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之中草药篇

合集下载

岭南药食文化

岭南药食文化

【食疗作用】

1.补充能量,益智补脑 荔枝果肉中含葡萄糖66%、蔗糖5%, 总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种水果的首位,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 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 健忘、神疲等症。
2.增强免疫功能 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补 品。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 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 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 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 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 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 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 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 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 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 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 颠茄、藜芦、蟾酥。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高8-20m。小枝有白 色小斑点和微柔毛。羽状复叶互 生,小叶2-4对,革质,长椭圆形 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 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 偏斜;幼叶橙红色。圆锥花序顶 生,有褐黄色短柔毛;花小,绿 白色或淡黄色,杂性;花萼杯状, 4裂,密被柔毛,无花瓣;花盘肉 质,环状;雄蕊8,子房上位,密 被柔毛。果实核果状,近球形, 果皮干燥,较薄,有瘤状突起, 熟时暗红色。种子黄褐色,假种 皮白色肉质,味甜,可食。花期 2-3月,果期6-7月。
• 无机盐
–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钙、钠、钾、镁等无机盐, 对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碱性物质,对维持机体 内的体液代谢、酸碱平衡有一定的作用。 – 此外,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 柠檬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可以刺激机体消化 液的分泌,增加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广州大学城药用植物分类

广州大学城药用植物分类

广州大学城药用植物分类广州大学城是广东省内最大的高等教育集中地,被誉为南方的“学府之都”。

大学城不仅是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也是众多药用植物的集散地,这些药用植物不仅为科研所用,还可以用于中药以及生产医药。

本文将根据其药用价值将其分为五大类。

一、中草药类植物中草药是可供人们用于中医治疗的植物,广州大学城内有许多药用植物可以用于此。

其中,苍耳子是一种生长在石灰岩山区的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叶皆可入药。

苍耳子含有萜类、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消肿、镇痛等功效。

广州大学城还种植有当归,当归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桂皮酸等多种成分,能够调理女性内分泌,缓解月经不调等问题。

此外,大学城还种植有天麻、旱莲草、黄芪等药用植物。

二、食疗保健类植物食疗保健类植物主要用于食疗以及保健,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可选择食用蒲公英、苦瓜等植物来辅助治疗。

广州大学城内的草坪上常见的石斛兰,也是广东民间的名贵中草药之一,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此外,大学城还有橙子、梨子等常见的水果树。

三、香草类植物香草类植物是指具有芳香成分的草本植物,如紫薇、薄荷、蜀葵、香草、金鸡菊等。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用于美容养颜,还可以泡茶用于调节心情,糖尿病患者可以用薄荷泡茶帮助降血糖。

此外,香草类植物常用于制作香皂、芳香蜡烛等美妆用品。

四、植物油类植物植物油类包括了广州大学城内的种植、果园等各种植物,如花生、油菜籽、菜籽油等。

这些植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尤其适于中老年人的膳食。

其油性适中,也适合制作香皂、药膏等。

五、观赏养生类植物观赏养生类植物是指不止具有观赏性,还具有养生功效的植物,如神童树、龟背竹、仙人掌等。

神童树富含胶质,能够紧肤抗衰老,清除自由基;龟背竹含有强大的酶分解能力,可以消化蛋白质,对于肠胃不佳的人也有一定疗效。

而仙人掌富含多酚类物质,有阳光下更容易发挥功效,能够起到降血压、增强免疫力,防治贫血等作用,十分适合养生食疗。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心得体会_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心得体会_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心得体会_观广东省博物馆有感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心得体会1玉不琢,不成器。

木愿雕,便成品。

繁华的都市里,在高楼大厦、“小蛮腰”前,博物馆显如一个矮冬瓜,十分普通,但平凡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那灰色的庄容中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韵味。

一入馆,引入眼帘的是三面直泻而落的白纱帷幕,一条衬着红“扇”的黑色“天桥”横架在大厅中央的上空。

走进潮州木雕展厅。

厅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木雕。

我曾听舅舅提及:潮州木雕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术更让人赞不绝口。

昔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每一件木雕都是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当你全神贯注看着木雕时,如身临其境,木雕中的人物仿佛在向你娓娓讲述着、表演着那一段段潮州历史故事。

