或运营,直至整改完成。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将卡丁车项目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考核范畴。

(二)部门监管责任1.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指导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工作。

指导做好全省自然保护地内的卡丁车项目建设活动的审核、审批工作。

2.生态环境部门:指导自然保护区内卡丁车项目依法依规建设、安全评估或检测检验。

指导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办理项目环评审批或备案手续;监督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工作。

3.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和复核中指导卡丁车项目依法依规建设、安全评估或检测检验。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随着赛车运动的不断发展,全地形专业赛车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种赛车场不仅能够举办各类汽车、摩托车及卡丁车比赛,还可以作为专业赛车运动员的训练基地。

因此,在建设全地形专业赛车场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保赛事顺利进行、选手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和满足观众需求。

下面将从赛车场选址、设施建设、赛车道设计、环保和安全等方面阐述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的要求。

一、选址选址是建设全地形专业赛车场的第一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至关重要。

赛车场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1. 交通便利性:赛车场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段,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或高速公路,方便选手、观众和工作人员的进出。

2. 地形地势:选址应考虑地形地势的平整度和适宜性。

赛车场最好建在平坦的土地上,避免出现高低起伏或坡度较大的地形。

3. 周边环境:赛车场周边环境的安静度和环境质量也要考虑在内。

最好远离居民区、工业区等可能会影响比赛氛围和选手集中的地方。

4. 土地面积:赛车场需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来建设赛车道、看台、停车场等设施,确保比赛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设施建设在选址确定后,接下来需要进行赛车场的设施建设。

赛车场的设施主要包括赛车道、看台、停车场、综合服务中心等,满足比赛和活动的需求。

1. 赛车道:赛车道是全地形专业赛车场最核心的设施,其设计要符合国际标准,符合专业赛车比赛的要求。

赛车道应设计成S型弯、直道等多样化的曲线,增加比赛难度和观赛性。

2. 看台:赛车场的看台应设计成多层次、多方位的观赛区,既能容纳大量观众,又能让观众获得良好的观赛体验。

看台设施还应考虑遮阳、防雨等功能,保证观众的舒适度。

3. 停车场:赛车场需要提供大量的停车位,以容纳观众和选手的车辆。

停车场应设计成明确的停车位标识和便捷的出入口,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4. 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是赛车场的活动中心,提供赛前注册、比赛规程解释、急救服务、休息区等服务。

综合服务中心应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满足各类活动的需求。

特色小镇(赛车卡丁车)选址标准

特色小镇(赛车卡丁车)选址标准

特色小镇选址的外部要素1、符合规模要求和建设标准根据建设部等相关规定,特色小镇占地面积控制在1-3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空间,并体现其特有的地域文化。

特色小镇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同时特色小镇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划定小镇边界,建设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万至3万人左右,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

同时,特色小镇建设要达到AAA级以上的景区标准,休闲旅游类小镇必须达到AAAAA级景区标准作为建设硬指标。

因此,特色小镇的选址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未来有3平方公里以上的发展空间;•符合国土土地利用规划,近3年有满足50亿投资的建设用地和指标,未来根据城市总规有土地调整空间;•符合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资源基础,利于空间、景观、人文等地域特色塑造。

2、位于核心都市圈内、靠近大城市特色小镇的核心是产业,要达到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产城人文四位一体,需要依托大城市的产业资源,需要都市圈内上下游的产业支撑,还要看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市场需求、创新政策、公共配套、人才基础等因素,因此特色小镇选址要:•位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核心城市群,围绕一线城市主要发展轴线周边布局;•靠近主要二线城市周边,位于核心都市圈内,能与大城市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位于国家、省、市战略或城际之间的主要通廊上,区域经济发展平衡,自身资源优势突出且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特色小镇选址的内部要素1、具有明显的产业基础从江浙区域经济发达县镇的发展路径来看,小镇的首要作用是区域分工带来的产业聚集,有了源发性的核心动力后,在交通配套、人才吸引等要素的配合下,小镇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活力,可以说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和灵魂,因此:•选址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在区域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影响力;•或者市场运营主体具有适合在地发展的核心产业资源,或导入产业资源的能力;•产业必须符合当地主导产业类型或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周边有上下游产业链、人才等支撑。

