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最新教案-7、3功和能 精品
功的物理教案5篇
功的物理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选取教材《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功和能”部分,具体包括:2.1节“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2节“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以及2.3节“动能和势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使学生了解功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物理过程中的功率。
3. 引导学生认识动能和势能,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功率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含义及转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用小车、斜面、弹簧测力计、计时器、演示用滑轮组等。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力是如何使物体发生位移的”。
2. 教学新课:(1)讲解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定义。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介绍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4)讲解动能和势能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3. 随堂练习:(1)计算给定物理过程中的功。
(2)计算给定物理过程中的功率。
(3)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
2. 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
3. 动能和势能的含义、转化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物体在恒力作用下的功。
(2)计算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的功。
(3)根据给定条件,计算功率。
(4)分析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2. 答案:(1)W = F × s(2)W = ∫F × ds(3)P = W / t(4)动能转化为势能,势能转化为动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探讨实际生活中的功和功率实例。
(2)研究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定律。
(3)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功、功率相关的研究成果。
2024年高一物理教案《功》(通用8篇
2024年高一物理教案《功》(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功与能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能够准确运用功的计算公式;2. 了解功与能的关系,理解能量守恒定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特别是力与位移方向不一致时的情况。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小车等);2. 学具:物理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抬物体),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的定义,给出计算公式;(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3)分析功与能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弹簧测力计的弹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功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功与能的关系;3. 重点、难点知识标注;4.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的功;(2)分析一个物体在重力、弹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功;(3)简述功与能的关系。
2. 答案:课后附上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题目,如变力做功、曲线运动中的功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特别是力与位移方向不一致时的情况;2. 功与能的关系的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拓展延伸题目。
一、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1. 当力与位移方向垂直时,力所做的功为零。
这是因为功的计算公式为W=Fscosθ,当θ=90°时,cosθ=0,因此,功为零。
高一物理最新教案-73功和能动能 精品
第三节功和能动能[教学目标]本节是过度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的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动能和重力势能作好准备。
[教学难点]功和能的概念都比较抽象,特别是有关能量的概念。
[新课教学]功和能的关系揭露了功的本质,可使学生对功的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但是由于这一规律非常抽象,所以学生接爱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要通过一些简单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明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动能的表达式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巩固学生对功和能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可再初步研究各种做功的物理情景下,物体动能的变化。
这就为以后深入研究功能关系的转化,打下良好基础。
1.功和能:⑴能的最基本性质:在初中我们就已经研究了多种不同形式的能,也研究了各种能量的转化。
如水流的机械能,带动水轮机发电,这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能电后,把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大力发电是把热能转化成电能,电热取暖则又是把电能转化成热能;……(你能再举些其它能的转化吗?)这些现象都告诉了我们各种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这就是能的最基本性质。
⑵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功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利发电是通过水流对水轮机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火力发电是通过蒸汽膨胀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汽车刹车是磨擦阻力做功,使汽车动能减小的;……(你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而这些能量的转化的多少,都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确定。
因此功是物体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动能:⑴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必须受有外务的作用,那么这个外力做了多少功,就表示了有多少其它形式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了。
我们利用这个办法可求出物体的动能。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位移S,达到速度为 。
在此过程中:SF W E E S F W k k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物体动能外力做功 a S asma F 22;22υυ=∴==而 22212υυm a ma E k =⨯=则. 即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高中物理《功》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功》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概念,能够描述其物理意义。
2. 使学生学会计算各种情况下功,特别是力和位移夹角对功影响。
3.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和位移夹角对功影响,以及变力做功计算。
教学重点:功定义,功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模型(展示力作用点和方向)。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滑块在斜面上滑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和位移对物体运动影响,从而引出功概念。
2. 例题讲解:a) 讲解恒力做功计算方法。
b) 通过模型展示,讲解力和位移夹角对功影响。
c) 分析变力做功求解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功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功定义及物理意义。
2. 功计算公式。
3. 力和位移夹角对功影响。
4. 变力做功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恒力作用下功。
b) 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受到力作用,力和位移夹角为30°时功。
c) 已知一个物体在变力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求该变力做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情况,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讲解和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解现代科技中与功相关研究和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等,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设计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部分,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关键步骤。
是例题讲解,特别是力和位移夹角对功影响以及变力做功计算,这些都是本节课难点,需要我详细解释和示范。
是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这关系到学生对知识巩固和拓展。
实践情景引入是我需要精心设计部分。
我将通过一个生动物理实验,比如使用小车和斜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力如何作用于物体,以及物体如何沿着斜面移动。
【精品】高一物理第七章机械能三功和能备课资料人教大纲版第一册
●备课资料一、功能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做功的数值就是能的转化数量.这是功能关系的普遍意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又与不同形式的功相联系,这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1.能量的概念粗浅地说: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因此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的本领.2.功和能的区别和联系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单位,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其区别是:功是过程量,功与一段位移相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反映了物体的一种状态,所以能量是状态量.我们可以说某时刻物体具有多少能量,但不能说某时刻具有多少功,而只能说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内,某一段位移上)物体做了多少功.功和能的联系:做功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变,且做了多少功,能量就改变多少.3.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举例:例如:人用手将球抛出.在抛球的过程中,球获得了动能,同时人的化学能减小,而且球增加的动能和人减少的化学能在数值上是相等的.(1)对皮球来说,人对球做的是正功|ΔE|,其能量增加|ΔE|.(2)对人来讲,人做的是负功|ΔE|,所以其能量减少|ΔE|.(3)对于相互作用的人和球来讲,其总能量是守恒的.二、力学领域中功能关系的主要形式1.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W合=ΔE k2.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 G=-ΔE p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量的负值.W弹=-ΔE p此外,增量统一定义为末量减去初量.此外,分子力的功和分子势能、电场力和电势能的关系在形式上也和上面相同.3.除系统内的重力和弹力以外,其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W F = E末-E初4.由于滑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静摩擦力即使对物体做功,由于相对位移为零,而没有内能产生.5.对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题目特别说明,必定有机械能损失.三、能的转化和守恒1.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形式的能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1)分清共有几种能量.(2)明确什么能量增加,什么能量减少.(3)减少的总量一定等于增加的总量.据此列出等式:ΔE减=ΔE增四、高考题存盘(2001年上海理综)随着人类能量消耗的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的坡度,请你从提高能量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答:列车进站时,利用上坡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而损耗的机械能,列车出站时利用下坡把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教案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功和能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理学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1.1.2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1.3 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功的定义与计算2.1.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是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2.1.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1.3 功的单位:焦耳(J),1J = 1N·m。
