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外科治疗护理
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
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标签:青少年;鼻中隔;外科手术中文目的:改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避免了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不良反应,牺牲较少的组织而恢复鼻中隔的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方法:根据自己的手术经验和资料的提示。
结果:提供了临床经验。
结论:对于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来说起到了即解决了病患又保留了鼻腔功能;同时也减少了鼻中隔并发症的发生。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鼻中隔矫正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为黏膜下切除术,随着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倡导对鼻中隔偏曲进行局部结构异常的矫形的处理,尽量减少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在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中,通过解除四方软骨的内在及外部的挤压力和牵拉力,使软骨展平,保留了四方软骨的支持力,避免了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不良反应,牺牲较少的组织而恢复鼻中隔的正常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因此根据这一宗旨,截取2008-2010年收治的60例青少年单纯中隔偏曲者,鼻窦CT 确定,行鼻中隔偏曲改良矫正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4-18岁。
临床表现:鼻塞45例,头痛10例,鼻出血5例。
均行鼻窦CT检查;证实鼻中隔偏曲伴双侧下鼻甲肥大。
其中软骨部或骨部C型或S型偏曲50例,(其中因鼻外伤所致10例,)10例为单纯棘、嵴或距状突。
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面部消毒,均采取局部麻醉,用1/1000肾上腺素+1%利多卡因采取先左侧由后向前黏-软、骨膜下逐步注射退针麻醉,然后再与对侧黏-软、骨膜下同手法麻醉。
手术全程均在0°鼻内镜下完成。
术中通常采取2次切口,第一次为鼻中隔左侧L形切口,二次切口为对于延至鼻腔底部切口的基础上再行与鼻中隔长轴平行约0.5cm长度的切口,(起到引流作用可避免术后中隔血肿)。
切口方法同[1],切开软骨膜到达软骨后,用剥离子由上到下有前向后紧贴黏-软骨膜剥离至筛骨垂直板与四方软骨交界处至越过偏曲骨质,用剥离子适当加压四方软骨沿骨缝进入到对侧剥离骨部偏曲,待双侧黏骨膜游离后,分以下两种方案处理:,对于仅骨质偏曲者将偏曲骨质咬除,或去除大部分骨性支架仅在筛骨垂直板顶部留0.7-1.0cm,且在中隔顶部四方软骨和筛骨垂直板结合部的连续性务必保持,以防术后出现鼻梁中部塌陷;对于合并四方软骨有偏曲者可适当给予部分切除,将偏曲软骨在凸面给予划斜线或田字形,根据具体情况将线内软骨选择性去除。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明显减轻对鼻中隔的损伤,防止鼻中隔穿孔,最大限度保留其生理功能,并为同期实施内镜下鼻窦手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科自2005年9月~2010年12月共施行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2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8例患者中,男149例,女99例;年龄18-56岁;同期施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67例。
全部施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2手术方法切口:一般多作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弧形切口。
后部偏曲可于偏曲前方作L形切口,切口最好位于筛骨垂直板前方。
高位偏曲,单纯嵴突可于偏曲前方作略向后下倾斜的前后弧形切口。
向右侧较局限的偏曲可作偏曲部前方的右侧切口。
如同时施行鼻窦手术,切口尽量避开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的同侧鼻中隔黏膜。
鼻中隔软骨的处理:充分剥离切口侧黏-软骨膜,对侧不予剥离。
“(”、“)”、“S”、“Z”形偏曲可作条形切除,使保留软骨呈“田”形[1]。
单纯嵴或棘突可作偏曲软骨切除,切除时用钩突镰状刀切开软骨全层2/3,再用鼻中隔黏膜刀切开全层。
高位偏曲可作一个或多个扇形切除,重点矫正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处的偏曲,下方保留柱状软骨条。
矫正偏曲的骨性部分:先用鼻中隔剥离器离断软骨与骨质交界处,剥离偏曲对侧黏-骨膜,以确保一侧黏-骨膜完整,再剥离偏曲侧。
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上、下缘剪断骨质,再用直筛窦咬切钳扭转,咬除偏曲骨质。
尖锐棘突可先剥离基底部,折或剪断、咬除基底部,最后剥离尖端。
筛骨垂直板、梨骨、腭骨鼻嵴交界处常偏曲明显,彼此错位连接,黏-骨膜较薄且粘连紧密,剥离时更应细致。
上颌骨鼻嵴自后向前剥离较为容易,充分剥离到鼻底后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下方剪断后取出。
如上颌骨鼻嵴偏曲部过宽,可用中鼻甲剪剪除两侧突出部分,再剪除中央骨质;或用筛骨咬骨钳咬除。
尽量少用燕尾凿凿除,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术后头痛,还可避免损伤鼻底腭大动脉出血。
如果书中切除大块鼻中隔软骨或筛骨垂直板,可用直血管钳将其自凹面向凸面反折,多能使之变直而不完全折断,边缘修整齐后回置入黏膜瓣内。
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鼻中隔偏曲 的护理方法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 - 局部鼻腔药物:用药物喷
剂清洁鼻腔,减少炎症反应。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方法
定期清洁鼻腔: - 使用温盐水清洗鼻腔,减
少鼻腔堵塞。 - 避免使用精制过的盐水或
含有不明成分的鼻腔清洁剂。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方法
鼻中隔偏曲患 者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护理
介绍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方法 鼻中隔偏曲术后护理注
意事项
鼻中隔偏曲 患者的护理介
绍
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护理介绍
鼻中隔偏曲概述:鼻中隔偏曲是一 种鼻腔结构异常,导致鼻腔分隔物 偏离中线的疾病。
护理的重要性:对于鼻中隔偏曲患 者,正确的护理可以减轻症状,促 进康复。
理的措施。 -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
。 -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鼻腔
过度用力。
