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突出。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其家庭教育环境的恶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后续教育和职业发展。
然而,由于种种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教育和情感上的困境,其综合素质的提升亟待加强。
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选题意义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在于:1.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梳理,可以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本质,以及其中存在的瓶颈和挑战。
2.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通过对多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可以发掘不同项目的优缺点和实践中的难题,以及有效方法的落地实现方案。
3.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深入剖析,为政府、教育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从而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文献综述法。
通过搜集海量文献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剖析。
2.实地调研法。
通过深入到不同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项目情况、教学模式和效果等方面。
3.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一些成功案例的实践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
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留守儿童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原因。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有解决方案剖析。
对当前主要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案进行剖析,探讨其主要特点、局限和可借鉴之处。
4.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改进方案。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已有着几年的研究历程,对于帮助这些儿童树立生活的信心,确立学习的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他们的心理跟踪研究,使相当一部分孩子暂时摆脱了心理的困惑,得到了心灵交流,感受到了爱的温暖。
2006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专门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工作。
近期,中央领导指示:"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工作。
全国妇联正在推进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建立、健全。
我们要全力支持,使其发展得更快更好。
"这为我们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
但是,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需要这些教师耐下心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用爱心解冻他们心灵的“冰川”,用关爱鼓励他们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本项研究内容从整体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
采用问卷法、口头询问的调查方式向幼儿及家长了解留守儿童监护人、以及留守家庭的基本情况。
2、调查内容①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
③调查留守家庭亲子关系健康与否。
④调查留守家庭监护人的教养方式。
3、造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薄弱的原因。
①家庭方面●家庭环境的不完善和家庭教育的弱化。
二十一世纪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祖辈与孙辈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多差异,祖辈的教育理念显得有些落后,不合时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儿童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乡村老师照顾成长的一类特殊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1.2 研究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
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2.1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2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3.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与分布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地区等方面的特点。
3.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如学习成绩低下、心理健康问题等。
3.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父母教育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础4.1 留守儿童概念与属性介绍留守儿童的概念及主要属性,分析留守儿童群体的共性及特殊性。
4.2 留守儿童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与措施的评估5.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分析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包括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
5.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评估评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措施的效果,并分析措施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向禄丰县课题规划办报告:从1月20日开始申报做《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组规划办:禄丰县金山镇南雄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已立项,于9月30日开题,特邀请县课题专家组给予督导、检查。
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万人。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留守儿童开题报告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时间独自留在家中或由亲戚、邻居照顾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情感疏离、学业压力、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困扰。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现状、影响和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并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不仅对他们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挑战。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1. 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是主要原因。
他们常常缺乏稳定的家庭环境和亲情关怀。
2. 学业压力: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容易出现问题。
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习辅导。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也容易受到欺凌和虐待。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1. 个人发展:留守儿童在情感、认知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上遇到困难。
2. 社会稳定: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源头,增加社会治安风险。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1. 家庭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扶持力度,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福利,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2. 学校关怀: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和增强自信心。
3. 社区参与: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怀,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4. 教育改革:政府和学校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机会。
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它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 题 开 题 报 告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1.11.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速提高,,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从而引发了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大量向城市转移的现象。
城市转移的现象。
1.21.2“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数量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子女却无法进城无法进城,,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父母中一方或祖辈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1.31.3“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目前目前,,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资料中了解其大概。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300万人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 17%。
这也就是说这也就是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能与父母中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只有4343··83%83%。
随着劳动。
随着劳动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留守儿童的数字会增加不少。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城乡差距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家庭教育问题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等方面,为有效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提出有效的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概念、分类和相关理论。
2.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 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获得精确的数据,便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现状等,为分析其家庭教育问题提供实际依据。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
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提出缓解问题的有效对策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3. 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更好的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各种原因离家去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的现象。
在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据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000万,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相关的研究领域。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也与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助于了解其影响因素和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改善。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的改善。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家长离家务工、学校条件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线索和思路。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访谈等方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例如学习资源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等。
3. 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和措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措施,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和资源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文献资料收集和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为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关数据和实证资料,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情况。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并呈现研究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加速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随之加快,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产生了。
生了。