2.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2.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 = 1/2mv²,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2.2.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2.3 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教学内容3.1 功的概念和计算3.1.1 讲解功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功的计算过程。
3.1.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
3.1.3 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2.1 讲解动能、势能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2.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2.3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1.2 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理,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4.1.3 学会运用动能、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通过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4.2.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高中物理能量和功教案
高中物理能量和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能量和功的概念及关系
2. 掌握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能量和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2. 功的概念和分类
3. 能量和功的关系
4. 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量和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难点:能量和功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简明扼要地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示例分析,通过实例演示能量和功的计算过程
3.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加深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4. 讨论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能量和功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入能量和功的概念
2. 讲解:介绍能量和功的概念、分类及关系
3. 分析:通过示例分析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
4. 实验: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能量和功的关系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6. 总结:归纳能量和功的关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教学评估
1. 口头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学生对能量和功的理解
2. 练习测试:设计一些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能量和功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能量和功的概念及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能量和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高一物理教案《功》(精选
高一物理教案《功》(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功》。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的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功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功的单位;3. 功的正负;4. 各种力学量与功的关系;5. 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功的计算及各种力学量与功的关系;2. 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力学中的功;2. 新课讲解:介绍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功的性质,通过示例讲解各种力学量与功的关系;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教师巡回指导;4. 练习巩固: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讲解;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功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功的单位;3. 功的正负;4. 各种力学量与功的关系;5. 功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a. 一个人用10N的力提起了1kg的水,高度为2m;b. 一个人用6N的力推了一辆自行车,行驶了10m。
2. 答案:a. 功= F × s = 10N × 2m = 20J;b. 功= F × s = 6N × 10m = 60J。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功的概念,通过课堂讲解、互动、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功的计算方法及各种力学量与功的关系;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设备、运动训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五章《功》。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篇一: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3】第三节功和能●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二、能力目标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法、举例法●教学用具投影片、cai课件●教学过程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导入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引入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二、新课教学(一)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功和能的关系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2.师生共同分析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举例说明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三、巩固练习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米: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五、作业(一)阅读课文,掌握功和能的关系(二)思考题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 2a,宽为a,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2,需做_____j的功.参考答案:( 1)mga 2.45 2六、板书设计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功 3.和能4.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1.【篇二:功和能教案】五、功和能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功、功率、能量等概念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在具体问题中合理地运用上述概念分析解决问题.2.通过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的复习,使学生对功和能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3.加强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运用守恒条件判断具体问题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问题.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掌握在较复杂问题中分析题意,找出适用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及应用是本章重点.本章难点较多,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是比较突出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们开始复习功和能一章,这一章内容较多,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同学既要注意知识内容,又要注意研究方法.板书:功和能一、基本概念1.功讲述:下面我们首先复习基本概念,先来看看功的概念.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功是如何定义的?学生活动回答: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还有电子伏、千瓦时、卡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cal=4.2j板书:单位:焦耳(j)lcal=4.2j提问:功的概念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说人在推车时做了1000焦耳的功,那么这1000焦耳的功究竟是哪个力做的呢?回答:是人的推力做的.讲述:所以,我们在研究功的时候必须首先明确是在研究哪个力做的功,另外考虑到动能定理的应用条件,我们还应该清楚这个力是否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这是我们要对功的概念做的第一点说明.板书:说明:①首先明确做功的力及此力是否是合力提问:明确了研究对象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回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提问:那么功的定义反映出功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回忆一下.回答: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例如:物体在一个牵引力的作用下绕圆周运动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求牵引力所做的功.讨论,少数学生会认为功为零,多数学生会认为功不为零,但追问为什么时却很难说清楚.讲述:如果套公式的话,由于物体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会很容易得出牵引力做功为零的结论.但是,从牵引力作用过程中消耗了其他形式能量而转化为物体动能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为什么会出错呢?请同学再讨论一下,注意牵引力的特点.讨论,得出结论:原因在于功的定义式是对恒力而言的,而在此问题中,牵引力的方向在随时变化,是一个变力,所以不能套用公式.讲述:此题的正确结论应从功是力在空间积累这一角度,得出牵引力所做功等于牵引力与物体所走过的圆周的乘积.