那些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让我不得不为之惊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来到木雕制作部分展厅。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先要设计起稿,再到选材、粘贴稿样,还要打坯、修光、打磨、贴金等复杂程序才完成。

我心不禁被这小小木雕竟要经如此多程序才完成而震惊!我望一望雕木前的石块,又看一下雕琢后的木雕,呀!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时间紧迫,容不得我多花半点时间去欣赏,又得急急忙忙走进另一个展厅。

先是历史文化展厅,再是自然资源展厅,后是陶瓷展厅……匆匆而去,亦匆匆而别。

珍品虽琳琅满目,但也无暇顾及,所有美丽也仅是随眼而过,唯有那木雕。

出馆到海心沙公园吃午餐后,漫步于公园中的我仍无法忘记那潮州木雕的制作过程。

渐渐领悟出了古人所云“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是无数次雕琢成就了这近乎奇迹的成功。

没有一件“器物”不由雕琢便能成品的,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

自以为是“玉”,不愿去“雕琢”,持有傲慢态度的人,终究不能成“器”。

即使是块宝玉、宝石,不通过挖掘、雕刻,也只能是一块烂石头;即使你是个人才,不愿付出汗水,也绝不能成功。

相反,你付出努力,即使是烂泥,也能成为价值连城的陶瓷;即使是木头,也可成为精美绝伦的木雕;即使是白纸,也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名画。

珠海长南径古道草药100种之1-50

珠海长南径古道草药100种之1-50

珠海长南径古道草药100种(1)申明1、古道所有物种只供欣赏辩识,不能采挖。

2、植物种类丰富,辩识难度大,有错误请联系本药师。

3、所有草药的应用请在医师指导下应用,由此引起的中毒或不良反应本公号概不负责。

4、本公号有意收集传统岭南草药的民间别名、使用经验、验案等,欢迎留言或加作者微信交流。

1、野芋,不能食用,但如果行山被蜂给咬了,取叶子察被咬的地方可保无事。

2、白背叶,根入药,清热利湿,配后是治乙肝良药3、通奶草,功如其名,有通奶的作用。

4、白花鬼针草,全草入药,名金盏银盘,清解解毒,是肠炎,囊尾炎专药,还可降压,娕芽水焯后可炒食,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5、山菅兰,它可不是兰花,有毒,以前老百姓拿来毒老鼠的,但外敷则有祛风止痛的作用。

6、土密树7、山黄麻8、藤黄檀和对叶榕8、盐肤木,它的果实成熟后表面会析一层盐,特殊情况下可作为盐的来源,感染后变态叶为中药五倍子,著名的收涩药,外用止血等,根的功用。

与冬虫夏草有关,蛾子的寄主。

10、沉香,著名中药,又是香料,但一定要受伤才能结沉香,功能温中,纳气11、黄牛木,叶可作茶,消暑,量大治肝炎。

12、无根藤,樟科,13、叶下珠,乙肝良药,已开发出单味叶下珠片治乙肝的中成药,但市场知名度并不大。

14、首冠藤,祛风湿,本地新型花卉。

15、芒果16、水桐木17、台湾相思,枝叶,芽入药,功能袪腐生肌,疗伤,嫩芽绞汁,和以热酒一半,并加井水三分之一服。

18、野葛清热解痉,有心血管活性,主要成分葛根素早已制成注射剂治疗心脏病19、锈毛莓,别名毕血刺,七指枫,果可食,根入药,功能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取根30g,水煎服或浸白酒分服,可治风湿痹痛。

20、黄独,小毒,抗癌,消瘤化痰良药21、余甘子,果入药,生津止渴,有趣的是,它枝有时因虫咬肿大,里面黑色虫子有药用价值。

网娥Betousa stylophora (Swinhoe) (夕木鉴定),一帆大师就表示吃过,《岭南采药录》载它的功效是油柑虫节(树枝上的虫瘿)形如小榄,一结一个,内有小虫,能治疝气心痛,小儿疳积,酒积,煎水冲服,偏身骨痛并走注风,以之煎双蒸酒服之,牙痛煎水含嗽。

