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梦玲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案初中语文
蒹葭教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蒹葭》的意境美,体会主人公的情感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在水一方”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诗词。
2. 板书课题,简介诗人。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学生通过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分析诗歌内容:提问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内容分析。
2. 讲解重点词语,如“苍苍”、“萋萋”、“采采”等,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3. 讲解诗歌意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歌意境。
四、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歌意境和主人公的情感。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希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熟读课文,巩固字词。
2. 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追求美好事物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同时,注重课堂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蒹葭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蒹葭》这首诗的出处、背景和作者。
2、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伊人”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追寻“伊人”的执着精神。
(2)分析诗歌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中朦胧、含蓄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追求。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赏析法:对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幅秋天芦苇丛生的画面,引导学生描述画面中的景象。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会让你联想到什么?(3)引出课题《蒹葭》。
2、作者与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诗经》这部作品,包括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讲述《蒹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理解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5、赏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重章叠句:引导学生找出诗中重复出现的章节和词句,体会其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景中含情:让学生品味诗中描绘的蒹葭、白露等景物,感受其烘托出的迷茫、失落的情感氛围。
(2)探讨诗歌的主题关于“伊人”的象征意义:组织学生讨论“伊人”究竟指什么,是恋人、理想、还是其他的象征?诗人的情感追求:引导学生思考诗人追寻“伊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着和坚定,以及这种情感对我们的启示。
《蒹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蒹葭》。
理解《蒹葭》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蒹葭》的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通过写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蒹葭》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蒹葭》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解释《蒹葭》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2 课文朗读与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蒹葭》并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蒹葭》的诗意和主题,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2.3 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蒹葭》的诗歌形式,如韵律、节奏和押韵。
分析《蒹葭》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偶。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和新课介绍以图片或故事引入《蒹葭》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2 课文朗读和理解带领学生朗读《蒹葭》,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蒹葭》的诗意和主题,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3.3 小组讨论和思考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蒹葭》中的意象和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蒹葭》的主题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3.4 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蒹葭》的诗歌形式,如韵律、节奏和押韵。
分析《蒹葭》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和对偶。
3.5 写作和展示给学生发放写作任务,要求他们根据《蒹葭》的主题和意象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成果,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价观察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价他们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背诵《蒹葭》。
4.2 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评价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价他们对于《蒹葭》的诗意和主题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评价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蒹葭教案[1]
《蒹葭》讲课稿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1、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诗歌内容,准确朗读并能熟读成诵;(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⑵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重点:把握诗歌内容,领会全诗的情感。
难点:分析伊人形象,体会优美意境。
教具准备与课时安排:多媒体教学,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你们听过这首歌吗?知道是什么歌吗?(对了,这是邓丽君的歌曲《在水一方》)这么优美动听的歌,它最初的原型是什么呢?(这首歌是台湾作家琼瑶根据《蒹葭》改编的。
)让我们追溯到它的源头,伴随着婉转悠扬的乐曲,来共同欣赏《诗经》中的名篇《蒹葭》(板书课题)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复习旧知,找一个学生简介《诗经》的基础知识。
(对了,《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来感受它的魅力)2、朗读诗歌(1)、学生大声自由的朗读诗歌,用笔把新认识的与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2)、出示生字词;考查学生学得怎么样?(指名读-齐读生字词)(3)、指名读诗歌—评价(语速太快、沉住气、读准确)齐读诗歌(看来大家把字词都掌握了,就让我们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歌吧!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动听,老师都禁不住想试一试了。
)(4)、老师配乐诗朗读;(要朗读好诗文,要注意读好它的节奏,要读出诗歌的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在钢琴曲《在水一方》背景音乐下,老师配乐朗读,朗读基调滞缓悠长,一唱三叹,苍凉婉约,其情戚戚切切。
)(5)、(出示全文的停顿标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理解了诗文的基本内容后,我会将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需要回答几个关键问题,如:
-诗中的“所谓伊人”指的是谁?诗人为何对她如此向往?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文学素养;
-定期进行阶段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首古筝曲《秋江夜泊》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文学空间。随着音乐的缓缓流淌,我在PPT上展示出《蒹葭》的诗文,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配乐朗诵,感受古诗文的音韵美。
在学科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过《诗经》的部分篇目,对古代诗歌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蒹葭》作为一首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的诗篇,需要学生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深层内涵,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此外,在情感态度方面,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惑和压力。《蒹葭》这篇课文恰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追求和挑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难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写作能力。
-情感共鸣的激发:帮助学生从诗人的视角出发,理解并感受青春的迷茫与希望;
-文学创作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将诗中的美词佳句转化为自己的写作素材,提高文学创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2.情感抒发:请同学们以《蒹葭》为蓝本,写一篇关于青春期对美好事物向往的短文,不少于300字。文章中要体现自己在学习《蒹葭》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初中语文_蒹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蒹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地朗读,理解《诗经》的写作特色,体会文中主人公的丰富情感。
2、感受这首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把握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地朗读,理解《诗经》的写作特色,体会文中主人公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这首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把握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美的序曲与学生一起赏析《诗经》,提炼与《诗经》关的知识点一、美之韵律1.自由地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找出每节的特点明确:1.由学生分享2.相同中有不同,引出“重章叠韵”。