卡丁车赛场建造标准

卡丁车赛场建造标准

卡丁车卡丁车运动是汽车运动的一种类型,也是一项适合全民参与的兼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运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推动“中小型赛车场建设”等相关政策出台,大众对卡丁车运动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新一轮卡丁车场的建设热潮已经来临。

卡丁车与度假村缘份特厚,大陆早期的卡丁车赛场都建在度假村,如深圳的香密湖度假村、上海的白玉兰度假村和坤明湖度假村、浙江的之江宾馆等。

而且度假村向来以新颖、丰富的娱乐项目为吸引游客的手段,加上度假村内空地多,卡丁车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娱乐项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度假村所采纳。

卡丁车赛场的服务人群以前来赛车旅游国际度假村体验赛车项目游客的家属为主。

卡丁车因其危险性远低于赛车项目,而娱乐性高于赛车,成为度假村内游客中孩子、年轻女性以及零基础又想逐步接触F3赛车的游客的首选体验项目。

卡丁车场建设标准1.赛道长度赛道长度为赛道中心线在三维空间里的曲线长度。

本卡丁车场赛道长度约为1500米。

2.赛道容量赛道容量n(辆)表示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的最大数量,通过下式计算:竞速赛:n = L/28;耐力赛:n = L/20式中,L:赛道长度,以米计。

根据赛道和安全设施的情况以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有关规定,本赛道容量为竞速赛: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数不应大于36 辆;耐力赛:单场赛事参赛卡丁车可同时发车数不应大于51 辆;3.赛道宽度赛道宽度为赛道左右边线之间的距离。

足够的赛道宽度是为满足竞赛的基本需求,也是为保证当发生车辆事故时,赛道留有充足的空间不致比赛中断。

本卡丁车场赛道宽度预设为12米之间,赛道宽度变化平顺过渡。

相邻赛道边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小于6 米,是否需要在相邻两段赛道之间增加安全设施由赛道检查官根据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赛道安全仿真结果确定5. 赛道坡度纵坡:不大于4%,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论证,最大纵坡上限为5%。

卡丁车场所检查技术规范

卡丁车场所检查技术规范

1前言本技术规范属于体育场所开放条件检查方法系列之一。

为贯彻实施《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国家标准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体育场所开放条件检查,保障卡丁车运动安全,提高卡丁车场所经营效率,引导卡丁车场所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提出。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冯连世、陈雪龄、安建华、张彦群、黄希发、赵华、韩云。

2卡丁车场所开放条件检查方法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卡丁车场所开放必需的从业人员资质、场地及设施设备、卫生、环境和安全保障等条件的检查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卡丁车场所开放条件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9079.2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2部分:卡丁车场所GB 19196 卡丁车分类与注册GB 4569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T 1462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 18204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3 检查内容及方法检查内容分为从业人员资格、场地及设施设备条件、卫生环境管理要求和安全保障4部分,共94项条款,其中标有▲的条款为重点检查条款,其余为一般检查条款。

现场检查方式分为初次检查和跟踪检查。

初次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全部检查条款,跟踪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全部重点检查条款和从一般检查条款中随机抽查50%的条款,且随机抽查条款应覆盖上年度的不合格条款。

检查方法包括查看相关证明、现场观察、现场检测、人员交谈、审查相关制度和记录等。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