近年,近年,近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并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客观、真实、全面的了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该问题的合理解决对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特别是在我国提出经济发展转型的新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大中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使留守儿童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使留守儿童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课题,客观、客观、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能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推进该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文献综述二、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进展1、留守儿童含义、留守儿童含义留守儿童(留守儿童(the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留下在农村居住的未成年子女独自生活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问题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3.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3.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因素研究;(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4.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4.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资料和信息,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
4.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发现。
五、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研究成果:(1)深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揭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源和解 决方案,同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
研究价值与社会贡献
研究价值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 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
社会贡献
通过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为 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问 题的解决,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和社会和谐发展。
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
明确本研究的核心主题和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重点。
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
进行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已有的对策。
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标,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实施调查和访谈
在选定地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收集数据和信息 。
数据整理和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国际 比较研究
国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 政策与实践
国外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问题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研究述评
已有研究的优点与不足分析 研究空间与研究方向的探讨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01
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文献研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 告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 • 相关工作与资料准备 • 结论和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欠发达地 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留守儿童的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的开题报告留守儿童的开题报告概述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而留守在农村家庭中的儿童。
这个问题在中国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中国是庞大的。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而父母则在城市工作。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农村相对封闭的环境中。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由于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他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
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低下。
这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差距。
2. 心理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
他们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3. 社会适应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会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三、留守儿童的影响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1. 人力资源浪费留守儿童在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他们在教育、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方面的缺乏,可能导致他们成年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成年后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如犯罪、自杀和家庭暴力等。
这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 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2. 家庭的责任父母应积极参与子女的成长过程,尽量减少与子女的分离时间,提供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父母还应注重培养子女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我国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
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亲情缺失,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研究、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
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
2、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缺陷,容易形成道德滑坡,价值扭曲。
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例如网络暴力、低俗文化等,导致价值观扭曲。
这些问题引发了对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关注。
留守儿童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家长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善,但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不良惯和思想误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及现状分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1、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校有三分之一学生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的日常的生活照顾还是以祖辈代管为主。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研究受到影响。
如何合理安排好这些孩子的生活、研究已是形式所需。
2、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3、价值观扭曲,道德行为差。
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所以只有不断增加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是非辨别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
4、进修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研究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研究惯,被动地研究,研究成绩较差,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5、心理不健全。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
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课题界定、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1)课题界定:乡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出外务工后一方出外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和父母正常糊口的未满16岁乡村户籍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留守儿童的教育开题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或监护人长期离开家乡,留在农村或小城市寄宿在亲戚或家庭教师家中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他们面临着许多独特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旨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常常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6000万留守儿童。
他们的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指导。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2. 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留守儿童往往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3. 心理问题的增加。
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的分析:1. 经济压力。
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他们只能选择外出打工。
经济压力使得他们无法在家乡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2. 教育观念的滞后。
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够读书,就已经是最好的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他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3. 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在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给留守儿童。
这导致他们在教育方面缺乏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层面入手,共同努力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
1. 家庭层面的对策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他们关爱和指导。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独立生活的未成年人群体。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良好教育机会。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影响、解决方案第一部分引言1.1背景介绍中国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农民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寄宿亲戚或祖辈家。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1.2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2.1经济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经济压力无法承担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并需要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因此被迫将孩子留在乡村。
2.2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将孩子留在乡村,接受相对良好的城乡结合教育。
第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3.1心理影响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抑郁。
他们缺乏家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2学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环境中成长,面临较大的学业挑战。
他们的学习状况相对较差,成绩普遍较低,容易掉队。
第四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4.1加强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资源,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
4.2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4.3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各界应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提供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1年12月:确定论文选题,查找相关文献并整理资料,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
2022年1月-2月:完成开题报告,初步拟定论文大纲;
2022年3月:进一步完善论文大纲;
2022年3月-4月: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4月-5月:论文定稿;
2022年6月:论文答辩。
四、个人情况介绍:(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工作领域、对论文涉及的专业领域的基本认识等)
五、指导教师意见