岭南中医药文库

岭南中医药文库

中医药在未来的应用与展望
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提升和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 病等方面的优势,中医药在未来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 中医养生保健、慢性病管理、康复等领域。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的变化,中医药 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同时将更加注重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与交流,共同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材的种植与养护
种植
岭南地区的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中药材的种植。
养护
中药材的种植需要精心的养护,包括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同时还要注意控制采收时间和方法, 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岭南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传承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岭南地区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中医药历史和文化遗产。 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朱良春
南通市中医院院长,擅长治疗风湿病和肾病,其医术深受患者信 赖。
颜德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代名医及其贡献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其科研成果“中医脉络学说”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种类
岭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包括黄连、茯苓、苍术、 黄芪、丹参等。
分布
这些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的山 区和丘陵地带。
岭南特色药材及其应用
特色药材
如广东的陈皮、佛手,广西的蛤蚧、三七,云南的砂仁、白豆蔻等。
应用
这些特色药材在中医临床上具有独特的应用,如陈皮用于治疗脾胃不和,佛手用 于治疗肝气郁结等。

广东珍贵中药——高良姜

广东珍贵中药——高良姜

广东珍贵草药——高良姜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是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良姜茎干较细,上面有绒毛,呈椭圆形,深绿色;叶子较小,呈多边形,绿色,表面有绒毛;花朵较小,呈伞形,淡黄色或者白色;果实呈球形,红色至紫红色;种子较小,黑褐色,表皮较硬;花期4-9月;果期5-11月。

《本草纲目》载,高良姜也称蛮姜,子名红豆蔻。

陶隐居说此姜始出高良郡,因此得名。

高良姜原产于中国,现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和云南有栽培,多生长于阳光充足的丘陵、缓坡、荒山坡、草丛、林缘及稀林中。

高良姜喜高温,不耐寒,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选择土壤肥沃的地区种植较好,在排水良好的地方均能生长。

高良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选择播种繁殖为宜。

《本草从新》中记载,高良姜具有暖胃散寒、消食醒酒的功效;据化学分析,高良姜含挥发油、高良姜素等物质,有镇痛作用。

[10]高良姜之花,串串艳丽,碧叶如扇,株丛繁盛,盆栽还可促其矮化,可供厅堂、走廊和阳台等处陈列观赏。

形态特征高良姜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株高40-110厘米,根茎延长,圆柱形。

叶片线形,长20-30厘米,宽1.2-2.5厘米,顶端尾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无柄;叶舌薄膜质,披针形,长2-3厘米,有时可达5厘米,不2裂。

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6-10厘米,花序轴被绒毛;小苞片极小,长不逾1毫米,小花梗长1-2毫米;花萼管长8-10毫米,顶端3齿裂,被小柔毛;花冠管较萼管稍短,裂片长圆形,长约1.5厘米,后方的一枚兜状;唇瓣卵形,长约2厘米,白色而有红色条纹,花丝长约1厘米,花药长6毫米;子房密被绒毛。

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熟时红色。

花期4-9月;果期5-11月。

产地生境分布于中国广东、海南和广西,台湾和云南有栽培。

垂直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但以1000米以下最多。

野生高良姜生长于阳光充足的丘陵、缓坡、荒山坡、草丛、林缘及稀林中。

岭南中药

岭南中药

艾纳香: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杀虫。

(天然冰片)半枫荷: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白屈菜:清热解毒,止痛,止咳。

(有毒)白英: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

菝葜:祛风利湿,解毒消肿。

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化痰。

预知子: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

(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

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积雪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白背叶根:舒肝活血,清热祛湿,收涩固脱。

(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楮实子:补肾清肝,明目,利尿。

垂盆草:清利湿热。

(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穿破石: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

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倒扣草:清热,解表,利水,活血。

大叶紫珠: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治衄血,吐血,咯血,痔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风湿痹痛,痈肿疮毒。

飞扬草:清热利湿,解毒止痒,通乳。

田基黄: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传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泄泻,痢疾,阑尾炎,扁桃体炎。