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对功的概念再做两点说明:板书:②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③功的定义式对恒力才适用提问: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功的正负又是什么含义呢?讲述:根据功的本质意义,所谓正功,就是力在空间是正的积累;所谓负功,就是力在空间是负的积累.提问:另外,我们知道研究功是离不开能量的,研究功的正负同样离不开能量,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和能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何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呢?回答: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力对物体做正功,导致物体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导致物体能量减少.讲述:这是正功与负功的本质差别.也是我们对功的概念要进行的再两点说明.板书:④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讲述:需要对负功再加以说明的是: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例如,物体竖直上抛时,重力对物体做了-6焦耳的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了6焦耳的功.提问: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经常要涉及到合力做功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那么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是什么关系呢?原因又是什么呢?回答: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所做的功相加,就等于合力所做的功.板书:⑥合力功等于各力功的代数和讲述:另外,因为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位移与参照物有关,所以功的大小还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比如,我用力推桌子,但没有推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我没有做功,而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我却做了功.所以一般情况下研究功,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物.板书:⑦功与参照物有关,一般必须以地面为参照物.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功率概念的知识.提问: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功率的定义、单位及其物理意义.回答: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的定义式为:p=w/t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1瓦特=1焦耳/秒.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特.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讲述:由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率从本质上讲,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瓦特(w)1kw=1000w板书:①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即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提问:在研究功率时经常要遇到平均功率和即时功率,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它们通常用什么公式来求呢?板书:②平均功率与即时功率提问:在研究某些机械的功率时还经常要遇到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输出、输入功率等概念,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回答:额定功率是某机械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每一个机械都有一个额定功率值,机械在此功率或在此功率以下工作,机械不会损坏;如果超过此功率,机械可能就要损坏.机械不一定总在额定功率下工作,这时机械的即时功率叫做机械的实际功率.机械对外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出功率;外界对机械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入功率.板书:③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板书:3.机械能(1)动能提问:我们先来回忆动能的意义及它的表达式和单位.【篇三:功和能教案】功和能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高一物理教案(精选7篇)
高一物理教案(精选7篇)高一物理教案全册篇一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一册(必修)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各个领域。
上好这节课不仅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知识,还可为今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知识时重要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情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情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2)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及本节课教材大纲要求,拟定下列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征;了解机械波的种类及其传播特征;初步了解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思维及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2) 重点,难点分析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波动过程的细节不容易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方法进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激发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教学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标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起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有着丰富生活体会的学生往往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功和能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功和能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能够分析物体的机械能转化过程。
教学内容:
1. 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3. 功和能的关系;
4. 机械能守恒原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功的概念,并讲解功的计算公式;
2. 介绍能的概念及能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
3. 讲解功和能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第二课时:
1. 复习上节课内容,解答学生对功和能的疑问;
2. 讲解机械能守恒原理,并进行相关例题的讲解;
3. 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课堂小测验。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举例子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课堂小测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1. 教材:高中物理教科书;
2. 多媒体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和图片。
评估方式:
1. 课堂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和课后思考题;
3. 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功和能的掌握情况。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能量的概念及转化和守恒定律3. 功和能的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难点:功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实验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功和能的概念。
3. 运用例题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功的概念,介绍功的计算方法。
3. 讲解能量的概念,阐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 分析功和能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功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5. 运用例题,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
10. 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对功和能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功和能的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过程和学习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功和能知识的长期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力学实验器材,如杠杆、滑轮等。
3. 多媒体课件:功和能的相关动画演示。
4. 网络资源:有关功和能的案例分析、拓展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功+高三物理教学设计:能源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功一、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功的含义,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知道功的单位的符号以及功与实际生活中“工作”的区别。
3.正确应用公式W=FScosα计算力的功。
4.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5.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6.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本节的难点。
3.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法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初中我们学过功的初步知识,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起重机提起货物时,货物受到起重机钢绳拉力的作用发生一段位移,钢绳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机车牵引列车前进,列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作用发生位移,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功。
本节课将继续学习功的知识,旨在初中基础上进行扩展。
进行新课分析以下事例,归纳出做功的必备条件。
A.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稳定的3S时间内,举重运动员做不做功?B. 小球在水平桌面上滚动,桌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不做功?(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知识,给出做功的两个因素)(一)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功的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的位移的大小确定。
(二)功的计算公式:但是,物体的运动的方向并不总是跟力的方向相同。
当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那么怎样来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引导学生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方法。
)我们可以把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F1,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2,这样就把计算F功的问题,转化为分别求力F1和F2的功问题。
(要注意培养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熟悉问题求解的能力)设物体在力F作用下发生的位移是S,力F1所做的功等于W1=F1S,力F2的方向跟位移方向垂直,在F2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力F2所做的功等于零。