鼻中隔偏曲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 按照医生指示正确使用药
物。 - 定期进行药物清洗鼻腔,
促进愈合。
鼻中隔偏曲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饮食调理: -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防
止刺激鼻腔。 - 多吃新鲜蔬果,保持身体
健康。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避免损伤鼻腔: - 避免鼻腔剧烈摩擦或使用
粗糙的物品清洁鼻腔。 - 避免鼻子受到外力撞击。
鼻中隔偏曲的护理方法
保持适度湿润: -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适宜。 - 多饮水,适度增加身体水分。
鼻中隔偏曲 术后护理注意
事项
鼻中隔偏曲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外科手术后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术后护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3)嵴突(骨嵴):鼻中隔的长条形突 起,自前下向后上方倾斜。多为鼻中隔软 骨、鼻嵴或犁骨上缘混合偏曲。有的为鼻 中隔软骨边缘脱位与犁骨重叠所致。伸入 中鼻道的嵴突,可阻塞上颌窦和筛窦开口, 一般对呼吸的障碍不大。位于前下方的嵴 突常为鼻出血的局部原因。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庭则称鼻中隔软骨前脱位。事实上鼻中隔 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 且上述各种形态可同时存在。目前尚无统 一的诊断标准,如无功能障碍,可不做任 何处理。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鼻中隔偏曲是否引起鼻部症状,常取决于 下列因素:①偏曲的程度和形式,如有的 呈明显局部突起,该部正处于鼻瓣区;② 鼻甲骨气化程度;③梨状孔外侧缘骨质或 鼻瓣区软骨有否畸形等。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1.麻醉及患者体位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2.切口 于鼻中隔偏曲凹面一侧,将鼻小 柱向对侧牵拉,在中隔软骨游离缘的鼻前 庭皮肤处自上而下切开,上自鼻背,下至 前鼻棘,使鼻中隔前缘和鼻前棘完全暴露。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4)距状突(骨棘):为局限性尖锐突 起,常位于鼻中隔软骨的后端,或其与筛 骨垂直板、犁骨交接处。其尖端压迫鼻甲 黏膜,可引起反射性头面部神经痛。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3.按高低分类 高位偏曲常阻塞中、上鼻 道,压迫中鼻甲,常为鼻窦炎的病因。低 位偏曲除阻碍分泌物引流外,影响较小。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图1 鼻中隔成形术
手术资料: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的治疗体会
其 中 6例 鼻 中隔软 骨严重变形 , 未行塑形 植入 , 口间断缝合 切 2 3针 , - 双侧 鼻腔凡士林纱 条填 塞术 毕。传统手术组 , 术者采用
额镜 照明 , 患者 取半卧位 , 般采用局部麻醉 , 一 手术方式主要为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 只有 少数病例施行 了保 留鼻 中隔软骨 。
治医师。E m ims 1 3 5 2 . m — al y 3 9 @1 6c : o
( 收稿 日期 :0 8 0 — 4 20—5 1)
病例 , 一般采用 鼻 中隔左 侧皮肤 黏膜交界 处做切 口, 在切 口之
鼻 内镜下鼻 中隔偏 曲矫正手术 的治 疗 体 会
李 胥斓
( 西山煤 电职工总医院 , 山西 太原 0 0 5 ) 3 0 3
③对于鼻 中隔孤立性 棘状突起 , 面尚平直者 , 对 采用棘 前 1 m c
6 林 研 , 心 奇 , 天 华 , .胫 骨 髓 内 钉 术 后 膝 关 节 痛 的 临 床 观 印 董 等
察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0 18 6 :4 2 0 , ( )5 5
切 口, 分离棘 突前面及上 下部黏骨 膜 , 如棘 突尖端较 薄或分离
视下施行 , 患者取仰卧位 1 %地卡因 2 ml 1 1 0 0 加 : 00肾上腺素 1 l棉 片收敛 麻醉鼻腔黏膜后 1 , m %利多卡 因 1 加 1: 0 Oml 1 0 0 肾上腺素 3 , 滴 流液注射 于切 1浸润麻醉 。根据 鼻中隔偏 曲程 3 度、 部位采取不 同的手 术方 式 : 对于鼻中隔软骨偏 曲为 主 , ① 骨
后约 2un处切开软 骨 , 离对侧黏 软骨膜及 黏骨膜 到同样范 Ⅱ 分 围。 鼻中隔软骨 大部分切 除 , 将 以咬骨钳咬除剩余 的偏 曲软骨 及筛骨垂 直板和梨 骨 , 除靠近鼻腔底 部的骨性棘 突。以环丙 凿 沙星溶液 冲洗术腔 , 将切 除鼻 中隔软骨进 行塑形 ( 即根据偏 曲
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
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
通过分析麻醉方法对患者苏醒情况和疼痛的影响,探讨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恢复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合理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苏醒情况和减轻疼痛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了ERAS理念下护理在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质量和提高护理水平。
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为提升患者手术体验和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ERAS理念、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麻醉、苏醒情况、疼痛、护理、影响、研究、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手术,用于治疗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鼻炎等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该手术已经变得越来越安全和有效。
手术后的麻醉苏醒情况和疼痛管理仍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苏醒缓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疼痛的管理也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提高手术效果,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引入ERAS (增强恢复)理念,通过优化麻醉和术后护理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手术流程和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科学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ERAS理念下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及疼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科学、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评估麻醉方法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苏醒情况的影响;探讨ERAS理念下护理对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的作用;分析疼痛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疼痛的影响;总结减轻疼痛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
