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习题课教案(精品资料).doc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选修4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选修4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3)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教学过程]一、化学平衡状态: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特点:“动、定、变”特点:动: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v(正)=v(逆)。

定:条件不变时,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平衡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应是从一定速率开始的,而逆反应是从零开始的,随时间推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①反应物与生成物处于动态平衡,V正=V逆②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百分组成保持一定;(或说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含量保持一定)③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改变,平衡状态即被破坏,发生平衡移动。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态平衡的含义,还可以引用适当的比喻。

例如:当水槽中进水和出水的速度相等时,槽内水量保持不变;当商场在一定时间里进出人数相同时,商场内人数保持不变等。

实验步骤如下:(1)出示天平和装了水的一个矿泉水瓶Ⅰ,等待静止平衡,不动时称为平衡状态;(2)一个空矿泉水瓶剪去上部,下部刺一个小孔;(3)按图4所示向Ⅱ空瓶内不断倒水,使它出现与Ⅰ瓶水位等高的状态,而且保持这一水位。

告诉学生这时水位不变了,也可以称为平衡了。

请思考精品文档Ⅰ与Ⅱ两种平衡有何不同。

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反应在达到平衡时的特点和条件,并能够分析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浓度的因素。

2.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浓度的因素;•解决与化学平衡相关的问题。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影响平衡位置和平衡浓度的因素的分析。

4. 教学内容和步骤4.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1)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简要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2)讲解平衡位置的静态和动态理解,以及平衡状态的特点。

(3)介绍达到平衡的条件,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4.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1)介绍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平衡常数的计算过程。

(3)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4.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介绍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以及催化剂等。

(2)讲解这些因素对平衡位置和平衡浓度的影响机制。

(3)通过实例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

4.4 习题训练(1)安排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课堂讲解和解析习题,解决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5. 教学工具和材料•教学投影仪和电脑;•演示用的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习题练习册。

6. 教学评估方式•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习题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学习笔记的评估。

7. 参考资料•《化学》教科书;•《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教材;•网络资源:化学平衡相关的学习视频、文章等。

以上是化学平衡教案的详细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化学平衡题的教案设计

化学平衡题的教案设计

化学平衡题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4)能够解决化学平衡相关的计算题目。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2)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化学平衡的动态过程;3)通过练习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1)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示例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能达到平衡状态。

2. 概念讲解(15分钟)。

1)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动态平衡的概念;2)介绍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实验操作(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平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化学平衡的动态过程,加深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

4. 影响因素讨论(15分钟)。

1)讨论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等;2)分析不同因素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动态调整过程。

5. 解题训练(20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拓展延伸(10分钟)。

介绍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了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化学平衡教案(优秀4篇)

化学平衡教案(优秀4篇)

化学平衡教案(优秀4篇)化学平衡教案篇一班级:姓名:组别:主备人:裴拥爱编号:7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年级化学导学案【课题】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学习目标】1.深化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产生的影响,会将其转化为对应图像2.通过探究掌握几类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重点、难点】图像与平衡知识的结合【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方法归纳】处理图像问题的步骤:一看轴(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折点、交点、终点、零点的意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六想规律(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和化学平衡移动规律),七作判断,做出答案。

【合作探究案】探究一:浓度(物质的量)-时间图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探究二:速率-时间图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探究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一可逆反应m A(s)+n B(g)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探究四:含量-温度-压强图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效果检测】1.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高中化学平衡题解析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解析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解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概念;
2. 掌握平衡反应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Le Chatelier原理解决平衡反应的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平衡常数和平衡定律的概念;
2. 平衡反应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平衡反应的概念,与学生讨论平衡状态的特点及平衡常数的定义。

二、讲解平衡反应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15分钟)
1. 介绍平衡反应的表达式:aA + bB ⇌ cC + dD;
2. 讲解如何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来确定平衡反应的表达式;
3. 讲解如何根据物质的浓度或分压来计算平衡常数K。

三、解答例题(20分钟)
教师给学生提供几道平衡反应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进行讲解。