地胆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

独脚金:清热,消积。

用于小儿疳积,小儿夏季热,小儿腹泻,黄疸型肝炎。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

鹅管石:补肺,壮阳,通乳。

用于肺痨咳嗽气喘,吐血,阳痿,腰膝无力,乳汁不下等症。

飞天蠄蟧:祛风利湿,清热止咳。

治风湿关节痛,腰痛,跌打损伤,肺热咳喘;预防流行性感冒。

凤尾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

风粟壳(板栗壳):散结消肿,止咳祛痰。

岗梅: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用于感冒,高热烦渴,扁桃体炎,咽喉炎,气管炎。

金盏银盘:疏表清热,解毒,散瘀。

治流感,乙脑,咽喉肿痛,肠炎,痢疾,黄疸,肠痈。

岭南中草药文化

岭南中草药文化

岭南中草药文化自神农氏尝百草到如今21世纪,中草药已经陪伴中华民族迈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

中草药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融汇了中国五千年哲学、文学、历史、天文和地理等多学科知识。

岭南中草药文化作为中草药文化的一条分支,其发展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广泛的人文基础的支持。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21世纪,在西药文化的冲击波下,中草药该怎样传承和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中草药的传承问题上,岭南中草药堪称佼佼者。

在岭南地区,中草药的神奇功效深受人民的追捧。

岭南人民或多或少都会一点关于中草药的知识。

例如在炎炎夏日,人们会煮绿豆汤、冬瓜汤来降火。

甚至在生病的时候,有些人还会根据自己的病症出去采集草药熬制药汤。

而这些关于中草药的文化大多都是口耳相传和从经验中总结而传承下来的。

实际掌握着岭南中草药文化精髓的是当地的药企和药厂。

在岭南一带,许多药企凭借着当家的一两副秘方加工而来的产品屹立在激烈的药企竞争中。

这些秘方,都是前人对中草药总结的精髓所在。

例如:香港加多宝公司的王老吉的药方来自岭南,如今王老吉成功上市,把中草药文化带到国际;陈李济创造了蜡壳药丸的制作工艺,这是当时中药行业里“领导药品包装新潮流”好长一段时间的一件盛事;还有同仁堂的六味地黄丸和牛黄安宫丸、黄祥华的如意油等。

这些都是别具岭南特色的药方,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默默地为岭南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但是,在如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中,生存的法则是优胜劣汰。

岭南中草药如不发展起来,迟早也会被碾压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下。

我认为,中草药的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市场转型升级。

要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积极适应现代新型物流业态的变革。

把小药厂聚集为大药厂,不断把力量集中化。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网络开拓新的销路。

同时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药企;二是集中力量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要壮大中药产业集群,升级硬件设施。

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基地的建设;三是加速中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岭南草药

岭南草药

鸡蛋花
布 渣 叶
木蝴蝶:苦甘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为治 木蝴蝶:苦甘凉。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咽喉肿痛之常用药。 咽喉肿痛之常用药。 土牛膝:苦酸平。活血散瘀,清热解毒, 土牛膝:苦酸平。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尿 通淋。为中医喉科的常用药。 通淋。为中医喉科的常用药。 无花果:甘平。清肺利咽,健胃清肠, 无花果:甘平。清肺利咽,健胃清肠,解毒消 肿。
了 哥 王
葫芦茶: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 葫芦茶: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具有清 热解毒、利水除湿之功效。 热解毒、利水除湿之功效。现代临床常用 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肠炎、痢疾、 治外感发热、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痈 疽肿痛、肾炎水肿等证。 疽肿痛、肾炎水肿等证。 救必应: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树皮,具有 救必应: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树皮,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止痛、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凉血止 血等功效,常用治疗湿热泄痢腹痛、 血等功效,常用治疗湿热泄痢腹痛、胃脘 气痛、湿火骨痛等病证。 气痛、湿火骨痛等病证。
葫芦茶
地 胆 草
鬼 针 草
黑 面 神
四. 清热祛湿药
木棉花、鸡蛋花:清热利湿, 木棉花、鸡蛋花:清热利湿,常用治大 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证。 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等证。 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 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用治感 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 冒、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食少 泄泻、湿热黄疸。 泄泻、湿热黄疸。
岭南常用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药: 蛇胆: 微寒;有小毒。清热泻火, 蛇胆:甘、苦,微寒;有小毒。清热泻火, 燥湿解毒,杀虫疗疳。用于热毒疮疡、 燥湿解毒,杀虫疗疳。用于热毒疮疡、小儿 风痰、小儿疳疾等。 风痰、小儿疳疾等。 猪胆:苦,寒。清热解毒,润燥通便。用于 猪胆: 清热解毒,润燥通便。 里实热证、阴亏津燥。 里实热证、阴亏津燥。