全地形专业赛车场建设要求Building a professional off-road racing track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fety, the track must be designed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risks and ensures the well-being of both drivers and spectators. Additionally, the track should provide a challenging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the racers, while also being visually appealing and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ng a world-class off-road racing track,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erspectives of safety, excitement, aesthetics, sustain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viability.Safety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when it comes to designing an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track layout should incorporate elements that minimize the risk of accidentsand injuries. This includes ensuring adequate run-off areas, installing safety barriers, and designing the track in away that allows for proper visibility at all times.Moreover, the track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advanced safety features such as impact-absorbing barriers, fire safety measures, and medical facilities to handle any emergencies that may arise during races. By prioritizing safety, the track can provide a secure environment for bothparticipants and spectators.Excitement is another crucial aspect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a professional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track should offer a variety of challenging sections, such as jumps, berms, and technical obstacles, to test the skills and abilities of the drivers. Incorporating elevation changes, sharp tur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terrain can add an extra level of excitement to the racing experience. By creating a track that demands skill and precision from the racers, it ensures thrilling and competitive races that keep spectators engaged and entertained.Aesthetic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overall appeal of an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track should be visually striking and blend harmoniously with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By using natural materialsand landscaping techniques, the track can be integrated seamlessly into the landscape, minimizing its visual impact.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spectator areas with optimal views and amenities, such as grandstands, food stalls, and restrooms, enhances the overall aesthetic appeal andcomfort of the venue. A visually appealing track not only attracts more spectator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overall enjoyment of the racing experience.Sustainability is a crucial consideration when constructing an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track should be designed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mplementing erosion control measures, using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promoting responsible waste management practices. Furthermore, the track should be designed to minimize noise pollution and preserve the natural habitat of the surrounding area. By prioritizing sustainability, the track can coexist harmoniously with the environment, ensuring its long-term viability and minimizing an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ecosystem.Accessi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consider when designing an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venue should be easily accessible to both participants and spectators. This includes providing ample parking spaces,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options, and well-designed entrances andexits to facilitate smooth traffic flow. Additionally, the track should be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nsuring that everyone can enjoy the racing experience. By prioritizing accessibility, the track can attract a wider range of participants and spectators, fostering inclusivity and diversity within the racing community.Lastly, economic viability is a crucial aspect to consider when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off-road racing track. The venue should be designed to generate revenue through various means, such as ticket sales, sponsorships, and hosting other events. By offering amenities and servicesthat enhance the overall experience, such as food and beverage concessions, merchandise stalls,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the track can attract more visitors andincrease its revenue potential. Additionally, the trackshould be strategically located to attract a large audience and maximize its commercial potential. By ensuring economic viability, the track can sustain its operations and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the off-road racing industry.In conclusion, constructing a world-class off-road racing track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requir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afety, excitement, aesthetics, sustainability,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viability, the track must be designed to provide a secure and thrilling racing experience, while also being visually appealing,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nd economically viable. By addressing these requirements, a professionaloff-road racing track can become a place where drivers showcase their skills, spectators enjoy thrilling races, and the off-road racing community thrives.。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卡丁车是一项受欢迎的休闲娱乐项目,其场地建设标准对于保障游客的安全和
提升游戏体验至关重要。

在建设卡丁车场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场地的选址、设计、设施配置等。

下面将就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卡丁车场地的选址至关重要。

选址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场地应远离交通繁忙的地区,周围环境应该安静,以免影响游客的体验。

此外,场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应对可能的雨水积聚。

其次,卡丁车场地的设计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场地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赛道的
长度和曲线的布局,以及安全区域的设置。

赛道的长度应该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曲线的布局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过于危险。

另外,安全区域应该设置在赛道的关键位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保护。

再者,卡丁车场地的设施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场地应该配备专业的赛车和安
全设施,如头盔、护具等。

此外,场地应该具备完善的医疗急救设施,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处理。

最后,卡丁车场地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场地的维护应该定期进行,
包括赛道的清洁、设施的检查等。

管理方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确保游客在游戏中能够安全享受乐趣。

总的来说,卡丁车场地的建设标准涉及到选址、设计、设施配置、维护和管理
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尽情享受卡丁车的乐趣。

室外卡丁车日常管理制度

室外卡丁车日常管理制度

室外卡丁车日常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园室外卡丁车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顾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园室外卡丁车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为了维护我园卡丁车运营秩序,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顾客能够放心享受卡丁车的乐趣。

第四条我园室外卡丁车的管理遵循依法经营、勇于创新、服务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五条我园室外卡丁车的管理机构为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卡丁车的日常运营工作。

第六条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服务管理第七条我园室外卡丁车的经营宗旨是以顾客为中心,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第八条顾客在进入卡丁车场地前,需签署免责协议,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并接受相关安全指导。

第九条卡丁车场地应保持整洁、清爽,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第十条工作人员应对顾客礼貌热情,提供周到的服务,解决顾客的问题和需求。

第十一条卡丁车场地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我园室外卡丁车接受团体预约服务,需提前预定,保证服务质量。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我园室外卡丁车的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顾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十四条卡丁车场地应设置标准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护栏、安全带、安全装备等。