五官科护理常规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4第一节耳部手术前后护理4第二节鼻科手术病人的护理6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8第一节鼻出血的护理8第二节鼻窦炎的护理10第三节鼻息肉的护理13第四节鼻中隔偏曲的护理15第五节耳前瘘管的护理17第六节喉、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护理18第七节喉癌的护理20第八节喉息肉的护理27第九节急性会厌炎的护理29第十节慢性扁桃体炎的护理31第十一节突发性耳聋的护理33第十二节腺样体肥大的护理35第十三节耳性眩晕的护理37眼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39第一节外眼手术护理常规39第二节内眼手术护理常规41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43第一节白内障的护理43第二节青光眼的护理46第三节视网膜脱离的护理49第四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护理52第五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护理54第六节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护理56第七节斜视的护理59第八节翼状胬肉的护理61第九节机械性眼外伤的护理63口腔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66第一节口腔外科护理66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68第一节颌骨骨髓炎的护理68第二节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71第三节颌骨囊肿的护理74第四节腮腺囊肿的护理76第五节涎腺肿瘤的护理78第六节阻生齿的护理79第七节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81第八节颌面部骨折复位固定术的护理83常见症状护理常规第一章常见症状护理常规86第一节咽痛的护理86第二节眩晕的护理87第三节眼痛的护理88第四节呼吸困难的护理89专科操作护理常规第一章耳鼻喉科操作护理常规90第一节气管切开气管套管护理法90第二节鼻腔滴药法91第三节耳滴药法92第四节剪鼻毛法93第五节外耳道冲洗法94第二章眼科操作护理常规95第一节剪睫毛法95第二节冲洗泪道法96第三节冲洗结膜囊法97 第四节药液滴眼法98第五节涂眼膏法99第六节结膜下注射法100 第七节球后注射法101耳部手术前后的护理常规【概念】耳科手术主要包括耳前瘘管摘除手术,乳突根治手术,鼓室内成型术,电子耳蜗植入术,颞骨切除术等。
鼻中隔偏曲的最佳治疗方法
鼻中隔偏曲的最佳治疗方法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鼻部问题,它会导致鼻腔不对称,影响呼吸和鼻部外观。
针对这一问题,医学界已经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究竟哪一种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将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于轻度鼻中隔偏曲,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鼻腔按摩来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主要是利用局部药物舒缓鼻腔炎症,减轻鼻塞和流涕等症状。
同时,定期进行鼻腔按摩也可以帮助鼻中隔恢复正常位置,缓解轻度偏曲带来的不适。
其次,对于中度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目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鼻中隔整形手术和鼻部整形手术。
鼻中隔整形手术是通过鼻腔内的微创手术,将偏曲的鼻中隔进行矫正,恢复鼻腔通畅。
而鼻部整形手术则是通过外科手术,对鼻部整体进行修复,包括鼻中隔的矫正和鼻部外形的美化。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最后,对于重度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
在手术治疗方面,鼻中隔整形手术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方法。
通过手术矫正鼻中隔的偏曲部分,可以有效恢复鼻腔通畅,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对于一些合并有鼻窦炎等并发症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联合手术,同时进行鼻中隔整形手术和鼻窦炎的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针对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该注意避免鼻部受凉和过度用力,保持鼻部卫生,以促进治疗效果的达到。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患者,让他们早日摆脱鼻中隔偏曲带来的困扰,重拾健康和美丽。
鼻内镜下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比较
鼻内镜下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比较引言鼻中隔是连接两个鼻腔的具有软骨和黏膜的隔板。
过度生长或不恰当的骨骼发育可能导致鼻中隔偏曲,这可能导致一系列鼻腔问题,例如鼻塞、流涕、头痛、面部疼痛和睡眠障碍。
传统上,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需要开鼻子,可能伴随着术后恢复期的疼痛和额外的并发症。
然而,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
本文将介绍鼻内镜下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比较。
鼻内镜下手术鼻内镜下手术是通过鼻腔进行的微创手术。
该技术使用一个细小的摄像头将手术区域放大并呈现在监视器上。
医生使用小型手术工具进行手术,切除或重塑鼻中隔软骨和黏膜。
该技术通过小孔进行操作,在术后恢复期较短,可以在病人出院时完成手术,病人可以立即回到家中。
传统手术传统上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通常使用外科手术方法。
在外科手术中,医生通过一个切口从鼻子外部切开,切除或重塑鼻中隔。
这种手术需要更长的术后恢复期,并可能导致出血、肿胀和疼痛等并发症。
患者需要较长的康复时间和多次随访,以确保手术效果。
鼻内镜下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比较鼻内镜下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是这两种技术的主要比较。