药房岭南草药

药房岭南草药

1.两头尖:祛风湿,消痈肿。

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用法与用量】1.5~3g;外用适量。

2. 黑老虎:(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行气止痛,祛风活络,散瘀消肿。

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与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粉内服3~5分。

3. 走马胎: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

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痈疽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

外用:研末调敷。

4. 猫须草:(猫须公、肾茶)清热祛湿,排石利水。

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者3~4两)。

5. 广东土牛膝:(斑骨相思、土牛膝、多须公、六月霜、白须公、牛舌大黄、小罗伞、六月雪、大麻、飞机草、石辣、白花姜。

原植物华泽兰又名:大泽兰)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宣痹行瘀,凉血止血。

治白喉蛾,咽喉红肿,吐血,血淋,外伤肿痛。

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6.山豆根:(山大豆根、黄结、苦豆根、广豆根)泻心火保金气,去肺、大肠之风热,消肿止痛。

主治:喉痛喉风,龈肿齿痛,喘满热咳,腹痛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

7. 芒果核:解毒、消滞、止咳。

用于疝气,睾丸肿痛,内积不消,食滞,咳嗽。

常用量15~30克。

广东民间有“芒果核消鸡积”的说法。

8. 五爪龙:(粗叶榕别名:五爪龙、五指榕、五指香、指槟榔、土黄芪(广东),佛掌榕(福建、广东),五指牛奶(广东、广西)。

有健脾补肺、利湿舒筋功能。

用于脾虚浮肿、食少无力、肺痨咳嗽、盗汗、风湿痹痛、肝炎、白带、产后无乳。

用量15~30g。

9. 山芝麻:(大山麻、石秤砣、山油麻、坡油麻)清热解毒,止咳。

用于感冒高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麻疹,咳嗽,疟疾;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痔疮,痈肿疔疮。

岭南中药

岭南中药

岭南中药七叶一枝花:别名:华重楼、七叶楼、铁灯台、草河车、蚤休、重楼、金盘托荔枝、草河车。

性味:苦、凉。

小毒。

归经:归心经、肝经、肺经、胃经、大肠________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主治:治痈肿肺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涂。

米收和储藏:全年可米,切片,晒干,生用,亦用生品。

注射剂:用浓提取液1:2,制成2~4毫升注射剂,高压消毒。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本品性味苦寒,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

超量应用可致中毒。

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

主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头痛、腹泻、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别名]紫参、山虾、草河车、倒根草。

[性味]性微寒,味苦、涩归归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用于赤痢, 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 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

[米制]春、秋季挖取根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用法用量】4.5〜9g。

外用适量。

【宜忌】无实火热毒者不宜,阴证外疡忌服。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 干燥。

别名:乌尾丁、痈树、六月霜、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老鼠啃、山冬青、毛披树、茶叶冬青、水火药、喉毒药、米碎丹、高山冬青、猫秋子草、毛雌子、美仔蕉、毛莱、六青、矮梯、耐糊梯、火烙木、山熊胆、毒药、酸味木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味微苦甘,性平,无毒。

肺;肝;大肠经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络。

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咽痛;乳蛾;牙龈肿痛; 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 烧烫伤;痈疽;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以及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