第十五条顾客在参与卡丁车活动前需接受安全教育,了解安全规定,保障自身安全。

第十六条卡丁车场地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卡丁车场地应备有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第十八条卡丁车场地应购买相应的保险,为顾客提供安全保障。

第十九条卡丁车场地应制定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安全。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二十条卡丁车场地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卡丁车的日常运营管理。

第二十一条管理部门应设立明确的管理层级,明确各项管理职责。

第二十二条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服务管理制度等。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卡丁车场的分类和场地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卡丁车场的设计、鉴定检验和注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册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96 卡丁车分类与注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卡丁车场karting circuit设有封闭环型跑道及相应的设施,用作卡丁车比赛、卡丁车训练和卡丁车普及活动的专用场所。

3.2 跑道track起点与终点在同一地点,供卡丁车行驶而专门建造的封闭环形道路。

4•卡丁车场的分类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卡丁车场分为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和室内卡丁车场三类。

5•场地要求5.1 通用要求卡丁车场的布局、跑道、附属设施和相关建设都要符合安全要求。

用于经营的卡丁车场,在经营期间,其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规定。

卡丁车场上使用的卡丁车应符合GB 19196 的规定。

5.1•跑道的要求5.2•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要符合表1 的要求表1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单位为米场地类型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弯道宽度不大于25001315适用于有变速箱的卡丁车室外竞赛型卡不小于1200610丁车场适用于无变速箱的卡丁车不大于17001315不小于800710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不大于17001015不小于500610室内卡丁车场不大于15001015不小于400565.2.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跑道的发车线与终点线设在直线路段的中间位置。

跑道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单位为米室外卡丁车场适用与有变速箱的卡丁车不限适用与无变速箱的卡丁车≤ 170室内卡丁车场跑道总长度大于500≤ 70跑道总长度小于500≤ 405.2.3•跑道路面的要求5.2.3.1•材料室外卡丁车场的跑道路面材料应为同一改性沥青,室内卡丁车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或其他硬质材料建造。

卡丁车介绍及其规则

卡丁车介绍及其规则

卡丁车介绍及其规则卡丁车简介卡丁车即小型赛车,(本栏目亦有F1赛车介绍)是世界流行的赛车运动,是培养职业赛车手的摇篮,我们熟悉的众多F-1赛手象是塞纳、舒马赫、威廉纽夫、希尔、普罗斯特等等都是从卡丁车入门成为世界顶级车手的,同时卡丁车也是一项极具魅力的户外休闲运动。

这项流行于欧美的无车厢微型敞篷赛车,无减速风挡,能感觉到高于实际车速2~3倍,尤其是弯道上产生3~4倍于重力的横向加速度的超速感应,让你尽享追风逐电的快感。

当你驾车奔驰在赛道上,那种紧张和心跳的刺激,妙不可言,只能用心感受。

卡丁车的结构和益处卡丁车结构十分简单,由钢管式车架、转向系统脚蹬、油箱、传动链护罩、车手座位和防撞保险杠等组成。

卡丁车操作简便,车手戴上防护头盔和手套,只须记住左脚刹车,右脚加油门,方向盘是1∶1转向,即可驰骋赛场。

卡丁车底盘很低,离地仅4厘米,跑道光滑平整,使车手感到风驰电掣,加上咆哮的轰鸣,体会到平时所体会不到的乐趣。

一旦滑出跑道,卡丁车会自动熄火停止前进,不会翻车,保障了车手的安全。

驾驶卡丁车可以锻炼灵敏度,并对大脑、眼睛、手脚及身体其他部位进行很好的协调是锻炼勇敢精神的最佳选择,是一项有益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

卡丁车作为赛车运动中最经济的一种,具备所有赛车运动的基本内容,加上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费用低廉、安全性好,成为适合大众化消费的赛车运动。