优点鼻内镜下手术•微创手术,因此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期较短。
•睡眠呼吸障碍和鼻塞等鼻腔问题的疗效很好。
•可以减少出血、肿胀和疤痕等并发症的风险。
传统手术•可以进行更广泛和彻底的鼻中隔手术。
•此手术中使用的更大的手术工具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纠正鼻中隔偏曲。
•适用于一些复杂的鼻中隔病变。
缺点鼻内镜下手术•可能难以观察鼻中隔的一些区域。
•需要更多的手术经验和技能。
传统手术•需要更长的恢复期。
•由于切口更大,可能会导致更明显的切口疤痕。
•由于较大的操作视野,可能会导致术后失血量较大。
结论在治疗鼻中隔偏曲的选择中,需要考虑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个人经验与技能。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鼻内镜下手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配合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得出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鼻内镜手术中最常出现,最麻烦的问题是手术中出血过多,导致术中视野不清,而并发症常常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故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吸引瓶中出血量,如出现心慌、气短、出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现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暂停手术操作,遵医嘱用药,协助麻醉师采取相应的措施。
也可采取术中控制性低血压,以减少术中出血。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内镜手术配合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咽喉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以及眩晕、耳鸣等多种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矫正。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141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141例,男101例,女40例,年龄16~78岁,平均42.98岁。
采用局部麻醉132例,基础麻醉9例。
单纯鼻中隔偏曲117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等其他病变者24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直径4mm,0°硬性鼻内镜,鼻科吸引器头及18号麻醉穿刺针改制的吸引器头。
手术步骤基本同传统式﹙Killian式﹚,在鼻内镜直视下,用鼻中隔剥离子将切口处黏骨膜分离开后,用改制后的吸引器头伸入鼻中隔软骨与黏骨膜之间,在鼻内镜引导下边吸血液边向后方分离黏骨膜,直至越过偏曲的鼻中隔软骨或筛骨正中板。
一侧剥离后,同法剥离对侧黏骨膜。
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2.1.1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前1d到病房探视患者,了解病情,认真讲解鼻内镜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及痛苦少等优点,介绍麻醉方法和配合要点,使患者解除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手术。
2.1.2 器械及物品的准备鼻窦内镜系统1套﹙包括监视器、摄像机、冷光源、微型手术控制切吸器﹑0°内镜等﹚,配套手术器械有镰状刀﹑微型剪刀﹑枪式镊及直弯吸引管等。
五官科护理常规【最新】
(4)病人若有发热或月经期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5)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6)术前协助病人排空大小便。
(7)按照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准备床单位、用物及抢救药品、器械。
(三)术后护理
1、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意识情况,安置病人,并遵医嘱采取适当卧位。
2、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全麻病人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及心电监护。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伤口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1)术后给予温凉的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硬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减少出血因素。
(2)患者术毕回病房,嘱其将口内分泌物突出勿咽下,如有频繁吞咽动作,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嘱患者勿大声说话,不要挤压鼻部,避免鼻腔填塞物移位。告知当有打喷嚏感觉时,应立即张口呼吸或用手指按压人中穴,一面填塞物松动脱出引起出血。
8、隔离病人入院后,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二、慢性泪囊炎病人护理常规
(一)执行眼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向病人或家属讲明手术前后应注意的问题,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针对护理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
3、术前3天遵医嘱看是正确滴抗生素眼药水。
4、做好术前准备
(1)协助完善各项检查。
(2)告知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术眼准备。
(3)食道镜检查致黏膜损伤或感染者,禁食,输液,给予足量的抗生素,也可干吞BCS粉。每小时1包,连服6~8包,以保护损伤粘膜面。
(4)食道穿孔者行鼻饲饮食或禁食,输液抗炎治疗,并请胸外科会诊处理。
(5)镜检时异物被推入或自行滑入胃内,每天观察大便直至异物排出。护士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
54例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和多鼻窦联合手术的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4 3 6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0 0 8—63 ( 00 0 0 5—0 63 2 1 ) 1— 9 1
观察 , 发现多数患者在撤去鼻腔膨胀海绵以前有 头痛、 口痛 的 切
症 状 , 胀 海 绵 撤 出后 不 适 感 逐 渐缓 解 。对 术 后 出 血 患 者 , 嘱 膨 应
状 。全 部 患 者 行 C T扫 描 检查 确 诊 。
1次 。
1 2 手术方法 .