四、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15分钟)
1. 介绍Le Chatelier原理的概念和内容;
2. 讲解Le Chatelier原理在平衡反应中的应用;
3. 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例题,让学生应用Le Chatelier原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平衡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多进行例题练习,加深对平衡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优秀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志;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原理。

二、知识梳理考点1:化学平衡的建立、特征和标志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是指①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②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③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因”,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不变是“果”。

速率时间图象:3.化学平衡的特征①“逆”: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

②“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υ正=υ逆。

第一层含义:用同种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消耗速率,即υA+=υA-第二层含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A的正反应速率:B的逆反应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即υA+:υB-=m:n(m、n为化学方程式中A、B前面的系数)。

③“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气体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物转化率、体积、体系压强、体系温度等多种物理量)不随时间变化。

④“动”:正、逆反应都在进行,只是υ正=υ逆,体系处于动态平衡。

⑤“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改变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平衡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⑥“同”:只要外界条件相同,同一可逆反应达到的化学平衡状态就相同。

它的建立与途径无关,从反应物开始或从生成物开始,或从反应物、生成物同时开始,都可建立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的标志(1)任何情况下均可作为标志的:①υ正=υ逆(同一种物质)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反应物的速率。

②各组分浓度(百分含量、物质的量、质量)不随时间变化③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标志复习教案(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里有重要意义的基本理论,而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与物质的量、物质的浓度等基本概念关系密切.所以近年来的考题中常将这些概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考查,诸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其计算;有关平衡移动及转化率的计算等连年出现,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

也出现了一些考查考生科学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灵活性强、难度大的试题。

高考试题内容的改革是向综合运用、提高能力试题和应用型试题发展。

高考各科目中,化学是与自然和生活联系最紧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最直接的学科之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这部分基本理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结合。

因而涉及此内容的高考试题将以中学化学知识为落点,紧贴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实际命题,既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又充分利用高考这一特殊手段展开素质教育。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3)根据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判断反应进行的快慢。

,(4)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常依据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快慢来粗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2.表示方法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注意事项:①单位:mol·(L·min)—1或mo1.(L·s)—1。

②同一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时,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表示。

④对于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v正≠v逆3.影响因素①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②a.浓度:对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而与反应物总量无关.b.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理论教案
主题:化学平衡理论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平衡位置受影响因素等内容。

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
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教学步骤:
一、导入(15分钟)
向学生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平衡的现象发生。

二、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20分钟)
1. 介绍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现象。

2. 讲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3. 解释平衡位置移动的过程,引入平衡常数的概念。

4. 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和讨论(3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不同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加深他们对平衡常数的理解。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平衡位置。

四、总结(15分钟)
总结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强调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复习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方式:讲解、练习、讨论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教材
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来评估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的掌握程度。

高中选修一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选修一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选修一化学平衡教案
主题:化学平衡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并能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

教学步骤:
1. 引入: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动态平衡。

2. 概念讲解:讲解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对于化学反应平衡的重要性。

3. 实验示范:进行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平衡的现象。

4. 讨论Le Chatelier原理:简要介绍Le Chatelier原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该原理来预测和解释不同条件下反应平衡的变化。

5.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Le Chatelier原理解释不同条件下反应平衡的变化过程。

6. 练习和讨论: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化学平衡的重要性和Le Chatelier原理的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平衡的知识。

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实验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考察学生对于化学平衡的理解程度和Le Chatelier原理的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案例分析材料、教学PPT等。

时间安排:本节课为一节课时,每节课45分钟。

备注:以上为教案范本,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2.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 使学生学会运用平衡常数来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2. 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 平衡常数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化学平衡的移动。

2. 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介绍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的建立,引出化学平衡的概念。

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10 分钟)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包括动态平衡、条件不变时平衡状态不改变等。

3. 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5 分钟)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 平衡常数的应用(10 分钟)讲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衡常数在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程度和预测反应方向等方面的应用。

5. 课堂练习(10 分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小结(5 分钟)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作业。

五、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法。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 讲解法。

4. 讨论法。

六、教学资源1. 化学实验室。

2. 多媒体设备。

3. 化学平衡实验装置。

4. 教材和参考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

2. 学生作业和测试成绩。

3. 教师反馈。

八、教学扩展1. 可以通过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如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控制等,拓展学生的视野。