每逢双休日,一些青年人纷纷奔向卡丁车赛场,在蜿蜒起伏的赛车道上风驰电掣地过把瘾,成为都市时尚。

卡丁车等级卡丁车也象方程式赛车分成几个等级,初学乍练的你,可以稳坐80cc无级变速赛车,驱车60km/h以内。

经过一段时间的驾驶,当你找到车感时,便可驾驶90cc赛车高速(100km/h)前进。

如果这还满足不了你的极速快感,可以报名参加个俱乐部的培训,在累积8小时的培训后,便可获得北京市汽联颁发的车手证书,成为会员,开始体验150km/h的100cc比赛型卡丁车,向职业高手进军。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随着卡丁车快速发展,卡丁车场地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娱乐项目。

因此,建设一个优质的卡丁车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场地规模、场地要求、卡丁车设备、安全措施等方面,阐述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

首先,卡丁车场地的规模非常重要。

若场地面积太小,那么进入的汽车数量就很少,这无疑会影响汽车租赁和盈利。

因此,卡丁车场地的规模不应小于百万平方米,以确保汽车能够充分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其次,卡丁车场地的要求也很高。

一方面,场地应该有完善的路网、应急制动系统、沙地床、跑道、赛车灯等设施,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另一方面,卡丁车场地也应设有售货、休息、洗手间等设施,以便让游客更舒适地游玩。

再者,卡丁车场地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有汽车、赛车轨道、控制台、售货机、门票制系统等设施。

这些设备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行驶安全,并且每年都要定期检测和维护。

最后,卡丁车场地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外部安全威胁和内部安全风险。

例如,场地内要安装先进的报警系统、摄像头和视频监控系统,以及严格的安保管理。

总之,卡丁车场地建设标准也是比较严格的。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够提高游客的安全性,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从而实现良好的收益。

- 1 -。

卡丁车场技术标准附录

卡丁车场技术标准附录

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协会标准卡丁车场技术标准(附录)附录A 建设流程.............................................................................................................................. - 1 - 附录B 场地检查和许可证 .......................................................................................................... - 3 - 附录C 卡丁车场许可证申请表 ................................................................................................ - 7 - 附录D-1 卡丁车赛道专用路缘石 ........................................................................................ - 10 - 附录D-2 卡丁车赛道专用防撞轮胎墙 .............................................................................. - 11 - 附录D-3 服务区和检录区平面示意图 .............................................................................. - 12 - 附录D-4 发车直道标线图 ....................................................................................................... - 13 - 附录D-5 集结区标线图 ............................................................................................................ - 13 - 附录D-6 信号灯架示意图 ....................................................................................................... - 14 - 附录D-7 裁判站示意图 ............................................................................................................ - 14 -附录A 建设流程1永久性卡丁车场及其他永久性设施建设流程1.1施工前流程1.1.1取得立项批复建设方应开展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获得政府部门的立项批复文件并同步完成相关配套手续的办理。

卡丁车运营管理制度

卡丁车运营管理制度

卡丁车运营管理制度1.1 设备保养:每辆卡丁车每月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轮胎、刹车、转向系统等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如有损坏或故障,需要及时更换或修理,避免影响用户体验。

1.2 设备更新:卡丁车的寿命一般为3-5年,超过寿命的车辆需要及时更换,确保用户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我们也会定期更新其他设备,如头盔、手套等,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1.3 设备管理:所有设备都需要进行编号和备案管理,确保设备的使用情况可追溯和监控。

同时,我们也会建立设备调度制度,保证设备能够有效利用并避免空闲浪费。

二、员工管理制度2.1 员工培训:所有员工需要接受严格的培训,包括卡丁车的驾驶技术、安全常识、急救知识等。

只有通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员工才能上岗,确保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2 员工考核: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包括服务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

优秀的员工将获得奖励和晋升机会,激励员工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3 员工管理:建立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培训记录、考核结果等。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将进行警告或处罚,甚至解雇,确保团队的整体素质。

三、安全管理制度3.1 安全设施:卡丁车场地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护栏、防护墙、紧急停车按钮等。

同时,也需要设置安全提示标识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脱离危险。

3.2 安全培训:所有用户在进行卡丁车体验前需要接受安全培训,包括驾驶技术、装备佩戴、道路规则等。

只有通过培训并签署安全协议的用户才能参与活动,确保用户的驾驶安全。

3.3 安全监控: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对卡丁车场地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违规行为和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也会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服务管理制度4.1 服务标准:建立明确的服务标准和流程,包括接待流程、车辆租赁流程、服务协议等。