全部病例在局 麻下手术 。5 4例患者 均施行鼻 23 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 鼻腔 填塞 2 7 . 4~ 2小 时 , 腔填塞 可 鼻 中隔偏 曲矫正手术和双侧上颌 窦开放术 , 中 3 同时进行鼻 引起不同程度的头胀 痛、 其 0例 鼻痛 。应做好解 释工作 , 明术腔填塞 讲
1mi, 0 n 将有利于防止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J 。急性期绝对 卧床 术期 的有效护理 , 提高 手术 的安 全性 , 能 有利 于术 后病 情 的恢
休息, 抬高患肢 2 。 3 。 膝关节 屈曲 10 。注 意保暖 , 0 一O , 5。 床上 活 复 , 对减低并发症 , 提高治 愈率 起着 重要作用 。 动 避免 动作过大 , 禁止 按摩患侧 肢体 , 保持 大便通 畅 , 免用力 避
华北煤炭 医学 院学报
21 00年 1 月第 l 2卷第 1期
J o hC iaC g Mei a h o d  ̄U i mt 00Jn ay 1 ( ) N n c nv i 2 1 aur ,2 1 e y
・ 5・ 9
皮色 、 皮温 、 肿胀 、 梢循环情况 。有无肌 肉疼痛及压痛 , 末 以便 及
5 鼻 内镜 下 鼻 中 隔 偏 曲和 多鼻 窦 联 合 手 术 的护 理 4例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
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鼻塞、头痛、鼻出血、鼻窦炎、耳鸣。
2. 体格检查:鼻中隔偏曲形态学改变,呈“S”、“C”、骨棘或嵴。
凹面侧鼻腔增宽,干燥,下鼻甲代偿性增生肥大或鼻腔粘膜增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1. 诊断明确;2. 查体:鼻中隔偏曲明显,且有伴随症状出现(如鼻塞、头痛、鼻出血、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3. 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鼻中隔偏曲;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常规鼻内镜鼻腔、鼻咽部检查;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血常规、尿常规、尿液分析、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4.肝胆胰脾肾彩超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鼻腔、副鼻窦冠状位CT扫描;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术前用药:根据鼻腔情况,选择局部用药。
用药2日。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3日。
1. 麻醉方式:鼻腔粘膜表面麻醉+鼻腔局部浸润麻醉;2. 手术方式: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3. 术中用耗品:鼻腔止血海绵或凡士林止血纱条;4. 手术用设备:鼻内镜手术成像显示系统;5. 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5日,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术后第2-3日抽取鼻腔填塞物后每日换药一次;2.术后第5日拆除鼻腔缝线;3.鼻内镜手术后鼻腔检查、处理。
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止血药物+镇痛药物,鼻腔局部消炎、减充血剂滴鼻液用药(麻黄碱滴鼻液、抗生素滴鼻液);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第4日停止使用。
鼻窒病(鼻中隔偏曲)中西结合诊疗方案
鼻窒病(鼻中隔偏曲)中西结合医诊疗方案一、定义因脏腑虚弱、邪滞鼻窍所致。
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交替鼻塞,反复发作下鼻甲重大为主要表现的鼻病。
相当于西医的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等二、诊断标准。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T001.6-97)(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1)、主要症状:鼻塞,可能间隙性、交替性、或持续性,可伴有少量粘液性涕或脓涕。
(2)、次要症状:头昏、头痛、嗅觉减退等。
(3)、主要体征:下鼻甲肿胀或肥厚,甚则呈桑葚样改变。
(4)、病程:病程持续12周以上,或反复发作。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由于中国人群中很少有鼻中隔完全居中或平直与中线者,所以大部分鼻中隔偏曲并无明显临床症状。
临床有症状者,且检查有鼻中隔偏曲者,方可诊断。
(1)、症状:鼻塞、头痛、鼻出血、邻近器官受累症状。
(2)、体征:鼻中隔弯向一侧,两侧鼻腔大小不等。
鼻中隔凸面可见利特尔区充血、糜烂,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3)实验室及器械检查:鼻内镜下检查使鼻中隔偏曲的检查和诊断更为准确。
在充分收缩鼻黏膜后检查鼻腔深部。
观察鼻中隔与鼻腔、鼻道和鼻甲的解剖结构关系及对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产生的影响。
(二)、证候诊断(1)肺经郁热,壅塞鼻窍鼻塞多为交替性或间歇性,鼻窍干燥焮热,少涕,双下甲肿胀充血,全身可见口干欲饮,咳嗽痰黄。
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肺脾气虚,邪滞鼻窍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涕白而粘,遇寒冷时鼻塞重。
可伴少气懒言,恶风自寒,咳嗽痰稀,大便时溏。
舌质淡,舌苔白或稍厚,脉弱。
(3)邪毒久留,血瘀鼻窍证鼻塞呈持续性,鼻涕粘黄或粘白,其量较多,嗅觉迟钝,头昏头痛。
舌质暗红,脉弦或涩。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中医治疗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证治则治法:清热散邪,宣肺通窍。
以鼻腔高反应为表现的鼻中隔偏曲的治疗
3 讨
论
高反应性鼻 病是 指鼻黏膜对变应原 包括气 候 、 食品 、 味 、 气 空气飘 浮物 等理 化刺 激 因子产生 的反应 超 过 了生 理可 受度 而
1 资 料与 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患者共 3 1例 , 中男性 1 , 性 1 ; 其 9例 女 2例 年
引起 的以连 续性 喷嚏 、 多量浆 液性 是变 应性鼻 炎 、 血管运 动性鼻 炎 、 过强反 射性鼻 炎 、 非
变 态反应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鼻炎等疾病 的统称 。
近年来 , 以鼻腔高 反应症状 为表现 的鼻 中隔偏 曲越来 越受 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组病例 中, 该类病 例约 占本 院同期所 有
龄2 6 1~ 3岁 , 均 (4 5±1 . ) ; 程 3个 月 至 7年 。 所 有 平 3. 23 岁 病
维普资讯
11 0
C i O hh l l n trioay g l hn J p ta d O ohn l n o ,Mac 0 8 V l N . mo a r rh2 0 , o o 2 8.