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高中化学平衡大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大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大题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了解Le Chatelier定律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4. 能够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Le Chatelier定律在化学平衡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 首先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反应进行和停止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等;
2. 然后讲解平衡常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包括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平衡常数表达式、求解平衡常数等;
3. 接着介绍Le Chatelier定律在化学平衡中的作用,包括如何利用定律解释加热、降温、增加压力等操作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 最后进行练习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方法;
2. 問答結合,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和讨论相结合,巩固知识,加深理解。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
2. 作业布置;
3. 课后小测验。

通过以上教案范本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题讲解教案【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化学平衡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3.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利用平衡常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2. 应用化学平衡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 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平衡的特点和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化学平衡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 讲解:介绍化学平衡的概念、特点和表达式,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 练习:教师布置一些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答疑解惑;4. 实验:进行一些关于化学平衡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加深对化学平衡的认识;5. 讨论:与学生讨论化学平衡的应用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计算平衡常数,并能够应用化学平衡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应该加深了对化学平衡的理解和认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2. 思考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重要的概念之一,不仅涉及理论知识,还涉及计算方法和实验应用。

通过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希望通过综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化学平衡教案电子版高中
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让学生简单描述化学平衡是什么。

2. 简要介绍化学平衡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学习(40分钟)
1. 学习化学平衡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探究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的状态关系。

4. 学习如何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质量及浓度。

三、实践(30分钟)
1. 进行一些平衡反应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各物质的浓度。

四、总结(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5分钟)
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计算化学平衡反应的题目,并写出解题过程。

2. 下节课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提示:本课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平衡反应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教案.docx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一、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的概念,并理解可逆反应。

2、通过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归纳出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特征。

3、能用平衡状态的特征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1、从学生已有关于溶解的知识溶解平衡,导入化学平衡,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讨论并归纳出反应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特征。

3、通过适当的练习让学生用已归纳的平衡特征来判断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某种程度时是否达到平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平衡是宇宙中各科平衡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化学平衡的核心内容动态平衡,日常生活中的溶解平衡、环保等平衡问题与化学理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四、教学过程引言前面我们学过化学反应速率,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但是化学反应还要考虑能否进行到底,也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也即是我们要研究的化学平衡问题。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必修课本我们作了初步的探讨,这节课我们再作进一步的研究。

其实在初中、高一接触到的溶液、溶解度也存在这个限度问题,下面我们转入有关的探索。

1、饱和溶液的可逆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没有!以蔗糖溶解于水为例,当温度一定时,溶液达到饱和之后,溶液中蔗糖分子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中的速率与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在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的速率相等。

即:溶解速率=结晶速率,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

溶解、结晶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过程的可逆性是了解过程限度的基础,过程的限度取决于过程可逆性的大小。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化学平衡》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化学平衡》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化学平衡》学案《化学平衡》学案一、高考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总结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贡献;(2)通过化学平衡的相对性认识事物的相对性。

二、重点、难点内容解析重点:化学平衡过程的建立。

难点:(1)理解平衡移动原理的涵义;(2)学会等效平衡一类问题的处理。

三、导学提纲第一讲: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一.化学平衡状态及特征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各物质的转化率必小于。

(2)“动”:即化学平衡是,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类似的体系还有哪些?(3)“等”:是指,必须用同一物质来表示,这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

(4)“定”:由于,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及体积(或质量分数)。

(5)“变”:外界条件改变导致,原化学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平衡移动直至建立新平衡。

[典型例题].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判断先做《创新设计》P133典范1、跟踪1、2。

总结本类型的做答规律二.化学平衡常数1、分别写出反应FeCl3+3KS Fe(S )3+3KCl、CH3COOH+NH3H2OCH3COONH4+H2O 平衡常数表达式:、。

思考:2、平衡常数的意义3、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4、互为可逆的两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之积有何关系?总反应与各分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总、K1、K2、K3)有何关系?一定温度下,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只有一个化学平衡常数?三.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与平衡移动原理思考: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因素?它们是如何影响的?从理论上给出解释。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