确保每位用户在体验卡丁车运动时都能获得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4.2 服务满意度:定期对用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景区越野卡丁车运营方案

景区越野卡丁车运营方案

景区越野卡丁车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越野卡丁车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户外运动项目,它是一种小型的汽车赛车。

卡丁车可以在各种地形上行驶,包括土路、野外、沙地等,因此非常适合在景区等户外场所进行运营。

越野卡丁车运营是一项具有很高潜力和吸引力的项目,可以为景区带来更多的游客和收益。

二、运营方案1. 确定场地首先,需要确定越野卡丁车的运营场地。

场地应具有足够的面积,能够兼顾安全和趣味性。

场地的地形应该多样化,包括坡地、水道、草地等,以增加游客的体验乐趣。

2. 设备购置购置越野卡丁车及其相关设备是项目运营的前提。

越野卡丁车的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保证游客足够的体验时间。

此外,还需要购置头盔、护具、维修工具等设备。

3. 人员培训景区需要对越野卡丁车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车辆的使用方法、安全操作规范等。

培训人员应该具备丰富的车辆驾驶经验和安全意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4. 安全设施在运营场地上必须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包括设置护栏、安全警示标识、应急救援设备等,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5. 营销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景区需要开展有效地营销推广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组织优惠活动、举办赛事等,以增加项目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6. 管理维护对于越野卡丁车的车辆和设备,景区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状态良好,保证游客的安全和体验质量。

此外,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以规范运营管理。

7. 服务质量景区在运营过程中,要注重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包括设置舒适的休息区、提供便利的设施、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等,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三、运营效果预测经过运营一段时间后,可以对项目的效果进行预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客流量通过统计每个月的客流量和游客满意度调查等数据,可以得出客流量的变化情况,了解游客对项目的认可度和反馈,从而调整和改进运营方案。

2. 收入情况根据每月的实际收入情况,估算项目的盈利能力,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丁车场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卡丁车场的分类和场地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卡丁车场的设计、鉴定检验和注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册日期的应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的协议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96 卡丁车分类与注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卡丁车场karting circuit设有封闭环型跑道及相应的设施,用作卡丁车比赛、卡丁车训练和卡丁车普及活动的专用场所。

3.2 跑道track起点与终点在同一地点,供卡丁车行驶而专门建造的封闭环形道路。

4•卡丁车场的分类根据场地功能的不同,卡丁车场分为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和室内卡丁车场三类。

5•场地要求5.1 通用要求卡丁车场的布局、跑道、附属设施和相关建设都要符合安全要求。

用于经营的卡丁车场,在经营期间,其噪声应符合环境保护国家标准的规定。

卡丁车场上使用的卡丁车应符合GB 19196 的规定。

5.1•跑道的要求5.2•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要符合表1 的要求表1跑道的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和弯道宽度的规定单位为米场地类型长度直线路段宽度弯道宽度不大于25001315适用于有变速箱的卡丁车室外竞赛型卡不小于1200610丁车场适用于无变速箱的卡丁车不大于17001315不小于800710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不大于17001015不小于500610室内卡丁车场不大于15001015不小于400565.2.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跑道的发车线与终点线设在直线路段的中间位置。

跑道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直线路段最大长度的规定单位为米室外卡丁车场适用与有变速箱的卡丁车不限适用与无变速箱的卡丁车≤ 170室内卡丁车场跑道总长度大于500≤ 70跑道总长度小于500≤ 405.2.3•跑道路面的要求5.2.3.1•材料室外卡丁车场的跑道路面材料应为同一改性沥青,室内卡丁车也可以使用混凝土或其他硬质材料建造。