・
临床 交流 ・
以鼻 高反 应 为表 现 的 中隔偏 曲的治疗 腔 鼻
患者均有鼻腔高反应症状 , 且符合 高反应鼻病 评分标 准… 。鼻
腔检查见鼻腔黏膜苍 白 、 水肿 1 2例 , 充血 、 肿 1 , 水 9例 均伴 Ⅱ
度或 Ⅱ度以上鼻 中隔偏曲 。结合过敏原 检测 , 参考变应 性鼻炎 诊断标准 , 诊断为变应性鼻炎 9例 , 非变应性鼻炎 2 。 2例 12 治疗方法 . 全部病例 均在局部 麻醉下经 鼻内镜行鼻 中隔 矫正术 。术中去除偏 曲的骨或( 软骨。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填 和) 塞双鼻 腔,8h后取 出。痂皮及伪膜较 多者每 日冲洗鼻 腔 , 4 水肿 明显而影 响通气者 , 滴用呋 喃西林麻 黄碱滴鼻 剂。术后 口服氯 雷他定 片,0m / , 1 gd 服用 1 ; 周 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 , 喷/ , 1 1 d共 个月。术后每周复诊 1 , 个月后每个月复诊 1 次 1 次。 1 3 疗效判定 . 分别 于术 后 16,2个 月评 估疗 效 。评 定标 , 1 准 j( ) : 1 显效 : 鼻塞 症状 完 全 消失 或显 著 减轻 , 打喷 嚏 0~1 次/ , 溢 < d鼻 2次/ ;2 好转 : d () 鼻塞症状 部分 消失或 基本 减轻 , 打喷嚏 2~5次/ , d 鼻溢 2~ 5次/ ; 3 无 效 : d() 鼻塞 症状无 改善 或 改善 不明显 , 打喷嚏 >5次/ , d 鼻溢 > / 。 57 d 欠 14 统计学分析 . 对手术前后 的症状评分行 自身配对 t 检验 .
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外科治疗观察
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 曲的外科治疗观察
胡 国勤 徐 明安 谢 金 王 琴 张雁冰 刘 斌 邵成 奇
【 中图分类号】 R 6 .1 【 75 2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04 2 1 )3 0 1 — 2 6 1 85 (0 00 — 0 6 0 【 摘 要 】 目的: 探讨用鼻中隔成形和微波手术治疗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伴 鼻中隔偏 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9 将 0例变应性鼻炎伴 鼻 中隔偏曲患者分为两组, 一组采取鼻 内镜 下鼻 q隔偏 曲成形和微 波手术治疗( 例)另一纽应 用药物治疗( - 6 o , 3 0例) ,
比较 两组 患者疗 效 。结 果 : 术 组与 药物 组 6个 月及 1 的效 率分 别 是 9 %、3 与 8%、3 两组 比较 差异 均有 显 手 年 5 7% 8 5%, 著性( P<0 O) 均 .1 。结论: 鼻内镜下鼻 中隔偏曲成形和微 波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 曲疗效确切。
【 关键词 】 变应性鼻 炎 鼻 中隔偏曲 微波
注 :P<O0 , 术 组 与 药物 组之 间的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1手
3 讨 论
胡国勤, , 男 副主任医师
2 1— 4 1 收 稿 , 0 0 0 — 1修 回 00 0—5 2 1— 5 2
P A是 一 种 以鼻 黏 膜 病 变 为 主 的 I 变 态 反 R 型 应性疾 病 , 病机 理 十分 复杂 , 黏膜 反应 性增 高 其发 鼻 为其 主要 特 点l 3 I 变态反 应 导致 的神 经功 能亢进 。鼻 是 引起 和维持鼻 超敏反 应 的主要原 因。筛前 神经分 布于鼻腔 内、 外侧壁前部 , 其分布区域是鼻黏膜最 敏 感 的部 位 , P A发 作 的扳 机点 [ 当 P A发 作 是 R 4 1 , R 时, 过敏源刺激这些部位的感觉神经末梢 , 副交感 神 经在 局 部 释放 乙 酰胆 碱 , 者 协 同作 用 , 两 引起 喷 嚏、 流涕等症状 。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可进入鼻 中 隔的筛骨垂直板内, 然后再穿出, 供给鼻中隔前上部 的浆液 性腺体 。鼻 中隔矫 正术则破 坏 了分布在该 区 域 的筛 前神经 的副交感 纤维 , 使之形 成疤 痕, 阻断神 经 反射 。同时筛前神 经分 布鼻腔外 侧壁粘膜 的敏感 区双侧下鼻 甲黏膜表面 , 中鼻甲游离缘 , 重点是鼻 丘 , 用 微 波烧 灼 , 筛 前神 经 鼻外 侧 支 受 到不 同 采 使 程 度 的破 坏 ,而且 局部 细 胞 产 生 强烈 的 内 生热 效 应, 使其对外界的不 良刺激敏感性降低, 减少血管活 性肽的分泌, 抑制喷嚏反射, 减少流涕, 改善鼻腔通 气; 同时微波 的直接作 用具 有热凝 效应 , 血扩 张 使充 的血管 收缩 , 能减轻 炎 症 反应 , 体分 泌减 少 , 腺 减少 恶性循环『 3 J 。术中对鼻中隔黏膜的分离和术后鼻腔 填塞 ,对黏膜分布的神经末梢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 降低了鼻黏膜 的反应性 , 可能有利于疗效 。但是随 着时间的延长 , 有部分患者复发 , 与受损的鼻黏 这 膜 细胞再 生及神 经末梢 的逐渐恢 复有关 。
鼻中隔偏曲并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分析
鼻中隔偏曲并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分析作者:何松跃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4期【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鼻中隔偏曲并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鼻中隔偏曲并AR患者分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常规组30例和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手术组30例,比较治疗6月后2组疗效。
结果治疗6月后,手术组治疗显效率63.3%及总有效率93.3%分别明显高于常规组的36.7%、70.0%(P【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鼻中隔矫正术应变性鼻炎(AR)是最为常见的鼻炎类型,主要特征为鼻黏膜反应性增高,临床治疗上主要侧重于隔绝应变源,以药物和免疫治疗为主,当前临床并未研究出根治性方法[1]。
AR的病程通常都较长,且受天气、饮食、患者抵抗力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发作,常期AR患者多伴随有鼻中隔偏曲,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有限,停止用药后容易复发。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近年采用手术疗法治疗AR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的60例患者均为本院耳鼻喉科2011.9~2013.1期间收治的AR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其中男、女各30例,年龄18~68岁,平均(36.8±2.9)岁;病程1~20年,平均(8.6±1.9)年。