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总能编写出优秀的物理教学教案进行授课。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中物理功教学教案篇111.1 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运算,知道功的单位。
(2)知道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3)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运算。
2.进程和方法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进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进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引入1.浏览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形下,怎样比较两人奉献大小(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二)新课2.机械功(1)问题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视察、讨论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写视察到的情形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
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3)浏览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体会1焦的大小。
(三)知识运用3.运用(1)问题任何情形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2)活动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3)例题运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
最新高一物理功教案5篇
最新高一物理功教案5篇最新高一物理功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使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学科结构体系;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欢迎分享!高一物理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电源在直流电路中的作用,理解导线中的恒定电场的建立2.知道恒定电流的概念和描述电流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电流3.从微观意义上看电流的强弱与自由电子平均速率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源的的概念、导线中的电场和恒定电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电源、电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电源的形成过程及电流的产生。
难点:电源作用的道理,区分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和在导线中建立电场的.速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一)先对本章的知识体系及意图作简要的概述(二)新课讲述————第一节、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高一物理功教案(篇2)【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动能的定义式,并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势能的定义式,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4.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
【阅读指导】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它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1,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1=__________,某时刻这个物体的速度变为v2,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2=________,对于同一物体,速度的大小变化动能就会变化,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也是描述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是_______量(填“矢”或“标”)。
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7.3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2、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重点点难难点点】】1。
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2。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本节的难点。
【【教教学学方方法法】】演示、讲授、讨论、练习。
【【教教学学用用具具】】滚摆、皮球、重物、弹簧【【教教学学过过程程】】列举物体能够做功的例子:(1)流动的河水能够推动水轮机做功,说明流动的河水能够做功。
(2)人们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把木桩打入地里,说明被举高的重锤能够做功。
(3)风吹着帆船航行,流动的空气能够对帆船做功。
(4)运动着的钢球打在木块上,能把木块推走,运动的钢球能够做功。
(5)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说明拉弯的弓能够做功。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做功的本领——能)一、能1、能: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具有做功的本领。
2、能的形式:动能、重力势能、光能、电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核能等等。
3、能量的转化: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那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1)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重力做功:【演示】把一个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分析: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在下落过程中,滚摆的动能增加,同时滚摆的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对滚摆做了功。
重力对滚摆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同理,在上升过程中,滚摆克服重力做功,滚摆的重力势能就增加,滚摆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小结: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2)弹性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弹力做功:【演示】拿一根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上放一小球并压缩。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功的概念和公式。
2.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3.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相关示意图。
2.准备教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功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功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功的概念和定义(10分钟)
1.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介绍功的单位和量纲。
三、示例演练(15分钟)
1.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功。
2.学生根据示例练习计算功的方法。
四、教学实验(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移动的功。
2.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做功的大小。
五、课堂讨论(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功的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意义。
六、总结复习(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实验的设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高一物理教案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功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掌握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
3.能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
2.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机械能概念,如:机械能包括哪两部分?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和能。
2.功的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F为作用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3)讨论功的单位:焦耳(J)。
3.功的计算(1)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恒力做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变力做功?4.动能的概念(1)讲解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的计算公式:E_k=1/2mv^2,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5.动能定理(1)讲解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6.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7.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动能的概念、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并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8.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功和能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动能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
五、教学拓展(1)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2)引导学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跳高运动员要助跑?为什么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动能定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
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7.展示几种现象,让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二)功和能的关系
1.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 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举例说明
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
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
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
三、巩固练习
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 .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
C .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 .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 的杠铃举高2米:
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
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
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2a ,宽为a ,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
4.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 2,需做_____J 的功.
参考答案:
[1.C 2.①3×103 J ,②3×103 J 3.mga 2
)15( 2.45 ]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