5.2.3.2•跑道路面的质量跑道路面要符合下面的质量要求:a•压实度:表层压实度不小于94% (核子仪测定)b• 平整度:沥青碎石路面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5mm;沥青贯入路面面层屋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10mm ;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铺装面层平整度(最大间隙)不大于5mm 。

c•路面抗滑性能:新铺路面的路面摩擦系数不小于0.65 ,使用一年后的摩擦系数不小于0.43 (摆式仪测量)。

5.2.3.3•路面坡度室外卡丁车场跑道的纵坡度不大于5% ,设置有起终点的直线路段最大纵坡度为1% 。

在跑道直线路段,跑道横断面是单斜面时,跑道两侧边缘之间的最大横坡度为1% 。

在弯道路段,弯道内边缘至外边缘的横坡度应不大于3% ,特殊情况下不要超出10% 。

直线路段坡面与弯道路段坡面应自然平顺连接。

室内卡丁车场跑道的纵坡度和横坡度为0 % ± 0.2%。

特殊情况纵坡度不要大于10% 。

其坡面与平面的连接应平顺连接。

5.2.3.4•室外跑道的边缘线和界限石室外跑道的边缘(跑道的进出口除外)要用防滑的白漆或黄漆画出100mm 的连续线。

在车辆运动轨迹与跑道边缘相切的路段,应设有混凝土界限石。

界限石的内缘与跑道外缘应光滑连接。

界限石铺设牢固,并用沥青或水泥粘合。

混凝土界限石的参数见附录A.5.2.4•弯道跑道上要设一定的弯道,总数一半以上的弯道,其半径要有所变化。

通过弯道时的设计车速超过80km/h ,弯道的半径要加大或保持一个恒定的半径;以较低速度通过的弯道,其半径要相应的减小,弯道转弯角度应根据跑道的布局、限定的最大转弯速度和弯道半径综合考虑。

弯道半径按式(1 )计算:R= v 2/K (1)式中:R-----弯道半径,单位为米(m );v-----设定的车辆最大转弯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K-----系数。

单位为米每秒平方(m/s )(K 值的取值范围:5 < K < 45 )。

系数K 的数值,应根据卡丁车在跑道上的最大速度、运动轨迹、跑道的宽度、弯道的转弯角度、运动体的总质量、路面摩擦系数等参数综合确定。

室外的卡丁车场的发车线到第一个弯道的距离小于80m 时,第一个弯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2m 。

第一个弯道的转弯角度不允许小于45 o 。

终点线前离终点线最近的那个弯道不准是死弯。

5.3•辅路为使卡丁车安全的进出跑道,室外卡丁车的跑道外侧要设置一条与跑道进出口连接的辅路,其宽度不小于2.5m 。

室外普及型场地的铺路的长度不小于20m ,室外竞赛型场地的辅路长度不小于30m 。

辅路的进口要设在跑道限制速度的区段内,出口设在跑道直线路段的外侧。

除跑道进出口区段外,辅路内边缘与跑道外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m 。

5.4•工作区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在辅路外侧要建有竞赛封闭区、发车准备区和车辆维修区(布局见附录 B )。

辅路与竞赛封闭区的进口、发车准备区的出口连成一体。

场地应用柏油或混凝土建造。

比赛封闭区和发车准备区要用高度不小于 2.2m 的金属安全网封闭。

室外普及型场地在辅路外侧应建有150m 以上的停、发车准备区。

5.5•公用设施:根据需要应设厕所、洗手间、停车场、维修车间、灭火设备、车库、看台等设施。

5.6•附属设施的要求5.6.1 告示牌:要设立标有卡丁车使用须知与场地平面示意图等内容的场地告示牌。

并放置在便于观众观看的明显位置。

5.6.2•医疗设施:卡丁车场应设有医务室。

卡丁车场要与所在地附近有一定医疗条件的医院建立有效的联系,以备意外事故发生后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护。

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应配备胜任抢救工作的人员和车辆。

5.6.3•室外卡丁车场信号灯设施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在卡丁车顺行方向发车线前方10m~ 15m 处设置两组红绿信号灯。

信号灯组离地面高2m~ 2.5m 。

信号灯垂直设置时,红灯在上,绿灯在下。

信号灯组支柱离塞道边缘不少于5m ,并加装安全防护装置。

信号灯组控制器要设置在跑道发车线外侧的一端。

室外普及型场地如需要设置信号灯也应遵守上述规定。

5.6.4•广告牌设置要求室外卡丁车场周边大型广告牌是固定的,并且安装牢固。

广告牌的结构不应干扰车手的视线,不要因广告板的反光造成车手视觉障碍和由于广告牌的错误位置而产生对跑道路线的错觉。

广告牌的支柱如在安全防护网以内时,其支柱距跑道边缘不允许少于10m ,广告牌下沿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m 。