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值
• 兰花通常生活在热带 雨林,那是个拥挤、 竞争激烈的地方。许 多植物因为不能抢到 丛林中的生存空间而 走向灭亡。兰花之所 以能够在如此艰苦的 环境中幸存,就是因 为它将自己的生存空 间由大地转为更加广 阔的天空——正所谓 “退一步海阔天空”。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兰 花 物 语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值
• 兰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形成于冈 瓦纳大陆时期。随着地球陆地分成七大洲,它 们也分散到世界各地。它们的历史比恐龙长。 兰花家族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家族,全世界 共有25000种兰花。兰花形态、大小各异,有 的像伸出舌头的德国牧羊犬,有的像洋葱,有 的像章鱼,有的像人的鼻子,有的像魔术鞋, 有的像猴子,还有的像米老鼠……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值
»高 贵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典雅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谢谢!
05级中西医结合七及其药用价枝
பைடு நூலகம்
• 大多数兰花区别于其 他花卉的一个重要的 特征就是,它们的花 朵是轴对称的,而其 他许多花(如菊花) 是中心对称的。兰花 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是,雌雄生殖器官处 于同一柱体,而别的 花(如百合),则是 由分散的雄蕊包绕着 雌蕊。
岭南常见栽培植物及其药用价枝
• 兰花究竟如何引来昆虫们频繁的光顾呢? 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兰花 进化得越来越像那些为它们授粉的昆虫 的模样。飞虫们以为碰到了“亲戚”, 急忙凑过来叙旧,当发现受骗后,才失 望地掉头而去;可当下一次再碰到同类 兰花时,它们又会义无返顾地迎上去, 于是便傻乎乎地当了媒婆。不要嘲笑这 些没记性的小东西,正是它们一次次伤 心的碰壁才促成了兰花花粉的传播。

医学专题岭南凉茶常用中草药

医学专题岭南凉茶常用中草药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黄荆素、木犀草素-7-葡 萄糖苷、紫花牡荆素等,挥发油中含桉油精及l-桧萜,尚含 牡荆定碱及维生素C。具有抗炎、抑菌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25-100克。外用:捣敷或 煎水洗。
2021/7/19 星期一
19
五指柑(佛手)
2021/7/19 星期一
20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地胆草中含有地胆头内酯、羽 扇豆醇、豆甾醇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并有抗肿 瘤作用及对白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21/7/19 星期一
25
广藿香
2021/7/19 星期一
26
广藿香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全草含蒽醌、黄酮 苷,根和根茎含多种氨基酸,叶中含β-谷甾醇、山 奈酚、槲皮素、鞣花酸等。具有抑菌等作用。
2021/7/19 星期一
3
布渣叶
2021/7/19 星期一
4
布渣叶
【来源】 为椴树科植物破布叶的干燥叶。 【别名】 崩补叶,泡卜布,山茶叶。 【性味功效】 甘、淡,微寒。归脾、胃、肝经。清热消滞, 利湿退黄。用于感冒,食滞,湿热食滞之脘腹胀痛泄泻, 湿热黄疸。近有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单纯性消化不良。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生物碱,有机酸,糖类, 酚类和鞣质。可增加离体豚鼠心冠脉流量,提高小鼠耐缺 氧能力,延长缺氧鼠的存活时间,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 鼠急性心肌缺血亦有保护作用,还有抗衰老作用、杀虫作 用。
2021/7/19 星期一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指柑
2021/7/19 星期一

来自岭南的它们充满了无限神奇

来自岭南的它们充满了无限神奇

来自岭南的它们充满了无限神奇邱老善于吸取岭南民间老中医治病经验,加之近50年来:长期临床验证、探索及比较,不仅熟谙中药药性,药效,而且对岭南民间草药也积累丰富临床经验。

现将其临床治疗胃肠肝病方面常用的岭南民间草药用药经验总结如下:1、独角柑:又名独角金、疳积草。

味甘、淡,性平,功能清肝消疳,健脾消食,用量5~9g,治疗小儿疳积、小儿伤食、纳差、腹泻。

2.崩大碗:又名积雪草。

味苦、辛,性寒,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药性平和。

用量15g。

治疗:①湿热黄疸;②咽喉肿痛;③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以及肾功能不全之结肠透析,常配大黄、牡蛎、槐花煎液用于保留结肠,作结肠透析,排泄毒素。