化学平衡判定高中教案教案名称:化学平衡判定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定律;2. 掌握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3. 能够运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如何判定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教学难点: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定方法3. 化学平衡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化学反应图像或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平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

二、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15分钟)1. 解释化学平衡的定义和特点;2. 介绍化学平衡常数Kc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3. 根据化学平衡的条件讨论反应达到平衡的特点。

三、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20分钟)1. 判定达到平衡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趋于稳定;2. 探讨如何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 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或观察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四、化学平衡定律的应用(25分钟)1. 讲解化学平衡定律;2. 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几道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和解答,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家完成。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应用化学平衡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平衡》教案

《化学平衡》教案

高三化学【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念山腰的风景……】化学平衡一、教学目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诸多因素。

3、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4、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判断。

5、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6、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二、课堂内容○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描述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

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3. 对于均匀体系的恒容(V不变)反应,习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且习取正值。

浓度单位通常用mol〃L-1,时间单位视反应快慢,可分别用秒(s)、分(min)或小时(h)等表示。

这样,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可为mol〃L-1〃s-1、mol〃L-1〃min-1、mol〃L-1〃h-14. υ=Δс/Δt5.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1)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m A+n B===p Y+q Z,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表示为c(A)、c(B)、c(Y)、c(Z),则反应速率分别表示为:v(A)=Δc AΔt,v(B)=Δc BΔt,v(Y)=Δc YΔt,v(Z)=Δc ZΔt。

(2)一定温度下,固体或纯净液态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表示为:v=△n/△t (单位时间内n 的变化)。

6.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7.固体或纯液体(注意:不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因此,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例如:2Na+2H2O===2NaOH+H2↑,则一般不用Na或水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主要因素(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

外界条件(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化学平衡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精品教案-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能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②实验: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③查阅资料:奇妙的振荡反应。

④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

课时划分: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课]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

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回答]学生举例化学反应存在的限度。

[讲述] 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

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化学平衡[讲述]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回答]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追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回答]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

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含答案)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 1.了解可逆反应的含义,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

2.认识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反应限度的物理量,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3.了解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方向间的联系。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5.学生必做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 2023湖南,T13;2023上海,T23;2022湖南,T16;2021天津,T16;2020 北京,T10;2020年1月浙江,T21;2020上海,T20;2019年4月浙江,T17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记住浓度商、平衡常数等重要概念的表达式;能基于平衡常数解释平衡移动的规律;能基于K 与Q c 的关系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 2023上海,T24;2023年1月浙江,T19;2022全国甲,T28;2022广东,T13;2022年6月浙江,T19;2021北京,T10;2021海南,T8;2021辽宁,T11;2020天津,T12;2020江苏,T15命题分析预测1.利用平衡常数K 与Q c 的关系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及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分析等温条件下平衡移动问题的基本思路,越来越受到重视。

2.预计2025年高考会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在生产、生活、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考生应予以重视1.学科观点与视角(1)速率与限度相结合视角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瞬时速率)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及限度的改变(平衡移动)。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视角①单变量与多变量。

通常以控制变量(单个变量)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多种因素(多个变量)共同影响,因此需要在对单个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②动力学与热力学。