三、美之形象1.齐读诗歌,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思?2.这种情思由谁引发?3.找出写“伊人”的句子。
4.与《硕人》中对女子的刻画相比,该诗歌并未对“伊人”进行细致刻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找出诗人追求“伊人”句子,并阅读体会诗人的精神。
6.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六、拓展延伸,开动脑筋讨论思考: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七、七嘴八舌,编织故乡情结积累有关“执着追求理想”的古今形象。
八、结语同学们,不论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有多艰险,要保持一颗执着的心,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的路上让我们以此共勉!。
板书设计:蒹葭追求者伊人追寻青年理想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加上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积累,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对古代爱情这一主题理解尚有一定难度,但对理想的追求学生较为容易。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从读中品,从品中悟。
深入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
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古诗中追求理想的名句有一些积累。
效果分析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蒹葭》教案
《蒹葭》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蒹葭》的背景和主题,理解诗歌中“伊人”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音乐美和画面美。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意义和爱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伊人”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音乐美和画面美。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意义和爱情的美好。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2.问答法: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讲解法:教师对诗歌的背景、主题、语言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在水一方》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蒹葭》的学习情
境。
2.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3.背景介绍:介绍《蒹葭》的背景和主题,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
4.解读诗歌:通过问答法、讲解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伊人”的形象和象
征意义,品味诗歌的语言。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爱情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文学鉴赏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和理解《蒹
葭》。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蒹葭》的理解和感悟。
《蒹葭》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蒹葭》教学设计《蒹葭》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蒹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蒹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蒹葭》,边想象边体会句意。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
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
板书“蒹葭”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
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
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
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
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蒹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蒹葭》。
(2)理解《蒹葭》的诗意,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蒹葭》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蒹葭》。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体会诗歌中追求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蒹葭》的诗意理解和诗歌形式分析。
2.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的体会。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 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3.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蒹葭》的文本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相关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蒹葭》的背景和诗人。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和开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蒹葭》,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蒹葭》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教师讲解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背诵《蒹葭》。
(2)学生写一篇关于《蒹葭》的赏析文章。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蒹葭》的情况。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第一篇:《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并记住《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2、理解《诗经》中“兴”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3、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的认知与感受【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教学难点】、品味与鉴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2、理解诗歌主题的多义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时安排】一时一、导入由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
同学们肯定听过不少由古诗词改编而成的歌曲,刚才大家听的那首歌曲就是由一首诗改编而成,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蒹葭》),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蒹葭》这首优美的诗歌。
《蒹葭》是选自《诗经》的一首作品,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首《诗经》中的作品,因此在学习《蒹葭》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关于《诗经》的概念。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二、感受《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诗,然后请同学思考: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四言,重章叠句、回环往复,复沓。
明确:四言是诗歌产生之初最主要的形式,《诗经》作为早期的诗歌,其虽杂有三、五、七、八、九句,但以四言为主。
五言诗在东汉时期才出现,而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则为曹丕所创《燕歌行》。
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主要形式。
举例《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2、这首诗每一章节重章叠句的同时,个别语词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变化的部分蒹葭:苍苍——凄凄——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伊人所在地:一方——中央——湄——涘——坻——沚道路:长——跻——右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全诗采用重章叠句,而又在每章相同位置变换语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歌具有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且使得诗意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法,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件:《蒹葭》诗歌朗诵视频、作者背景介绍、相关图片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蒹葭》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新课导入1.介绍作者:蒹葭,原名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
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意境深远著称。
2.介绍诗歌背景:这首诗是蒹葭在游览江南水乡时所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
3.自主学习:学生结合预习,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三)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学生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朗读感悟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跟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诗歌的美感。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五)拓展延伸1.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有哪些?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热爱之情?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六、作业布置1.背诵《蒹葭》。
2.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蒹葭》的读后感。
七、板书设计《蒹葭》作者:蒹葭背景:江南水乡意象:蒹葭、白露、伊人情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蒹葭》教案(优秀6篇)