所有患者按照长期AR海口评分标准,评分均在6分至8分之间。
临床表现:①AR症状:流泪、红眼、呼吸不畅、鼻涕多、嗅觉消失或下降、表皮破裂、头痛等。
②鼻中隔偏曲症状:闭塞、鼻出血、反射性头痛、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手术组各30例,2组在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程等资料上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①常规组:行鼻雾喷剂、鼻丘封闭等常规疗法治。
轻度病情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治疗,每次10 mg,每2周治疗1次。
病情较重者,加用息斯敏(10 mg/次,1次/d)、扑尔敏(4 mg/次,3次/d)等抗组织胺药治疗。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36例论文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科2008年2月-2011年3月16例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观察组)及20例行传统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鼻粘膜完整性、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手术视野清,操作方便,术后不破坏鼻中隔的生理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36-01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鼻中隔偏曲不仅仅能引发鼻腔通气功能障碍;同时,还能诱发鼻窦炎,出现头晕、头痛、鼻塞、鼻出血等症状,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
矫正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
因此,积极探索其优秀手术治疗方法是耳鼻喉科医师和患者的共同愿望。
我科于2008年2月也学习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在18-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岁,36例患者均经相关理化器械检查确诊为鼻中隔“c”型偏曲9例,“s”型偏曲11例,复杂型偏曲16例。
36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鼻塞、头晕或头痛、反复鼻出血等,病程长短不一。
1.2 分组、人选及剔除标准:361例患者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6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不考虑性别、年龄、病程的长短等方面的因素。
人选标准:①18岁以上;②理化检查存在明显的鼻中隔偏曲,并且临床症状持续3个月;③经过4周正规药物治疗症状不缓解。
剔除标准:伴急性鼻息肉感染、急性鼻腔、鼻窦感染、鼻出血及女性月经来潮的患者。
2024年耳鼻喉科护士工作总结
耳鼻喉科护士工作总结耳鼻喉科护士工作总结1一、工作总结:取得的成绩1、门诊、病房工作开展:门诊量较前有了大幅提升,诊疗水平及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较前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病房工作,逐步开展各种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度病房入院病人达到680余例,其中手术病人达到400余例。
2、门诊管理门诊患者量明显增加,今年开始加强门诊管理,保证每周有三次专家出诊,普通门诊两名医生出诊,使门诊病人能够井然有序就诊。
另外,周六、周日上午增加一名值班医生,保证病房、会诊、手术等工作顺利进行并且不影响门诊病人正常就诊。
3、门诊引进电子鼻咽喉镜,极大地提高了咽喉部疾病的诊断明确性。
4、开展声带息肉、鼻中隔偏曲两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护理程序。
5、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积极上报,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实施改进措施,将安全隐患完全消灭在萌芽状态。
6、继续深入开展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鼻窦开放术,并逐步广泛开展显微镜下声带病变手术治疗、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等。
存在的问题:1、服务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后不断提升科室服务质量,做好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贯彻院里优质服务的要求,做好医护人员素质的提高,提升科室形象。
2、加强业务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出学习,不断吸收先进治疗手段。
3、手术器械不足、老化。
二工作计划:1、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管理,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分析终末质量,整改措施督促到位,注重细节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在保证安全医疗前提下,完成技术、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上需要院里支持,引进新的设备。
2、加强本科系横向沟通和联系,度内至少出去一次学习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动态。
学习后在科室内进行学术交流。
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技术水平。
3、广泛开展门诊电子喉镜等的检查。
申请引进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设备,避免耳聋、耳外伤鼓膜穿孔鉴定患者外流。
4、继续加强临床路径,及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
5、学习国内先进经验,加强鼻部疾病规范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中隔偏曲外科治疗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26T11:16:52.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利红[导读] 患者出现鼻塞症状时,指导其正确擤鼻,或使用鼻腔喷雾剂,减轻鼻塞症状。