3.五爪龙:又名五指毛桃。

味甘,微温,功能益气健脾、祛痰平喘、行气化湿、舒筋活络。

用量15~30g 。

治疗:①脾胃气虚所致的重症肌无力,应重用30~60g;②脾虚不虚之乏力、纳呆、腹胀或脾虚水肿、带下,因本品补气之力似北芪,而又不同种属,有的称南芪,本品性微温,不及北芪温燥,用于气虚,但兼虚火不耐北芪燥热,而又常达到补气功效者,五爪龙是最佳选择;③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4.千斤拔:又名老鼠尾。

味甘、微涩,性平,功能补脾胃、益肝肾、强腰膝、舒筋络。

治疗:①脾胃虚弱所致的乏力或重症肌无力,常与五爪龙配合;②j风湿痹痛,腰腿筋骨疼痛;③跌打损伤。

5.土牛膝:又名倒扣草、六月雪。

味甘、淡,性寒,功能解表清热、利水通淋、活血散瘀。

用量9~15g。

治疗:①感冒、发热、咽痛扁桃体炎;②暑热头痛;③湿温病久热不退、疟疾寒热往来;④热淋尿路感染;⑤预防流感;⑥外洗或捣敷治疗跌打肿痛。

6.人参叶:来源人参的叶,味苦、甘,性寒,功能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用量3~9g。

治疗:①气虚咳嗽,久治不愈;②暑热伤津,耗气所致暑热之季的烦躁、发热、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

7.白背叶根:又名白膜根、白朴根。

味微涩、微苦,性平,功能清热利湿、益气固脱、疏肝活血。

【岭南名药】陈蔚文:岭南道地药材如何成就众多百年老字号

【岭南名药】陈蔚文:岭南道地药材如何成就众多百年老字号

【岭南名药】陈蔚文:岭南道地药材如何成就众多百年老字号专家小传陈蔚文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籍贯台湾省,1950年9月出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脾胃研究所所长、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

为中共十五、十六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九、十、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摘要广东中成药生产已经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目前在广东中药生产企业中,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知名企业有:广州陈李济药业(407年),佛山冯了性药业(380多年),广州中一药业(300多年),广州敬修堂药业(217年),广州王老吉药业(179年),广州潘高寿药业(117年)。

中药材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战略物质基础。

岭南道地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独具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势,为岭南地区人民的繁衍兴盛和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生产销售近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中药资源的破坏和濒危问题也日趋严峻,加强岭南道地药材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十分必要。

一、岭南中药的历史沿革岭南药事活动现存最早历史记载见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在墓中发现有铜杵、铁杵和铜臼等捣药工具,以及辰砂、铅粒、硫磺、沉香、没药等中药。

汉代广东人杨孚所著《南裔异物志》是现知岭南最早的动、植物志。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学家葛洪(公元284到前364年)在白云山种植中草药,使用九节菖蒲、红脚艾、青蒿等岭南特产中药治疗疫疠、疟疾。

此外,还在罗浮山等地建炉炼丹,开创中药化学制药史。

葛洪所著《金医药方百卷》、《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医药著作,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后期,广东罗浮山出现大规模农田围垦,带动了中草药种植及药材初级加工业的兴起,罗浮成为当时岭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
广东
北回归线
岭南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理位置: 中国南方的南岭之南的地区 ,面向南海, 北回归线经过南部 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 :气候湿 热,夏长冬短,终年不见霜雪。太阳辐射量较多, 日照时间较长,因全年气温较高,加上雨水充沛, 所以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百花争艳,各种果实 终年不绝。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含沙量少, 汛期长,径流量丰富等特点
岭南地理环境和饮食文化子系列
岭南蔬菜系列 岭南水果系列 岭南中草药系列 岭南凉茶系列 岭南小吃系列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博大精深 .地处亚热带的五岭之南, 依山傍海,珠江流域,河汊纵横,生 活在这里的古百越族先民,从早期的 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到后来的商贸文 明,都离不开江海水运,喜流动,不 保守,便是区别于内陆文明或河谷文 明的南越文化本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