《蒹葭》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美丽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蒹葭》教案【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蒹葭》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古诗文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4.教学反思:
2.设问: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幅画中的植物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蒹葭》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时代、文化等方面,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式。
2.讲解诗意: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分析课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3.重点解析: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4.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内容、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蒹葭》的艺术魅力。
(3)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古诗文进行鉴赏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经》的文学特点;
(2)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3.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蒹葭》教学设计
《兼葭》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核心素养内涵: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2.总目标: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3.学段目标: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材分析】通过解读教材中的预习,我们可以把《兼葭》作为一首爱情诗去解读、教学。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种美好动人的感情是每个人所向往的,也想拥有的。
《兼葭》就是这样一首让人百读不厌的爱情诗。
此诗前后三章,重章反复,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主题一一男女恋爱。
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兼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后《诗经》简介,掌握《诗经》的相关文化知识。
2.借助注释掌握“兼葭”、“溯涧”、“萋”、“晞湄”、“跻”、“抵”、“淡”、“让”等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3.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4.对照注释译读诗歌,描绘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5.在意境中体悟诗人情感,理解“伊人”形象。
一、检查预习情况1.《诗经》的相关文化知识。
2.“兼葭”、“溯涧”、“萋”、“晞湄”、“跻”、“垠”、气矣”、“出'等字词的音和形。
二、导入: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爱情诗,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徘恻的情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听歌,宁心的《兼葭》好听吗?歌词就是我们的《兼葭》,《诗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璀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欣赏这璀璨的文明。
《蒹葭》优质教学设计
《蒹葭》优质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蒹葭》是课文《<诗经>二首》的第二篇,此前已经介绍了《诗经》的常识,并学习了《关雎》。
在此基础上,本节温故知新,侧重运用启发式和对比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能力发展主体地位。
采用“板块推进,问题切入,层级展开,循环提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层面逐层加深对作品的体会和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把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问设计由浅入深,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板块温故知新──整体感知──品味诗歌──探究总结──深思巧练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领悟诗的意境美;2.理解诗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作用;3.领会诗歌思想和艺术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二)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掌握适当的停顿,节奏和语气;掌握吟诵欣赏诗歌的技巧与方法;(三)情感和态度: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赋、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1.请聆听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
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问:这首歌曲优美吗?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歌词出处吗?明确: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琼瑶根据《诗经蒹葭》改编而成的。
《蒹葭》教案设计
《蒹葭》教案设计《蒹葭》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3、概括诗歌主题。
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
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
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
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
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初读诗歌,感受《蒹葭》一唱三叹的节奏美;
②听读诗歌,联系文本深入体会《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③掌握诗经中的比兴手法;
④齐读诗歌,多角度品《蒹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重难点:
理解诗歌意义
解读诗歌意象
教学方法:朗诵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成就,明清的突出成就是小说,往前追溯是元曲、宋词、唐诗、汉赋、楚辞,之前还有没有呢?(设置PPT,以曲线图形呈现,在教师的提示下尽量由学生自己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
二、一唱三叹——读《蒹葭》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此诗所传达出的感情。
(学生随便谈初读后的感受,并适时抽学生起来读,体会)
2.通过读,你发现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
(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每句4字,句式整齐;分章节,每章只有几个字不同,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的音律美)
3.采用重章叠句有什么好处呢?
(回旋反复,增强诗歌的音乐感、节奏感,感情更强烈;便于吟唱,插入对“风”的介绍)
三、联想想象——绘《蒹葭》
1.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今天我们学的《蒹葭》是否有这样的特点呢?如果有,那么画中有哪些景,景又是怎样的景呢?听老师配乐朗诵,大家思考。
①评老师读得如何。
<师生平等对话交流>
②你看到了哪些景,景是怎样的景?
(蒹葭、白露、霜,总体说来是一种萧瑟、绵长、迷茫之景,具体由学生进行描绘,通过追问引导回归文本)
2.巧妙插入对季节和时间的追问,并让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原句。
(秋,早上,含有白露和霜的句子都可以看出来)
3.继续追问早晨有什么意味儿?
(朦胧之感;“一天之计在于晨”,早上是充满希望的)
4.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蒹葭写出环境的清冷;白露从“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形象勾勒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亮就来到河边,直到太阳东升,独自一人在河边久久徘徊;寒霜浓重的凄冷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气氛,烘托
人物的感伤和惆怅)
<板书景:梦幻>
5.画中的景是如此美丽,那景中的人又是怎样的呢?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所呈现的形象,从原文找出依据。
(两个人:伊人和追寻者。
伊人十分飘逸,如梦如幻,文中“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追寻者十分痴迷,如痴如醉,文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可以看出。
越是追求越得不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呼而不应,求而不得。
)
<板书伊人: 缥缈
追学者:如痴如醉>
6.由于伊人十分梦幻,反而使追求者更加如痴如醉,想象追寻者反复追寻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情感让追寻者如此痴迷?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可以对文本进行细节的夸张。
追寻的时间长,空间广,说明他的执著,不畏艰险)
<板书情:剪不断,理还乱>
7.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写人,而要从景写起?
(比兴手法,言此物以引出他物,插入对《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介绍:“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通俗的说“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四、迁移拓展——悟《蒹葭》
1.前面我们说了他从天一亮到太阳东升一直没有追寻到伊人,为什么呢?
(伊人不是真实存在的,她象征着作者作者心中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2.从《蒹葭》中,你还能够想到什么呢?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诗,生活中的人、事。
(牛郎织女一年一见反而越益美好;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五、回味《蒹葭》,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
①老师放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在音乐中回味《蒹葭》余音绕梁之美,并尝试背诵;
②学生自己总结学习诗歌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背景、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谈)
六、结语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像诗中的主人公一样,不畏艰险,勇敢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老师相信,只要有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七、作业布置
1.背诵该诗
2.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