王利红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 15563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09-01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护理鼻中隔的上下径或前后径偏离矢状面,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鼻窦功能障碍并产生症状者,均称为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否与鼻窦炎直接相关,尚有不同意见。
若无功能障碍,则为生理性弯曲。
偏曲的鼻中隔可以呈现各种状如“C”、“S”形偏曲,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种复杂的混合形态。
如局部呈尖锥样突起,则称棘突;如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嵴隆起,则称骨嵴。
(一)术前一般护理
1.术前常规检查项目血、尿化验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呼吸道准备保暖,预防感冒,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胃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6~8小时,防止全身麻醉所导致的吸人性肺炎、窒息等。
4.其他护理措施
(1)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天给予口泰液漱口。
(2)沐浴,剪指(趾)甲,根据手术部位备皮,保持全身清洁,男性患者剃胡须。
(3)询问过敏史,遵医嘱做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记录结果。
过敏试验阳性者,应在病历中注明,并及时通知医生更改用药。
(4)必要时,遵医嘱于术前晚给予口服镇静剂,以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注意患者有无发热、感冒、女患者月经来潮等情况,必要时通知医生。
5.术日晨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2)嘱患者取下假牙、眼镜、角膜接触镜,将首饰及贵重物品交予家属妥善保存,人手术室前应排空二便。
(3)手术前遵医嘱给予术前针,并将病历、术中用药等带入手术室。
(二)心理护理
患者为鼻中隔穿孔,对于手术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手术能否成功,存在不确定心理,对手术效果缺乏合理的预期,表现为紧张、焦虑。
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
对于此类患者,护士术前要经常同患者交流,讲解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了解其对手术的态度和想法,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解释,使之消除紧张情绪。
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手术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治疗配合
患者出现鼻塞症状时,指导其正确擤鼻,或使用鼻腔喷雾剂,减轻鼻塞症状。
如果患者鼻腔内干痂较大,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液状石蜡滴入鼻腔内软化干痂,以利于干痂取出,防止出血。
手术前给予生理盐水、抗生素鼻腔冲洗每日两次,清洁鼻腔。
(四)术后一般护理
1.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患者清醒后去枕平卧位2~4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人呼吸道发生窒息。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生命体征、出血、渗血及其他并发症等情况。
若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术后保持口腔清洁,护士要定时督促患者用口泰漱口或为患者行口腔护理。
4.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
5.遵医嘱给予抗炎、抗水肿、止血输液治疗。
6.并发症观察
(1)感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体温超过38.5℃,或患者主诉伤口突然异常疼痛,且切口周围皮肤红、肿,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2)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净,口腔及鼻腔内分泌物的性质、量及颜色。
若发现渗血不止,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呼吸困难: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道内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性质。
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五)护理要点
1.患者当日术后6小时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有刺激性、辛辣的食物,第二天可改进普食。
由于术中有血液流进口腔,在进食前指导患者用凉开水漱口,将口腔内的血液漱净后再进食。
2.观察患者鼻腔渗血情况,嘱患者勿吞咽血液和分泌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
也不利于术后对出血量的观察。
如出血量过多,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注意不能进食过热食物,防止鼻部血管扩张,引起术腔出血。
避免咳嗽、打喷嚏,引起鼻腔填塞物移位、掉出鼻腔或出血。
3.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或鼻腔有少量渗血,可给与化学冰袋放置前额处冷敷止痛,止血治疗。
4.手术后第二天给予患者半卧位,以利于鼻腔分泌物的引流,减少头、面部充血,减轻头疼症状。
5.患者手术后鼻腔阻塞,常表现为张口呼吸,可造成口腔黏膜干燥,此时应嘱患者多饮水,口鼻处覆盖湿纱布,缓解口腔黏膜干燥现象。
6.保持鼻导管通畅,防止鼻导管移位、脱出。
嘱患者不要用手碰触鼻导管,避免擤鼻。
当患者感觉到要打喷嚏时,指导患者将舌尖抵住上腭或者张口做深呼吸,抑制打喷嚏。
(六)健康教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疲劳。
2.进食营养丰富的饮食,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体质。
3.改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4.避免挖鼻、拔鼻毛等不良习惯,减少直接感染的机会。
5.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标准1997海口.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6):134-135.
[2]张远东,何纯会,徐长国,等.鼻中隔多鼻窦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6,4:360-361.。