设置在场地区域内的临时广告牌,总高度不要超过0.5m ,不要占用跑道安全区,不要遮挡场地工作人员的视线。

室内卡丁车场地广告牌应使用轻薄材料制作且安装牢固,广告灯箱亮度不要造成眩目,灯箱下沿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m ,安装在支柱上的广告灯箱宽度不要宽于支柱宽度。

不允许用玻璃制作灯箱广告面板。

在跑道上方,不允许悬挂装饰和宣传广告物品。

5.7 室外卡丁车场跑道区域的安全防护5.7.1 安全区5.7.1 .1 跑道两侧要设有安全区,安全区宜用草皮覆盖,不要使用易碎的石块、岩屑。

跑道与安全区接壤处连接要平滑不应用阶梯差,跑道直线路段两侧安全区的最小宽度为3m ,弯道外侧的安全区不小于1m 。

(设有界限石的跑道路段,其安全区测量起点为界限石外侧)。

5.7.1.2 安全区内有排水沟时,排水沟表面要用光滑的栅栏覆盖,并与地表面平滑连接。

5.7.2缓冲区5.7.2 .1 在安全区内的外侧应同时设有缓冲区,其缓冲区的大小和形状,要根据弯道的转弯角度、弯道的半径、卡丁车在通过该弯道时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来设定。

5.7.2 .2 缓冲区的形状和理论面积的计算方法见附录C5.7.2 .3 场地的安全制动距离达不到计算要求时,要在该弯道前10m 开始至弯道终端后15m ,沿弯道外侧在缓冲区设置连续的防护轮胎墙。

其防护墙内缘线的位置要能够达到安全制动距离计算数值的80% 。

5.7.2 .4 缓冲区向上坡度不大于10% ,向下的坡度不大于1% 。

5.7.2 .5 弯道外侧如果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防护墙内缘线的位置又达不到安全制动距离计算数值的80%时,要在跑道安全区外侧边缘与防护墙之间设置5mx 5m 、厚度为0.3m 的松散卵石床。

卵石床表面应在跑道同处一水平面或略高于跑道路面呈缓坡状。

卵石床外缘高出跑道平面不应大于0.1m ,卵石直径为5mm ~ 15mm ,无砂。

5.7.3 跑道之间的安全隔离墙5.7.3 .1 供卡丁车相向行驶的两条并行跑道的直线路段,其跑道边缘最小间距室外普及型车场为10m ,室外竞赛型车场为15m 。

如两跑道边缘间距小于上述数值时,应在两跑道之间设置一条持续的安全隔离墙。

其材料可使用海绵包或轮胎。

隔离墙在直线路段应放置在两跑道边缘间距的中心线上,室外普及型车场的设置要求见图1 ,室外竞赛型车场的设置要求见图2 。

图1 室外普及型场地并行跑道直线路段隔离墙设置示意图图2 室外竞赛型场地并行跑道直线路段隔离墙设置示意图5.7.3.2 跑道的弯道段,应在两跑道之间设置一条持续的安全隔离墙。

两弯道段应符合以下要求:a )弯道内侧的安全区不少于3mb )弯道外侧有符合 5.7.2 条规定的缓冲区;c )卡丁车相向行驶的弯道之间的缓冲区不得共用5.7.4 跑道区域的安全防护5.7.4 .1 跑道区域,为全封闭区域,要用安全网将跑道区域与建筑物和观众隔离5.7.4 .2 跑道直线路段的一侧建有高2m 以上的固定建筑物,且建筑物周围不是观众通道时,室外普及型卡丁车场跑道边缘,距固定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小于6m ;室外竞赛型卡丁车场跑道边缘距固定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m ,并应使轮胎墙作为防护线(其设置见图 3 )。

跑道直线路段的一侧建有高2m 以下的固定建筑物、障碍物或为观众通道、观众区时,要使用安全网进行隔离。

室外普及型场地的安全网距跑道边缘的最小距离为6m (其设置见图4 ),室外竞赛型场地的安全网距跑道边缘的最小距离为10m (设置见图5 )。

在弯道路段,弯道内侧的安全网距弯道内边缘的最小距离为6m ;弯道外侧的防护要符合 5.7.2 条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