注:本表可以复制, 也可以网上下载。
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选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一、关于论题(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的根据;论题的价值)
随着外出就业人数不断得增加, 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增加。许多留守儿童被父母交给祖父祖母来看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更感受不到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温馨, 所以,留守儿童们比其他孩子更希望被关爱。监护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首要之点,当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外出劳工时,子女就必然需要其他人监护。2020年5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及城乡流动儿童境况的研究报告。报告根据202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数据,计算出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占国内农村儿童人口数量的37.7%,占全国儿童人口总数的21.88%,人数高达6102. 55万。短短的五年时间中,农村留守儿童人口数量又激增约242万人。完整的父爱及母爱是每个儿童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教育发展不均衡相当严重。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助和照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展开调查,并积极进行实地调察、分析,进而找到解决办法,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难题得以解决,推动义务教育的有序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沙镇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的加快,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1、留守儿童家长对教育认识的肤浅。
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回报的生产性投资,而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是一种只赔不赚的消费性投资,从而不愿投资或拒绝投资。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相对于农村“高昂的”高等教育与动辄会破的“铁饭碗”让他们对“从学前景”不太乐观。
2、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严重。
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友照顾。
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年龄差距较大,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以文盲半文盲居多,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难以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放任孩子自由发展。
3、留守儿童的学习不容乐观。
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惧学心理,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
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
这些小时候的弊病长大后往往就成了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影响着人的一生。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价值(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计划,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习惯。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教水平,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学习的发展。
完善家长和亲子沟通的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与爱护“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形成全家校齐抓共管的格局。
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量。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1、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将从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及学习习惯现状,分析、筛选有价值信息,找出对他们学习习惯影响的普遍性问题。
揭示家庭教育与学习习惯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内在联系,构建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习习惯指导模式,改善家庭教育模式,明确学习的目标,探索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的方式和方法。
为构建理想的“留守儿童”的指导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势必为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实践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标准日益提高。
能适应现代与将来社会的人才,必须是能够自主学习、具有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等良好学习品质的人。
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习惯现状,有针对性地改进家庭教育观念、学法,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无疑是留守儿童、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众望所归。
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实现终身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三、课题的界定:“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由其他人进行抚养与教育的儿童。
留守儿童的概念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中的儿童。
本课题研究的是生活在农村,现在校的小学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隔代教育严重,重“养”不重“教”,放任孩子自由,造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此次调查研究是通过对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学习习惯,通过应用研究的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
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现状,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全面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
对于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2、终身学习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和持续变化的知识经济社会。
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社会。
现代社会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个不会学习的人。
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作基础。
3、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让作为社会生活群体的人敬业、乐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社会,用宽阔的胸襟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用学习和研究的思想来引导自己。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1、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数量调查分析2、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3、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分析4、改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5、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本课题研究以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法、对比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选取“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跟踪、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
主要用于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2、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的看法以及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状况进行前测。
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表现。
3、经验总结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我们将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摸索出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习惯的方法,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1、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文杰同志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充分发挥“五老”的引领作用,邀请有关离退休干部作为我校的科研顾问,定期来我校作课题研究指导,少走弯路,保证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保证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各位课题组成员,本课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只要扎实工作,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我们一定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在2013年6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形成丰富的、可操作性强的、值得推广的成果,为我校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教育和教研教改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八、课题研究过程:第一阶段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实验准备阶段:1、成立研究组。
2、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3、确立子课题。
4、制定研究方案。
5、进行现状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2年6月到2012年9月实验实施探究阶段:1、调查研究(1)研究目标:深入调查、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及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现状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及重要性,认清不同层次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的特点及差异,探索转变“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的可行性研究途径,初步构建“留守儿童”学习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和学习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座谈;(3)内容与步骤:①编制问卷:为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及学习习惯的影响,课题组将参考有关资料编制问卷,然后邀请部分专家、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②展开调查:A、对乌沙镇小学在校留守儿童实施调查;B、对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进行抽样调查;C、利用家长会对乌沙镇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③调查结果处理: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素分析法提炼更科学的学习品质结构,写出调查报告,初步设定转变“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的实施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学习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和学习管理、评价体系。
2、个案研究研究目标: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指导模型假设,提出教育干预措施假设,通过班主任老师、课任老师和同学互助小组的学习互帮活动,逐步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逐步完善家庭支持系统;让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建立乌沙镇小学五年级部分“留守儿童”个案。
3、子课题中期管理: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检查进展,探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逐步完善“留守儿童”学习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和“留守儿童”学习管理和评价体制。
4、再现实证研究:进行第二次后测,分析实验结果,再次检查、修正一期实验成果。
5、形成比较完善的“留守儿童”学习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建立比较完善的“留守儿童”学习管理和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2012年9月到2013年6月总结结题阶段:抓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调整充实研究计划。
实践、总结,提升,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结题,撰写出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1、探索出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影响的原因。
2、撰写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论文3、构建出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养的模式4、构建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模式5、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乌沙镇小学课题实验领导小组2011年9月乌沙镇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