动力学和热力学在理论上是分开分析的,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外界因素对速率和转化率等方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三节化学平衡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平衡移动方向.3. 掌握勒夏特列原理.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记录实验现象能力,分析事物变化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事物变化的因素.教学重点:1.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3.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1.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2.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3.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第三课时化学平衡图像专题教学方法:讲,议,练,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复习回顾】什么叫可逆反应?1.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_____进行,同时又能向_____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2.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_____.【讲解】一、化学平衡状态指在一定条件下的_____里,_____ 和_____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内在本质:v(正)= v(逆) ≠0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v(正)= v(逆) ≠0)(2)等:v(正)= v(逆)(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2、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1)直接标志:①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2)间接标志:①各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②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③各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④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⑤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注意:(1)对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分子总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如2SO2+O23)来说,可利用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来判断是否达到平衡。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如H2+I2(g)),不能用此标志判断平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思考与练习】在固定体积的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2NO + O2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1)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4)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 )(5)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NO2的同时生成2nmolO2 ( )(6) O2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C. 单位时间生成B 的速率,与生成C 的速率相等(数值)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同时生成2n molC【例2】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3H 2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形成B.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C.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D.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形成【例3】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气)+Q(气)R(气)+S(气)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 P 、Q 、R 、S 的浓度不再变化(B) P 、Q 、R 、S 的分子数比为1:1:1:1(C)反应容器内P 、Q 、R 、S 共存(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例4】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其中只有B气体有颜色)(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C.气体的平均分子量D.气体的颜色练习: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2C(气)+2D(固)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⑧B.②⑤⑧C.①③④⑦D.②⑤⑥⑧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讲解】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和速率的关系:(1) V正>V逆,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2) V正=V逆,平衡不移动(3) V正<V逆,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思考与交流】有哪些条件能改变化学平衡呢?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26)实验探究(P27)现象:溶液变成红色A.加少量FeCl3的;红色加深B.加少量KSCN的;红色也加深思考——加少量NaOH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右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几个注意点①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增加或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的量并不 影响V 正、V 逆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② 只要是增大浓度,不论增大的是反应物浓度,还是生成物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减小浓度,新平衡状态下的速率一定小于原平衡状态。

③ 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增加一种物质的浓度,该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而其他物质的转化率提高。

④改变浓度后,速率-时间图象是连续的。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28实验探究(实验2-7)2NO 2(气) N 2O 4(气) △H =-56.9kJ/mol现象:[讨论]A :混和气体受热颜色变深,说明① ;② 。

B :混和气体遇冷颜色变浅,说明① ;② 。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B: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先决条件: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改变。

aA(g)+bB(g) cC(g)+dD(g)a+b≠c+d2)结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影响: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V’正= V’逆,只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小结】要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必须是由于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引起V正≠V逆。

平衡移动的本质:化学平衡为动态平衡,条件改变造成V正≠V逆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等,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第三课时图像专题【讲解】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1、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点(转折点、几条曲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3、弄清图像所示的增、减性。

4、弄清图像斜率的大小。

一、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例1、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t2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化?分析平衡移动情况。

(A) (B) (C)例2、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过程中某一反应物的v—t图象,我们知道v=Δc/ Δt;反之,Δc= v×Δt。

请问下列v—t图象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意义是( )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消耗浓度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的生成浓度C、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该反应物实际减小的浓度二、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等)-时间图象例3、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

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练习:1、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X(g)+Y(g)2Z(g)+W(g) △H =QkJ/mol 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催化剂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三、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或温度)图象例4、在可逆反应mA(g)+nB(g)pC(g) △H<0中m、n、p为系数,且m+n>p。

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例5:温度一定,压强分别为P1和P2时,反应体系X(s)+2Y(g)nZ(g)中反应物Y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27所示,由此可知( )。

A、P1>P2,n>2B、P1>P2,n<2C、P1<P2,n<2D、P1<P2,n>3例6:可逆反应:aX(s) + bY(g) 达到平衡,混合物中Y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P )与温度T (T 2>T 1)的变化关系如图示。

1、当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Y 的体积分数变 ,平衡向 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

2、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Y 的体积分数变————,平衡向 ———— 方向移动,则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的系数大小关系是————————。

例7:如可逆反应aA(g)+ bB(g)dD(g)+eE(g) △H 。

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 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29所示。

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Y 的体积分数压强(1)a+b_____d+e ; (2) △H___0。

练习:1.如图所示,反应:X (气)+3Y (气) 2Z (气)△H<0 。

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2、mA(s)+nB(g) qC(g) 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 的体积分数V(B)%与压强(P)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n<qB 、n>qC 、X 点时的状态,V 正>V 逆D 、X 点比Y 点混和物的正反应速率慢2NO(g)+O 2 (g) 2NO 2 (g) △H<03、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 反应物NO 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 、b 、c 、d 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是(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4、化学反应X2(g)+Y2(g) 2XY(g) △H<0,达到平衡状态时,图2—12中各曲线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